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19131A - 一种评价盘条表面粗糙程度对焊丝表面质量影响的判断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评价盘条表面粗糙程度对焊丝表面质量影响的判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19131A
CN114019131A CN202111305020.6A CN202111305020A CN114019131A CN 114019131 A CN114019131 A CN 114019131A CN 202111305020 A CN202111305020 A CN 202111305020A CN 114019131 A CN114019131 A CN 114019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rod
wire
influence
rough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50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19131B (zh
Inventor
白云鸽
刘�文
仇泉泉
刘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icui Weld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icui Weld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icui Weld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icui Weld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0502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191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19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9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19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19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20Metals
    • G01N33/204Structure thereof, e.g. crystal structu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 G01N23/2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measuring secondary emission from the material
    • G01N23/225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measuring secondary emission from the material using electron or ion
    • G01N23/2251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measuring secondary emission from the material using electron or ion using incident electron beams, e.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tal Extraction Processes (AREA)
  • Nonmetallic Weld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焊丝质量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评价盘条表面粗糙度对焊丝表面质量影响的判断方法。步骤为:选取盘条,在一定放大倍数下观察盘条表面,并获取观测表面区域图片,在观测区域任取一处区域进行分析,其面积为ST;所选区域内不同粗糙部位的面积为SRi;并根据粗糙部位偏离轴向夹角确定其对应的权重系数Wi,进一步根据公式[∑(SRi×Wi)]/ST的数值来判断盘条表面的粗糙程度对成品焊丝表面质量的影响。