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43632B - 一种电锤钻头及电锤钻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锤钻头及电锤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43632B
CN114043632B CN202111456550.0A CN202111456550A CN114043632B CN 114043632 B CN114043632 B CN 114043632B CN 202111456550 A CN202111456550 A CN 202111456550A CN 114043632 B CN114043632 B CN 1140436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air
drill rod
electric hammer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565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43632A (zh
Inventor
仇乐华
许振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gda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ngda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gda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ngda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5655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436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43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3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43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3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D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 B28D1/00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e.g. brick, concrete or glas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Machines, devices, tools therefor
    • B28D1/14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e.g. brick, concrete or glas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Machines, devices, tools therefor by boring or drilling
    • B28D1/146Tool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tones Or Stones Resemblanc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锤钻头及电锤钻,其中电锤钻头包括钻杆、钻柄、刀头和螺旋排屑槽,还包括开设在钻杆中心轴线上的通风通道、与通风通道一端连通的进风通道以及与通风通道另一端连通的排风通道,进风通道沿钻杆径向设置,且进风通道设于钻杆后端部,排风通道设于刀头上,且排风通道延伸至刀头顶面。电动钻头转动过程中将外部空气通入到刀头位置,进入到刀头钻进区域的空气给予碎屑向外的推动力,加速碎屑进入到螺旋排屑槽并随电锤钻头转动向外快速排出;同时还在第一进风孔处设置了往复送风机构和在刀头位置设置了单向机构,加速空气进入并防止空气反向流出造成通风通道堵塞。本发明结构设计巧妙,安装方便,提高了电锤钻头的钻进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锤钻头及电锤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锤钻头及电锤钻。
背景技术
电锤钻是“冲击钻”和“电锤”两种功能合一的手持电动工具,其中,以旋转切削为主,兼有冲击力的冲击机构驱动冲击钻头,在带动钻头做旋转运动的同时,还有一个方向垂直于钻头旋转面的往复锤击运动,用于混凝土、砖、瓷砖、大理石等材料上钻孔,是建筑、安装行业中一种用途广、效率高的钻孔工具。现有技术中,电锤钻多采用硬质合金材质的电锤钻头,已经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强韧性和耐磨性,大大延长了电锤钻头的使用寿命。
但是,电锤钻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排屑效率低,不能在短时间内将切割的碎屑尽快排出,影响了电锤钻头进一步的钻进。本申请人经过研究发现,钻头刀刃切割下来的碎屑虽然能够通过螺旋排屑槽的转动带出,但是由于碎屑的封堵(特别是钻头垂直向下钻进时),碎屑排出不及时导致钻进效率不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电锤钻头,提高排屑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锤钻头及电锤钻,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锤钻头,包括:钻杆;钻柄,设于所述钻杆后端,并与电锤钻传动连接;刀头,设于所述钻杆前端;螺旋排屑槽,至少设有两条,两条所述螺旋排屑槽彼此径向相对设于所述钻杆的杆身上,并沿所述钻杆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刀头;还包括开设在所述钻杆中心轴线上的通风通道、与所述通风通道一端连通的进风通道以及与所述通风通道另一端连通的排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沿所述钻杆径向设置,且所述进风通道设于所述钻杆后端部,所述排风通道设于所述刀头上,且所述排风通道延伸至所述刀头顶面。