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07490A - 眼科装置 - Google Patents

眼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07490A
CN114007490A CN202080042568.3A CN202080042568A CN114007490A CN 114007490 A CN114007490 A CN 114007490A CN 202080042568 A CN202080042568 A CN 202080042568A CN 114007490 A CN114007490 A CN 114007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ye
inspection
subject
examination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25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林城久
中屋敷勇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d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d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007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74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016Opera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B3/0025Operational featur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electronic signal processing, e.g. eye mod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6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measuring intraocular pressure, e.g. tonomet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眼科装置,具备框体、移动部、检查用突出部、脸部拍摄部以及控制部。移动部使框体相对于受检者的脸部的相对位置移动。检查用突出部从框体的受检者对置面沿着检查轴向受检者侧突出。脸部拍摄部配置在受检者对置面中从检查轴向左右的任一方偏移的位置。在脸部拍摄部的拍摄范围中包含检查用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眼科装置与另一只眼相比先检查左眼和右眼中位于脸部拍摄部相对于检查轴偏移的方向的相反方向的眼。

Description

眼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进行受检眼的检查的眼科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进行受检眼的检查,使用各种眼科装置。在眼科装置中,例如存在眼压测定装置、眼屈光力测定装置、角膜曲率测定装置、眼底相机、OCT装置、激光扫描检眼镜(SLO)等。
作为眼科装置的一例,由脸部拍摄部拍摄受检者的脸部,基于拍摄的图像,执行检查部相对于受检者的眼(受检眼)的对位的装置已被公众所知。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眼科装置中,在比检查部的检查轴向左右任一方偏移的位置配置脸部拍摄部的拍摄光轴。眼科装置基于由脸部拍摄部拍摄到的图像,使检查部与受检眼之间的相对位置移动,由此使检查部的检查轴与受检眼一致。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7-196305号
在基于拍摄到的图像使检查轴与受检眼一致的情况下,从由脸部拍摄部进行拍摄的位置到检查轴与先进行检查的第一受检眼一致的位置为止的移动距离(以下,简称为“移动距离”)越长,在移动中受检眼的位置变化而无法适当地执行对位的可能性越高。此外,移动距离越长,越难以缩短检查时间。
也考虑通过基于作为检查对象的受检者组的瞳孔间距的平均值D设定脸部拍摄部相对于检查轴的左右方向的偏移量来缩短移动距离。作为一例,假设在使脸部拍摄部位于从受检者的左眼和右眼的中心向前方笔直地延伸的位置的状态下拍摄第一受检眼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如果将脸部拍摄部相对于检查轴的左右方向的偏移量设为瞳孔间距的平均值D的二分之一,则多数情况下用于使检查轴与第一受检眼一致的移动距离变短。
但是,眼科装置中的脸部拍摄部的位置有时会因各种因素而受到限制。例如,一部分的眼科装置需要具备从框体向受检者侧突出的检查用的突出部(作为一例,用于向受检眼喷射压缩空气的喷嘴等)。在该情况下,脸部拍摄部的位置越接近通过突出部的检查轴,映入脸部拍摄部的拍摄范围的突出部的比例越大。如果映入拍摄范围的突出部的比例过大,则难以基于拍摄到的图像检测受检眼的位置。另一方面,如果在突出部未映入拍摄范围的位置配置脸部拍摄部,则难以缩短上述的移动距离。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典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科装置,即使在检查用的突出部向受检者侧突出的情况下,也能够基于受检者的拍摄图像适当地使检查轴与受检眼一致。
本公开中的典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眼科装置在使检查轴与受检者的眼一致的状态下检查所述眼,具备:框体;移动部,使所述框体相对于所述受检者的脸部的相对位置移动;检查用突出部,从所述框体的受检者对置面沿着所述检查轴向所述受检者侧突出;脸部拍摄部,配置在所述框体的所述受检者对置面中从所述检查用突出部的所述检查轴向左右的任一方偏移的位置;以及控制部,在所述脸部拍摄部的拍摄范围中包含所述检查用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将所述框体的左右方向中所述脸部拍摄部相对于所述检查轴偏移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的情况下,将所述受检者的左眼和右眼中从所述框体观察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侧的眼设为比另一只眼先进行检查的第一检查眼,所述控制部执行如下步骤:脸部拍摄步骤,在使所述框体的所述相对位置移动到所述脸部拍摄部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位于所述受检者的左眼与右眼之间的初始位置的状态下,通过所述脸部拍摄部拍摄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检查眼的拍摄范围;第一移动步骤,通过基于在所述脸部拍摄步骤中拍摄到的图像控制所述移动部的驱动,使位于所述初始位置的所述框体的所述相对位置移动到所述检查轴与所述第一检查眼一致的第一位置;以及第二移动步骤,在所述第一检查眼的检查结束之后,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框体的所述相对位置移动到所述检查轴接近与所述第一检查眼相反侧的第二检查眼的第二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眼科装置,即使在检查用的突出部向受检者侧突出的情况下,也能够基于受检者的拍摄图像适当地使检查轴与受检眼一致。
