CN114045813A - 一种桩帽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桩帽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45813A
CN114045813A CN202111407720.6A CN202111407720A CN114045813A CN 114045813 A CN114045813 A CN 114045813A CN 202111407720 A CN202111407720 A CN 202111407720A CN 114045813 A CN114045813 A CN 1140458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pile cap
cap
construction method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077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45813B (zh
Inventor
贺廿生
王凯
高峰
余谦
钟万才
邵逸
刘俊
林遵虎
王韧
卢杰
宋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ion Building Construction Headquarters Of China Railway Guangzhou Bureau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ion Building Construction Headquarters Of China Railway Guangzhou Bureau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ion Building Construction Headquarters Of China Railway Guangzhou Bureau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ion Building Construction Headquarters Of China Railway Guangzhou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0772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458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45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5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45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58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5/00Handling building or like materials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or foundations
    • E02D15/02Handling of bulk concrete specially for foundation 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purpo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3/00Testing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223Details of top sections of foundation pi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9/00Removing sheet piles bulkheads, piles, mould-pipes or other moulds or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桩帽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环刀切割桩头的保护层,并在桩头上切割出环形切割线;所述保护层为包覆于桩头外壁上的混凝土层;将桩头沿环形切割线的缝隙进行破除,并剥离钢筋和声测管,以使桩头与桩基分离;将桩顶钢筋调直或者按角度弯折;将桩帽钢筋绑扎并焊接在桩顶钢筋上,以形成桩帽钢筋笼;将循环式桩帽成形器安装在桩帽钢筋笼的外围;向所述护筒本体的内部浇筑混凝土;拆除所述循环式桩帽成形器,以形成桩帽。采用本桩帽施工方法所提供的循环式桩帽成形器,在实际应用中,两个半圆壁体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形成护筒本体,可在成形桩帽后,对其进行拆除,以便于循环利用,有些节约生产成本,并提高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桩帽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桩帽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桩帽是为了防止打入桩桩头被打坏而使用的一种施工设施,在桩施工28d后,后施工在桩的顶部,保护桩基在检测过程中不被破坏。在每个桩基施工项目中,都必须要做桩基的检测工作,其中高应变、抗压承载力两种检测方式需要做桩帽,以确保正式桩基在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并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根据规范,常规桩帽是采用钢护筒作为桩帽的圆模板,待桩帽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后,检测前进行气割切除,钢护筒通常采用15mm后钢护筒制作,从定制到加工的过程费用较高,钢护筒直径大于桩径100mm-200mm,长度为桩径的1.5倍,用钢量较大,并且使用一次就只能作废,项目桩基数量越多,按规范抽检比例,项目对钢护筒的需求量越大,从而导致项目检测造价高、费用高、施工周期长,同时也造成了大量钢材的浪费,不利于项目工期的推进和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传统桩帽的施工工艺中,桩帽通常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冲击钻破桩头-桩头拔除-桩基原有钢筋调直-焊接、绑扎桩帽钢筋-套钢护筒-混凝土浇筑-护筒气焊切除-待检测达到时间进行检测。
