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09873A - 服装热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服装热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09873A
CN114009873A CN202111209014.0A CN202111209014A CN114009873A CN 114009873 A CN114009873 A CN 114009873A CN 202111209014 A CN202111209014 A CN 202111209014A CN 114009873 A CN114009873 A CN 114009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arel
article
textile material
textile
asp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0901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科林·贝利
金姆·D·巴沙克
奥利维亚·A·埃科尔斯
史黛丝·L·汉森
卢卡斯·哈特曼
丽贝卡·P·赫德
亚当·帕金森
沙隆·K·里戴尔
大卫·萨根
苏珊·K·索科洛斯基
斯图亚特·B·布朗
马修·J·汉考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e Innovate CV USA
Original Assignee
Nike Innovate CV U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e Innovate CV USA filed Critical Nike Innovate CV USA
Publication of CN114009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98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28Means for ventilation
    • A41D27/285Means for ventilation with closure adjus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015Sports garments other than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1D13/0007 - A41D13/088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02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28Means for venti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41D31/06Thermally protective, e.g. insulating
    • A41D31/065Thermally protective, e.g. insulating using layered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41D31/12Hygroscopic; Water retaining
    • A41D31/125Moisture handling or wicking function through layered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41D31/14Air permeable, i.e. capable of being penetrated by g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41D31/14Air permeable, i.e. capable of being penetrated by gases
    • A41D31/145Air permeable, i.e. capable of being penetrated by gases using layered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41D31/18Elastic
    • A41D31/185Elastic using layered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400/00Function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garments
    • A41D2400/10Heat retention or warm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500/00Materials for garments
    • A41D2500/10Knit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500/00Materials for garments
    • A41D2500/20Wov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服装热调节系统。本文的方面涉及一种服装物品(100),其通过使用设计开口(120)、通风结构和/或立起结构来促进热调节。在示例性方面中,服装物品(100)的20‑45%可以包括设计开口(120)。通风口可以被定位在服装物品上经历大量空气流动的区域中,以帮助将空气引导到服装物品中。立起结构可以被定位在服装物品的面向内表面上,在该表面上,它们有助于在服装物品和穿着者的身体表面之间产生空气可以在其中流动的空间,并且通过促进蒸发冷却来帮助穿着者降温。

Description

服装热调节系统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05月30日,申请号为201780046947.8,发明名称为“服装热调节系统”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发明背景
传统的运动服装物品可以被构造为提供隔热或帮助散热,但是很少被构造为实现这两个特征。因此,它们常常局限于特定的环境条件(例如,炎热的天气或寒冷的天气)。此外,当被构造为帮助散热时,所散发的热量常常不足以保持运动员处于最佳温度范围内。
发明概述
本文的方面涉及一种服装物品,该服装物品包括至少一种纺织材料,该纺织材料具有由至少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界定的至少一个开口;以及至少一个弹性回弹装饰件,其被定位在开口内以保持开口处于开放状态,其中弹性回弹装饰件联接到开口的至少第一边缘。通过切割至少一种纺织材料形成该开口,并且该开口允许在服装物品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空气流动。装饰件包括拱形形状,该拱形形状有助于将开口保持在开放状态。
本文的方面还涉及一种形成服装物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纺织材料;在纺织材料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多个纺织区段;扭转多个纺织区段中的至少一个;固定至少一个扭转的纺织区段使得它保持在扭转状态;以及由纺织材料形成服装物品,其中服装物品由纺织材料形成,使得扭转的纺织区段位于服装物品的与服装物品的其他区域相比经受更大量气流或气压的区域中。多个纺织区段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切割纺织材料形成。多个纺织区段促进服装物品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空气流动。扭转多个纺织区段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使纺织区段的第一端部从纺织材料脱离;扭转纺织区段;以及将纺织区段的第一端部再接合到纺织材料。固定至少一个扭转的纺织区段使得它保持在扭转状态包括将纺织区段附连到邻近于纺织材料的第一表面定位的第二纺织材料,其中第二纺织材料包括非拉伸材料。多个纺织区段促进服装物品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空气流动。
本文的方面涉及一种服装物品,该服装物品包括第一纺织材料,该第一纺织材料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该第一纺织材料还包括翼片,该翼片具有由第一边缘、与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附连到第一纺织材料的第一端部和与第一端部相对并附连到第一纺织材料的第二端部限定的周边形状;以及邻近于第一纺织材料的第一表面定位的第二纺织材料,其中翼片的第一边缘附连到第二纺织材料。第二纺织材料是非拉伸材料。翼片的第一边缘与第二纺织材料的附接将翼片保持在开放状态。第一表面是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第二表面是服装物品的面向外的表面。
本文的方面涉及一种在纺织材料上产生张力变形(tension deformation)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纺织材料;在一个或更多个方向上向纺织材料施加张力;以及当纺织材料处于张力下时,向纺织材料的一个或更多个部分施加表面处理物(surface treatment)。所施加的表面处理物是有机硅、热塑性聚氨酯、聚氨酯或聚氨酯树脂油墨中的一种或更多种。张力沿x方向和y方向被施加于纺织材料。张力沿x方向或y方向被施加于纺织材料。该方法还包括在纺织材料处于张力下时固化表面处理物。该方法还包括释放施加于纺织材料的张力。该方法还包括在释放张力之后,在纺织材料中对应于施加表面处理物的位置处形成一个或更多个开口。该方法还包括在张力被释放后,向纺织材料施加蒸汽。纺织材料被定位在张力保持装置上,并且张力保持装置被构造为向纺织材料施加张力。张力保持装置被构造为允许在对纺织材料施加表面处理物的位置和纺织材料中形成一个或更多个开口的位置之间进行配准。表面处理物以可变图案施加到纺织材料。表面处理物以重复图案施加到纺织材料。将多于一层的表面处理物施加到纺织材料的一个或更多个部分。
本文的方面还包括一种在纺织材料上产生张力变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的纺织材料;向纺织材料的第一表面施加第一张力并且向纺织材料的第二表面施加第二张力,第二张力小于第一张力,其中沿同一方向施加第一张力和第二张力;以及在纺织材料处于张紧状态时向纺织材料施加表面处理物。第一张力和第二张力由辊施加。该方法还包括在纺织材料处于张力下时固化表面处理物。该方法还包括在纺织材料中对应于施加表面处理物的位置处形成一个或更多个开口。
本文的方面还包括一种服装物品,该服装物品包括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纺织材料,其中第一部分通过表面处理物的施加而保持处于张紧状态,并且其中第二部分保持处于无张力的静息状态(tension-free resting state)。纺织材料包括编织材料。纺织材料包括针织材料。当处于张紧状态时,第一部分保持在110-160%的拉伸之间。表面处理物包括冷却剂。将表面处理物施加于纺织材料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包括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或面向外的表面中的一个。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定位为彼此相邻。通过将第一部分定位成邻近于第二部分来形成立起结构。立起结构位于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或面向外的表面上。立起结构相对于服装物品的表面平面(surface plane)在z方向上延伸。
本文的方面涉及一种服装物品,其包括至少一个纺织元件,该纺织元件具有延伸穿过纺织元件的多个开口,使得服装物品的表面积的20%至45%包括多个开口;以及一个或更多个立起结构,其位于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上并相对于服装物品的表面平面在z方向上延伸,多个立起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在2.5mm和6mm之间的高度。服装物品包括用于穿着者上躯干的服装物品。当纺织元件处于静息状态时,多个开口闭合,并且其中当一个或更多个张紧力被施加到纺织元件时,多个开口开放。多个开口中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机械切割至少一个纺织元件形成。该至少一个纺织元件使用刺激响应纱线形成。多个开口中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对刺激响应纱线施加刺激而形成,使得刺激响应纱线溶解。至少一个纺织元件包括服装物品的前片料(front panel)或后片料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至少一个纺织元件包括至少一个装饰件。装饰件包括单丝带(monofilament tape)。装饰件包括使用单丝线形成的并且具有中空芯部的管状结构。装饰件包括第一边缘;第二边缘;以及置于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之间的材料片料,其中材料片料包括多个开口。该至少一个纺织元件被构造成具有多个折叠部,并且其中该多个开口被定位在多个折叠部之间。一个或更多个立起结构包括单丝带。单丝带包括第一带边缘;第二带边缘;以及置于第一带边缘和第二带边缘之间的多根单丝线。单丝带被结合到服装物品中,使得单丝线与第一带边缘和第二带边缘呈非平面关系,并且与服装物品的表面平面呈非平面关系。一个或更多个立起结构包括使用单丝线形成的并且具有中空芯部的管状结构。管状结构被结合到服装物品上的接缝中。管状结构结合到形成在服装物品上的通道中。一个或更多个立起结构包括形成在服装物品的第一片料边缘和第二片料边缘之间的接缝,其中接缝相对于服装物品的表面平面在z方向上延伸。一个或更多个立起结构包括用于形成服装物品的材料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折叠部,其中一个或更多个折叠部相对于服装物品的表面平面在z方向上延伸。服装物品的至少一部分由一根或更多根可模制纱线形成,并且其中服装物品的由可模制纱线形成的部分被模制以形成包括相对于服装物品的表面平面在z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组突起部的结构。一个或更多个立起结构包括纱线,这些纱线已经被机械操作以形成相对于服装物品的表面平面在z方向上延伸的节状物。一个或更多个立起结构包括刺激响应纱线,该刺激响应纱线相对于服装物品的表面平面在z方向上伸长。一个或更多个立起结构包括被施加到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的聚氨酯材料、泡沫材料、热塑性聚氨酯材料、有机硅材料或橡胶材料。
附图简述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具有设计穿孔(engineered perforations)的示例性通风服装物品的前视透视图;
图2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图1的示例性通风服装物品的后视透视图;
图3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图1的示例性通风服装物品的特写视图;
图4至图7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示例性穿孔尺寸;
图8A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具有设计穿孔形式的通风结构的示例性服装物品的前视图;
图8B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图8A的示例性服装物品的后视图;
图9A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具有设计穿孔形式的通风结构的示例性服装物品的前视图;
图9B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图9A的示例性服装物品的后视图;
图10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具有设计穿孔形式的通风结构的示例性服装物品的前视图;
图11A至图11B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示例性纺织元件,该示例性纺织元件具有从闭合状态转变到开放状态以露出开口的结构;
图11C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结合了图11A和图11B的示例性纺织元件的示例性服装物品;
图12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示例性立起节状物(stand-off nodes);
图13至图16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用于立起节状物的可替代形状构造;
图17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具有立起节状物的示例性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的前视透视图;
