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83206B - 一种dct离合器压力和换挡集成控制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dct离合器压力和换挡集成控制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83206B
CN113983206B CN202111266145.2A CN202111266145A CN113983206B CN 113983206 B CN113983206 B CN 113983206B CN 202111266145 A CN202111266145 A CN 202111266145A CN 113983206 B CN113983206 B CN 1139832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oil
valve body
channel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661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83206A (zh
Inventor
赵宗琴
王鑫
夏灵
舒绍波
蔡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661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832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83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3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832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32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8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 F16K11/08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with cylindrical plug
    • F16K11/085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with cylindrical plug having all the connecting conduits situated in more than one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plu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8/00External control of clutches
    • F16D48/06Control by electric or electronic means, e.g. of flui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16H61/026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hydraulic
    • F16H61/0276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draulic control units, e.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 F16K31/041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for rotat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16H61/026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hydraulic
    • F16H61/0276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draulic control units, e.g. valves
    • F16H2061/0281Rotary shift valves, e.g. with a rotary moveable spool for supply of fluid to different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CT离合器压力和换挡集成控制阀,可降低用于离合器控制和换挡控制的电磁阀数量,从而减小液压控制模块体积,降低成本。该DCT离合器压力和换挡集成控制阀,包括:旋转电机、阀体及阀芯,阀体具有供阀芯可滑动插入的第一空腔,阀芯可在旋转电机的带动下在第一空腔内相对于阀体转动。

Description

一种DCT离合器压力和换挡集成控制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DCT变速器液压控制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DCT离合器压力和换挡集成控制阀。
背景技术
对比文件CN108087544A/双离合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提供了一种双离合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双离合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第一液压油供给子系统、第二液压油供给子系统12、离合器油路冷却回路以及换挡执行系统控制回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所述控制器根据车辆动力参数,分别获取双离合器油路的温度,以及所述第一液压油供给子系统供给所述换挡执行系统控制回路的液压油油压;当所述换挡执行系统控制回路的液压油油压无法满足车辆当前工况的需求油压时,控制所述第二液压油供给子系统向所述换挡执行系统控制回路供给液压油;当所述双离合器油路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所述第二液压油供给子系统向所述离合器油路冷却回路供给液压油。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提高对离合器油路的冷却能力。
