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86415B - 物流服务过程中的智能温控方法及物流服务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物流服务过程中的智能温控方法及物流服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86415B
CN113986415B CN202111117603.6A CN202111117603A CN113986415B CN 113986415 B CN113986415 B CN 113986415B CN 202111117603 A CN202111117603 A CN 202111117603A CN 113986415 B CN113986415 B CN 1139864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logistics
box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76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86415A (zh
Inventor
杨元武
姜岩
徐禄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mmingbird Insta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mmingbird Insta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mmingbird Insta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mmingbird Insta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76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864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86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6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86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64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2Special goods or special handling procedures, e.g. handling of hazardous or fragile go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物流服务过程中的智能温控方法及物流服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保温箱,用于存放有温控需求的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所述保温箱关联有测温设备,以及通信模块,所述测温设备用于对所述保温箱内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对测温结果进行向温控管理设备的上传;第一客户端,用于与装箱任务执行者关联,获取测温设备标识以及物流订单标识,并上传到所述温控管理设备;所述温控管理设备,用于在所述测温设备标识与所述物流订单标识之间建立绑定关系,并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检测的箱内温度信息以及所述绑定关系,为所述物流订单提供温度属性信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完善的物流服务。

Description

物流服务过程中的智能温控方法及物流服务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流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物流服务过程中的智能温控方法及物流服务系统。
背景技术
冷链物流是指,在对一些需要在特定低温环境下保存的货品(冷藏冷冻类食品、药品等,也可以称为冷链货品)进行运输配送的过程中,需要在各个物流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以保证货品质量。对于toB(面向超市等商家)的场景下,物流提供方可以提供专门的冷链运输车,以用于大批量冷链货品的运输及配送。但是,在toC(面向消费者)的场景下,运送的对象是以订单为单位的“小包”,因此,通常是冷链订单与非冷链订单混装在同一辆运输车中,运送到末端配送站点之后,再由站点中的配送员完成末端配送。针对这种情况,传统的方式是,为冷链订单配保温箱(例如,泡沫箱等),箱内可以通过放置冰袋等材料,来保持箱内温度。但是,这种方式由于需要为每个订单配备一次性保温箱,因此,环保性比较差;并且,保温效果比较有限,在运输路途比较远,配送时效比较长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化冻”现象,以至于可能会经常收到消费者投诉,并且难以判责等问题。
因此,如何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完善的物流服务,成为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物流服务过程中的智能温控方法及物流服务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完善的物流服务。
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物流服务系统,包括:
保温箱,用于存放有温控需求的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所述保温箱关联有测温设备,以及通信模块,所述测温设备用于对所述保温箱内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对测温结果进行向温控管理设备的上传,所述测温结果包括箱内温度信息以及测温设备标识;
第一客户端,用于与装箱任务执行者关联,获取测温设备标识以及物流订单标识,并上传到所述温控管理设备;
所述温控管理设备,用于在所述测温设备标识与所述物流订单标识之间建立绑定关系,并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检测的箱内温度信息以及所述绑定关系,为所述物流订单提供温度属性信息。
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包括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对所述测温结果进行广播;
所述物流服务系统还包括:
网关设备,所述网关设备配置有互联网接入模块以及与所述保温箱对应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其中,该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收听广播消息,并通过所述互联网接入模块,将所述广播消息中携带的测温结果上传到所述温控管理设备。
其中,所述网关设备包括在至少一个物流节点对应的工作场所配备的固定式网关设备,以便通过所述固定式网关设备对所述测温结果进行阶段式上传,其中,所述测温设备的广播信息中包括历史测温结果;
和/或,
以各物流节点的任务执行者关联的移动终端设备作为移动式网关设备,以便通过所述移动式网关设备对所述测温结果进行实时上传。
其中,所述保温箱包括多种不同尺寸的多个保温箱,用于在不同运送阶段使用不同尺寸的保温箱进行配送。
其中,所述保温箱包括第一保温箱,以及多个第二保温箱;
在从仓库到末端配送站点的第一运送阶段,多个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通过所述第一保温箱对进行合并存放;在所述第一保温箱到达所述末端配送站点后,各包裹以物流订单为单位分装到多个第二保温箱中,以便利用所述第二保温箱进行从末端配送站点到收件地址的第二运送阶段的配送;
所述第一客户端包括仓库侧的第一客户端,以及末端配送站点侧的第一客户端;
所述温控管理设备具体用于,根据仓库侧的第一客户端上传的信息,建立第一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与多个物流订单的标识之间的第一绑定关系;并在接收到末端配送站点侧的第一客户端上传的信息后,解除所述第一绑定关系,并建立各第二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分别与各物流订单的标识之间的第二绑定关系。
其中,所述保温箱包括第一保温箱,以及多个第二保温箱;
在从仓库到末端配送站点的第一运送阶段,多个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分别通过多个第二保温箱进行单独存放后,再将所述多个第二保温箱通过所述第一保温箱对进行合并存放;在所述第一保温箱到达所述末端配送站点后,将所述多个第二保温箱从所述第一保温箱中取出后,利用所述第二保温箱进行从末端配送站点到收件地址的第二运送阶段的配送;
所述第一客户端包括仓库侧的第一客户端;
所述温控管理设备具体用于,根据仓库侧的第一客户端上传的信息,建立第一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与多个物流订单的标识之间的第一绑定关系,以及各第二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分别与各物流订单的标识之间的第二绑定关系。
其中,还包括:
第二客户端,用于与末端配送任务执行者关联;
所述温控管理设备还用于,在所述第二运送阶段的配送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二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检测的测温结果,确定各关联的物流订单的配送优先级。
其中,所述第二客户端还用于,在目标界面中提供扫码操作控件,以用于在送到收件地址后,通过扫描所述第二保温箱关联的图形码获取测温设备标识并上传到所述温控管理设备;
所述温控管理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检测的当前箱内温度信息,以及所述测温设备标识对应的物流订单标识,确定所述物流订单在签收时刻的温度属性信息。
其中,所述温控管理设备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客户端上传的测温设备标识时,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标识关联的当前箱内温度信息,提示所述当前箱内温度是否符合装箱条件。
其中,还包括:
第三客户端,用于与至少一个中间节点的揽收任务执行者关联,并在目标界面中提供扫码操作控件,以用于在揽收之前通过扫描所述保温箱关联的图形码获取测温设备标识并上传到所述温控管理设备;
所述温控管理设备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三客户端上传的测温设备标识时,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标识关联的当前箱内温度信息,提示所述当前箱内温度是否符合揽收条件。
其中,所述温控管理设备还用于,在所述当前箱内温度符合揽收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标识对应的物流订单标识,确定所述物流订单在到达各中间节点时的温度属性信息并进行保存。
其中,所述温控管理设备还用于,将所述物流订单在到达各中间节点时的温度属性信息提供给订单服务端,以便所述订单服务端将所述温度属性信息投放到所述物流订单对应的信息界面中,并通过收件方用户关联的第四客户端进行展示。
其中,一种物流服务过程中的智能温控方法,包括:
温控管理设备接收第一客户端提交的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以及物流订单标识,其中,所述第一客户端是装箱任务执行者关联的客户端,所述保温箱还关联有通信模块,用于对所述测温设备检测的测温结果进行向所述温控管理设备的上传;
在所述测温设备标识与所述物流订单标识之间建立绑定关系;
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检测的箱内温度信息以及所述绑定关系,为所述物流订单提供温度属性信息。
一种物流订单信息展示方法,应用于与收件方用户关联的第四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查看目标物流订单的详情信息的请求;其中,所述目标物流订单具有温控需求,所述目标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在运送过程中通过保温箱进行存放,所述保温箱关联有测温设备,以及通信模块,所述测温设备用于对所述保温箱内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对测温结果进行向温控管理设备的上传;所述温控管理设备还保存有所述测温设备标识与物流订单标识之间的绑定关系,用于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检测的测温结果为所述物流订单生成温度属性信息,并提供给订单服务端;
从所述订单服务端获取所述目标物流订单的详情信息,所述详情信息中包括所述温度属性信息;
在所述目标物流订单的详情信息页面中对所述温度属性信息进行展示。
一种保温箱组合件,所述保温箱组合件包括多个不同尺寸的多个保温箱,以便在不同运送阶段使用不同尺寸的保温箱进行配送;
所述多个保温箱分别配备有测温设备以及通讯模块,所述测温设备用于对保温箱内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对测温结果进行向温控管理设备的上传,以用于为物流订单提供温度属性信息。
其中,所述多个不同尺寸的多个保温箱包括第一保温箱以及多个第二保温箱;
其中,所述第一保温箱用于,在从仓库到末端配送站点的第一运送阶段,对多个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进行合并存放;
所述第二保温箱用于,在所述第一保温箱到达所述末端配送站点后,以物流订单为单位,将各包裹分装到多个第二保温箱中,以便利用所述第二保温箱进行从末端配送站点到收件地址的第二运送阶段的配送。
其中,所述多个不同尺寸的多个保温箱包括第一保温箱,以及多个第二保温箱;
在从仓库到末端配送站点的第一运送阶段,多个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分别通过多个第二保温箱进行单独存放后,再将所述多个第二保温箱通过所述第一保温箱对进行合并存放;在所述第一保温箱到达所述末端配送站点后,将所述多个第二保温箱从所述第一保温箱中取出后,利用所述第二保温箱进行从末端配送站点到收件地址的第二运送阶段的配送。
一种物流服务过程中的智能温控装置,应用于温控管理设备,包括:
标识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客户端提交的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以及物流订单标识,其中,所述第一客户端是装箱任务执行者关联的客户端,所述保温箱还关联有通信模块,用于对所述测温设备检测的测温结果进行向所述温控管理设备的上传;
绑定关系建立单元,用于在所述测温设备标识与所述物流订单标识之间建立绑定关系;
温度属性信息提供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检测的箱内温度信息以及所述绑定关系,为所述物流订单提供温度属性信息。
一种物流订单信息展示装置,应用于与收件方用户关联的第四客户端,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查看目标物流订单的详情信息的请求;其中,所述目标物流订单具有温控需求,所述目标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在运送过程中通过保温箱进行存放,所述保温箱关联有测温设备,以及通信模块,所述测温设备用于对所述保温箱内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对测温结果进行向温控管理设备的上传;所述温控管理设备还保存有所述测温设备标识与物流订单标识之间的绑定关系,用于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检测的测温结果为所述物流订单生成温度属性信息,并提供给订单服务端;
详情信息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订单服务端获取所述目标物流订单的详情信息,所述详情信息中包括所述温度属性信息;
温度属性信息展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物流订单的详情信息页面中对所述温度属性信息进行展示。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方法的步骤。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前述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申请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为保温箱提供测温设备以及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测温设备实现对箱内温度的测量,并通过通信模块进行向温控管理设备的上传,使得温控管理设备可以获取到具体保温箱内的温度信息。另外,还可以装箱任务执行者关联的第一客户端,实现对保温箱以及物流订单关联的图形码的扫描,以及测温设备标识与物流订单标识的上传。相应的,可以在测温设备标识与物流订单标识之间建立绑定关系。这样,可以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提供的箱内温度信息以及所述绑定关系,为所述物流订单提供温度属性信息。这样,可以实现对具体物流履约过程中的温度情况进行数字化表达及处理,这种信息还可以保存下来作为信息交互(例如责任归属判定判责)中的数据依据,即使后续接收到收件方投诉,也可以根据保存的温度情况进行更客观的判责。
为了进一步提升物流服务过程中的保温性能,尽量减少失温情况的发生,还可以提供“子母箱”的方案。也即,在远距离运送的场景中,对于从仓库到末端配送站点之间的第一运送阶段,可以使用尺寸较大的第一保温箱来存放多个物流订单的包裹;在送到末端配送站点之后,则可以将各个包裹从第一保温箱中取出,分装到尺寸较小的第二保温箱中,每个第二保温箱中可以仅存放一个物流订单的包裹。这样,在分别对各个物流订单进行末端配送的过程中,可以避免由于频繁开箱导致的泄冷失温情况的发生。或者,对于时效更长的场景,也可以在从仓库到末端配送站点的第一运送阶段,将多个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分别通过多个第二保温箱进行单独存放后,再将所述多个第二保温箱通过所述第一保温箱对进行合并存放;这样,在所述第一保温箱到达所述末端配送站点后,可以将所述多个第二保温箱从所述第一保温箱中取出后,利用所述第二保温箱进行从末端配送站点到收件地址的第二运送阶段的配送。
另外,还可以通过温控管理设备,向物流链路上各个中间节点的揽收任务执行者、末端配送执行者等提供相关的提示、预警等信息,以帮助判断是否可以揽收,或者,对末端配送过程中可能出现失温的物流订单进行提醒,以便优先配送,等等。
再者,具体物流订单关联的温度属性信息还可以透出给收件方用户,收件方用户可以在物流详情页等页面中,查看到具体物流订单在关键节点上的温度信息,或者还可以包括最新获取到的温度信息,等等。这样可以使得收件方用户对自己物流订单的温度情况进行直观的了解,提升用户体验。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末端配送员用户关联的界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箱任务执行者用户关联的界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揽收任务执行者用户关联的界面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送站点管理者用户关联的界面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收件方用户关联的界面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整体方案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装置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实现智能温控,为此,首先可以对保温箱进行设计,包括为保温箱配备测温设备,以及通信设备,可全程监控记录箱内温度,并可以向温控管理设备(具体可以是服务端设备,或者,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管理设备)进行上传。温控管理设备则可以将保温箱与箱内的物流订单进行绑定,这样,可以为物流订单提供温度属性信息,并且可以通过收件方用户关联的客户端,向收件方用户进行透出,使得收件方用户不仅可以了解物流进度,还可以了解具体的温度信息。此外,这种为物流订单赋予的温度属性信息还可以在产生客户投诉时帮助进行判责,等等。另外,在可选的方式下,还可以向多个物流节点上的任务执行者进行异常预警,一旦在某个节点上发现异常,可以及时进行处理(包括退回仓库,或者添加/更换保温耗材,等等)。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体实现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首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流服务系统,参见图1,该系统可以包括:
保温箱101,用于存放有温控需求的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所述保温箱关联有测温设备以及通信模块,所述测温设备用于对所述保温箱内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对测温结果进行向温控管理设备的上传,所述测温结果包括箱内温度信息以及测温设备标识;
第一客户端102,用于与装箱任务执行者关联,获取测温设备标识以及物流订单标识,并上传到所述温控管理设备;
所述温控管理设备103,用于在所述测温设备标识与所述物流订单标识之间建立绑定关系,并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检测的箱内温度信息以及所述绑定关系,为所述物流订单提供温度属性信息。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在硬件以及软件两方面对现有的物流服务进行了改善。硬件方面,为了达到智能温控的目的,为保温箱配备了测温设备,以及通信模块,以实现对测温结果向温控管理设备的上传。在软件方面,为了实现对物流订单履约过程的数字化温控,还可以提供温控管理设备侧的相关应用或服务,以实现对保温箱中的测温设备上传的温度信息的管理,并为具体的物流订单提供温度属性信息。另外,由于保温箱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因此,并不会固定与某个物流订单关联。需要具体的装箱任务执行者在装箱的过程中,将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的标识以及物流订单标识上传到温控管理设备。为了便于装箱任务执行者获取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的标识,还可以为保温箱提供图形码,该图形码可以是根据保温箱中的测温设备的标识(例如,MAC地址等)生成的。另外,还可以为装箱任务执行者提供第一客户端,使得在执行装箱任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该第一客户端对保温箱以及物流订单进行扫码等方式,获取到测温设备标识以及物流订单标识,并上传到温控管理设备。之后,可以由温控管理设备进行测温设备标识与物流订单标识之间的绑定。这样,就可以通过测温设备提供的箱内温度信息,为物流订单提供温度属性信息。
其中,保温箱配备的通信模块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一种形式可以是能够通过移动通信网络等接入互联网的通信模块,这样可以直接通过该通信模块将箱内温度上传到温控管理设备。或者,另一种方式下,为了节约成本,还可以采用近距离无线通信形式的通信模块,例如,蓝牙模块,等等。相应的,还可以配备网关设备,这种网关设备可以配置有互联网接入模块以及与所述保温箱对应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例如,如果保温箱设备配备的是蓝牙模块,则该网关设备也可以具有蓝牙功能,等等)。这样,保温箱中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对具体的测温结果进行广播,而网关设备中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则可以用于收听具体的广播消息,并通过互联网接入模块,将广播消息中携带的测温结果上传到所述温控管理设备。
具体的,网关设备也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一种方式下,可以在至少一个物流节点对应的工作场所配备的固定式网关设备。例如,可以在仓库、中转站、末端配送站等多个场所配备这种固定式网关设备。当然,由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号传输距离比较有限,因此,只有当保温箱被运送到具体的场所附近时,网关设备才能够收听到保温箱的通信模块广播的消息。因此,在这种方式下,可以通过所述固定式网关设备对测温设备的测温结果进行阶段式上传。当然,在具体实现时,具体的保温箱侧可以对历史测温数据进行记录,并且广播消息中可以包括当前测温数据以及历史测温数据,这样,网关设备也可以将当前测温数据以及历史测温数据都上传给温控管理设备,以实现对具体温度变化曲线的跟踪。
或者,另一种方式下,由于保温箱在运送过程中,是由具体的司机、配送员等执行具体的运送任务,因此,也可以以各物流节点的任务执行者关联的移动终端设备(例如,手机等)作为移动式网关设备,这样,可以通过所述移动式网关设备对所述测温结果进行实时上传。具体实现时,也可以为各物流节点的任务执行者配备对应的客户端程序,这种客户端程序可以提供将移动终端设备与具体保温箱中的通信模块建立连接(例如,蓝牙连接等)的功能。例如,在实际应用中,具体的保温箱被运送至各个物流节点时,都可以由具体节点上的任务执行者对保温箱进行扫码等操作,以进行揽收等任务的确认,并由揽收的任务执行者执行下一段的运送任务,等等。因此,就可以在任务执行者进行扫码确认之后,触发客户端程序执行与该保温箱的通信模块建立连接的操作。这样,可以将执行每段运送任务的任务执行者的移动终端设备,作为网关设备来使用。具体的,保温箱中的通信模块可以发送广播消息,其中携带有具体的测温结果数据,移动终端设备中的蓝牙模块等可以收听广播消息,并从中获取到具体的测温结果数据,然后,由移动终端设备中的客户端上传到温控管理设备即可。
其中,关于具体的保温箱,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升环保性以及保温性能,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可重复使用的、具有更高保温性能的专用保温箱(例如,可以采用干冰等作为保冷材料等),箱体还可以采用外EPP(Expanded polypropylene,发泡聚丙烯)+内PU(聚氨基甲酸酯)的复合材料来提升保温性能,减少一次性制冷物料的使用数量(如干冰、冰袋等)。另外,可以将多个订单的货品放入同一保温箱(例如,一个保温箱可以容纳三个订单的货品,等等)中进行运输及配送。由于保温箱能够重复使用,因此,可以更环保。另外,由于保温箱可以采用更优质的保冷材料,加之同一箱体内的冷冻品数量越多则保温效果越好的原理,因此,可以获得更好的保温性能。(补充一点:
当然,由于同一保温箱内装载了多个订单的货品,不同的订单对应着不同的收货地址,因此,如果直接使用该同一保温箱完成全流程的配送,则配送员在将各个订单分别配送到不同的收货地址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次打开保温箱取货的情况。而在频繁开箱取货的过程中,会造成保温箱内不可逆的失温情况,以至于较晚送达的订单货品仍然可能出现泄冷化冻的情况,进而导致同样面临着消费者投诉,并且难以判责等问题。
为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了对保温箱设计了测温设备以及通信设备之外,还对保温箱的用法进行了设计。具体的,根据实际应用中的场景的不同,具体的保温箱用法也可以不同,但总之,都是要尽量确保在将具体的物流订单送达收件地址的过程,避免频繁开箱,一次开箱之后,能够将该保温箱中的物流订单全部取出,相应的,该保温箱就已经完成了在此次物流服务过程中的任务,不必再进入下一环节。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根据具体应用场景中运送距离的远近、物流订单数量等,对具体的保温箱的用法进行了设计。
例如,在远距离运输及配送的场景中,通常涉及到的物流订单量也会比较达,具体的运送过程通常可以分为多个运送阶段,此时,所述保温箱可以包括多种不同尺寸的多个保温箱,以便在不同运送阶段使用不同尺寸的保温箱进行配送。也就是说,在某运送阶段可以使用某尺寸的保温箱对多个物流订单的包裹进行合并存放,到下一运送阶段时,则可以将该保温箱中的包裹取出,分装到多个尺寸更小的保温箱中,进行下一运送阶段的运送。之后,如果还包括再下一阶段,则还可以进一步使用更小尺寸的保温箱进行分装,等到。
其中,一种更具体地实施方式下,具体地保温箱可以包括第一保温箱以及多个第二保温箱。并且,可以将运送过程划分为第一运送阶段以及第二运送阶段。其中,第一运送阶段是从仓库到末端配送站点(期间还可能存在一些中间站点),第二运送阶段是从末端配送站点到具体收件地址。如果在上述第一运送阶段以及第二运送阶段都是使用同一个保温箱,也即假设在货品出库时,将三个物流订单的包裹存放到一个保温箱中,则该保温箱被送到末端配送点之后,配送员仍然是携带该保温箱执行末端配送。则在末端配送过程中,会出现需要多次开箱取货的情况,以至于造成保温箱的泄冷。
而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针对上述场景,可以提供“子母箱”的设计方案,也即,具体可以包括两种或者多种不同尺寸的保温箱。具体的,由于在第一运送阶段通常不需要打开保温箱(也即,从货品装箱出库,一直到运送到末端配送站点,都是不需要打开保温箱的),因此,可以使用尺寸较大的保温箱(可以称为“母箱”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统一称为第一保温箱)。这样,在仓库侧进行打包时,可以将多个物流订单的包裹合并存放到同一个第一保温箱中(例如,一个第一保温箱可以同时存放六、七个物流订单的包裹,实际情况还可以依各包裹的尺寸、订单量等而有所不同)。在送到末端配送站点之后,由于不同的物流订单可能对应着不同的收件地址,需要分别配送,因此,为了避免频繁开箱导致的失温情况,可以以物流订单为单位分装到多个尺寸较小的保温箱(可以称为“子箱”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统称为第二保温箱)中。之后,配送员可以使用这种尺寸较小、每箱仅对应一个物流订单的第二保温箱完成末端配送,从而降低失温现象的发生概率。