图18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具有立起节状物的示例性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的前视透视图;
图19A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示例性单丝带的一部分的特写视图;
图19B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用于示例性单丝带的可替代构造;
图20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结合了图19A的示例性单丝带的示例性服装物品的前视图;
图21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图20的示例性服装物品的后视图;
图22至图23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图20的示例性服装物品的侧视图;
图24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表明示例性单丝带的另外的位置的图20的示例性服装物品的前视透视图;
图25A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结合到处于非张紧状态的纺织品中的示例性单丝带的横截面视图;
图25B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图25A的示例性单丝带的横截面视图,其中单丝带结合到处于张紧状态的纺织品中;
图26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示例性单丝管道结构的透视图;
图27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结合了图26的示例性单丝管道结构的纺织品;
图28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被构造为结合到服装物品中的示例性狭缝结构;
图29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被构造为结合到服装物品中的可替代狭缝结构;
图30A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处于静息状态的示例性服装物品,其中服装物品结合了图29的狭缝结构;
图30B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处于张紧状态的图30A的示例性服装物品;
图31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被构造为结合到服装物品中的示例性定向接缝;
图32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沿切割线32-32截取的图31的示例性定向接缝的横截面视图;
图33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示例性定向褶裥,其被构造成结合到服装物品中;
图34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结合了定向褶裥或接缝的示例性服装物品;
图35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被构造为结合到服装物品中的示例性模制结构;
图36A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处于静息状态的示例性褶裥结构,其中褶裥结构被构造成结合到服装物品中;
图36B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处于张紧状态的图36A的示例性褶裥结构;
图37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示例性纺织材料,其包括被定位在纺织材料的开口内的装饰件;
图38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示例性纺织材料,其包括从纺织材料切割并扭转的纺织区段;
图39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图38的示例性纺织材料,其中扭转的纺织区段已附连到第二纺织材料;
图40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包括纺织区段的示例性纺织材料,其中纺织区段的第一端部从纺织材料脱离;
图41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图40的示例性纺织材料,其中纺织区段被扭转;
图42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图41的示例性纺织材料,其中纺织区段的第一端部与纺织材料再次接合;
图43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包括多个纺织区段的示例性纺织材料,其中纺织区段在第一端部处从纺织材料切割下来、围绕中央锚定部分扭转并且在第一端部处再次接合到纺织材料;
图44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示例性纺织材料,其包括附连到第二纺织材料的翼片;
图45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示例性纺织材料的平面视图,该纺织材料具有通过张力变形过程产生的多个立起结构;
图46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另一示例性纺织材料,其中第一部分保持处于张紧状态;
图47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在切割线47-47处截取的图46的示例性纺织材料的横截面视图;
图48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示例性服装物品的前视图,其中第一部分保持处于张紧状态;
图49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具有通过张力变形过程产生的通风结构的示例性纺织材料的可替代构造;
图50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图45的示例性纺织材料的透视图;
图51至图52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在纺织材料中产生张力变形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53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示例性张力保持装置;
图54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另一示例性张力保持装置;
图55A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具有处于第一状态的亲水材料的示例性图案的示例性纺织材料;和
图55B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图55A的示例性纺织材料,其中亲水材料的示例性图案处于第二状态。
发明的详细描述
在本文中具体地描述本发明的主题以满足法定要求。然而,描述本身并不旨在限制此公开的范围。而是,发明人已设想所公开并要求保护的主题还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实现成包括与其他现有的或将来的技术结合的不同的步骤或步骤的组合,这些不同的步骤或步骤的组合类似于在本文件中描述的步骤或步骤的组合。此外,虽然术语“步骤”和/或“框”可以在本文中用来表示所使用的方法的不同要素,但除非并且除了各个步骤的顺序被明确地陈述的情况之外,这些术语不应被解释为暗示在本文公开的各种步骤之中或之间的任何特定的顺序。
本文的方面涉及一种具有集成特征和/或结构的服装物品,该集成特征和/或结构被构造成在宽范围的环境条件下促进热调节。因此,本文描述的服装物品非常适合经常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训练的运动员。实现热调节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在休息期间和/或较冷条件下促进热保持,并在锻炼期间和/或热的条件下优化由穿着者经历的蒸发传热(evaporative heat transfer)的量(例如,由于在穿着者皮肤上的汗水蒸发而去除热量)。在示例性方面中,蒸发传热可以通过利用特征和/或结构来优化,以实现服装物品中的预定水平的“开放度(openness)”或透气性,利用策略性地位于服装物品上的通风结构来优化用于捕获空气并将空气引入到服装物品中的机会,和/或利用特征和/或结构来在服装物品和穿着者的身体表面之间产生预定水平的立起,使得空气可以有效地循环。
继续地,为了帮助在休息期间和/或较冷条件下促进热保持,本文描述的一些或所有特征和/或结构可以被构造成当穿着者不再活动时从第一活动状态转变到第二静息状态,以帮助穿着者保持体温。在一个示例中,服装物品中的开口或穿孔可以从开放状态转变为闭合状态,以降低服装物品的开放度百分比(percent openness)。通风结构可以从开放状态转变到闭合状态,以减少进入服装物品的空气量。在又一个示例中,由本文描述的结构产生的立起的量可以减少。所描述的转变可以响应于例如体温下降或出汗减少和/或响应于穿着者运动的减少而发生。
如在整个本公开中所使用的,术语“开放度”可以包括服装物品的表面积的百分比,其包括设计穿孔或开口,当服装物品为上衣形式时,该设计穿孔或开口不包括例如袖筒开口、领口开口和腰部开口,以及当服装物品为短裤或短裤形式时,设计穿孔或开口不包括腿部开口和腰部开口。在示例性方面中,本文描述的服装物品可以被构造成具有例如20%至45%之间的开放度,然而设想了高于和低于这些值的值。通过利用本文描述的特征和结构产生预定量的开放度,大量空气可以进入和离开服装物品,从而有助于促进蒸发传热。例如,服装物品的开放度百分比可以被配置成在125Pa下测量时获得100立方英尺每分钟(CFM)至1200CFM、300CFM至1100CFM、或600CFM至1000CFM范围内的透气性,然而本文设想了高于和低于这些值的透气性水平。例如,当服装物品要在较冷的天气条件下使用时,可能期望较低水平的透气性。另一方面,当服装物品被构造用于温暖的天气条件或剧烈的训练时,可能期望达到通常模仿没有穿着服装物品的穿着者(即,处于裸体条件下的穿着者)所达到的开放度水平。
本文使用的术语“立起部”涉及位于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上的特征和/或结构,当穿着服装物品时,这些特征和/或结构相对于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在z方向上朝向穿着者的身体表面延伸。换句话说,立起特征和/或结构有助于将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与穿着者的身体表面间隔开,以形成预定体积的空间,空气可以通过该空间循环,并通过促进例如蒸发传热来帮助使穿着者降温。为了有效地促进蒸发传热,立起的量可以在例如2.5mm和7mm之间,或者在4mm和6mm之间。此外,为了帮助实现充分的散热,本文设想了立起特征或结构可以包括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的至少20%、30%、40%、50%、60%、70%或80%。
如在整个本公开中所使用的,术语“通风口”或“通风结构”意味着从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延伸到服装物品的面向外的表面的某种类型的开口,该开口在服装物品外部的环境和服装物品内部的环境之间形成流体连通路径。这也可能意指被优化为捕获在服装物品上流动的空气的特定构造。例如,本文描述的通风结构可以呈现“勺状(scoop-like)”形状,其有助于困住在服装物品上行进的空气。通风结构可以基于例如人体的气流图和/或气压图策略性地定位在服装物品上。通过策略性地定位通风结构,捕捉空气并将空气引入服装物品中的机会得到了优化。例如,通风结构可以位于服装物品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在那里它们可以充当流入通风口。如由人体的气流图和/或气压图所表示的,这些区域通常与大量的气流相关联和/或经历更大的气压。通风结构也可以被定位在服装物品的侧部上和/或服装物品的肩部区域处,在那里它们可以充当流出通风口。如由气流图和/或气压图所表示的,这些区域通常与较少量的气流相关联和/或经历较小的气压。
因此,本文的方面涉及一种服装物品,其包括至少一个纺织元件,该纺织元件具有延伸穿过该纺织元件的多个开口,使得纺织元件的表面积的20%至45%包括多个开口;以及一个或更多个立起结构,该立起结构位于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上并且相对于服装物品的表面平面在z方向上延伸,其中多个立起结构中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在2.5mm和6mm之间的高度。
如在整个本公开中所使用的,例如,术语“服装物品”旨在包括在训练期间由运动员穿着的任何数量的不同物品,诸如衬衫、裤子、背心、帽子、袜子、夹克等。此外,如在整个本公开中使用的方向性术语,诸如上、下、上方、下方、外侧、内侧等,通常相对于处于以解剖学姿势站立的假想穿着者的穿着构型下的服装物品而被使用。当描述诸如立起部的特征时,服装物品的表面平面被假设为大致沿着x,y平面,使得立起部相对于x,y平面在正或负z方向上出现。
继续地,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附连”、“固定”、“联接”等可以表示可释放地附连或永久地固定,并且可以包括已知的附连技术,诸如缝合、粘结、按扣、纽扣、钩、拉链、钩环紧固件、焊接、使用粘合剂等。本文使用的术语“装饰件”可以包括结合到本文描述的示例性服装物品中的任何结构。例如,装饰件可以包括在制造过程中形成的结构,该结构与用于形成服装物品的结构分开,并且然后被结合到服装物品中。
本文描述的服装物品可以由针织、编织或非编织织物形成。另外,在整个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纺织材料”意指由天然或人造纤维的网络组成的任何针织、编织或非编织纺织品或布。纺织材料可以通过编织、针织、钩编、打结、成毡、编结等形成。如本文使用的术语“纺织区段”可以包括纺织材料的已经从纺织材料上部分切割开但是仍然保留了与纺织材料的某种类型的连接的任何部分。例如,可以从纺织材料部分切割纺织区段,使得纺织区段的一个或更多个部分保持附接到纺织材料。
另外,本文所描述的服装物品可以结合一个或更多个装饰件。在一些示例性方面中,服装物品的整体或其部分可以由表现出高度透气性的织物(例如,具有立方英尺/分钟(CFM)值或等级为100或以上的织物)形成,以促使空气进入和离开服装物品。还可以设想,服装物品的整体或其部分可以由可以表现出低透气性特性的织物(例如,具有CFM值或等级为100或以下的织物)形成。通过形成具有低透气性特性的织物的服装物品(或其部分),被汇集到服装物品中的环境空气可以在服装物品中保留更长的时间段。这继而可以促进例如增加用于蒸发传热的机会。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另外,本文描述的服装物品的整体或服装物品的一个或更多个部分可以由表现出水分管理性质的织物形成(即,具有将水分从织物的面向内的表面输送到织物的面向外的表面的能力的织物,水分可以在该面向外的表面上蒸发)。可替代地,例如,服装物品的整体或其一个或更多个部分可以全部或部分地由表现出低吸水/吸汗率的纱线(诸如聚酯纱线)形成。通过使用表现出低的水/汗吸收率的纱线,穿着者的汗水更可能保留在穿着者的皮肤表面上,当空气在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和穿着者的皮肤表面之间的立起空间中循环时,这会导致更大的蒸发传热。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下面将在它们各自的标题下描述有助于本文描述的示例性服装物品的开放度、通风和/或立起的特征和/或结构。然而,尽管单独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文描述的一些或所有特征和/或结构可以彼此相结合地工作,以帮助实现期望水平的开放度、通风和/或立起。
设计穿孔
本文描述的示例性服装物品可以利用设计穿孔来实现预定水平的开放度和/或用作通风结构。与更传统的其中开口或穿孔是通过实际针织(或编织)过程形成的网状织物(例如,通过松散地针织或编织材料形成的开口)相反,设计穿孔可以通过例如移除服装物品的部分以形成穿孔来形成。在一些情况下,这可以通过机械切割形成服装物品的材料以形成穿孔,或者通过利用熔化或可溶解的纱线来形成穿孔等来实现。如所描述的穿孔被设计为能够产生更大数量的穿孔和/或更大直径的穿孔,以及策略性地将穿孔定位在服装物品上的能力。这与传统的网状织物相反,传统网状织物中网格开口的尺寸、位置和潜在地数量受到典型针织或编织工艺的限制。
现在转到图1,根据本文的方面图示了被构造为促进热调节的示例性服装物品100的前视透视图。在示例性方面中,服装物品100可以包括至少前片料110和后片料(示出在图2中,如由参考数字210所指示的),其一起有助于至少部分地界定领部开口112、右袖开口(由于是透视图,故未被示出)、左袖开口114和腰部开口116。通风服装物品100可以进一步包括可选的袖筒部分(未示出)。尽管服装物品100被描述为具有前片料110和后片料210,但是本文设想了,服装物品100可以由整体片料(例如,通过圆形针织、平针针织或编织工艺)或者由在一个或更多个接缝处附连在一起的一个或更多个另外的片料形成。
尽管服装物品100被描绘为无袖衬衫,但是可以设想,服装物品100可以采取带有帽或四分之一袖筒的衬衫、具有全长袖筒的衬衫、具有四分之三袖筒的衬衫、夹克、连帽衫、拉链衬衫或夹克、裤子、短裤、袜子、帽子等的形式。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服装物品100的描述涉及例如可选的袖筒部分、袖筒开口、领口和腰部开口,并且不同的构造(夹克、袜子、帽子等)同样适用于本文所描述的其他服装物品。
