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09957B - 并联不间断电源 - Google Patents

并联不间断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09957B
CN111009957B CN201911249848.7A CN201911249848A CN111009957B CN 111009957 B CN111009957 B CN 111009957B CN 201911249848 A CN201911249848 A CN 201911249848A CN 111009957 B CN111009957 B CN 1110099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urrent
voltage
control circuit
i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498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09957A (zh
Inventor
周永光
熊理想
王兵
周潮
张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4984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099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09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9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09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9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6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for AC powered loa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并联不间断电源,包括至少两个逆变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控制电路。每个逆变电路的输入端均用于电连接直流母线。每个逆变电路的输出端均用于电连接逆变交流母线。第一开关电路与逆变交流母线电连接。第一开关电路用于电连接负载。第二开关电路用于电连接市电交流母线。第二开关电路与负载电连接。控制电路分别与直流母线和市电交流母线电连接,用于获取逆变交流母线输出的第一电压和市电交流母线输出的第二电压,并基于第一电压或第二电压控制第一开关电路或第二开关电路导通。逆变电路包括均流控制电路。均流控制电路用于获取输出至负载的负载电流,并基于负载电流和逆变电路的预设数量调整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

Description

并联不间断电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并联不间断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系统内的UPS(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不间断电源)基本上采用在线式UPS。正常模式下市电经过整流变换成直流,然后通过逆变器给负载供电。当逆变器发生故障(逆变过压,欠压,过温等)时转换到旁路工作模式,由市电直接给负载供电,此种供电模式的电能损耗比较大。
逆变器作为UPS电源结构的核心设备,工作在大电流、高频率环境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潜在的故障率较高。而当逆变器出现故障或需要维修时,可由静态开关将负载无间断切换到市电供电回路直接供电,但这种供电方式存在较高的失电风险,UPS电源供电的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UPS电源内逆变器出现故障或需要维修时,由市电供电回路直接供电,这种供电方式存在较高的失电风险,供电的可靠性得不到保障的问题,提供一种并联不间断电源。
一种并联不间断电源,包括:
至少两个逆变电路,每个所述逆变电路的输入端均用于电连接直流母线,每个所述逆变电路的输出端均用于电连接逆变交流母线;
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逆变交流母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用于电连接负载;
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用于电连接市电交流母线,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电连接;以及
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直流母线和所述市电交流母线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逆变交流母线输出的第一电压和所述市电交流母线输出的第二电压,并基于所述第一电压或所述第二电压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或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
所述逆变电路包括均流控制电路,所述均流控制电路用于获取输出至所述负载的负载电流,并基于所述负载电流和所述逆变电路的预设数量调整所述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用于获取所述市电交流母线输出的所述第二电压,并判断所述第二电压是否在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范围内;
若所述第二电压未在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范围内,则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断开,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导通;
若所述第二电压在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范围内,则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断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用于获取所述逆变交流母线输出的所述第一电压,并判断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在第一预设电压阈值的范围内;
若所述第一电压未在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范围内,则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断开,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
若所述第一电压在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范围内,则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均流控制电路用于获取所述负载电流,将所述负载电流和所述预设数量依据预设算法进行处理并得到第一电流,并基于所述第一电流调整所述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逆变电路还包括:
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与所述均流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均流控制电路基于所述负载电流和所述预设数量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基于所述脉冲控制信号调整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的输出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逆变电路还包括:
直流/交流变换器,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母线电连接,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电压反馈电路,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的输出电压,并基于所述输出电压和第二预设电压阈值输出反馈信号;以及
限流控制电路,所述限流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限流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电连接,用于接收反馈信号,并基于所述反馈信号调整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的输出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用于获取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的输出电压,并将所述输出电压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电压比较结果;
若所述电压比较结果为所述输出电压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则所述电压反馈电路输出所述反馈信号,以使所述限流控制电路基于所述反馈信号调整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的输出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流控制电路还用于获取所述负载电流,并基于所述负载电流和预设电流阈值调整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的输出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流控制电路用于将所述负载电流和预设电流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电流比较结果,基于所述电流比较结果调整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的输出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电流比较结果为所述负载电流大于所述预设电流阈值,则所述限流控制电路降低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的输出电压;
