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4038B - 具有用于使针的针板相对于针的针筒偏置的系统的圆型针织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用于使针的针板相对于针的针筒偏置的系统的圆型针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4038B
CN113994038B CN202080044352.0A CN202080044352A CN113994038B CN 113994038 B CN113994038 B CN 113994038B CN 202080044352 A CN202080044352 A CN 202080044352A CN 113994038 B CN113994038 B CN 1139940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gear
cylinder
toothed gea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43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94038A (zh
Inventor
M·安德烈奥利
A·罗纳地
S·加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toni SpA
Original Assignee
Santoni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toni SpA filed Critical Santoni SpA
Publication of CN1139940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40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40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40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94Driving-gea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42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9/46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stockings, or portions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14Needle cylinders
    • D04B15/16Driving devices for reciprocatory ac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18Dial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2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 D04B15/34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for d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针织或袜类物品的圆型针织机(1),包括:支撑结构;持针针筒(C),所述持针针筒能够绕旋转轴线(X)旋转并且支撑多根针筒针(N1),所述多根针筒针能够移动以产生针织织物;针盘组件(3),所述针盘组件布置在所述针筒上方并且包括持针针板(P),所述持针针板绕所述旋转轴线(X)旋转并且支撑多根针板针(N2),所述多根针板针能够移动以产生针织织物。所述针织机包括:运动生成元件,以便使所述持针针筒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以及运动传递元件(10),所述运动传递元件被配置成形成运动传递链,所述运动传递链能够相对于所述针筒同步地向所述针板(P)传递由所述运动生成元件产生的旋转。所述运动传递元件包括:第一带齿齿轮(11),所述第一带齿齿轮接收所述运动生成元件的所述旋转运动;第二带齿齿轮(12),所述第二带齿齿轮与所述持针针板同轴地安装;偏置装置(20),所述偏置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之间,并且包括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啮合的入口齿轮(21),以及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啮合的出口齿轮(22)。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彼此同轴地安装并且能够由致动器(25)平移,以便改变所述入口齿轮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的啮合和/或所述出口齿轮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啮合。

Description

具有用于使针的针板相对于针的针筒偏置的系统的圆型针 织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圆型针织机。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袜类或针织物品的圆型针织机,所述圆型针织机设置有允许针的针板相对于针的针筒偏置的系统。
本发明属于用于袜类物品、针织物品、“无缝”型针织物品等的圆型针织机的技术领域。
在本文中,术语“针织机”一般意指适于生产纺织品制品并且设置有至少一个可转动地安装在针织机的支撑结构中的持针元件或持针针筒的圆型针织机,并且所述持针元件或持针针筒将多根可移动的针支撑在适合的滑动座(或针座)中,所述多根可移动的针可平行于持针针筒的旋转轴线移动以便产生针织织物。
另外,针织机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向针织机的针供应纱线的细线喂给点或细线“路数”。圆型针织机可以包括可变数量的路数,例如1个、2个、4个、6个、8个或更多个细线路数。
针织机可以是例如双针床型。
具体地,本发明特别地但不排他地意图用于圆型针织机,除了前述的针的针筒,所述圆型针织机还包括针的针板,即同样可转动地安装在针织机的支撑结构上并且将多个相应的针(称为针板针)支撑在相应适合的滑动座(或针座)中的元件。
背景技术
针的针板置于针的针筒的上方并且与针的针筒同轴:这表示针筒和针板两者绕相同的旋转轴线旋转。针板针可在相应的座中在正交于前述旋转轴线的平面上且沿着相对于旋转轴线成径向的方向以接近和远离旋转轴线的平移运动方式进行移动。
在形成针织品时,针板针与针筒针协作。通常,针筒和针板以一定方式定位,使得可竖直移动的针筒针的针头与可水平移动的针板针的针头在针筒和针板的旋转期间基于由针的驱动构件(三角、选针元件等)施加的移动而相交。
在用于袜类物品的针织机领域的行话中,这种针织机类型被称为“板中带针的单针筒(mono-cylinder with needles in the plate)”的圆型针织机,即,设置有持针针筒和设有附加针的针板的针织机,所述附加针在形成针织品时与针筒针协作,从而允许获得特定纺织品结构。因此,针板针支撑针筒针,并且这种针织机与双针床针织机(在针筒上和在针板上两者都具有针)相当。
在这种类型的针织机中,通常存在比针筒针的数量更少的针板针。例如,针板针的数量可以等于针筒针的一半,其中一根针板针位于针筒的两根相邻的针之间。
在本文中,表达“针盘组件”意指布置在持针针筒上方且携载前述针的针板的针织机部分。这种组件设置有适于与针板针和存在于路数中的细线协作的元件和装置,以便允许生产针织品。
在圆型针织机领域,已知用于获得针盘组件以及与其连接的装置的不同形式。一般而言,针盘组件通常设置有固定支撑环,其中细线输送和切割元件(在本领域中用术语“剪线刀”表示)安装在支撑环的外部以便能够绕该支撑环旋转,并且其中多个气动装置位于支撑环上。
这样的多个气动装置通常包括用于驱动针的至少一个组件,所述组件设置有能够与针板针相互作用的一个或多个驱动三角以及多个抓爪组件,例如,抓爪组件的数量对应于针织机路数的数量;每个抓爪组件包括能够保持或阻碍向针织机的针供应细线的一个或多个可移动抓爪以及移动这些抓爪的气动致动器。
针盘组件还可以包括切割装置或“剪线刀”,每一者设置有能够与前述刀协作的切割元件,以便对由刀本身输送的细线执行切割。另外,针盘组件可以包括细线吸入装置或“吸线管”,其吸入一个或多个路数的细线和相关的绒毛。
实质上,针盘组件在其内部包括一组数个装置,一些装置针对每个路数模块化地重复,其他装置在多个路数之间共享或单独地存在。
针盘组件还包括携载相应的多根针的前述针的针板。该针板以一定方式安装在支撑环上,以便能够绕与持针针筒的旋转轴线共线的旋转轴线旋转。前述刀还与针板成整体并且随针板一起旋转。
前述驱动三角与针板针相互作用,以便在针板的旋转期间,基于由三角的轮廓限定的特定规律的运动来向所述针板针施加接近和远离旋转轴线的在相应的座内的径向移动。以这种方式,针板针按期望移动,使得针板针以期望的方式与针筒针相互作用,以形成针织品。
总的来说,驱动三角限定“圆形”三角轮廓,即,在旋转轴线周围延伸为一个环,针板针的驱动针踵(driving heels)相继地与该轮廓相互作用。
已知的针织机还包括用于传递旋转的构件,所述构件执行将持针针筒产生的旋转传递到在针盘组件中旋转的持针针板的功能。实际上,如果持针针板相对于持针针筒独立地驱动,则持针针板的旋转运动可能导致相对于持针针筒的旋转运动异步或可变(以不可预测的方式),但为了以正确的方式获得针织品,针板和针筒有必要以同步的旋转在工作期间移动。因此,前述传递构件通常包括多对滑轮、传动皮带和辅助轴,它们形成刚性运动链并且相对于针筒同步地向持针针板传递由马达产生的移动持针针筒的旋转。实质上,驱动持针针筒的同一马达通过适合的传递构件也向持针针板提供相同的旋转:结果就是,持针针筒的角旋转与持针针板的相同角旋转相对应。
已知的针织机,即使在工作期间它们提供持针针筒和持针针板以同步且恒定旋转,也要求针盘组件的持针针板可以相对于持针针筒偏置以便获得特定的纺织加工。更详细地,上述类型(板中带针)的针织机通常可以在两种工作配置下操作:
-第一(常规工作)配置,其中针筒和针板形成常规针织品,即,所谓的“罗纹”针织品;
-第二配置,其中将针织品线圈从针板针传递到相邻的针筒针。
在第一配置中,当形成正常针织品时,如上所指示的针板针被定位成使其针头位于下面两根相邻的针筒针之间,针板针必须在这样的两根针筒针上居中。“居中”意指通过从顶视视角观察针,针板针在针筒的两根相邻的针中间并且与针筒的两根相邻的针成角度地等距。
相反,当进行传递时,针板针无法保持在两根针筒针上居中,因为这样不可能将针织品从针板针传递到针筒针;有必要使针板针靠近针筒针。因此,为了达到第二配置,有必要使持针针板的位置相对于持针针筒的位置(相对于第一位置)成角度地偏置,但是当然,这是通过维持针板与针筒之间的旋转同步(即使偏置)来进行的,所述针板和针筒继续完成相同转数的旋转。
因此,已知的针织机包括用于使针板的位置相对于针筒的位置偏置的装置,即,以便管理上述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之间的转变。