目前DCT液压模块为变速器核心模块,主要功能为两个离合器压力控制和换挡控制。包括的电磁阀、机械阀等零部件较多,其成本约占变速器总体的2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CT离合器压力和换挡集成控制阀,可降低用于离合器控制和换挡控制的电磁阀数量,从而减小液压控制模块体积,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CT离合器压力和换挡集成控制阀,包括:
旋转电机、阀体及阀芯,阀体具有供阀芯可滑动插入的第一空腔,阀芯可在旋转电机的带动下在第一空腔内相对于阀体转动;
在与阀体相连的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输出的第一路油压大于与阀体相连的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输出的第二路油压时,阀芯在油压差的作用下相对于阀体滑动至第一状态;旋转电机带动阀芯相对于阀体转动到第一预设角度后,阀体和阀芯之间形成第一路流道和第二路流道,第一路流道供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输出的第一路液压油流出至第一离合器油路,第二路流道供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输出的第二路液压油流出至第二离合器油路;旋转电机带动阀芯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之外的其它预设角度后,阀体和阀芯之间形成第一路流道和第三路流道,第一路流道供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输出的第一路燃油流出至第一离合器油路,第三路流道供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输出的第二路燃油流出至偶数侧挡位换挡油路;
在与阀体相连的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输出的第一路油压小于与阀体相连的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输出的第二路油压时,阀芯在油压差的作用下相对于阀体滑动至第二状态;旋转电机带动阀芯相对于阀体转动到第一预设角度后,阀体和阀芯之间形成第四路流道和第五路流道,第四路流道供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输出的第一路液压油流出至第一离合器油路,第五路流道供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输出的第二路液压油流出至第二离合器油路;旋转电机带动阀芯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之外的其它预设角度后,阀体和阀芯之间形成第五路流道和第六路流道,第五路流道供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输出的第二路燃油流出至第二离合器油路,第六路流道供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输出的第一路液压油流出至奇数侧挡位换挡油路;
其中,第一路油道和第四路油道共用阀体上形成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第二路油道和第五路油道共用阀体上形成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
优选地,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三入口、第四入口、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第三入口和第三出口通过第一流道连通,第四入口和第四出口通过第二流道连通;
所述阀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多个第一油孔和多个第二油孔,一个第一油孔连通至一路奇数侧挡位换挡油路,一个第二油孔连通值一路偶数侧挡位换挡油路;
所述阀芯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
在所述阀芯的外壁上设置有呈环状布置的多个第一环形孔和第二环形孔,第一环形孔连通至第二空腔,第二环形孔连通至第三空腔;
在所述阀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第一环槽位于第二空腔外侧,第二环槽位于第三空腔外侧;
在所述阀芯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连通所述第二空腔,所述第二导向孔连通所述第三空腔。
优选地,在与阀体相连的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输出的第一路燃油油压大于与阀体相连的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输出的第二路燃油油压时,阀芯在油压差的作用下相对于阀体滑动至第一状态,第一状态具体为:
第一入口、第一出口分别与第一环槽相对,第三入口被阀芯的外壁堵住,第一环形孔和第一导向孔均被第一空腔的墙壁堵住;
第二入口和其中一个第二环形孔相对,第四入口、第二出口分别与第二环槽相对;
在旋转电机带动阀芯相对于阀体转动到第一预设角度后,第二导向孔与第四出口相对;第一入口、第一环槽和第一出口共同形成第一路流道,第二入口、其中一个第二环形孔、第三空腔、第二导向孔、第四出口、第二流道、第四入口、第二环槽和第二出口共同形成第二路流道;