本发明不仅考虑到盘条表面粗糙度占比对盘条拉拔工艺的影响,还考虑了不同方向的粗糙部位对焊丝表面质量的影响权重,可以提前针对盘条进行预检,降低了因人为主观因素导致的评判偏差;简单易操作,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评价盘条表面粗糙程度对焊丝表面质量影响的判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丝质量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评价盘条表面粗糙度对焊丝表面质量影响的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焊丝在使用过程中,对其使用性能评价所考量的方面包括送丝稳定性、焊接飞溅大小、烟雾大小、焊道残余残渣量、焊后表面光滑性等等。影响焊丝使用性能的因素除了焊丝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外,表面质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盘条拉拔工艺是基于自动化产线工作的生产流程,这必然需要盘条具备足够优异的成分及性能,此外还需要注意盘条表面的尺寸、粗糙度,尽量避免盘条在拉拔过程中对工装的损伤以及拉拔后表面出现划伤、折叠、夹杂、空洞、结疤、分层等缺陷,进而减少后置镀铜、定径等工序后所导致的成品焊丝表面质量问题。因此为了盘条获得更好的拉拔效果,在进入粗拉工位之前,必须对盘条的外径尺寸、表面氧化铁皮剥离性、表面粗糙度有更高的要求,故盘条在拉拔前有多道工序进行表面处理,这可能涉及到剥壳、酸洗、打磨等。
对于盘条的拉拔工位,在进入粗拉工序时,盘条表面粗糙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表面粗糙度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后续拉拔过程中对工装的损伤,更重要的是,表面粗糙严重的盘条在后续生产过程中,表面极易存在缺陷,影响镀铜、抛光等工序,导致成品焊丝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飞溅、断丝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评价盘条表面粗糙度对焊丝表面质量影响的判断方法,特别涉及到50kg级直径1.2mm焊丝的表面质量评价。
本发明针对盘条表面粗糙程度对用该盘条制备而成的焊丝表面质量情况是否存在影响的问题上,明确给出了判据。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预先判定盘条表面的粗糙程度是否会影响成品焊丝的表面质量,如若判定结果为对焊丝表面质量存在不可接受的影响,则需要考虑对表面修整,使盘条表面粗糙度达到判据规定的不影响焊丝表面质量的指标,再进行拉拔工艺。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盘条表面粗糙度对焊丝表面质量影响的判据,针对盘条表面粗糙部分对结果的影响程度进行权重划分,对盘条表面所有粗糙总面积∑SRi按照权重系数Wi计算其对盘条表面总面积ST的影响值。
当[∑(SRi×Wi)]/ST≤0.25时,盘条拉拔工艺优良,焊丝表面质量良好,焊丝使用情况良好;
当0.25<[∑(SRi×Wi)]/ST<0.4时,盘条拉拔性能合格,盘条在粗拉后表面有细微缺陷,但经后续精拉、镀铜、抛光定径等工序后,焊丝表面质量合格,焊丝的使用较稳定;
当0.4≤[∑(SRi×Wi)]/ST时,盘条在粗拉后表面出现明显缺陷,经后续精拉、镀铜、抛光定径等工序后,焊丝表面质量较差,成品焊丝在使用过程出现大量飞溅,断丝情况严重。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盘条观测处的总面积ST;选取一定长度的盘条,在一定放大倍数下观察盘条表面,并获取观测表面区域图片,在其表面的区域任取一处,记为A区域进行具体分析,其长度记为L1,宽度记为W1,A区域面积ST=L1.W1;
(2)盘条观测处表面粗糙部分的面积SRi
SRi代表了步骤(1)中A区域(观测区域)内粗糙部位的面积,变量i代指不同粗糙部位;
具体的:对上述(1)中所选定的分析区域进行分析,其中包含有不同形状的粗糙部位,针对每个粗糙部位计算出其面积,其中第1处粗糙部位的面积记为SR1,第2处粗糙部位的面积记为SR2……,第i处粗糙部位的面积记为SRi,其中i取值为正整数;
(3)盘条表面粗糙部分对整体影响的权重系数Wi
Wi代表了成品焊丝的质量受到盘条表面存在的粗糙部位影响效果权重系数,Wi数值越大,代表粗糙部位对后续生产出成品焊丝的质量影响越大,Wi数值越小,代表粗糙部位对后续生产出成品焊丝的质量影响越小,其中i代表不同的粗糙部位;
在拉拔过程中,盘条沿轴向行进,当粗糙部位排列形式与行进方向垂直时,其影响效果大,当粗糙部位的排列形式与行进方向相同或相近时,其对盘条的拉拔影响小,具体权重系数Wi说明如下:
盘条表面粗糙不平的粗糙部位偏离轴向夹角α∈(0,π/2)与该粗糙部位对焊丝表面质量影响的效果有关;当α<π/8时,影响权重Wi=1;当π/8≤α≤3π/8时;影响权重Wi=1.6;当3π/8<α<π/2时,影响权重Wi=2。
(4)判断方法:
当[∑(SRi×Wi)]/ST≤0.25时,盘条拉拔工艺优良,焊丝表面质量良好,焊丝使用情况良好;盘条表面的粗糙程度不会影响成品焊丝的表面质量;
当0.25<[∑(SRi×Wi)]/ST<0.4时,盘条拉拔性能合格,盘条在粗拉后表面有细微缺陷,但经后续精拉、镀铜、抛光定径等工序后,焊丝表面质量合格,焊丝的使用较稳定;盘条表面的粗糙程度不会影响成品焊丝的表面质量;
当0.4≤[∑(SRi×Wi)]/ST时,盘条在粗拉后表面出现明显缺陷,经后续精拉、镀铜、抛光定径等工序后,焊丝表面质量较差,成品焊丝在使用过程出现大量飞溅,断丝情况严重;盘条表面的粗糙程度会影响成品焊丝的表面质量。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一定长度的盘条,其长度为20-50mm,盘条型号为ER70-6盘条。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放大倍数为800-1500倍。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长度L1为60~80μm,宽度W1为60~80μm。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放大观察盘条表面所使用的装置为扫描电子显微镜。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针对盘条表面粗糙程度对用该盘条制备而成的焊丝表面质量情况是否存在影响的问题上,明确给出了判据;可以提前针对盘条进行预检,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预先判定盘条表面的粗糙程度是否会影响成品焊丝的表面质量,及时检定出表面不合格的盘条进行修磨预处理,使盘条表面粗糙度达到判据规定的不影响焊丝表面质量的指标,再进行拉拔工艺;降低了因盘条表面质量不达标导致生产出不符合要求的焊丝,进而降低了成本。
(2)本发明可以更加准确的评价盘条表面粗糙度对焊丝表面质量的影响程度,不仅考虑到盘条表面粗糙度占比对盘条拉拔工艺的影响,还考虑了不同方向的表面粗糙部位对焊丝表面质量的影响权重。
(3)本发明可以更加直观的解决盘条表面质量对焊丝影响的问题,降低了因人为主观因素导致的评判偏差;简单易操作,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盘条表面粗糙部位示意图。
图2为不同粗糙部位偏离轴线角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选用一卷新制直径5.5mm的ER70S-6盘条,进行表面除磷、酸洗后,切除头尾后均分三份记为A1、A2、A3。
实施例1:
选用A1盘条,使用一柄新软质毛刷沿垂直盘条轴向方向刷一遍,使盘条表面分布有垂直于盘条轴向的粗糙不平面。
任意剪取50mm长度盘条,使用德国蔡司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盘条进行SEM扫描,使用1000倍放大观察盘条表面,沿轴线方向任取长L1为60μm,宽W1为60μm的区域,面积ST为60μm×60μm=3600μm2分析面积,在所取范围内,积分测量每个粗糙不平坦部位的面积SRi,SRi代表了观测区域内粗糙部分的面积,变量i代指不同粗糙部分;
Wi代表了成品焊丝的质量受到盘条表面存在的粗糙部位影响效果权重系数,Wi越大,代表粗糙部位对后续生产出成品焊丝的质量影响越大,Wi越小,代表粗糙部位对后续生产出成品焊丝的质量影响越小,其中i代表不同的粗糙部位。
盘条表面粗糙不平的粗糙部位偏离轴向夹角α∈(0,π/2)与该粗糙部位对焊丝表面质量影响的效果有关;当α<π/8时,影响权重Wi=1;当π/8≤α≤3π/8时;影响权重Wi=1.6;当3π/8<α<π/2时,影响权重Wi=2。
将A1盘条进行拉拔工艺包括涂硼、粗拉、退火处理、缠绕工字轮、精拉、镀铜、抛光定径等处理后,获得直径1.2mm的1#焊丝。
利用本发明提出的判断方法判定1#焊丝的表面质量如表1所示,
表1:利用本发明提出的判断方法判定1#焊丝的表面质量
焊丝编号 [∑(SR<sub>i</sub>×W<sub>i</sub>)]/ST 判定结果
1# 0.82 焊丝表面质量很差,使用性能差
使用MAG焊接方式,焊机使用松下YD-500FR2,进行熔敷金属试验焊接,焊接参数见下表2,
表2:焊接参数
Figure BDA0003339807540000041
记录焊接过程中送丝情况、烟雾情况、飞溅情况、焊后熔敷金属表面成型情况,见表3,最终对这盘焊丝使用效果做出客观评价,
表3:1#焊丝使用情况
Figure BDA0003339807540000042
实施例2:
选用A2盘条,使用一柄新软质铁刷沿平行于盘条轴向方向刷一遍,使盘条表面分布有平行于盘条轴向的粗糙不平面。任意剪取50mm长度盘条使用德国蔡司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盘条进行SEM扫描,使用1000倍放大观察盘条表面,沿轴线方向任取长L1为60μm,宽W1为60μm的区域,面积ST为60μm×60μm=3600μm2分析面积,在所取范围内,积分测量每个粗糙不平坦部位的面积SRi,SRi代表了观测区域内粗糙部分的面积,变量i代指不同粗糙部分;分析面的总面积ST=3600μm2
