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78954U - 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78954U
CN213978954U CN202022605791.4U CN202022605791U CN213978954U CN 213978954 U CN213978954 U CN 213978954U CN 202022605791 U CN202022605791 U CN 202022605791U CN 213978954 U CN213978954 U CN 2139789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inner tube
casing
pile head
urceo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057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国祥
段有龙
吴起
熊国有
包蓉
姜萍
马成麟
鄂德岳
王辉
张海明
马占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hai Power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Engineering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hai Power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Engineering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hai Power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Engineering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hai Power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057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789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789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789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包括壳体、环板,所述壳体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内径与桩身直径相等,内筒设置于外筒内部,外筒和内筒的两端通过环板连接,且内筒上端高出环板上表面,所述环板上设有若干与灌注桩主筋相对应的通孔,主筋贯穿两端环板的通孔位于外筒和内筒之间。本实用新型在壳体两端的环板上设置了容纳主筋的通孔,桩头灌注时,混凝土通过内筒灌注入桩基,灌注桩养护期过后,向上拔起壳体,由于桩头部分的主筋设置在壳体内部,避免了桩头部分的主筋与混凝土直接接触,便于壳体的取下,壳体取下后将内筒内部的柱状混凝土破除即可,既避免了主筋移位、损伤等缺陷,又提高了桩头破除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灌注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
背景技术
当前的变电站桩基施工当中,常采用灌注桩施工工艺。灌注桩养护期过后,需要在现场进行设备或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工作,放线时根据现场定位放线,先对灌注桩基础土方开挖,由于灌注桩的桩头混有泥沙等杂质,强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基坑开挖完成后,需要将成桩的桩头进行破除,目前采用的破碎桩头施工方式中,一种是人工采用爆破风镐,其主要弊端是易将已成型的桩基里面的主筋移位、主筋损伤、断裂等现象,影响桩基的质量,且破碎过程中,可能对桩头下方正常桩体部分产生损害;另一种是采用液压截桩头机械配合钢筋笼安装套管进行桩头拔除,可以较好保证桩头部分钢筋不变形,但施工工序较为繁琐,施工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在壳体两端的环板上设置了容纳主筋的通孔,桩头灌注时,混凝土通过内筒灌注入桩基,灌注桩养护期过后,向上拔起壳体,由于桩头部分的主筋设置在壳体内部,避免了桩头部分的主筋与混凝土直接接触,便于壳体的取下,壳体取下后将内筒内部的柱状混凝土破除即可,既避免了主筋移位、损伤等缺陷,又提高了桩头破除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包括壳体、环板,所述壳体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内径与桩身直径相等,内筒设置于外筒内部,外筒和内筒的两端通过环板连接,且内筒上端高出环板上表面,所述环板上设有若干与灌注桩主筋相对应的通孔,主筋贯穿两端环板的通孔位于外筒和内筒之间;桩头灌注时,混凝土通过内筒灌注入桩基,灌注桩养护期过后,向上拔起壳体,由于桩头部分的主筋设置在壳体内部,避免了桩头部分的主筋与混凝土直接接触,便于壳体的取下,壳体取下后将内筒内部的柱状混凝土破除即可,既避免了主筋移位、损伤等缺陷,又提高了桩头破除的效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外筒、内筒、环板均为对称布置的半圆形结构,所述外筒的两侧设有翼板,所述翼板上设有若干连接孔,连接孔内部设有螺栓,螺栓上设有螺母,两侧的壳体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壳体拆除时,将螺栓取下,先将其中一半壳体取下,再将另一半壳体取下,降低了混凝土与内筒壁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壳体取下的效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螺母为蝶形螺母,便于壳体的快速装配与拆卸。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内筒上端设有漏斗,便于混凝土的浇筑,避免了混凝土洒落在壳体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空心的导向套,导向套的两端与环板的通孔相对应,主筋插接在导向套内部,导向套便于本工具安装时,主筋快速准确的插接到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外筒上设有若干吊环,用于吊装设备拔出外壳时与外壳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内筒为锥形筒,且内筒下端的直径大于内筒上端的直径,锥形的内筒降低了混凝土的用量,减少了混凝土的浪费,且锥形内筒便于外壳的拔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壳体两端的环板上设置了容纳主筋的通孔,桩头灌注时,混凝土通过内筒灌注入桩基,灌注桩养护期过后,向上拔起壳体,由于桩头部分的主筋设置在壳体内部,避免了桩头部分的主筋与混凝土直接接触,便于壳体的取下,壳体取下后将内筒内部的柱状混凝土破除即可,既避免了主筋移位、损伤等缺陷,又提高了桩头破除的效率。
2)外筒、内筒、环板均为对称布置的半圆形结构,外筒的两侧设有翼板,翼板上设有若干连接孔,连接孔内部设有螺栓,螺栓上设有螺母,两侧的壳体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壳体拆除时,将螺栓取下,先将其中一半壳体取下,再将另一半壳体取下,降低了混凝土与内筒壁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壳体取下的效率。
3)螺母为蝶形螺母,便于壳体的快速装配与拆卸。
4)内筒上端设有漏斗,便于混凝土的浇筑,避免了混凝土洒落在壳体上。
5)壳体内部设有空心的导向套,导向套的两端与环板的通孔相对应,主筋插接在导向套内部,导向套便于本工具安装时,主筋快速准确的插接到位。
6)外筒上设有若干吊环,用于吊装设备拔出外壳时与外壳连接。
