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32654B - 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32654B
CN114032654B CN202111381175.8A CN202111381175A CN114032654B CN 114032654 B CN114032654 B CN 114032654B CN 202111381175 A CN202111381175 A CN 202111381175A CN 114032654 B CN114032654 B CN 1140326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absorption
roller
sand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811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32654A (zh
Inventor
张顺英
田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Zuwang Gar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Maoren Cloud Busin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Maoren Cloud Busine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Maoren Cloud Busin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8117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326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32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2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32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26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11/00Teasing, napping or otherwise roughening or raising pile of textile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GMECHANICAL OR PRESSURE CLEANING OF CARPETS, RUGS, SACKS, HIDES, OR OTHER SKIN OR TEXTILE ARTICLES OR FABRICS; TURNING INSIDE-OUT FLEXIBLE TUBULAR OR OTHER HOLLOW ARTICLES
    • D06G1/00Beating, brushing, or otherwise mechanically cleaning or pressure cleaning carpets, rugs, sacks, hides, or other skin or textile articles or fabr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涉及布料生产的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磨毛装置和吸收装置,磨毛装置间隔设置有两个且用于对布料进行磨毛处理,吸收装置用于对布料进行吸收且能调节来适应对单面或双面磨毛后的布料进行吸尘。本申请通过布料根据需要穿过磨毛装置进行磨毛,然后布料通过吸收装置进行吸收,调节吸收装置适应对单面或双面磨毛后布料进行吸尘,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来适应布料的单面或双面磨毛处理,提高了布料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布料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磨毛是纺织业中的一种工艺,是布料通过摩擦作用使自身表面形成一层短绒毛层,既保留原有特性又赋予织物新的风格,增加了保暖性和柔软性,给布料进行磨毛操作的设备被称作磨毛机。
相关技术中,磨毛机中包括与布料接触的磨毛辊和对布料上灰尘进行吸收的吸收装置,通过给予布料表面以一定的摩擦力和张力,依靠磨毛辊与布料之间的摩擦作用使布料表面生成绒毛,吸收装置用于对布料上灰尘进行吸收。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布料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会有单面或双面磨毛的要求,而一台磨毛机一般都是只能单面或者双面磨毛处理,而且磨毛机上的吸收装置也是只能适应单面或双面磨毛的布料,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布料的单面或双面磨毛都是随机,因此磨毛机并不适应对布料的生产要求,从而导致磨毛机的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磨毛机的生产效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磨毛装置和吸收装置,所述磨毛装置间隔设置有两个且用于对布料进行磨毛处理,所述吸收装置用于对布料进行吸收且能调节来适应对单面或双面磨毛后的布料进行吸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通过磨毛装置进行磨毛,然后布料通过吸收装置进行吸收,当布料只需单面磨毛时,布料穿过一个磨毛装置,另外一个磨毛装置停止运行,然后调节吸收装置适应对单面磨毛后的布料进行吸收,双面磨毛时,布料穿过两个磨毛装置,然后布料通过吸收装置进行吸尘,调节吸收装置适应对双面磨毛后布料进行吸尘,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来适应布料的单面或双面磨毛处理,提高了布料的生产效率;同时单面磨毛时,对不需要的设备进行停机,从而降低了设备运行而造成能量的损耗,节省了能源。
