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79641B - 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应用窗口宽的电池银浆 - Google Patents

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应用窗口宽的电池银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79641B
CN113979641B CN202111207030.6A CN202111207030A CN113979641B CN 113979641 B CN113979641 B CN 113979641B CN 202111207030 A CN202111207030 A CN 202111207030A CN 113979641 B CN113979641 B CN 1139796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ide
glass powder
metal oxide
parts
silicone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070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79641A (zh
Inventor
王登
丁冰冰
郭豫阳
卢一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RUX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Guangzhou Rux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RUX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Guangzhou Rux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RUX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Guangzhou Rux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RUX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070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796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79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9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79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96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2/00Powdered glass; Bead composi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14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inorganic material
    • H01B1/16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inorganic material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comprising metals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20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 H01B1/22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comprising metals or alloy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应用窗口宽的电池银浆。其中,玻璃粉包含以下组分:氧化碲、氧化铅、氧化铋、氧化钼、氧化钨、二氧化硅,碱土金属氧化物、碱金属氧化物、稀土金属氧化物。本发明通过优化玻璃粉中氧化物的配比,制作的成品玻璃粉应用于TOPCon银浆中可以在碱抛光面上形成较好的接触,且能控制好金属复合速率,提升效率;通过优化玻璃粉的制作工艺,调节玻璃粉的粒径和软化点,改善烘干后的附着力,且不影响电性能,在背面为抛光结构时,烘干后也具有良好的附着力,且烧结后的拉力也合格;通过优化有机载体的配方,调节分散剂的酸碱性和不同粘度硅油的配比,解决连续印刷的断栅和浆料稳定性问题。

Description

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应用窗口宽的电池银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应用窗口宽的电池银浆。
背景技术
TOPCon是一种基于选择性载流子原理的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 (Tunnel OxidePassivated Contact)太阳能电池技术,其电池结构以 N型硅为基底,在电池背面制备一层超薄的隧穿氧化硅(1~2nm),然后再沉积一层高掺杂的多晶硅薄层,二者共同形成了钝化接触结构,有效降低表面复合和金属接触复合,且TOPCon电池的极限效率大约在28.7%左右,高于HJT的27.5%极限效率,最接近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理论极限效率(29.43%),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当TOPCon电池背面采用酸抛光工艺时,其绒面表面没有明显规律;当TOPCon电池背面采用碱抛光工艺时,其绒面表面有许多方块状的凹槽,其正面与常规N型太阳能电池或N-PERT太阳能电池没有本质区别;背面通过使用无机碱体系进行抛光,无高浓度F、N元素,大幅度降低废水处理成本,更加环保;得到的背面更为光滑平坦,通过前后道工艺的匹配,能有0.1%的效率增益,且仍有提升空间;成本更低,碱抛光相对酸抛光有着更低的成本,可降低TOPCon电池的制造成本。常规的TOPCon背面银浆在此抛光面上难以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且烘干后因附着力低会造成栅线脱落,严重影响TOPCon电池的性能和美观,需针对碱抛光工艺开发专用的TOPCon电池背面银浆。