本公开中例示的眼科装置在使检查轴与受检者的眼一致的状态下检查眼。眼科装置具备框体、移动部、检查用突出部、脸部拍摄部以及控制部。移动部使框体相对于受检者的脸部的相对位置移动。检查用突出部从框体的受检者对置面沿着检查轴向受检者侧突出。脸部拍摄部配置在框体的受检者侧对置面中从检查用突出部的检查轴向左右的任一方偏移的位置。
在脸部拍摄部的拍摄范围中包括检查用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将框体的左右方向中脸部拍摄部相对于检查轴偏移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与第一方向相反侧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将受检者的左眼和右眼中从框体观察位于第二方向侧的眼设为比另一只眼先进行检查的第一检查眼。将受检者的左眼和右眼中与第一检查眼相反侧的眼设为第二检查眼。
控制部执行脸部拍摄步骤、第一移动步骤以及第二自动步骤。在脸部拍摄步骤中,控制部在使框体相对于受检者的脸部的相对位置移动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通过脸部拍摄部拍摄至少包括第一检查眼的拍摄范围。在初始位置处,脸部拍摄部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位于受检者的左眼和右眼之间。在第一移动步骤中,控制部通过基于在脸部拍摄步骤中拍摄到的图像来控制移动部的驱动,使位于初始位置的框体的相对位置移动到检查轴与第一检查眼一致的第一位置。在第二移动步骤中,控制部在第一检查眼结束之后,使位于第一位置的框体的相对位置移动到检查轴接近第二检查眼的第二位置。
脸部拍摄部用于检测受检者的眼的位置。因此,认为通常将脸部拍摄部相对于检查用突出部(检查轴)的位置设定为使得检查用突出部脸部拍摄部的拍摄范围不包含的放射、。对此,本公开中例示的眼科装置,以脸部拍摄部的拍摄范围中特意包含检查用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定脸部拍摄部的位置。因此,和以从脸部拍摄部的拍摄范围将检查用突出部去除的方式、设定脸部拍摄部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脸部拍摄部设置在更接近检查轴的位置(所述效果后述)。此外,框体位于初始位置的情况下,将检查轴与脸部拍摄部的位置关系设定为,使得至少第一检查眼包含在脸部拍摄部的拍摄范围内(即,第一检查眼不被检查用突出部遮挡)。因此,眼科装置通过使框体移动到初始位置,能够利用设置于尽量接近检查轴的位置的脸部拍摄部适当地拍摄包括受检者的第一检查眼的图像。
控制部在通过脸部拍摄部执行拍摄之后,使位于初始位置的框体的相对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而使检查轴与第一检查眼一致。在框体的相对位置位于初始位置的情况下,从脸部拍摄部观察,第一检查眼和检查轴都位于第二方向(左方或右方)。此外,如上所述,尽管脸部拍摄部的位置以第一检查眼不被检查用突出部遮挡的程度离开检查轴,但是接近检查轴直至检查用突出部的一部分包含在拍摄范围内。因此,容易缩短从初始位置到第一位置的移动距离。之后,当第一检查眼的检查结束时,框体的相对位置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检查轴接近第二受检眼。因此,即使在检查用突出部向受检者侧突出的情况下,也能够基于受检者的拍摄图像适当地使检查轴与受检眼一致。
另外,也可以为,移动部通过使具备检查用突出部和脸部拍摄部的框体移动,使框体相对于受检者的脸部的相对位置移动。此外,也可以为,移动部通过使受检者的脸部(例如,支承受检者的脸部的脸部支承部等)移动而使相对位置移动。此外,也可以为,移动部通过使框体与受检者的脸部双方移动而使相对位置移动。
此外,脸部拍摄部可以是一个相机,也可以包括多个相机。在使用多个相机的情况下,使各个相机的拍摄区域重叠,也可以使受检眼(至少第一受检眼)包含在重叠的区域中,由此既能够检测与拍摄光轴交叉的二维方向(XY方向)上的受检眼的位置,又能够检测沿着拍摄光轴的方向(Z方向)上的受检眼的位置。
也可以为,控制部在脸部拍摄步骤中,通过脸部拍摄部拍摄同时包括受检者的第一受检眼和第二受检眼(即,左眼和右眼)的拍摄范围。也可以为,控制部在第二移动步骤中,基于根据在脸部拍摄步骤中拍摄到的图像检测的第二受检眼的位置,使框体的相对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该情况下,与仅根据图像检测第一受检眼的位置的情况相比,眼科装置能够更准确地使检查轴与左眼和右眼分别一致。
但是,也可以为,在脸部拍摄步骤的拍摄范围内不包含第二受检眼。此外,也可以不论在拍摄范围内是否包含第二受检眼,在第二移动步骤中,不使用第二受检眼的位置的检测结果而移动相对位置。例如,也可以在第二移动步骤中,基于作为检查对象的受检者组的瞳孔间距的平均值D,使框体的相对位置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在该情况下,通过应用上述的技术,能够适当地削减从初始位置向第一位置的相对位置的移动距离。
此外,能够适当地选择检查轴延伸的方向。例如,也可以在受检者坐在椅子上的状态下,在受检者的眼前配置眼科装置。在该情况下,检查轴也可以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此外,也可以在受检者仰卧的状态下,在受检者的脸部的上方配置眼科装置。在该情况下,检查轴也可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