可选的,所述吸收装置包括:
吸收辊,所述吸收辊转动设置在机架上且内部开设有出气腔和吸收腔,所述吸收辊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与出气腔连通的出气孔和与吸收腔连通的吸收孔,所述出气孔和吸收孔相间设置,且所述出气孔和吸收孔均绕吸收辊轴线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且用于驱动吸收辊转动;
供气收集机构,所述供气收集机构设置在机架上且与出气孔和吸收孔均连通,所述供气收集机构使得气体通过出气孔输出且使得布料上磨毛后产生的碎屑通过吸收孔进行收集;
辅助吸收组件,所述辅助吸收组件设置在机架上,当双面磨毛时,所述辅助吸收组件和吸收辊对布料双面进行吸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气收集机构启动,气体通过出气孔吹向布料,使得布料上磨毛时产生的碎屑从布料上脱离,而碎屑在进气孔处负压作用下进入进气孔内,然后碎屑通过进气孔进入供气收集机构进行收集,以此来实现对布料上的碎屑进行清理,而且也降低了使用毛刷对布料进行清理时对布料的损伤,提高了布料的质量;
同时驱动机构启动带动吸收辊转动,因此吸收辊转动带动出气孔和进气孔一起转动,从而对碎屑进行吹动和吸收交替进行,因此提高了对布料上碎屑的吸收效果,因此降低了碎屑对布料后续工序生产时产生干扰,提高了布料的生产质量,从而提高了布料的保暖性和柔软性;而且也降低了碎屑飘散到空气中而污染环境的概率。
单面磨毛时,辅助吸收组件停止运行,吸收辊对磨毛后的布料进行吸收,而双面磨毛时,辅助吸收组件和吸收辊同时对双面磨毛后的布料进行吸尘,以此来适应对单面或双面磨毛后布料进行吸尘,提高了布料的生产效率,同时单面磨毛时,对辅助吸收组件进行关闭,从而降低了能量的损耗。
可选的,所述供气收集机构包括:
吸收箱,所述吸收箱设置在机架上且开设有滑移孔;
吸收管,所述吸收管转动设置在吸收辊上且与吸收孔连通并与吸收箱连通;
吸收框,所述吸收框滑移设置在滑移孔上且设置有抵触在吸收箱上的吸收板并用于对碎屑进行收集;
气泵,所述气泵设置在吸收箱上且使得碎屑进入吸收框内进行收集,所述气泵上设置有与吸收辊转动连接且与出气孔连通并使得气体通过出气孔输出的输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泵启动,气体依次通过输气管和出气孔吹出,使得布料上的碎屑与布料脱离,而气体通过进气孔和吸收管进入吸收箱内,以此来使得吸气孔处产生负压,从而使得碎屑通过进气孔和吸收管移至吸收框内进行吸收,而气体进入气泵后进入输气管内,以此来实现布料上碎屑的吸收收集,而且也实现气体的循环利用,因此降低了能源的损耗。
可选的,所述磨毛装置包括:
磨毛辊,所述磨毛辊转动设置在机架上;
两个导向辊,两个所述导向辊转动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磨毛辊两侧并使得布料抵压在磨毛辊上,而布料与所述磨毛辊的接触面积和整个磨毛辊辊面积的比例为A,0.5<A<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依次通过第一个导向辊、磨毛辊和第二个导向辊,使得布料抵压在磨毛辊上,而布料与磨毛辊的接触面积占磨毛辊辊面积的大于0.5小于1,因此在便于布料穿过多个辊的同时也增大了磨毛辊与布料的接触面积,延长了磨毛辊对布料进行磨毛时的作用时间,提高了磨毛辊对布料的磨毛效果,从而提高了布料的保暖性和柔软性。
而且无需使用多根磨毛辊来保证对布料的磨毛功能,从而提高了对布料的磨毛效率,而且也降低了带动磨毛辊转动时能量的损耗,同时在保证对布料磨毛质量的同时也减小设备的占用空间。
可选的,所述辅助吸收组件为吸尘板,所述吸尘板设置在机架上且呈弧形并与第二个磨毛辊的辊面平行,所述吸尘板上均匀开设有设置有多个朝向布料的吸尘孔;所述吸尘板上设置有与吸尘孔和吸收箱连通的吸尘管,所述吸尘管上设置有控制阀,碎屑通过所述吸尘孔和吸尘管移至吸收框中进行收集,所述吸尘板和吸收装置配合对布料两面上碎屑进行吸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次磨毛后的布料移至第二个磨毛辊上时,布料磨毛后的表面位于背离第二个磨毛辊一侧且位于靠近吸尘板一侧,同时吸尘板与磨毛辊辊面平行,以此来便于磨毛后的布料上的碎屑进入吸尘孔,提高了吸尘孔对碎屑的吸收效果,最后碎屑移至吸收框中进行收集,而经过第二次磨毛后的布料移至吸收装置,吸收装置对布料第二次磨毛后布料上的碎屑进行吸收,因此吸收板和吸收装置对布料两面上的碎屑进行吸收,降低了两面磨毛时布料上的碎屑对布料后续工序产生的干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布料的质量。
而且对布料单面进行磨毛时,关闭控制阀使得吸尘孔关闭,因此降低了无需对布料进行吸收碎屑时吸尘孔对气泵产生气压的分散效果,从而提高了吸收辊对碎屑的吸收效果,提高了布料的质量。
可选的,所述吸收辊竖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且均与驱动机构连接,而布料从两个所述吸收辊之间通过,所述吸收管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两个吸收辊连接并通过第一三通阀连接在一起,而所述输气管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两个吸收辊连接并通过第二三通阀连接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从两个吸收辊之间通过,控制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来控制位于两个吸收辊上出气孔和吸收孔的开闭,而对布料进行单面或双面进行磨毛时,能根据不同需要对布料某一面上的碎屑进行吸收,从而提高了对布料进行吸收时的便利性,而且在布料其中一面进行吸收碎屑时,对另外一个吸收辊上的出气孔和吸气孔进行关闭,从而降低了两个吸收辊都打开对气泵气压的分散效果,提高了对布料上碎屑的吸收效果,提高了布料的质量。
可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向布料上添加起毛剂的添加装置,所述添加装置包括:
添加盒,所述添加盒设置在机架上且装有起毛剂并位于布料上方,所述添加盒下表面上开设有多个覆盖布料宽度方向并供起毛剂通过的通液孔;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添加盒上且用于控制通液孔的开闭;
盛装盒,所述盛装盒设置在机架上且装有起毛剂,所述盛装盒上转动安装有位于起毛剂液面下方的引导辊;
两个轧压辊,两个所述轧压辊转动设置在盛装盒上且用于对布料进行轧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布料单面磨毛时,布料从添加盒下方通过,解锁控制组件打开通液孔,然后布料移动,而起毛剂通过通液孔添加到布料上,添加完成后,锁定控制组件关闭通液孔,以此来将起毛剂添加到布料上,同时通液孔覆盖布料宽度方向,减少了布料上未添加起毛剂的区域,从而提高了磨毛辊对布料的磨毛效果,提高了布料的保暖性和柔软性。
当需要对布料进行双面磨毛时,将布料绕过引导辊,使得布料浸入起毛剂中,使得起毛剂添加到布料两面上,然后布料通过两个轧压辊进行轧压,使得布料中多余起毛剂流出,以此来对布料的两面进行添加,从而可以单面或双面磨毛的加工需求来选择对布料单面或者双面添加起毛剂,因此只需对布料单面进行磨毛时只对需要磨毛的布面添加起毛剂,从而降低了布料单面磨毛时布料中起毛剂过多而对布料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了布料的质量,而且也降低了起毛剂的浪费。
可选的,所述添加盒上开设有与通液孔连通的移动槽,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控制门,所述控制门滑移设置在移动槽上且挡住通液孔;
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控制门上且抵触在添加盒上;
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螺纹连接在控制板上且与添加盒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动固定螺钉与添加盒远离,然后拉动控制板带动控制门移动,以此来打开通液孔,而需要关闭通液孔时,推动控制板带动控制门挡住通液孔,且使得控制板抵触到添加盒上,拧动固定螺钉螺纹连接到添加盒上,以此来实现通液孔的开闭。
可选的,所述机架上且位于靠近布料输入磨毛装置一侧设置有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包括:
定转辊,所述定转辊转动设置在机架上;
张紧块,所述张紧块滑移设置在机架上;
张紧弹簧,所述张紧弹簧设置在张紧块上且与机架连接;
张紧辊,所述张紧辊转动设置在张紧块上且在张紧弹簧作用下与定转辊配合夹紧布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张紧辊远离定转辊,然后将布料从两个张紧辊和定转辊之间通过,松开张紧辊,张紧辊在张紧弹簧作用下和定转辊配合夹紧布料的一端,而布料在牵引力作用下前移,从而使得布料处于张紧状态,因此降低了磨毛机对布料进行磨毛时布料发生滑移的概率,从而提高了磨毛辊对布料的磨毛质量,提高了布料的质量,提高了布料的保暖性和柔软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纺棉纱:将包括防辐射棉纤维在内的多种棉纤维进行混纺,制成混纺棉纱;
S2、编织:采用单双面交替编织方式对混纺棉纱进行编织,织造出胚布;
S3、磨毛:使用布料生产设备的对胚布进行磨毛处理;
S4、染色:对磨毛胚布进行染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需要防辐射棉纤维和其他棉纤维一起进行混纺制成混纺棉纱,接着将混纺棉纱编织成胚布,然后将胚布通过布料生产设备进行磨毛处理,最后将磨毛后的胚布进行染色处理得到布料成品。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布料根据需要穿过磨毛装置进行磨毛,然后布料通过吸收装置进行吸收,调节吸收装置适应对单面或双面磨毛后布料进行吸尘,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来适应布料的单面或双面磨毛处理,提高了布料的生产效率;
2.通过供气收集机构启动,使得气体通过出气孔吹动布料上的碎屑脱离,而碎屑通过进气孔进入供气收集机构进行收集,以此来实现对布料上的碎屑进行清理;同时驱动机构启动带动出气孔和进气孔转动,从而对碎屑进行吹动和吸收交替进行,因此提高了对布料上碎屑的吸收效果,因此降低了碎屑对布料后续工序生产时产生干扰,提高了布料的生产质量,从而提高了布料的保暖性和柔软性;而且也降低了碎屑飘散到空气中而污染环境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磨毛装置和吸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张紧装置和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控制组件的爆炸图;
图6是本申请中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对吸收框和吸收板进行了爆炸;
图7是本申请中吸收辊沿B-B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2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安装板;12、第一固定板;13、第二固定板;14、固定座;15、滑道;2、磨毛装置;21、磨毛辊;22、导向辊;3、张紧装置;31、定转辊;32、张紧块;33、张紧弹簧;34、张紧辊;4、添加装置;41、添加盒;411、通液孔;412、移动槽;42、控制组件;421、控制门;422、控制板;423、固定螺钉;43、盛装盒;44、轧压辊;45、挡板;451、第一导入孔;452、第二导入孔;46、导入辊;47、引导辊;5、吸收装置;51、吸收辊;511、出气腔;512、吸收腔;513、第一通气腔;514、第二通气腔;515、出气孔;516、吸收孔;52、驱动机构;53、第一齿轮;54、驱动电机;55、第二齿轮;6、供气收集机构;61、吸收箱;611、第一连通管;612、第一三通阀;613、滑移孔;62、吸收管;63、吸收框;631、吸收板;64、气泵;65、第二连通管;66、第二三通阀;67、输气管;7、吸尘板;71、吸尘腔;72、吸尘孔;73、吸尘管;74、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设备。