在旋转电机带动阀芯相对于阀体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之外的其它预设角度后,第二导向孔与其中一个第二油孔相对,第二入口、其中一个第二环形孔、第三空腔、第二导向孔、第四出口、其中一个第二油孔共同形成第三路流道。
优选地,在与阀体相连的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输出的第一路燃油油压小于与阀体相连的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输出的第二路燃油油压时,阀芯在油压差的作用下相对于阀体滑动至第二状态,第二状态具体为:
第一入口和其中一个第一环形孔相对,第三入口、第一出口分别和第一环槽相对;
第二入口、第二出口分别和第二环槽相对,第四入口被阀芯的外壁堵住,第二环形孔和第二导向孔均被第一空腔的墙壁堵住;在旋转电机带动阀芯相对于阀体转动到第一预设角度后,第一导向孔和第三出口相对;第一入口、其中一个第一环形孔、第二空腔、第一导向孔、第三出口、第一流道、第三入口、第一环槽和第一出口共同形成第四路流道;第二入口、第二环槽和第二出口共同形成第五路流道;
在旋转电机带动阀芯相对于阀体转动到第一预设角度之外的其它预设角度后,第一导向孔和其中一个第一油孔相对,第一入口、其中一个第一环形孔、第二空腔、第一导向孔、其中一个第一油孔共同形成第六路流道。
优选地,在与阀体相连的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输出的第一路液压油油压大于与阀体相连的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输出的第二路液压油油压时,旋转电机每带动阀芯相对于阀体转动到第一预设角度之外的一个其它预设角度,第二导向孔则正对一个第二油孔设置;
在与阀体相连的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输出的第一路液压油油压小于与阀体相连的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输出的第二路液压油油压时,旋转电机每带动阀芯相对于阀体转动到第一预设角度之外的一个其它预设角度,第一导向孔则正对一个第一油孔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阀集成了离合器选择和挡位选择作用,选择任一个离合器压力控制时,可对特定的4个挡位或另一离合器压力控制进行选择。比如,当对偶数离合器压力控制时,可对奇数挡位进行选择或奇数离合器压力控制进行控制;当对奇数离合器压力控制时,可对偶数挡位进行选择或偶数离合器压力进行控制。集成的旋转阀轴向位置有两个工作状态,该工作状态由两个压力控制电磁阀压差决定,当P1>P2,阀芯转动,可对偶数离合器压力或偶数挡位进行切换;当P2>P1,阀芯转动,可对奇数离合器压力控制或奇数挡位进行切换。
在双离合器变速器工作挂挡状态,当选择挂奇数挡时,奇数离合器不可结合,可防止奇数挡在挡时产生的奇数挡误挂挡。选择偶数挡时以此类推。
仅采用两个压力控制电磁阀,一个旋转电机和一个阀芯,进行换挡挡位压力控制和离合器压力控制,大大降低换挡电磁阀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集成控制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阀体的俯视图;
图2-2为图2-1的A-A剖视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阀体的仰视图;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阀芯的剖视图;
图4-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集成控制阀和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各换挡活塞连接的示意图;
图4-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集成控制阀和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和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P1>P2时的压力控制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P2>P1时压力控制位置示意图;
图7为旋转电机1旋转到25°、75°和145°时第一导向孔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旋转电机1旋转到215°、285°和任意角度时第一导向孔的状态示意图;
1-旋转电机;2-阀体;3-阀芯;4-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5-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7-第一离合器;8-第二离合器;201-第一空腔;202-第一入口;203-第二入口;204-第三入口;205-第四入口;206-第一出口;207-第二出口;208-第三出口;209-第四出口;1A/1B/3A/3B-第一油孔;2A/2B/4A/4B-第二油孔;210-第一流道;211-第二流道;212-第一孔;213-第二孔;301-第二空腔;302-第三空腔;303-第一环形孔;304-第二环形孔;305-第一环槽;306-第二环槽;307-第一导向孔;308-第二导向孔;309-第三孔;310-第四孔;311/312-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1、图2-2、图2-3、图3-1、图3-2、图4-1和图4-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CT变速器压力和换挡集成控制阀,包括:
该集成阀的阀芯3与旋转电机1为刚性连接,旋转电机1可带动阀芯3在阀体2内转动,且转动角度可控。
本实施例中,该集成控制阀集成了离合器压力控制和挡位选择作用。