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通道设置两条,两条所述进风通道以所述钻杆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钻杆外壁并与所述进风通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孔,所述第一进风孔沿所述钻杆外壁切线方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进风孔以所述钻杆中心轴线成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进风孔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进风通道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一进风孔从外端向内端延伸且直径逐渐变小。
进一步地,所述刀头螺接或插接固定在所述钻杆端部,且所述通风通道和排风通道的连通处设有单向结构;所述单向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槽、弹簧和第一封堵球,所述第一封堵球堵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连通所述通风通道的一端,所述第一安装槽连通所述排风通道的一端与弹簧一端相抵,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封堵球相抵。
进一步地,还包括往复送风机构,所述往复送风机构包裹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孔外。
进一步地,所述往复送风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钻杆上的第二安装槽、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的单向进风环、滑动密封套设在所述钻杆外壁和单向进风环之间的滑动套筒以及与电锤钻固定连接的螺纹安装部,所述滑动套筒端部与所述螺纹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单向进风环包括橡胶环、第二进风孔、橡胶拉带和第二封堵球,所述橡胶环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进风孔,所述第二进风孔内侧周向均匀设有多个橡胶拉带,所述橡胶拉带端部弹性连接第二封堵球,所述第二封堵球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进风孔内径。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螺旋排屑槽中间并沿所述螺旋排屑槽延伸的辅助梁,所述辅助梁高度低于所述螺旋排屑槽两侧缘。
进一步地,所述刀头顶端设有第一刀刃、第二刀刃和第三刀刃;所述第一刀刃和第二刀刃之间夹角为120-145度并形成第一排屑区域,第一刀刃和第三刀刃之间夹角为120-145度并形成第二排屑区域,所述第二刀刃和第三刀刃之间夹角为70-120度并形成第三排屑区域;所述第一排屑区域与其中一个所述螺旋排屑槽连通,所述第二排屑区域与另一个所述螺旋排屑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通道设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排风通道的排风口设于所述第三排屑区域,另一个所述排风通道的排风口设于所述第一刀刃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锤钻,应用如上所述的电锤钻头。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在电锤钻头上设置通风通道、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能够在电动钻头转动过程中将外部空气通入到刀头位置,进入到刀头钻进区域的空气能够给予碎屑向外的推动力,加速碎屑进入到螺旋排屑槽并随电锤钻头转动向外快速排出,进一步加速钻进速度;同时还在第一进风孔处设置了往复送风机构和在刀头位置设置了单向机构,能够在电锤钻头转动过程中加速空气进入到刀头位置,同时能够通过单向机构防止空气反向流出造成通风通道堵塞。本发明结构设计巧妙,安装方便,提高了电锤钻头的钻进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锤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进风孔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刀头和单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往复送风机构和钻杆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往复送风机构和钻杆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往复送风机构和钻杆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向进风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钻杆;2钻柄;3刀头;4螺旋排屑槽;5通风通道;6进风通道;7排风通道;8第一进风孔;9单向结构;901第一安装槽;902弹簧;903第一封堵球;10往复送风机构;101第二安装槽;102单向进风环;1021橡胶环;1022第二进风孔;1023橡胶拉带;1024第二封堵球;103滑动套筒;104螺纹安装部;11辅助梁;12第一刀刃;13第二刀刃;14第三刀刃;15第一排屑区域;16第二排屑区域;17第三排屑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本发明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如图1-7所示的一种电锤钻头,旨在设计一个空气供应的通道,能够在电锤钻头钻进过程中将外界空气通入到刀头3的前端,从而在刀头3区域形成了一个向外推动碎屑的空气压力,加速碎屑排出,提高钻进速度。