参照图1,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设备包括机架1、水平间隔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表面上的两块安装板11,两块安装板11上沿安装板1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添加装置4和磨毛装置2,添加装置4用于向布料上添加起毛剂,磨毛装置2用于对添加起毛剂后的布料进行磨毛处理。
参照图1和图2,磨毛装置2间隔设置有两个,磨毛装置2包括磨毛辊21和两个导向辊22,磨毛辊21水平转动安装两块安装板11相对一侧的侧壁上,且两个磨毛辊21沿安装板1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同时两个磨毛辊21圆心的连线设为参考线,且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磨毛辊21连接的固定电机。
参照图2和图3,两个导向辊22水平转动安装在两块安装板11相对一侧的侧壁上,且两个导向辊22分别位于磨毛辊21的两侧,而位于两个磨毛辊21处的导向辊22关于参考线镜像对称设置,同时导向辊22和磨毛辊21的轴线平行,而位于第一个磨毛辊21处的两个导向辊22位于参考线上方,位于第一个磨毛辊21处的两个导向辊22最高点位于磨毛辊21上方,位于第二个磨毛辊21处的两个导向辊22最低点位于磨毛辊21下方。布料经过在两个导向辊22的作用下抵压在磨毛辊21上,布料与磨毛辊21的接触面积和整个磨毛辊21辊面积的比例设置为A,0.5<A<1,且A可以为位于0.5到1之间的任意一数值。
参照图2和图3,布料依次绕过第一个导向辊22、磨毛辊21和第二个导向辊22,以此来实现布料穿过第一处的导向辊22和磨毛辊21,而当布料需要进行双面磨毛处理时,布料然后用同样的方法穿过第二处的磨毛辊21和两个导向辊22,固定电机启动带动磨毛辊21转动对布料进行磨毛处理,以此来根据加工需要实现布料的单面或者双面磨毛处理。
参照图1和图4,两块安装板11上且位于布料输入磨毛装置2一侧设置有对布料进行张紧的张紧装置3,张紧装置3包括定转辊31、张紧块32、张紧弹簧33和张紧辊34,定转辊31水平转动安装在两块安装板11相对一侧的侧壁上,而两块安装板11相对一侧的侧壁上且位于定转辊31上方均固定安装有滑道15;张紧块32设置有两个且分别竖向滑移安装在两个滑道15上,张紧弹簧33两端分别与张紧块32和位于张紧块32上方的滑道15侧壁固定连接。
参照图1和图4,张紧辊34水平转动安装在两个张紧块32相对一侧的侧壁上,且张紧辊34、定转辊31和磨毛辊21轴线平行,而张紧辊34在张紧弹簧33作用下与定转辊31配合夹紧布料。推动张紧辊34远离定转辊31,然后将布料从定转辊31和张紧辊34之间穿过,松开张紧辊34,张紧辊34在张紧弹簧33作用下与定转辊31配合夹紧布料,然后布料移至磨毛装置2进行磨毛处理,降低了布料磨毛处理时发生滑移的概率。
参照图2和图4,添加装置4包括添加盒41、控制组件42,添加盒41呈水平状态且两端固定安装在两块安装板11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同时添加盒41位于张紧辊34和磨毛装置2之间,且布料从张紧辊34移至磨毛装置2过程中从添加盒41下方水平通过。
参照图2和图5,同时添加盒41长度方向与安装板11长度方向垂直,且添加盒41内装有起毛剂;添加盒41内底壁上沿添加盒41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液孔411,且通液孔411沿垂直于添加盒41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同时通液孔411覆盖布料的宽度方向,且起毛剂通过通液孔411添加到布料上。
参照图4和图5,控制组件42设置在添加盒41上且用于控制通液孔411的开闭,控制组件42包括控制门421、控制板422和固定螺钉423,添加盒41侧壁上开设有呈水平状态且贯通全部通液孔411的移动槽412,而控制门421水平滑移安装在移动槽412上,且控制门421用于挡住通液孔411。
参照图4和图5,控制板422固定安装在控制门421的一端上,且控制板422抵触在添加盒41外侧壁上;固定螺钉423螺纹连接在控制板422上,且固定螺钉423与添加盒41外侧壁螺纹连接。
参照图4和图5,拧动固定螺钉423远离添加盒41,然后拉动控制板422带动控制门421移动打开通液孔411,布料移动而起毛剂通过通液孔411添加到布料上,以此来实现布料单面磨毛时将起毛剂添加到布料单面上;添加完成后,推动控制板422带动控制门421关闭通液孔411,拧动固定螺钉423螺纹连接到添加盒41上。
参照图2和图4,添加装置4还包括盛装盒43、两个轧压辊44,盛装盒43固定安装在两块安装板11相对一侧的侧壁上且呈水平状态,盛装盒43内装有起毛剂且顶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挡住顶端开口的挡板45,同时盛装盒43位于添加盒41与磨毛装置2之间;挡板45上表面上水平转动安装有导入辊46,而两个轧压辊44水平转动安装在挡板45上表面上且竖向间隔设置,同时导入辊46位于两个轧压辊44靠近张紧辊34一侧,且导入辊46、轧压辊44和张紧辊34轴线平行。
参照图2和图4,盛装盒43内侧壁上且位于起毛剂液面下方水平转动安装有引导辊47,且引导辊47和导入辊46轴线平行,同时引导辊47沿安装板1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挡板45上表面上且位于导入辊46和轧压辊44下方分别开设有第一导入孔451和第二导入孔452。
参照图2和图4,布料依次通过导入辊46、第一导入孔451、两个引导辊47,以此来对布料两面进行添加起毛剂,然后布料通过第二导入孔452后从两个轧压辊44之间通过,两个轧压辊44对布料进行轧压,使得布料中多余起毛剂通过第二导入孔452回流,以此来实现布料双面磨毛时对布料两面添加起毛剂,然后布料移至磨毛装置2进行磨毛处理。
