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39376A - 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39376A
CN114039376A CN202210019819.7A CN202210019819A CN114039376A CN 114039376 A CN114039376 A CN 114039376A CN 202210019819 A CN202210019819 A CN 202210019819A CN 114039376 A CN114039376 A CN 1140393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ternating current
buses
sections
bus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198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39376B (zh
Inventor
周仕豪
卢东斌
王亚玮
潘本仁
万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R Engineering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R Engineering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R Engineering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21001981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393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39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9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393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93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1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or ripp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connecting networks of the same frequency but suppli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 H02J3/06Controlling transfer of power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Controlling sharing of load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H02J2003/365Reducing harmonics or oscillations in HVD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40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若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小于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且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分位时,判断两段交流母线中的另一段交流母线上是否具有可用的交流滤波器、两段交流母线是否具备同期条件以及两段交流母线所在的交流系统是否具备潮流转移条件;若两段交流母线中的另一段交流母线上具有可用的交流滤波器、两段交流母线具备同期条件以及两段交流母线所在的交流系统具备潮流转移条件,则控制交流母联开关合上。在一个交流母线的绝对最小滤波器不满足时,通过合上交流母联开关使得投入另一交流母线的交流滤波器,避免功率回降。

Description

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分层接入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电路按照高、低端换流器接入两个交流系统,当两个交流系统电压等级相同时,配置交流母联开关。交流母联开关根据交流系统潮流控制分合位,不具备自动控制功能。
目前,当一个交流系统中的交流滤波器不满足绝对最小滤波器需要回降功率时,不能利用另一个交流系统的交流滤波器来支撑,以防止整个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回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当一个交流系统中的交流滤波器不满足绝对最小滤波器需要回降功率时,不能利用另一个交流系统的交流滤波器来支撑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与交流母联开关连接的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信息,判断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是否小于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所述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防止交流滤波器谐波过负荷损坏需要投入的交流滤波器的最少数量;若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小于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且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分位时,判断两段交流母线中的另一段交流母线上是否具有可用的交流滤波器、两段交流母线是否具备同期条件以及两段交流母线所在的交流系统是否具备潮流转移条件;若两段交流母线中的另一段交流母线上具有可用的交流滤波器、两段交流母线具备同期条件以及两段交流母线所在的交流系统具备潮流转移条件,则控制交流母联开关合上。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判断模块,配置为根据获取的与交流母联开关连接的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信息,判断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是否小于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所述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防止交流滤波器谐波过负荷损坏需要投入的交流滤波器的最少数量;第二判断模块,配置为若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小于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且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分位时,判断两段交流母线中的另一段交流母线上是否具有可用的交流滤波器、两段交流母线是否具备同期条件以及两段交流母线所在的交流系统是否具备潮流转移条件;控制模块,配置为若两段交流母线中的另一段交流母线上具有可用的交流滤波器、两段交流母线具备同期条件以及两段交流母线所在的交流系统具备潮流转移条件,则控制所述交流母联开关合上。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及装置,在一个交流母线的绝对最小滤波器不满足时,通过合上交流母联开关,通过投入另一交流母线的交流滤波器,避免功率回降,电网安全性进一步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电路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电路结构图。
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电路包括第一直流极61和第二直流极62,第一直流极61包括在直流侧串联连接的第一换流器12和第二换流器22,第二直流极62包括在直流侧串联连接的第三换流器32和第四换流器42;第一交流母线11和第二交流母线21,第一交流母线11和第二交流母线21通过交流母联开关51连接或隔离,第一交流母线11和第二交流母线21为同一电压等级;第一交流线路13和第二交流线路23,上述交流线路可包含多条;第一交流开关14、第二交流开关24、第三交流开关34和第四交流开关44,用于连接或隔离换流器和交流母线,第五交流开关15和第六交流开关25用于连接或隔离交流线路和交流母线;第一交流滤波器16和第二交流滤波器26,分别用于给电网换相换流器32和电网换相换流器42提供无功功率和滤波;第七交流开关17和第八交流开关27,用于连接或隔离交流滤波器和交流母线。