7)内筒为锥形筒,且内筒下端的直径大于内筒上端的直径,锥形的内筒降低了混凝土的用量,减少了混凝土的浪费,且锥形内筒便于外壳的拔除。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使用状态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中桩身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中壳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中壳体局部剖视图。
图中:1、桩身;2、主筋;3、壳体;31、外筒;32、内筒;33、翼板;34、螺栓;35、螺母;36、环板;37、通孔;4、漏斗;5、导向套;6、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包括壳体3、环板36,所述壳体3包括外筒31和内筒32,所述外筒31内径与桩身1直径相等,内筒32设置于外筒31内部,外筒31和内筒32的两端通过环板36连接,且内筒32上端高出环板36上表面,所述环板36上设有若干与灌注桩主筋2相对应的通孔37,主筋2贯穿两端环板36的通孔37位于外筒31和内筒32之间;桩头灌注时,混凝土通过内筒32灌注入桩基,灌注桩养护期过后,向上拔起壳体3,由于桩头部分的主筋2设置在壳体3内部,避免了桩头部分的主筋2与混凝土直接接触,便于壳体3的取下,壳体3取下后将内筒32内部的柱状混凝土破除即可,既避免了主筋2移位、损伤等缺陷,又提高了桩头破除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筒31、内筒32、环板36均为对称布置的半圆形结构,所述外筒31的两侧设有翼板33,所述翼板33上设有若干连接孔,连接孔内部设有螺栓34,螺栓34上设有螺母35,两侧的壳体3通过螺栓34可拆卸地连接,壳体3拆除时,将螺栓34取下,先将其中一半壳体3取下,再将另一半壳体3取下,降低了混凝土与内筒32壁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壳体3取下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母35为蝶形螺母35,便于壳体3的快速装配与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筒32上端设有漏斗4,便于混凝土的浇筑,避免了混凝土洒落在壳体3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3内部设有空心的导向套5,导向套5的两端与环板36的通孔37相对应,主筋2插接在导向套5内部,导向套5便于本工具安装时,主筋2快速准确的插接到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筒31上设有若干吊环6,用于吊装设备拔出外壳时与外壳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筒32为锥形筒,且内筒32下端的直径大于内筒32上端的直径,锥形的内筒32降低了混凝土的用量,减少了混凝土的浪费,且锥形内筒32便于外壳的拔除。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包括壳体、环板,所述壳体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内径与桩身直径相等,其特征在于,内筒设置于外筒内部,外筒和内筒的两端通过环板连接,且内筒上端高出环板上表面,所述环板上设有若干与灌注桩主筋相对应的通孔,主筋贯穿两端环板的通孔位于外筒和内筒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内筒、环板均为对称布置的半圆形结构,所述外筒的两侧设有翼板,所述翼板上设有若干连接孔,连接孔内部设有螺栓,螺栓上设有螺母,两侧的壳体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为蝶形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上端设有漏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空心的导向套,导向套的两端与环板的通孔相对应,主筋插接在导向套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上设有若干吊环。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为锥形筒,且内筒下端的直径大于内筒上端的直径。
CN202022605791.4U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 Active CN2139789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05791.4U CN213978954U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05791.4U CN213978954U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78954U true CN213978954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62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05791.4U Active CN213978954U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789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8975A (zh) * 2022-06-02 2022-07-29 陕西建工第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免破桩头隔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8975A (zh) * 2022-06-02 2022-07-29 陕西建工第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免破桩头隔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91859C (zh) 一种用拔桩机进行拔桩的施工方法
CN114086555B (zh) 一种钻孔桩基础破除桩头施工方法
CN213978954U (zh) 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分离的施工工具
CN102286970A (zh) 沉管灌注桩全过程施工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CN109083591B (zh) 一种钻孔灌注桩桩身与桩帽一体化钻进成孔方法
CN113737776A (zh) 一种海相深厚淤泥质土条件下超长钢管桩及其施工方法
CN209855737U (zh) 一种用于桩基打孔工程的轻型钻头打捞器
CN209958342U (zh) 防止钢筋笼上浮和下沉的结构
CN110529041B (zh) 一种用于倾斜桩成孔的自取土式双层全套管及其施工方法
CN211143058U (zh) 一种便于破桩头的灌注桩
CN206941577U (zh) 一种钢管桩连接结构
CN109403326A (zh) 基于钻孔桩发生严重塌孔取出钢筋笼方法
CN215715279U (zh) 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破除装置
CN103334433A (zh) 一种拔桩的施工方法
CN217629895U (zh) 桩基截断拆除体系
CN108798528B (zh) 破除废旧管桩的钻头和破除废旧管桩并灌注新桩的方法
CN206736919U (zh) 一种灌注桩桩头快速破除装置
CN114045813B (zh) 一种桩帽施工方法
CN214401779U (zh) 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破除辅助装置
CN215801618U (zh) 一种方便破除的灌注桩桩头
CN219175234U (zh) 灌注桩桩头破除装置
CN217419585U (zh) 一种辅助混凝土灌注桩桩头破除的装置
CN215105353U (zh) 一种可快速回收钢管的围护桩
CN109083134A (zh) 一种环形钻孔嵌岩桩施工方法及设备
CN217500213U (zh) 一种旧桩拔除用水刀全套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