实质上,假设具有在针板上的一个参考凹口和在针筒上的一个相应参考凹口(或两根参考针),这样的凹口相对于彼此同相并且在针织机处于第一配置时没有偏差地一起旋转,然而偏置装置的介入确保两个凹口可以彼此成角度地偏置以便导向第二配置。
已知的解决方案提供借助于移动整个针盘组件的气动驱动在两个位置之间成角度地移动针板针(即,通过移动整个针盘组件来获得持针针板的移位)。针板针的两个位置分别对应于第一操作配置和第二操作配置。这种气动驱动在沿着前述传递构件连续地放置的一组齿轮上起作用,所述一组齿轮形成由移动针筒的马达产生的旋转向针板传递的刚性运动链。这样的一组中间齿轮包括具有一系列惰轮的针板,这些惰轮与主轮啮合:通过相对于平行于针织机的轴线的轴线同时旋转该一组齿轮,获得啮合状态的横向偏置。
第二已知的解决方案提供将持针针板(其从传递构件接收来自针筒的马达的旋转)的旋转轴分成两个半轴并将齿轮箱插入两个半轴之间,所述齿轮箱通过旋转使下半轴相对于上半轴偏置。这种箱从外部完全旋转(作为单个块),例如借助于气动活塞,以便获得轴之间的偏置。
发明内容
申请人已经验证,已知的解决方案并非没有缺点并且可以在各个方面进行改善。
首先,已知的装置在引入偏置并且从第一配置转变到第二配置时必然地导致传递链的齿轮之间的部分啮合损失,并且因此在齿轮之间引入间隙和撞击,这涉及磨损现象和噪声增加,以及旋转运动向持针针板的不精确传递。
另外,已知的解决方案可能会使针筒和针板的旋转之间的同步产生误差,或者两个旋转因运动的不精确传递而周期性变化。
一般而言,已知的解决方案具有以下缺点:结构复杂和/或遭受失败现象和/或难以由操作者管理和/或昂贵和/或难以在针织机上实施。
一般而言,从结构的角度来看,已知的解决方案是复杂的,并且在引起定相配置和偏置配置之间的转变方面很慢。
另外,气动类型的已知解决方案仅提供定相和偏置这两种配置之间的转变。
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在其各个方面和/或实施例中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一个或多个缺点的圆型针织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型针织机,其中有可能以更大的灵活性来管理持针针板相对于持针针筒的偏置,从而维持针板和针筒的旋转同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型针织机,所述圆型针织机能够精确地且在每种操作配置下将由持针针筒的马达产生的旋转运动传递到持针针板,从而确保针筒和针板的同步旋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型针织机,所述圆型针织机在对持针针板的旋转传递链中没有不精确的啮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型针织机,其中不管由针盘组件或持针针筒的其他装置同时地执行的操作如何,都有可能使持针针板偏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型针织机,其中有可能在不同的操作条件下且基于纺织品要求以更大的精度来管理在针的针筒和针的针板上形成针织品期间对细线的吸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型针织机,所述圆型针织机允许例如通过将由针板针产生的针织品的行相对于由针筒针产生的针织品的行对准或不对准来优化所形成的针织品的质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型针织机,所述圆型针织机的特征在于高操作可靠性和/或失败和故障的倾向较低。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型针织机,所述圆型针织机的特征在于简单且合理的结构、特别是其针盘组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型针织机,所述圆型针织机增加了基于不同的纺织品要求来限定可获得的针织品结构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型针织机,所述圆型针织机的特征在于相对于所提供的性能和质量的有限实现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创造用于制作圆型针织机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替代解决方案,和/或打开新的设计领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型针织机,所述圆型针织机能够允许用于将运动从产生持针针筒的旋转的马达传递到持针针板的装置的新设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型针织机,所述圆型针织机的特征在于相对于现有技术创新的结构和配置。
在以下描述的过程中将更清楚的此类目的和可能地其他目的基本上由以下方面和/或实施例的圆型针织机来实现,每一方面被单独地或以与其他方面的任何组合进行考虑。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上”、“上方”、“下”、“下方”、“竖直”、“竖直地”、“水平”、“水平地”、“径向”、“径向地”与中心旋转轴线被竖直地设置的针织机在正常操作期间的定位相关,针筒针在针头向上指的情况下竖直地布置,并且针板针在相应的针头指向持针针板的外部的情况下水平地布置。
下面列出本发明的方面。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针织或袜类物品的圆型针织机,其包括:
-支撑结构;
-至少一个持针针筒,所述持针针筒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中并且能够绕所述针织机的旋转轴线选择性地旋转;
-多根针筒针,所述多根针筒针由所述持针针筒支撑并且能够在所述针筒的相应滑动座中移动以便产生针织织物;
-针盘组件,所述针盘组件布置在所述持针针筒上方并且包括:
在一方面,所述针盘组件包括:
-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所述支撑结构成整体并且与所述持针针筒同轴;
-持针针板,所述持针针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环上以便能够绕与所述针织机的所述旋转轴线一致的相应旋转轴线旋转;
-多根针板针,所述多根针板针由所述持针针板支撑并且能够在所述针板的相应滑动座中移动以便产生针织织物。
在一方面,所述针织机包括运动生成元件,所述运动生成元件被配置成使所述持针针筒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
在一方面,所述针织机包括运动传递元件,所述运动传递元件可操作地位于所述运动生成元件与所述针盘组件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形成运动传递链,所述运动传递链能够向所述持针针板传递由所述运动生成元件产生的旋转,以此方式使得所述持针针筒和所述持针针板同步地旋转,即,以此方式使得所述持针针筒的特定角旋转对应于所述持针针板的相同角旋转。
在一方面,所述运动传递元件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带齿齿轮,所述第一带齿齿轮接收所述运动生成元件的旋转运动;
-至少一个第二带齿齿轮,所述第二带齿齿轮沿着所述运动传递链置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的下游,并且与所述持针针板同轴地安装,以此方式使得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旋转对应于所述持针针板的相同旋转;
-至少一个偏置装置,所述偏置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之间。
在一方面,所述偏置装置包括:
-入口齿轮,所述入口齿轮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啮合,以便通过所述第一带齿齿轮被带动旋转;
-出口齿轮,所述出口齿轮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啮合,以便使所述第二带齿齿轮旋转。
在一方面,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彼此同轴地安装,以便绕所述偏置装置的轴线旋转。
在一方面,所述偏置装置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作用于所述入口齿轮和/或作用于所述出口齿轮以便使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中的至少一者沿着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轴线选择性地且以受控的方式移位,以便改变所述入口齿轮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的啮合状态和/或所述出口齿轮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啮合状态。
在一方面,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彼此成整体,并且所述致动器对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两者起作用以使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整体地沿着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轴线移位,以便改变所述入口齿轮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的所述啮合状态和/或所述出口齿轮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所述啮合状态。
在一方面,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第一带齿齿轮具有相同的第一齿,所述第一齿由非线性齿构成,即,具有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轴线的方向的横向延伸(成角度的齿)。
在一方面,所述第一齿由螺旋齿构成。
在一方面,所述出口齿轮和所述第二带齿齿轮具有相同的第二齿,所述第二齿由非线性齿构成,即,具有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轴线的方向的横向延伸(成角度的齿)。
在一方面,所述第二齿由螺旋齿构成。
在一方面,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是相同的类型,并且所述第一轮、所述入口齿轮、所述出口齿轮和所述第二轮全部具有在几何形状上一致的齿。
