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27796A - 脉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脉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27796A
CN114027796A CN202111340873.3A CN202111340873A CN114027796A CN 114027796 A CN114027796 A CN 114027796A CN 202111340873 A CN202111340873 A CN 202111340873A CN 114027796 A CN114027796 A CN 1140277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gnosis device
pulse diagnosis
sensing
puls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408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27796B (zh
Inventor
黄仲钦
林柏宏
江旻谦
张倚涵
谢昊伦
徐文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027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77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277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77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54Diagnosis based on concepts of traditional oriental medic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61B5/02438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with portable devices, e.g. worn by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61B5/02444Details of sens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6Measuring blood flow
    • A61B5/0295Measuring blood flow using plethysmography, i.e. measuring the variations in the volume of a body part as modified by the circulation of blood therethrough, e.g. impedance plethysmograph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47Pressure senso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ysiolog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脉诊装置。脉诊装置包括至少一可伸缩囊、至少一感测器及至少一定位件。可伸缩囊具有感测面,且感测面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感测器设置于感测面上并具有至少一部分自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或突出于第二端的感测区。定位件至少一部分沿着第二端设置以于第二端定位感测器。其中,该感测区至少部分不与该定位件重叠。

Description

脉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脉诊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将感测器设置于伸缩囊上的脉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中医上,脉诊部分由中医师亲自用手指测量做出判断,然而每一个人对指尖的敏感度有差异,且测量结果还会受中医师的主观的影响。因此,用手指测量的方法难以定性和定量。
目前已有机构开发自动测量脉搏的脉诊仪,脉诊仪普遍使用光电式或压力式感测器。其中,光电式感测器难以与中医师指感相对应,因此其诊脉的理论系统与传统的理论系统并不相同。另一方面,压力式感测器包含电容式感测器、电阻式感测器或压电式感测器。各式压力式感测器均需要搭配加压元件,然而以感测器对于寸关尺中单一进行测量时,其检测点的解析度并不理想。而且因于加压装置设计及感测器本身的能力等因素,目前无法准确测量脉搏。
为提升测量脉搏的准确性,已设计了以气囊加压使得感测器的凸状结构押入骨胳与肌腱之间的凹陷区域的脉诊装置。然而,因寸关尺的深度均不同,且每一个人的寸关尺的斜率变化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即便利用气囊亦难以对所有测试者进行准确的测量。
再者,目前主要为以双面胶固定感测器于气囊上,然而气囊的伸缩性(也就是说,膨胀或收缩)一般比可挠性感测器大,因此当通过气囊加压感测器时,感测器的表面应力不均匀而容易呈现压力分布异常的现象。目前的诊脉装置的感测器的设置方式各种方面都有改良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为提供一种脉诊装置,其具有定位于伸缩囊上的感测器,以提升感测器的准确性及脉诊装置的泛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脉诊装置,包括至少一可伸缩囊、至少一感测器及至少一定位件。可伸缩囊具有感测面,且感测面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感测器设置于感测面上并具有至少一部分自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或突出于第二端的感测区。定位件至少一部分沿着第二端设置以于第二端定位感测器。其中,该感测区至少部分不与该定位件重叠。
通过上述的方式在定位可伸缩囊的感测器,能够更准确地测量各种脉搏的同时,还能够减少每一个人不同的寸关尺之间斜率所造成的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A为所示本发明脉诊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1B为所示本发明脉诊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C为所示由一方向观看的本发明脉诊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可伸缩囊的侧视示意图。