冲击钻破桩头:桩头破除后截面凹凸不平,经常对桩基原有钢筋造成破坏(凿断),导致原有凿断的钢筋需要重新植筋,且凹凸不平的桩头截面外观质量差,不利于桩帽结合和检测结果。
桩头拔除:现工艺桩头拔除,通过挖机将冲击钻剥离的桩头进行提升、吊装,过程中会造成桩头侧翻,甚至压断或压弯圆周桩头钢筋,导致重新植筋或者重新调直,且外侧的凿除不能完全分离桩头与桩基的连接,在挖机提升、吊装过程中,会导致桩头中心存在较大下限或凸起,无法进行桩基检测或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套钢护筒:其一,钢护筒待检测结束后需要进行气割切除,用钢量大,且使用一次就只能作废,从而导致项目检测费用造价较高、施工周期长,同时也造成了大量钢材的浪费,不利于项目工期的推进和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二,钢护筒的安装、调平全靠人工观感,没有保障措施,导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桩帽的检测面是斜的,无法进行检测或对检测数据造成偏差影响,直接影响检测工期及数据的准确性。
传统工艺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的出现,都会造成长时间的返工时间,在对检测数据造成影响的同时,极大的滞后了项目工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降低成本、并提高施工效率的桩帽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桩帽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环刀切割桩头的保护层,并在桩头上切割出环形切割线;所述保护层为包覆于桩头外壁上的混凝土层;
将桩头沿环形切割线的缝隙进行破除,并剥离钢筋和声测管,以使桩头与桩基分离;
将桩顶钢筋调直或者按角度弯折;
将桩帽钢筋绑扎并焊接在桩顶钢筋上,以形成桩帽钢筋笼;
将循环式桩帽成形器安装在桩帽钢筋笼的外围;所述循环式桩帽成形器包括:护筒本体,连接组件,以及脱模剂层,所述护筒本体包括:两个半圆壁体,所述两个半圆壁体的一侧铰接连接,一所述半圆壁体绕另一所述半圆壁体的一侧转动,以使所述两个半圆壁体围合成所述护筒本体;所述半圆壁体上还开设有检测洞口,所述半圆壁体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覆盖所述检测洞口的覆盖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于使所述两个半圆壁体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脱模剂层涂覆在所述两个半圆壁体的内壁上;
向所述护筒本体的内部浇筑混凝土;
拆除所述循环式桩帽成形器,以形成桩帽。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护筒本体的内部浇筑混凝土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对所述护筒本体进行调平。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护筒本体进行调平的步骤之后还包括:通过第一密封组件对所述护筒本体的底部与桩基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将桩头沿环形切割线的缝隙进行破除,并剥离钢筋和声测管,以使桩头与桩基分离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对桩头的残余部分进行清理修正以露出桩基。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护筒本体的内部浇筑混凝土的步骤包括:由中间向四周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过振捣器进行振捣。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循环式桩帽成形器的步骤包括:通过垂直提升的方式将所述护筒本体吊装在桩帽钢筋笼的外围。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拆除所述循环式桩帽成形器,以形成桩帽的步骤包括:
拆除连接组件,并敲击待敲击面;所述循环式桩帽成形器还包括:待敲击组,所述待敲击组包括两个待敲击凸起,所述两个待敲击凸起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半圆壁体上,且所述两个待敲击凸起相互错位;所述待敲击凸起具有待敲击面。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4-5cm。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将桩头沿环形切割线的缝隙进行破除,并剥离钢筋和声测管,以使桩头与桩基分离的步骤包括:将分离的桩头通过垂直提升的方式吊离。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将桩帽钢筋绑扎并焊接在桩顶钢筋上,以形成桩帽钢筋笼的步骤包括:将桩帽钢筋环绕在桩顶钢筋上,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桩帽钢筋与桩顶钢筋的连接处焊接连接。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桩帽施工方法,采用本桩帽施工方法所提供的循环式桩帽成形器,在实际应用中,两个半圆壁体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形成护筒本体,可在成形桩帽后,对其进行拆除,以便于循环利用,有些节约生产成本,并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桩帽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桩帽施工方法中循环式桩帽成形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本申请所提供的桩帽施工方法,主要用于对页岩微纳米孔隙的研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用于对金属和非金属纳米粉末、合金中纳米析出相、高分子材料、生物蛋白、胶体等材料进行研究。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桩帽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切割桩头保护层的步骤S1,具体的是,环刀切割桩头的保护层,并在桩头上切割出环形切割线;该保护层为包覆于桩头外壁上的混凝土层。