在一方面,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彼此同轴地安装在所述偏置装置中并且相对,以便呈现在相反方向上朝向的齿,即,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相对于垂直于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轴线且位于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之间的正中面彼此成镜面反射。
在一方面,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总体构成对置一体轮的双齿轮。
在一方面,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致动器在控制所述入口齿轮和/或所述出口齿轮的移位时:
-引入所述出口齿轮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啮合状态的改变并且保持所述入口齿轮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的所述啮合状态,所述啮合状态的改变引起所述第二带齿齿轮在与所述出口齿轮啮合时相对于旋转方向向前或向后的角移动,从而对于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同轴的所述持针针板,维持所述旋转的连续传递和由所述运动生成元件产生的所述旋转运动的同步;并且/或者
-引入所述入口齿轮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的啮合状态的改变并且保持所述出口齿轮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所述啮合状态,所述啮合状态的改变在出口处引起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相对于所述旋转方向向前或向后的角移动,从而对于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同轴的所述持针针板,保持所述旋转的连续传递和由所述运动生成元件产生的所述旋转运动的同步。
在一方面,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致动器在控制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的整体移位时引入所述出口齿轮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啮合状态的改变,而维持所述入口齿轮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的啮合状态;这种改变是因为以下事实: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由非线性齿、优选地螺旋齿组成,并且所述啮合状态的改变引起所述第二带齿齿轮在与所述出口齿轮啮合时相对于旋转方向向前或向后的角移动,从而对于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同轴的所述持针针板,维持所述旋转的连续传递和由所述运动生成元件产生的所述旋转运动的同步。
在一方面,所述偏置装置被配置成沿着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轴线至少在以下位置之间轴向地移动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
-第一操作位置,其中所述出口齿轮和所述第二带齿齿轮之间呈现第一啮合状态,所述第一啮合状态使所述持针针板与所述持针针筒处于第一操作配置,并且所述持针针板与所述持针针筒两者同步地旋转,其中每根针板针以特定的角距离位于所述针筒的两根下面的相邻针之间;
-第二操作位置,所述第二操作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操作位置轴向地移位,其中所述出口齿轮和所述第二带齿齿轮之间呈现第二啮合状态,所述第二啮合状态使所述持针针板与所述持针针筒处于第二操作配置,并且所述持针针板与所述持针针筒两者同步地旋转,其中每根针板针以相对于在所述第一操作配置中采取的位置成角度地偏置的位置位于所述针筒的两根下面的相邻针之间。
在一方面,所述偏置装置可操作地作用于所述入口齿轮且作用于所述出口齿轮,以便至少在以下位置之间轴向地移动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
-定相位置,其中所述出口齿轮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之间的所述啮合状态对随所述持针针筒一起旋转的所述持针针板进行定位,其中所述针板针在所述针筒的两根相邻的针上居中,即,其中每根针板针基本上在所述针筒的两根相应的相邻针的中间并且与所述针筒的两根相应的相邻针成角度地等距;和/或
-滞后位置,其中所述出口齿轮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之间的所述啮合状态将随所述持针针筒一起旋转的所述持针针板相对于所述针筒和所述针板的旋转方向定位为相对于所述定相位置成角度地向后移动,在所述针筒针附近的每根针板针沿着所述针筒的所述旋转方向向后移动相同的角度,其中所述针板针位于所述针筒的两根相应的相邻针之间;和/或
-提前位置,其中所述出口齿轮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之间的所述啮合状态将随所述持针针筒一起旋转的所述持针针板相对于所述针筒和所述针板的所述旋转方向定位为相对于所述定相位置成角度地向前移动,在所述针筒针附近的每根针板针沿着所述针筒的所述旋转方向向前移动相同的角度,其中所述针板针位于所述针筒的两根相应的相邻针之间。
在一方面,所述偏置装置被配置成轴向地移动所述入口齿轮和/或所述出口齿轮直到特定偏置位置,其中所述出口齿轮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之间的所述啮合状态和/或所述入口齿轮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之间的所述啮合状态将随所述持针针筒一起旋转的所述持针针板定位为相对于所述定相位置成角度地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某一角度大小,使得每根针板针相对于(所述定相位置的)所述针筒的相邻针偏置的角度大于所述针筒的两根相邻的针之间的角距离,和/或大于所述针筒的三根连续的针之间的角距离,和/或大于所述针筒的多于三根连续的针之间的角距离。
实质上,由所述偏置装置引入的所述针板针相对于所述针筒针的偏置可以大于所述针筒的针距(其中所述针距大于所述针筒的两根相邻的针之间的所述角距离)、或大于两个针距、或大于三个针距、或高于更大数量的针距。
在一方面,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由所述致动器轴向地移动以便覆盖轴向行程,所述轴向行程的每个轴向位置对应于不同的操作位置。
在一方面,由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沿着所述轴向行程取得的所述滞后位置和所述提前位置是在相对于所述定相位置的相对侧上。
在一方面,所述滞后位置和所述提前位置是所述出口齿轮和所述第二带齿齿轮之间的啮合状态的改变引起所述针板的所述针的位置相对于所述针筒的所述针偏置的位置。
在一方面,所述定相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操作位置,并且所述滞后位置或所述提前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二操作位置。
在一方面,所述提前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操作位置,并且所述滞后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二操作位置,所述定相位置是所述第一操作位置与所述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的第三中间操作位置。
在一方面,所述第一操作位置和所述第二操作位置可以构成沿着所述轴向行程的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在其因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致动器而沿着所述轴向行程移动中可到达的轴向端部位置。
在一方面,所述偏置装置可操作地作用于优选地彼此成整体的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以便在多个操作位置之间以连续的方式选择性地移动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每个操作位置由所述齿轮沿着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轴线的特定轴向定位表征,并且其中在连续的位置之间以连续的方式发生所述啮合状态的改变。
在一方面,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能够在所述多个操作位置之间以连续的方式轴向地移动,以便在针板和针筒同步地旋转时对所述针板针相对于所述针筒针的所述角位置引入增量偏置。
在一方面,能够通过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能够因所述致动器向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施加的平移运动而移动的所述轴向行程获得的所述针板针相对于所述针筒针的角偏置宽度是至少0.01°、和/或至少0.1°、和/或至少0.5°、和/或至少1°、和/或至少2°、和/或至少4°、和/或至少12°、和/或至少20°。
在一方面,所述针盘组件包括优选地安装在所述支撑环上的以下附加装置中的一者或多者:
-一个或多个抓爪组件,每一者包括被配置成保持或阻碍向针织机的针供应的细线的一个或多个可移动抓爪,以及移动此类抓爪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优选地为气动致动器;
-一个或多个切割装置或“剪线刀”,每一者设置有被配置成与所述刀协作的切割元件,以便执行切割由刀本身输送的细线;
-一个或多个细线吸入装置或“细线吸入管”,其被配置成吸入一个或多个路数的细线和相关的绒毛。
在一方面,容纳所述针筒针的所述针筒的所述滑动座是优选地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的所述持针针筒中的纵向凹槽,并且容纳所述针板针的所述针板的所述滑动座是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的所述持针针板中的径向凹槽。
在一方面,所述针筒针能够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竖直地移动,并且所述针板针能够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径向地水平移动。
在一方面,所述偏置装置与所述针织机的所述支撑结构成整体,并且在所述针织机使用时是固定的(除了所述致动器以及两个平移齿轮的可移动部分外)。
