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30592B - 一种直升机可收放主起落架承力结构的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升机可收放主起落架承力结构的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30592B CN114030592B CN202111382159.0A CN202111382159A CN114030592B CN 114030592 B CN114030592 B CN 114030592B CN 202111382159 A CN202111382159 A CN 202111382159A CN 114030592 B CN114030592 B CN 11403059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nding gear
- load
- main landing
- longitudinal beam
- transmit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5/00—Alighting gear
- B64C25/02—Undercarriages
- B64C25/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n aircraf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F—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IRCRAFT;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5/00—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直升机可收放主起落架承力结构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主起落架上摆臂、下拉杆与主起落架舱结构的交汇处,以及主起落架收放作动筒与主起落架舱结构的交汇处,确定N个连接点;计算着陆及地面载荷工况下,N个连接点的载荷计算结果;根据N个连接点的载荷计算结果,确定主起落架机上N个连接点所受载荷类型及传递路径;根据N个连接点所受载荷类型及传递路径,构建每个连接点对应的连接接头及机身连接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主起落架舱结构强度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升机可收放主起落架承力结构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直升机主起落架为外撇支柱式构型,可收放。两个主起落架对称布置在主起落架左右两侧,可朝机身对称面收放至起落架舱内。
常规主起落架机身承力结构为单独设计主起落架接头,并按照载荷传递路线将其安装于框梁交汇处。
由于该主起落架的运动行程较大,需要较大的运动空间。传统的起落架承力结构需要更多的部件和空间,不适合该收放型起落架的承力结构。且传统的接头与机身结构连接时对安装工序和精度有较高要求,且由于安装公差的存在,可能由于公差累计影响起落架收放。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直升机可收放主起落架承力结构的构建方法,能够满足外撇支柱式可收放起落架的对空间的要求。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由于减少单独设计起落架接头的数量,简化了结构及安装,避免了安装过程公差传递可能带来的起落架不能顺利安装的危险。
通过优化设计起落架承力结构,达到了减少结构部件,简化安装工序,解决了传统起落架承力结构部件数目多,生产周期长,安装精度要求高,公差传递容易导致起落架安装不上的问题,提供了外撇式可收放起落架承力结构的新型构建方法。
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直升机可收放主起落架承力结构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主起落架上摆臂、下拉杆与主起落架舱结构的交汇处,以及主起落架收放作动筒与主起落架舱结构的交汇处,确定N个连接点;
计算着陆及地面载荷工况下,N个连接点的载荷计算结果;
根据N个连接点的载荷计算结果,确定主起落架机上N个连接点所受载荷类型及传递路径;
根据N个连接点所受载荷类型及传递路径,构建每个连接点对应的连接接头及机身连接结构。
具体的,根据主起落架上摆臂、下拉杆与主起落架舱结构的交汇处,以及主起落架收放作动筒与主起落架舱结构的交汇处,确定N个连接点,具体包括:
主起落架上摆臂、前纵梁与主起落架舱前框的交汇处为A1;
主起落架上摆臂、前纵梁与主起落架舱后框的交汇处为A2;
主起落架下拉杆、主起落架舱前框和水平件的交汇处为B1;
主起落架下拉杆、主起落架舱后框和水平件的交汇处为B2;
主起落架前收放作动筒与主起落架前纵梁的交汇处为F1;
主起落架后收放作动筒与主起落架前纵梁的交汇处为F2。
具体的,位于连接点A1的接头载荷包含FA1x、FA1y、FA1z,其中航向载荷FA1x通过上摆臂挤压机身接头耳片传递且不产生附加力矩,通过前纵梁航向筋条扩散,由前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侧向载荷FA1y通过接头传递于前框,由前框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垂向载荷FA1z由通过接头传递于前框与前纵梁交汇处,由前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