也可以为,在将作为检查对象的受检者组的瞳孔间距的平均值设为D的情况下,检查轴与脸部拍摄部的物镜的中心之间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大于D/2。作为一例,假设对瞳孔间距为平均值D的受检者进行检查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如果将检查轴与脸部拍摄部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设为D/2、且将脸部拍摄部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作为受检者的左眼和右眼之间的中心进行拍摄,则从初始位置到第一位置的左右方向的移动距离为0。但是,如果将检查轴与脸部拍摄部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设为D/2,则映入脸部拍摄部的拍摄范围的检查用突出部的比例变大,左眼或右眼容易被遮挡。因此,通过使检查轴与脸部拍摄部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大于D/2,能够抑制左眼或右眼被检查用突出部遮挡。在该状态下,通过在眼科装置中包括上述的结构,能够同时适当地实现受检眼的位置检测以及从初始位置到第一位置的移动距离的缩短。
另外,在本公开的眼科装置中,在瞳孔间距的平均值D设定为67mm的基础上,配置各种结构。但是,瞳孔间距的平均值D能够根据检查对象的受检者组适当设定。例如,也存在将日本人的成年男性的瞳孔间距的平均值设为约64mm的数据。也可以基于该数据,将瞳孔间距的平均值D设定为64mm。此外,也可以根据作为检查对象的受检者组的人种、国籍、年龄、性别等适当地设定瞳孔间距的平均值D。
也可以为,框体的初始位置是脸部拍摄部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相比受检者的左眼和右眼的中心向第一方向侧偏移的位置。例如,在使用脸部拍摄部同时检测受检者的左眼和右眼的情况下,认为通常将脸部拍摄部的左右方向的位置配置在受检者的左眼和右眼的中心进行拍摄。但是,通过使初始位置处的脸部拍摄部的位置从左眼和右眼的中心特意向第一方向侧偏移,容易进一步缩短从初始位置到第一位置的移动距离。
但是,也可以变更框体的初始位置。例如,框体的初始位置是脸部拍摄部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与受检者的左眼和右眼的中心一致的位置。
也可以为,框体的初始位置在沿着检查轴的方向上,比使用检查用突出部执行眼的检查时的框体的位置(以下,称作“检查位置”)远离受检者的脸部。在该情况下,与沿着检查轴的方向上的框体的初始位置和检查位置相同的情况相比,脸部拍摄部对受检者的脸部的拍摄范围变宽。进而,当通过脸部拍摄部进行拍摄时,检查用突出部等与受检者接触的可能性也降低。因此,能够更适当地检测受检者的眼的位置。
也可以为,控制部进一步执行第一接近步骤、第一分离步骤和第二接近步骤。在第一接近步骤中,控制部在执行第一移动步骤之后且检查第一受检眼之前,使框体接近第一检查眼。在第一分离步骤中,控制部在检查用突出部对第一检查眼的检查结束之后且执行第二移动步骤之前,使框体远离第一检查眼。在第二接近步骤中,控制部在执行第二移动步骤之后,使框体接近第二检查眼。在该情况下,脸部拍摄部对左眼和右眼的拍摄、第一检查眼和第二检查眼的检查、以及从第一检查眼向第二检查眼的检查轴的移动通过一系列的动作顺畅地执行。
也可以为,脸部拍摄部配置在框体的受检者对置面中相比检查用突出部的检查轴向受检者的头上侧偏移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即使在为了减小框体相对于受检者的上下方向的相对移动量而使检查轴的高度接近受检者的眼的高度的状态下,也能够从检查用突出部的斜上方适当地拍摄受检者的左眼和右眼。即,当通过脸部拍摄部执行拍摄时,与检查用突出部、脸部拍摄部、左眼和右眼全部位于同一高度的情况相比,脸部的左眼和右眼难以被检查用突出部遮挡。因此,眼科装置既能够抑制框体的左右方向的移动量,又能够适当地检测左眼和右眼的位置。
将通过脸部拍摄部的物镜的中心、与检查用突出部相接且与检查轴交叉的直线设为切线T。将通过物镜的中心且相对于检查轴平行地延伸的直线设为直线SO。切线T与直线SO所成的角度也可以为40度以上。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映入脸部拍摄部的拍摄范围的检查用突出部的比例过大。因此,能够通过脸部拍摄部同时适当地拍摄左眼和右眼。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眼科装置1的概要结构的左视图。
图2是表示眼科装置1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框体3位于初始位置时的框体3相对于受检者的脸部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框体3位于第一位置时的框体3相对于受检者的脸部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由脸部拍摄部20拍摄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眼科装置1执行的全自动检查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框体3位于第一受检眼的检查位置时的框体3相对于受检者的脸部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框体3位于第二位置时的框体3相对于受检者的脸部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概要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一个典型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眼科装置1在使检查轴IO与受检者的眼(受检眼)E一致的状态下检查受检眼E。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的眼科装置1具备沿着检查轴IO向受检者侧突出的检查用突出部(本实施方式中为喷嘴)10,通过从检查用突出部10向受检眼E的角膜吹喷流体,根据角膜的变形形状测定受检眼E的眼压。即,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的眼科装置1为非接触式的眼压测定装置。但是,能够应用本公开中例示的技术的眼科装置并不限定于眼压测定装置。即,具备检查用突出部的各种眼科装置(例如,具备扩展视角的附件作为检查用突出部的眼科拍摄装置、以及具备射出用于检查的光的检查用突出部的眼科装置等),能够应用本公开中例示的技术的至少一部分。作为能够应用本公开中例示的技术的眼科装置的一例,可举出眼屈光力测定装置、角膜曲率测定装置、眼底相机、OCT装置、激光扫描检眼镜(SLO)等。本公开中的“检查”同时包括受检眼E的测定和拍摄。