目前,在TOPCon电池背面由酸抛工艺切换成碱抛光工艺的情况下,背表面较为光滑平坦,导致连续印刷的时候,更容易出现掉粉和掉栅线,影响电池片的外观和良率。现在市面上常规的TOPCon背面银浆在烘干后栅线的附着力变差,烧结后的拉力也变差,导致电池的可靠性能不合格。还有在TOPCon电池的背面上会出现接触窗口窄,EL出现云雾甚至发黑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应用窗口宽的电池银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氧化碲10~60份、氧化铅0~75份、氧化铋10~60份、氧化钼0~5份、氧化钨0~10份、二氧化硅2~10份,碱土金属氧化物0~2份、碱金属氧化物0~10份、稀土金属氧化物0~2份;所述碱土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碱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锂、氧化钾、氧化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稀土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钇、氧化铈、氧化钕、氧化镱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玻璃粉中氧化碲有助于玻璃体系形成稳定性较强的玻璃网络结构,且对于玻璃粉的熔银析银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玻璃组分对硅片表面的过度腐蚀,降低硅片表面的电子空穴对的复合速率。
本发明玻璃粉中氧化铅可降低玻璃粉的软化温度,提高玻璃粉的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且含铅玻璃粉具有较好的熔银能力,在所述范围内具有较大的成玻范围及工艺窗口。
本发明玻璃粉中氧化铋可显著降低玻璃粉的软化温度及粘度,能使玻璃料具有良好的润湿性。氧化铋是代替铅玻璃体系中结构最强、稳定性最好的一种无机氧化物,能够改善玻璃粉对硅片的过度腐蚀,但氧化铋含量过高也会导致难以形成完整的玻璃,因此氧化铋含量可以少于氧化铅。
本发明玻璃粉中二氧化硅可以增强玻璃粉的网络结构,降低玻璃的析晶倾向。当玻璃中的二氧化硅较少时能提高玻璃粉的化学稳定性;当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含量较高时会造成玻璃的软化点升高,且熔炼状态变差,难以形成完整的玻璃。
本发明玻璃粉中氧化钨有助于提高玻璃粉的软化点,提升玻璃液的润湿能力,而且加入氧化钨后对于使用该玻璃粉所制成的TOPCon 背面银浆在烧结后有较好的附着力水平。
本发明玻璃粉中碱金属氧化物为Li2O、Na2O、K2O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碱金属含量较多时会导致太阳能电池的漏电流增加,且单独的增加碱金属含量也会造成玻璃粉的稳定性变差,但是碱金属氧化物又能够调节玻璃粉的热膨胀系数及软化点,而且还有较好的助熔效果,有助于提高玻璃的成玻范围。因此可利用“双碱效应”,通过合理搭配两种或者三种碱金属氧化物,增强玻璃的热稳定型及化学稳定性。
本发明玻璃粉中稀土金属氧化物为Y2O3、CeO2、Nd2O3和Yb2O3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稀土金属氧化物主要能调节玻璃粉的热膨胀性能及化学稳定性,且在高温下对玻璃液还有一定的澄清作用,有助于玻璃得到较好的熔炼状态。
本发明通过优化玻璃粉中各组分的配比,制作的成品玻璃粉应用于TOPCon银浆中可以在碱抛光面上能形成较好的接触,且能控制好金属复合速率,提升效率。
优选地,本发明玻璃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氧化碲40份、氧化铅20份、氧化铋20份、氧化钼2份、氧化钨6份、二氧化硅5 份,碱土金属氧化物2份、碱金属氧化物4份、稀土金属氧化物1份。
本发明专利通过调整不同组分的配比,得出上述最佳配比,当各组分为上述重量份时,所制作的玻璃粉的接触电阻和金属复合能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效果。以上配比为此玻璃粉体系的最佳配比,当对成分进行调整时,性能会出现变化。如氧化铅的总比例高于40%时,浆料的腐蚀性能变大明显,导致复合偏大,开压降低;当氧化钨占比高于6%,浆料的接触电阻率变大,导致接触性能变差,电性能降低。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玻璃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碲、氧化铅、氧化铋、氧化钼、氧化钨、二氧化硅,碱土金属氧化物、碱金属氧化物和稀土金属氧化物称量后搅拌均匀,然后在高温炉中于900~1100℃熔炼90~120min;
(2)熔炼完成后在纯净水中猝火冷却,得到物质A;
(3)将物质A加入纯净水后进行球磨处理,球磨所利用的磨球为氧化锆磨球,磨球配比为10规格球形:10规格圆柱形:7规格球形:7规格圆柱形=2:2:1:1,球磨时间4~8h;其中,10规格球形的磨球的直径为10mm;7规格球形的磨球的直径为7mm;10规格圆柱形的磨球的直径为10mm,高为10mm;7规格圆柱形的磨球的直径为 7mm,高为7mm;
(4)球磨完成后进行筛网过滤,然后静置,去除上层清液后进行烘干、分散,得到所述玻璃粉。