图1D为所示由另一方向观看的本发明脉诊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可伸缩囊的侧视示意图。
图2A为所示本发明脉诊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B为所示本发明脉诊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A为所示本发明脉诊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B为所示本发明脉诊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A为所示本发明脉诊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B为所示本发明脉诊装置的第四实施例中的定位件的由一方向观看的立体图。
图4C为所示本发明脉诊装置的第四实施例中的定位件的由另一方向观看的立体图。
图5A为所示本发明脉诊装置的变化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B为所示本发明脉诊装置的变化实施例的部分侧视图。
图5C为所示本发明脉诊装置的变化实施例中的手腕放置机构的立体放大图。
图5D为本发明脉诊装置的变化实施例中的手腕放置机构的主视图。
图5E为所示本发明脉诊装置的变化实施例中的手腕放置机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1 脉诊装置
2 第一穿孔
3 第二穿孔
4 开口部
10 可伸缩囊
11 感测面
11A 第一端
11B 第二端
12 底面
13 第一侧面
14 第二侧面
15 第三侧面
16 第四侧面
20 感测器
21 感测区
21A 前端部
21B 卡合部
30 定位件
31 第一部分
32 第二部分
33 第三部分
34 第四部分
35 开窗部
36 第一面
37 第二面
38 第三面
39 第四面
40 气管
50 底板
60 手腕放置机构
60A 前端部分
60B 中间部分
60C 后端部分
61 中间突出部
61A 第一弧面
61B 第二弧面
62 第一凹槽
62A 第一壁体
63 第二凹槽
63A 第二壁体
D1 第一方向
D2 第二方向
R 参考面
S1 右手脉搏感测区域
S2 左手脉搏感测区域
θ1 第一夹角
θ2 第二夹角
α1 角度
d1 间距
w 幅度
h 高度
W1 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放大了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应当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与另一元件连接,或者中间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连接”可以指物理及/或电性连接。再者,“电性连接”或“耦合”可为二元件间存在其它元件。
应当理解,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在本文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及/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及/或部分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而不脱离本文的教导。
这里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内容清楚地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包括复数形式,包括“至少一个”。“或”表示“及/或”。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还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及/或“包括”指定所述特征、区域、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的存在及/或部件,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区域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及/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此外,诸如“下”或“底部”和“上”或“顶部”的相对术语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如图所示。应当理解,相对术语旨在包括除了图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的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一个附图中的装置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的“下”侧的元件将被定向在其他元件的“上”侧。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括“下”和“上”的取向,取决于附图的特定取向。类似地,如果一个附图中的装置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方”或“下方”的元件将被定向为在其它元件“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面”或“下面”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的取向。
本文使用的“约”、“近似”、或“实质上”包括所述值和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确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考虑到所讨论的测量和与测量相关的误差的特定数量(即,测量系统的限制)。例如,“约”可以表示在所述值的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或±30%、±20%、±10%、±5%内。再者,本文使用的“约”、“近似”或“实质上”可依光学性质、蚀刻性质或其它性质,来选择较可接受的偏差范围或标准偏差,而可不用一个标准偏差适用全部性质。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将进一步理解的是,诸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和本发明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的或过度正式的意义,除非本文中明确地这样定义。