如图1中所示,服装物品100包括延伸穿过前片料110的厚度的多个穿孔120,使得它们在服装物品100外部的环境和服装物品100内部之间形成流体连通路径(如在整个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流体”可以包括空气、气体、液体等)。在示例性方面中,穿孔120可以大致包括前片料110的表面积的至少1%到至少60%,然而本文设想了穿孔120可以包括前片料110的表面积的60%以上。在一个示例性方面中,穿孔120可以包括前片料110的表面积的20%至45%。
图2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示例性服装物品100的后视透视图。如图2中所示,服装物品100还包括延伸穿过后片料210的厚度的多个穿孔220,使得它们在服装物品100外部的环境和服装物品100内部之间形成流体连通路径。在示例性方面中,穿孔220可以大致包括后片料210的表面积的至少1%到至少60%,然而本文设想了穿孔220可以包括后片料210的表面积的60%以上。在一个示例性方面中,穿孔220可以包括后片料210的表面积的20%至45%。本文设想了当服装物品100包括诸如袖筒和/或兜帽的另外的特征时,穿孔也可以延伸到这些区域。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如前面简要描述的,穿孔120和220可以以多种方式形成或设计。例如,穿孔120和220可以通过机械切割前片料110和/或后片料210来形成。机械切割可以包括激光切割、模切、超声波切割、水射流切割等。在另一示例性方面中,可以通过在针织或编织前片料110和后片料210时使用刺激响应纱线、纤维和/或丝材来产生穿孔120和220。用于激活纱线、纤维和/或丝材的示例性刺激可以包括例如水、汗水、水分、化学物质、光、超声波、射频波、热、冷等。在材料制备阶段中,通过在选定区域中施加激活刺激来溶解或去除刺激响应纱线、纤维和/或丝材,以形成穿孔120和220。例如,水、光、化合物、热或冷可以被施加到选定区域以形成穿孔120和220。如上所述,与更传统的网状织物相反,以这种方式形成穿孔120和220可以产生更大数量的穿孔和/或更大直径的穿孔。此外,通过形成如所描述的穿孔120和220,穿孔120和220可以策略性地定位在服装物品100上(即,被定位在第一区域中而不定位在第二区域中)。
在其他示例性方面中,穿孔120和220可以由用于制造前片料110和后片料210的针织或编织工艺一体地形成。换句话说,当前片料110和后片料210被针织和/或编织时,针织或编织工艺被修改(例如,缝线脱落)以在选定区域中形成穿孔120和220。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在示例性方面中,并且如图1和图2中总体上示出的,穿孔120和220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直径近似为10mm至14mm(被示出在图3中并由参考数字312表示)的大致圆形形状。尽管以圆形示出,但是本文设想了穿孔120和220例如可以包括其他形状,诸如方形、菱形、六边形、三角形、卵形等。此外,本文设想了穿孔120和220可以形成或成形为体现公司的品牌或徽标。如图1和图2中所示,穿孔120和220可以按列和/或行对齐,或者穿孔120和220可以随机地定位在服装物品100的前片料110和后片料210上。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本文设想了穿孔120和220的其他尺寸。图4至图7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示例性穿孔尺寸。例如,图4描绘了多个穿孔410,每个穿孔具有近似4mm的直径。图5描绘了多个穿孔510,每个穿孔具有近似6mm的直径。图6描绘了多个穿孔610,每个穿孔具有近似8mm的直径,以及图7描绘了多个穿孔710,每个穿孔具有近似12mm的直径。本文还设想了,穿孔可以具有不同于图4至图7所示的尺寸。例如,穿孔可以具有介于例如1.5mm至16mm之间的任何直径。任何和所有方面及其任何变化都被认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在示例性方面中,诸如穿孔120和220的穿孔的直径与穿孔的数量/单元区域成反比。例如,穿孔的直径越小,穿孔/单元区域的数量越大,而穿孔的直径越大,穿孔/单元区域的数量越小。在每种情况下,确定或选择穿孔/单元区域的直径和/或数量,使得包括穿孔的服装物品的表面积的百分比大致在20%和45%之间。换句话说,穿孔/单元区域的直径和/或数量被确定为使得服装物品的开放度百分比大致在20%和45%之间。
转到图1至图2,如所示出的,穿孔120和220可以被设计成一致的尺寸并被分布在整个服装物品100上。然而,本文设想了在整个服装物品100上的穿孔的尺寸和/或穿孔/单元区域的数量可以有渐变(gradation)。例如,当朝向服装物品100的前片料110和后片料210的竖直中线定位时,穿孔120和220可以具有较大的直径和/或数量/单元区域,而当朝向服装物品100的侧部或外侧边沿定位时,穿孔120和220可以具有较小的直径和/或数量/单元区域。在另一示例中,当朝向服装物品100的竖直中线定位时,穿孔120和220可以具有较小的直径和/或数量/单元区域,而当朝向服装物品100的侧部定位时,穿孔120和220可以具有较大的直径和/或数量/单元区域。本文设想了其他渐变模式,诸如朝向服装物品100的上边沿的较小的直径和/或数量/单元区域,以及朝向服装物品100的下边沿的较大的直径和/或数量/单元区域,或反之亦然。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本文进一步设想了,穿孔的位置可以不同于图1和图2中所示的位置。例如,穿孔可以布置在服装物品100的前部、后部、侧部或肩部区域上的带或区中。在这种情况下,穿孔可以充当通风结构,该通风结构被定位成用于优化捕获和引导在服装物品的前部、后部和/或侧部上流动的空气的机会。在示例性方面中,当穿孔被用作通风结构时,例如,仍然可选择穿孔的数量和/或密度以实现预定水平的开放度,诸如在20%至45%之间的开放度。
图8A和图8B分别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具有穿孔形式的通风结构的服装物品800的前视图和后视图。参考图8A,服装物品800包括第一组穿孔810,该第一组穿孔810以倒置的U形构造定位在服装物品800的前部上。如图8B中所示,类似地构造的第二组穿孔816被定位在服装物品800的后部上。穿孔810和816的位置可以基于气流图和气压图,这些气流图和气压图可以指示服装物品800的这些部分经历高程度的气流(或气压)。这样,穿孔810和816可充当流入通风口。尽管示出具有相对较大尺寸的穿孔,但是本文设想了可以使用较小尺寸的穿孔,诸如直径在例如2.5mm至10mm之间的穿孔。另外的穿孔组可以可选地定位在服装物品800的其他区域处,诸如沿着服装物品800的侧部定位的穿孔812和/或被定位在服装物品800的肩部区域处的穿孔814。在示例性方面中,由于这些区域通常暴露于较少的气流和/或较低的气压,故穿孔812和814可以充当允许服装物品800内的空气流出的流出通风口。
图9A和图9B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服装物品900上的穿孔的另一示例性构造。描绘了服装物品900的前视图的图9A具有被构造为在服装物品900的前部上的竖直带的一组穿孔910。类似地,描绘了服装物品900的后视图的图9B具有被构造为服装物品900后部上的竖直带的一组穿孔916。可选的另外的穿孔组可以被定位在服装物品900的侧部上(穿孔912)和/或服装物品900的肩部区域上(穿孔914)。类似于服装物品900,穿孔910、912、914和916可以包括与所示的尺寸不同的尺寸。
图10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穿孔的又一可替代构造。图10图示了服装物品1000的前视图,其具有被定位在服装物品1000右侧上的第一竖直穿孔带1010和在服装物品1000左侧上的第二竖直穿孔带1012。服装物品1000可以可选地包括被定位在肩部区域和/或侧部区域处的穿孔。服装物品1000的后视图可以包括具有与在前部上所示出的构造相似构造的穿孔(例如,两个竖直带),或者服装物品1000的后部可以包括以不同图案(诸如在图8B或图9B中所示的图案)构造的穿孔。本文设想了,本文可以使用穿孔的另外的构造。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诸如本文所描述的设计穿孔的穿孔也可用于袜子和/或防护服装,诸如护胫、股垫、肩垫等。使用护胫作为示例,设计穿孔可以沿着护胫的长度定位,以促进护胫的内部和护胫外部环境之间的空气流动。在一个示例性构造中,穿孔可以沿着护胫的长度被定位在假想竖直中线的任一侧上,该假想竖直中线相对于处于穿着构型的护胫将护胫分成大致相等的左右两半。这仅仅是一种示例性构造,并且可以设想设计穿孔可以被定位在示例性护胫上的其他位置处。
回到图1和图2,穿孔120和220的渐变模式、直径和/或数量/单元区域和/或位置也可以取决于例如人体的热图、汗水图和/或接触图(服装物品100如何接触穿着者身体的图)。作为示例,穿孔120和220可以集中在服装物品100的区域中,当穿着服装物品100时,这些区域被定位为邻近于高发热区域或高发汗区域。
此外,穿孔120和220的渐变模式、直径、数量/单元区域和/或位置也可以取决于打算使用服装物品100的运动或体育活动。作为示例,对于诸如跑步的体育活动,空气通常在穿着者的前部上流动。因此,通过将更大数量、更大直径和/或更大数量/单元区域的穿孔定位在服装物品100的前部上,并且将更小数量、更小直径和/或更小数量/单元区域的穿孔定位在服装物品100的侧部和/或肩部区域,可以优化流入到服装物品100中的空气。对于涉及大量向前奔跑和向后奔跑的诸如篮球的体育活动,较大数量、较大直径和/或较大数量/单元区域的穿孔可以被定位在服装物品100的前部和后部上,并且较小数量、较小直径和/或较小数量/单元区域的穿孔可以被定位在服装物品100的侧部和/或肩部区域上。
当设想服装物品100将在较冷的环境条件下使用时,穿孔120和220的数量、直径和/或数量/单元区域可以减小,以降低服装物品100的开放度百分比。在另一示例中,穿孔120和220可以被定位在服装物品100的在锻炼期间没有暴露于显著气流的区域,诸如主要沿着服装物品100的侧部。
在一个示例性方面中,穿孔120和220可以被构造为响应于例如由穿着者发起的运动、响应于由穿着者产生的汗水或水分、响应于环境温度的升高、响应于穿着者体温的升高等而从闭合状态动态地转变到开放状态。这是有用的,因为当运动员休息时,运动员常常期望保持体温以便保持肌肉温暖。然而,当运动员由于锻炼而开始发热时,有益的是,将这个热散发掉,使得运动员可以在最佳温度范围内锻炼。例如,服装物品100可以被构造为响应于穿着者的运动或其他刺激从接近0%的开放度转变到例如20%-45%范围中的开放度,从而允许服装物品100在多种环境条件下使用。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将材料(例如,层压件)施加到穿孔的周界,其中该材料可以包括例如形状记忆聚合物(SMP)。SMP材料可以被设计为在第一温度或湿度水平下具有第一形状,并且在第二温度或湿度水平下具有第二形状。因此,当达到预定的温度和/或湿度水平时,SMP材料可以改变形状,使穿孔从闭合状态转变为开放状态。一旦温度和/或湿度水平下降到预定水平以下,SMP材料可以改变回其第一形状,从而将穿孔转变回闭合状态。
在另一个示例中,适应性纱线可以用于形成服装物品的全部或一部分,其中例如当暴露于不同的刺激(诸如温度或湿度)时,适应性纱线在尺寸上变换。例如,适应性纱线可以集中在服装物品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尺寸上稳定的纱线可以集中在服装物品的第二相反表面上。在服装物品中可形成一系列狭缝,其中当穿着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狭缝保持在相对闭合的状态。然而,当暴露于刺激(例如,水分、热)时,适应性纱线的尺寸可以增加。纱线尺寸的增加可能会受到尺寸上稳定的纱线的限制,从而导致狭缝向尺寸上稳定的第二表面卷曲,从而产生空气可以穿过的开口或穿孔。
在又一示例中,服装物品可以由复合材料形成,该复合材料具有包括一系列穿孔的第一表面材料,该第一表面材料通过响应材料联接到也具有穿孔的第二表面材料。在示例性方面中,第一表面材料可以包括服装物品的面向外的表面,并且第二表面材料可以包括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此外,响应材料可以包括形状记忆聚合物。响应材料可以通过收缩或膨胀对不同的刺激(诸如温度和/或湿度)作出响应。这种收缩或膨胀可导致第一表面材料和第二表面材料的平面移位,这继而可导致两层中的每一层中的穿孔对齐或彼此偏移,从而使穿孔动态地开放和闭合。
如所描述的,示例性服装物品可以利用设计穿孔来实现预定水平的开放度。可以选择开放度的水平,以允许相对大量的空气进入服装物品,并且通过促进蒸发传热来帮助使穿着者降温。可替代地,可以选择开放度的水平以帮助在休息期间和/或在较冷天气条件下进行训练期间保持热。此外,本文描述的示例性服装物品可以利用设计穿孔作为通风结构。穿孔可以策略性地定位在服装物品的暴露于高气流的部分处。在这个方面中,穿孔可有助于捕获空气并将空气汇集到服装物品中,其中空气可以促进蒸发传热。
蜂窝结构
本文描述的服装物品可以利用蜂窝结构,该蜂窝结构包括形成在材料中的孔或穿孔的网格,其中孔或穿孔响应于由服装物品的穿着者所产生的张紧力而动态地开放和闭合。当处于开放状态时,孔的网格起到增加服装物品的开放度的作用。此外,当位于服装物品上经受高气流的区域中时,蜂窝结构可以充当通风结构。
图11A和图11B描绘了位于纺织品1100的一部分上的示例性蜂窝结构。在示例性方面中,纺织品1100可用于形成服装物品的至少一部分。在示例性方面中,纺织品1100可以包括例如装饰件1112形式的插入件。图11A描绘了装饰件1112,该装饰件1112至少具有第一开口边缘1114和与第一开口边缘1114间隔开的第二开口边缘1116以形成狭缝型开口1118。参考图11A,狭缝型开口1118被示出为处于闭合状态,而参考图11B被示出为处于开放状态。可通过切割或移除纺织品1100的一部分并将装饰件1112插入并附连在所得空间内来将装饰件1112结合到纺织品1100中。在另一方面中,装饰件1112可以被定位在服装物品的两个相邻片料之间。例如,装饰件1112可以插入在形成服装物品的不同片料之间的接缝线处。在还有的另一示例中,图11A和图11B中所示的蜂窝结构可以包括服装物品的整体部分。例如,蜂窝结构可以通过例如修改或改变用于形成服装物品的针织或编织工艺来一体地形成。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图11A描绘了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纺织品1100。换句话说,图11A描绘了在施加任何张紧力之前的纺织品1100。图11B描绘了在施加了张紧力1120之后的纺织品1100。在示例性方面中,狭缝式开口1118在纺织品1100上被定向使得通常通过穿着者锻炼产生的张紧力1120大致垂直于狭缝式开口1118的长轴。在示例性方面中,张紧力1120可以在穿着者开始锻炼运动时引发。张紧力1120有助于将第一开口边缘1114拉动远离第二开口边缘1116,从而导致狭缝型开口1118扩张并暴露开口1110。一旦暴露,环境空气可以经由开口1110行进穿过纺织品1100。因此,如所见,当装饰件1112处于开放状态时,开口1110有助于增加其中结合有装饰件1112的服装物品的开放度百分比。
在示例性方面中,开口1110可以使用表现出一定程度弹性的材料形成如图11B中所示的蜂窝型图案,使得当张紧力1120被移除时(例如,当穿着者停止锻炼时),材料返回到其静息状态。材料返回其静息状态的趋势有助于将第一开口边缘1114和第二开口边缘1116朝向彼此偏拉回去,从而使装饰件1112闭合。通过在张紧力1120被移除时转变回闭合状态,服装物品的开放度百分比可以降低,并且服装物品可以更佳地适合于保持由穿着者产生的身体热量。
如所提及的,本文描述的蜂窝结构也可以用作通风结构。例如,图11C描绘了具有装饰件形式的许多不同的蜂窝结构的服装物品1150。例如,装饰件1152被定位在服装物品1150的前中线处,并且装饰件1154和1156沿着服装物品1150的侧部定位。更具体地,装饰件1154和1156沿着服装物品1150的前部从服装物品1150的上方-内侧方位倾斜地定向到服装物品1150的下方-外侧方位。尽管示出为插入物,但是本文设想了蜂窝结构可以由用于形成服装物品1150的材料一体地形成。
装饰件1152、1154和1156的位置可以基于例如人体的气流图和/或气压图,并且还可以基于由穿着者在锻炼期间产生的张紧力的方向。例如,在锻炼期间,穿着者的前部经常经历高气流。此外,当穿着者锻炼时,这个位置可能会经受张紧力。例如,通过沿着服装物品1150的竖直中线和侧部定位装饰件1152、1154和1156,由穿着者产生的张紧力可以将装饰件1152、1154和1156从闭合状态转变为开放状态。因为装饰件被定位在高气流位置,所以增加了将空气捕获并汇集到服装物品1150中的机会。装饰件1152、1154和1156的位置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了装饰件1152、1154和1156可以基于例如气流图或气压图定位在其他位置(例如,服装物品1150的后部或沿着服装物品1150的肩部)。此外,装饰件的数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了,可以有比所示的装饰件更多或更少的装饰件。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如所描述的,蜂窝结构可以用于增加服装物品的开放度和/或充当通风结构。蜂窝结构响应于张紧力从闭合状态转变到开放状态的能力帮助穿着者在锻炼时散热并且在休息时保持热量。
立起节状物
本文描述的服装物品可以利用位于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上并且相对于服装物品的表面平面在z方向上延伸的立起节状物或结构,以在服装物品和穿着者的身体表面之间提供空间,在该空间中空气可以有效地循环并使穿着者降温。立起节状物或结构也可以在单独的加工步骤中形成,并且随后应用于示例性服装物品,和/或立起节状物或结构可以使用应用于服装物品的一种或更多种修整物或处理物来形成。