参照图2和图6,两块安装板11上设置有对布料上的碎屑进行吸收的吸收装置5,吸收装置5包括吸收辊51、驱动机构52,吸收辊51水平转动安装在两块安装板11相对一侧的侧壁上,且吸收辊51位于磨毛装置2远离盛装盒43一侧,同时吸收辊51竖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且吸收辊51轴线和磨毛辊21轴线平行,而吸收辊51两端均穿出两块安装板11相背两侧壁外。
参照图7,吸收辊51内部沿吸收辊51轴线开设有出气腔511和吸收腔512,且出气腔511和吸收腔512均绕吸收辊51轴线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而每个出气腔511和吸收腔512均相间设置;吸收辊5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气腔513,而吸收辊51远离第一通气腔513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气腔514,同时第一通气腔513与多个出气腔511连通,而第二通气腔514与多个吸收腔512连通。
参照图7,吸收辊51辊面上开设有与出气腔511连通的出气孔515,且吸收辊51辊面上开设有与吸收腔512连通的吸收孔516,出气孔515和吸收孔516均沿吸收辊51轴线阵列设置有多个,且出气孔515和吸收孔516均绕吸收辊51轴线圆周阵列设置有多组,同时多组出气孔515分别与多个出气腔511一一对应设置,而多组吸收孔516与多个吸收腔512一一对应设置,因此出气孔515和吸收孔516也相间设置。
参照图6,驱动机构52设置在安装板11上,且驱动机构52与两个吸收辊51连接并用于驱动两个吸收辊51转动,驱动机构52包括两个第一齿轮53、驱动电机54和第二齿轮55,两个第一齿轮53键连接在两个吸收辊51穿出安装板11外的一端上,且两个第一齿轮53相互啮合。
参照图6,驱动电机54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1侧壁上,且驱动电机54位于两个第一齿轮53下方;第二齿轮55键连接在驱动电机54输出轴上,且第二齿轮55与最下方的第一齿轮53啮合;驱动电机54启动带动第二齿轮55转动,第二齿轮55转动带动其中一个第一齿轮53转动,第一齿轮53转动带动另外一个第一齿轮53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吸收辊51反向转动。
参照图1,吸收装置5还包括供气收集机构6和辅助吸收组件。
参照图6和图7,供气收集机构6设置在安装板11上且与出气孔515和吸收孔516连通,同时供气收集机构6使得气体通过出气孔515输出,且供气收集机构6使得布料上的碎屑通过吸收孔516进行收集;供气收集机构6包括吸收箱61、吸收管62、吸收框63和气泵64,靠近第二通气腔514一侧的安装板11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4,且固定座14位于两个安装板11相背一侧;吸收箱61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4上表面上,且吸收箱61侧壁上开设有滑移孔613。
参照图6和图7,两块安装板11相背两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3,且第一固定板12位于吸收管62靠近第一通气腔513一侧;吸收管62一端穿过第二固定板13和吸收辊51靠近第二通气腔514的一端伸至第二通气腔514内,且吸收管62与第二固定板13和吸收辊51转动连接,且吸收管62设置有两个并与两个吸收辊51一一对应设置。
参照图6和图7,吸收箱61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与吸收箱61内连通的第一连通管611,第一连通管61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三通阀612,而两个吸收管62远离吸收辊51的一端均与第一三通阀612固定连接,因此控制第一三通阀612即能控制其中一个吸收辊51上的吸收孔516打开而另外一个吸收辊51上的吸收孔516关闭。
参照图6和图7,吸收框63水平滑移安装在滑移孔613上,且吸收框63上固定安装有吸收板631,吸收板631抵触在吸收箱61外侧壁上对吸收框63进行定位;气泵64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4上表面上,且气泵64与位于吸收框63下方的吸收箱61内连通,布料上的碎屑在气泵64作用下通过吸收孔516和吸收管62进入吸收框63中进行收集。
参照图6和图7,气泵64上且气体输出口处固定安装有第二连通管65,第二连通管65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三通阀66,第二三通阀66上固定安装有两个与两个吸收辊51一一对应设置的两个输气管67,且输气管67远离第二三通阀66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板12和吸收辊51靠近第一通气腔513一端,同时输气管67伸至第一通气腔513内,且输气管67与第一固定板12和吸收辊51转动连接,因此控制第二三通阀66能控制其中一个吸收辊51上的出气孔515打开而另外一个吸收辊51上的出气孔515关闭;气体在气泵64作用下通过输气管67和出气孔515输出,以此来对布料上碎屑进行清理。
参照图2和图8,辅助吸收组件为吸尘板7,吸尘板7固定安装在两块安装板11相对一侧的侧壁上,且吸尘板7位于第二个磨毛辊21正上方,而吸尘板7呈弧形并与磨毛辊21辊面平行,同时吸尘板7内开设有吸尘腔71,且吸尘板7靠近磨毛辊21一侧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与吸尘腔71连通的吸尘孔72。
参照图1和图3,吸尘板7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与吸收箱61上表面上固定连接的吸尘管73,吸尘管73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吸尘管73开闭的控制阀74。
参照图6和图8,同时吸尘管73连通吸尘腔71、吸尘孔72和吸收箱61,布料上的碎屑在气泵64作用下依次通过吸尘孔72、吸尘腔71,最后碎屑通过吸尘管73进入吸收框63内进行收集。