上述换流器包括电网换相换流器1、换流变压器2、旁通开关3、隔离刀闸4、隔离刀闸5和隔离刀闸6。第一直流极61和第二直流极62分别还包括平波电抗器7,通过隔离刀闸8与直流线路连接,通过极中性线隔离开关9、双极区隔离刀闸10和接地极线路连接。
电网换相换流器1包括六脉动桥式电路、十二脉动桥式电路的至少一种,脉动桥式电路包括不可关断的半控型功率半导体器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开关,包括机械开关、刀闸、电力电子开关的至少一种。
请参阅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根据获取的与交流母联开关连接的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信息,判断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是否小于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所述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防止交流滤波器谐波过负荷损坏需要投入的交流滤波器的最少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的类型是否小于绝对最小滤波器的类型以及与交流滤波器的类型相对应的组数是否小于绝对最小滤波器的类型相对应的组数。具体而言,检测第一交流母线11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类型和对应的组数,检测第二交流母线21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类型和对应的组数。
步骤S102,若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小于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且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分位时,判断两段交流母线中的另一段交流母线上是否具有可用的交流滤波器、两段交流母线是否具备同期条件以及两段交流母线所在的交流系统是否具备潮流转移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判断两段交流母线是否具备同期条件包括:判断交流母联开关连接的两段交流母线的电压频率差、电压幅值差和电压相角差是否分别超过第一预设阈值范围、第二预设阈值范围以及第三预设阈值范围。具体而言,检测第一交流母线11和第二交流母线21的电压的频率、幅值和相位。当频率相差小于第一频率阈值、幅值相差小于第一电压阈值、相角相差小于第一角度阈值,则具备同期条件,否则不具备同期条件。第一频率阈值取值范围为0.0 Hz ~0.5Hz、第一电压阈值取值范围为0~20%倍额定电压、第一角度阈值取值范围为0°~30°。
判断两段交流母线所在的交流系统是否具备潮流转移条件包括:对两段交流母线所在的交流系统进行仿真闭合所述交流母联开关后,判断仿真后的所述交流系统中的功角、电压和频率是否稳定。所述两段交流母线所在的交流系统条件是通过对两端交流母线所在的电力系统稳定性进行仿真和试验,包括功角稳定、电压稳定和频率稳定。所述潮流转移条件是交流系统潮流转移后不影响所述交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体而言,检测第一交流母线11和第二交流母线21所在的交流系统是否具备互相转移潮流的能力,一般由调度部门核准下发是否具备潮流转移能力。
步骤S103,若两段交流母线中的另一段交流母线上具有可用的交流滤波器、两段交流母线具备同期条件以及两段交流母线所在的交流系统具备潮流转移条件,则控制交流母联开关合上。
在本实施例中,当分层侧所述交流母联开关分位、所述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不满足绝对最小滤波器需要功率回降时,如果所述交流母联开关具备同期条件且所述两段交流母线中的另一段有可用的交流滤波器和潮流转移条件,控制所述交流母联开关合上。具体而言,当交流母联开关51分位,如果第一交流母线11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类型和组数不满足绝对最小滤波器需要功率回降时,第二交流母线21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有可用的交流滤波器(类型和对应的数目满足第一交流母线11的绝对最小滤波器需求),控制交流母联开关51合上。
综上,本申请的方法通过检测第一交流母线11和第二交流母线21的电压(包括频率、幅值和相位),第一母联开关51的位置信号,第一交流开关14、第二交流开关24、第三交流开关34、第四交流开关44、第五交流开关15、第六交流开关25、第七交流开关17和第八交流开关27的位置信号,第一换流器12、第二换流器22、第三换流器32和第四换流器42的电压和电流、保护动作信号、闭锁信号,第一交流滤波器16和第二交流滤波器26的电压、可用信号。当分层侧第一交流母联开关51分位、第一交流母线11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不满足绝对最小滤波器需要功率回降时,如果第一交流母联开关51具备同期条件且第二交流母线21有可用的交流滤波器和潮流转移条件,控制交流母联开关51合上;当分层侧第一交流母联开关51分位、第二交流母线21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不满足绝对最小滤波器需要功率回降时,如果第一交流母联开关51具备同期条件且第一交流母线11有可用的交流滤波器和潮流转移条件,控制交流母联开关51合上。
从而实现了在一个交流母线的绝对最小滤波器不满足时,通过合上交流母联开关,通过投入另一交流母线的交流滤波器,避免功率回降,电网安全性进一步提升。
请参阅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如图3所示,交流母联开关控制装置200,包括第一判断模块210、第二判断模块220以及控制模块230。
其中,第一判断模块210,配置为根据获取的与交流母联开关连接的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信息,判断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是否小于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所述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防止交流滤波器谐波过负荷损坏需要投入的交流滤波器的最少数量;第二判断模块220,配置为若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小于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且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分位时,判断两段交流母线中的另一段交流母线上是否具有可用的交流滤波器、两段交流母线是否具备同期条件以及两段交流母线所在的交流系统是否具备潮流转移条件;控制模块230,配置为若两段交流母线中的另一段交流母线上具有可用的交流滤波器、两段交流母线具备同期条件以及两段交流母线所在的交流系统具备潮流转移条件,则控制所述交流母联开关合上。
应当理解,图3中记载的诸模块与参考图1 中描述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相对应。由此,上文针对方法描述的操作和特征以及相应的技术效果同样适用于图3中的诸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根据获取的与交流母联开关连接的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信息,判断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是否小于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所述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防止交流滤波器谐波过负荷损坏需要投入的交流滤波器的最少数量;
若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小于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且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分位时,判断两段交流母线中的另一段交流母线上是否具有可用的交流滤波器、两段交流母线是否具备同期条件以及两段交流母线所在的交流系统是否具备潮流转移条件;