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44和第二压力控制阀5在集成控制阀的上游,分别控制进入集成控制阀两端的压力P1和P2,离合器压力控制可直接由P1压力和P2压力单独控制。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在与阀体2相连的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4输出的第一路液压油油压P1大于与阀体2相连的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5输出的第二路液压油油压P2时,阀芯3在油压差的作用下相对于阀体2滑动至第一状态;旋转电机1带动阀芯3相对于阀体2转动到第一预设角度后,阀体2和阀芯3之间形成第一路流道和第二路流道,第一路流道供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4输出的第一路液压油流出至第一离合器油路,第二路流道供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5输出的第二路液压油流出至第二离合器油路;旋转电机1带动阀芯3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之外的其它预设角度后,阀体2和阀芯3之间形成第一路流道和第三路流道,第一路流道供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4输出的第一路液压油流出至第一离合器油路,第三路流道供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5输出的第二路液压油流出至偶数侧挡位换挡油路。
在与阀体2相连的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4输出的第一路液压油油压P1小于与阀体2相连的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5输出的第二路液压油油压P2时,阀芯3在油压差的作用下相对于阀体2滑动至第二状态;旋转电机1带动阀芯3相对于阀体2转动到第一预设角度后,阀体2和阀芯3之间形成第四路流道和第五路流道,第四路流道供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4输出的第一路液压油流出至第一离合器油路,第五路流道供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5输出的第二路液压油流出至第二离合器油路;旋转电机1带动阀芯3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之外的其它预设角度后,阀体2和阀芯3之间形成第五路流道和第六路流道,第五路流道供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5输出的第二路液压油流出至第二离合器油路,第六路流道供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4输出的第一路液压油流出至奇数侧挡位换挡油路。
其中,第一路油道和第四路油道共用阀体2上形成的第一入口202和第一出口206,第二路油道和第五路油道共用阀体2上形成的第二入口203和第二出口207。
如图1至图3-2,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所述阀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空腔201连通的第三入口204、第四入口205、第三出口208和第四出口209,第三入口204和第三出口208通过第一流道210连通,第四入口205和第四出口209通过第二流道211连通;所述阀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空腔201连通的多个第一油孔和多个第二油孔,一个第一油孔连通至一路奇数侧挡位换挡油路,一个第二油孔连通值一路偶数侧挡位换挡油路;所述阀芯3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二空腔301和第三空腔302;在所述阀芯3的外壁上设置有呈环状布置的多个第一环形孔303和第二环形孔304,第一环形孔303连通至第二空腔301,第二环形孔304连通至第三空腔302;在所述阀芯3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环槽305和第二环槽306,第一环槽305位于第二空腔301外侧,第二环槽306位于第三空腔302外侧;在所述阀芯3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导向孔307和第二导向孔308,所述第一导向孔307连通所述第二空腔301,所述第二导向孔308连通所述第三空腔302。
具体来说,如图5,当P1>P2时,阀芯3位于右端(即阀芯3相对于阀体2滑动至第一状态),此时,第一入口202、第一出口206分别与第一环槽305相对,第三入口204被阀芯3的外壁堵住,第一环形孔303和第一导向孔307均被第一空腔201的墙壁堵住;第二入口203和其中一个第二环形孔304相对,第四入口205、第二出口207分别与第二环槽306相对。旋转电机1带动阀芯3相对于阀体2转动角度为25°(第一预设角度),此时,第二导向孔308与第四出口209相对,两个离合器压力油液流向如图5所示。P1压力油直接通过第一入口202、第一环槽305和第一出口206共同形成的第一路流道流出至第一离合器油路(即K1离合器7所在油路),同时,P2压力油通过第二入口203、其中一个第二环形孔304、第三空腔302、第二导向孔308、第四出口209、第二流道211、第四入口205、第二环槽306和第二出口207共同形成的第二路流道流出至第二离合器油路(即K2离合器8所在油路)。