其中,第一保温箱以及第二保温箱都可以分别关联有测温设备,以及通信模块。这样,同一个物流订单,可以由两个保温箱的测温设备提供的温度信息进行串联,形成该物流订单的完整的温度属性信息。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在仓库中以及末端配送站点都涉及到具体的装箱任务,因此,具体的第一客户端也可以包括仓库侧的第一客户端,以及末端配送站点侧的第一客户端。在仓库中将多个物流订单的包裹装配到第一保温箱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该第一客户端对保温箱的图形码,以及各个物流订单的图形码分别进行扫码,并将扫码结果上传到温控管理设备。在第一保温箱运送至末端配送站点之后,则可以将第一保温箱打开,将其中的各个包裹分别装入第二保温箱中。并且可以通过第一客户端对各个第二保温箱以及对应的物流订单进行扫码,并将扫码结果提交到温控管理设备。这样,具体的温控管理设备具体可以用于,根据仓库侧的第一客户端上传的信息,建立第一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与多个物流订单的标识之间的第一绑定关系。这样,可以由该第一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为多个物流订单提供温度属性信息。在接收到末端配送站点侧的第一客户端上传的信息后,则可以解除所述第一绑定关系,并建立各第二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分别与各物流订单的标识之间的第二绑定关系。之后,可以由各个第二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分别为各个物流订单提供温度属性信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在仓库侧配备多个第一保温箱,在末端配送站点配备多个第二保温箱,从而通过第一保温箱与第二保温箱的配合使用,完成整个配送链路。其中,配送员完成末端配送后,可以将第二保温箱带回末端配送站点。而对于送至末端配送站点的第一保温箱,可以定期送回仓库侧,或者,还可以在消费者用户需要发货的时候使用,或者在末端配送站点执行逆向链路的过程中使用,等等。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还可能出现仓库中无制冰能力,或者,具体订单有更长时效的保温需求等情况,此时,还可以使用以下方案来延长保温效果。例如,在从仓库到末端配送站点的第一运送阶段,多个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可以分别通过多个第二保温箱进行单独存放后,再将所述多个第二保温箱通过所述第一保温箱对进行合并存放;在所述第一保温箱到达所述末端配送站点后,再将所述多个第二保温箱从所述第一保温箱中取出后,利用所述第二保温箱进行从末端配送站点到收件地址的第二运送阶段的配送。这样,由于在第一运送阶段,有第一保温箱与第二保温箱的双重保温效果,因此,可以进一步延长保温性能。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在仓库侧进行装箱的过程中,首先对第一保温箱关联的图形码进行扫码,然后,分别对第二保温箱的图形码以及对应的物流订单进行扫码。这样,温控管理设备具体可以用于,根据仓库侧的第一客户端上传的信息,建立第一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与多个物流订单的标识之间的第一绑定关系,以及各第二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分别与各物流订单的标识之间的第二绑定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保温箱以及第二保温箱可以相互配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例如,一些近距离的运送任务,可能不需要经过中间节点的中转,可以直接从发货地运送到消费者指定的收货地址。此时,如果存在相似配送时间段内、相同收货地址的多个订单,则可以使用第一保温箱将多个订单对应的包裹进行合并存放并配送。否则,可以使用第二保温箱对各个订单进行分别存放并配送。例如,在新零售(从实体门店为一定地理范围内的用户提供生鲜等类别商品的配送服务)、外卖(从饭店为一定地理范围内的用户提供餐饮类的配送服务)等场景下,则可以单独使用第一保温箱或者第二保温箱进行配送。例如,在外卖场景下,可能存在同一公司的多个员工在同一饭店点外卖的情况,此时,由于多个订单可以配送至同一地址,因此,可以使用第一保温箱将多个订单的包裹进行合并存放并配送,等等。
无论是远距离运送场景下的第一保温箱与第二保温箱相互配合使用,还是近距离场景下的第一保温箱或第二保温箱单独使用,都可以通过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以及通信模块,将具体的箱内温度信息上传到温控管理设备。进而可以由温控管理设备根据前述建立的测温设备标识与物流订单标识之间的绑定关系,将具体保温箱中的测温设备提供的测温结果关联到具体的物流订单上,进而可以为该物流订单提供温度属性信息。所谓的温度属性信息,也就是说,传统的物流订单通常只包括单号、发件人、发件地址、收件人、收件地址等字段上的属性信息,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为物流订单增加温度属性字段。通过该字段可以记录物流订单对应的温度信息,还可以透出给收件人用户。也就是说,收件人用户在查询物流订单的详情信息时,不仅可以包括具体的订单运送到哪个节点、预计何时送达等信息,还可以查看到具体物流订单关联的保温箱中的温度信息。具体的,这种温度信息可以实时变化,或者,还可以是到达一些关键节点时的温度信息,等等。
另外,除了可以为物流订单提供温度属性信息,温控管理设备还可以为具体物流节点上的任务执行者提供参考信息或者预警信息等。例如,还可以为末端配送任务执行者提供第二客户端。在通过第一保温箱与第二保温箱配合的实现方式下,具体的温控管理设备还可以用于,在第二运送阶段的配送过程中,可以根据所述第二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提供的测温结果,确定各物流订单的配送优先级。例如,具体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即将失温的物流订单,如果是,则通过所述第二客户端提示所述末端配送任务执行者优先对该物流订单进行配送。也就是说,由于多个物流订单分别存放在不同的第二保温箱中,而由于具体的货品类型、体积等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各个第二保温箱的温度变化情况也会有所不同。这就可能出现有的订单在尚未送达时,箱内温度就已经明显降低,并且存在失温的风险,因此,为了尽量避免出现化冻等情况,可以及时通知配送员优先对该物流订单进行配送,等等。例如,如图2所示,如果某第二保温箱即将失温,则可以在配送任务执行者的界面中提供“温度预警”信息,对当前温度、箱号等信息进行提示,另外还可以提示对该保温箱中的货品进行优先配送,等等。其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就可以将配送员的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作为保温箱中测温设备的网关设备,实现对测温数据的实时上报。
此外,具体的第二客户端还可以在目标界面中提供扫码操作控件。这样,在将具体的物流订单配送到收件地址后,还可以通过扫描所述保温箱关联的图形码获取测温设备标识并上传到所述温控管理设备。此时,温控管理设备还可以根据测温设备提供的当前箱内温度信息,以及所述测温设备标识对应的物流订单标识,确定所述物流订单在签收时刻的温度属性信息。也就是说,虽然可以实现测温结果的实时上传,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获知物流订单在一些关键节点上的温度信息。其中就包括送达收件地址时的温度,该信息可以作为判责依据进行保存。这样,如果产生用户投诉等情况,则可以根据保存的关键节点上的温度信息进行判责,从而使得具体的判责过程可以具有客观的依据。当然,为了进一步提升保存的温度信息作为判责依据的有效性,还可以将具体送达时的温度信息在第二客户端中进行展示,并由收件方在签收时,对温度信息进行确认,之后再进行保存。此时,具体送达时的温度,也可以称为收件方签收时的温度。
除了可以给配送任务执行者提供提示信息或者生成送达时/签收时的温度信息之外,具体的温控管理设备还可以在其他环节提供相关的提示或者预警信息。例如,在具体将包裹存放到保温箱之前,通常需要预先将保温箱进行预冷或者预热处理,在保温箱内的温度达到一定条件之后,才能够将货品装入保温箱。因此,在具体的装箱任务执行者进行装箱之前,还可以首先通过第一客户端对保温箱的图形码进行扫码,并将扫码获得的测温设备的标识提交到温控管理设备。相应的,温控管理设备在接收到第一客户端上传的测温设备标识后,可以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标识提供的当前箱内温度信息,判断所述当前箱内温度是否符合装箱条件,并通过所述第一客户端提供对应的提示信息。例如,如图3所示,如果箱内温度还不够低或者不够高,则可以提示装箱任务执行者需要再等待一段时间之后才能进行装箱,等等。
另外,对于长距离的运送场景而言,在仓库与收件地址之间可能还会存在一些中间节点,包括从仓库出库,由运输司机进行揽收的节点,送达末端配送站点时,从运输车辆卸车,由末端配送站点进行揽收的节点,另外,从仓库到末端配送站点之间还可能存在其他一些中转站点,等等。具体实现时,还可以为这些中间节点的揽收任务执行者提供第三客户端,并且可以在第三客户端的目标页面中提供扫码操作控件。这样,在具体节点上的任务执行者揽收之前,可以通过扫描所述保温箱关联的图形码获取测温设备标识并上传到所述温控管理设备。此时,温控管理设备还可以在接收到所述第三客户端上传的测温设备标识时,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标识关联的当前箱内温度信息,判断所述当前箱内温度是否符合揽收条件,并根据判断结果向所述第三客户端提供对应的提示信息。例如,如图4(A)所示,如果符合揽收条件,则可以提示揽收者可以揽收;否则,如果不符合揽收条件,则如图4(B)所示,可以提示揽收失败。或者,如图5所示,还可以提示揽收者将货品退回,或者添加保温耗材,等等。
此外,在接收到中间节点的第三客户端提交的扫码结果之后,除了可以为揽收任务执行者提供提示或者预警等信息之外,还可以在确定出当前箱内温度符合揽收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标识对应的物流订单标识,确定所述物流订单在到达各中间节点时的温度属性信息并进行保存。也就是说,可以确定出具体的物流订单在到达具体关键节点时对应的温度。这些关键节点的温度,还可以与前述用户签收时的温度一起,组成完整的温度变化轨迹,以用于在收到用户投诉时,能够更准确地进行判责。
再者,具体的温控管理设备还可以将所述物流订单在到达各中间节点时的温度属性信息提供给订单服务端。这样,该订单服务端可以将所述温度属性信息投放到所述物流订单对应的信息界面中,并通过收件方用户关联的第四客户端进行展示。例如,如图6所示,收件方用户通过第四客户端查看物流订单的详情信息时,可以在详情信息页面中,展示当前的温度信息,或者,还可以展示出当前物流订单已经运送到哪个节点,以及在到达各个关键节点时的温度信息,使得收件方用户可以直观地查看到自己物流订单的温度情况,等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温控管理设备也可以获取到保温箱中的测温设备提供的温度信息,因此,除了可以提供具体物流订单在关键节点上的温度,还可以在接收到收件方用户的查询请求时,将最新从测温设备获取到的箱内温度信息提供给收件方用户,等等。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第一客户端、第二客户端、第三客户端、第四客户端主要是从任务角度进行的划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上述不同客户端的功能在同一角色的应用程序中实现的情况。例如,末端配送站点侧,装箱任务执行者与末端配送员可能是由同一人来担任,则此时,末端配送站点侧第一客户端与第二客户端可以对应同一应用程序,只是在不同时刻提供了不同的功能,等等。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下面通过在冷链场景下,通过第一保温箱与第二保温箱进行配合完成配送的方式为例,对完整的物流服务过程进行介绍。