若两段交流母线中的另一段交流母线上具有可用的交流滤波器、两段交流母线具备同期条件以及两段交流母线所在的交流系统具备潮流转移条件,则控制交流母联开关合上。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装置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装置。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设备包括:一个处理器310以及存储器320。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330和输出装置340。处理器310、存储器320、输入装置330和输出装置340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存储器320为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3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20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输入装置330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装置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340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上述电子设备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上述电子设备应用于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装置中,用于客户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根据获取的与交流母联开关连接的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信息,判断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是否小于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所述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防止交流滤波器谐波过负荷损坏需要投入的交流滤波器的最少数量;
若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小于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且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分位时,判断两段交流母线中的另一段交流母线上是否具有可用的交流滤波器、两段交流母线是否具备同期条件以及两段交流母线所在的交流系统是否具备潮流转移条件;
若两段交流母线中的另一段交流母线上具有可用的交流滤波器、两段交流母线具备同期条件以及两段交流母线所在的交流系统具备潮流转移条件,则控制交流母联开关合上。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获取的与交流母联开关连接的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信息,判断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是否小于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所述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防止交流滤波器谐波过负荷损坏需要投入的交流滤波器的最少数量;
若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小于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且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分位时,判断两段交流母线中的另一段交流母线上是否具有可用的交流滤波器、两段交流母线是否具备同期条件以及两段交流母线所在的交流系统是否具备潮流转移条件;
若两段交流母线中的另一段交流母线上具有可用的交流滤波器、两段交流母线具备同期条件以及两段交流母线所在的交流系统具备潮流转移条件,则控制交流母联开关合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是否小于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包括:
判断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的类型是否小于绝对最小滤波器的类型以及与交流滤波器的类型相对应的组数是否小于绝对最小滤波器的类型相对应的组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两段交流母线是否具备同期条件包括:
判断交流母联开关连接的两段交流母线的电压频率差、电压幅值差和电压相角差是否分别超过第一预设阈值范围、第二预设阈值范围以及第三预设阈值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范围为0.0 Hz ~0.5Hz,所述第二预设阈值范围为0~20%倍额定电压,所述第三预设阈值范围为0°~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两段交流母线所在的交流系统是否具备潮流转移条件包括:
对两段交流母线所在的交流系统进行仿真闭合所述交流母联开关后,判断仿真后的所述交流系统中的功角、电压和频率是否稳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按高端换流器、低端换流器分别接入两个相同电压等级交流电网的方式,所述交流母联开关为连接或隔离两个相同电压等级交流电网的开关。
7.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配置为根据获取的与交流母联开关连接的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信息,判断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是否小于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所述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防止交流滤波器谐波过负荷损坏需要投入的交流滤波器的最少数量;
第二判断模块,配置为若两段交流母线中的一段交流母线所连接的交流滤波器数量小于绝对最小滤波器数量且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分位时,判断两段交流母线中的另一段交流母线上是否具有可用的交流滤波器、两段交流母线是否具备同期条件以及两段交流母线所在的交流系统是否具备潮流转移条件;
控制模块,配置为若两段交流母线中的另一段交流母线上具有可用的交流滤波器、两段交流母线具备同期条件以及两段交流母线所在的交流系统具备潮流转移条件,则控制所述交流母联开关合上。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019819.7A 2022-01-10 2022-01-10 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0393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9819.7A CN114039376B (zh) 2022-01-10 2022-01-10 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9819.7A CN114039376B (zh) 2022-01-10 2022-01-10 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9376A true CN114039376A (zh) 2022-02-11
CN114039376B CN114039376B (zh) 2022-06-14

Family

ID=80147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19819.7A Active CN114039376B (zh) 2022-01-10 2022-01-10 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39376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35026A1 (en) * 2002-06-25 2003-12-25 Mathias Anheuer Compact converter station
US20040070278A1 (en) * 2002-10-15 2004-04-15 Divan Deepakraj M. Dual feed power supply systems with enhanced power quality
CN103296673A (zh) * 2013-05-09 2013-09-1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调试方法
CN203312817U (zh) * 2013-06-04 2013-11-27 安徽天沃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
CN105071401A (zh) * 2015-07-20 2015-11-1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适用于有源配电网的多端口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及方法