参照图3和图6,当布料进行双面磨毛时,布料穿过两个磨毛辊21,而控制阀74打开,气泵64启动,经过第一个磨毛辊21磨毛处理后的布料上的碎屑通过吸尘管73进入吸收框63进行收集,而布料从两个吸收辊51之间通过,布料第二面上的碎屑通过吸收管62进入吸收框63中进行收集,以此来对布料上的碎屑进行吸收。
参照图3和图6,当需要单面磨毛时,关闭布料控制阀74,穿过第一个磨毛辊21进行磨毛处理后,布料通过第二处的导向辊22移至两个吸收辊51之间,布料上碎屑上通过吸收管62进入吸收框63中进行收集。
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布料从定转辊31和张紧辊34之间穿过,张紧辊34和定转辊31配合夹紧布料,布料只需单面磨毛时,打开控制门421使得起毛剂通过通液孔411添加到布料上,而需要双面磨毛时,推动控制门421关闭通液孔411,将布料进入盛装盒43中对双面添加起毛剂,然后经过两个轧压辊44轧压布料挤出多余起毛剂,以此来实现单面或者双面磨毛处理时进行单面或者双面添加起毛剂,提高了添加起毛剂时的便利性,提高了磨毛机的生产效率。
当布料只需单面磨毛处理时,布料通过第一处磨毛装置2中的第一个导向辊22、磨毛辊21和第二个导向辊22,使得布料抵压在布料上,固定电机启动带动磨毛辊21转动对布料进行磨毛处理,然后布料从两个吸收辊51之间通过,气泵64启动,气体通过出气孔515吹出对布料上的碎屑进行清理,而清理后的碎屑通过吸收孔516、吸收管62进入吸收框63进行吸收,同时驱动电机54启动带动吸收辊51转动,以此来实现对布料上的碎屑进行清理,提高了布料的质量,提高了布料的保暖性和柔软性。
当布料需要双面磨毛时,布料通过两个磨毛辊21进行磨毛处理,同时经过第一个磨毛辊21磨毛的布料表面靠近吸尘板7一侧,布料上的碎屑通过吸尘管73进入吸收框63中进行收集,然后布料经过两个吸收辊51之间,布料磨毛处理后第二面上的碎屑进入吸收框63进行吸收,而且调节第一三通阀612和第二三通阀66来控制两个吸收辊51的开闭,以此来实现对不同布料表面吸收碎屑的要求,提高了对布料上碎屑的吸收效果,提高了布料的质量,而且也提高了布料单面或双面处理时对布料进行吸收时的便利性,提高了磨毛机的生产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工艺
参照图1,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纺棉纱:将包括防辐射棉纤维在内的多种棉纤维进行混纺,制成混纺棉纱;
S2、编织:采用单双面交替编织方式对混纺棉纱进行编织,织造出胚布;
S3、磨毛:使用布料生产设备的对胚布进行磨毛处理,根据需要对布料进行单面或者双面进行磨毛处理;
S4、染色:对磨毛胚布进行染色。
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将需要防辐射棉纤维和其他棉纤维一起进行混纺制成混纺棉纱,接着将混纺棉纱编织成胚布,然后将胚布通过布料生产设备进行磨毛处理,根据需要对布料进行单面或者双面磨毛处理,最后将磨毛后的胚布进行染色处理得到布料成品。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由布料生产工艺生产的布料制成的内衣。
由布料生产工艺生产的布料制成的内衣包括内衣本体、设置在内衣本体上的衣袖部,内衣本体腰口和衣袖部袖口处均设置有延伸部。
内衣本体外表面上且位于领口处缝制有绣花,绣花呈“M”形,内衣本体内部且位于腰腹处设置有腰腹保温层,衣袖部内部且位于关节处设置有衣袖保温层。
延伸部包括折叠边和缝合线,折叠边通过将腰口的布料朝向内衣本体内部折叠而成,缝合线穿过折叠边和内衣本体用于对折叠边进行固定。需要修剪时,拆除缝合线然后进行修剪,修剪后,将布料朝向内衣本体内部进行折叠,接着使用缝纫机将缝合线穿过折叠边和内衣本体进行缝合,衣袖部的修剪和内衣本体修剪方法一样,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对内衣进行修剪,提高了修剪时的便利性,而且也降低了修剪部位脱线的概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拆除缝合线进行修剪,然后将布料朝向内衣本体内部进行折叠,接着使用缝合线穿过折叠边和内衣本体进行缝合,衣袖部的修剪和内衣本体修剪方法一样,因此提高了修剪时的便利性,而且也降低了修剪部位脱线的概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磨毛装置(2)和吸收装置(5),所述磨毛装置(2)间隔设置有两个且用于对布料进行磨毛处理,所述吸收装置(5)用于对布料进行吸尘且能调节来适应对单面或双面磨毛后的布料进行吸尘;
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向布料上添加起毛剂的添加装置(4),所述添加装置(4)包括:
添加盒(41),所述添加盒(41)设置在机架(1)上且装有起毛剂并位于布料上方,所述添加盒(41)下表面上开设有多个覆盖布料宽度方向并供起毛剂通过的通液孔(411);
控制组件(42),所述控制组件(42)设置在添加盒(41)上且用于控制通液孔(411)的开闭;
盛装盒(43),所述盛装盒(43)设置在机架(1)上且装有起毛剂,所述盛装盒(43)上转动安装有位于起毛剂液面下方的引导辊(47);
两个轧压辊(44),两个所述轧压辊(44)转动设置在盛装盒(43)上且用于对布料进行轧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装置(5)包括:
吸收辊(51),所述吸收辊(51)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且内部开设有出气腔(511)和吸收腔(512),所述吸收辊(5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与出气腔(511)连通的出气孔(515)和与吸收腔(512)连通的吸收孔(516),所述出气孔(515)和吸收孔(516)相间设置,且所述出气孔(515)和吸收孔(516)均绕吸收辊(51)轴线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
驱动机构(52),所述驱动机构(52)设置在机架(1)上且用于驱动吸收辊(51)转动;
供气收集机构(6),所述供气收集机构(6)设置在机架(1)上且与出气孔(515)和吸收孔(516)均连通,所述供气收集机构(6)使得气体通过出气孔(515)输出且使得布料上磨毛后产生的碎屑通过吸收孔(516)进行收集;