具体的,位于连接点A2的接头载荷包含FA2x、FA2y、FA2z,其中航向载荷FA2x通过上摆臂挤压机身接头耳片传递且不产生附加力矩,通过后纵梁航向筋条扩散,由后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侧向载荷FA2y通过接头传递于后框,由后框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垂向载荷FA2z由通过接头传递于框梁交汇处,由后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
具体的,位于连接点B1的接头载荷包含FB1x、FB1y、FB1z,其中航向载荷FB1x通过接头传递至前纵梁,由前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侧向载荷FB1y通过接头传递至前框与地板交汇处,由地板的剪流向重心处传递;垂向载荷FB1z由通过接头传递于前框与前纵梁交汇处,由前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
具体的,位于连接点B2的接头载荷包含FB2x、FB2y、FB2z,其中航向载荷FB2x通过接头传递至后纵梁,由后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侧向载荷FB2y通过接头传递至后框,由后框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垂向载荷FB2z通过接头传递于后框与后纵梁交汇处,由后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
具体的,位于连接点F1、F2的接头载荷均只包含侧向载荷Fy和垂向载荷Fz,其中侧向载荷FFy通过接头传递至前纵梁与地板交汇处,由地板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垂向载荷FFz通过接头传递至前纵梁与地板交汇处,由前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
具体的,每个连接点对应的连接接头采用拉伸角盒结构形式。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直升机可收放主起落架承力结构的构建方法,通过优化设计起落架承力结构,达到了减少结构部件,简化安装工序,解决了传统起落架承力结构部件数目多,生产周期长,安装精度要求高,公差传递容易导致起落架安装不上的问题,提供外撇式可收放起落架承力结构的新型构建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主起落架与机身结构连接点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主起落架机身接头及承力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主起落架机身接头及承力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满足某型直升机总体设计要求,需主起落架装置可收放,以减小飞行阻力。受限于直升机已确定的结构布置和气动外形,要求主起落架采用四边形构型、朝机身对称面收放的方式。
与主起落架连接的机身接头负责将主起载荷传递到机身结构上,是重要的传载结构。左、右主起落架的上摆臂、下连杆、双收放作动筒与机体结构各通过6个接头连接,与主起落架连接的机身接头负责将主起载荷传递到机体,是重要的传载结构。可收放主起落架承力结构既需要提供足够的支撑刚度,也需保障载荷合理传递与扩散,因此需对可收放式主起落架承力结构进行刚度、载荷传递路径设计。
本申请提供一种直升机可收放主起落架承力结构的构建方法,包括:
步骤101:根据主起落架上摆臂、下拉杆与主起落架舱结构的交汇处,以及主起落架收放作动筒与主起落架舱结构的交汇处,确定N个连接点;
具体的,主起落架上摆臂、前纵梁与主起落架舱前框的交汇处为A1,主起落架上摆臂、前纵梁与主起落架舱后框的交汇处为A2,主起落架下拉杆、主起落架舱前框和水平件的交汇处为B1,主起落架下拉杆、主起落架舱后框和水平件的交汇处为B2,主起落架前收放作动筒与主起落架前纵梁的交汇处为F1,主起落架后收放作动筒与主起落架前纵梁的交汇处为F2。
如图1所示,受限于直升机已确定的结构布置和气动外形,要求主起落架采用四边形构型、朝机身对称面收放的方式。主起落架的上摆臂、下拉杆和收放作动筒与机身结构连接,连接点布局设计过程如下:
(1)为满足左、右主起落架足够的横向跨距,保证直升机着陆后侧向稳定性,同时需适应主起落架舱结构空间,左(或右)主起落架上摆臂、下拉杆通过4个接头与主起落架舱结构连接,接头位于前后框、梁和水平件连接交汇处,定义4个连接点分别为A1、A2、B1、B2;
(2)为避免收放作动筒与收起后的主起落架缓冲支柱发生结构干涉,同时考虑避免产生附加力矩,主起落架采用2根收放作动筒,主起落架收放作动筒通过2个接头与主起落架舱结构连接,定义2个连接点分别为F1、F2。
步骤102:计算着陆及地面载荷工况下,N个连接点的载荷计算结果;
如图2所示,依据着陆及地面载荷工况下主起落架与机身连接点载荷计算结果(如表1-表3)。
表1连接点A1、A2受载严重工况及载荷
表2连接点B1、B2受载严重工况及载荷
表3连接点F1、F2受载严重工况及载荷
步骤103:根据N个连接点的载荷计算结果,确定主起落架机上N个连接点所受载荷类型及传递路径;
其中,坐标系为笛卡尔坐标系,X轴取逆航向为正,Y轴顺航向右侧为正,Z轴垂直于X轴、Y轴,向上为正。
具体过程如下:
(1)位于连接点A1的接头载荷包含FA1x、FA1y、FA1z,其中航向载荷FA1x通过上摆臂挤压机身接头耳片传递且不产生附加力矩,通过前纵梁航向筋条扩散,由前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侧向载荷FA1y通过接头传递于前框,由前框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垂向载荷FA1z由通过接头传递于前框与前纵梁交汇处,由前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
(2)位于连接点A2的接头载荷包含FA2x、FA2y、FA2z,其中航向载荷FA2x通过上摆臂挤压机身接头耳片传递且不产生附加力矩,通过后纵梁航向筋条扩散,由后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侧向载荷FA2y通过接头传递于后框,由后框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垂向载荷FA2z由通过接头传递于框梁交汇处,由后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
(3)位于连接点B1的接头载荷包含FB1x、FB1y、FB1z,其中航向载荷FB1x通过接头传递至前纵梁,由前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侧向载荷FB1y通过接头传递至前框与地板交汇处,由地板的剪流向重心处传递;垂向载荷FB1z由通过接头传递于前框与前纵梁交汇处,由前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
(4)位于连接点B2的接头载荷包含FB2x、FB2y、FB2z,其中航向载荷FB2x通过接头传递至后纵梁,由后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侧向载荷FB2y通过接头传递至后框,由后框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垂向载荷FB2z通过接头传递于后框与后纵梁交汇处,由后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
(5)位于连接点F1、F2的接头载荷只包含侧向载荷FFy和垂向载荷FFz,其中侧向载荷FFy通过接头传递至前纵梁与地板交汇处,由地板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垂向载荷FFz通过接头传递至前纵梁与地板交汇处,由前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
步骤104:根据N个连接点所受载荷类型及传递路径,构建每个连接点对应的连接接头及机身连接结构。
本发明关键点:
[1]位于连接点A1、B1处的接头与前后框之间的纵梁为整体机加结构,位于连接点A2、B2处接头为独立机加结构,简化了机身结构装配难度,避免4个独立接头与框梁装配时产生的累积误差所导致的主起落架无法安装的问题。
[2]与主起落架机上接头连接结构采用拉伸角盒结构形式,使连接点的大载荷合理扩散。
[3]可收放起落架机上连接接头及承力结构设计过程和强度分析方法。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直升机可收放主起落架承力结构的构建方法,通过优化设计起落架承力结构,达到了减少结构部件,简化安装工序,解决了传统起落架承力结构部件数目多,生产周期长,安装精度要求高,公差传递容易导致起落架安装不上的问题,提供了外撇式可收放起落架承力结构的新型构建方法。
Claims (6)
1.一种直升机可收放主起落架承力结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主起落架上摆臂、下拉杆与主起落架舱结构的交汇处,以及主起落架收放作动筒与主起落架舱结构的交汇处,确定N个连接点;
计算着陆及地面载荷工况下,N个连接点的载荷计算结果;
根据N个连接点的载荷计算结果,确定主起落架机上N个连接点所受载荷类型及传递路径;
根据N个连接点所受载荷类型及传递路径,构建每个连接点对应的连接接头及机身连接结构;
根据主起落架上摆臂、下拉杆与主起落架舱结构的交汇处,以及主起落架收放作动筒与主起落架舱结构的交汇处,确定N个连接点,具体包括:
主起落架上摆臂、前纵梁与主起落架舱前框的交汇处为A1;
主起落架上摆臂、前纵梁与主起落架舱后框的交汇处为A2;
主起落架下拉杆、主起落架舱前框和水平件的交汇处为B1;
主起落架下拉杆、主起落架舱后框和水平件的交汇处为B2;
主起落架前收放作动筒与主起落架前纵梁的交汇处为F1;
主起落架后收放作动筒与主起落架前纵梁的交汇处为F2;
位于连接点A1的接头载荷包含FA1x、FA1y、FA1z,其中航向载荷通过上摆臂挤压机身接头耳片传递且不产生附加力矩,通过前纵梁航向筋条扩散,由前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侧向载荷FA1y通过接头传递于前框,由前框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垂向载荷FA1z由通过接头传递于前框与前纵梁交汇处,由前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连接点A2的接头载荷包含FA2x、FA2y、FA2z,其中航向载荷FA2x通过上摆臂挤压机身接头耳片传递且不产生附加力矩,通过后纵梁航向筋条扩散,由后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侧向载荷FA2y通过接头传递于后框,由后框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垂向载荷FA2z由通过接头传