在一方面,可操作地对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起作用以便选择性地在前述操作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的所述致动器优选地是电动马达。
在一方面,所述第一带齿齿轮与所述针织机的所述支撑结构成整体并且在绕所述第一带齿齿轮轴线旋转时保持在固定位置。
在一方面,所述第二带齿齿轮安装在所述针盘组件上并且在绕所述针织机的所述旋转轴线旋转时保持在固定位置。
在一方面,所述出口齿轮的所述齿构成多个三角,所述多个三角分布在所述齿轮本身周围并且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所述齿啮合,以此方式使得所述出口齿轮的轴向移位引起所述多个三角在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所述齿上的推动动作,所述推动引起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角向前移动或角向后移动,从而保持所述出口齿轮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正确啮合。
在一方面,所述出口齿轮在沿着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轴线的第一方向上的轴向移位对应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根据旋转方向的角向前移动,并且所述出口齿轮在与沿着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轴线的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轴向移位对应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根据所述旋转方向的角向后移动。
在一方面,所述出口齿轮的所述轴向移位越大,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所述角偏置就越大。
在一方面,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所述角偏置作为所述出口齿轮的轴向移位值的函数优选地以线性方式成比例地改变。
在一方面,所述出口齿轮的所述齿构成多个三角,所述多个三角相继地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所述齿啮合,这允许在所述出口齿轮相对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轴向移位之后也保持正确的啮合。
在一方面,所述入口齿轮的所述齿构成多个三角,所述多个三角分布在所述齿轮本身周围并且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的所述齿啮合,以此方式使得所述入口齿轮的轴向移位引起所述多个三角在所述第一带齿齿轮的所述齿上的推动动作,所述推动引起所述第一带齿齿轮的角向前移动或角向后移动,从而保持所述入口齿轮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的正确啮合。
在一方面,所述入口齿轮在沿着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轴线的第一方向上的轴向移位对应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的根据旋转方向的角向前移动,并且所述入口齿轮在与沿着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轴线的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轴向移位对应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的根据所述旋转方向的角向后移动。
在一方面,所述入口齿轮的所述轴向移位越大,所述第一带齿齿轮的所述角偏置就越大。
在一方面,所述第一带齿齿轮的所述角偏置作为所述入口齿轮的轴向移位值的函数优选地以线性方式成比例地改变。
在一方面,所述入口齿轮的所述齿构成多个三角,所述多个三角相继地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的所述齿啮合,这允许在所述入口齿轮相对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的轴向移位之后也保持正确的啮合。
在一方面,所述入口齿轮、所述出口齿轮、所述第一带齿齿轮和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所述齿具有圆形渐开线轮廓。
在一方面,所述偏置装置物理地位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之间,并且沿着所述运动传递链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啮合,以便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向所述第二带齿齿轮传递连续的旋转运动,其中与所述持针针板同轴地安装的所述第二带齿齿轮可能会角偏置。
在一方面,所述入口齿轮、所述出口齿轮、所述第一带齿齿轮和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所述齿全部具有相同的齿。
在一方面,所述入口齿轮、所述出口齿轮、所述第一带齿齿轮和所述第二带齿齿轮全都是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从所述运动生成元件(例如,从连接到主马达的驱动轮)接收旋转运动并且沿着所述传递链传递所述旋转运动。
在一方面,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轴线平行于所述针织机的所述旋转轴线。
在一方面,所述第一带齿齿轮和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旋转轴线彼此平行并且平行于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轴线(且平行于所述针织机的所述旋转轴线)。
在一方面,所述入口齿轮竖直地叠设在所述出口齿轮上。
在一个替代方面,所述出口齿轮竖直地叠设在所述入口齿轮上。
在一方面,所述针织机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框架,所述运动传递元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支撑框架安装在一起。
在一方面,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在结构上彼此相同。
在一方面,所述针织机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与所述偏置装置相互作用。
在一方面,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基于由致动器25移位的所述入口齿轮和/或出口齿轮的轴向位置对所述持针针板与所述持针针筒之间的具体偏置进行编程和/或维持,并且适当地驱动所述致动器的位置。
在一方面,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实现所述针板相对于所述针筒的位置的反馈控制,从而借助于所述致动器动态地且以随时间连续的方式修改所述入口齿轮和/或出口齿轮的轴向位置,以便维持所述针板和所述针筒之间的相互定位。
在一方面,所述针织机包括多个将细线供应到针织机的针的路数或细线喂给点,所述路数围绕部件保持元件周向地定位并且彼此成角度地分开。
在本发明的独立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前述方面的偏置装置,旨在安装在用于针织或袜类物品的圆型针织机中。
本发明的前述方面中的每一者可以单独地或与其他所述方面中的任一项组合地考虑。
其他特性和优点将从若干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更清楚,所述若干实施例也包括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圆型针织机的非排他示例给出的优选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仅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提供的附图阐述这个描述,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圆型针织机的可能实施例的视图,其中一些部分被移除并且局部地(沿着穿过持针针筒和持针针盘的旋转轴线的竖直平面)剖切;特别地,示出了以下项:设置有针的针板的针盘组件、下面的持针针筒(局部地)以及用于将旋转运动传递到针盘组件的元件;在图1中,针的针板位于第一操作配置;
-图2是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II-II平面上进行的图1的针织机的示意截面;特别地,示出了针板针相对于针筒针的布置,其中针板处于第一操作配置;
-图3类似于图1,示出了图1的圆型针织机的视图,其中一些部分被移除并剖切,并且其中针的针板处于第二操作配置;
-图4是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IV-IV平面上进行的图3的针织机的示意截面;特别地,示出了针板针相对于针筒针的布置,其中针板处于第二操作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上述附图,附图标记1总体指示根据本发明的圆型针织机。一般而言,相同的附图标记可能在其实施例变体中用于相同的元件等。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针织机的可能实施例,其中一些部分被移除。特别地,针织机的图示集中于针盘组件和持针针筒,以便允许理解本发明。
图中未详细地示出针织机的底座、包括处理控制单元的区段、针织头和持针针筒的其他部件、用于使持针针筒和持针针板产生旋转的元件以及针织机的其他部分,因为它们本身是已知的并且属于常规类型。从纺织技术的角度来看,没有详细地描述整个针织机的操作(例如,持针针筒的操作、针与细线之间的协作等),因为这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是已知的。
针织机1包括支撑结构、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结构中并且可选择性地绕针织机的旋转轴线X旋转的持针针筒C,以及由持针针筒支撑并且可在针筒的相应滑动座2中移动以便产生针织织物的多根针筒针N1。
针织机1还包括布置在持针针筒C上方的针盘组件3。
针盘组件3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支撑结构成整体并且与持针针筒C同轴;支撑环构成针盘组件的固定框架,其在针织机的使用中保持停止。
针盘组件3包括:
-持针针板P,所述持针针板可转动地安装到支撑环以便能够绕与针织机的旋转轴线X一致的相应旋转轴线旋转;
-多根针板针N2,所述多根针板针由持针针板P支撑并且可在针板P的相应滑动座5中移动以便产生针织织物。