参照图1对眼科装置1的概要结构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中的纸面左右方向设为Z方向(前后方向),纸面上下方向设为Y方向(上下方向),纸面进深方向设为X方向(左右方向)。具体而言,将图1中的纸面左侧(受检者侧)设为眼科装置1的前侧,纸面右侧设为眼科装置1的后侧。将图1中的纸面上侧设为眼科装置1的上侧,纸面下侧设为眼科装置1的下侧。将图1中的纸面眼前侧设为眼科装置1的左侧,纸面里侧设为眼科装置1的右侧。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眼科装置1具备基台2、框体3、移动部4和脸部支承部5。基台2载置在设置场所,支承眼科装置1的整体。框体3具备用于执行受检眼E的检查的各种结构(详细情况后述)。框体3经由移动部4支承于基台2。脸部支承部5支承受检者的脸部并进行定位。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颚台和前额垫作为脸部支承部5。受检者将下颚放在颚台上且将前额贴在前额垫上,由此将脸定位。移动部4使框体3相对于被脸部支承部5定位的受检者的脸部的相对位置。
作为一例,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部4基于马达等致动器使框体3相对于基台2在前后方向、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三维方向)上移动,由此使框体3相对于受检者的脸部的相对位置移动。但是,也可以变更移动部的结构。例如,移动部也可以通过使脸部支承部5移动而使框体3相对于受检者的脸部的相对位置移动。此外,移动部可以使框体3和脸部支承部5一起移动。例如,移动部也可以使框体3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移动,并且使脸部支承部5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由此使框体3相对于受检者的脸部的相对位置移动。
框体3具备检查用突出部10、脸部拍摄部20、显示部7和操作部8。检查用突出部10从框体3中受检者的脸部被定位的一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前侧)的面亦即受检者对置面3A沿着检查轴IO向受检者侧突出。检查轴IO在执行检查时与受检眼E一致。作为一例,本实施方式的检查用突出部10是向受检眼E的角膜吹喷流体(例如压缩空气)的喷嘴。但是,能够根据眼科装置执行的检查的种类等适当选择检查用突出部的具体结构。例如,也可以将为了切换拍摄视角而能够拆装地安装于框体3的附件、从前端向受检眼E射出用于检查的光或超声波等的突出部等作为检查用突出部使用。
脸部拍摄部20配置在框体3的受检者对置面3A中从检查用突出部10的检查轴IO向左右任一方偏移的位置(详细情况后述)。此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脸部拍摄部20配置在框体3中的受检者对置面3A当中比检查用突出部10的检查轴IO向受检者的头上侧(本实施方式中为上方)偏移的位置。关于该效果将在后面叙述。
显示部7显示各种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部7配置在框体3中与检查人员对置的后侧。用户向操作部8输入各种操作指示。作为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设置在显示部7的显示面的触摸面板作为操作部8。但是,也可以使用操纵杆、鼠标、键盘、跟踪球、按钮、遥控器等的至少一种作为操作部8。另外,在框体3的内部还内置有用于进行受检眼E的检查的检查部40(参照图2)。
(电气结构)
参照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眼科装置1的电气结构进行说明。眼科装置1具备控制单元30。控制单元30具备CPU(控制器)31、RAM32、ROM33和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NVM)34。CPU31进行眼科装置1的各种控制。RAM32暂时存储各种信息。ROM33存储各种程序、初始值等。非易失性存储器34是即使切断电源的供给也能够保持存储内容的非暂时性的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使用硬盘驱动器、闪存ROM和可拆卸的USB存储器等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34。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执行后述的全自动检查处理(参照图6)的检查处理程序等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4中。
控制单元30与上述的移动部4、显示部7、操作部8和脸部拍摄部10连接。此外,控制单元30与用于进行受检眼E的检查的检查部40连接。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的眼科装置1通过向受检眼E的角膜吹喷流体,根据角膜的变形形状来测定受检眼E的眼压。因此,在检查部40中包含用于向角膜喷射流体的结构、以及用于检测角膜的变形形状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检查部40具备流体喷射部41、压力传感器42、校准用光源43、校准用拍摄部44、变形检测用光源45和变形检测用受光元件46。流体喷射部41通过由螺线管等的致动器压缩气缸内的空气,从检查用突出部10的前端沿着检查轴IO喷射空气。压力传感器42检测气缸内的气体的压力。校准用光源43射出用于进行检查轴IO相对于受检眼E的校准的光(本实施方式中为红外光)。另外,校准用光源43可以作为由脸部拍摄部20进行拍摄时的照明光源使用。校准用拍摄部44的拍摄光轴与检查轴IO一致。CPU31基于由校准用拍摄部44拍摄到的图像,执行检查轴IO相对于受检眼E的校准。变形检测用光源45沿着相对于检查轴IO倾斜的光轴向受检眼E的角膜投射大致平行光束。变形检测用受光元件46以在角膜偏平时受光量最大的方式配置。
另外,由于检查部40的结构能够使用现有的眼科装置的结构,所以省略检查部40的结构的配置等说明(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2-17683等)。此外,当然也可以根据眼科装置执行的检查内容变更检查部40的结构。
(脸部拍摄部与检查轴的位置关系以及检查的动作的概要)
参照图3~图5对框体3中的脸部拍摄部20与检查轴IO的位置关系以及检查的动作的概要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框体3相对于由脸部支承部5定位的脸部的相对位置(以下,也简称为“框体3的位置”)位于初始位置时的、受检者的脸部与框体3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初始位置是通过脸部拍摄部20拍摄由脸部支承部5定位的受检者的脸部(本实施方式中同时包含左眼EL和右眼ER)时的框体3的位置。此外,图3、图4、图7和图8所示的受检者的瞳孔间距(左眼EL的瞳孔中心与右眼ER的瞳孔中心之间的距离)与作为眼科装置1的检查对象的受检者组的瞳孔间距的平均值D一致。瞳孔间距的平均值D只要根据受检者组适当设定即可。作为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瞳孔间距的平均值D被设定为67mm。