当在单独的加工步骤中形成并随后被施加到服装物品时,立起节状物可以由聚氨酯材料、热塑性聚氨酯材料、有机硅材料、反应性或适应性材料、激光切割间隔网状材料、泡沫材料等形成。然后,可以通过热传递过程、粘合剂、超声波焊接、机械附连(例如,缝合)等将立起节状物施加到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在一个示例性方面中,立起节状物可以应用于一个或更多个材料片料,然后材料片料可以被结合到服装物品中。当立起节状物由反应性或适应性材料(诸如形状记忆聚合物)形成时,立起节状物可以响应于不同的刺激(诸如水分、汗水、光、热等)而动态地从非呈现状态转变到呈现状态,和/或从低高度状态转变到高高度状态。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关于通过施加到服装物品的一种或更多种修整物或处理物来形成立起节状物,本文设想了立起节状物可以包括施加到服装物品上的可印刷油墨,该可印刷油墨响应于诸如水、发泡粘合剂转印、刺绣图案、泡沫材料、发泡油墨、植绒等刺激而膨胀或扩大。一种示例性的处理物或修整物包括聚乙烯醇(PVA)油墨(诸如由日本京都的Unikasei生产的polygumRP5),该油墨被施加到纺织材料上、被固化并且然后被洗掉。已经发现的是,PVA油墨的施加导致纺织材料的永久变形,即使在PVA油墨被洗掉之后,这种永久变形也得以保持。“变形”区域可以包括立起节状物。
关于本文所描述的不同的修整物或处理物,修整物或处理物可以包括能够响应于不同刺激从第一状态转变到第二状态的材料,从而使得立起节状物从非呈现状态动态转变到呈现状态,和/或从低高度状态转变到高高度状态。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在一个示例性方面中,并且如图55A和图55B中所示,根据本文的方面,亲水涂层可以以示例性图案5510施加到纺织材料5500的一个表面。当纺织材料5500被结合到服装(诸如上躯干服装)中时,图案5510可以被定位在服装的面向内的表面上。此外,图案5510可以在服装的至少躯干部分的整体上延伸,或者图案5510可以例如基于人体的粘附图(clingmaps)而局限于通常已知与高粘附相关联的一个或更多个区域。示例性位置可以包括服装的上胸部区域和/或侧部区域。图55A和图55B中所示的图案5510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可以设想,根据本文的方面,亲水涂层可以以其他方式施加。
参考图55A,图案5510被示出为处于第一状态,其中第一状态包括纺织材料5500没有暴露于水分(例如水、汗水等)的状态。如所示出的,图案5510相对于纺织材料5500的表面平面在z方向上延伸第一量5512。参考图55B,图案5510被示出为处于第二状态,其中第二状态包括纺织材料5500已经暴露于水分的状态。在该图中,图案5510在z方向上延伸大于第一量5512的第二量5514。换句话说,响应于水分,图案5510通过吸收例如水而膨胀或扩大,以进一步远离纺织材料5500的表面平面延伸,从而形成立起结构。因此,当纺织材料5500被结合到由穿着者所穿着的服装中时,图案5510将基于由穿着者所产生的水分(例如汗水)而动态地变化。当穿着者开始出汗时,图案5510将从第一状态转变到第二状态,并且当穿着者不再出汗并且服装开始干燥时,图案5510将转变回第一状态。
图12至图16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示例性立起节状物的特写视图。这些图中所示的立起节状物可以由上述任何工艺形成。参考图12,示出了一系列立起节状物1200。关于图12的讨论同样适用于例如图13至图16中所示的任何立起节状物。
在示例性方面中,每个立起节状物1200可以具有在2.5mm和8mm之间、在3mm和7mm之间或在4mm和6mm之间的高度(H)1210,然而本文设想了高于和低于这些值的高度。在示例性方面中,相邻节状物1200之间的间距(D)1212可以等于或大于节状物1200的高度1210的两倍(例如,D≥2H)。继续地,每个节状物1200可以具有小于或等于相邻节状物1200之间的距离1212的十分之一、一半或三分之一的直径或宽度(T)(例如,T≤D/10或D/5或D/3)。如图12中所示,节状物1200可以按行和列线性对齐,或者节状物1200可以以交错图案布置。
通过将立起节状物1200构造为具有本文所描述的高度(H)1210,在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和穿着者的皮肤之间形成足够大小的空间或空隙,以允许空气自由地循环。当立起节状物1200具有小于例如2.0mm的高度时,空气运动可以被最小化。在一些情况下,这可能有助于实现隔热效果。换句话说,例如可以选择立起节状物1200的较小高度(诸如0.5mm至2.0mm)以实现隔热效果。
继续地,通过使立起节状物1200间隔开本文所描述的距离(D)1212,空气循环可以进一步增强。例如,如果立起节状物1200在一起紧密地间隔开,则立起节状物1200可以抵抗或阻挡气流。此外,通过将立起节状物1200构造为具有本文所描述的直径或宽度(T)1214,立起节状物1200的尺寸被设计使得它们不阻挡空气流动。因此,选择立起节状物1200的高度、间距和宽度以获得有助于服装物品散热特性的最佳气流模式。此外,如上所述,当使用适应性纱线或纤维形成立起节状物时,与立起节状物相关联的尺寸(诸如高度、宽度和/或间距)可以响应于刺激的存在或不存在或者响应于刺激的水平或强度而动态地变化。
可以使用人体的气压图、气流图、汗水图和接触图来引导节状物1200的位置。例如,当服装物品是衬衫的形式时,节状物1200可以集中在服装物品的已知与穿着者的皮肤具有大量接触的区域(诸如服装物品的侧部和/或服装物品的中央前部或中央后部)中。通过将节状物1200定位在这些区域中,可以降低粘附感。
节状物1200还可以位于服装物品的区域中,该区域被定位为邻近于穿着者躯干的经历高程度的气流或气压和/或经历高程度的出汗的部分。其示例被示出在图17中,图17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示例性服装物品1700的面向内的表面的前视图。服装物品1700包括位于服装物品1700的中央前部上的一系列立起节状物1710。当被穿着者穿着时,该区域通常对应于高发热和/或高发汗区域。服装物品1700还包括位于更靠近服装物品1700的侧部或外部边沿的立起节状物1712的组。这些区域也可以包括相对高发热和/或发汗区域。
通过将节状物1710和1712定位在对应于高发热和/或发汗区域的位置处,空气在服装物品1700的面向内的表面和穿着者皮肤之间的运动可以随着所导致的蒸发传热的增加而被增强。本文还设想了,服装物品1700的区域可以不包含立起节状物。例如,当服装物品1700被构造为更宽松时,服装物品1700的下前躯干区域可能不会经历与穿着者身体表面的大量接触。因此,并且如图17中所示,该区域可能没有立起节状物,或者可能具有减少数量的立起节状物,因为织物的自然悬垂会自动地在该区域产生立起部。类似的立起节状物图案可以位于服装物品1700的后片料的面向内的表面上。
可替代地,本文设想的服装物品可以包括位于它们面向内的表面的大部分上的立起节状物。该方面被示出在图18中,图18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示例性服装物品1800的面向内的表面的前视图。服装物品1800包括位于服装物品1800的面向内的前表面的大部分上的立起节状物1810。类似的立起节状物图案可以位于服装物品1800的后片料的面向内的表面上。因为服装物品1800的面向内的表面的大部分可能与穿着者的身体表面相接触,故当服装物品1800包括贴身层(form-fitting layer)时,这种图案会是有利的。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回到上面参考设计穿孔所讨论的护胫示例,立起节状物也可以用于护胫和其他类型的保护性装备中。立起节状物可以定位在护胫的面向内的表面上,使得它们提供离开穿着者的胫骨的立起部并促进该空间中所需的空气运动。在一个示例性方面中,立起节状物可以在护胫的前侧大致沿着护胫的长度延伸。除了促进空气流动之外,立起节状物还可以用来减弱施加到护胫上的任何冲击力。
在又一个方面中,当服装物品被设想在寒冷天气的条件中使用时,可以调整立起节状物的位置和尺寸以提供更多的隔热效果。例如,立起节状物的高度可以选择为2.0mm或更小。已经发现的是,与不使用立起部的服装物品相比,当使用高度为2.0mm或更小的立起节状物时,实际上可以增加对蒸发的阻力。例如,不具有任何类型的通风或立起的基础衬衫可以表现出比具有近似2.0mm的立起节状物的衬衫更小的抗蒸发性。例如,这些“低高度”立起节状物可以被定位在服装物品上的需要更大隔热的区域(诸如在服装物品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处。
本文还设想了,当节状物被结合在服装物品中时,可以存在与节状物(诸如节状物1200)相关联的间距和/或尺寸上的渐变。这也可以基于例如人体的气压图、气流图、汗水图和接触图。例如,在一个示例性方面中,当位于更靠近通风结构时,节状物可以具有更小的高度和/或宽度,并且节状物可以随着离通风结构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增加高度。在另一示例中,当位于更靠近通风结构时,节状物可以在一起更紧密地间隔开,并且当距通风结构的距离增加时,节状物可以间隔得更远,以最小化在该区域中对气流的任何阻抗。在又一示例中,具有较小高度(例如,小于或等于2.0mm)的节状物可以位于期望更高水平隔热的区域中,并且具有大于例如2.0mm的高度的节状物可以位于需要更大量的气流的区域中。这些仅仅是示例,并且本文设想了其他渐变模式。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立起节状物可以具有许多示例性形状。例如,参考图12,立起节状物1200包括具有平坦顶部的大致圆柱形形状。图13描绘了用于立起节状物1300的另一种形状构造。在该图中,节状物1300是圆柱形的并且节状物1300的顶部具有更方形化的形状。此外,以交错图案示出了立起节状物1300,而不是按行和列对齐。图14描绘了具有圆顶部的圆柱形立起节状物1400。这种形状构造可以最小化变得与穿着者皮肤相接触的立起节状物的表面积,并且由此提高穿着者的舒适度。
图15是立起节状物1500的俯视图。虽然图12至图14中所描绘的立起节状物可以具有圆形横截面,但是立起节状物1500可以具有椭圆形横截面,或者它们可以具有卵形横截面,诸如图16中针对立起节状物1600所示出的横截面。在示例性方面中,立起节状物1500或1600的长轴可以在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上对齐,使得长轴处于气流方向上(与垂直于气流相对),如通过例如人体的气流图所指示的。通过构造立起节状物1500或1600,使得它们的长轴与本文描述的服装物品内确定的气流模式对齐,当空气在服装物品内表面和穿着者皮肤之间的空间中循环时,由于立起节状物的存在,空气可能经历较少的阻抗或阻碍,并且可能产生更有效的气流模式。本文设想了,立起节状物可以采取其他示例性形状和/或具有其他横截面形状,诸如方形、三角形、矩形、不规则形、曲线形等。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如所描述的,示例性服装物品可以利用立起节状物来实现预定水平的立起。在一些方面中,可以选择立起水平,以允许相对大体积的空气在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和穿着者的皮肤表面之间的空间中循环,从而通过促进蒸发传热来帮助使穿着者降温。在其他方面中,可以选择立起水平,以帮助将空气保持在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和穿着者的皮肤表面之间的空间中,从而帮助穿着者隔热。
单丝结构
本文所描述的服装物品可以利用许多单丝结构来增加服装物品的开放度百分比、充当通风结构和/或形成立起部。单丝结构可以采取例如单丝带和单丝管道结构的形式。
根据本文的方面,在图19A中描绘了单丝带的一部分,总体上由数字1900表示。通常,单丝带1900包括与第二带边缘1912间隔开的第一带边缘1910。由例如尼龙形成的多根单丝线1914被定位在第一带边缘1910和第二带边缘1912之间,使得单丝线1914沿着带1900的长度均匀地间隔开。如图19A中所描绘的,单丝线1914在一起紧密地间隔开,其中每根单丝线1914之间留有少量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包括从带1900的第一表面(例如,外表面)到带1900的第二表面(例如,内表面)的流体连通路径,环境空气(或其他气体或液体)可以穿过该流体连通路径。
图19B描绘了另一示例性单丝带1950,其具有通过单丝线1956与第二带边缘1954间隔开的第一带边缘1952。代替单丝线1956沿着带1950的长度均匀地间隔开,使单丝线1956聚集成组,并且在相邻的组之间形成较大尺寸的空间1916。本文设想了,当带1900和/或1950被结合到服装物品中时,不同的纱线可以与单丝混合以增加穿着者的舒适度。例如,大旦尼尔聚酯、棉或共混纱线可以取代一些单丝线,以提高穿着者的舒适度。此外,特种纱线、纤维或丝材可以与单丝混合,以向单丝带提供功能性性质。例如,金属单丝或具有类似金属性质的单丝可用于将热反射离开穿着者或朝向穿着者反射。
在一个示例性方面中,当单丝带被结合到服装物品中时,单丝带可以充当通风结构。在示例性方面中,单丝带可以通过将带边缘定位在服装物品的不同片料之间(例如,在接缝线处)并将带边缘附连到片料边缘而被结合到服装物品中。同样,可以通过切割服装物品的一部分并将带边缘插入到切割部分中并通过例如粘接、粘合剂、缝合、焊接等固定带边缘来结合单丝带。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在图20和图21中描绘了使用单丝带2010作为通风结构的示例性服装物品2000,图20和图21分别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服装物品2000的面向外的表面的前视图和后视图。如图20中所图示的,单丝带2010以倒置的U形构造结合到服装物品2000的前部中,该U形构造包括例如第一区段2012、第二区段2014和第三区段2016。不同的区段2012、2014和/或2016的位置可以基于例如人体的气流图和/或气压图。在示例性方面中,第一、第二和/或第三区段2012、2014和/或2016可位于高气流和/或高气压的区域中,使得它们充当流入通风口,其捕获在服装物品2000的前部上行进的空气并将空气汇集到服装物品2000中。
在示例性方面中,第一区段2012可以位于假想竖直中线2018的第一侧上,该假想竖直中线2018将服装物品2000平分成大致相等的左右两半。第一区段2012可以具有大致竖直的定向,或者第一区段2012可以从竖直定向偏斜,使得当通风口从服装物品2000的顶部或上边缘朝向底部或下边缘延伸时并且如图20中所示,第一区段2012朝向中线2018向内倾斜。偏斜可以反映从穿着者的胸部区域到穿着者的腰部区域发生的自然渐变(naturaltapering)。当服装物品2000处于穿着构型时,第一区段2012被构造成邻近穿着者的右前躯干区域定位。
继续地,第二区段2014大致位于假想竖直中线2018的第二侧上。第二区段2014可以具有大致竖直的定向,或者第二区段2014可以从竖直定向偏斜,使得当区段2014从服装2000的顶部或上边缘朝向底部或下边缘延伸时,第二区段2014朝向中线2018向内倾斜,以反映从穿着者的胸部区域到穿着者的腰部区域发生的自然渐变。当服装物品2000处于穿着构型时,第二区段2014被构造成大致邻近于穿着者的左前躯干区域定位。在示例性方面中,第一区段2012和第二区段2014都可以延伸到服装物品2000的底部边沿,并且在另一示例性方面中,第一区段2012和第二区段2014可以在距服装物品2000的底部边沿的预定距离处终止。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在示例性方面中,第三区段2016具有大致水平的定向。第三区段2016的第一端部邻近于第一区段2012的上端部定位,第三区段2016的第二端部邻近于第二区段2014的上端部定位。这种构造使第三区段2016大致位于服装物品2000的顶部部分处,使得当服装物品2000被穿着时,第三区段2016邻近于穿着者的上胸部区域定位。
现在转到图21,根据本文的方面提供了图20的服装物品2000的面向外的表面的后视图。在示例性方面中,服装物品2000的后部可以包括类似倒置的U形构造的单丝带2010。同样,该构造可以基于例如人体的气流图和/或气压图。例如,在一些可能涉及穿着者向后奔跑的锻炼情况下(例如,足球和篮球),气流可能会在穿着者的后部上增加。通过将单丝带2010定位在该区域中,可以增加用于捕获和汇集该气流的机会。
在示例性方面中,U形构造可以包括第四区段2112、第五区段2114和/或第六区段2116。在示例性方面中,第四区段2112位于竖直中线2018的第一侧。第四区段2112可以具有大致竖直的定向,或者第四区段2112可以从竖直定向偏斜,使得当区段2112从服装物品2000的顶部或上边缘朝向底部或下边缘延伸时,第四区段朝向竖直中线2018向内倾斜,并且反映从穿着者的上后部区域到穿着者的腰部区域的自然渐变。当服装物品2000处于穿着构型时,第四区段2112被构造成邻近穿着者的左后躯干区域定位。
第五区段2114位于竖直中线2018的右侧。第五区段2114可以具有大致竖直的定向,或者第五区段2114可以从竖直定向偏斜,使得当区段2114从服装物品2000的顶部或上边缘朝向底部或下边缘延伸时并且如参考图21所示,第五区段2114朝向中线2018向内倾斜。当服装物品2000处于穿着构型时,第五区段2114被构造成邻近于穿着者的右后躯干区域定位。在示例性方面中,第四区段2112和第五区段2114都可以延伸到服装物品2000的底部边沿,并且在另一个示例性方面中,第四区段2112和第五区段2114可以在距服装物品2000的底部边沿的预定距离处终止。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继续地,第六区段2116可以具有大致水平的定向。在示例性方面中,第六区段2116的第一端部大致邻近于第四区段2112的上端部定位,第六区段2116的第二端部邻近于第五区段2114的上端部定位。这种构造使第六区段2116大致位于服装物品2000的顶部部分处,使得当服装物品2000被穿着时,第六区段2116邻近于穿着者的上后部区域定位。