若所述电流比较结果为所述负载电流小于所述预设电流阈值,则所述限流控制电路增大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的输出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逆变电路还包括:
交流/交流隔离变压器,串联于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与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并联不间断电源,通过至少两个所述逆变电路串联在所述直流母线和所述逆变交流母线之间,且各个所述逆变电路彼此之间并联;并通过所述控制电路获取所述逆变交流母线输出的第一电压和所述市电交流母线输出的第二电压,并基于所述第一电压或所述第二电压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导通或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从而实现市电直接供电和直流供电的自动切换;同时通过所述均流控制电路获取所述负载的负载电流,并基于所述负载电流和所述逆变电路的预设数量调整当前所述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从而实现各个所述逆变电路的均流,不仅降低了UPS电源的电能损耗,还增加了冗余逆变电路,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并联不间断电源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输入输出检测电路;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第二开关电路的驱动电路;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第一开关电路的驱动电路;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并联不间断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10 并联不间断电源
100 逆变电路
101 直流母线
102 逆变交流母线
110 均流控制电路
120 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
130 直流/交流变换器
140 电压反馈电路
150 限流控制电路
160 交流/交流隔离变压器
200 第一开关电路
201 负载
300 第二开关电路
301 市电交流母线
400 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并联不间断电源10,包括:至少两个逆变电路100、第一开关电路200、第二开关电路300和控制电路400。每个所述逆变电路100的输入端均用于电连接直流母线101。每个所述逆变电路100的输出端均用于电连接逆变交流母线102。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0的输入端与所述逆变交流母线102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0的输出端用于电连接负载201。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0的输入端用于电连接市电交流母线301。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0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201电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400分别与所述直流母线101和所述市电交流母线301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400用于获取所述逆变交流母线102输出的第一电压和所述市电交流母线301输出的第二电压,并基于所述第一电压或所述第二电压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0导通或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0导通。所述逆变电路100包括均流控制电路110。所述均流控制电路110用于获取输出至所述负载201的负载电流,并基于所述负载电流和所述逆变电路100的预设数量调整所述逆变电路100的输出电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逆变电路100的具体电路结构不做限制,只要具有将所述直流母线101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给所述负载201供电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逆变电路100可以是逆变器。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所述逆变电路100将所述直流母线101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通过所述逆变交流母线102提供给所述负载20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流母线101提供的是直流电。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流母线101可以与蓄电池电连接。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0的具体电路结构不做限制,只要具有控制所述逆变交流母线102与所述负载201之间的通断即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0的具体电路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0可以是继电器开关。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0也可以采用传统的具有控制线路通断的开关。
可以理解,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0的具体电路结构不做限制,只要具有控制所述市电交流母线301与所述负载201之间的通断即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0的具体电路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0可以是继电器开关。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0也可以采用传统的具有控制线路通断的开关。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市电交流母线301用于提供交流市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400的具体电路结构不做限制,只要具有基于所述第一电压或所述第二电压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0导通或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0导通的功能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400可以是MCU(微控制单元)。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400也可以是集成控制芯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400可通过电压互感器获取所述逆变交流母线102输出的所述第一电压。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400也可通过电压传感器获取所述逆变交流母线102输出的所述第一电压。同样的,所述控制电路400也可通过电压互感器或电压传感器获取所述市电交流母线301输出的所述第二电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400在获取到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后,可将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分别与预设电压阈值进行比较(如图2所示)。若所述第二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电压阈值,此时证明所述市电交流母线301提供的交流市电处于正常状态,此时可通过所述控制电路400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0导通(具体电路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0关断。
若所述第二电压小于所述预设电压阈值,且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电压阈值,此时证明所述市电交流母线301提供的交流市电处于欠压或断开状态,所述逆变交流母线102提供的逆变交流电处于正常状态。此时所述控制电路400可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0导通(具体电路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0关断。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电压阈值,且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电压阈值,此时所述控制电路400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0导通,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0关断。也就是说,若所述市电交流母线301提供的交流市电和所述逆变交流母线102提供的逆变交流电均处于正常状态,则优先使用所述市电交流母线301提供的交流市电。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0和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0之间的切换过程是自动完成的。