眼科装置1通过1次拍摄动作同时拍摄受检者的左眼EL和右眼ER,并基于拍摄到的图像适当地检测左眼EL和右眼ER的位置,由此能够缩短检查时间。因此,如图3所示,眼科装置1在使脸部拍摄部20的左右方向的位置与受检者的左眼EL和右眼ER之间一致的状态下进行拍摄。之后,眼科装置1基于拍摄到的图像,检测左眼EL和右眼ER各自的位置(详细来说,各个瞳孔的位置)。
接着,眼科装置1基于检测结果控制移动部4的驱动,由此使检查用突出部10的检查轴IO与受检者的左眼EL和右眼ER中先进行检查的眼(以下,称为“第一检查眼”)一致。将检查轴IO与第一检查眼一致时的框体3相对于受检者的脸部的相对位置称为第一位置。图4是表示框体3的位置位于第一位置时的受检者的脸部与框体3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如图3和图4所示,检查用突出部10从框体3的受检者对置面3A沿着检查轴IO向受检者侧(前方)突出。在机构上难以将用于同时拍摄左眼EL和右眼ER的脸部拍摄部20配置于与检查用突出部10相同的位置。此外,当使脸部拍摄部20与检查用突出部10的左右方向的位置一致时(例如,当在检查用突出部10的铅垂上方配置脸部拍摄部20时),眼科装置1在通过脸部拍摄部20执行拍摄之后,为了使检查轴IO与一只眼一致,需要使框体3向左右的任一方大幅度移动。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脸部拍摄部20配置于受检者对置面3A中从检查用突出部10的检查轴IO向左右任一方偏移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脸部拍摄部20配置在从检查轴IO向右方偏移的位置。但是,脸部拍摄部20当然也可以配置在从检查轴IO向左方偏移的位置。
此处,将框体3的左右方向上脸部拍摄部20相对于检查轴IO偏离的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为右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框体3的左右方向上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为左方向)称作第二方向。
眼科装置1将受检者的左眼EL和右眼ER中从框体3观察位于第二方向侧的眼(本实施方式中为从框体3观察位于左侧的右眼ER)设为比另一只眼先进行检查的第一检查眼。将左眼EL和右眼ER中与第一检查眼相反的眼(本实施方式中为左眼EL)设为在第一检查眼检查之后进行检查的第二检查眼。从脸部拍摄部20观察,第一检查眼和检查轴IO都位于第二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为左方)。因此,通过将位于第二方向侧的眼设为第一检查眼,与将另一只眼设为第一检查眼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从初始位置(参照图3)到第一位置(参照图4)的框体3的左右方向的移动量。
此外,也考虑通过将检查轴IO与脸部拍摄部20的物镜22的中心之间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L设定为瞳孔间距的平均值D的一半(D/2),来进一步削减从初始位置到第一位置的移动量。即,如果将距离L设为D/2,则眼科装置1在进行瞳孔间距为D的受检者的检查时,在从左眼EL与右眼ER的中心C向前方笔直地延伸的位置通过脸部拍摄部20进行拍摄之后,能够不使框体3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地执行第一检查眼的检查。但是,在具备检查用突出部10的眼科装置1中,多数情况下不能将距离L设定为D/2。以下,对其理由的一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执行受检眼E的检查(眼压测定)的情况下,需要在使检查用突出部10接近受检眼E的状态下进行检查。因此,如果将脸部拍摄部20的受检者侧(前方)的端部与检查用突出部10的受检者侧的端部(前端部)相同地设置在接近受检者侧的位置,则在执行受检眼E的检查时,脸部拍摄部20会碰到受检者的脸部(例如鼻子等)。因此,需要将脸部拍摄部20的受检者侧的端部配置在比检查用突出部10的前端部远离受检者的脸部的一侧(后方)。
在将脸部拍摄部20的受检者侧的端部配置在比检查用突出部10的前端部靠后方的情况下,根据检查用突出部10的检查轴IO与脸部拍摄部20的位置关系,有时检查用突出部10会映入脸部拍摄部20的拍摄范围。脸部拍摄部20相对于检查轴IO的距离越短,映入拍摄范围的检查用突出部10的比例越大。尤其地,如果将图3所示的距离L设为D/2以下,则在脸部拍摄部20的拍摄范围内,受检者的左眼EL和右眼ER中的至少一方(本实施方式中为右眼ER)被检查用突出部10遮挡的可能性变大,无法检测眼的位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眼科装置1中,将脸部拍摄部20相对于检查轴IO的位置设定为,使得距离L大于D/2。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眼被检查用突出部10遮挡。
此外,如果考虑提高眼的位置的检测精度,则认为通常想要将脸部拍摄部20相对于检查轴IO的设置位置设定为,使得检查用突出部10完全不映入脸部拍摄部20的拍摄范围。如果使脸部拍摄部20的物镜22的中心P与检查用突出部10的检查轴IO之间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L非常大,则检查用突出部10不会映入脸部拍摄部20的拍摄范围。但是,如上所述,眼科装置1需要在使脸部拍摄部20的左右方向的位置与受检者的左眼EL和右眼ER之间一致的状态下进行拍摄。因此,图3所示的距离L越大,则从初始位置(参照图3)到第一位置(参照图4)的框体3的移动距离越长。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眼科装置1中,如图5所示,将脸部拍摄部20相对于检查轴IO的位置设定为,使得在脸部拍摄部20的拍摄范围21内特意包含检查用突出部10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前端部)。因此,与设定脸部拍摄部20的位置以将检查用突出部10从脸部拍摄部20的拍摄范围21排除的情况相比,能够在更接近检查轴IO的位置设置脸部拍摄部20。因此,容易削减从初始位置(参照图3)到第一位置(参照图4)的框体3的移动距离。进而,在框体3位于初始位置的情况下,将检查轴IO与脸部拍摄部20的位置关系设定为,以使受检者的左眼EL和右眼ER都包含在拍摄范围21内(即,以使左眼EL和右眼ER中的至少一方不被检查用突出部10遮挡)。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眼科装置1能够削减从初始位置到第一位置的框体3的移动距离,并且能够适当地检测受检眼(本实施方式中为双眼)的位置。