如图6,当P2>P1时,阀芯3位于左端(即阀芯3相对于阀体2滑动至第二状态),此时,第一入口202和其中一个第一环形孔303相对,第三入口204、第一出口206分别和第一环槽305相对;第二入口203、第二出口207分别和第二环槽306相对,第四入口205被阀芯3的外壁堵住,第二环形孔304和第二导向孔308均被第一空腔201的墙壁堵住。转电机带动阀芯3相对于阀体2转动角度为25°(第一预设角度),此时,第一导向孔307和第三出口208相对,两个离合器压力油液流向如图6所示。P1压力油直接通过第一入口202、其中一个第一环形孔303、第二空腔301、第一导向孔307、第三出口208、第一流道210、第三入口204、第一环槽305和第一出口206共同形成的第四路流道流出至第一离合器油路(即K1离合器7所在油路),同时,P2压力油直接通过第二入口203、第二环槽306和第二出口207共同形成的第五路流道流出至第二离合器油路(即K2离合器8所在油路)。
表1
结合上表1和图7、图8,在需要对换挡油路压力进行控制的原理为:
偶数侧挡位换挡时,请求P1压力大于P2压力,比如P1控制压力1bar,P2控制压力0bar,这样阀芯3位于右端(即阀芯3相对于阀体2滑动至第一状态),阀芯3轴向位置如图5所示,离合器K1的压力为P1,此时离合器还未达到半结合状态。通过控制旋转电机1的旋转角度,可进行偶数侧的挡位选择。具体来说,旋转电机1旋转到75°(第二预设角度),第二导向孔308与第二油孔2A相对,P2压力油直接通过第二入口203、其中一个第二环形孔304、第三空腔302、第二导向孔308、第四出口209、第二油孔2A共同形成的第三路流道流通至第一路偶数侧挡位换挡油路(即换挡活塞GS2所在油路),这样可通过控制P2压力实现第二油孔2A的换挡压力控制,同时P1也可对离合器K1进行压力控制,此时不能进行离合器K2的压力控制。同理,当控制选择电机旋转到145°(第三预设角度),第二导向孔308与第二油孔2B相对,P2压力油直接通过第二入口203、其中一个第二环形孔304、第三空腔302、第二导向孔308、第四出口209、第二油孔2B共同形成的第三路流道流通至第二路偶数侧挡位换挡油路(即换挡活塞GS2所在油路),这样可通过控制P2压力实现第二油孔2B的换挡压力控制,同时P1也可对离合器K1进行压力控制,此时不能进行离合器K2的压力控制。当控制旋转电机1旋转到215°(第三预设角度),第二导向孔308与第二油孔4A相对,P2压力油直接通过第二入口203、其中一个第二环形孔304、第三空腔302、第二导向孔308、第四出口209、第二油孔4A共同形成的第三路流道流通至第四路偶数侧挡位换挡油路(即换挡活塞GS4所在油路),这样可通过控制P2压力实现第二油孔4A的换挡压力控制,同时P1也可对离合器K1进行压力控制,此时不能进行离合器K2的压力控制。旋转电机1旋转到285°(第四预设角度),第二导向孔308与第二油孔4B相对,P2压力油直接通过第二入口203、其中一个第二环形孔304、第三空腔302、第二导向孔308、第四出口209、第二油孔4B共同形成的第三路流道流通至第四路偶数侧挡位换挡油路(即换挡活塞GS4所在油路),这样可通过控制P2压力实现第二油孔4B的换挡压力控制,同时P1也可对离合器K1进行压力控制,此时不能进行离合器K2的压力控制。此种方法可同时进行离合器K1压力控制和偶数侧挡位控制,同时避免产生奇数挡位挂挡和偶数压力控制,对变速器是一种防错保护机制。
同理地,奇数侧挡位换挡时,请求P2压力大于P1压力,比如P2控制压力1bar,P1控制压力0bar,这样阀芯3位于左端(即阀芯3相对于阀体2滑动至第二状态),阀芯3轴向位置如图6所示,离合器K2的压力为P2,此时离合器还未达到半结合状态。通过控制旋转电机1的旋转角度,可进行奇数侧的挡位选择。旋转电机1旋转到75°(第二预设角度),第一导向孔307和其中一个第一油孔1A相对,P1压力油直接通过第一入口202、其中一个第一环形孔303、第二空腔301、第一导向孔307、第一油孔1A共同形成的第六路流道流通至第一路奇数侧挡位换挡油路(即换挡活塞GS1所在油路),这样可通过控制P1压力实现第一油孔1A的换挡压力控制,同时P2也可对离合器K2进行压力控制,此时不能进行离合器K1的压力控制。同理,旋转电机1旋转到145°(第三预设角度),第一导向孔307和其中一个第一油孔1B相对,P1压力油直接通过第一入口202、其中一个第一环形孔303、第二空腔301、第一导向孔307、第一油孔1B共同形成的第六路流道流通至第一路奇数侧挡位换挡油路(即换挡活塞GS1所在油路),这样可通过控制P1压力实现第一油孔1B的换挡压力控制,同时P2也可对离合器K2进行压力控制,此时不能进行离合器K1的压力控制。旋转电机1旋转到215°(第三预设角度),第一导向孔307和其中一个第一油孔3A相对,P1压力油直接通过第一入口202、其中一个第一环形孔303、第二空腔301、第一导向孔307、第一油孔3A共同形成的第六路流道流通至第三路奇数侧挡位换挡油路(即换挡活塞GS3所在油路),这样可通过控制P1压力实现第一油孔3A的换挡压力控制,同时P2也可对离合器K2进行压力控制,此时不能进行离合器K1的压力控制。旋转电机1旋转到285°(第三预设角度),第一导向孔307和其中一个第一油孔3B相对,P1压力油直接通过第一入口202、其中一个第一环形孔303、第二空腔301、第一导向孔307、第一油孔3B共同形成的第六路流道流通至第三路奇数侧挡位换挡油路(即换挡活塞GS3所在油路),这样可通过控制P1压力实现第一油孔3B的换挡压力控制,同时P2也可对离合器K2进行压力控制,此时不能进行离合器K1的压力控制。此种方法可同时进行离合器K2压力控制和偶数侧挡位控制,同时避免产生偶数挡位挂挡和奇数离合器压力控制,对变速器是一种防错保护机制。
本发明的上述集成控制阀,仅采用两个压力控制电磁阀,一个旋转电机1和一个阀芯3,进行换挡挡位压力控制和离合器压力控制,大大降低换挡电磁阀数量。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阀体2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连通该第一空腔201的第一孔212和第二孔213,在阀芯3的外壁上设置有连通第二空腔301的第三孔309和连通第三空腔302的第四孔310。如图5,在P1大于P2时,第二孔213和第四孔310相对,通过在第二孔213中设置安装压力传感器的堵头,能够对第三空腔302内的液压油压力进行检测;同理,如图6,在P1小于P2时,第一孔212和第三孔309相对,通过在第一孔212中设置安装压力传感器的堵头,能够对第二空腔301中的液压油压力进行检测。
此外,如图1,本实施例中,第一环槽305通过流道311连通该第二空腔301,第二环槽306通过流道312连通该第三空腔302。这两个流道作为预留流道,在无需使用时通过堵头堵住即可。