更为具体的是,基坑开挖后,测量人员将桩头在桩头的外壁上做环形标记,由操作人员用切割机沿环形标记进行切割。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层的厚度介于4cm-5cm之间,在切割时不得损伤钢筋及声测管。
将桩头与桩基分离的步骤S2,将桩头沿环形切割线的缝隙进行破除,并剥离钢筋和声测管,以使桩头与桩基分离。
具体的是,在环切完成后,采用冲击钻将环形切割线的缝隙扩大,以分离桩头中心混凝土,凿至桩基中心,直至将桩头与桩基分离。
更为具体的是,本实施例中,将桩头与桩基分离的步骤S2具体包括:将分离的桩头通过垂直提升的方式吊离。具体的是,桩头与桩基分离,采用汽车吊进行垂直提升吊离,避免挖机拔除桩头过程中的损伤和压断钢筋,对桩顶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之后的钢筋调直也较为简单。
清理桩头的步骤S3,对桩头的残余部分进行清理修正以露出桩基。本实施方式中,将桩头与桩基分离之后,还可采用人工凿平桩头,以及采用人工将桩头四周的浮渣进行清理,直至露出桩基的新鲜的混凝土面。
调直或弯折桩顶钢筋的步骤S4,将桩顶钢筋采用人工或借助工具的方式进行调直或者按角度要求进行弯折。
形成桩帽钢筋笼的步骤S5,将桩帽钢筋绑扎并焊接在桩顶钢筋上,以形成桩帽钢筋笼。
具体的是,将桩帽钢筋环绕在桩顶钢筋上,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桩帽钢筋与桩顶钢筋的连接处焊接连接。
安装循环式桩帽成形器的步骤S6,将循环式桩帽成形器安装在桩帽钢筋笼的外围。具体的是,通过垂直提升的方式将护筒本体10吊装在桩帽钢筋笼的外围。
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循环式桩帽成形器主要包括:护筒本体10,连接组件20,以及脱模剂层30。
护筒本体10为钢材质制作的圆筒状结构,壁厚通常为15mm,直径应大于桩基直径100mm-200mm,高度通常为桩基直径的1.5倍,护筒本体10的内腔形成为桩帽的型腔,在实际使用中,将该护筒本体10套在桩帽的钢筋笼的外侧,再向该护筒本体10的内腔中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成型为桩帽。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在形成桩帽后对护筒本体10的拆除,本护筒本体10采用分体式设计。具体的,该护筒本体10包括:两个半圆壁体11,两个半圆壁体11的一侧铰接连接,如此,使得一半圆壁体11可绕另一半圆壁体11的一侧转动,从而使得两个半圆壁体11围合成本护筒本体10。如此,在需要拆除护筒本体10时,仅需拆除两个半圆壁体11的另一侧的连接,再通过转动使得一半圆壁体11绕另一半圆壁体11的一侧转动,即可拆除本护筒本体10。
本实施例中,为适应不同直径的桩帽的成型,可制作不同直径的护筒本体,以重复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中,在对桩基高应变检测时,为便于对高应变仪器的重力应力装置和速度应力装置的安装,在两个半圆壁体11上还开设有检测洞口111,在半圆壁体1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覆盖在检测洞口111的覆盖件12,覆盖件12向半圆壁体11的内侧凸出,使得形成的桩帽的侧壁上形成向内凹陷的凹陷部,该凹陷部形成为高应变仪器的重力应力装置和速度应力装置的安装位。
本实施例中,两个半圆壁体11上的检测洞口111在两个半圆壁体11形成为护筒本体10后位置相对应设置,从而在桩帽上形成两个位置相对的安装位,进而可在两个安装位上对桩帽的高应变性进行检测,对称的检测方式可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连接组件20用于使两个半圆壁体11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20包括:两个插销座21以及插销22,两个插销座21分别安装在两个半圆壁体11上,具体的是,两个插销座21上分别设置有销孔,两个插销座21分别以上下错位的方式安装在两个半圆壁体11上,并使得连个插销座21上的销孔同轴,插销22插接在两个插销座21的销孔中。
在实际应用中,一半圆壁体11绕另一半圆壁体11的一侧转动至两个半圆壁体11的另一侧闭合,将插销22插接在两个插销座21的销孔中,从而将两个半圆壁体11可拆卸连接。当需要拆除两个半圆壁体时,仅需拔出插销22即可。
脱模剂层30涂覆在两个半圆壁体11的内壁上,可在拆除半圆壁体11时,使得半圆壁体11与桩帽快速分离。
调平护筒本体的步骤S7,对于护筒本体10的调平操作,采用四个高差调节器80采用圆周等分的方式安装在护筒本体10的底部外壁处,将平直方管90放置在护筒本体10的顶端,并在平直方管90上放置水平仪100,通过观察水平仪100中气泡偏向的位置,相应的调节对应的高差调节器80,直至水平。
具体的是,当水平仪100中的气泡偏向一侧高差调节器80时,调节另一侧的高差调节器80,使得另一侧护筒本体10抬起。
安装第一密封组件的步骤S8,为保证桩帽的成形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将护筒本体10吊装到位后,需要对护筒本体10进行调平操作,调平之后,护筒本体10与桩基之间会存在一定间隙,因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循环式桩帽成形器还包括:第一密封组件60,该第一密封组件60用于密封护筒本体10与桩基之间的间隙。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组件60快易收口网,该快易收口网环绕在护筒本体的底部外壁上。
浇筑混凝土的步骤S9,向护筒本体10的内部浇筑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由中间向四周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过振捣器进行振捣。
拆除循环式桩帽成形器的步骤S10,拆除循环式桩帽成形器,以形成桩帽。