请参阅图1A及图1B,图1A及图1B分别所示为本发明脉诊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及立体示意图。如图1A及图1B所示,本发明的脉诊装置1包括可伸缩囊10、感测器20及定位件30。可伸缩囊10具有相对的感测面11及底面12,且感测面1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1A及第二端11B。感测器20设置在感测面11上,并具有感测区21。感测区21的至少一部分自第一端11A延伸至第二端11B;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感测器20具有突出于第二端11B的前端部21A。定位件30至少一部分沿着第二端11B设置,以于第二端11B定位感测器20。在本实施例中,前端部21A可选择性具有卡合部21B(例如,倒钩),以便与定位件30卡合,以避免受到过大拉力而脱离第二端11B,但本发明增加固定性的方法不以此为限制。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感测区21至少一部分较佳为与未设置定位件30的第一端11A粘着而定位;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感测区21并未直接以粘着方式与第二端11B固定,因此可在受到定位件30的限位下,仍保有适度的弹性或位移可能性。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30为幅度w为1毫米至3毫米左右的单条胶膜(固定带),并且当形成感测面11时(例如射出成形或其他工艺),可同时将定位件30至少部分固定在第二端11B(例如将定位件30的两端固定于第二端11B的两端)。之后再将感测区21伸入定位件30与感测面11间。由此,可以减少可伸缩囊10的充气后的体积及感测区21与定位件30的重叠面积的同时,可兼顾感测器20的固定性与表面应力的调整性。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感测区21的至少一部分不与定位件30重叠(贴合)的前提之下,定位件30亦可包含设置在第二端11B以外的部分的多条固定带,以加强固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感测器20具有可挠性,以便达成良好的表面应力的调整性。在实际的运用上,可伸缩囊10可为气囊,而脉诊装置1可包括气管40及充气装置(未示出)。充气装置经由气管40连接至可伸缩囊10上靠近底面12的位置,使得对可伸缩囊10进行充气。当可伸缩囊10充气而使感测面11产生形变,或是因抵触到待测物而产生形变时,感测器20可依所受的外力而产生相应的弯曲。
在本实施例中,可利用高周波压合的工艺来对可伸缩囊10加工。如图1A所示,在此一实施例中,可伸缩囊10的底面12较佳为由较硬材质所制成或固定于由硬材质所制成的底板50。底板50的厚度较佳为0.5毫米至10毫米的范围内。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在进行高周波压合的过程,将硬材质嵌入在可伸缩囊10的底面12内,而不设置底板50,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
请参阅图1C及图1D,图1C及图1D所示为分别由第一端11A与第二端11B之间的侧面及第一端11A的正面方向观看第一实施例的脉诊装置1中可伸缩囊10的侧视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C所示,可伸缩囊10具有分别位于第一端11A及第二端11B下的第一侧面13及第二侧面14。较佳而言,第一端11A与第二端11B的间距d1为12.5毫米至17.5毫米之间,以得到较好的测量结果。在本实施例中,在图1C所示的剖面上,可伸缩囊10具有左右对称的结构,感测面11形成为弧面且第一侧面13及第二侧面14分别往第一端11A及第二端11B的外倾斜。举例而言,第一侧面13(第二侧面14)与底面12在此平面上所夹成的第一夹角θ1为60度至75度之间,但第一侧面13及第二侧面14的斜率及可伸缩囊10的尺寸不以此为限制。
图1D所示为由第一端11A外观看的可伸缩囊10的侧视图,如图1D所示,第一端11A的宽度W1较佳为10.5毫米至15.5毫米之间,可伸缩囊10的高度h较佳为8.3毫米至12.3毫米之间。图1D为以由第一端11A观看的侧视图为例,在本实施例中,可伸缩囊10沿着间距d1的方向可具有相同的结构,当由第二端11b观看的可伸缩囊10的侧视图可为与图1D相同,因此第二端11B的宽度可为与第一端11A相同,但本发明的可伸缩囊10不以此为限制。在此实施例中,可伸缩囊10在图1D所示的平面上具有左右对称的结构,且可伸缩囊10位于第一侧面13及第二侧面14之间彼此相对的第三侧面15及第四侧面16与底面12所夹成的第二夹角θ2为75度至88度之间,亦即第三侧面15及第四侧面16的倾斜度相较于第一侧面13及第二侧面14小,以得到可伸缩囊10的结构稳定性,但本发明可伸缩囊10的结构不以此为限制。
请参阅图2A及图2B,图2A及图2B分别所示为脉诊装置1的第二实施例的爆炸图及立体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30包括第一部分31及第二部分32,第一部分31及第二部分32分别沿着第一端11A及第二端11B设置。如图2A及图2B所示,第一部分31与第一端11A之间夹成使感测器20的至少一部分经过的第一穿孔2,且第二部分32与第二端11B夹成第二穿孔3。感测器20至少一部分自第一穿孔2延伸至第二穿孔3内或穿越第二穿孔3突出于第二端11B外,以使感测区21位于第一部分31与第二部分3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1及第二部分32可为具有1毫米至3毫米左右的幅度w(宽度)的胶膜(固定带),两端可利用高周波压合工艺分别于第一端11A及第二端11的两端压合固定,但不以此为限制。利用第一部分31及第二部分32同时将感测器20的一部分限位在第一端11A及第二端11B,进一步加强感测器20与感侧面11之间的稳固性(固定强度)。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亦可依第一实施例,可只设置第二部分32而不设置第一部分31。
请参阅图3A及图3B,图3A及图3B分别所示为脉诊装置1的第三实施例的爆炸图及立体示意图。与第二实施例不同处在于,定位件30还包括相对的第三部分33及第四部分34,第三部分33及第四部分34分别均连接于第一部分31及第二部分32之间而形成为框体,并连接于感测面11的边缘或其外侧。如图3A所示,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第三部分33及第四部分34共同围成开窗部35,且感测区21至少一部分(例如具有感测器的部分)与开窗部35重叠设置。进一步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30为在中间具有开窗部35的四角型(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第三部分33及第四部分34分别为四角型的一边)的开窗胶膜。通过此设置方式,能够加强感测器20在感测面11所有边缘部分的稳固性。