本实施例中,在阀体2的侧壁还设置有与第一空腔201内部连通的侧孔,该侧孔作为减少阀体2和阀芯3之间的摩擦面积所设计;同理,在本实施例中未提及到但在阀体3的外周侧设置的这些槽,都是为了减小阀体2和阀芯3之间的摩擦面积而设置的。

Claims (5)

1.一种DCT离合器压力和换挡集成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电机(1)、阀体(2)及阀芯(3),阀体(2)具有供阀芯(3)可滑动插入的第一空腔(201),阀芯(3)可在旋转电机(1)的带动下在第一空腔(201)内相对于阀体(2)转动;
在与阀体(2)相连的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4)输出的第一路燃油油压大于与阀体(2)相连的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5)输出的第二路燃油油压时,阀芯(3)在油压差的作用下相对于阀体(2)滑动至第一状态;旋转电机(1)带动阀芯(3)相对于阀体(2)转动到第一预设角度后,阀体(2)和阀芯(3)之间形成第一路流道和第二路流道,第一路流道供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4)输出的第一路燃油流出至第一离合器油路,第二路流道供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5)输出的第二路燃油流出至第二离合器油路;旋转电机(1)带动阀芯(3)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之外的其它预设角度后,阀体(2)和阀芯(3)之间形成第一路流道和第三路流道,第一路流道供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4)输出的第一路燃油流出至第一离合器油路,第三路流道供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5)输出的第二路燃油流出至偶数侧挡位换挡油路;
在与阀体(2)相连的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4)输出的第一路燃油油压小于与阀体(2)相连的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5)输出的第二路燃油油压时,阀芯(3)在油压差的作用下相对于阀体(2)滑动至第二状态;旋转电机(1)带动阀芯(3)相对于阀体(2)转动到第一预设角度后,阀体(2)和阀芯(3)之间形成第四路流道和第五路流道,第四路流道供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4)输出的第一路燃油流出至第一离合器油路,第五路流道供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5)输出的第二路燃油流出至第二离合器油路;旋转电机(1)带动阀芯(3)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之外的其它预设角度后,阀体(2)和阀芯(3)之间形成第五路流道和第六路流道,第五路流道供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5)输出的第二路燃油流出至第二离合器油路,第六路流道供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4)输出的第一路燃油流出至奇数侧挡位换挡油路;
其中,第一路油道和第四路油道共用阀体(2)上形成的第一入口(202)和第一出口(206),第二路油道和第五路油道共用阀体(2)上形成的第二入口(203)和第二出口(2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CT离合器压力和换挡集成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空腔(201)连通的第三入口(204)、第四入口(205)、第三出口(208)和第四出口(209),第三入口(204)和第三出口(208)通过第一流道(210)连通,第四入口(205)和第四出口(209)通过第二流道(211)连通;
所述阀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空腔(201)连通的多个第一油孔和多个第二油孔,一个第一油孔连通至一路奇数侧挡位换挡油路,一个第二油孔连通至一路偶数侧挡位换挡油路;
所述阀芯(3)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二空腔(301)和第三空腔(302);
在所述阀芯(3)的外壁上设置有呈环状布置的多个第一环形孔(303)和第二环形孔(304),第一环形孔(303)连通至第二空腔(301),第二环形孔(304)连通至第三空腔(302);
在所述阀芯(3)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环槽(305)和第二环槽(306),第一环槽(305)位于第二空腔(301)外侧,第二环槽(306)位于第三空腔(302)外侧;
在所述阀芯(3)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导向孔(307)和第二导向孔(308),所述第一导向孔(307)连通所述第二空腔(301),所述第二导向孔(308)连通所述第三空腔(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CT离合器压力和换挡集成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在与阀体(2)相连的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4)输出的第一路燃油油压大于与阀体(2)相连的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5)输出的第二路燃油油压时,阀芯(3)在油压差的作用下相对于阀体(2)滑动至第一状态,第一状态具体为:
第一入口(202)、第一出口(206)分别与第一环槽(305)相对,第三入口(204)被阀芯(3)的外壁堵住,第一环形孔(303)和第一导向孔(307)均被第一空腔(201)的墙壁堵住;