本实施例的电锤钻头,是在现有技术上进行改进,如图1所示,包括钻杆1和钻柄2,钻柄2设置在钻杆1后端,其上可设置键槽等,钻柄2插设在电锤钻的前端进行安装,使得整个电锤钻头与电锤钻传动连接。刀头3设于钻杆1前端,螺旋排屑槽4,至少设有两条,两条螺旋排屑槽4彼此径向相对设于钻杆1的杆身上,并沿钻杆1长度方向延伸至刀头3。
为了实现向刀头3位置输送空气,使得刀头3钻进区域形成向外推动的空气,进一步设置了如下的结构:
(1)通风通道5,其开设在钻杆1中心轴线上,其是向刀头3位置输送空气的通道,其一端向刀头3方向延伸并将空气送出刀头3外,另一端向钻柄2方向延伸并与进风通道6连通,但是通风通道5在钻杆1并不向钻柄2端部延伸。
(2)进风通道6,设于钻杆1后端部,与通风通道5一端连通,进风通道6沿钻杆1径向设置,以期在电锤钻头转动过程中,使空气沿进风通道6进入并流动到通风通道5内。其中,进风通道6设置两条,两条进风通道6以钻杆1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3)排风通道7,设于刀头3位置且排风通道7延伸至刀头3顶面,排风通道7与通风通道5另一端连通,通风通道5内的空气进一步从流动到排风通道7内并从刀头3位置向外排出。
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空气首先通过进风通道6进入到钻杆1内,进一步流向通风通道5并沿着朝向刀头3方向流动,并最终从排风通道7向外排出。在电锤钻头转动过程中,流动到刀头3位置的空气在碎屑封堵钻进通道的情况下,形成向外推动的空气压力,能够加速碎屑沿着螺旋排屑槽4向外排出,提高钻进速率。
为了实现外界空气能够加速进入到钻杆1的通风通道5内,还包括设置在钻杆1外壁并与进风通道6连通的第一进风孔8,目的是使得电锤钻头在转动过程中实现空气自动加速进入到进风通道6内。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是,第一进风孔8沿钻杆1外壁切线方向设置,同时,两个第一进风孔8以钻杆1中心轴线成中心对称设置,使得电锤钻头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进风孔8相反,这样在电锤钻头转动过程中,空气能够钻进到第一进风孔8内,实现空气的自动进入,同时由于外部空气能够不断形成压力,使得通风通道5内的空气能够朝向排风通道7正向流动,将空气输送到刀头3位置。基于上述结构,优选的,第一进风孔8中心轴线垂直于进风通道6的中心轴线,第一进风孔8从外端向内端延伸且直径逐渐变小,形成喇叭口的形式,提高空气在第一进风孔8的进风量以及提高进风压力。
为了防止空气从刀头3位置逆反到排风通道7并进一步进入到通风通道5,进而堵塞排风通道7,本实施例还进一步地对电锤钻头进行了改进。具体的,刀头3螺接或插接固定在钻杆1端部,同时需要螺接或插接后保证刀头3与钻杆1的稳定连接,且通风通道5和排风通道7的连通处设有单向结构9,使得空气只能从通风通道5流向刀头3的排风通道7,而不会发生逆反。此实施例中,优选的,单向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槽901、弹簧902和第一封堵球903。如图3所示的,第一封堵球903堵设在第一安装槽901连通通风通道5的一端,第一安装槽901连通排风通道7的一端与弹簧902一端相抵,弹簧902另一端与第一封堵球903相抵。这样在具体使用时,空气在通风通道5内产生一定压力推动第一封堵球903与通风通道5分离产生缝隙,空气从缝隙流入到第一安装槽901内并进一步向排风通道7流动;而第一封堵球903在初始状态时就与通风通道5相抵,空气无法从第一安装槽901朝向通风通道5逆反。
基于上述单向结构9,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空气出现逆反,但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到空气流动的效率,因此本实施例进一步地,还设置了往复送风机构10,往复送风机构10包裹设于第一进风孔8外,通过往复送风机构10能够提高空气进入到通风通道5的压力,同时在电锤钻头转动和往复运动过程中实现空气的压缩进入到第一进风孔8内。
基于上述往复送风机构10,优选的,如图4-6,往复送风机构10包括开设在钻杆1上的第二安装槽101、固定套设在第二安装槽101内的单向进风环102、滑动密封套设在钻杆1外壁和单向进风环102之间的滑动套筒103以及与电锤钻固定连接的螺纹安装部104,滑动套筒103端部与螺纹安装部104固定连接。在此结构中,滑动套筒103和钻杆1端部外壁之间形成了一个腔室结构,由于第二安装槽101上的单向进风环102为一个固定结构,不会在钻杆1上进行滑动,而滑动套筒103与单向进风环102为滑动密封结构,且滑动套筒103与钻杆1外壁滑动密封,在滑动套筒103相对于钻杆1和单向进风环102滑动过程中(滑动套筒103朝向单向进风环102方向滑动),滑动套筒103内的空气被压缩进入到第一进风孔8中,更进一步流动到进风通道6和通风通道5内。当滑动套筒103远离单向进风环102方向滑动时,外界空气能够从单向进风环102进入到滑动套筒103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图7,单向进风环102包括橡胶环1021、第二进风孔1022、橡胶拉带1023和第二封堵球1024。橡胶环1021的内侧稳定固定在第二安装槽101内,橡胶环1021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进风孔1022,第二进风孔1022内侧周向均匀设有多个橡胶拉带1023,橡胶拉带1023端部弹性连接第二封堵球1024,第二封堵球1024外径大于第二进风孔1022内径。在初始状态时,橡胶拉带1023带动第二封堵球1024堵设在第二进风孔1022上,从而在滑动套筒103朝向单向进风环102方向滑动挤压空气进入第一进风孔8时,不会导致空气从第二进风孔1022向外逃逸;而滑动套筒103远离单向进风环102方向滑动时,滑动套筒103内产生负压,从而使得第二封堵球1024离开第二进风孔1022,空气从第二进风孔1022进入到滑动套筒103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往复送风机构10由于通过螺纹安装部104与电锤钻进行固定连接,而电锤钻头在电锤钻的冲击作用下往复运动,因此在实际使用时,能够使得往复送风机构10相对于钻杆1往复滑动。