此外,如上所述,脸部拍摄部20配置在框体3的受检者对置面3A中比从检查用突出部10的检查轴IO向受检者的头上侧偏移的位置(参照图1)。因此,为了削减框体3相对于受检者在上下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当将初始位置(参照图3)处的检查轴IO的高度接近眼E的高度时,从检查用突出部10的斜上方适当地拍摄受检眼(本实施方式中为左眼EL和右眼ER的双方)(参照图5)。即,当通过脸部拍摄部20执行拍摄时,与检查用突出部10、脸部拍摄部20、左眼EL和右眼ER全部位于同一高度的情况相比,眼难以被检查用突出部10遮挡。
如图3所示,将通过脸部拍摄部20的物镜(位于最靠近受检者侧的透镜)22的中心P、与检查用突出部10相接并与检查轴IO交叉的直线设为切线T。此外,将通过物镜22的中心P且相对于检查轴IO平行地延伸的直线设为直线SO。在本实施方式的眼科装置1中,切线T与直线SO所成的角度θ被设定为40度以上(作为一例,本实施方式中为46度)。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映入脸部拍摄部20的拍摄范围21的检查用突出部10的比例变得过大。
此外,脸部拍摄部20的拍摄视角在纵向、横向上都设定为100度以上。因此,受检者的左眼EL和右眼ER都适当地通过1次的拍摄动作拍摄。
参照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框体3的初始位置进一步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在框体3的相对位置为初始位置的情况下,脸部拍摄部20(详细来说,物镜22的中心P)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比由脸部支承部5(参照图1)定位的受检者的左眼EL和右眼ER的中心C向第一方向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偏移。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使用脸部拍摄部20同时检测左眼EL和右眼ER的情况下,认为通常将脸部拍摄部20的左右方向的位置配置在中心C进行拍摄。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初始位置处的脸部拍摄部20的位置特意从中心C向第二方向侧偏移,进一步缩短从初始位置(参照图3)到第一位置(参照图4)的移动距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脸部拍摄部20以使脸部拍摄部20的拍摄光轴与检查轴IO平行的方式配置。即,本实施方式中的脸部拍摄部20的拍摄光轴与上述的直线SO一致。但是,也可以变更脸部拍摄部20的拍摄光轴的朝向。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框体3位于初始位置(参照图3)的情况下的脸部拍摄部20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从左眼EL与右眼ER的中心C向第一方向侧偏移。因此,也可以将脸部拍摄部20配置成使得向受检者侧延伸的拍摄光轴朝第二方向侧倾斜。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初始位置(参照图3)处的检查轴IO的高度接近眼E的高度时,脸部拍摄部20的位置比眼E高。因此,也可以将脸部拍摄部20配置成使得向受检者侧延伸的拍摄光轴朝下方倾斜。在这些情况下,左眼EL和右眼ER容易平衡性良好地收敛在拍摄范围内。
(全自动检查处理)
参照图6等对本实施方式的眼科装置1执行的全自动检查处理的一例进行说明。眼科装置1根据检查人员输入的指示,切换基于脸部拍摄部20的拍摄图像自动地执行双眼的检查的全自动模式、以及检查人员手动执行检查轴IO相对于受检眼E的大致对位的手动模式。眼科装置1的CPU31在输入全自动模式执行指示之后,按照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34的程序,执行图6中例示的全自动检查处理。
首先,CPU31通过控制移动部4的驱动,使框体3的相对位置移动到初始位置(参照图3)(S1)。直到检查人员输入检查的开始指示为止(S2:否),处于待机状态。当检查人员操作操作部8而输入检查的开始指示时(S2:是),CPU31执行脸部拍摄处理(S3)。在脸部拍摄处理中,CPU31在框体3位于初始位置(参照图3)的状态下,通过脸部拍摄部20拍摄至少包含第一受检眼(本实施方式中为左眼EL和右眼ER的双方)的拍摄范围。其结果是,拍摄到图5中例示的图像。
接着,CPU31执行眼位置检测处理(S4)。在眼位置检测处理中,CPU31基于通过脸部拍摄处理拍摄到的图像,检测由脸部支承部5定位的受检者的至少第一受检眼(本实施方式中分别为左眼EL和右眼ER)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CPU31通过将在S3中拍摄到的图像输入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训练的数学模型,取得左眼EL和右眼ER各自的位置。基于将左眼EL和右眼ER包含于拍摄范围的图像的数据作为输入用训练数据、并将表示左眼EL和右眼ER各自的位置的数据作为输出用训练数据的多个训练数据集,对数学模型预先进行训练。用于实现数学模型的程序预先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34中。数学模型在被输入在S3中拍摄到的图像时,输出表示左眼EL和右眼ER各自的位置的信息。通过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提高了基于拍摄图像的眼的位置检测的精度。但是,也可以变更从拍摄图像检测眼的位置的方法。例如,CPU31也可以对拍摄图像进行公知的图像处理,基于处理结果检测眼的位置。
接着,CPU31执行第一移动处理(S5)。在第一移动处理中,CPU31通过基于眼位置检测处理的第一受检眼(本实施方式中为右眼ER)的位置的检测结果来控制移动部4的驱动,使位于初始位置(参照图3)的框体3的相对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参照图4)。如上所述,在第一位置处,检查轴IO与第一受检眼(本实施方式中为右眼ER)一致。本实施方式的眼科装置1具备上述的各种结构,由此削减了从初始位置(参照图3)向第一位置(参照图4)的框体3的左右方向的移动距离。
接着,CPU31执行第一接近处理(S6)。在第一接近处理中,CPU31在执行第一移动处理(S5)之后且检查第一受检眼之前,使框体3接近第一受检眼。其结果是,如图7所示,在图3和图4中分开的框体3与受检眼EL、ER之间的距离B1接近至距离B2。在图7所示的状态下,检查用突出部10与第一受检眼ER的距离成为适合检查的距离。在该状态下,CPU31控制检查部40(参照图2)的驱动,执行第一受检眼的检查(S7)。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框体3的初始位置(参照图3)在沿着检查轴IO的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为前后方向)上,比使用检查用突出部10执行受检眼E的检查时的框体3的位置(参照图7)远离受检者的脸部。因此,与沿着检查轴IO的方向上的框体3的初始位置与检查位置相同的情况相比,脸部拍摄部20拍摄受检者的脸部的拍摄范围变宽。进而,在通过脸部拍摄部20进行拍摄时,检查用突出部10等与受检者接触的可能性也降低。