本发明通过优化玻璃粉的制作工艺,调节玻璃粉的粒径,改善烘干后的附着力,且不影响电性能,在背面为抛光结构时,烘干后也具有良好的附着力,且烧结后的拉力也合格。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每100g物质A加入800mL纯净水。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改变纯净水体积后,玻璃粉的粒径分布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应用于银浆后在烘干温度为300℃时均未出现问题;而当温度降低到250℃时,随着纯净水体积的降低,粒径逐渐变小,烘干后掉湿粉情况变严重。当纯净水的加入量为800mL时,效果最佳,没有掉粉和掉栅线问题。
优选地,所述步骤(3)球磨时间为6h。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改变球磨时间后,玻璃粉的粒径分布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应用于银浆后在烘干温度为300℃时均未出现问题;而当温度降低到250℃时,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粒径逐渐变小,烘干后掉湿粉情况变严重,当球磨时间为6h时,效果最佳,没有掉粉和掉栅线问题。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窗口宽的电池银浆,包含上述玻璃粉。
优选地,所述的应用窗口宽的电池银浆,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银粉75~92份、金属氧化物0~3份、纳米银粉0~3份、玻璃粉1.5~4 份、有机粘合剂6.5~15份。
本发明的应用窗口宽的电池银浆通过本发明玻璃粉的加入,可以在碱抛光面上能形成较好的接触,且能控制好金属复合速率,提升效率。
优选地,所述银粉的平均粒径为0.5~3.0μm,所述纳米银粉的平均粒径为200~700nm,所述金属氧化物的粒径D50为0.5~1.5μm,所述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铋、氧化铅、氧化锑、氧化钼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有机粘合剂包含重量百分比为8%的助剂,所述助剂包含酸性分散剂、碱性分散剂、高粘度硅油和低粘度硅油;所述高粘度硅油的粘度为30000~60000cst,所述低粘度硅油的粘度为 200~500cst。
本发明有机粘合剂体系主要由溶剂、树脂和助剂等组成。常见的有机溶剂有:DOP、DBE、松油醇、丁基卡必醇、苯甲醇、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等;常见的树脂有乙基纤维素、PVB树脂、液态丙烯酸树脂、松香树脂等,主要的助剂体系有分散剂、触变剂、润滑剂。分散剂有酸性分散剂和碱性分散剂,润滑剂有纯有机硅油和改性有机硅油,其中纯有机硅油又可以分为二甲基有机硅油、苯甲基有机硅油,甲基氢有机硅油。
优选地,所述酸性分散剂、碱性分散剂、高粘度硅油和低粘度硅油的重量比为:酸性分散剂:碱性分散剂:高粘度硅油:低粘度硅油=3.5:1.5:3.5:1.5。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不同酸、碱性分散剂和不同粘度的纯有机硅油之间搭配,当酸性分散剂、碱性分散剂、高粘硅油和低粘度硅油四者的重量配比是3.5:1.5:3.5:1.5时,可以让浆料的稳定性和连续印刷性能,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为:
(1)在TOPCon电池背面采用碱抛光工艺的情况下,玻璃粉的腐蚀性需要更大才能与硅片形成良好的接触,而本发明的玻璃粉体系针对碱抛光工艺,能在硅片背面形成良好的接触,且能较好的控制硅片背表面的复合速率,提升电池效率。
(2)采用碱抛光工艺后,硅片背表面更为光滑,浆料印刷烘干后的附着力明显降低,导致浆料的烘干窗口较窄,温度稍高栅线就容易脱落,温度稍低就会烘不干,而经过本发明玻璃粉,应用于浆料后能明显烧结后的附着力。
(3)采用碱抛光工艺后,硅片背表面更为光滑,在批量连续印刷过程中,会容易有掉粉和断线的问题,应用窗口窄,本发明通过调节银浆有机粘合剂体系中的助剂部分,能明显改善连续印刷效果,提高电池片的外观,和改善浆料的粘度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TOPCon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2为TOPCon电池碱抛光面的电镜图;
图3为不同氧化碲含量对玻璃粉性能的影响;
图4为不同氧化钨含量对玻璃粉性能的影响;
图5为有机粘合剂中不同分散剂含量对银浆性能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实施例1~9
一种玻璃粉,各实施例具体配方如表1所示,各实施例中所述玻璃粉的制备方法相同,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碲、氧化铅、氧化铋、氧化钼、氧化钨、二氧化硅,碱土金属氧化物、碱金属氧化物和稀土金属氧化物称量后搅拌均匀,然后在高温炉中于900~1100℃熔炼90~120min;
(2)熔炼完成后在纯净水中猝火冷却,得到物质A;
(3)将物质A加入800mL纯净水后进行球磨处理,球磨所利用的磨球为氧化锆磨球,磨球配比为10规格球形:10规格圆柱形:7 规格球形:7规格圆柱形=2:2:1:1,球磨时间6h;
(4)球磨完成后进行筛网过滤,然后静置,去除上层清液后进行烘干、分散,得到所述玻璃粉。
本发明所述碱土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碱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锂、氧化钾、氧化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稀土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钇、氧化铈、氧化钕、氧化镱中的至少一种。