如图1所示的,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螺旋排屑槽4中间并沿螺旋排屑槽4延伸的辅助梁11,辅助梁11高度低于螺旋排屑槽4两侧缘。辅助梁11的设置,能够使得碎屑分布在其左右两侧而顺螺旋排屑槽4向外滑动,由于其高度低于螺旋排屑槽4两侧缘,一方面能够使得碎屑顺畅向外滑动,另一方面能够防止碎屑在螺旋排屑槽4造成堵塞。
为了进一步提高碎屑的排屑效率,优选的对刀头3区域进行改进,并与通风通道5和排风通道7相结合。具体地,如图3所示,刀头3顶端设有第一刀刃12、第二刀刃13和第三刀刃14;第一刀刃12和第二刀刃13之间夹角为120-145度并形成第一排屑区域15,第一刀刃12和第三刀刃14之间夹角为120-145度并形成第二排屑区域16,第二刀刃13和第三刀刃14之间夹角为70-120度并形成第三排屑区域17;第一排屑区域15与其中一个螺旋排屑槽4连通,第二排屑区域16与另一个螺旋排屑槽4连通。因此,在电锤钻头钻进过程中,一部分碎屑通过第一排屑区域15经螺旋排屑槽4排出,另一部分碎屑通过第二排屑区域16经螺旋排屑槽4排出,提高了碎屑的分配排出效率。
基于以上结构,对排风通道7的设置方式进行了改进。具体的,排风通道7设有两个,其中一个排风通道7的排风口设于第三排屑区域17,另一个排风通道7的排风口设于第一刀刃12上。其中设置在第三排屑区域17的排风口能够双向向外吹出空气,而设置在第一刀刃12上的排风口也能够双向向外吹出空气,使得碎屑进入到第一排屑区域15和第二排屑区域16,加速排屑。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锤钻,应用如上的电锤钻头。其中需要在电锤钻上开设与往复送风机构10的螺纹安装部104相配合的外螺纹,使得往复送风机构10与电锤钻进行固定后位置不变动,往复送风机机构只相对于电锤钻头转动和往复,其目的就是实现给第一进风孔8供气。
通过在电锤钻头上设置通风通道5、进风通道6和排风通道7,能够在电动钻头转动过程中将外部空气通入到刀头3位置,进入到刀头3钻进区域的空气能够给予碎屑向外的推动力,加速碎屑进入到螺旋排屑槽4并随电锤钻头转动向外快速排出,进一步加速钻进速度;同时还在第一进风孔8处设置了往复送风机构10和在刀头3位置设置了单向机构,能够在电锤钻头转动过程中加速空气进入到刀头3位置,同时能够通过单向机构防止空气反向流出造成通风通道5堵塞。本发明结构设计巧妙,安装方便,提高了电锤钻头的钻进工作效率。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电锤钻头,包括:
钻杆;
钻柄,设于所述钻杆后端,并与电锤钻传动连接;
刀头,设于所述钻杆前端;
螺旋排屑槽,设有两条,两条所述螺旋排屑槽彼此径向相对设于所述钻杆的杆身上,并沿所述钻杆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刀头;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在所述钻杆中心轴线上的通风通道、与所述通风通道一端连通的进风通道以及与所述通风通道另一端连通的排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沿所述钻杆径向设置,且所述进风通道设于所述钻杆后端部,所述排风通道设于所述刀头上,且所述排风通道延伸至所述刀头顶面;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钻杆外壁并与所述进风通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孔,所述第一进风孔沿所述钻杆外壁切线方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进风孔以所述钻杆中心轴线成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进风孔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进风通道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一进风孔从外端向内端延伸且直径逐渐变小;
还包括往复送风机构,所述往复送风机构包裹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孔外;
所述往复送风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钻杆上的第二安装槽、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的单向进风环、滑动密封套设在所述钻杆外壁和单向进风环之间的滑动套筒以及与电锤钻固定连接的螺纹安装部,所述滑动套筒端部与所述螺纹安装部固定连接;
所述单向进风环包括橡胶环、第二进风孔、橡胶拉带和第二封堵球,所述橡胶环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进风孔,所述第二进风孔内侧周向均匀设有多个橡胶拉带,所述橡胶拉带端部弹性连接第二封堵球,所述第二封堵球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进风孔内径;
所述进风通道设置两条,两条所述进风通道以所述钻杆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所述刀头螺接或插接固定在所述钻杆端部,且所述通风通道和排风通道的连通处设有单向结构;
所述单向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槽、弹簧和第一封堵球,所述第一封堵球堵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连通所述通风通道的一端,所述第一安装槽连通所述排风通道的一端与弹簧一端相抵,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封堵球相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锤钻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螺旋排屑槽中间并沿所述螺旋排屑槽延伸的辅助梁,所述辅助梁高度低于所述螺旋排屑槽两侧缘。
3.一种电锤钻,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锤钻头。