辅助吸收组件,所述辅助吸收组件设置在机架(1)上,当双面磨毛时,所述辅助吸收组件和吸收辊(51)对布料双面进行吸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收集机构(6)包括:
吸收箱(61),所述吸收箱(61)设置在机架(1)上且开设有滑移孔(613);
吸收管(62),所述吸收管(62)转动设置在吸收辊(51)上且与吸收孔(516)连通并与吸收箱(61)连通;
吸收框(63),所述吸收框(63)滑移设置在滑移孔(613)上且设置有抵触在吸收箱(61)上的吸收板(631)并用于对碎屑进行收集;
气泵(64),所述气泵(64)设置在吸收箱(61)上且使得碎屑进入吸收框(63)内进行收集,所述气泵(64)上设置有与吸收辊(51)转动连接且与出气孔(515)连通并使得气体通过出气孔(515)输出的输气管(6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毛装置(2)包括:
磨毛辊(21),所述磨毛辊(21)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
两个导向辊(22),两个导向辊(22)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且位于磨毛辊(21)两侧并使得布料抵压在磨毛辊(21)上,而布料与所述磨毛辊(21)的接触面积和整个磨毛辊(21)辊面积的比例为A,0.5<A<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吸收组件为吸尘板(7),所述吸尘板(7)设置在机架(1)上且呈弧形并与第二个磨毛辊(21)的辊面平行,所述吸尘板(7)上均匀开设有设置有多个朝向布料的吸尘孔(72);所述吸尘板(7)上设置有与吸尘孔(72)和吸收箱(61)连通的吸尘管(73),所述吸尘管(73)上设置有控制阀(74),碎屑通过所述吸尘孔(72)和吸尘管(73)移至吸收框(63)中进行收集,所述吸尘板(7)和吸收装置(5)配合对布料两面上碎屑进行吸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辊(51)竖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且均与驱动机构(52)连接,而布料从两个所述吸收辊(51)之间通过,所述吸收管(62)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两个吸收辊(51)连接并通过第一三通阀(612)连接在一起,而所述输气管(67)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两个吸收辊(51)连接并通过第二三通阀(66)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盒(41)上开设有与通液孔(411)连通的移动槽(412),所述控制组件(42)包括:
控制门(421),所述控制门(421)滑移设置在移动槽(412)上且挡住通液孔(411);
控制板(422),所述控制板(422)设置在控制门(421)上且抵触在添加盒(41)上;
固定螺钉(423),所述固定螺钉(423)螺纹连接在控制板(422)上且与添加盒(41)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靠近布料输入磨毛装置(2)一侧设置有张紧装置(3),所述张紧装置(3)包括:
定转辊(31),所述定转辊(31)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
张紧块(32),所述张紧块(32)滑移设置在机架(1)上;
张紧弹簧(33),所述张紧弹簧(33)设置在张紧块(32)上且与机架(1)连接;
张紧辊(34),所述张紧辊(34)转动设置在张紧块(32)上且在张紧弹簧(33)作用下与定转辊(31)配合夹紧布料。
CN202111381175.8A 2021-11-20 2021-11-20 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Active CN1140326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81175.8A CN114032654B (zh) 2021-11-20 2021-11-20 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81175.8A CN114032654B (zh) 2021-11-20 2021-11-20 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2654A CN114032654A (zh) 2022-02-11
CN114032654B true CN114032654B (zh) 2022-07-26

Family

ID=80144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81175.8A Active CN114032654B (zh) 2021-11-20 2021-11-20 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32654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1422A (zh) * 2013-12-25 2014-04-23 吴江市恒艺丝绸整理厂 一种双面磨毛机
CN103767083A (zh) * 2014-01-02 2014-05-07 张家港益丰行进出口有限公司 防电磁波辐射面料及防辐射服
CN109183328A (zh) * 2018-09-28 2019-01-11 佳纺国际纺织品(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涤棉磨毛布加工工艺
CN209024817U (zh) * 2018-11-05 2019-06-25 浙江宝纺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磨毛机的吸尘装置
CN110331546A (zh) * 2019-08-06 2019-10-15 佛山市南海区新元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正反双面磨毛机