可以理解,所述均流控制电路110的具体电路结构不做限制,只要基于所述负载电流和所述逆变电路100的预设数量调整所述逆变电路100的输出电压的功能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均流控制电路110可通过电阻、电容、运算放大器搭建的电路拓扑构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均流控制电路110也可采用传统的具有均流控制的集成芯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均流控制电路110可通过电流传感器获取所述负载201的负载电流。获取到所述负载电流后,可根据所述逆变电路100的预设数量并按照均分负载电流的算法计算每个所述逆变电路100的输出电流是多少。例如,所述逆变电路100的预设数量为两个,所述负载电流为10A,则所述均流控制电路110计算每个所述逆变电路100的输出电流为:10÷2=5A。即所述均流控制电路110可根据计算得到的每个所述逆变电路100的输出电流调整所述逆变电路100的输出电压,从而实现稳定的输出。
通过在每个所述逆变电路100内设置所述均流控制电路110,不仅可实现各个所述逆变电路100的均流,降低了UPS电源的电能损耗。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冗余逆变电路100,可使得其中一个所述逆变电路100出现故障时,可通过其它所述逆变电路100提供可靠的供电,从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至少两个所述逆变电路100串联在所述直流母线101和所述逆变交流母线102之间,且各个所述逆变电路1100彼此之间并联;并通过所述控制电路400获取所述逆变交流母线102输出的第一电压和所述市电交流母线103输出的第二电压,并基于所述第一电压或所述第二电压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0导通或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0导通,从而实现市电直接供电和直流供电的自动切换;同时通过所述均流控制电路110获取所述负载201的负载电流,并基于所述负载电流和所述逆变电路100的预设数量调整当前所述逆变电路100的输出电压,从而实现各个所述逆变电路100的均流,不仅降低了UPS电源的电能损耗,还增加了冗余逆变电路,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400用于获取所述市电交流母线301输出的所述第二电压,并判断所述第二电压是否在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范围内。若所述第二电压未在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范围内,则所述控制电路400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0断开,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0导通。若所述第二电压在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范围内,则所述控制电路400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0导通,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0断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400可通过电压互感器或电压传感器获取所述市电交流母线301输出的所述第二电压。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可根据所述负载201的额定功率进行设定。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电压未在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范围内,则说明此时所述市电交流母线301提供的交流市电处于欠压或断开状态,不足以给所述负载201供电。此时可通过所述控制电路400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0断开,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0导通。即此时可通过所述逆变交流母线102提供的逆变交流电给所述负载201供电。也就是说,此时可通过所述直流母线101给所述负载201供电。从而实现市电直接供电和直流供电的自动切换,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400用于获取所述逆变交流母线102输出的所述第一电压,并判断所述第一电压是否在第一预设电压阈值的范围内。若所述第一电压未在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范围内,则所述控制电路400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0断开,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0导通。若所述第一电压在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范围内,则所述控制电路400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0导通,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0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电压未在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范围内,则说明此时所述逆变交流母线102提供的逆变交流电处于欠压或断开状态,不足以给所述负载201供电。此时可通过所述控制电路400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0断开,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0导通。即此时可通过所述市电交流母线301提供的交流市电给所述负载201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均流控制电路110用于获取所述负载电流,将所述负载电流和所述预设数量依据预设算法进行处理并得到第一电流,并基于所述第一电流调整所述逆变电路100的输出电压。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算法是指将所述负载电流与所述预设数量相除,即可得到所述第一电流。基于所述第一电流通过输出PWM信号调整所述逆变电路100的输出电压,从而实现稳定输出。
请参见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逆变电路100还包括: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120。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120与所述均流控制电路110电连接。所述均流控制电路110基于所述负载电流和所述预设数量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120。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120基于所述脉冲控制信号调整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120的输出电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120可采用传统的锁相电路与功率变化器组成。通过所述均流控制电路110基于所述负载电流和所述预设数量输出所述脉冲控制信号以调整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120的输出电压,从而实现对每个所述逆变电路100的输出电压进行调整。同时通过锁相电路可降低其输出相位和频率指令的突变速度,改善输出频率和相位的突变抖动,实现每个逆变电路100的输出电压相位保持一致,提高输出电压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逆变电路100还包括:直流/交流变换器130、电压反馈电路140以及限流控制电路150。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130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母线101电连接。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130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120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压反馈电路140的输入端与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120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电压反馈电路140用于获取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120的输出电压,并基于所述输出电压和第二预设电压阈值输出反馈信号。所述限流控制电路150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压反馈电路140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限流控制电路150的输出端与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130电连接。所述限流控制电路150用于接收所述反馈信号,并基于所述反馈信号调整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130的输出电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130将所述直流母线101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反馈电路140可由多个电阻和运算放大器搭建的电路拓扑构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反馈电路140可通过电压传感器获取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120的输出电压。所述电压反馈电路140在得到所述输出电压后,可将所述输出电压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电压比较结果。