Wi代表了成品焊丝的质量受到盘条表面存在的粗糙部位影响效果权重系数,Wi越大,代表粗糙部位对后续生产出成品焊丝的质量影响越大,Wi越小,代表粗糙部位对后续生产出成品焊丝的质量影响越小,其中i代表不同的粗糙部分。
盘条表面粗糙不平的粗糙部位偏离轴向夹角α∈(0,π/2)与该粗糙部位对焊丝表面质量影响的效果有关;当α<π/8时,影响权重Wi=1;当π/8≤α≤3π/8时;影响权重Wi=1.6;当3π/8<α<π/2时,影响权重Wi=2。
将A2盘条进行拉拔工艺包括涂硼、粗拉、退火处理、缠绕工字轮、精拉、镀铜、抛光定径处理等,最后获得直径1.2mm的2#焊丝。
利用本发明提出的判断方法判定2#焊丝的表面质量如表4所示,
表4:利用本发明提出的判断方法判定2#焊丝的表面质量
焊丝编号 [∑(SR<sub>i</sub>×W<sub>i</sub>)]/ST 判定结果
2# 0.54 焊丝表面质量一般,使用性能不佳
使用MAG焊接方式,焊机使用松下YD-500FR2,进行熔敷金属试验焊接,焊接参数见下表5,
表5:焊接参数
Figure BDA0003339807540000051
记录焊接过程中送丝情况、烟雾情况、飞溅情况、焊后熔敷金属表面成型情况,见表6,最终对这盘焊丝使用效果做出客观评价,
表6:2#焊丝使用情况
Figure BDA0003339807540000052
实施例3:
选用A3盘条,任意剪取40mm长度盘条,使用德国蔡司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盘条进行SEM扫描,使用1000倍放大观察盘条表面,沿轴线方向任取长L1为60μm,宽W1为60μm的区域,面积ST为60μm×60μm=3600μm2分析面积,在所取范围内,积分测量每个粗糙不平坦部位的面积SRi,SRi代表了观测区域内粗糙部分的面积,变量i代指不同粗糙部分;分析面的总面积ST=3600μm2
Wi代表了成品焊丝的质量受到盘条表面存在的粗糙部位影响效果权重系数,Wi越大,代表粗糙部位对后续生产出成品焊丝的质量影响越大,Wi越小,代表粗糙部位对后续生产出成品焊丝的质量影响越小,其中i代表不同的粗糙部位。
盘条表面粗糙不平的粗糙部位偏离轴向夹角α∈(0,π/2)与该粗糙部位对焊丝表面质量影响的效果有关;当α<π/8时,影响权重Wi=1;当π/8≤α≤3π/8时;影响权重Wi=1.6;当3π/8<α<π/2时,影响权重Wi=2。
将A3盘条进行拉拔工艺包括涂硼、粗拉、退火处理、缠绕工字轮、精拉、镀铜、抛光定径处理等,最后获得直径1.2mm的3#焊丝。
利用本发明提出的判断方法判定3#焊丝的表面质量如表7所示,
表7:利用本发明提出的判断方法判定3#焊丝的表面质量
焊丝编号 [∑(SR<sub>i</sub>×W<sub>i</sub>)]/ST 判定结果
3# 0.14 焊丝表面质量优秀,使用性能极佳
使用MAG焊接方式,焊机使用松下YD-500FR2,进行熔敷金属试验焊接,焊接参数见下表8,
表8:焊接参数
Figure BDA0003339807540000061
记录焊接过程中送丝情况、烟雾情况、飞溅情况、焊后熔敷金属表面成型情况,见表9,最终对这盘焊丝使用效果做出客观评价,
表9:3#焊丝使用情况
Figure BDA0003339807540000062
上述提出的三组试验中,表3、6、9得到的焊丝使用情况与使用本发明提出的判断方法得到的表1、4、7的判断结果完全吻合,表明本发明提出的判断方法在实践中能有效的评价焊丝的表面质量。
本发明可以更加准确的评价盘条表面粗糙度对焊丝表面质量的影响程度,不仅考虑到盘条表面粗糙度占比对盘条拉拔工艺的影响,还考虑了不同方向的表面不平缺陷对焊丝表面质量的影响权重;可以更加直观的解决盘条表面质量对焊丝影响的问题,降低了因人为主观因素导致的评判偏差。
能够提前针对盘条进行预检,及时检定出表面不合格的盘条进行修磨预处理,降低了因盘条表面质量不达标导致生产出不符合要求的焊丝,进而降低了成本。同时,本发明通过多组实验证明其准确性,后续可以向其他级别强度焊丝进行扩展。
说明: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评价盘条表面粗糙程度对焊丝表面质量影响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盘条观测处的总面积ST;
选取一定长度的盘条,在一定放大倍数下观察盘条表面,并获取观测表面区域图片,在其表面的区域任取一处记为A区域,进行具体分析,A区域的长度记为L1,宽度记为W1,A区域面积ST=L1.W1;
(2)盘条观测处表面粗糙部分的面积SRi;
SRi代表了步骤(1)中A区域内粗糙部位的面积,变量i代指不同粗糙部位;
具体的对步骤(1)中所选定的分析区域进行分析,其中包含有不同形状的粗糙部位,针对每个粗糙部位计算出其面积,其中第1处粗糙部位的面积记为SR1,第2处粗糙部位的面积记为SR2……,第i处粗糙部位的面积记为SRi,其中i取值为正整数;
(3)盘条表面粗糙部分对整体影响的权重系数Wi
Wi代表了成品焊丝的质量受到盘条表面存在的粗糙部分影响效果权重系数,Wi数值越大,代表粗糙部分对后续生产出成品焊丝的质量影响越大,Wi数值越小,代表粗糙部分对后续生产出成品焊丝的质量影响越小,其中i代表不同的粗糙部位;