现在转到图22和图23,根据本文的方面分别提供了服装物品2000的左侧视图和右侧视图。在示例性方面中,单丝带2010可以可选地沿着服装物品2000的腋中线定位,如图22中所示的第七区段2212和图23中所示的第八区段2312。基于气流图和/或气压图,这些位置可以表示相对低气流和/或气压的区域。因此,通过将区段2212和2312定位在这些位置,区段2212和2312可以充当流出通风口,服装物品2000中的空气可通过这些流出通风口离开服装物品2000。
图24描绘了单丝带2010的可选的另外的位置。在示例性方面中,带2010的另外的区段可以位于服装物品2000的肩部区域处。例如,第一肩部区段2410可以位于服装物品2000的右肩区域处,并且第二肩部区段2412可以位于服装物品2000的左肩区域处。类似于区段2212和2312,区段2410和2412可以位于服装物品2000的经历相对低的气流和/或气压的区域,并且因此可以代表流出通风口,服装物品2000中的空气可以通过这些流出通风口离开服装物品2000。带2010的不同区段在服装物品2000上的位置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了,带2010可以结合在未示出的不同和/或另外的位置处。
如前面参考图19A和图19B所描述的,在每根单丝线之间形成空间,其中该空间充当带的第一表面和带的第二相反表面之间的连通路径。因此,除了当结合到诸如服装物品2000的服装物品中时充当通风结构之外,本文描述的单丝带也可用于增加服装物品的开放度百分比。
在示例性方面中,单丝带还可用于在服装物品的内表面和穿着者的身体表面之间形成立起部。在静息或非张紧状态下,单丝带大致是平的或平面的。因此,当结合到诸如服装物品2000的服装物品中时,带的表面平面大致平行于服装物品的表面平面(即,它不在z方向上延伸)。为了形成立起部,可以将带结合到服装物品中,使得带边缘朝向彼此偏压,从而导致单丝线弯折或弯曲。这被描绘在图25A和图25B中,图25A和图25B是根据本文的方面结合到纺织品2512中的带2510的横截面视图。参考图25A,带2510结合到处于非张紧状态的纺织品2512中。更具体地,第一带边缘2514附连到纺织品2512的第一边缘,并且第二带边缘2516附连到纺织品2512的第二边缘,使得单丝线2518横跨纺织品2512的边缘。因为带2510结合到处于非张紧状态的纺织品2512中,所以单丝线2518相对于纺织品2512的表面平面呈平面关系。
图25B描绘了结合到处于张紧状态的纺织品2512中的带2510。更具体地,与图25A相比,第一带边缘2514和第二带边缘2516彼此更靠近。在示例性方面中,单丝线2518由于例如线的旦尼尔和/或它们的组成(例如尼龙)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刚性。因此,当带边缘2514和2516朝向彼此偏压时,单丝线2518与带边缘2514和2516两者以及与纺织品2512呈非平面关系。换句话说,线2518向外弓或弯曲(即,在z方向上延伸)。当纺织品2512形成为服装物品,单丝线2518的弯曲部分在服装物品被穿着时可以面向或背对穿着者的身体表面定位。然后弯曲的单丝线2518可用于产生离开穿着者身体的立起部。
本文的方面还设想了使用单丝管道结构来例如形成立起部和/或增加服装物品的开放度。通常,单丝管道结构包括单丝线(尼龙、金属单丝等),其被操作以形成具有中空芯部的管状结构。根据本文的方面,图26中示出了示例性单丝管道结构2600。操作单根单丝线(例如编结、针织、编织、模制等)以形成具有中空芯部的开放式网格管结构,如由参考数字2610所指示的。因此,空气可以自由地移动通过管道结构2600。此外,管道结构2600被构造为是可弯折的和可拉伸的。
在示例性方面中,管道结构2600可以通过将管道结构2600定位在通道内和/或通过将管道结构2600定位在服装物品上的接缝内而结合到服装物品中。例如,图27描绘了结合到形成在纺织品2712上的通道2710中的管道结构2600。在示例性方面中,如图27中所示,通道2710可以形成在材料的两个层之间,或者通道2710可以形成在材料的单个层中,例如通过修改针织或编织工艺来形成通道2710。继续地,开口2714可以在纺织品2712中形成,使得管道结构2600在沿着通道2710的一个或更多个位置处暴露。因此,在纺织品2712外部的环境和管道结构2600之间建立了流体连通路径。
当纺织品2712形成为服装物品时,由于其管状的结构,管道结构2600可用于形成立起部。此外,由于它是可弯折的和可拉伸的,所以它可以在邻近于穿着者身体的弯曲表面定位的位置处结合到服装物品中。此外,管道结构2600与纺织品2712中的开口2714的组合使用可有助于服装物品的开放度百分比。
如所描述的,单丝带和单丝管道结构可以被结合到服装物品中,以形成立起部、充当通风结构和/或增加服装物品的开放度百分比。
狭缝结构
本文描述的服装物品可以使用狭缝结构来例如增加服装物品的开放度百分比和/或充当通风结构。此外,狭缝结构可以被构造为响应于由穿着者产生的张力而从闭合状态转变到开放状态。
根据本文的方面,在图28中描绘了第一示例性狭缝结构。纺织品2800的一部分被示出为具有狭缝2810。狭缝2810延伸穿过纺织品2800的厚度,使得在纺织品2800的第一表面和纺织品2800的第二相反表面之间形成流体连通路径。狭缝2810可以通过例如机械切割、激光切割、水射流切割等形成。在另外的方面中,当纺织品2800使用反应性或刺激响应纱线形成时,可以通过在选定位置中溶解反应性纱线来形成狭缝2810。
继续地,特定的狭缝(诸如狭缝2812)可以以不连续的方式形成,使得纺织品2800沿着狭缝路径的部分不被切割。例如,狭缝2812包括第一区段2812a、第二区段2812b和第三区段2812c,其中纺织品部分2800a和2800b连接不同的狭缝区段。换句话说,特定的狭缝可以以不连续的方式形成,使得纺织品2800的部分连接不同的区段。这种结构有助于在非张紧状态和张紧状态下保持纺织品2800的结构完整性。
图29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另一示例性狭缝结构。纺织品2900的一部分被示出为具有多个狭缝2910。狭缝2910延伸穿过纺织品2900的厚度,以形成从纺织品2900的第一表面到纺织品2900的第二相反表面的流体连通路径。每个狭缝2910(诸如狭缝2912)不连续地形成,使得纺织品2900的部分保留在不同的狭缝区段之间,如通过参考数字2900a、2900b、2900c和2900d所指示的。同样,当纺织品2900处于张紧状态和非张紧状态时,这种构造有助于保持纺织品2900的结构完整性。图28和图29中描绘的狭缝结构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了可以使用可替代图案。例如,狭缝结构可以包括一系列水平狭缝、竖直狭缝、圆形狭缝等。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在示例性方面中,衬里层可以邻近于纺织品的一侧上的狭缝结构定位。当使用较大的狭缝时,衬里层作为保持纺织品的结构完整性的另外的手段会是有用的。在示例性方面中,例如,衬里层可以包括可透气的材料,诸如网状材料。
当具有狭缝结构的纺织品被结合到服装物品中时,狭缝可以增加服装物品的开放度百分比。此外,狭缝结构可以定位在高气流和/或高气压的区域以充当通风结构。这种情况的描绘被示出在图30A和图30B中,图30A和图30B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具有狭缝3010的服装物品3000,狭缝3010主要定位在服装物品3000的前部上。更具体地,图30A表示处于静息或非张紧状态下的服装物品3000,并且图30B表示处于张紧状态下的服装物品3000。如上所述,服装物品的前部通常代表在锻炼或运动期间的高气流和/或高气压的区域。
参考图30A,因为狭缝3010延伸穿过形成服装物品3000的材料的厚度,所以即使当穿着者休息或不锻炼时(即,当服装物品3000处于非张紧状态时),它们允许空气在服装物品3000的外部和内部之间移动。图30B图示了处于张紧状态下的服装物品3000。这可能是由于例如穿着者开始运动或开始锻炼。穿着者的运动在服装物品3000上的不同位置处引起张力。这些张力中的一些导致狭缝3010的边缘拉开,从而增加狭缝的尺寸,并允许更多的空气在服装物品3000的内部和外部之间交换。此外,当处于如图30B中所示的开放状态时,狭缝边缘可以充当有助于捕获在服装物品3000前部上行进的空气的勺形件。本文设想了另外的狭缝结构可以沿着服装物品3000的侧部和后部定位。
如所描述的,狭缝结构可以有助于增加服装物品的开放度百分比并且可充当通风结构。它们从在穿着者休息时的闭合状态转变到在穿着者运动时的开放状态的能力可以帮助穿着者在休息时保持体温并且在锻炼期间散发身体的热。
图37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示例性纺织材料3618,其包括被定位在纺织材料3618中的狭缝或开口内的装饰件。纺织材料3618可以包括针织、编织或非编织的材料的片料。纺织材料3618的一部分被示出为包括由第一端部3626、第二端部3628、第一边缘3630和第二边缘3632界定的开口3624。开口3624可以通过切割纺织材料3618以产生第一边缘3630和第二边缘3632来形成。可替代地,开口3624可以通过修改用于形成纺织材料3618的针织或编织工艺以形成开口3624来形成。纺织材料3618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切割,包括机械切割、水射流切割、超声波切割、激光切割等。
在开口3624形成之后,至少一个弹性回弹装饰件3620可以被定位在开口3624内,以将开口3624保持在开放状态。弹性回弹装饰件3620包括一种材料,该材料能够响应于力而变形,并且一旦力被移除,则返回到其静息状态。示例性材料可以包括例如针织、编织、编结或以其他方式操作以形成装饰件3620的单丝。这仅仅是一个示例,并且本文考虑了用于形成装饰件3620的其他材料。在示例性方面中,装饰件3620可以形成为在静息状态下具有“拱形”形状。拱形形状可以帮助保持开口3624处于开放状态。此外,通过由弹性回弹材料形成装饰件3620,装饰件3620可以响应外力而屈曲、弯折、伸直等。例如,当装饰件3620被结合到服装物品中时,装饰件3620屈曲和弯折的能力可以帮助提高穿着者的舒适性并有助于提高穿着者的运动自由度。
纺织材料3618中的开口3624促进由纺织材料3618形成的服装物品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空气流动。此外,开口3624可以被定位在高气流和/或气压的区域(诸如服装物品的前躯干区域)以充当通风结构。另外,开口3624和装饰件3620的尺寸和形状可以变化。图37中描绘的结构和形状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了可以使用可替代的构造。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图38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另一示例性纺织材料4000。如上所述,纺织材料可以包括针织、编织或非编织的材料的片料。纺织材料4000的一部分被示出为具有由纺织材料4000形成的纺织区段4010。在一个示例性方面中,可以通过部分切割纺织材料4000以形成纺织区段4010(例如,沿着两个相对的侧面切割纺织材料4000)来形成纺织区段4010。在其他方面中,纺织区段4010可以通过修改用于形成纺织材料4000的针织、编织或其他制造工艺来形成。在示例性方面中,纺织区段4010可以被扭转以在第一位置4014和第二位置4016处形成扭转的褶皱。如图39中所示,在纺织区段4010已经被扭转之后,通过将扭转的纺织区段4010附连到邻近于纺织材料4000的第一表面4015定位的第二纺织材料4012,纺织区段4010可以保持在扭转状态。在示例性方面中,例如,第二纺织材料4012可包括可透气的材料,诸如网状材料。此外,在示例性方面中,至少第二纺织材料4012可以包括呈现低拉伸度的材料(例如,非拉伸材料),以便在纺织材料4000受到张紧力时最小化所扭转的纺织区段4010的扭曲。
继续地,纺织区段4010可以通过将纺织区段4010永久地(或可释放地)附连到第二纺织材料4012的任何方法接合第二纺织材料4012或附连到第二纺织材料4012。例如,粘合剂可用于将纺织区段4010在其中央4018处附连到第二纺织材料4012。另外,纺织区段4010可以通过缝合、焊接、粘合等方式被附连到第二纺织材料4012上。
通过扭转纺织区段4010而产生的褶皱(诸如扭转的褶皱)不仅有助于形成通风型结构,而且有助于在纺织材料4000和第二纺织材料4012之间形成立起部。通过由网状材料形成第二纺织材料4012,这种构造促进了包含纺织材料4000的服装物品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空气流动。图38和图39中所示的结构可以在经受高度气流或气压的区域中定位在服装物品上。示例性位置可以包括例如服装物品的前部(例如,沿着上衣的中央前躯干区域)。图38至图39中描述的结构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了可以使用可替代的构造。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图40至图42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具有纺织区段5002的另一示例性纺织材料5000。再次,纺织材料5000可以包括被针织、编织或非编织的材料的片料。在图40中,纺织区段5002的第一端部5004在脱离点5006处从纺织材料5000脱离。第一端部5004可以通过激光切割、机械切割、水射流切割、超声波切割等脱离。如图41中所示,在纺织区段5002在脱离点5006处从纺织材料5000脱离之后,纺织区段5002在5008处扭转。如图42中所示,在纺织区段5002已经扭转之后,纺织区段5002的第一端部5004可以在脱离点5006处再附接至纺织材料。纺织区段5002可以在脱离点5006处使用例如粘合剂、焊接、粘接或通过将第一端部5004缝合到脱离点5006而被再附接至纺织材料5000。纺织区段5002的切割、纺织区段5002的扭转以及与纺织材料5000的再连接产生通风结构或开口5010,该通风结构或开口5010促进由纺织材料5000形成的服装物品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的空气流动。此外,通过扭转纺织区段5002产生的褶皱可以进一步促进空气流动。例如,褶皱有助于在纺织材料5000和下面的表面(诸如穿着者的身体表面)之间形成隔离。在示例性方面中,图40至图42中的纺织材料5000可以包括非拉伸材料,以在纺织材料5000受到张紧力时最小化扭转的纺织区段5002的扭曲。图40至图42中所示的结构可以被定位在服装物品上的经受高程度的气流或气压的区域中。示例性位置可以包括例如服装物品的前部(例如,沿着上衣的中央前躯干区域)。图40至图42中所描绘的结构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了使用可替代的构造。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图43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另一示例性纺织材料6000。纺织材料6000可以包括被针织、编织或非编织的材料的片料。纺织材料6000包括在相应的第一端部6004处已经从纺织材料6000脱离的若干纺织区段6002。在脱离后,第一端部6004围绕中央固定条带或锚定条带6006扭转。此后,纺织区段6002在它们各自的第一端部6004处再附接至纺织材料6000。这种构造产生多个开口6008,用于促进空气流动。
如图43中进一步示出的,在示例性方面中,可以存在邻近于纺织材料6000定位的第二纺织材料6010。例如,第二纺织材料可以包括可透气的材料,诸如网状材料。这种构造有助于由纺织材料6000形成的服装物品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的空气流动,同时有助于保持纺织材料6000的结构完整性,并且同时为由纺织材料6000形成的服装物品提供一定程度的端庄。图43中所示的结构可以被定位在服装物品上的经受高程度的气流或气压的区域中。示例性位置可以包括例如服装物品的前部部分(例如,沿着上衣的中央前部躯干区域)。图43中描绘的结构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了可以使用可替代的构造。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图44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又一示例性的纺织品构造。图44包括第一纺织材料7000和第二纺织材料7002。第一纺织材料7000包括第一表面7020和与第一表面7020相反的第二表面7018。在示例性方面中,纺织材料7000的第一表面7020可以包括由纺织材料7000形成的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而纺织材料7000的第二表面7018可以包括服装物品的面向外的表面。第一纺织材料7000可进一步包括由第一纺织材料7000切割或形成的多个翼片7010。每个翼片7010可包括第一边缘7004和与第一边缘7004相对的第二边缘7006(从正面看)。另外,每个翼片7010包括从纺织材料7000延伸的第一端部7012和从纺织材料7000延伸的与第一端部7012相对的第二端部7014。
继续地,第二纺织材料7002可以邻近于第一纺织材料7000的第一表面7020定位。在示例性方面中,第二纺织材料7002可以包括材料的扩展。在其他示例性方面中,如图44中所示,第二纺织材料7002可以包括材料带。使用材料带可以帮助制造由纺织材料7000和7002形成的服装物品,该服装物品重量轻且更透气。每个翼片7010的第一边缘7004可以在附接点7016处附连到第二纺织材料7002。翼片7010的第一边缘7004到第二纺织材料7002的附接将翼片7010偏拉到开放状态,这有利于包含图44中所示纺织结构的服装物品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空气流动。图44中所示的纺织品结构可以被定位在服装物品上经受高度气流或气压的区域中。示例性位置可以包括例如服装物品的前部部分(例如,沿着上衣的中央前躯干区域)。图44中描绘的结构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了可以使用可替代结构。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定向褶裥和接缝