若所述电压比较结果为所述输出电压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即此时需要对所述输出电压进行调整,以使所述输出电压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相同。此时所述电压反馈电路140可输出反馈信号至所述限流控制电路150,以使所述限流控制电路150基于所述反馈信号调整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130的输出电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流控制电路150可采用传统的限流控制电路拓扑。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流控制电路150在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后,可基于所述反馈信号调整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130的输出电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流控制电路150还用于获取所述负载电流,并基于所述负载电流和预设电流阈值调整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130的输出电压。具体的,所述限流控制电路150可将所述负载电流和所述预设电流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电流比较结果,并基于所述电流比较结果调整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130的输出电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电流比较结果为所述负载电流大于所述预设电流阈值,则所述限流控制电路150降低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130的输出电压。若所述电流比较结果为所述负载电流小于所述预设电流阈值,则所述限流控制电路150增大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130的输出电压。
通过所述电压反馈电路140和所述限流控制电路150形成双闭环控制逻辑,根据所述输出电压和所述负载电流进行双信号反馈,并对各逆变电路100的输入电压进行限流控制,用于防止所述逆变电路100在开环运行时因死区等各种响应造成的逆变输出波形失真、畸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逆变电路100还包括:交流/交流隔离变压器160。所述交流/交流隔离变压器160串联于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130与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120之间。通过所述交流/交流隔离变压器160可降低所述逆变电路100的输出电压的谐波含量,增强非线性负载抗干扰能力。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至少两个所述逆变电路100串联在所述直流母线101和所述逆变交流母线102之间,且各个所述逆变电路1100彼此之间并联;并通过所述控制电路400获取所述逆变交流母线102输出的第一电压和所述市电交流母线103输出的第二电压,并基于所述第一电压或所述第二电压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0导通或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0导通,从而实现市电直接供电和直流供电的自动切换;同时通过所述均流控制电路110获取所述负载201的负载电流,并基于所述负载电流和所述逆变电路100的预设数量调整当前所述逆变电路100的输出电压,从而实现各个所述逆变电路100的均流,不仅降低了UPS电源的电能损耗,还增加了冗余逆变电路,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并联不间断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逆变电路(100),每个所述逆变电路(100)的输入端均用于电连接直流母线(101),每个所述逆变电路(100)的输出端均用于电连接逆变交流母线(102);
第一开关电路(200),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0)的输入端与所述逆变交流母线(102)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0)的输出端用于电连接负载(201);
第二开关电路(300),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0)的输入端用于电连接市电交流母线(301),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0)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201)电连接;以及
控制电路(400),分别与所述逆变交流母线(102)和所述市电交流母线(301)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逆变交流母线(102)输出的第一电压和所述市电交流母线(301)输出的第二电压,并将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分别与预设电压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第二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电压阈值,则通过所述控制电路(400)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0)导通,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0)关断;若所述第二电压小于所述预设电压阈值,且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电压阈值,则通过所述控制电路(400)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200)导通,所述第二开关电路(300)关断;
所述逆变电路(100)包括均流控制电路(110),所述均流控制电路(110)用于获取输出至所述负载(201)的负载电流,并基于所述负载电流和所述逆变电路(100)的预设数量调整所述逆变电路(100)的输出电压;
所述逆变电路(100)还包括: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120),与所述均流控制电路(110)电连接,所述均流控制电路(110)基于所述负载电流和所述预设数量输出脉冲控制信号至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120),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120)基于所述脉冲控制信号调整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120)的输出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不间断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控制电路(110)用于获取所述负载电流,将所述负载电流和所述预设数量依据预设算法进行处理并得到第一电流,并基于所述第一电流调整所述逆变电路(100)的输出电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不间断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路(100)还包括:
直流/交流变换器(130),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130)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母线(101)电连接,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130)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120)的输入端电连接;
电压反馈电路(140),所述电压反馈电路(140)的输入端与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120)的输出端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120)的输出电压,并基于所述输出电压和第二预设电压阈值输出反馈信号;以及