参见图7,在消费者用户通过商品对象信息系统等完成下单之后,可以生成对应的物流订单,仓库方可以对物流订单进行发货处理。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第一运送阶段(从仓库到末端配送站点)使用第一保温箱存放多个物流订单的包裹;在第二运送阶段,则可以拆分成到多个第二保温箱中。各个保温箱都可以带有温度计等测温设备,以及通信模块。以蓝牙模块为例,该蓝牙模块可以定时或者实时广播箱内的温度数据,并且可以包括历史数据。然后,通过仓内、站点等场所设置的固定网关设备,或者以仓作业端、司机端、站长端、配送员端等各端的移动终端设备作为移动网关设备,来收听保温箱蓝牙模块的广播消息,等等。通过这些网关设备,将测温设备的测温结果上传到温控管理设备。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具体的测温结果不仅可以用于获知具体保温箱内的温度变化情况,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保温箱内具体的物流订单提供温度属性信息。为此,具体的流程可以包括:在仓装箱时,将需要进行温度控制、对应同一末端配送站点的多个物流订单合并到第一保温箱中进行存放。同时,仓作业人员(例如,装箱任务执行者)的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上可以关联有第一客户端,可以通过该第一客户端对保温箱的图形码,以及装入该保温箱的各个物流订单的图形码进行扫码,然后将扫码获得的测温设备的标识以及物流订单的标识,上传到温控管理设备。温控管理设备则可以在测温设备的标识以及多个物流订单的标识之间建立绑定关系。这样,可以通过该同一个第一保温箱的测温设备通过的温度信息,为多个物流订单提供温度属性信息。在第一保温箱送达末端配送站点后,则可以由配送员进行拆箱,将各个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分装到多个第二保温箱中。此时,同样可以通过站点侧的第一客户端,分别对各个物流订单以及各个第二保温箱进行扫码,并上传到温控管理设备,由温控管理设备将之前第一保温箱的测温设备标识与多个物流订单标识之间的绑定关系解除,重新在第二保温箱的测温设备与物流订单标识之间建立绑定关系。至此,可以由第二保温箱的测温设备提供的温度信息,为物流订单提供温度属性信息。
再者,还可以在多个物流节点为具体的任务执行者提供提示或者预警等信息。例如,在仓运交换(保温箱从仓库到运输车辆的交换),运配交换(从运输车辆到末端配送站点的交换)等过程中,司机或者站长等在揽收具体的保温箱之前,可以对保温箱进行扫码,并上传到温控管理设备。由温控管理设备根据保温箱当前的温度情况,判断是否满足揽收条件,进而提供提示信息。同时,温控管理设备还可以获取到具体物流订单送达多个关键节点时,对应的保温箱温度,以此可以作为物流订单在各个关键节点上的温度属性信息,等等。另外,在具体的配送员执行末端配送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各个第二保温箱的温度变化情况,对各个物流订单是否具有失温风险进行判断,如果有,还可以提示配送员优先进行配送。在送达收件地址时,还可以由配送员对保温箱进行扫码,将送达时刻的保温箱温度,确定为物流订单在送达/用户签收时刻的温度属性信息,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所述的内容中,主要以冷链运输的场景进行了介绍,也即,保温箱主要起到保冷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保温箱以及对应的软件系统,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进行温度控制的场景。例如,需要保暖的场景,或者需要将温度控制在某区间范围内的场景,等等。例如,冬天的外卖场景,可能需要将餐品做好保暖处理,以防止配送到收件地址后变凉,等等。此时,也可以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保温箱以及对应的软件系统,实现对这种餐品的保暖处理以及智能温控。当然,与冷链场景不同的是,在装箱之前,可能需要对保温箱进行预热(而不是预冷),等等。
总之,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为保温箱提供测温设备以及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测温设备实现对箱内温度的测量,并通过通信模块进行向温控管理设备的上传,使得温控管理设备可以获取到具体保温箱内的温度信息。另外,还可以通过提供给装箱任务执行者的第一客户端,实现对保温箱以及物流订单关联的图形码的扫描,以及测温设备标识与物流订单标识的上传。相应的,可以在测温设备标识与物流订单标识之间建立绑定关系。这样,可以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提供的箱内温度信息以及所述绑定关系,为所述物流订单提供温度属性信息。这样,可以实现对具体物流履约过程中的温度情况进行数字化表达及处理,这种信息还可以保存下来作为判责依据,即使后续接收到收件方投诉,也可以根据保存的温度情况进行更客观的判责。
为了进一步提升物流服务过程中的保温性能,尽量减少失温情况的发生,还可以提供“子母箱”的方案。也即,在远距离运送的场景中,对于从仓库到末端配送站点之间的第一运送阶段,可以使用尺寸较大的第一保温箱来存放多个物流订单的包裹;在送到末端配送站点之后,则可以将各个包裹从第一保温箱中取出,分装到尺寸较小的第二保温箱中,每个第二保温箱中可以仅存放一个物流订单的包裹。这样,在分别对各个物流订单进行末端配送的过程中,可以避免由于频繁开箱导致的泄冷失温情况的发生。或者,对于时效更长的场景,也可以在从仓库到末端配送站点的第一运送阶段,将多个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分别通过多个第二保温箱进行单独存放后,再将所述多个第二保温箱通过所述第一保温箱对进行合并存放;这样,在所述第一保温箱到达所述末端配送站点后,可以将所述多个第二保温箱从所述第一保温箱中取出后,利用所述第二保温箱进行从末端配送站点到收件地址的第二运送阶段的配送。
另外,还可以通过温控管理设备,向物流链路上各个中间节点的揽收任务执行者、末端配送执行者等提供相关的提示、预警等信息,以帮助判断是否可以揽收,或者,对末端配送过程中可能出现失温的物流订单进行提醒,以便优先配送,等等。
再者,具体物流订单关联的温度属性信息还可以透出给收件方用户,收件方用户可以在物流详情页等页面中,查看到具体物流订单在关键节点上的温度信息,或者还可以包括最新获取到的温度信息,等等。这样可以使得收件方用户对自己物流订单的温度情况进行直观的了解,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二是与实施例一相对应的,从温控管理设备的角度,提供了一种提供物流服务过程中的智能温控方法,参见图8,该方法可以包括:
S801:温控管理设备接收第一客户端提交的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以及物流订单标识,其中,所述第一客户端是装箱任务执行者关联的客户端,所述保温箱还关联有通信模块,用于对所述测温设备检测的测温结果进行向所述温控管理设备的上传;
S802:在所述测温设备标识与所述物流订单标识之间建立绑定关系;
S803: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检测的箱内温度信息以及所述绑定关系,为所述物流订单提供温度属性信息。
其中,所述保温箱包括第一保温箱,以及多个第二保温箱;在从仓库到末端配送站点的第一运送阶段,通过所述第一保温箱对多个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进行合并存放;在所述第一保温箱到达所述末端配送站点后,以物流订单为单位,将各包裹分装到多个第二保温箱中,以便利用所述第二保温箱进行从末端配送站点到收件地址的第二运送阶段的配送。此时,具体可以首先接收仓库侧的第一客户端上传的第一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以及多个物流订单的标识,并在将所述第一保温箱送到末端配送站点后,接收末端配送站点侧的第一客户端上传的多个第二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以及对应的物流订单的标识。相应的,可以根据仓库侧的第一客户端上传的信息,建立第一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与多个物流订单的标识之间的第一绑定关系;并在接收到末端配送站点侧的第一客户端上传的信息后,解除所述第一绑定关系,并建立各第二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分别与各物流订单的标识之间的第二绑定关系。
具体实现时,还可以在所述第二运送阶段的配送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二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提供的测温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即将失温的物流订单,如果是,则提示末端配送任务执行者优先对该物流订单进行配送。
另外,接收到所述第一客户端上传的测温设备标识时,还可以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标识关联的当前箱内温度信息,判断所述当前箱内温度是否符合装箱条件,并通过所述第一客户端提供对应的提示信息。
再者,还可以接收第三客户端上传的测温设备标识;所述第三客户端用于与至少一个中间节点的揽收任务执行者关联,在所述保温箱送达所述中间节点时,通过所述第三客户端对所述保温箱的图形码进行扫码,以获得所述测温设备的标识并上传。接收到第三客户端上传的测温设备标识之后,可以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标识关联的当前箱内温度信息,判断所述当前箱内温度是否符合揽收条件,并根据判断结果向所述第三客户端提供对应的提示信息。
再者,还可以在所述当前箱内温度符合揽收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标识对应的物流订单标识,确定所述物流订单在到达各中间节点时的温度属性信息并进行保存。
另外,还可以将所述物流订单在到达各中间节点时的温度属性信息提供给订单服务端,以便所述订单服务端将所述温度属性信息投放到所述物流订单对应的信息界面中,并通过收件方用户关联的第四客户端进行展示。
实施例三
该实施例三也是与实施例一对应的,从收件方用户关联的第四客户端的角度,提供了一种物流订单信息展示方法,参见图9,该方法可以包括:
S901:接收查看目标物流订单的详情信息的请求;其中,所述目标物流订单具有温控需求,所述目标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在运送过程中通过保温箱进行存放,所述保温箱关联有测温设备,以及通信模块,所述测温设备用于对所述保温箱内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对测温结果进行向温控管理设备的上传;所述温控管理设备还保存有所述测温设备标识与物流订单标识之间的绑定关系,用于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检测的测温结果为所述物流订单生成温度属性信息,并提供给订单服务端;
S902:从所述订单服务端获取所述目标物流订单的详情信息,所述详情信息中包括所述温度属性信息;