具体的是,继续参见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为进一步便于快速拆除半圆壁体11,在拆除时,采用敲击半圆壁体11的方式,使得半圆壁体11在振动作用下从桩帽上脱离,因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循环式桩帽成形器还包括:待敲击组40,该待敲击组40包括两个待敲击凸起41,两个待敲击凸起41分别设置在两个半圆壁体11上,并且,两个待敲击凸起41相互错位,各待敲击凸起41都具有待敲击面42,通过榔头敲击待敲击面42。
一种实施例中,连接组件20设置有至少两个,待敲击组40设置有至少一组,至少一组待敲击组40设置在至少两个连接组件20之间。
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20设置有四个,待敲击组40设置有三组,三组待敲击组40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连接组件20之间。
继续参见图2所示,覆盖件12包括:格栅板121和盖板122,格栅板121优选采用PVC格栅板,盖板122优选采用PVC板材,格栅板121连接在半圆壁体11的内壁上并覆盖检测洞口111,盖板122连接在半圆壁体11的内壁上并覆盖格栅板121,格栅板121对盖板122起到支撑的作用。
护筒本体10通常质量比较大,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吊装的方式对其进行移动、搬运,因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循环式桩帽成形器还包括:两个吊环50,两个吊环50分别采用焊接的方式设置在两个半圆壁体11的外壁上。
本实施例中,两个半圆壁体11之间通过合页进行112连接,在两个半圆壁体11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70,第二密封组件70用于密封两个半圆壁体11的一侧之间的间隙。
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密封组件70包括:密封胶条,在半圆壁体11的一侧边上粘贴该密封胶条。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提供的桩帽施工方法,采用本桩帽施工方法所提供的循环式桩帽成形器,在实际应用中,两个半圆壁体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形成护筒本体,可在成形桩帽后,对其进行拆除,以便于循环利用,有些节约生产成本,并提高施工效率。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桩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环刀切割桩头的保护层,并在桩头上切割出环形切割线;所述保护层为包覆于桩头外壁上的混凝土层;
将桩头沿环形切割线的缝隙进行破除,并剥离钢筋和声测管,以使桩头与桩基分离;
将桩顶钢筋调直或者按角度弯折;
将桩帽钢筋绑扎并焊接在桩顶钢筋上,以形成桩帽钢筋笼;
将循环式桩帽成形器安装在桩帽钢筋笼的外围;所述循环式桩帽成形器包括:护筒本体,连接组件,以及脱模剂层,所述护筒本体包括:两个半圆壁体,所述两个半圆壁体的一侧铰接连接,一所述半圆壁体绕另一所述半圆壁体的一侧转动,以使所述两个半圆壁体围合成所述护筒本体;所述半圆壁体上还开设有检测洞口,所述半圆壁体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覆盖所述检测洞口的覆盖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于使所述两个半圆壁体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脱模剂层涂覆在所述两个半圆壁体的内壁上;
向所述护筒本体的内部浇筑混凝土;
拆除所述循环式桩帽成形器,以形成桩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护筒本体的内部浇筑混凝土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对所述护筒本体进行调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护筒本体进行调平的步骤之后还包括:通过第一密封组件对所述护筒本体的底部与桩基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桩头沿环形切割线的缝隙进行破除,并剥离钢筋和声测管,以使桩头与桩基分离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对桩头的残余部分进行清理修正以露出桩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护筒本体的内部浇筑混凝土的步骤包括:由中间向四周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过振捣器进行振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循环式桩帽成形器的步骤包括:通过垂直提升的方式将所述护筒本体吊装在桩帽钢筋笼的外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拆除所述循环式桩帽成形器,以形成桩帽的步骤包括:
拆除连接组件,并敲击待敲击面;所述循环式桩帽成形器还包括:待敲击组,所述待敲击组包括两个待敲击凸起,所述两个待敲击凸起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半圆壁体上,且所述两个待敲击凸起相互错位;所述待敲击凸起具有待敲击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4-5c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桩头沿环形切割线的缝隙进行破除,并剥离钢筋和声测管,以使桩头与桩基分离的步骤包括:将分离的桩头通过垂直提升的方式吊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桩帽钢筋绑扎并焊接在桩顶钢筋上,以形成桩帽钢筋笼的步骤包括:将桩帽钢筋环绕在桩顶钢筋上,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桩帽钢筋与桩顶钢筋的连接处焊接连接。