第二入口(203)和其中一个第二环形孔(304)相对,第四入口(205)、第二出口(207)分别与第二环槽(306)相对;
在旋转电机(1)带动阀芯(3)相对于阀体(2)转动到第一预设角度后,第二导向孔(308)与第四出口(209)相对;第一入口(202)、第一环槽(305)和第一出口(206)共同形成第一路流道,第二入口(203)、其中一个第二环形孔(304)、第三空腔(302)、第二导向孔(308)、第四出口(209)、第二流道(211)、第四入口(205)、第二环槽(306)和第二出口(207)共同形成第二路流道;
在旋转电机(1)带动阀芯(3)相对于阀体(2)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之外的其它预设角度后,第二导向孔(308)与其中一个第二油孔相对,第二入口(203)、其中一个第二环形孔(304)、第三空腔(302)、第二导向孔(308)、第四出口(209)、其中一个第二油孔共同形成第三路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DCT离合器压力和换挡集成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在与阀体(2)相连的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4)输出的第一路燃油油压小于与阀体(2)相连的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5)输出的第二路燃油油压时,阀芯(3)在油压差的作用下相对于阀体(2)滑动至第二状态,第二状态具体为:
第一入口(202)和其中一个第一环形孔(303)相对,第三入口(204)、第一出口(206)分别和第一环槽(305)相对;
第二入口(203)、第二出口(207)分别和第二环槽(306)相对,第四入口(205)被阀芯(3)的外壁堵住,第二环形孔(304)和第二导向孔(308)均被第一空腔(201)的墙壁堵住;在旋转电机(1)带动阀芯(3)相对于阀体(2)转动到第一预设角度后,第一导向孔(307)和第三出口(208)相对;第一入口(202)、其中一个第一环形孔(303)、第二空腔(301)、第一导向孔(307)、第三出口(208)、第一流道(210)、第三入口(204)、第一环槽(305)和第一出口(206)共同形成第四路流道;第二入口(203)、第二环槽(306)和第二出口(207)共同形成第五路流道;
在旋转电机(1)带动阀芯(3)相对于阀体(2)转动到第一预设角度之外的其它预设角度后,第一导向孔(307)和其中一个第一油孔相对,第一入口(202)、其中一个第一环形孔(303)、第二空腔(301)、第一导向孔(307)、其中一个第一油孔共同形成第六路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CT离合器压力和换挡集成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在与阀体(2)相连的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4)输出的第一路液压油油压大于与阀体(2)相连的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5)输出的第二路液压油油压时,旋转电机(1)每带动阀芯(3)相对于阀体(2)转动到第一预设角度之外的一个其它预设角度,第二导向孔(308)则正对一个第二油孔设置;
在与阀体(2)相连的第一压力控制电磁阀(4)输出的第一路液压油油压小于与阀体(2)相连的第二压力控制电磁阀(5)输出的第二路液压油油压时,旋转电机(1)每带动阀芯(3)相对于阀体(2)转动到第一预设角度之外的一个其它预设角度,第一导向孔(307)则正对一个第一油孔设置。
CN202111266145.2A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dct离合器压力和换挡集成控制阀 Active CN1139832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6145.2A CN113983206B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dct离合器压力和换挡集成控制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6145.2A CN113983206B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dct离合器压力和换挡集成控制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3206A CN113983206A (zh) 2022-01-28
CN113983206B true CN113983206B (zh) 2024-02-02

Family

ID=79743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66145.2A Active CN113983206B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dct离合器压力和换挡集成控制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832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89780B (zh) * 2023-12-25 2024-03-29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挡传动装置、换挡控制方法及混合动力车辆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5167A (en) * 1979-05-16 1984-08-14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elector valve
JP2011149499A (ja) * 2010-01-21 2011-08-04 Honda Motor Co Ltd 油圧制御弁