在拉拔过程中,盘条沿轴向行进,当粗糙部位排列形式与行进方向垂直时,其影响效果大,当粗糙部位的排列形式与行进方向相同或相近时,其对盘条的拉拔影响小,具体权重系数Wi说明如下:
盘条表面粗糙不平的粗糙部位偏离轴向夹角α∈(0,π/2)与该粗糙缺陷对焊丝表面质量影响的效果有关;当α<π/8时,影响权重Wi=1;当π/8≤α≤3π/8时;影响权重Wi=1.6;当3π/8<α<π/2时,影响权重Wi=2;
(4)判断方法:
当[∑(SRi×Wi)]/ST≤0.25时,说明盘条表面的粗糙程度不会影响成品焊丝的表面质量;
当0.25<[∑(SRi×Wi)]/ST<0.4时,说明盘条拉拔性能合格,盘条在粗拉后表面有缺陷,但经后续精拉、镀铜、抛光定径工序后,焊丝表面质量合格,焊丝的使用较稳定;整体而言,盘条表面的粗糙程度不会影响成品焊丝的表面质量;
当0.4≤[∑(SRi×Wi)]/ST时,说明盘条在粗拉后表面出现明显缺陷,经后续精拉、镀铜、抛光定径工序后,焊丝表面质量差,盘条表面的粗糙程度会影响成品焊丝的表面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价盘条表面粗糙程度对焊丝表面质量影响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一定长度的盘条,其长度为20-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价盘条表面粗糙程度对焊丝表面质量影响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盘条型号为ER70-6盘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价盘条表面粗糙程度对焊丝表面质量影响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放大倍数为800-1500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价盘条表面粗糙程度对焊丝表面质量影响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长度L1为60~80μm,宽度W1为60~8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价盘条表面粗糙程度对焊丝表面质量影响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放大观察盘条表面所使用的装置为扫描电子显微镜。
CN202111305020.6A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评价盘条表面粗糙程度对焊丝表面质量影响的判断方法 Active CN1140191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5020.6A CN114019131B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评价盘条表面粗糙程度对焊丝表面质量影响的判断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5020.6A CN114019131B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评价盘条表面粗糙程度对焊丝表面质量影响的判断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9131A true CN114019131A (zh) 2022-02-08
CN114019131B CN114019131B (zh) 2024-04-02

Family

ID=80061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5020.6A Active CN114019131B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评价盘条表面粗糙程度对焊丝表面质量影响的判断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1913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06236A (ja) * 1992-09-28 1994-04-19 Kawasaki Steel Corp 線材表面性状の評価方法および伸線性の良好な線材の製造方法
CN104089601A (zh) * 2014-07-16 2014-10-08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表面粗糙度评价方法
CN107345915A (zh) * 2017-07-08 2017-11-14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基于结构激光扫描技术的锯材表面缺陷的研究方法