优选地,针盘组件3包括用于输送和切割细线的元件或“刀”,其安装在支撑环的外部并且与持针针板P成整体,以便随所述持针针板一起旋转。
针织机1还包括:
-运动生成元件(未示出,例如已知的类型),所述运动生成元件被配置成使持针针筒C绕旋转轴线X旋转;
-运动传递元件10,所述运动传递元件可操作地位于运动生成元件与针盘组件3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形成运动传递链,所述运动传递链能够向持针持针P传递由运动生成元件产生的旋转,以此方式使得持针针筒C和持针针板P同步地旋转,即,以此方式使得持针针筒C的特定角旋转对应于持针针板P的相同角旋转。
运动生成元件通常包括能够使持针针筒旋转且借助于运动传递元件也使持针针板旋转的电动主马达。
如上所指示,对于针织机的正确操作,有必要存在相对于针筒同步地向持针针板传递由前述主马达产生的旋转的刚性运动链。
为此目的,针织机1的运动传递元件10包括:
-第一带齿齿轮11,所述第一带齿齿轮接收运动生成元件的旋转运动;
-第二带齿齿轮12,所述第二带齿齿轮沿着运动传递链置于第一带齿齿轮11的下游,并且与持针针板P同轴地安装,以此方式使得第二带齿齿轮12的旋转对应于持针针板P的相同旋转;
-偏置装置20,所述偏置装置位于第一带齿齿轮11与第二带齿齿轮12之间,并且包括:
-入口齿轮21,所述入口齿轮与第一带齿齿轮11啮合,以便由此被带动旋转;
-出口齿轮22,所述出口齿轮与第二带齿齿轮12啮合,以便使第二带齿齿轮12旋转。
如可以在图1和图3中观察到,入口齿轮21和出口齿轮22彼此同轴地安装,以便均绕偏置装置的轴线旋转(此轴线被标识为Y)。
偏置装置20还包括致动器25,所述致动器对入口齿轮和出口齿轮之间的至少一者或优选地对这两者起作用,以便使入口齿轮和/或出口齿轮沿着偏置装置的轴线选择性地且以受控的方式移位。
以这种方式,获得入口齿轮21与第一带齿齿轮11的啮合状态和/或出口齿轮22与第二带齿齿轮12的啮合状态的改变。
优选地,如作为示例在图1和图3中示出,入口齿轮21和出口齿轮22彼此成整体,并且致动器25同时地且以相同的方式对入口齿轮21和出口齿轮22两者起作用,以便将它们整体地沿着偏置装置20的轴线Y移位,以改变入口齿轮与第一带齿齿轮的啮合状态和出口齿轮与第二带齿齿轮的啮合状态。
在每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与相应的带齿齿轮11或12啮合的入口齿轮21或出口齿轮22两者中的一者可沿着轴线Y轴向地平移且设置有非线性齿就足够了;即使在只有两个可平移齿轮中的一者的情况下,也会获得啮合状态的改变,也如下文所说明,这导致针板相对于针筒的偏置,从而维持连续且同步的旋转。在这个意义上,一旦确定了发生偏置的轮对(借助于在轴向移位之后的啮合状态的改变),传动元件的剩余轮也可以具有直齿。
优选地,入口齿轮21和第一带齿齿轮11具有相同的第一齿31,并且这种第一齿31由非线性齿组成,即,相对于平行于偏置装置的轴线Y的方向具有横向延伸。换句话说,第一齿31的齿优选地是“成角度”的齿,即,不具有竖直延伸。
更优选地,第一齿31由螺旋齿组成。
优选地,出口齿轮22和第二带齿齿轮12具有相同的第二齿32,并且这种第二齿32由非线性齿组成,即,相对于平行于偏置装置的轴线的方向具有横向延伸。换句话说,第二齿32的齿优选地是“成角度”的齿,即,不具有竖直延伸。
更优选地,第二齿32由螺旋齿组成。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如作为示例在图中示出,第一齿31和第二齿32彼此等同,并且第一带齿齿轮11、入口齿轮21、出口齿轮22和第二带齿齿轮12全部具有相同类型的齿。
优选地,入口齿轮21和出口齿轮22彼此同轴地安装在偏置装置20中并且相对,以便呈现在相反方向上朝向的齿,即,第一齿31和第二齿32相对于垂直于偏置装置的轴线Y且位于入口齿轮21和出口齿轮22之间的正中面M彼此成镜面反射。
以这种方式,入口齿轮21和出口齿轮22总体构成对置一体轮的双齿轮。
现在参考入口齿轮21和出口齿轮22两者成整体并且因致动器25而一起平移的情况,如作为示例在图中示出。
在这种情况下,偏置装置20的致动器25在控制入口齿轮21和出口齿轮22的整体移位时会引入出口齿轮22与第二带齿齿轮12的啮合状态的改变,而维持入口齿轮21与第一带齿齿轮11的啮合状态;这种改变是因为以下事实:第一齿31和第二齿32由非线性齿、优选地螺旋齿组成,并且啮合状态的改变引起第二带齿齿轮12在与出口齿轮22啮合时相对于旋转方向向前或向后的角移动,从而对于与第二带齿齿轮12同轴的持针针板P,维持旋转的连续传递和由运动生成元件产生的旋转运动的同步。
优选地,偏置装置20被配置成沿着偏置装置的轴线Y至少在以下位置之间轴向地移动入口齿轮21和出口齿轮22:
-第一操作位置,其中出口齿轮22和第二带齿齿轮12之间呈现第一啮合状态,所述第一啮合状态使持针针板P与持针针筒C处于第一操作配置,并且持针针板P与持针针筒C两者同步旋转,其中针板P的每根针N2以特定的角距离位于针筒C的两根下面的相邻针N1之间;
-第二操作位置,所述第二操作位置相对于第一操作位置轴向地移位,其中出口齿轮22和第二带齿齿轮12之间呈现第二啮合状态,所述第二啮合状态使持针针板P与持针针筒C处于第二操作配置,并且持针针板P与持针针筒C两者同步旋转,其中针板P的每根针N2以相对于在所述第一操作配置中采取的位置成角度地偏置的位置位于针筒C的两根下面的相邻针N1之间。
优选地,偏置装置20可操作地作用于入口齿轮21和出口齿轮22,以便至少在以下位置之间轴向地移动所述入口齿轮和出口齿轮:
-定相位置,其中出口齿轮22与第二带齿齿轮12之间的啮合状态对随持针针筒C一起旋转的持针针板P进行定位,其中针板针N2在针筒的两根相邻的针N1上居中,即,其中针板P的每根针N2大致在针筒C的两根相应的相邻针N1的中间并且与针筒C的两根相应的相邻针N1成角度地等距;
-滞后位置,其中出口齿轮22与第二带齿齿轮12之间的啮合状态将随持针针筒C一起旋转的持针针板P相对于针筒和针板的旋转方向定位为相对于所述定相位置成角度地向后移动,在针筒C的针N1附近的针板P的每根针N2沿着针筒的旋转方向向后移动相同的角度,其中所述针板针位于所述针筒的两根相应的相邻针之间;
-提前位置,其中出口齿轮22与第二带齿齿轮12之间的啮合状态将随持针针筒C一起旋转的持针针板P相对于针筒和针板的旋转方向定位为相对于所述定相位置成角度地向前移动,在针筒C的针N1附近的针板P的每根针N2沿着针筒的旋转方向向前移动相同的角度,其中所述针板针位于所述针筒的两根相应的相邻针之间。
已观察到,在针筒C与针板P之间的前述定相位置,通常针筒和针板形成常规针织品,即,所谓的“罗纹”针织品(图1和图2)。在这种常规操作位置,针板P的针N2位于(从上方观察图2的截面)针筒C的N1之间的正中间,其中针板针与针筒针之间精确地交替。
还观察到,针板P相对于针筒C的前述提前位置通常结合,以便执行从针板P的一根或多根针N2到针筒C的相应的相邻针N1的针织品线圈的传递(图3和图4)。
优选地,入口齿轮21和出口齿轮22被致动器25轴向地移动以便覆盖轴向行程,并且这种轴向行程的每个轴向位置对应于不同的操作位置。
优选地,由入口齿轮21和出口齿轮22沿着轴向行程引起的前述滞后位置和前述提前位置是在相对于定相位置的相对侧上。
优选地,滞后位置和提前位置是出口齿轮22与第二带齿齿轮12之间的啮合状态的改变引起针板P的针N2的位置相对于针筒C的针N1偏置的位置。
优选地,定相位置对应于前述第一操作位置,并且滞后位置或提前位置对应于前述第二操作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前位置对应于第一操作位置,并且滞后位置对应于第二操作位置,定相位置是第一操作位置与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的第三中间操作位置。
第一操作位置和第二操作位置还可以构成沿着所述轴向行程的入口齿轮21和出口齿轮22在其因偏置装置的致动器25而沿着轴向行程移动中可到达的轴向端部位置。
优选地,偏置装置20可操作地作用于彼此成整体的入口齿轮21和出口齿轮22,以便在多个操作位置之间以连续方式选择性地移动所述入口齿轮和出口齿轮,每个操作位置由齿轮沿着偏置装置的轴线Y的特定轴向定位表征:在这种情况下,在连续的位置之间以连续方式发生啮合状态的改变。
优选地,入口齿轮21和出口齿轮22可以在多个操作位置之间以连续方式轴向地移动,以便在针板P和针筒C同步地旋转时对针板P的针N2相对于针筒C的针N1的角位置选择性地引入增量偏置。
优选地,基于需要,能够通过入口齿轮21和/或出口齿轮22可以因致动器25向入口齿轮21和/或出口齿轮22施加的平移运动而移动的轴向行程获得的针板P的针N2相对于针筒C的针N1的角偏置宽度是至少0.01°、或至少0.1°、或至少1°、或至少2°、或至少4°、或至少12°、或至少20°或更大的角度。
优选地,针盘组件3包括优选地安装在所述支撑环上的以下附加装置中的一者或多者:
-一个或多个抓爪组件,每一者包括被配置成保持或阻碍向针织机的针供应的细线的一个或多个可移动抓爪,以及移动此类抓爪的致动器,致动器优选地为气动致动器;
-一个或多个切割装置或“剪线刀”,每一者设置有被配置成与所述刀协作的切割元件,以便执行切割由刀本身输送的细线;
-一个或多个细线吸入装置或“细线吸入管”,其被配置成吸入一个或多个路数的细线和相关的绒毛。
优选地,容纳针筒的针N1的针筒C的滑动座2是优选地平行于旋转轴线X的持针针筒C中的纵向凹槽,并且容纳针板针N2的针板P的滑动座5是以旋转轴线X为中心的持针针板P中的径向凹槽。
优选地,针筒C的针N1可平行于旋转轴线X竖直地移动,并且针板P的针N2可相对于旋转轴线X径向地移水平动。
优选地,偏置装置20与针织机的支撑结构成整体,并且在针织机使用时是固定的(除了致动器25以及两个平移齿轮21和22的可移动部分外)。
优选地,可操作地对入口齿轮21和/或出口齿轮22起作用以便选择性地在前述操作位置之间移动入口齿轮21和/或出口齿轮22的致动器25优选地是电动马达,例如步进马达。优选地,马达设置有能够将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成齿轮的平移运动的适合的传动装置。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致动器包括联接到入口齿轮21和出口齿轮22的丝杆螺母型的丝杆传动装置;这种传动装置从(旋转类型的)电动马达接收旋转运动并且向齿轮传递线性运动(沿着轴线Y)。
作为示例,致动器可以包括对齿轮21和22起作用的线性电动马达或气动致动。
优选地,第一带齿齿轮11与针织机的支撑结构成整体并且在绕第一带齿齿轮11轴线旋转时保持在固定位置。优选地,第二带齿齿轮12安装在针盘组件上并且在绕针织机的旋转轴线旋转时保持在轴向固定位置。
优选地,出口齿轮22(和/或入口齿轮21)的齿构成多个三角50,所述多个三角分布在齿轮本身周围并且与第二带齿齿轮12(和/或第一带齿齿轮11)的齿啮合,以此方式使得出口齿轮的轴向移位引起所述多个三角在第二带齿齿轮的齿上的推动动作,所述推动引起第二带齿齿轮的角向前移动或角向后移动,从而维持出口齿轮与第二带齿齿轮的正确啮合。
优选地,出口齿轮22在沿着偏置装置的轴线Y的第一方向上的轴向移位与第二带齿齿轮12相对于旋转方向的角向前移动相对应,并且出口齿轮在与沿着偏置装置的轴线Y的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轴向移位与第二带齿齿轮相对于旋转方向的角向后移动相对应。
优选地,出口齿轮22的轴向移位越大,第二带齿齿轮12的角偏置就越大。
优选地,第二带齿齿轮12的角偏置作为出口齿轮22的轴向移位值的函数优选地以线性方式成比例地改变。