当接缝和/或褶裥被定位在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上时,本文所描述的服装物品可以利用定向褶裥和接缝来形成立起部。当被定位在服装物品的面向外的表面上时,定向接缝和褶裥可用于引导空气在服装物品上流动。例如,它们可用于将气流引导至服装物品中的开口或通风结构,在该开口或通风结构中气流可被引导到服装物品中。
图31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具有定向接缝3110的示例性纺织品的透视图。在示例性方面中,定向接缝(诸如定向接缝3111)可以通过将第一材料片料3114的第一边缘3112附连至第二材料片料3118的第一边缘3116来形成,使得边缘3112和3116沿着接缝3111的长度相对于第一材料片料3114和第二材料片料3118的表面平面在z方向上延伸。
图32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沿着图31的切割线32-32截取的定向接缝3111的横截面视图。如所示出的,第一材料片料3114的第一边缘3112可以折叠在第二材料片料3118的第一边缘3116上。两个边缘3112和3116可以使用例如缝合、粘结、粘合等而被联接在一起。此外,如所示出的,两个边缘3112和3116与第一材料片料3114和第二材料片料3118的剩余部分的表面平面呈非平面关系。图32中对接缝3111的绘示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了第一材料片料3114的第一边缘3112可以不与第二材料片料3118的第一边缘3116重叠,或者第二材料片料3118的第一边缘3116与第一材料片料3114的第一边缘3112重叠。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服装物品中也可以形成并利用定向褶裥而非诸如接缝3111的定向接缝。例如,图33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形成在纺织品3300上的定向褶裥3310的横截面视图。在这个方面中,纺织品3300被折叠以形成褶裥3310。褶裥3310的相对的侧面可以附连在一起,使得褶裥3310相对于纺织品3300的表面平面在z方向上延伸。
当结合到服装物品中时,定向接缝和/或褶裥可以定位在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上,以提供离开穿着者身体表面的立起部。例如,类似于上面讨论的立起节状物,定向接缝或褶裥可以被构造为具有2.5mm至6mm之间的高度,以产生空气可以有效循环的空间并且使穿着者降温。此外,当被定位在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上时,定向接缝或褶裥也有助于减少粘附感。根据本文的方面,定向褶裥或接缝可以定位在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上的多个位置处。例如,当被构造成提供立起部时,褶裥或接缝可以定位在服装的邻近于穿着者的高发热区域的区域(诸如胸部或背部区域)中。在另一示例中,当被构造成减少粘附感时,褶裥或接缝可以沿着服装物品的侧部定位。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如图34中所示,定向接缝或褶裥也可以定位在服装物品的面向外的表面上。图34图示了服装物品3400,该服装物品3400具有被定位在服装物品3400前部上的多个定向接缝/褶裥3410。定向接缝/褶裥3410的定位可以基于人体的气流图。在一个示例性方面中,定向接缝/褶裥3410可用于将在服装物品3400的前部上流动的空气引导至沿着服装物品3400的侧部定位的通风结构3412。尽管穿孔被示出为通风结构3412,但是本文设想了可以使用本文所讨论的任何通风结构。图34中所示的定向接缝/褶裥3410和通风结构3412的位置和构造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其他位置和构造被认为在本文的方面内。
如所描述的,定向褶裥或接缝可用于在被定位在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上时形成立起部,并且可用于在被定位在服装物品的面向外的表面上时引导气流。
模制结构
本文所描述的服装物品可以使用模制结构来形成立起部、开放度以及充当通风结构。在示例性方面中,模制结构可以利用形成服装物品的织物形成。在其他方面中,模制结构可以包括结合到服装物品中的装饰件。概括地说,模制结构可以包括开放框架,该开放框架具有远离例如服装物品的面向外的表面延伸(即,在正z方向上延伸)的突起部和远离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延伸(即,在负z方向上延伸)的突起部。在一些方面中,远离服装物品的面向外的表面延伸的突起部可充当通风结构,远离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延伸的突起部可提供立起部。此外,该结构的开放框架可能有助于增加服装物品的开放度百分比。
图35中描绘了示例性模制结构并且总体上由数字3500表示。在一个示例性方面中,可以使用诸如热模制工艺的模制工艺由纺织品3510形成模制结构3500。例如,纺织品3510可以至少部分地由可热定型(heat settable)或可模制的纤维、丝材或纱线形成。例如,纺织品3510可以全部地或部分地由热塑性聚氨酯(TPU)纱线形成,该热塑性聚氨酯纱线在受热时部分熔化,在冷却时重新凝固。在一个示例性方面中,多排TPU纱线可以以平行的横列针织或编织到纺织品3510中。纺织品3510然后可以被切割或切开以形成开口(下面讨论),其中TPU横列的方向可以沿着切割路径。纺织品3510然后可被热模制以部分熔化TPU纱线。在另一示例性方面中,模制结构3500可以由聚氨酯膜形成,并且然后使用例如缝合、粘结、粘合等结合到纺织品3510中。
继续地,在另外的示例中,可以通过使用另外的纺织层并使用粘合剂膜将该层附连到纺织品3510来形成模制结构3500。复合纺织品然后可以使用例如激光切割,并且然后使用阳模和阴模(positive and negative molds)模制。在又一示例中,纺织品3510可包括“干烧(dryfire)”织物(即阻燃织物),当暴露于热时,该织物从柔韧织物变为半刚性织物。为了形成模制结构3500,可以使用模制工艺对纺织品3510施加热。
在一个示例性方面中,模制结构3500包括与第二系列平行横列3514交替的第一系列平行横列3512,其中横列3512通常不附连到横列3514。每个横列3512包括远离纺织品3510的第一表面延伸的第一组突起部3516,以及远离纺织品3510的第二相反表面延伸的第二系列突起部3518。换句话说,突起部3516在例如正z方向上延伸,而突起部3518在负z方向上延伸(或反之亦然)。在示例性方面中,对于特定横列3512,突起部3516与突起部3518交替。在示例性方面中,横列3514不包括突起部。换句话说,横列3514与纺织品3510的表面平面呈平面关系,而横列3512与纺织品3510的表面平面呈大致非平面关系。由于第一横列3512和第二横列3514的构造(例如,一个横列与纺织品3510的表面平面呈平面关系,而另一个横列与纺织品3510呈非平面关系),故开口3520由远离纺织品3510的第一表面延伸的突起部3516和远离纺织品3510的第二表面延伸的突起部3518形成。
当结合到服装物品中时,纺织品3510的第一表面可以包括服装物品的面向外的表面,并且纺织品3510的第二表面可以包括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这样,突起部3516将从服装物品向外延伸,并且突起部3518将向内突出(即,当服装物品被穿着时朝向穿着者的身体表面)。因此,突起部3516可充当通风结构,从而有助于捕获在服装物品上行进的空气,并通过例如开口3520将空气引入到服装物品中。该动作可以通过突起部3516的勺状构造来增强。在示例性方面中,突起部3518可用于在服装物品和穿着者的身体表面之间形成立起部。因此,在示例性方面中,突起部3518可以被构造为具有在2.5mm和6mm之间的高度。此外,开口3520可以有助于服装物品的开放度百分比。模制结构3500的构造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了可以使用其他模制结构。
纺织纱线操作
本文描述的服装物品可以由具有纱线的纺织品或材料形成,这些纱线已经被机械操作以在z方向上形成尺寸,以便例如形成立起部和/或引导气流。换句话说,可以操作纺织品选定区域中的纱线以远离纺织品的表面平面延伸。这可以通过例如编织工艺、针织工艺、编结工艺、捻制工艺、打环工艺等来实现。所操作的纱线可以采取离散节状物、一个或更多个直线或曲线区段等形式。另外地或者可替代地,纱线也可以被机械操作以形成孔,这些孔可以用来增加服装物品的开放度百分比。
在示例性方面中,机械操作纱线可以包括性能纱线,诸如被构造成将水分从穿着者身体表面吸走或传输离开的纱线。也可以使用反应性或适应性纱线,其中适应性纱线在暴露于诸如水、汗水、水分、热等刺激时尺寸发生变化。纱线的激活可能导致纱线膨胀或伸长,从而增加在z方向上的尺寸或高度。在去除刺激后,适应性纱线可能会转变回来,从而导致在z方向上尺寸减小。这对于响应于不同的训练和/或天气条件而动态地改变机械操作纱线的存在和/或高度会是有用的。例如,穿着者在锻炼时或在炎热条件下产生的汗水、热或水分可能导致机械操作纱线达到预定高度。然而,当静息或在较冷的条件下运动时,纱线不会被激活,或者可以被激活到很小的程度(例如,被激活到具有2mm或更小的高度),以减小在z方向上的尺寸。
一旦纺织品形成为服装物品,可以将在z方向上形成尺寸的机械操作纱线定位在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上,以提供例如在服装物品和穿着者身体表面之间的立起部和/或减少粘附。在示例性方面中,纱线可被操作以实现在2.5mm和6mm之间的立起高度。当位于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上时,机械操作纱线可被定位在服装物品的中央前部、中央后部或沿着服装物品的侧部,以提供立起部和/或减少这些区域中的粘附。
机械操作纱线也可以被定位在服装物品的面向外的表面上,以便例如引导空气在服装物品上流动。例如,当操作纱线采取一个或更多个直线区段的形式时,这些区段可以被定位在服装物品上,使得它们将气流引导至一个或更多个通风结构。这类似于上面参考图34所讨论的定向褶裥/接缝。
褶裥结构
本文描述的服装物品可以利用褶裥结构来提供立起部、引导气流和/或增加服装物品的开放度百分比。在示例性方面中,褶裥结构可响应于由穿着者产生的张紧力的存在或不存在而扩展和收缩。在示例性方面中,褶裥结构的扩展可以暴露褶裥结构中的孔或开口,以增加服装物品的开放度百分比。
根据本文的方面,在图36A和图36B中示出了示例性褶裥结构。褶裥结构3600在图36A中被示为处于静息状态或非张紧状态并且在图36B中被示为处于张紧状态。通常,褶裥结构3600是通过折叠纺织品3610以形成多个折叠部3612而形成的,这些折叠部3612彼此相邻地定位在纺织品3610上。在示例性方面中,纺织品3610可以包括结合到服装物品中的装饰件,或者纺织品3600可以用于形成服装物品。继续地,在相邻折叠部3612之间形成空间3613。折叠部3612可以被热定型,使得它们在使用期间保持其形状。为了使热定型更有效,纺织品3610或其部分可由诸如聚酯或尼龙的合成纤维形成。如所示出的,每个折叠部3612延伸远离纺织品3610的表面平面(即,在z方向上延伸)。
图36B描绘了在张紧力(由箭头3616指示)被施加到纺织品3610之后的褶裥结构3600的视图。如所示出的,折叠部3612被拉开(沿张紧力3616的方向拉动),以暴露位于折叠部3612之间的可选穿孔3614。
当位于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上时,折叠部3612可产生远离穿着者身体表面的立起部。当处于非张紧状态时,诸如当穿着者休息或尚未开始锻炼时,折叠部3612之间的空间3613可以帮助捕获由穿着者产生的温暖空气,从而有助于保持穿着者温暖。当处于张紧状态时,诸如当穿着者开始锻炼时,由折叠部3612形成的立起部的区域增加,并且可以为空气提供足够的空间,以通过例如促进蒸发冷却来有效地循环和使穿着者降温。此外,当纺织品3610处于张紧状态时,穿孔3614的暴露可以增加服装物品的开放度百分比,并促进服装物品外部的环境和服装物品内部之间的空气流动。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当位于服装物品的面向外的表面上时,褶裥结构3600可以帮助引导空气在服装物品的表面上流动。例如,当褶裥结构3600处于张紧状态时,诸如图36B中所示,空气可以沿着折叠部3612流动并被导向至穿孔3614。
在两种情况下,无论位于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还是面向外的表面上,褶裥结构3600都可以帮助增加服装物品在被穿着时的拉伸特性。例如,与褶裥结构3600的聚集材料相关联的固有拉伸可用于在服装物品倾向于高程度运动的区域处提供增加的拉伸。
张力变形
张力变形总体上涉及向纺织材料施加张力、在处于张紧状态时向纺织材料施加(并在需要时固化)表面处理物以及释放张力的过程。表面处理物有助于在施加表面处理物的区域中保持纺织材料处于张紧状态。该工艺可用于形成例如立起部和通风结构。图45、图46、图48、图49和图50中描绘了经受张力变形的示例性纺织材料和服装物品。
如在整个本公开中所使用的,术语“张紧状态”是指纺织材料被拉伸到其原始长度(原始长度也可以被描述为在静息或非张紧状态下的纺织品的长度)的110%至180%、120%至170%、130%至160%或140%至150%之间。可以沿着纺织品的纵向纹理、横向纹理和/或偏斜纹理测量拉伸。描述这一点的另一种方式是说明拉伸可以在经线方向或纬线方向上测量。测量纺织材料的拉伸的一种示例性方法是沿着纺织材料的经线方向拉伸纺织材料,直到它不能再拉伸(即,直到锁定(lockout))。最终拉伸长度除以纺织材料的原始长度,以确定拉伸百分比。对于纬线方向拉伸,可以执行相同的工艺。作为一示例,在经线方向上从58.5cm拉伸到73.5cm的织物将具有25.6%的拉伸。锁定时测量的拉伸百分比可以对应于被测试的特定纺织材料在拉伸方向(经线或纬线)上的最大可允许的拉伸。然而,由于不同的纺织材料可以用不同的纱线和/或通过不同的制造方法形成,因此对于每种纺织材料,拉伸百分比可以不同。
图51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用于在纺织材料中产生张力变形的第一示例性过程12000。为了开始过程12000,在步骤12010中提供纺织材料。纺织材料可以包括针织、编织或非编织的材料的片料。在示例性方面中,纺织材料可以响应于例如穿着由纺织材料形成的服装物品的穿着者产生的正常张紧力而呈现低程度的拉伸。例如,纺织材料可以在不使用弹性纱线(诸如氨纶、莱卡(Lycra)、弹性纤维等)的情况下形成。然而,本文还设想了,由于诸如氨纶、莱卡、弹性纤维等的存在,纺织材料可能呈现某种程度的拉伸(双向或四向)。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然后在步骤12012中,在一个或更多个方向上将张力施加到纺织材料。施加到纺织材料的张力可以在x方向(例如,纵向纹理)和y方向(例如,横向纹理)上,或者仅在x方向或y方向上。也可以沿着纺织品的偏斜纹理施加拉伸。换句话说,可以沿纬线方向、沿经线方向、沿纬线方向和经线方向两者,或者沿偏离纬线方向和经线方向的方向施加张力。如将在下面更全面地解释的,许多不同的张力保持装置可用于向纺织材料施加张力。在一个示例性方面中,张力可以施加到纺织材料上,直到实现锁定(即,在不撕裂或断裂织物的情况下不可能进一步拉伸)。换句话说,施加到纺织材料的张力刚好低于材料的断裂强度。然而,本文设想可以施加小于纺织材料的锁定点的张力。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如上所述,可以施加张力以将纺织材料拉伸到纺织材料的静息或原始长度的110%、120%、130%、140%、150%、160%、170%或180%。
在步骤12014中,在纺织材料保持处于张力下时,向纺织材料的一个或更多个部分施加表面处理物。表面处理物可以包括例如有机硅、热塑性聚氨酯、聚氨酯、聚氨酯树脂油墨、其他弹性体材料等。此外,表面处理物可以包括添加剂以赋予表面处理物功能性益处。示例性添加剂可以包括反射材料、冷却材料如木糖醇等。表面处理物的施加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诸如丝网印刷、3-D印刷、膜转印、添加剂制造、热传递等。表面处理物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状或构造施加于纺织材料。此外,表面处理物可以以可变图案或重复图案施加于纺织材料。此外,可以将多于一层的表面处理物施加到纺织材料的部分。本文设想了,施加到纺织材料上的张力的量、施加张力的方向、施加的表面处理物的形状构造和/或表面处理物的层数可以全部或单独地控制或调节,以获得如下所述的特定张力变形效果。
过程12000可以进一步包括固化步骤,其中纺织材料在施加表面处理物之后被固化。固化步骤在纺织材料保持处于张力下的同时进行。固化可以通过例如加热、施加紫外光等来进行。一旦表面处理物已经固化,施加到纺织材料上的张力可以被释放。在张力释放之后,蒸汽可以被施加到纺织材料,以促进纺织材料的部分返回到它们的原始或静息状态,并减少纺织材料的变形。过程12000的结果是已经施加表面处理物并在张力下固化的纺织材料的部分保持处于张紧状态(即,处于拉伸状态),而没有施加表面处理物的纺织材料的其他部分返回到它们的原始或静息长度或状态。换句话说,当纺织材料处于拉伸状态时,表面处理物的施加和固化有助于将拉伸的纱线、纤维和/或丝材“锁定”或固定在拉伸状态。
在可选的方面中,一个或更多个开口可以形成在纺织材料中与施加表面处理物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中。换句话说,开口可以在纺织材料的通过施加表面处理物而保持在张紧状态下的部分处形成在纺织材料中。这可以例如通过激光切割、机械切割、水射流切割、超声波切割等来实现以在纺织材料中形成促进空气流动的开口。在示例性方面中,开口可以在张力被释放后形成。在可替代的方面中,开口可以在纺织材料处于张力下时形成。