实施例1~9的差别仅在于各产品的配方不同,其中,实施例1~5 之间的差别仅在于氧化碲的重量份不同,实施例6~9与实施例3差别仅在于氧化钨的重量份的不同,具体配方表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9的配方表(重量份)
Figure GDA0003797819150000081
将实施例1~9的玻璃粉制备成TOPCon电池背面银浆,TOPCon电池背面银浆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银粉85份,金属氧化物1份,纳米银粉1份,玻璃粉3份,有机粘合剂10份。银粉可以选用类球形、微晶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银粉的平均粒径介于0.5-3.0μm之间;纳米银粉的平均粒径介于200-700nm之间。金属氧化物可以选用氧化铋、氧化铅、氧化锑、氧化钼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其粒径 D50为0.5~1.5μm。
其中,有机粘合剂包含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30%的DBE, 20%的单丁醚,22%的松油醇,10%的十二醇酯,4%的松香树脂,6%的液态丙烯酸树脂,8%的助剂。
TOPCon电池背面银浆的生产工艺如下:将银粉、玻璃粉和有机粘合剂等物料按比例加入搅拌罐中,润湿后,再转移至球磨机上研磨分散 1-4小时,过滤后,可以得到TOPCon电池背极浆料。
图3是对实施例1~5的TOPCon电池背面银浆进行接触电阻率性能测试图和金属复合测试图,图4是对实施例6~9的TOPCon电池背面银浆进行接触电阻率性能测试图和金属复合测试图。
接触电阻率测试采用的是TLM法,即矩形传输线法,将印刷烧结完的太阳能电池片切割成一定宽度的长条(宽度设为W),测量不同距离的的栅线间的电阻(RL),将不同距离与所测得电阻拟合为一条直线,根据公式RL(Ln)=2Rc×(Rs/W)*Ln(其中RL所测得得电阻,Rc为总接触电阻,Rs为半导体薄层电阻,W为切割的长条的宽度,Ln为不同栅线的距离),得出Rc和Rs后,根据公式ρc=(Rc 2·W2)/Rs得到接触电阻率ρc
金属复合测试是将浆料用金属复合网版(该网版上有七个不同线宽的区域图案,代表不同程度的金属化程度水平,分别为2.52%、 3.02%、3.95%、4.61%、10.54%、14.37%、18.41%,对应线宽分别为 30μm、45μm、60μm、80μm、180μm、280μm、380μm)印刷在硅片上,用sunsVoc测试仪将每个区域进行测试,得出J01;取金属化面积为x轴,所测的J01为y轴,拟合成一条直线,所得到的方程中的斜率k即为金属复合数值。
从图3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氧化碲质量占比大于40%时会导致金属复合明显增大,而接触电阻率基本持平,最终电性能变差;当氧化碲含量低于40%时,接触电阻率明显增大,而金属复合表现差异不大,导致Rs明显增大,最终电性能变差。
从图4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氧化钨质量占比大于6%会导致接触电阻率明显增大,而金属复合表现基本持平,最终电性能变差;当氧化钨含量低于6%时,金属复合速率明显增大,而接触电阻率表现差异不大,导致开压明显降低,最终电性能变差。
综上所述氧化铅的质量占比为40%,氧化钨的质量占比为6%时,浆料能够在TOPCon碱抛电池片背面形成良好的接触,且较好的控制金属复合速率,提升电性能表现。
二、对玻璃粉制备工艺参数的筛选
对比例1~4
对比例1~4玻璃粉配方均与实施例3玻璃粉配方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工艺与实施例3不同,具体体现为对比例1~4的磨球配比与实施例3的磨球配比不同,具体磨球配比如表1:
表1不同磨球配比对烘干效果的影响
Figure GDA0003797819150000101
Figure GDA0003797819150000111
表1为球磨过程中不同磨球配比的玻璃粉应用于银浆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烘干表现,由表可知,改变磨球配比后,玻璃粉的粒径分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应用于银浆后在烘干温度为300℃时均未出现问题;而当温度降低到250℃时,随着粒径变小,烘干后掉湿粉情况越来越严重,在D50<1.0,栅线直接被擦落;当温度升高到350℃时,随着粒径变大,烘干后掉栅线情况变严重,当D50>1.6时,栅线出现部分脱落。
对比例5~7
对比例5~7玻璃粉配方均与实施例3玻璃粉配方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工艺与实施例3不同,具体体现为对比例1~4的磨球过程中加入的纯净水的体积与实施例3的不同,具体磨球过程中加入纯净水的体积如表2:
表2不同纯净水体积对烘干效果的影响
Figure GDA0003797819150000112
Figure GDA0003797819150000121
表2为球磨过程中不同纯净水体积的玻璃粉应用于银浆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烘干表现,由表2可知,改变纯净水体积后,玻璃粉的粒径分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应用于银浆后在烘干温度为300℃时均未出现问题;而当温度降低到250℃时,随着纯净水体积的降低,粒径逐渐变小,烘干后掉湿粉情况变严重,在纯净水体积为400mL 时,掉湿粉情况最严重;当温度升高到350℃时,随着纯净水体积的增加,玻璃粉粒径逐渐增大,烘干后掉栅线情况变严重,在加入纯净水的体积为1000mL时,烘干后栅线出现部分脱落。
对比例8~10
对比例8~10玻璃粉配方均与实施例3玻璃粉配方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工艺与实施例3不同,具体体现为对比例1~4的磨球时间与实施例3的球磨时间不同,具体磨球时间如表3所示:
表3不同球磨时间的烘干效果的影响