请参阅图4A、图4B及图4C,图4A所示为脉诊装置1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而图4B及图4C则为单独定位件30由不同方向观看的立体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可伸缩囊10及感测器20的设置方式可为与图3A及图3B所示的实施例相同或大致相同,主要差异在于,如图4A、图4B及图4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30除了包括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第三部分33及第四部分34外,进一步包括第一面36、第二面37、第三面38及第四面39;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30为具有四个侧面并在顶面有开窗部35的套膜结构而可罩在可伸缩囊10的外侧。其中,第一面36自第一端11A沿着可伸缩囊10的第一侧面13延伸至底面12,第二面37自第二端11B沿着可伸缩囊10的第二侧面14延伸至底面12,第三面38及第四面39均连接第一面36与第二面37之间,并且分别为自第三部分33及第四部分34沿着第三侧面15及第四侧面16(另参阅图1C及图1D所示的可伸缩囊10)延伸至底面12。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面36、第二面37、第三面38及第四面39分别沿着第一侧面13、第二侧面14、第三侧面15及第四侧面16可滑动的设置。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依实际的需要定位件30亦可采用双侧面结构而不包含第三面38及第四面39。
请再参阅图4B及图4C,如图4B及图4C所示,第一部分31与第一面36之间具有第一穿孔2,第二部分32与第二面37之间具有第二穿孔3,并且第一面36与底面12之间具有开口部4。在实际的应用上,如图4A所示,感测器20至少一部分自第一穿孔2延伸至第二穿孔3或自第二穿孔3突出于第二端11B外。气管40为经由开口部4连接至可伸缩囊10。据此,利用形成为套膜结构的定位件30,进一步提升感测器20在可伸缩囊10上的对位及固定性。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依成本及实际上需要的固定性的平衡等考虑可选择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任一种方式的定位件30,而且只要将感测器20于第二端11B定位且感测区21的至少一部分不与定位件30重叠,都落入在本发明的范畴内。
请参阅图5A及图5B,图5A及图5B分别所示为脉诊装置1的变化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及侧视图。如图5A所示,在此一实施例中,脉诊装置1进一步包括可伸缩囊10及感测器20等元件之下,并在参考面R(例如,用以放置脉诊装置1的桌面)上包括手腕放置机构60,且在实际的运用上,如图5B所示,脉诊装置1可包含三组可伸缩囊10及感测器20,分别对应到寸关尺的脉搏,但本发明可伸缩囊10及感测器20的数量不以此为限制。
请参阅图5C、图5D及图5E,图5C、图5D及图5E分别为所示手腕放置机构60的立体放大图、主视图及俯视图。如图5C、图5D及图5E所示,手腕放置机构60包括中间突出部61及位于中间突出部61的相对侧的第一凹槽62及第二凹槽63。具体而言,第一凹槽62位于使用者左方及第二凹槽63位于使用者右方。在此,第一凹槽62、中间突出部61及第二凹槽63的排列方向(由使用者看的横方向)为第一方向D1,并且第一凹槽62及第二凹槽63的延伸方向(由使用者看的前后方向)为第二方向D2。
请继续参阅图5C及图5D,如图5C及图5D所示,中间突出部61具有第一弧面61A及第二弧面61B,第一弧面61A及第二弧面61B分别连接至第一凹槽62及第二凹槽63。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中间突出部61的左半部为第一弧面61A且右半部为第二弧面61B。中间突出部61较佳为左右对称的结构,且第一弧面61A及第二弧面61B中曲率半径最大处的切线与参考面R所夹成的角度α1为20度以上且30度以下。再者,中间突出部61较佳为与感测面11相对应地(例如,在高度方向上共线,即在正上方)设置。通过上述设置,如图5D所示,当沿着第一弧面61A将使用者的右手摆放第一凹槽62时所产生的右手脉搏感测区域S1与沿着第二弧面61B将使用者左手摆放第二凹槽63时所产生的左手脉搏感测区域S2至少一部分重叠,且此重叠部分与感测面11相对,而当感测面11下降时即可测量,因此使用者及脉诊装置1都不须要更换位置,而能测量左手及右手的脉搏。
如上所述,虽然通过手腕放置机构60的设计,使用者及脉诊装置1在同一个位置亦可测量左手及右手的脉搏,然而,为了提升测量的准确度,可伸缩囊10较佳为沿着第一方向D1可移动地设置,例如,当测量右手时,将可伸缩囊10移动至与第一弧面61A相对应地位置而当测量左手时,将可伸缩囊10移动至与第二弧面61B相对应地位置,以进一步提升脉搏测量的准确度,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亦可将可伸缩囊10的感测面11在中间突出部61的中间位置(也就是说,第一弧面61A与第二弧面61B的连接部分)。
请参阅图5E,由于大多数的人的手腕的脉搏测量区域的总长度为55毫米至65毫米之间,因此手腕放置机构60沿着第二方向D2的总长度较佳为55毫米至65毫米之间。
请一并参阅图5C至图5E,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62及第二凹槽63分别具有与中间突出部61的第一弧面61A及第二弧面61B相对的第一壁体62A及第二壁体63A。手腕放置机构60沿着第二方向D2可具有靠近使用者的前端部分60A、中间部分60B及远离使用者的后端部分60C,亦即前端部分60A及后端部分60C位于中间部分60B相对侧。其中,第一壁体62A及第二壁体63A在前端部分60A及后端部分60C分别偏离中间突出部61的方向倾斜延伸,而在中间部分60B第一壁体62A及第二壁体63A均沿着与中间突出部61平行的方向延伸而未倾斜。进一步而言,前端部分60A、中间部分60B及后端部分60C的沿着第二方向D2的长度较佳为均等(也就是说,前端部分60A、中间部分60B及后端部分60C的沿着第二方向D2的长度较佳为)。通过,此一设计,第一凹槽62及第二凹槽63都对应到手腕的形状,以便摆放右手及左手。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例如,第一壁体62A及第二壁体63A亦可仅在前端部分60A偏离中间突出部61的方向倾斜延伸而在中间部分60B及后端部分60C均沿着与中间突出部61平行的方向延伸而未倾斜等。