CN107565581A (zh) * 2017-09-08 2018-01-09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无功补偿装置并联运行系统与无功补偿控制方法
CN109038638A (zh) * 2018-08-07 2018-12-18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工程交流母线分裂运行控制方法以及无功控制方法、模块和系统
CN109428339A (zh) * 2017-08-28 2019-03-05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适用于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的无功控制和谐波的优化方法
CN110277828A (zh) * 2019-06-24 2019-09-24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柔性直流配网技术的交流母线快速备自投系统及方法
CN111799807A (zh) * 2020-06-17 2020-10-20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直流输电系统多无功补偿装置的协同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14755544U (zh) * 2021-01-07 2021-11-16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器隔离电路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35026A1 (en) * 2002-06-25 2003-12-25 Mathias Anheuer Compact converter station
US20040070278A1 (en) * 2002-10-15 2004-04-15 Divan Deepakraj M. Dual feed power supply systems with enhanced power quality
CN103296673A (zh) * 2013-05-09 2013-09-1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调试方法
CN203312817U (zh) * 2013-06-04 2013-11-27 安徽天沃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
CN105071401A (zh) * 2015-07-20 2015-11-1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适用于有源配电网的多端口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及方法
CN109428339A (zh) * 2017-08-28 2019-03-05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适用于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的无功控制和谐波的优化方法
CN107565581A (zh) * 2017-09-08 2018-01-09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无功补偿装置并联运行系统与无功补偿控制方法
CN109038638A (zh) * 2018-08-07 2018-12-18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工程交流母线分裂运行控制方法以及无功控制方法、模块和系统
CN110277828A (zh) * 2019-06-24 2019-09-24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柔性直流配网技术的交流母线快速备自投系统及方法
CN111799807A (zh) * 2020-06-17 2020-10-20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直流输电系统多无功补偿装置的协同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14755544U (zh) * 2021-01-07 2021-11-16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器隔离电路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IPIN XU ET AL.: "Simulating the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UHVDC Transmission with Synchronous Condensers Using RTDS", 《IEEE》 *
艾红杰 等: "陕北-武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无功控制策略研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黄志岭 等: "分层接入下绝对最小滤波器不满足回降功率策略研究", 《电力工程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9376B (zh) 202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won et al. Mitigation of voltage unbalance by using static load transfer switch in bipolar low voltage DC distribution system
CN107546844B (zh) 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级联功率模块冗余容错控制方法
Loix et al. Protection of microgrids with a high penetration of inverter-coupled energy sources
JP6448882B1 (ja) 電力変換装置
US10283965B2 (en) Method for incorporating non-operating station into operating system in multi-terminal flexible DC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6208128B (zh) 一种混合三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反转方法
CN110401230B (zh) 特高压混合直流系统受端vsc故障退出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4198807A (zh) 能自动平衡三相负荷的智能电表
Spahic et al. Impact of the DC technology on transmission grids
CN201374571Y (zh) 在线ups
CN109449965B (zh) 一种直流电流变化的临界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Swathika et al. Graph theory and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aided adaptive protection in reconfigurable microgrid
Fazaeli et al. New adaptive decentralize under frequency load-shedding algorithm
CN114039376B (zh) 特高压直流输电分层侧的交流母联开关控制方法及装置
Vovos et al. A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algorithm for the reduction of expected fault currents
CN110896225B (zh) 多端常规直流输电系统第三站在线投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209297536U (zh) 一种核相培训装置
CN108347056B (zh)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控制方法
CN111474429B (zh) 一种光储一体机的老化互助系统及方法
CN107240909B (zh) 一种降低补偿器对线路距离保护的影响的方法和装置
RU67302U1 (ru) Автоматика ограничения снижения напряжения на шинах подстанций
CN115051335A (zh) 一种抑制直流配电网故障电流的一次回路配置方法和系统
CN111009957B (zh) 并联不间断电源
CN109327051B (zh) 交直流配电网设计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4336953A (zh) 一种能量路由器的控制方法、中央控制器及能量路由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