Figure GDA0003797819150000122
表3为球磨过程中球磨时间的玻璃粉应用于银浆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烘干表现,由表可知,改变球磨时间后,玻璃粉的粒径分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应用于银浆后在烘干温度为300℃时均未出现问题;而当温度降低到250℃时,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粒径逐渐变小,烘干后掉湿粉情况变严重,在球磨时间为8h时,掉湿粉情况最严重;当温度升高到350℃时,随着球磨时间的减少,玻璃粉粒径逐渐增大,烘干后掉栅线情况变严重,在球磨时间为2h时,烘干后栅线出现完全脱落。
三、有机粘合剂中的助剂组分配比的筛选
本发明TOPCon电池背面银浆中有机粘合剂体系主要由溶剂、树脂和助剂等组成。常见的有机溶剂有:DOP、DBE、松油醇、丁基卡必醇、苯甲醇、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等;常见的树脂有乙基纤维素、PVB树脂、液态丙烯酸树脂、松香树脂等,主要的助剂体系有分散剂、触变剂、润滑剂。分散剂有酸性分散剂和碱性分散剂,润滑剂有纯有机硅油和改性有机硅油,其中纯有机硅油又可以分为二甲基有机硅油、苯甲基有机硅油,甲基氢有机硅油。
本发明研究经过试验筛选,不同酸、碱性分散剂和不同粘度的纯有机硅油之间的搭配最终得出,同时搭配酸性分散剂、碱性分散剂、高粘硅油和低粘度硅油,当四者重量配比是3.5:1.5:3.5:1.5时,让浆料的稳定性和连续印刷性能,可以达到最佳效果。其中,酸性分散剂,是指该分散剂的pH值在3~4,比如DISPERBYK-110,碱性分散剂,是指该分散剂的pH值在6~7,比如DISPERBYK-161。高粘度硅油为粘度30000~60000cst的硅油,低粘度硅油为粘度为 200~500cst的硅油。当四者的配比发生变化,其综合效果都存在些问题,如分散剂的总比例低于5%浆料的粘度稳定性变差,当分散剂的总比例高于5%,浆料的线径会变宽;当高粘硅油的占比高于3.5%,浆料变得干,印刷的断栅偏多,连续印刷性能变差。
对比例11~14
对比例11~14玻璃粉配方均与实施例3玻璃粉配方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银浆中有机粘合剂中各组分与实施例3不同,具体体现为:对比例11~12的高粘度硅油含量与实施例3的高粘度硅油含量不同,对比例13~14的分散剂含量与实施例3的分散剂含量不同,具体如表4 所示。
表4
样品编号 高粘硅油占比 断栅数量 连续印刷性能
实施例3 3.5% 0~3 OK
对比例11 4.0% 3~6 NG
对比例12 4.5% 5~10 NG
样品编号 分散剂占比 线宽 粘度稳定性
实施例3 5% 40.2 OK
对比例13 3% 37.5 NG
对比例14 6% 44.4 NG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应用窗口宽的电池银浆,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银粉75~92份、金属氧化物0~3份、纳米银粉0~3份、玻璃粉1.5~4份、有机粘合剂6.5~15份;所述玻璃粉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氧化碲40份、氧化铅20份、氧化铋20份、氧化钼2份、氧化钨6份、二氧化硅5份,碱土金属氧化物2份、碱金属氧化物4份、稀土金属氧化物1份;所述碱土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碱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锂、氧化钾、氧化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稀土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钇、氧化铈、氧化钕、氧化镱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粘合剂包含助剂,所述助剂包含酸性分散剂、碱性分散剂、高粘度硅油和低粘度硅油;所述酸性分散剂、碱性分散剂、高粘度硅油和低粘度硅油的重量比为:酸性分散剂:碱性分散剂:高粘度硅油:低粘度硅油=3.5:1.5:3.5:1.5;所述助剂占有机粘合剂的重量百分比为8%;所述高粘度硅油的粘度为30000~60000cst,所述低粘度硅油的粘度为200~500cst;所述酸性分散剂为pH值在3~4的DISPERBYK-110,所述碱性分散剂为pH值在6~7的DISPERBYK-161。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碲、氧化铅、氧化铋、氧化钼、氧化钨、二氧化硅,碱土金属氧化物、碱金属氧化物和稀土金属氧化物称量后搅拌均匀,然后在高温炉中于900~1100℃熔炼90~120min;
(2)熔炼完成后在纯净水中猝火冷却,得到物质A;
(3)将物质A加入纯净水后进行球磨处理,球磨所利用的磨球为氧化锆磨球,磨球配比为10规格球形:10规格圆柱形:7规格球形:7规格圆柱形=2:2:1:1,球磨时间4~8h;所述10规格球形的磨球的直径为10mm;所述7规格球形的磨球的直径为7mm;所述10规格圆柱形的磨球的直径为10mm,高为10mm;所述7规格圆柱形的磨球的直径为7mm,高为7mm;
(4)球磨完成后进行筛网过滤,然后静置,去除上层清液后进行烘干、分散,得到所述玻璃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粉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3)中每100g物质A加入800mL纯净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粉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3)球磨时间为6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粉的平均粒径为0.5~3.0μm,所述纳米银粉的平均粒径为200~700nm,所述金属氧化物的粒径D50为0.5~1.5μm,所述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铋、氧化铅、氧化锑、氧化钼中的至少一种。