递于框梁交汇处,由后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连接点B1的接头载荷包含FB1x、FB1y、FB1z,其中航向载荷FB1x通过接头传递至前纵梁,由前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侧向载荷FB1y通过接头传递至前框与地板交汇处,由地板的剪流向重心处传递;垂向载荷FB1z由通过接头传递于前框与前纵梁交汇处,由前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连接点B2的接头载荷包含FB2x、FB2y、FB2z,其中航向载荷FB2x通过接头传递至后纵梁,由后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侧向载荷FB2y通过接头传递至后框,由后框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垂向载荷FB2z通过接头传递于后框与后纵梁交汇处,由后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连接点F1、F2的接头载荷均只包含侧向载荷FFy和垂向载荷FFz,其中侧向载荷FFy通过接头传递至前纵梁与地板交汇处,由地板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垂向载荷FFz通过接头传递至前纵梁与地板交汇处,由前纵梁腹板剪流向重心处传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连接点对应的连接接头采用拉伸角盒结构形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82159.0A CN114030592B (zh) | 2021-11-19 | 2021-11-19 | 一种直升机可收放主起落架承力结构的构建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82159.0A CN114030592B (zh) | 2021-11-19 | 2021-11-19 | 一种直升机可收放主起落架承力结构的构建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30592A CN114030592A (zh) | 2022-02-11 |
CN114030592B true CN114030592B (zh) | 2023-10-20 |
Family
ID=80145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382159.0A Active CN114030592B (zh) | 2021-11-19 | 2021-11-19 | 一种直升机可收放主起落架承力结构的构建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3059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42991A (zh) * | 2022-05-26 | 2022-09-13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一种飞机起落架机体支撑结构设计受载情况选定方法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10642A (zh) * | 2014-09-16 | 2014-12-17 | 北京兰亭华谊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壳体承力的无人直升机机身结构 |
CN204056285U (zh) * | 2014-09-16 | 2014-12-31 | 北京兰亭华谊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壳体承力的无人直升机机身结构 |
GB201709770D0 (en) * | 2017-06-19 | 2017-08-02 | Airbus Operations Ltd | Landing Gear |
CN109466792A (zh) * | 2018-10-29 | 2019-03-15 | 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 | 多支柱起落架飞机操纵地面载荷计算方法 |
CN109533386A (zh) * | 2018-11-13 | 2019-03-29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一种起落架机上连接结构强度试验装置 |
CN111169653A (zh) * | 2019-12-11 | 2020-05-19 |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 一种前起落架铰点力测试装置及载荷标定方法 |
CN112069712A (zh) * | 2020-09-07 | 2020-12-11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一种支臂式起落架着陆载荷快速分析方法 |
CN112173158A (zh) * | 2020-09-25 | 2021-01-05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一种轮式起落架直升机着陆/舰载荷计算方法 |