本变化实施例可与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的任一个实施例组合而实施。
本文参考作为理想化实施例的示意图的截面图来描述示例性实施例。因此,可以预期到作为例如制造技术及/或公差的结果的图示的形状变化。因此,本文所述的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如本文所示的区域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例如由制造导致的形状偏差。例如,示出或描述为平坦的区域通常可以具有粗糙及/或非线性特征。此外,所示的锐角可以是圆的。因此,图中所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并且它们的形状不是旨在示出区域的精确形状,并且不是旨在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脉诊装置,包括:
至少一可伸缩囊,具有一感测面,该感测面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至少一感测器,设置于该感测面上并具有一感测区,该感测区至少一部分自该第一端延伸至该第二端或突出于该第二端;以及
至少一定位件,至少一部分沿着该第二端设置以于该第二端定位该感测器,
其中,该感测区至少部分不与该定位件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诊装置,进一步包括:
一气管;其中,该可伸缩囊具有与该感测面相对的一底面,该气管连接该可伸缩囊上靠近该底面的位置;以及,
一充气装置,经由该气管连接至该可伸缩囊,并对该可伸缩囊进行充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诊装置,其中该底面为由硬材质所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诊装置,进一步包括位于该底面下的一底板,其中该底板为由硬材质所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诊装置,其中该定位件包括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分别沿着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设置,
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一端间夹成一第一穿孔,且该第二部分与该第二端间夹成一第二穿孔,
该感测器至少一部分自该第一穿孔延伸至该第二穿孔或突出于该第二穿孔,且该感测区位于该第一部分及该第二部分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脉诊装置,其中该定位件还包括相对的一第三部分及一第四部分,均连接于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二部分之间;该第一部分、该第二部分、该第三部分及该第四部分共同围成一开窗部,
并且,该感测区至少一部分与该开窗部重叠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脉诊装置,其中该定位件还包括相对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
该第一面配置以自该第一端沿着该可伸缩囊延伸至与该感测面相对的一底面,
该第二面配置以自该第二端沿着该可伸缩囊延伸至该底面,
该第一穿孔位于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一面之间,
并且,该第二穿孔位于该第二部分与该第二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脉诊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该可伸缩囊上靠近该底面的位置的一气管,
其中,该第一面与该底面之间具有一开口部,
并且,该气管通过该开口部与该可伸缩囊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诊装置,进一步包括位于一参考面上的一手腕放置机构,该手腕放置机构包括一中间突出部及分别位于该中间突出部的相对侧的一第一凹槽及一第二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脉诊装置,其中该中间突出部与该感测面相对应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脉诊装置,其中该第一凹槽、该中间突出部及该第二凹槽沿着一第一方向设置,
并且,该可伸缩囊沿着该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脉诊装置,其中该中间突出部具有分别连接至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凹槽的一第一弧面及一第二弧面,
并且,该第一弧面及该第二弧面与该参考面所夹成的角度分别皆为20度以上且30度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脉诊装置,其中该手腕放置机构沿着与该第一方向不同的一第二方向的总长度为55毫米以上且65毫米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脉诊装置,其中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凹槽分别具有与该中间突出部相对的一第一壁体及一第二壁体,
该手腕装置机构具有一前端部分,
并且,该第一壁体及该第二壁体在该前端部分分别朝向偏离该中间突出部的方向倾斜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脉诊装置,其中该手腕装置机构还具有一中间部分及一后端部分,
在该第二方向上,该前端部分及该后端部分位于该中间部分的相对侧,
该第一壁体及该第二壁体在该中间部分沿着与该中间突出部平行的方向延伸,
并且,该第一壁体及该第二壁体在该后端分别朝向偏离该中间突出部的方向倾斜延伸。
CN202111340873.3A 2021-04-23 2021-11-12 脉诊装置 Active CN1140277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4789 2021-04-23
TW110114789A TWI759186B (zh) 2021-04-23 2021-04-23 脈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7796A true CN114027796A (zh) 2022-02-11
CN114027796B CN114027796B (zh) 2023-06-06

Family

ID=80137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40873.3A Active CN114027796B (zh) 2021-04-23 2021-11-12 脉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38749A1 (zh)