CN202111207030.6A 2021-10-15 2021-10-15 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应用窗口宽的电池银浆 Active CN1139796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7030.6A CN113979641B (zh) 2021-10-15 2021-10-15 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应用窗口宽的电池银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7030.6A CN113979641B (zh) 2021-10-15 2021-10-15 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应用窗口宽的电池银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79641A CN113979641A (zh) 2022-01-28
CN113979641B true CN113979641B (zh) 2022-10-04

Family

ID=79738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07030.6A Active CN113979641B (zh) 2021-10-15 2021-10-15 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应用窗口宽的电池银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796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9262B (zh) * 2022-02-09 2023-05-16 广州市儒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783651A (zh) * 2022-04-14 2022-07-22 广州市儒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良好烧穿氮化硅层能力的铝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24563B (zh) * 2022-12-14 2023-09-19 索罗曼(常州)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钛合金表面复合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54778A (ja) * 2013-02-12 2014-08-25 Noritake Co Ltd ペースト組成物と太陽電池
JP2015122177A (ja) * 2013-12-21 2015-07-02 株式会社ノリタケ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ド 太陽電池用導電性ペースト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70044050A1 (en) * 2014-04-28 2017-02-16 Johnson Matthey Public Limited Company Conductive paste, electrode and solar cell
CN106477897A (zh) * 2016-09-20 2017-03-08 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玻璃粉及应用该玻璃粉制得的正电极银浆、太阳能电池
CN107195354A (zh) * 2017-04-20 2017-09-22 广东爱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钝化硅太阳能电池用正电极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WO2018045866A1 (zh) * 2016-09-09 2018-03-15 翁秋梅 具有杂化交联网络的动态聚合物及其应用
CN110534227A (zh) * 2019-08-26 2019-12-03 广州市儒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TOPCon电池N+层的高性能银浆
CN111415766A (zh) * 2020-03-30 2020-07-14 成都银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导电浆料及制备方法、应用
CN111899912A (zh) * 2020-07-27 2020-11-06 上海银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速细线印刷用正面银浆的制备方法
CN112592068A (zh) * 2020-12-15 2021-04-02 广州市儒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在TOPCon电池中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7332A (zh) * 2014-08-29 2014-11-19 天津市职业大学 一种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无铅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45207B (zh) * 2021-03-10 2022-04-01 浙江奕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topcon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背面银浆的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54778A (ja) * 2013-02-12 2014-08-25 Noritake Co Ltd ペースト組成物と太陽電池