CN112173084A (zh) * | 2020-09-25 | 2021-01-05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无人高速直升机可收放主起落架承力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3072360A1 (fr) * | 2017-10-17 | 2019-04-19 | Airbus Operations | Toit de case de train d'atterrissage pour aeronef comportant une cloison arriere inclinee |
-
2021
- 2021-11-19 CN CN202111382159.0A patent/CN11403059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10642A (zh) * | 2014-09-16 | 2014-12-17 | 北京兰亭华谊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壳体承力的无人直升机机身结构 |
CN204056285U (zh) * | 2014-09-16 | 2014-12-31 | 北京兰亭华谊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壳体承力的无人直升机机身结构 |
GB201709770D0 (en) * | 2017-06-19 | 2017-08-02 | Airbus Operations Ltd | Landing Gear |
CN109466792A (zh) * | 2018-10-29 | 2019-03-15 | 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 | 多支柱起落架飞机操纵地面载荷计算方法 |
CN109533386A (zh) * | 2018-11-13 | 2019-03-29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一种起落架机上连接结构强度试验装置 |
CN111169653A (zh) * | 2019-12-11 | 2020-05-19 |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 一种前起落架铰点力测试装置及载荷标定方法 |
CN112069712A (zh) * | 2020-09-07 | 2020-12-11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一种支臂式起落架着陆载荷快速分析方法 |
CN112173158A (zh) * | 2020-09-25 | 2021-01-05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一种轮式起落架直升机着陆/舰载荷计算方法 |
CN112173084A (zh) * | 2020-09-25 | 2021-01-05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无人高速直升机可收放主起落架承力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30592A (zh) | 2022-0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030592B (zh) | 一种直升机可收放主起落架承力结构的构建方法 | |
CN108082449B (zh) | 一种大型飞机舵面悬挂结构 | |
CN212047854U (zh) | 一种具有互换性的翼身对接结构 | |
CN110712682B (zh) | 一种车架结构 | |
CN112173084B (zh) | 无人高速直升机可收放主起落架承力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 |
CN105774910A (zh) | 一种客车模块化前悬梁结构 | |
CN113911322B (zh) | 一种大型直升机前起落架连接及载荷传递方法 | |
CN117629596A (zh) | 一种大载荷下翼面变刚度双向加载试验装置 | |
CN212500999U (zh) | 一种下沉铰链式襟翼支撑装置 | |
CN203594106U (zh) | 集成房屋上下层支柱连接构件 | |
CN201031113Y (zh) | 一种塔式起重机片式标准节 | |
CN102556332A (zh) | 飞行器后机身尾锥的可互换连接方案 | |
CN113581476B (zh) | 一种发动机背撑结构及飞机 | |
CN216003090U (zh) | 一种发动机背撑结构及飞机 | |
CN203211389U (zh) | 汽车后拖曳横梁 | |
CN109592056B (zh) | 一种加油机吊舱悬挂方法 | |
CN112606998B (zh) | 一种飞机副翼复合材料整体接头 | |
CN203428024U (zh) | 一种飞机起落架的减震支柱系统 | |
CN221163342U (zh) | 一种托举式飞机apu支撑结构 | |
CN118833381A (zh) | 一种拉杆式的货舱地板结构及飞机 | |
CN212895718U (zh) | 一种悬挂式空轨列车轨道梁间的伸缩装置 | |
CN111017188A (zh) | 一种飞机地板纵梁航向传载结构 | |
CN214566123U (zh) | 一种飞机操纵面侧向载荷平衡结构 | |
CN114056537B (zh) | 一种无人高速直升机中机身主承力结构 | |
CN220842945U (zh) | 一种折叠式滑橇起落架、机架以及飞行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