从机械和功能的角度来看,出口齿轮22(和/或入口齿轮21)的齿构成与第二带齿齿轮12(和/或第一带齿齿轮11)的齿相继地啮合的多个三角,这允许在出口齿轮(相应地入口齿轮)相对于第二带齿齿轮(相应地第一带齿齿轮)的轴向移位之后也维持正确的啮合。
已观察到,如上所述,根据所实现的实施例,,连续地旋转和啮合的齿轮和三角的非线性齿之间的类比对于出口齿轮/第二带齿齿轮副和对于入口齿轮/第一带齿齿轮副都是有效的。
还观察到,前述操作位置之间的转变(例如,从定相位置到提前或滞后位置)会出现在偏置瞬变时段:这种瞬变时段具有短暂的持续时间,例如,大约等于一个针织品行,在形成针织品期间恢复而不会在工作中产生问题或引入不精确。
作为示例,如图所示,入口齿轮21、出口齿轮22、第一带齿齿轮11和第二带齿齿轮12的齿具有圆形渐开线轮廓。
优选地,偏置装置20物理地位于第一带齿齿轮11与第二带齿齿轮12之间,并且沿着前述运动传递链与第一带齿齿轮11和第二带齿齿轮12啮合,以便从第一带齿齿轮11向第二带齿齿轮12传递连续的旋转运动,其中与持针针板同轴地安装的第二带齿齿轮可能会角偏置。
作为示例,入口齿轮21、出口齿轮22、第一带齿齿轮11和第二带齿齿轮12的齿全部具有相同的齿。
优选地,入口齿轮21和第一带齿齿轮11的齿是具有恒定齿距的螺旋类型,并且在几何形状上彼此相同。
优选地,出口齿轮22和第二带齿齿轮12的齿是具有恒定齿距的螺旋类型,并且在几何形状上彼此相同。
优选地,入口齿轮21和出口齿轮22在结构上彼此相同。
优选地,偏置装置的轴线Y平行于针织机1的旋转轴线X。优选地,第一带齿齿轮11和第二带齿齿轮12的相应旋转轴线彼此平行并且平行于偏置装置的轴线Y(且平行于针织机的旋转轴线X)。
优选地,入口齿轮21竖直地叠设在出口齿轮22上。替代性地,出口齿轮22可以竖直地叠设在入口齿轮21上。
优选地,入口齿轮21、出口齿轮22、第一带齿齿轮11和第二带齿齿轮全都是从动轮,所述从动轮接收运动生成元件的旋转运动(例如,从连接到主马达的驱动轮)并且沿着前述传递链传递所述旋转运动。
优选地,运动传递元件10可以包括其他带齿齿轮或齿轮,以便正确地管理由主马达产生的旋转并将其传递到针盘组件。
例如,如图所示,运动传递元件10可以包括沿着运动传递链放置在第一带齿齿轮11的上游的第三带齿齿轮13;这个第三轮13接收运动生成元件的旋转运动并且将其传递到第一带齿齿轮。通常,第三轮13是驱动轮。
存在另外的带齿齿轮或齿轮(例如,第三带齿齿轮13)可能是因为以下事实:有必要通过以正确的旋转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所指向的运动到达运动传递链(即,持针针板P)的端部,以此方式使得针筒C和针板P不仅同步而且在相同旋转方向上旋转。由于每一对啮合轮在传递运动时引入旋转方向的反转,因此可能有必要引入辅助惰轮。另一个原因可能是需要通过引入适合的辅助轮来管理轴间距离、空的空间以及齿轮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针织机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框架T,运动传递元件10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支撑框架安装在一起。作为示例,图1和图3示出了支撑框架T(与支撑结构成整体),以下项与所述支撑框架安装在一起:第一带齿齿轮11、第三带齿齿轮13、具有致动器25以及齿轮21和22的移动装置20、具有第二带齿齿轮12的针盘组件3。
优选地,针织机包括被配置成与偏置装置20相互作用的控制单元(未示出,例如已知的类型)。
优选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基于由致动器25移位的入口齿轮和/或出口齿轮的轴向位置对持针针板P与持针针筒C之间的具体偏置进行编程和/或维持,并且适当地驱动致动器的位置。
优选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实现针板P相对于针筒C的位置的反馈控制,从而借助于致动器动态地且以随时间连续的方式修改入口齿轮和/或出口齿轮的轴向位置,以便维持针板和针筒之间的相互定位。
因此,所设想的本发明可能有许多修改和变化,它们全部落在本发明构思的范围内,并且上述部件可能有其他技术上等效的元件。
本发明被适配成用于新型针织机和预先存在的针织机,在后一种情况下,替换例如针盘组件的一些部分。
就结构和功能而言,本发明获得重要的优势。首先,本发明允许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
另外,本发明允许获得一种圆型针织机,其中有可能相对于针盘组件中存在的其他装置选择性地且独立地管理持针针板的角位置。这允许使用针板针的更大灵活性,而没有典型已知解决方案的约束。本发明还使得可能通过针盘组件的其他装置来同时地移动针的针板,而不管所执行的操作如何。
本发明还允许制作一种圆型针织机,所述圆型针织机允许精确地调整和优化所形成的针织品的质量。例如,有可能将针板针产生的针织品的行相对于针筒针产生的针织品的行精确地对准,从而使板进入定相位置,其中针板针相对于两根相邻的针筒针以等距方式定相。然而,通过本发明的解决方案,还有可能仍以提高针织品的质量为目标来明确地引入针板针与针筒针之间的少量偏置/未对准(可借助于偏置装置来获得),以便补偿与针织机的实际操作条件相关联的若干变量,例如所使用的细线的类型、正在生产的针织品的宽度等。
本发明还允许在不同的操作条件下且基于纺织品要求在针的针筒和针的针板上形成针织品期间精确地管理对细线的吸收。
另外,有可能(在多个操作位置之间,也以连续的方式)基于正在形成的针织品期望的特性精确地选择针板相对于针筒的角位置,以此方式使得针板针与相邻的针筒针之间的相互位置同相或偏置特定角度值。
可以选择持针针板的位置以便进入同相或引入期望且受控的偏置。
由于偏置装置,即使存在引入不期望的偏置的元件,例如对针筒和针板上的三角的位置的修改,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也允许恢复针板针与针筒针之间的定相并维持其恒定。
不同于已知的解决方案,本发明允许获得一种圆型针织机,其中有可能引入并管理持针针板相对于持针针筒的增量偏置,同时就持针针板而言,始终确保构成运动传递链的各种传递元件之间的完全且正确的啮合状态。
本发明还允许制作一种圆型针织机,其中持针针板相对于持针针筒的偏置可以以连续的方式出现在多个操作位置之间且在每个中间位置。
本发明还允许修改持针针板相对于持针针筒的偏置,即使在针织机的操作期间,针板和针筒(以恒定的速度且同步地)旋转,也不必停止针织机。
总的来说,本发明允许实现以连续方式获得针板与针筒之间的可编程偏置并且维持旋转的正确管理和同步的目的。
本发明还允许制作一种圆型针织机,所述圆型针织机的特征在于简单且合理的结构、特别是其针盘组件,并且特征在于就所提供的性能和质量而言的有限实现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允许增加基于不同的纺织品要求而定义可用圆型针织机获得的针织品结构的可能性。

Claims (11)

1.一种用于针织或袜类物品的圆型针织机(1),其包括:
- 支撑结构;
- 至少一个持针针筒(C),所述持针针筒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中并且能够绕所述针织机的旋转轴线(X)选择性地旋转;
- 多根针筒针(N1),所述多根针筒针由所述持针针筒(C)支撑并且能够在所述针筒的相应滑动座(2)中移动以便产生针织织物;
- 针盘组件(3),所述针盘组件布置在所述持针针筒(C)上方并且包括:
- 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所述支撑结构成整体并且与所述持针针筒同轴;
- 持针针板(P),所述持针针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环上以便能够绕对应于所述针织机的所述旋转轴线(X)的相应旋转轴线旋转;
- 多根针板针(N2),所述多根针板针由所述持针针板(P)支撑并且能够在所述针板的相应滑动座(5)中移动以便产生针织织物;
- 运动生成元件,所述运动生成元件被配置成使所述持针针筒(C)绕所述旋转轴线(X)旋转;
- 运动传递元件(10),所述运动传递元件可操作地位于所述运动生成元件与所述针盘组件(3)之间并且被配置形成运动传递链,所述运动传递链能够向所述持针针板(P)传递由所述运动生成元件产生的旋转,使得所述持针针筒(C)和所述持针针板(P)同步地旋转,即,使得所述持针针筒(C)的特定角旋转对应于所述持针针板(P)的相同角旋转;
所述运动传递元件(10)包括:
- 至少一个第一带齿齿轮(11),所述第一带齿齿轮从所述运动生成元件接收旋转运动;
- 至少一个第二带齿齿轮(12),所述第二带齿齿轮沿着所述运动传递链置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11)的下游,并且与所述持针针板(P)同轴地安装,使得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的旋转对应于所述持针针板(P)的相同旋转;
- 至少一个偏置装置(20),所述偏置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11)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之间,并且包括:
- 入口齿轮(21),所述入口齿轮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11)啮合,以便通过所述第一带齿齿轮进行旋转;
- 出口齿轮(22),所述出口齿轮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啮合,以便使所述第二带齿齿轮旋转;
其中所述入口齿轮(21)和所述出口齿轮(22)彼此同轴地安装,以便绕所述偏置装置的轴线(Y)旋转;
- 致动器(25),所述致动器作用于所述入口齿轮(21)和/或作用于所述出口齿轮(22)以使所述入口齿轮和/或所述出口齿轮沿着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轴线(Y)选择性地且以受控的方式移位,以便改变所述入口齿轮(21)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11)的啮合状态和/或所述出口齿轮(22)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的啮合状态;