CN202111407720.6A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桩帽施工方法 Active CN1140458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7720.6A CN114045813B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桩帽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7720.6A CN114045813B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桩帽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5813A true CN114045813A (zh) 2022-02-15
CN114045813B CN114045813B (zh) 2023-02-28

Family

ID=80210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07720.6A Active CN114045813B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桩帽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4581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91023A (ja) * 1999-04-02 2000-10-17 Tokai Kogyo Kk 杭頭の塑性ヒンジ化方法
CN106120785A (zh) * 2016-08-25 2016-11-16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桩帽成形器及桩头处理与桩帽施工方法
CN108914987A (zh) * 2018-07-06 2018-11-30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高应变检测的桩头施工方法
CN110847253A (zh) * 2019-11-20 2020-02-28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cfg桩的单桩承载力检测的桩帽及使用方法
CN111519623A (zh) * 2020-04-20 2020-08-11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桩体承载力检测的预制桩帽及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91023A (ja) * 1999-04-02 2000-10-17 Tokai Kogyo Kk 杭頭の塑性ヒンジ化方法
CN106120785A (zh) * 2016-08-25 2016-11-16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桩帽成形器及桩头处理与桩帽施工方法
CN108914987A (zh) * 2018-07-06 2018-11-30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高应变检测的桩头施工方法
CN110847253A (zh) * 2019-11-20 2020-02-28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cfg桩的单桩承载力检测的桩帽及使用方法
CN111519623A (zh) * 2020-04-20 2020-08-11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桩体承载力检测的预制桩帽及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5813B (zh) 202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14309U (zh) 钻孔灌注桩钢筋笼
CN106193141B (zh) 一种地震受损桥墩基础补强加固方法
CN108316290B (zh) 无承台的一柱一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5762238B2 (ja) 鋼管杭の構造と撤去方法
CN112761154A (zh) 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的破除方法
CN107604920A (zh) 一种快速破除灌注桩桩头的施工方法
CN109537579B (zh)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CN201180270Y (zh) 拼装式弧形封堵板
CN110820742A (zh) 一种水下灌注桩头破除施工方法
CN105926672A (zh) 一种地铁暗挖车站钢管柱施工方法
CN114108603A (zh) 一种循环式桩帽成形器
CN111877329A (zh) 一种桩中桩断桩接桩施工方法
CN101503878B (zh) 用薄壁筒桩作围护桩的建筑物基坑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4045813B (zh) 一种桩帽施工方法
CN103306276A (zh) 钻(冲)孔灌注桩在泥浆包围中的干施工新法
CN111519623A (zh) 一种用于桩体承载力检测的预制桩帽及施工方法
CN113622427B (zh) 一种凿断桩头的辅助装置及凿断桩头的施工方法
CN207633342U (zh) 一种桥梁桩基桩头破除装置
CN105908752A (zh) 一种用于侧墙混泥土浇筑的支模拆模系统及其工作过程
CN113174953B (zh) 灌注桩桩顶超灌部分的预处理结构
CN213978954U (zh) 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
CN212956527U (zh) 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截除结构
CN212865915U (zh) 一种实现钻孔灌注桩免凿桩头的专用机具
CN108360524A (zh) 一种防超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066752U (zh) 一种水切割震动沉管拔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