如所提及的,为了产生张力,纺织材料可以被定位在张力保持装置上,该张力保持装置被构造成向纺织材料施加预定量的张力并保持预定量的张力。所使用的张力保持装置可以是纺织材料可以被定位在其上的任何装置,并且可以在整个张力变形过程中在纺织材料上施加并保持张力。一般来说,本文所设想的张力保持装置被构造成可调节到一个或更多个长度、宽度或周长(当张力保持装置为圆形时)。根据特定张力保持装置的已知长度、宽度和/或周长,并且根据锁定时纺织材料的特定拉伸百分比,纺织材料的尺寸较小部分被定位在该装置上。换句话说,为了避免纺织材料拉伸超过张力保持装置的已知长度、宽度和/或周长的情况,纺织材料被切割或成形为具有小于张力保持装置的已知长度、宽度和/或周长的长度、宽度和/或周长。再用另一种方式来描述,织物被切割或成形,使得当被定位在张力保持装置中时,织物可以拉伸到其最大拉伸百分比。
在一种构造中,张力保持装置可以是夹具,该夹具在整个张力变形过程中保持纺织材料,如参考图51所描述的。纺织材料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固定到夹具,包括例如被缝合到夹具上、通过夹子附接到夹具、固定在夹具框架中等。图53和图54图示了两个示例性的张力保持装置。在图53中,纺织材料14008已经固定到扁平框架形状的张力保持装置14010上。在一个示例中,这可以通过在纺织材料14008的相对的侧面形成袋或孔道,并将杆插入袋中来实现。一旦纺织材料14008已经固定到张力保持装置14010,则张力可以沿x方向、y方向或两个方向施加到纺织材料14008。图53中描绘的结构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了可以使用可替代的构造。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在另一示例中,并且如图54中所示,张力保持装置15000可以包括两个半部15010和15012,其中两个半部15010和15012沿着一侧铰接(例如,形状像蛤壳)。张力保持装置15000可由金属或任何其他材料制成,该材料将在整个张力变形过程中保持其结构并保持纺织材料处于张力下。纺织材料可以通过例如夹子、缝制等附接到两个半部15010和15012的侧边缘。为了施加张力,两个半部15010和15012是打开的,这拉伸了纺织材料并产生了在整个张力变形过程中保持的张力。图54中描绘的结构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了可以使用可替代的构造。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本文设想的张力保持装置的另外的示例包括可伸缩以产生长度的扁平框架。在这个示例中,纺织材料将在静息长度处附连到扁平框架。然后,张力保持装置将扩展以在纺织材料上产生张力。另一示例包括三维结构(矩形、圆柱形等)。在这个方面中,纺织材料将形成管状结构,并在三维结构上被牵拉以在纺织材料中产生张力。又一示例包括具有圆形框架的夹具,该圆形框架可用于同时在经线方向、纬线方向以及偏离经线和纬线方向的方向上(沿着偏斜纹理)施加张力。本文设想了张力保持装置的其他示例。
除了保持纺织材料上的张力之外,可以设想,本文描述的张力保持装置可以被构造成允许在对纺织材料施加表面处理物的位置和在纺织材料中形成一个或更多个开口的位置之间配准。换句话说,张力保持装置可以被构造为从该过程中的一个步骤(诸如当处于张力下时对纺织材料施加表面处理物)转移到后续步骤,诸如在保持施加表面处理物的位置和将要形成开口的位置的配准的同时进行激光切割。图53的张力保持装置14010说明了张力保持装置的示例,该张力保持装置被构造为允许配准。例如,张力保持装置14010的四个角14000、14002、14004和14006可用于为多个步骤(诸如在张力下施加表面处理物,随后进行激光切割)配准纺织材料14008。这可以通过在加工步骤期间相对于固定参考点定位四个角14000、14002、14004和14006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来实现,从而在多个加工步骤期间将纺织材料保持在均匀位置中。另外,张力保持装置14010可以从一个步骤跳跃或转到下一个步骤,并且角14000、14002、14004和14006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可以相对于固定参考点定位,从而在保持纺织材料上的表面处理物施加到纺织材料上的和/或开口正在形成的不同位置之间配准的同时,允许在纺织材料的相反的表面上执行加工步骤。
如图52中所描述的,张力变形也被设想为可以通过第二过程13000实现。本文设想了,过程13000可以在制造纺织材料的制造设施中进行。在步骤13010中提供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纺织材料。纺织材料可以具有与参照过程12000所描述的纺织材料类似的性质。此后,在步骤13012中,第一张力被施加到第一表面,并且第二张力被施加到第二表面。可以在相同的方向上同时施加第一张力和第二张力。在一个示例性方面中,第一张力和第二张力可以例如通过作用在纺织材料的相反的表面上的辊来施加。在这方面中,辊以不同的速度在同一方向上移动或旋转,在纺织材料的相反的表面上产生第一张力和第二张力。
继续地,在步骤13014中,在纺织材料保持处于张力下的同时,对纺织材料的一个或更多个部分施加表面处理物。另外,类似于参考图51所描述的第一张力变形过程,在接受表面处理物之后,纺织材料可以被固化以定型或固定表面处理物。一个或更多个开口也可以形成在纺织材料中与施加表面处理物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即,在保持处于张力下的区域)中。这可以例如利用激光切割、机械切割等来执行,以在纺织材料中形成期望的开口图案。开口可以在纺织材料处于张力下或张力释放后形成。所描述的这些张力变形过程仅仅是示例的,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本文描述的张力变形过程导致形成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纺织材料,其中第一部分通过施加表面处理物而保持在张紧状态下,并且第二部分处于无张力或静息状态(即,第二部分内的纱线、纤维和/或丝材处于其静息长度的状态)。换句话说,第一部分可以保持在大于纺织材料的静息长度的预定拉伸水平,并且第二部分处于纺织材料的静息长度。
例如,图45示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经历了张力变形过程的纺织材料8000的第一表面。在张力下将表面处理物8016施加到纺织材料8000的多个不同的第一部分8010,使得第一部分8010在表面处理物已经固化之后保持在张紧或拉伸状态。保持在张紧状态的第一部分8010彼此被处于非张紧或静息状态的第二部分8014分开。张紧或拉伸的第一部分8010邻近于未张紧或未拉伸的第二部分8014的定位在纺织材料8000中产生变形或“起皱”8012,导致多个凸起部分或立起结构8015。换句话说,由于表面处理物,第一部分8010保持在110%至160%的拉伸之间,并且由于没有表面处理物,第二部分8014处于非拉伸状态。当纺织材料8000被结合到服装物品中时,通过张力变形过程产生的立起结构可以被定位在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上,其中当服装物品被穿着时,它们有助于促进服装物品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空气流动。图45中描述的结构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可以使用可替代的构造。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图50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纺织材料8000的第一表面的透视图。在图50中,更好地示出了在纺织品8000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立起结构8015(示出在图45中)。如所描述的,张紧的第一部分8010邻近于未张紧的第二部分8014的定位形成立起结构8015。立起结构8015相对于纺织材料8000的表面平面在z方向上延伸。当纺织材料8000被结合到服装物品中时,立起结构8015在服装物品和穿着者的身体表面之间提供空间,空气可以在该空间中有效地循环并使穿着者降温。虽然立起结构8015被描述为位于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上,但是立起结构8015也可以位于服装物品的面向外的表面上。图50中描述的结构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可以使用替代的配置。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图46图示了根据本文的方面已经经历张力变形过程的另一示例性纺织材料9000。纺织材料9000包括多个第一部分9004和多个第二部分9002。在该示例中,多个第一部分9004通过施加表面处理物而保持在张紧状态,该表面处理物例如可以是膜。第二部分9002处于无张力静息状态。在示例性方面中,狭缝边缘9006和9008被制造并在已经施加表面处理物的区域(即,在第一部分9004)中界定纺织材料9000中的开口9012。由于第一部分9004(张紧状态)和第二部分9002(非张紧状态)并置,故第一部分9004远离纺织材料9000的表面平面延伸(例如,在z方向延伸)以形成如上所述的立起结构。因此,通过在处于张紧状态时对纺织材料9000施加表面处理物而形成的立起结构和开口(诸如开口9012)的组合形成通风结构,该通风结构被构造成帮助将空气从纺织材料9000的第一表面引导到第二表面。张力变形的过程能够形成多个开口,这些开口可以策略性地位于纺织材料9000上。
继续参考图46,保持在张紧状态下的多个第一部分9004可以具有大致拱形的形状,这至少部分是由于所施加的表面处理物的形状构造。尽管以拱形示出,但是本文设想了,多个第一部分9004例如可以包括其他形状,诸如圆形、方形、菱形、卵形等。此外,可以设想,多个第一部分9004的形状可以形成或成形为反映公司的品牌或徽标。
图47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的沿着切割线47-47截取的纺织材料9000的示例性第一部分9004的横截面。当纺织材料9000处于张力下时,表面处理物9010已经被施加到纺织材料9000。当在处于张力下时对第一部分9004施加表面处理物9010时,该位置中的纺织材料9000被偏拉以形成立起结构。狭缝边缘9006和9008一起形成通风口或开口9012,其促进纺织材料9000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的空气流动。
图48中示出了包含纺织材料9000的服装物品9050,其描绘了服装物品9050的前视图。根据本文的方面,服装物品9050具有多个通风口或开口9012。在示例性方面中,服装物品9050可以包括前片料9052和后片料9054,其一起帮助至少部分地界定领口9053和腰部开口9060。服装物品9050还可包括第一袖筒9056和第二袖筒9058。尽管服装物品9050被描述为具有前片料9052和后片料9054,但是本文设想了服装物品9050可以由整体片料(例如通过圆形针织、平针针织或编织工艺)形成,或者由在一个或更多个接缝处附连在一起的一个或更多个另外的片料形成。虽然图48中的服装物品9050被描绘为带有袖筒的衬衫,但是可以设想,服装物品9050可以采取无袖衬衫、带有帽或四分之一袖筒的衬衫、具有全长袖筒的衬衫、具有四分之三袖筒的衬衫、夹克、连帽衫、拉链衬衫或夹克、裤子、短裤、袜子、帽子等的形式。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如在图48中所描绘的服装物品9050中所示,多个第一部分9004可以按列和/或行对齐,或者多个第一部分9004可以随机地位于服装物品9050的前片料9052和后片料9054上。另外,多个第一部分9004可以布置在服装物品9050的前部、后部、侧部或肩部区域上的带或区中。在这些构造中,多个第一部分9004可以充当通风结构,该通风结构被定位成优化用于捕获和引导在服装物品9050的前部、后部和/或侧部上流动的空气的机会。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如图48中所示,服装物品9050包括保持在张紧状态下的多个第一部分9004,而第二部分9002处于静息或非张紧状态。狭缝边缘9006和9008延伸穿过前片料9052,使得它们形成在服装物品9050外部的环境和服装物品9050内部之间的流体连通路径。开口9012的位置可以基于气流图和气压图,这些气流图和气压图可以指示服装物品9050的这些部分经历与服装物品9050的其他区域相比高(或更高)程度的气流(或气压)。这样,开口9012可充当流入通风口。尽管示出了具有相对小的尺寸的开口,但是本文设想了,开口9012的尺寸可以不同。图48中所示的构造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了可以使用可替代的构造。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图49描绘了根据本文的方面已经经历了拉伸变形过程的纺织材料10000的又一可替代构造。在图49中,纺织材料10000包括保持在张紧状态下的多个第一部分10004和处于无张力或静息状态下的第二部分10002。开口10006可以形成在第一部分10004处,空气可通过该开口从纺织材料10000的第一表面流动到第二表面。在这个特定示例中,所施加的表面处理物的形状形成了更长的更像隧道的开口,这会有助于引导空气流过纺织材料10000。可以设想,可以在本文使用已经经历张力变形过程的纺织部分和服装物品的另外的构造。图49中描绘的结构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了可以使用可替代的构造。任何及所有的方面以及其任何变型被设想为在本文的范围内。
如所描述的,张力变形过程可用于在服装物品中形成立起结构和/或通风结构,以获得通过服装物品的预定水平的气流,并通过促进蒸发传热来帮助使穿着者降温。此外,通过施加表面处理物而保持处于张力下的服装物品的部分可以策略性地位于暴露于高气流的服装物品的部分,这可以有助于捕获空气并将其输送到服装物品中,其中该空气可以促进蒸发传热。
结论
本文的方面提供了一种服装物品,该服装物品利用多种不同的结构和特征来提供立起、开放度和通风结构,以在宽范围的条件下实现热调节。本文描述的特征和结构可以单独使用或以任何组合来实现这些特性。当被使用时,这些特征和/或结构可以帮助运动员将温度保持在最佳范围内,从而有利于运动表现。
本文还涉及以下方面:
项目1.一种服装物品,包括:多个立起结构,所述多个立起结构位于所述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上并且相对于所述服装物品的表面平面在z方向上延伸,所述多个立起结构中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在2.5mm和6.0mm之间的高度。
项目2.根据项目1所述的服装物品,还包括多个设计开口,所述多个设计开口延伸穿过所述服装物品,使得所述服装物品的表面积的20%至45%包括所述多个设计开口。
项目3.根据项目2所述的服装物品,其中,所述多个设计开口中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穿过所述多个立起结构中的至少一些。
项目4.根据项目2所述的服装物品,其中,当所述服装物品处于静息状态时,所述多个设计开口中的至少一部分是闭合的,并且其中,当张紧力被施加到所述服装物品时,所述多个设计开口中的至少一部分是开放的。
项目5.根据项目1所述的服装物品,其中,所述多个立起结构的所述部分包括当暴露于水时膨胀或扩大的材料。
项目6.根据项目5所述的服装物品,其中,当暴露于水分时,所述多个立起结构的所述部分具有在2.5mm和6.0mm之间的高度。
项目7.根据项目1所述的服装物品,其中,所述服装物品由纺织材料形成。
项目8.根据项目7所述的服装物品,其中,所述纺织材料包括针织材料或编织材料中的一种。
项目9.根据项目8所述的服装物品,其中,所述多个立起结构的所述部分通过对所述纺织材料施加表面处理物而保持处于张紧状态。
项目10.根据项目9所述的服装物品,其中,当处于所述张紧状态时,所述多个立起结构的所述部分保持在110%至160%的拉伸之间。
项目11.一种形成服装物品的方法,所述服装物品具有立起结构,所述方法包括:提供纺织材料;在一个或更多个方向上向所述纺织材料施加张力;以及当所述纺织材料处于张力下时,向所述纺织材料的一个或更多个部分施加表面处理物以形成所述立起结构。
项目12.根据项目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纺织材料包括用于所述服装物品的图案件。
项目13.根据项目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x方向和y方向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方向上施加所述张力。
项目14.根据项目13所述的方法,其中,施加所述张力使得所述纺织材料被拉伸至其静息长度的110%至160%。
项目15.根据项目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表面处理物被施加于所述纺织材料的第一表面。
项目16.根据项目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纺织材料处于张力下时固化所述表面处理物。
项目17.根据项目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释放施加于所述纺织材料的所述张力。
项目18.根据项目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张力释放后,将蒸汽施加于所述纺织材料。
项目19.根据项目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纺织材料形成为所述服装物品。
项目20.根据项目19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纺织材料形成为所述服装物品时,所述纺织材料的所述第一表面包括所述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

Claims (15)

1.一种形成服装物品的方法,所述服装物品具有立起结构,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纺织材料;