S903:在所述目标物流订单的详情信息页面中对所述温度属性信息进行展示。
其中,所述温控管理设备还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物流订单送达关键节点时的温度信息,并提供给所述订单服务端;此时,所述详情信息中的温度属性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目标物流订单送达关键节点时的温度信息。
或者,所述温控管理设备还可以用于,将所述测温设备最新提供给的温度信息提供给所述订单服务端;此时,所述详情信息中的温度属性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目标物流订单对应的最新的温度信息。
实施例四
该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保温箱组合件,所述保温箱组合件包括多个不同尺寸的多个保温箱,以便在不同运送阶段使用不同尺寸的保温箱进行配送;
其中,所述多个保温箱分别配备有测温设备以及通讯模块,所述测温设备用于对保温箱内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对测温结果进行向温控管理设备的上传,以用于为物流订单提供温度属性信息。
具体实现时,所述多个不同尺寸的多个保温箱可以包括第一保温箱以及多个第二保温箱;
其中,所述第一保温箱用于,在从仓库到末端配送站点的第一运送阶段,对多个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进行合并存放;
所述第二保温箱用于,在所述第一保温箱到达所述末端配送站点后,以物流订单为单位,将各包裹分装到多个第二保温箱中,以便利用所述第二保温箱进行从末端配送站点到收件地址的第二运送阶段的配送。
或者,在从仓库到末端配送站点的第一运送阶段,多个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分别通过多个第二保温箱进行单独存放后,再将所述多个第二保温箱通过所述第一保温箱对进行合并存放;在所述第一保温箱到达所述末端配送站点后,将所述多个第二保温箱从所述第一保温箱中取出后,利用所述第二保温箱进行从末端配送站点到收件地址的第二运送阶段的配送。
关于实施例二至四中的未详述部分,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一中的记载,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能会涉及到对用户数据的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符合所在国的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下(例如,用户明确同意,对用户切实通知,等),在适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在本文描述的方案中使用用户特定的个人数据。
与前述实施例二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流服务过程中的智能温控装置,参见图10,该装置应用于温控管理设备,包括:
标识接收单元1001,用于接收第一客户端提交的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以及物流订单标识,其中,所述第一客户端是装箱任务执行者关联的客户端,所述保温箱还关联有通信模块,用于对所述测温设备检测的测温结果进行向所述温控管理设备的上传;
绑定关系建立单元1002,用于在所述测温设备标识与所述物流订单标识之间建立绑定关系;
温度属性信息提供单元1003,用于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检测的箱内温度信息以及所述绑定关系,为所述物流订单提供温度属性信息。
与前述实施例三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流订单信息展示装置,参见图11,该装置应用于与收件方用户关联的第四客户端,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1101,用于接收查看目标物流订单的详情信息的请求;其中,所述目标物流订单具有温控需求,所述目标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在运送过程中通过保温箱进行存放,所述保温箱关联有测温设备,以及通信模块,所述测温设备用于对所述保温箱内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对测温结果进行向温控管理设备的上传;所述温控管理设备还保存有所述测温设备标识与物流订单标识之间的绑定关系,用于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检测的测温结果为所述物流订单生成温度属性信息,并提供给订单服务端;
详情信息获取单元1102,用于从所述订单服务端获取所述目标物流订单的详情信息,所述详情信息中包括所述温度属性信息;
温度属性信息展示单元1103,用于在所述目标物流订单的详情信息页面中对所述温度属性信息进行展示。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以及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其中,图12示例性的展示出了电子设备的架构,例如,设备12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飞行器等。
参照图12,设备12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202,存储器1204,电源组件1206,多媒体组件1208,音频组件12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1212,传感器组件1214,以及通信组件1216。
处理组件1202通常控制设备12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元件12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本公开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2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2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部件12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208和处理组件12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2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12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设备12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2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1206为设备12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2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设备12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208包括在设备12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2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12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2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2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设备12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204或经由通信组件12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2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212为处理组件12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2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设备12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214可以检测到设备12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设备12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214还可以检测设备1200或设备12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设备12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设备12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设备12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2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2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2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216被配置为便于设备12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设备12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或2G、3G、4G/LTE、5G等移动通信网络。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部件12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部件12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设备12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204,上述指令可由设备1200的处理器1220执行以完成本公开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物流服务过程中的智能温控方法及物流服务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物流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温箱,用于存放有温控需求的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所述保温箱关联有测温设备,以及通信模块,所述测温设备用于对所述保温箱内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对测温结果进行向温控管理设备的上传,所述测温结果包括箱内温度信息以及测温设备标识;