CN203641475U (zh) * 2014-01-20 2014-06-11 赵良红 旋转式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阀
CN107575505A (zh) * 2016-07-04 2018-01-12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双离合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
CN108087544A (zh) * 2016-11-22 2018-05-29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离合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990087A (zh) * 2018-01-03 2019-07-0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无级变速器的电子变速器挡位选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5167A (en) * 1979-05-16 1984-08-14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elector valve
JP2011149499A (ja) * 2010-01-21 2011-08-04 Honda Motor Co Ltd 油圧制御弁
CN203641475U (zh) * 2014-01-20 2014-06-11 赵良红 旋转式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阀
CN107575505A (zh) * 2016-07-04 2018-01-12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双离合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
CN108087544A (zh) * 2016-11-22 2018-05-29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离合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990087A (zh) * 2018-01-03 2019-07-0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无级变速器的电子变速器挡位选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自动变速器换挡电磁阀设计及仿真研究;张英锋;马维平;庞海龙;王迎;詹隽青;;机床与液压(第2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3206A (zh) 2022-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72958B1 (en) Direct acting solenoid actuator
US8413777B2 (en) High efficiency hydraulic transmission control system
CN104454695B (zh) 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应系统
CN113983206B (zh) 一种dct离合器压力和换挡集成控制阀
US20140116551A1 (en) Electro-Hydraulic Pressure Reducing and Relieving Valve with Flow Force Control for Large Flow Capacity
CN102341629A (zh) 所占封装空间小的具有多个加强稳定性的特征的压铸套管
US8528711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8578764B2 (en) Self-retaining target assembly
JP4775362B2 (ja) スプール弁
JP6599358B2 (ja) 複数の圧力調整弁を備える変速機の油圧システム
WO2012128797A2 (en) Electro-proportional pilot operated poppet valve with pressure compensation
CN103758997A (zh) 旋转式自动变速器换档控制阀
CN110594400B (zh)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变速箱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8368950B (zh) 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冷却回路布置和方法
WO2014168830A2 (en) Gear pump having grooved mounting adapter
US10371216B2 (en) Drain valve
CN102900839A (zh) 用于操作变速器的至少一个切换元件的液压系统
CN111649118B (zh) 具有热交换器旁通筒的汽车变速器
CN114439920B (zh) 一种dct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方法及汽车
US8967351B2 (en) Transmission clutch piston compensator feed circuit
CN109185446A (zh) 一种用于自动变速箱的压力控制电磁阀
CN107725515A (zh) 液压阀
JP4946217B2 (ja) スプールバルブ
CN214577994U (zh) 负载敏感多路阀换向联
CN109838548B (zh) 变速箱、离合变速机构及工程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