CN (1) CN114027796B (zh)
TW (1) TWI75918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87870A1 (ja) * 2007-01-15 2008-07-24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手首装着型の生体測定装置用のバンド
JP2009066179A (ja) * 2007-09-13 2009-04-02 Sharp Corp 脈波測定装置
CN111436915A (zh) * 2019-10-01 2020-07-2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脉搏测量设备
CN211299922U (zh) * 2019-08-30 2020-08-21 杨建中 一种基于ai的中医综合云诊断系统
CN112105292A (zh) * 2018-05-24 2020-12-18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血压测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0835B (zh) * 2013-05-28 2015-06-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高精度人体脉动测量系统
US10303204B2 (en) * 2015-05-27 2019-05-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lock diagnostic apparatus, clock diagnostic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206473309U (zh) * 2016-11-01 2017-09-08 耿东晛 全自动便携式脉诊仪
TW202120010A (zh) * 2018-06-11 2021-06-01 當代漢雲企業有限公司 脈診量測裝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87870A1 (ja) * 2007-01-15 2008-07-24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手首装着型の生体測定装置用のバンド
JP2009066179A (ja) * 2007-09-13 2009-04-02 Sharp Corp 脈波測定装置
CN112105292A (zh) * 2018-05-24 2020-12-18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血压测定装置
CN211299922U (zh) * 2019-08-30 2020-08-21 杨建中 一种基于ai的中医综合云诊断系统
CN111436915A (zh) * 2019-10-01 2020-07-2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脉搏测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38749A1 (en) 2022-10-27
CN114027796B (zh) 2023-06-06
TWI759186B (zh) 2022-03-21
TW202242903A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29942B2 (en) Pressure sensor
US7069791B2 (en) Array-type capacitive pressure pulse wave sensor, and pulse wave measur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TWI721585B (zh) 脈搏量測設備
US8488413B2 (en) Indicated posi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indicated position detecting method
WO2018133054A1 (zh) 压力感应式结构及电子产品
US20190272058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080105936A1 (en) Surface pressure distribution sensor
US20190195704A1 (en) Force detector
US20190046051A1 (en) Pressure pulse wave sensor, pulse wave detector, and biological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device
US20230144931A1 (en) Pressure-sensitive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121344A (zh) 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14027796B (zh) 脉诊装置
US20100148286A1 (en) Contact-force sensor packag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040027331A1 (en) Poin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pointing device
WO2020258061A1 (zh) 压力感应系统及压力感应设定方法
CN111999166B (zh) 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后测回弹力的方法以及测试装置
JPH0635596A (ja) 一体形成型センサプレート
JP6429695B2 (ja) 外力分布測定システムの校正用器具及びその校正方法
CN208383353U (zh) 压力传感器组件和电子设备
JP5578941B2 (ja) 3軸力センサパネル
TWI776523B (zh) 脈診裝置
JP2009025065A (ja) 圧力センサ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分布型圧力センサ
CN217907747U (zh) 一种血压计袖带
JPH0660765A (ja) 感圧型入力パネル
JPH06261867A (ja) 血圧計用カ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