CN210394692U (zh) * 2019-07-31 2020-04-24 浙江天骏纺织有限公司 全淀粉浆纱防辐射高支高密全棉坯布
CN112501763A (zh) * 2020-11-25 2021-03-16 武汉猫人云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型保暖内衣及其生产工艺
CN213866880U (zh) * 2020-05-31 2021-08-03 南通立根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布料磨毛设备
CN214244938U (zh) * 2020-11-27 2021-09-21 太仓驰荣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正反双面精细十二辊立式磨毛机
CN214736724U (zh) * 2021-02-22 2021-11-16 杭州汇维仕永盛染整有限公司 一种单双面两用磨毛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1422A (zh) * 2013-12-25 2014-04-23 吴江市恒艺丝绸整理厂 一种双面磨毛机
CN103767083A (zh) * 2014-01-02 2014-05-07 张家港益丰行进出口有限公司 防电磁波辐射面料及防辐射服
CN109183328A (zh) * 2018-09-28 2019-01-11 佳纺国际纺织品(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涤棉磨毛布加工工艺
CN209024817U (zh) * 2018-11-05 2019-06-25 浙江宝纺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磨毛机的吸尘装置
CN210394692U (zh) * 2019-07-31 2020-04-24 浙江天骏纺织有限公司 全淀粉浆纱防辐射高支高密全棉坯布
CN110331546A (zh) * 2019-08-06 2019-10-15 佛山市南海区新元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正反双面磨毛机
CN213866880U (zh) * 2020-05-31 2021-08-03 南通立根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布料磨毛设备
CN112501763A (zh) * 2020-11-25 2021-03-16 武汉猫人云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型保暖内衣及其生产工艺
CN214244938U (zh) * 2020-11-27 2021-09-21 太仓驰荣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正反双面精细十二辊立式磨毛机
CN214736724U (zh) * 2021-02-22 2021-11-16 杭州汇维仕永盛染整有限公司 一种单双面两用磨毛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2654A (zh) 2022-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64069B1 (ja) 寝ござ生産高速洗浄装置
CN208860068U (zh) 一种面料旋转式烘干装置
CN114032654B (zh) 一种防辐射保暖型布料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CN113026258A (zh) 一种无纺布加工设备
CN112475600A (zh) 一种纺织领域用布料毛边去除装置
CN210151389U (zh) 一种行星轮式多功能双层刷毛机
CN211594379U (zh) 一种复合型防割布料的加工用收卷装置
CN112080886A (zh) 用于纺织品生产的磨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562677U (zh) 一种混纺纱除杂传送机构
CN216838598U (zh) 一种多功能布面打粒头磨毛设备
CN105751284A (zh) 一种带卷扬帘的切割机
CN213013427U (zh) 一种印染设备前处理煮布机
CN114575133A (zh) 一种纺织面料表面除尘去皱装置
CN217895962U (zh) 拒水防污涤纶经编面料生产用拒水防污整理设备
CN217599959U (zh) 一种易吸水超细纤维毛巾生产用收卷装置
CN217709960U (zh) 一种网布加工边缘处压整装置
CN217757955U (zh) 一种退煮漂联合机的煮练机构
CN219603952U (zh) 一种布料双面起毛设备
CN219526932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提花机绞边机构
CN217997560U (zh) 一种混纺纱的柔软处理装置
CN218722902U (zh) 一种丝绸加工的烘干机构
CN219731384U (zh) 一种纺织品除皱设备
CN213267244U (zh) 一种壳聚糖无纺布吸附装置
CN214401044U (zh) 一种平整效果好的坯布除皱装置
CN216372443U (zh) 一种帽子制造用裁切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7

Address after: 430000, No.9, fengshu 2nd Road,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Zuwang Gar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14 No.9, fengshuer Road,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Maoren Cloud Business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