第一客户端,用于与装箱任务执行者关联,获取测温设备标识以及物流订单标识,并上传到所述温控管理设备;
所述温控管理设备,用于在所述测温设备标识与所述物流订单标识之间建立绑定关系,并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检测的箱内温度信息以及所述绑定关系,为所述物流订单提供温度属性信息;
其中,
所述保温箱包括至少一个大尺寸的第一保温箱以及多个小尺寸的第二保温箱,并通过所述第一保温箱对多个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进行合并运送,以及,通过所述第二保温箱对各个包裹进行分装运送;
所述温控管理设备还用于,在合并运送阶段,建立第一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与多个物流订单的标识之间的绑定关系;以及,在分装运送阶段,建立第二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与多个物流订单的标识之间的绑定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从仓库到末端配送站点的第一运送阶段,多个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通过所述第一保温箱进行合并存放;在所述第一保温箱到达所述末端配送站点后,各包裹以物流订单为单位分装到多个第二保温箱中,以便利用所述第二保温箱进行从末端配送站点到收件地址的第二运送阶段的配送;
所述第一客户端包括仓库侧的第一客户端,以及末端配送站点侧的第一客户端;
所述温控管理设备具体用于,根据仓库侧的第一客户端上传的信息,建立第一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与多个物流订单的标识之间的第一绑定关系;并在接收到末端配送站点侧的第一客户端上传的信息后,解除所述第一绑定关系,并建立各第二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分别与各物流订单的标识之间的第二绑定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从仓库到末端配送站点的第一运送阶段,多个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分别通过多个第二保温箱进行单独存放后,再将所述多个第二保温箱通过所述第一保温箱进行合并存放;在所述第一保温箱到达所述末端配送站点后,将所述多个第二保温箱从所述第一保温箱中取出后,利用所述第二保温箱进行从末端配送站点到收件地址的第二运送阶段的配送;
所述第一客户端包括仓库侧的第一客户端;
所述温控管理设备具体用于,根据仓库侧的第一客户端上传的信息,建立第一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与多个物流订单的标识之间的第一绑定关系,以及各第二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分别与各物流订单的标识之间的第二绑定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客户端,用于与末端配送任务执行者关联;
所述温控管理设备还用于,在所述第二运送阶段的配送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二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检测的测温结果,确定各关联的物流订单的配送优先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控管理设备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客户端上传的测温设备标识时,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标识关联的当前箱内温度信息,提示所述当前箱内温度是否符合装箱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客户端,用于与至少一个中间节点的揽收任务执行者关联,并在目标界面中提供扫码操作控件,以用于在揽收之前通过扫描所述保温箱关联的图形码获取测温设备标识并上传到所述温控管理设备;
所述温控管理设备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三客户端上传的测温设备标识时,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标识关联的当前箱内温度信息,提示所述当前箱内温度是否符合揽收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控管理设备还用于,在所述当前箱内温度符合揽收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标识对应的物流订单标识,确定所述物流订单在到达各中间节点时的温度属性信息并进行保存。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控管理设备还用于,将所述物流订单在到达各中间节点时的温度属性信息提供给订单服务端,以便所述订单服务端将所述温度属性信息投放到所述物流订单对应的信息界面中,并通过收件方用户关联的第四客户端进行展示。
9.一种物流服务过程中的智能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控管理设备接收第一客户端提交的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以及物流订单标识,其中,所述第一客户端是装箱任务执行者关联的客户端,所述保温箱还关联有通信模块,用于对所述测温设备检测的测温结果进行向所述温控管理设备的上传;
在所述测温设备标识与所述物流订单标识之间建立绑定关系;
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检测的箱内温度信息以及所述绑定关系,为所述物流订单提供温度属性信息;其中,
所述保温箱包括至少一个大尺寸的第一保温箱以及多个小尺寸的第二保温箱,并通过所述第一保温箱对多个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进行合并运送,以及,通过所述第二保温箱对各个包裹进行分装运送;
在合并运送阶段,建立第一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与多个物流订单的标识之间的绑定关系;以及,在分装运送阶段,建立第二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与多个物流订单的标识之间的绑定关系。
10.一种物流订单信息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与收件方用户关联的第四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查看目标物流订单的详情信息的请求;其中,所述目标物流订单具有温控需求,所述目标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在运送过程中通过保温箱进行存放,所述保温箱关联有测温设备,以及通信模块,所述测温设备用于对所述保温箱内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对测温结果进行向温控管理设备的上传;所述温控管理设备还保存有测温设备标识与物流订单标识之间的绑定关系,用于根据所述测温设备检测的测温结果为所述物流订单生成温度属性信息,并提供给订单服务端;
从所述订单服务端获取所述目标物流订单的详情信息,所述详情信息中包括所述温度属性信息;
在所述目标物流订单的详情信息页面中对所述温度属性信息进行展示;
其中,
所述保温箱包括至少一个大尺寸的第一保温箱以及多个小尺寸的第二保温箱,并通过所述第一保温箱对多个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进行合并运送,以及,通过所述第二保温箱对各个包裹进行分装运送;以及,
所述温控管理设备,在合并运送阶段,建立第一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与多个物流订单的标识之间的绑定关系,以及,在分装运送阶段,建立第二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与多个物流订单的标识之间的绑定关系。
11.一种保温箱组合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箱组合件包括多个不同尺寸的多个保温箱,以便在不同运送阶段使用不同尺寸的保温箱进行配送;
所述多个保温箱分别配备有测温设备以及通信模块,所述测温设备用于对保温箱内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对测温结果进行向温控管理设备的上传,以用于为物流订单提供温度属性信息;
其中,
所述保温箱包括至少一个大尺寸的第一保温箱以及多个小尺寸的第二保温箱,并通过所述第一保温箱对多个物流订单对应的包裹进行合并运送,以及,通过所述第二保温箱对各个包裹进行分装运送;以及,
所述温控管理设备,在合并运送阶段,建立第一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与多个物流订单的标识之间的绑定关系,以及,在分装运送阶段,建立第二保温箱关联的测温设备标识与多个物流订单的标识之间的绑定关系。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1117603.6A 2021-09-23 2021-09-23 物流服务过程中的智能温控方法及物流服务系统 Active CN1139864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7603.6A CN113986415B (zh) 2021-09-23 2021-09-23 物流服务过程中的智能温控方法及物流服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7603.6A CN113986415B (zh) 2021-09-23 2021-09-23 物流服务过程中的智能温控方法及物流服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6415A CN113986415A (zh) 2022-01-28
CN113986415B true CN113986415B (zh) 2024-02-06