另外,CPU31在执行第一接近处理(S6)时,使用校准用光源43和校准用拍摄部44(参照图2)执行检查轴IO相对于第一受检眼的严密校准。其结果是,检查的精度进一步提高。
接着,CPU31执行第一分离处理(S8)。在第一分离处理中,CPU31通过控制移动部4的驱动,使框体3从检查位置(参照图7)移动至第一位置(参照图4)。其结果是,框体3远离第一受检眼。接着,CPU31执行第二移动处理(S9)。在第二移动处理中,CPU31通过基于眼位置检测处理(S4)对第二受检眼(本实施方式中左眼EL)的位置的检测结果来控制移动部4的驱动,使位于第一位置(参照图4)的框体3移动到第二位置(参照图8)。在第二位置处,检查轴IO与第二受检眼(本实施方式中为右眼EL)一致。通过在执行第一分离处理(S8)之后执行第二移动处理(S9),在第二移动处理中检查用突出部10难以与受检者接触。
接着,CPU31依次执行第二接近处理(S10)、第二受检眼检查处理(S11)以及第二分离处理(S12)。在第二接近处理(S10)中,CPU31通过使框体3接近第一受检眼,使检查用突出部10接近第二受检眼。此外,CPU31在执行第二接近处理(S10)时,执行与S6相同的校准。在第二受检眼检查处理(S11)中,CPU31执行第二受检眼的检查。在第二分离处理(S12)中,CPU31通过控制移动部4的驱动,使框体3远离第二受检眼。之后,处理返回到S1,框体3返回到初始位置(参照图3)。通过在执行第二分离处理(S12)之后,使框体3返回到初始位置,检查用突出部10难以与受检者接触。
上述实施方式公开的技术只不过是一例。因此,也可以变更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技术。例如,也可以仅采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的多个技术的一部分。作为一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框体3位于初始位置的情况下,脸部拍摄部20的左右方向的位置从左眼EL与右眼ER的中心C向第一方向侧偏移。但是,眼科装置1也可以在使脸部拍摄部20的左右方向的位置与左眼EL及右眼ER的中心C一致的状态下,执行受检者的脸部拍摄。在该情况下,通过采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技术的至少任一个,也能够减少从初始位置向第一位置的框体3的移动量。
另外,图6的S3所示的脸部拍摄处理是“脸部拍摄步骤”的一例。图6的S4所示的眼位置检测处理是“眼位置检测步骤”的一例。图6的S5所示的第一移动处理是“第一移动步骤”的一例。图6的S9所示的第二移动处理是“第二移动步骤”的一例。图6的S6所示的第一接近处理是“第一接近步骤”的一例。图6的S8所示的第一分离处理是“第一分离步骤”的一例。图6的S10所示的第二接近处理是“第二接近步骤”的一例。
附图标记说明:
1:眼科装置;3:框体;3A:受检者对置面;4:移动部;5:脸部支承部;10:检查用突出部;20:脸部拍摄部;21:拍摄范围;31:CPU;IO:检查轴;T:切线。

Claims (8)

1.一种眼科装置,在使检查轴与受检者的眼一致的状态下检查所述眼,其特征在于,具备:
框体;
移动部,使所述框体相对于所述受检者的脸部的相对位置移动;
检查用突出部,从所述框体的受检者对置面沿着所述检查轴向所述受检者侧突出;
脸部拍摄部,配置在所述框体的所述受检者对置面中从所述检查用突出部的所述检查轴向左右的任一方偏移的位置;以及
控制部,
在所述脸部拍摄部的拍摄范围中包含所述检查用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
在将所述框体的左右方向中所述脸部拍摄部相对于所述检查轴偏移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的情况下,将所述受检者的左眼和右眼中从所述框体观察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侧的眼设为比另一只眼先进行检查的第一检查眼,
所述控制部执行如下步骤:
脸部拍摄步骤,在使所述框体的所述相对位置移动到所述脸部拍摄部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位于所述受检者的左眼与右眼之间的初始位置的状态下,通过所述脸部拍摄部拍摄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检查眼的拍摄范围;
第一移动步骤,通过基于在所述脸部拍摄步骤中拍摄到的图像控制所述移动部的驱动,使位于所述初始位置的所述框体的所述相对位置移动到所述检查轴与所述第一检查眼一致的第一位置;以及
第二移动步骤,在所述第一检查眼的检查结束之后,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框体的所述相对位置移动到所述检查轴接近与所述第一检查眼相反侧的第二检查眼的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脸部拍摄步骤中,在使所述框体的所述相对位置移动到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通过所述脸部拍摄部拍摄同时包括所述受检者的所述第一受检眼和所述第二受检眼的拍摄范围,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二移动步骤中,基于根据在所述脸部拍摄步骤中拍摄到的图像检测的所述第二受检眼的位置,使所述框体的所述相对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作为检查对象的受检者组的瞳孔间距的平均值设为D的情况下,所述检查轴与所述脸部拍摄部的物镜的中心之间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大于D/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体的所述相对位置为所述初始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脸部拍摄部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相比所述受检者的左眼和右眼的中心向所述第一方向侧偏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的所述初始位置在沿着所述检查轴的方向上,比使用所述检查用突出部执行眼的检查时的所述框体的位置远离所述受检者的脸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执行如下步骤:
第一接近步骤,在执行所述第一移动步骤之后且检查所述第一受检眼之前,使所述框体接近所述第一检查眼;
第一分离步骤,在所述第一检查眼的检查结束之后且执行所述第二移动步骤之前,使所述框体远离所述第一受检眼;以及
第二接近步骤,在执行所述第二移动步骤之后,使所述框体接近所述第二检查眼。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脸部拍摄部配置在所述框体的所述受检者对置面中相比所述检查用突出部的所述检查轴向所述受检者的头上侧偏移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眼科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脸部拍摄部的物镜的中心、与所述检查用突出部相接且与所述检查轴交叉的直线和通过所述物镜的中心且相对于所述检查轴平行地延伸的直线所成的角度为40度以上。
CN202080042568.3A 2019-06-13 2020-06-09 眼科装置 Pending CN1140074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10531 2019-06-13
JP2019-110531 2019-06-13
PCT/JP2020/022740 WO2020250903A1 (ja) 2019-06-13 2020-06-09 眼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7490A true CN114007490A (zh) 2022-02-01

Family

ID=73781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2568.3A Pending CN114007490A (zh) 2019-06-13 2020-06-09 眼科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264246B2 (zh)
CN (1) CN114007490A (zh)
WO (1) WO20202509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33935B (zh) * 2022-08-18 2023-04-14 上海佰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突眼检查仪的眼球突出度的评估装置、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10768B2 (ja) * 2008-02-01 2014-02-05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眼科装置
JP6101475B2 (ja) * 2012-12-06 2017-03-22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科観察装置
JP6641730B2 (ja) * 2015-06-01 2020-02-05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眼科装置、および眼科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JP6733292B2 (ja) * 2016-04-28 2020-07-29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眼科装置、および眼科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64246B2 (ja) 2023-04-25
JPWO2020250903A1 (zh) 2020-12-17
WO2020250903A1 (ja) 2020-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55193B2 (ja) 眼科装置および眼科装置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006519B2 (ja) 眼科装置
JP4995065B2 (ja) 眼科装置
JP6071304B2 (ja) 眼科装置及びアライメント方法
JP6238551B2 (ja) 眼科装置、眼科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7073678B2 (ja) 眼科装置
KR20090088822A (ko) 안과장치
JP6641730B2 (ja) 眼科装置、および眼科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CN109310316B (zh) 眼科装置
US20230329551A1 (en) Ophthalmic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6701987B2 (ja) 眼科装置、および眼科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4007490A (zh) 眼科装置
EP3150111B1 (en) Ophthalm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program for the ophthalmic apparatus
JP7439688B2 (ja) 眼科装置、及び眼科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701988B2 (ja) 眼科装置
JP2018038517A (ja) 眼科装置、及び眼科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733292B2 (ja) 眼科装置、および眼科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769092B2 (ja) 眼科装置
JP6769091B2 (ja) 眼科装置、および眼科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271976B2 (ja) 眼科装置
JP7187769B2 (ja) 眼科装置、および眼科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927389B2 (ja) 眼科装置
JP6930841B2 (ja) 眼科装置
JP2017217119A (ja) 眼科装置、および眼科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4073487A (zh) 眼科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