并且,所述入口齿轮(21)和所述出口齿轮(22)彼此成整体,并且所述致动器(25)作用于所述入口齿轮(21)且作用于所述出口齿轮(22)以使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整体地沿着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轴线(Y)移位,以便改变所述入口齿轮(21)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11)的所述啮合状态和/或所述出口齿轮(22)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的所述啮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型针织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齿轮(21)和所述第一带齿齿轮(11)呈现相同的第一齿(31),所述第一齿(31)由非线性齿构成,即,具有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轴线(Y)的方向的横向延伸,并且/或者其中所述第一齿(31)由螺旋齿构成,并且/或者其中所述出口齿轮(22)和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呈现相同的第二齿(32),所述第二齿(32)由非线性齿构成,即,具有相对于平行于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轴线(Y)的方向的横向延伸,并且/或者其中所述第二齿(32)由螺旋齿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型针织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31)和所述第二齿(32)在几何形状上彼此相同,并且/或者其中所述入口齿轮(21)和所述出口齿轮(22)彼此同轴地安装在所述偏置装置(20)中并且相对,以便呈现在相反方向上朝向的齿,即,所述第一齿(31)和所述第二齿(32)相对于垂直于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轴线(Y)且位于所述入口齿轮(21)和所述出口齿轮(22)之间的正中面(M)彼此成镜面反射,并且/或者其中所述入口齿轮(21)和所述出口齿轮(22)全局地形成对置一体轮的双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圆型针织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装置(20)的所述致动器(25)在控制所述入口齿轮(21)和/或所述出口齿轮(22)的移位时:
- 引入所述出口齿轮(22)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的啮合状态的改变并且保持所述入口齿轮(21)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11)的所述啮合状态,所述啮合状态的改变引起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在与所述出口齿轮啮合时相对于旋转方向向前或向后的角移动,从而就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同轴的所述持针针板(P)而言,保持所述旋转的连续传递和由所述运动生成元件产生的所述旋转运动的同步;并且/或者
- 引入所述入口齿轮(21)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11)的啮合状态的改变并且保持所述出口齿轮(22)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的所述啮合状态,所述啮合状态的改变引起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相对于所述旋转方向向前或向后的角移动,从而就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同轴的所述持针针板(P)而言,保持所述旋转的连续传递和由所述运动生成元件产生的所述旋转运动的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圆型针织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装置(20)被配置成沿着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轴线(Y)至少在以下位置之间轴向地移动所述入口齿轮(21)和所述出口齿轮(22):
- 第一操作位置,其中所述出口齿轮(22)和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之间呈现第一啮合状态,所述第一啮合状态使所述持针针板(P)与所述持针针筒(C)处于第一操作配置,并且所述持针针板(P)与所述持针针筒(C)两者同步地旋转,其中所述针板(P)的每根针板针(N2)以特定的角距离位于所述针筒(C)的两根下面的相邻针筒针(N1)之间;
- 第二操作位置,所述第二操作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操作位置轴向地移位,其中所述出口齿轮(22)和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之间呈现第二啮合状态,所述第二啮合状态使所述持针针板(P)与所述持针针筒(C)处于第二操作配置,并且所述持针针板(P)与所述持针针筒(C)两者同步旋转,其中所述针板(P)的每根针板针(N2)以相对于在所述第一操作配置中采取的位置成角度地偏置的位置位于所述针筒(C)的两根下面的相邻针筒针(N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型针织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装置(20)可操作地作用于所述入口齿轮(21)且作用于所述出口齿轮(22)以便至少在以下位置之间轴向地移动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
- 定相位置,其中所述出口齿轮(22)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之间的所述啮合状态对随所述持针针筒(C)一起旋转的所述持针针板(P)进行定位,其中所述针板针(N2)在所述针筒的两根相邻的针筒针(N1)上居中,即,其中每根针板针基本上在所述针筒的两根相应的相邻针的中间并且与所述针筒的两根相应的相邻针成角度地等距;和/或
- 滞后位置,其中所述出口齿轮(22)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之间的所述啮合状态将随所述持针针筒(C)一起旋转的所述持针针板(P)相对于所述针筒和所述针板的旋转方向定位为相对于所述定相位置成角度地向后移动,在所述针筒针(N1)附近的每根针板针(N2)沿着所述针筒的所述旋转方向向后移动相同的角度,其中所述针板针位于所述针筒(C)的两根相应的相邻针筒针(N1)之间;和/或
- 提前位置,其中所述出口齿轮(22)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之间的所述啮合状态将随所述持针针筒(C)一起旋转的所述持针针板(P)相对于所述针筒和所述针板的所述旋转方向定位为相对于所述定相位置成角度地向前移动,在所述针筒针(N1)附近的每根针板针(N2)沿着所述针筒的所述旋转方向向前移动相同的角度,其中所述针板针位于所述针筒(C)的两根相应的相邻针筒针(N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型针织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齿轮(21)和所述出口齿轮(22)由所述致动器(25)轴向地移动以便覆盖轴向行程,所述轴向行程的每个轴向位置对应于不同的操作位置,并且/或者其中由所述入口齿轮(21)和所述出口齿轮(22)沿着所述轴向行程取得的所述滞后位置和所述提前位置是在相对于所述定相位置的相对侧上,
并且/或者其中所述滞后位置和所述提前位置是所述出口齿轮(22)和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之间的啮合状态的改变引起所述针板(P)的所述针板针(N2)的位置相对于所述针筒(C)的所述针筒针(N1)偏置的位置,并且/或者其中所述定相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操作位置,并且所述滞后位置或所述提前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二操作位置,并且/或者其中所述提前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操作位置,并且所述滞后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二操作位置,所述定相位置是所述第一操作位置和所述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的第三操作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圆型针织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装置(20)可操作地作用于彼此成整体的所述入口齿轮(21)和所述出口齿轮(22),以便在多个操作位置之间以连续的方式选择性地移动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每个操作位置由所述齿轮沿着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轴线(Y)的特定轴向定位表征,并且其中在连续的位置之间以连续的方式发生所述啮合状态的改变,并且/或者其中所述入口齿轮(21)和所述出口齿轮(22)能够在所述多个操作位置之间以连续的方式轴向地移动,以便在针板和针筒同步地旋转时对所述针板(P)的所述针板针(N2)相对于所述针筒(C)的所述针筒针(N1)的所述角位置引入增量偏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型针织机(1),其特征在于,能够通过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能够因所述致动器(25)向所述入口齿轮和所述出口齿轮传递的平移运动而移动的所述轴向行程获得的所述针板(P)的所述针板针(N2)相对于所述针筒(C)的所述针筒针(N1)的角偏置宽度是至少0.01°、或至少0.1°、或至少0.5°、或至少1°、或至少2°、或至少4°,并且/或者其中容纳所述针筒针(N1)的所述针筒(C)的所述滑动座(2)是所述持针针筒(C)中的纵向凹槽,并且容纳所述针板针(N2)的所述针板(P)的所述滑动座(5)是以所述旋转轴线(X)为中心的所述持针针板(P)中的径向凹槽,并且其中所述针筒(C)的所述针筒针(N1)能够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线竖直地移动,并且所述针板(P)的所述针板针(N2)能够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径向地水平移动,并且/或者其中所述致动器(25)是电动马达。