在一个或更多个方向上向所述纺织材料施加张力;
当所述纺织材料处于张力下时,向所述纺织材料的一个或更多个部分施加表面处理物以形成所述立起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纺织材料包括用于所述服装物品的图案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x方向和y方向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方向上施加所述张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施加所述张力使得所述纺织材料被拉伸至其静息长度的110%至1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表面处理物被施加于所述纺织材料的第一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纺织材料处于张力下时固化所述表面处理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释放施加于所述纺织材料的所述张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张力释放后,将蒸汽施加于所述纺织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纺织材料形成为所述服装物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纺织材料形成为所述服装物品时,所述纺织材料的所述第一表面包括所述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
11.一种服装物品,包括:
第一纺织材料,其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纺织材料还包括翼片,所述翼片具有由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附连到所述第一纺织材料的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并附连到所述第一纺织材料的第二端部限定的周边形状;以及
第二纺织材料,其邻近于所述第一纺织材料的所述第一表面定位,其中所述翼片的所述第一边缘附连到所述第二纺织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装物品,其中所述第二纺织材料是非拉伸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装物品,其中所述翼片的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纺织材料的附接将所述翼片保持在开放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装物品,其中所述第一表面是所述服装物品的面向内的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装物品,其中所述第二表面是所述服装物品的面向外的表面。
CN202111209014.0A 2016-05-31 2017-05-30 服装热调节系统 Pending CN11400987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43540P 2016-05-31 2016-05-31
US62/343,540 2016-05-31
US201662429505P 2016-12-02 2016-12-02
US62/429,505 2016-12-02
US15/606,308 US11330851B2 (en) 2016-05-31 2017-05-26 Apparel thermo-regulatory system
US15/606,308 2017-05-26
CN201780046947.8A CN109496131B (zh) 2016-05-31 2017-05-30 服装热调节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6947.8A Division CN109496131B (zh) 2016-05-31 2017-05-30 服装热调节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9873A true CN114009873A (zh) 2022-02-08

Family

ID=604206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6947.8A Active CN109496131B (zh) 2016-05-31 2017-05-30 服装热调节系统
CN202111209014.0A Pending CN114009873A (zh) 2016-05-31 2017-05-30 服装热调节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6947.8A Active CN109496131B (zh) 2016-05-31 2017-05-30 服装热调节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11330851B2 (zh)
EP (1) EP3462953A1 (zh)
KR (4) KR102413803B1 (zh)
CN (2) CN109496131B (zh)
CA (1) CA3025426C (zh)
WO (1) WO20172101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09806A1 (en) * 2015-04-27 2016-10-27 Malachi Israel McGee Compression Shirt with Grip-Enhancing Features
US10271580B2 (en) * 2015-09-14 2019-04-30 Nike, Inc. Apparel item configured for reduced cling perception
US10285463B2 (en) * 2016-01-11 2019-05-14 Nike, Inc. Apparel item with integrated parachute structure
US11284651B2 (en) * 2016-01-11 2022-03-29 Nike, Inc. Engineered surface for increased drag on article
US11330851B2 (en) 2016-05-31 2022-05-17 Nike, Inc. Apparel thermo-regulatory system
US11937664B2 (en) * 2017-08-31 2024-03-26 Nike, Inc. Sole structure of an article of footwear and related methods
USD821761S1 (en) * 2017-10-20 2018-07-03 Nike, Inc. Garment
USD819982S1 (en) * 2017-10-20 2018-06-12 Nike, Inc. Garment
USD820604S1 (en) 2017-10-20 2018-06-19 Nike, Inc. Garment
USD860587S1 (en) * 2017-10-25 2019-09-24 Nike, Inc. Garment
US20190174834A1 (en) * 2017-12-07 2019-06-13 Anthony Gaskins Thermally insulated garment assembly
IT201800002423A1 (it) * 2018-02-06 2019-08-06 Geox Spa Inserto traspirante perfezionato per capo d'abbigliamento e calzatura, capo d'abbigliamento e calzatura con tale inserto
USD879432S1 (en) 2018-08-03 2020-03-31 Nike, Inc. Shoe
USD879431S1 (en) 2018-08-03 2020-03-31 Nike, Inc. Shoe
US11425944B2 (en) 2018-08-30 2022-08-30 Nike, Inc. Flexible cooling garment system
US11684094B2 (en) * 2018-08-30 2023-06-27 Nike, Inc. Flexible cooling garment system
US11122846B2 (en) * 2018-10-25 2021-09-21 Cornell University Breathable fabrics with smart pores
US11744325B2 (en) 2018-12-20 2023-09-05 Under Armour,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US11358367B2 (en) 2018-12-20 2022-06-14 Under Armour, Inc. Method of forming an article of apparel
USD873536S1 (en) * 2019-01-30 2020-01-28 Nike, Inc. Jacket
USD872975S1 (en) * 2019-01-30 2020-01-21 Nike, Inc. Jacket
USD885012S1 (en) * 2019-01-30 2020-05-26 Nike, Inc. Jacket
USD872974S1 (en) * 2019-01-30 2020-01-21 Nike, Inc. Jacket
NL2023381B1 (en) * 2019-06-25 2021-02-01 Tiesnitsch Beheer B V Cooling garment
US20210045477A1 (en) * 2019-08-12 2021-02-18 Nike, Inc. Apparel with cling reduction features
CN116033843A (zh) * 2020-09-08 2023-04-28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柔性降温服装系统
KR102504400B1 (ko) * 2022-03-14 2023-02-28 주식회사 나루씨이엠 돌기가 형성되는 의복
US11766811B1 (en) 2022-05-17 2023-09-26 John Robert Larsen Gel-foam body amalgam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5916A (en) 1992-10-14 1999-12-21 Techniscan,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aging with wavefields using inverse scattering techniques
JPH11511377A (ja) * 1995-08-31 1999-10-05 ミネソタ マイニング アンド マニュファクチャリング カンパニー 送出ロール付リバースグラビアキスコーティング装置
US6401250B1 (en) 2001-01-24 2002-06-11 Mcnabb Mark J. Ventilated athletic support garment
JP3924564B2 (ja) * 2001-07-03 2007-06-06 コロビン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有孔ラミネート
US20030041953A1 (en) 2001-08-31 2003-03-06 Bba Nonwovens Simpsonville, Inc. Method of making a bonded nonwoven web
EP1443831A1 (en) 2001-11-14 2004-08-11 Fagerdala Tuotanto Oy A breathable garment or protective device and the use thereof
KR100486883B1 (ko) 2002-10-15 2005-05-03 벤텍스 주식회사 숨구멍을 갖는 3층구조의 고흡습 초속건 원단
KR100486882B1 (ko) 2002-11-12 2005-05-03 벤텍스 주식회사 이면돌출층과 이면배수로를 갖는 흡습속건성 원단
US7437774B2 (en) 2004-03-19 2008-10-21 Nike, Inc. Article of apparel incorporating a zoned modifiable textile structure
US7669250B2 (en) 2004-10-14 2010-03-02 Nike, Inc. Article of apparel incorporating an embossed material
WO2007143980A1 (de) 2006-06-12 2007-12-21 X-Technology Swiss Gmbh Bekleidungsstück
JP5154045B2 (ja) 2006-09-14 2013-02-27 日本ゴア株式会社 耐摩耗性に優れた布帛、複合布帛、および、繊維製品、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CN102188053A (zh) 2010-03-15 2011-09-21 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 一种透气服饰
US9220306B2 (en) * 2010-12-07 2015-12-29 Anthony E. Majoros Apparel liner
FR2975944B1 (fr) 2011-06-03 2014-10-24 Lainiere De Picardie Bc Procede de fonctionnalisation d’un textile en vue de lui conferer des proprietes anti-abrasives
WO2013128606A1 (ja) * 2012-03-01 2013-09-06 アルケア株式会社 傷手当用品
CN107280111B (zh) 2012-08-27 2020-01-07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针对可调节的物理透气性特性整合至物品的动态材料
US10492550B2 (en) * 2014-01-28 2019-12-03 Under Armour, Inc. Article of apparel including thermoregulatory textile
US11330851B2 (en) 2016-05-31 2022-05-17 Nike, Inc. Apparel thermo-regulatory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30851B2 (en) 2022-05-17
EP3462953A1 (en) 2019-04-10
KR102144007B1 (ko) 2020-08-12
WO2017210160A1 (en) 2017-12-07
CA3025426A1 (en) 2017-12-07
US20240122276A1 (en) 2024-04-18
KR102413803B1 (ko) 2022-06-29
US20170340037A1 (en) 2017-11-30
CA3025426C (en) 2021-07-13
KR102271582B1 (ko) 2021-07-02
KR20200096690A (ko) 2020-08-12
CN109496131A (zh) 2019-03-19
CN109496131B (zh) 2021-10-15
KR102454017B1 (ko) 2022-10-12
KR20190002624A (ko) 2019-01-08
KR20210071102A (ko) 2021-06-15
US11857003B2 (en) 2024-01-02
KR20220093009A (ko) 2022-07-04
US20220202113A1 (en) 2022-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96131B (zh) 服装热调节系统
CN108135291B (zh) 运动激活通风系统
CN109640720B (zh) 具有选定的拉伸区的服装
CN107750130B (zh) 制造具有动态通风缝隙的服装物品的方法
EP3708015B1 (en) Apparel item with foam ink nodes for creating stand off on apparel items
CN107750131B (zh) 具有动态通风缝隙结构的下半身服装物品
US10575569B2 (en) Zoned insulation garment
CN109788815B (zh) 使用无纺聚合物材料区段形成的保温通风服装
CN109788814B (zh) 使用无纺聚合物片材形成的保温通风服装
CN220360144U (zh) 装饰件、服装物品、复合层压材料、上身衣服和衣服
JP2020204113A (ja) 受風冷却シート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衣服、外衣、鞄、靴および帽子
JP6945797B2 (ja) 通気構造を有する衣服
TWM653345U (zh) 用於在服裝中使用的裝飾件、服裝物品、複合層壓材料、上身衣服及衣服
JP6376674B2 (ja) 衣服
WO2023133279A1 (en) Dynamic vent structure for appar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