CN202111456550.0A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电锤钻头及电锤钻 Active CN114043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6550.0A CN114043632B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电锤钻头及电锤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6550.0A CN114043632B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电锤钻头及电锤钻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3632A CN114043632A (zh) 2022-02-15
CN114043632B true CN114043632B (zh) 2023-12-08

Family

ID=80212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56550.0A Active CN114043632B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电锤钻头及电锤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4363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50031Y (zh) * 1993-04-16 1993-12-22 张仕明 空心钻头
KR20130027763A (ko) * 2011-09-08 2013-03-18 이광익 에어 순환용 해머비트 구조
CN108119064A (zh) * 2017-12-15 2018-06-05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快速降温打孔设备
CN110281398A (zh) * 2019-07-30 2019-09-27 方大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排屑高效的电锤钻头
CN210359429U (zh) * 2019-08-13 2020-04-21 方大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排屑的钻头
CN111287660A (zh) * 2020-04-07 2020-06-16 无锡市安曼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冲击旋喷钻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50031Y (zh) * 1993-04-16 1993-12-22 张仕明 空心钻头
KR20130027763A (ko) * 2011-09-08 2013-03-18 이광익 에어 순환용 해머비트 구조
CN108119064A (zh) * 2017-12-15 2018-06-05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快速降温打孔设备
CN110281398A (zh) * 2019-07-30 2019-09-27 方大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排屑高效的电锤钻头
CN210359429U (zh) * 2019-08-13 2020-04-21 方大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排屑的钻头
CN111287660A (zh) * 2020-04-07 2020-06-16 无锡市安曼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冲击旋喷钻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3632A (zh) 2022-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11609A (en) Drill tool
US5259469A (en) Drilling tool for percussive and rotary drilling
EP2067553B1 (en) Drilling tool with dust collector
US20020112895A1 (en) Core Drill
EP0667209A2 (en) Rotary cutting tool
CN114043632B (zh) 一种电锤钻头及电锤钻
US20110052338A1 (en) Through tool coolant adapter for drilling motor
CN207358222U (zh) 一种带有吸尘功能的钻头
CN111315515B (zh) 钻具
US3057417A (en) Drill system with suction removal of cuttings
US6209666B1 (en) Percussive down-the-hole hammer and a piston and drill bit therefor
CN111295261B (zh) 钻具
CA2262487C (en) Masonry drill bit
US2969846A (en) Percussive drill bit for use in reverse flow flushing in soft rock drilling
JP2011235407A (ja) 穿孔装置
RU2030540C1 (ru) Буровое долото режуще-скалывающего действия
CN212552108U (zh) 一种具有打孔功能的丝攻钻头
CN219925349U (zh) 一种便于排屑的数控刀具
CN212264638U (zh) 一种气驱内旋除屑式钻头
CN114589322B (zh) 一种镗孔刀具
JP2518658Y2 (ja) 回転穿孔工具
CN221021798U (zh) 一种可稳定排屑的金刚石刀头
CN210587332U (zh) 仿形刀
KR200211548Y1 (ko) 건식 코어드릴용 비트
JP7368030B1 (ja) ダイヤモンドビ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