CN109015125A (zh) * 2018-07-23 2018-12-18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基于脆性去除比例系数及面粗糙度的硬脆材料延性域磨削判定方法
CN112378751A (zh) * 2020-10-27 2021-02-19 西北矿冶研究院 一种地下开采采场围岩稳定性分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06236A (ja) * 1992-09-28 1994-04-19 Kawasaki Steel Corp 線材表面性状の評価方法および伸線性の良好な線材の製造方法
CN104089601A (zh) * 2014-07-16 2014-10-08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表面粗糙度评价方法
CN107345915A (zh) * 2017-07-08 2017-11-14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基于结构激光扫描技术的锯材表面缺陷的研究方法
CN109015125A (zh) * 2018-07-23 2018-12-18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基于脆性去除比例系数及面粗糙度的硬脆材料延性域磨削判定方法
CN112378751A (zh) * 2020-10-27 2021-02-19 西北矿冶研究院 一种地下开采采场围岩稳定性分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19131B (zh)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13898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or preventing grind burn
KR20050021271A (ko) 용접용 솔리드 와이어의 제조 방법
CN106596587B (zh) 一种焊丝镀铜层质量的检验评定方法
CN114019131A (zh) 一种评价盘条表面粗糙程度对焊丝表面质量影响的判断方法
JP6288433B2 (ja) 銅コイル材、銅コイル材の製造方法、銅平角線の製造方法、及び被覆平角線の製造方法
JP2006159291A (ja) ガスシールドアーク溶接用メッキワイヤ
KR101130906B1 (ko) 심 있는 플럭스 코어드 와이어용 띠강, 심 있는 플럭스 코어드 와이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6841208A (zh) 一种用于检测钢中大颗粒氧化物夹杂含量的方法
JPS63108996A (ja) 溶接用鋼ワイ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579566A (zh) 钛合金焊丝的制备方法及钛合金焊丝
CN110554019B (zh) 一种螺纹盘条钢表面氧化铁皮层分布均匀性的判定方法
CN113670686A (zh) 一种用于铝合金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
CN108672967B (zh) 一种抗锈铝包钢丝网的焊接方法
JP4563235B2 (ja) 耐食性に優れたゴム補強用線条体、および該ゴム補強用線条体とゴムとの複合体
EP1361292B1 (de) Verfahren zur In-situ-Schichtdickenbestimmung
CN117740784A (zh) 一种弹簧制作用棒状钢材脱碳质量风险评价方法
CN112903680B (zh) 一种定量评价钢筋表面氧化铁皮完整度的方法
CN117686361A (zh) 一种焊接接头显微硬度分布的处理
CN103480964A (zh) 一种风道壁的制作工艺
JP2000117483A (ja) 溶接用ワイヤ
US20070209348A1 (en) Filamentous Material for Rubber Reinforcement Having Excellent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a Composite Material of the Filamentous Material for Rubber Reinforcement and a Rubber
JPH0810825A (ja) 高炭素クロム軸受鋼冷間引抜加工線材の製造方法
JP5337965B2 (ja) 銅被覆アルミニウム線の評価方法および銅被覆アルミニウム線の製造方法
CN110394373B (zh) 一种基于多层复合管材的扁棒材制造方法
CN116519586A (zh) 一种利用不锈钢波纹板制备腐蚀电化学工作电极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