限流控制电路(150),所述限流控制电路(150)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压反馈电路(140)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限流控制电路(150)的输出端与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130)电连接,用于接收反馈信号,并基于所述反馈信号调整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130)的输出电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联不间断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反馈电路(140)用于获取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120)的输出电压,并将所述输出电压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电压比较结果;
若所述电压比较结果为所述输出电压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则所述电压反馈电路(140)输出所述反馈信号,以使所述限流控制电路(150)基于所述反馈信号调整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130)的输出电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联不间断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控制电路(150)还用于获取所述负载电流,并基于所述负载电流和预设电流阈值调整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130)的输出电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并联不间断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控制电路(150)用于将所述负载电流和预设电流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电流比较结果,基于所述电流比较结果调整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130)的输出电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并联不间断电源,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电流比较结果为所述负载电流大于所述预设电流阈值,则所述限流控制电路(150)降低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130)的输出电压;
若所述电流比较结果为所述负载电流小于所述预设电流阈值,则所述限流控制电路(150)增大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130)的输出电压。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联不间断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路(100)还包括:
交流/交流隔离变压器(160),串联于所述直流/交流变换器(130)与所述功率变换及锁相电路(120)之间。
CN201911249848.7A 2019-12-09 2019-12-09 并联不间断电源 Active CN1110099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9848.7A CN111009957B (zh) 2019-12-09 2019-12-09 并联不间断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9848.7A CN111009957B (zh) 2019-12-09 2019-12-09 并联不间断电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09957A CN111009957A (zh) 2020-04-14
CN111009957B true CN111009957B (zh) 2021-12-07

Family

ID=70114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49848.7A Active CN111009957B (zh) 2019-12-09 2019-12-09 并联不间断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099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32840B (zh) * 2023-07-24 2024-02-20 鹏元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线市电输入裂相输出供电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32693Y (zh) * 2007-03-05 2008-03-05 深圳市新未来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模块化并联电力专用ups电源装置
CN101291073A (zh) * 2007-04-17 2008-10-22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不断电电源供应器及其控制方法
JP2010110120A (ja) * 2008-10-30 2010-05-13 Fuji Electric Systems Co Ltd 交流電源システム
CN106059350A (zh) * 2016-05-31 2016-10-26 东莞市思普电子有限公司 交流宽变频电源
CN106410952A (zh) * 2016-10-14 2017-02-15 湖南大学 一种多模式ups的无缝切换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32693Y (zh) * 2007-03-05 2008-03-05 深圳市新未来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模块化并联电力专用ups电源装置
CN101291073A (zh) * 2007-04-17 2008-10-22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不断电电源供应器及其控制方法
JP2010110120A (ja) * 2008-10-30 2010-05-13 Fuji Electric Systems Co Ltd 交流電源システム
CN106059350A (zh) * 2016-05-31 2016-10-26 东莞市思普电子有限公司 交流宽变频电源
CN106410952A (zh) * 2016-10-14 2017-02-15 湖南大学 一种多模式ups的无缝切换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09957A (zh) 2020-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4124B (zh) 使用用于发电机步入的协调的静态开关与逆变器操作的ups系统及方法
JP6190059B2 (ja) 無停電電源装置
US8203235B2 (en) AC and DC uninterruptible online power supplies
CA2774063C (en)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and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system
US9362781B2 (e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system with fast transfer for undervoltage source line failures
US20060164782A1 (en) Control system, method and product for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WO2015198448A1 (ja) 無停電電源装置
US11190047B2 (e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system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ies connected in parallel
CN103814500B (zh) 电源系统
CN107005081B (zh) 不间断电源装置
US11159160B2 (en) AC switch, and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and voltage sag compensator including AC switch
JP5809029B2 (ja) 無停電電源装置
CN110168852B (zh) 具有旁路的三线多相ups
CN104333122A (zh) 供电总线电路
CN103916041A (zh) 级联储能变流器多链节冗余控制方法
CN111009957B (zh) 并联不间断电源
CN107591877B (zh) 一种柔性配网供电系统故障控制方法
RU2540966C1 (ru) Статический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
WO2023216566A1 (zh) 一种配电电路、控制配电电路供电的方法和供电系统
JP6208573B2 (ja) 電力制御装置および電力制御方法
Roy et al. A decentralized nonlinear control scheme for modular power sharing in dc-dc converters
CN215120269U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供电系统
Ding et al. Coordinate control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nd power electronics loads in microgrid
US9525335B2 (en) Controll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loads
JPH0667139B2 (ja) 無停電電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