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圆型针织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齿轮(22)的所述齿构成多个三角,所述多个三角分布在所述齿轮本身周围并且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的所述齿啮合,使得所述出口齿轮(22)的轴向移位引起所述多个三角在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的所述齿上的推动动作,所述推动引起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角向前移动或角向后移动,从而保持所述出口齿轮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正确啮合,并且其中所述出口齿轮(22)在沿着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轴线(Y)的第一方向上的轴向移位对应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的根据旋转方向的角向前移动,并且所述出口齿轮(22)在与沿着所述偏置装置的所述轴线(Y)的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轴向移位对应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的根据所述旋转方向的角向后移动,并且/或者其中所述出口齿轮的所述轴向移位越大,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所述角偏置就越大,并且/或者其中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所述角偏置作为所述出口齿轮的轴向移位值的函数成比例地改变。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圆型针织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齿轮(22)的所述齿形成多个三角,所述多个三角相继地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的所述齿啮合,这允许所述出口齿轮即使发生相对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的轴向移位,所述多个三角同样能够相继地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的所述齿保持正确的啮合,并且/或者其中所述偏置装置(20)物理地位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11)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之间并且沿着所述运动传递链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11)与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啮合,以便从所述第一带齿齿轮(11)向所述第二带齿齿轮(12)传递连续的旋转运动,其中同轴地安装在所述持针针板上的所述第二带齿齿轮有可能角偏置。
CN202080044352.0A 2019-06-19 2020-06-16 具有用于使针的针板相对于针的针筒偏置的系统的圆型针织机 Active CN1139940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102019000009495 2019-06-19
IT102019000009495A IT201900009495A1 (it) 2019-06-19 2019-06-19 Macchina tessile circolare con sistema di sfasamento del piatto degli aghi rispetto al cilindro degli aghi
PCT/IB2020/055614 WO2020254959A1 (en) 2019-06-19 2020-06-16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with system for offsetting the plate of the needles with respect to the cylinder of the needl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4038A CN113994038A (zh) 2022-01-28
CN113994038B true CN113994038B (zh) 2024-04-16

Family

ID=68426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4352.0A Active CN113994038B (zh) 2019-06-19 2020-06-16 具有用于使针的针板相对于针的针筒偏置的系统的圆型针织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33282A1 (zh)
EP (1) EP3987098A1 (zh)
CN (1) CN113994038B (zh)
IT (1) IT201900009495A1 (zh)
TW (1) TW202104702A (zh)
WO (1) WO2020254959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1848A (ja) * 1985-07-16 1987-01-30 グンゼ株式会社 丸編機における釜の変位方法
CN102203335A (zh) * 2008-09-29 2011-09-28 鲁米有限公司 圆形针织织袜机
CN102575391A (zh) * 2009-10-07 2012-07-11 山德霓股份公司 制造功能增加的无缝型衣物的圆型针织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636724A (zh) * 1962-08-31
US3491556A (en) * 1967-04-11 1970-01-27 Singer Co Dial support for a cylinder and dial knitting machine
US3440837A (en) * 1967-07-03 1969-04-29 Singer Co Knitting machine drive apparatus
IT1007256B (it) * 1974-02-06 1976-10-30 Lonati Cost Mecc Macchina circolare per calze par ticolarmente per la fabbricazione di calze chiuse in punta diretta mente sulla macchina
FR2326515A1 (fr) * 1975-10-01 1977-04-29 Asa Sa Dispositif d'entrainement et de positionnement des fontures d'un metier a tricoter circulaire
US4030318A (en) * 1975-10-15 1977-06-21 Morris Philip Dial and cylinder connection
DE4128372A1 (de) * 1991-08-27 1993-03-04 Sipra Patent Beteiligung Rundstrickmaschine mit einem nadelzylinder und einer rippscheib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1848A (ja) * 1985-07-16 1987-01-30 グンゼ株式会社 丸編機における釜の変位方法
CN102203335A (zh) * 2008-09-29 2011-09-28 鲁米有限公司 圆形针织织袜机
CN102575391A (zh) * 2009-10-07 2012-07-11 山德霓股份公司 制造功能增加的无缝型衣物的圆型针织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T201900009495A1 (it) 2020-12-19
TW202104702A (zh) 2021-02-01
EP3987098A1 (en) 2022-04-27
WO2020254959A1 (en) 2020-12-24
CN113994038A (zh) 2022-01-28
US20220333282A1 (en) 2022-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80113B2 (ja) 直線編機
CN113994038B (zh) 具有用于使针的针板相对于针的针筒偏置的系统的圆型针织机
CN1742125B (zh) 带有驱动脱圈沉降片装置的用于袜类等的圆形针织机
EP0834611B1 (en) Device for inserting alternately-interposed wefts on a crochet galloon machine for warp weaving,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thus obtained
WO2009033846A1 (en) Straight linking machine for knitted articles, with highly versatile use
US2106434A (en) Knitting machinery
US2911807A (en) Knitting machine
EP0937166B1 (en) Method and machine for the production of knitted garments comprising a body section and legs, in a single production stage and in a single piece
JP6893618B2 (ja) ダブルバー経編機
US20220325450A1 (en)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with an offset system for the stitch cam of the needle plate
US3182471A (en) Striping device for a knitting machine
US1841704A (en) Knitting machine
US3350901A (en) Guide bar lapping mechanism for warp knitting machines
US559831A (en) Island
CN111826795B (zh) 一种制作毛圈线圈的圆型针织机及在圆型针织机中制作毛圈线圈的方法
US559830A (en) Island
US2591883A (en) Knitting machine
US806921A (en) Knitting-machine.
US408181A (en) Circular-knitting machine
US2472175A (en) Straight-bar knitting machine
US3769814A (en) Device for automatic and programmed insertion of needles into work in rectilinear hosiery machines
CN117248325A (zh) 经编机
US2329822A (en) Straight bar knitting machine
US248795A (en) sanborn
US1891215A (e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