Family

ID=79736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7603.6A Active CN113986415B (zh) 2021-09-23 2021-09-23 物流服务过程中的智能温控方法及物流服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86415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47607A (ja) * 2014-02-07 2015-08-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通い箱、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集配管理システム
WO2017036331A1 (zh) * 2015-09-02 2017-03-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物流服务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6179010U (zh) * 2016-10-17 2017-05-17 天津汇智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商务物流运输系统
CN107194653A (zh) * 2017-06-28 2017-09-22 深圳市道嘉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城智能物流配送管理方法及其智能物流保温箱
CN107705071A (zh) * 2017-09-28 2018-02-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冷链物流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JP2018136705A (ja) * 2017-02-21 2018-08-3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情報表示体
CN110490518A (zh) * 2019-08-09 2019-11-22 上海吉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冷链物流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0539948A (zh) * 2019-09-16 2019-12-06 广州酷美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冷链物流方法
CN112381492A (zh) * 2021-01-15 2021-02-19 浙江口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770648A (zh) * 2018-08-08 2021-05-07 跟踪包装有限公司 运输封装件跟踪或监控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84732B2 (ja) * 2005-03-02 2010-06-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生体組織の輸送装置及び輸送方法
CN106502617A (zh) * 2016-12-09 2017-03-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物流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47607A (ja) * 2014-02-07 2015-08-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通い箱、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集配管理システム
WO2017036331A1 (zh) * 2015-09-02 2017-03-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物流服务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6179010U (zh) * 2016-10-17 2017-05-17 天津汇智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商务物流运输系统
JP2018136705A (ja) * 2017-02-21 2018-08-3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情報表示体
CN107194653A (zh) * 2017-06-28 2017-09-22 深圳市道嘉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城智能物流配送管理方法及其智能物流保温箱
CN107705071A (zh) * 2017-09-28 2018-02-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冷链物流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12770648A (zh) * 2018-08-08 2021-05-07 跟踪包装有限公司 运输封装件跟踪或监控系统和方法
CN110490518A (zh) * 2019-08-09 2019-11-22 上海吉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冷链物流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0539948A (zh) * 2019-09-16 2019-12-06 广州酷美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冷链物流方法
CN112381492A (zh) * 2021-01-15 2021-02-19 浙江口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6415A (zh) 2022-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17078B1 (en) Blockchai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location of time-crucial shipments according to expectation and smart contracts
CN104376449A (zh) 仓储配送调度方法和系统
EP3526747B1 (en) Determining service provider behavior with ranged transmissions
US2012017344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delivery flexibility and communication
US2016030725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target article information
CN106502617A (zh) 物流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4463542A (zh) 物流运输的选择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5427066A (zh) 配送方法、装置及终端
US11645608B2 (en) Managing notifications of a delivery method based on a passive device
JP2020502014A (ja) 棚管理方法、棚管理装置、電子機器、実行可能プログラムコード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US20190026688A1 (en) Article transport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1047247B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装置
KR101735276B1 (ko) 택배 배송 시스템 및 택배 배송 방법
CN111598670B (zh) 配送方法及服务器、机器人、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2135390B1 (ko) 위치기반 배달 서비스 방법
US20200210950A1 (en) Managing notifications of a delivery method based on an active device
JP2009161345A (ja) 保冷荷物管理方法
CN106713617B (zh) 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US20200210949A1 (en) Shipment Track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3986415B (zh) 物流服务过程中的智能温控方法及物流服务系统
US20220058958A1 (en) Flight repor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052253A1 (zh) 一种基于多媒体信息的快递派送系统
KR20120026410A (ko) 택배위치추적 서비스 방법 및 서버
CN113537875A (zh) 一种标准化货舱的货品投放方法及系统
CN110111038B (zh) 物流运输管理方法及装置、物流装置及物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6702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0

Address after: 200333 Room 509, No. 788, Zhenbei Road,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Hummingbird Insta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00 room 508, 5th floor, building 4, No.699 Wangshang Road, Changhe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Alibaba (China)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