JP2015122177A (ja) * 2013-12-21 2015-07-02 株式会社ノリタケ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ド 太陽電池用導電性ペースト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70044050A1 (en) * 2014-04-28 2017-02-16 Johnson Matthey Public Limited Company Conductive paste, electrode and solar cell
WO2018045866A1 (zh) * 2016-09-09 2018-03-15 翁秋梅 具有杂化交联网络的动态聚合物及其应用
CN107805311A (zh) * 2016-09-09 2018-03-16 翁秋梅 一种具有杂化交联网络的动态聚合物及其应用
CN106477897A (zh) * 2016-09-20 2017-03-08 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玻璃粉及应用该玻璃粉制得的正电极银浆、太阳能电池
CN107195354A (zh) * 2017-04-20 2017-09-22 广东爱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钝化硅太阳能电池用正电极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34227A (zh) * 2019-08-26 2019-12-03 广州市儒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TOPCon电池N+层的高性能银浆
CN111415766A (zh) * 2020-03-30 2020-07-14 成都银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用导电浆料及制备方法、应用
CN111899912A (zh) * 2020-07-27 2020-11-06 上海银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速细线印刷用正面银浆的制备方法
CN112592068A (zh) * 2020-12-15 2021-04-02 广州市儒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在TOPCon电池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79641A (zh) 2022-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79641B (zh) 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应用窗口宽的电池银浆
KR100798258B1 (ko) 알루미늄 후막 조성물(들), 전극(들), 반도체 장치(들) 및이들의 제조 방법
TWI353062B (en) Aluminum thick film composition(s), electrode(s),
CN113045207B (zh) 一种用于topcon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背面银浆的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
KR101693840B1 (ko) 태양전지 전면전극용 페이스트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태양전지
CN106477897A (zh) 玻璃粉及应用该玻璃粉制得的正电极银浆、太阳能电池
EP4283634A2 (en) Conductive silver aluminum paste, preparation method, electrode and cell
CN109659064B (zh) 一种晶硅Perc电池用具有高拉力的正面银浆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7274964B (zh) 一种钝化发射极太阳能电池背银浆料
WO2012023413A1 (ja) 電極形成用ガラス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極形成材料
CN114409262B (zh) 一种导电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599506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导电浆料、玻璃料及太阳能电池
JP5850388B2 (ja) 電極形成用ガラス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極形成材料
WO2013103087A1 (ja) 電極形成用ガラス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極形成材料
CN113698103A (zh) 一种perc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面银电极用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59093B (zh) 一种高方阻浅结晶硅太阳能电池用玻璃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浆料
KR101611456B1 (ko) 인계 분산제를 포함하는 전극 형성용 페이스트 조성물
KR20130078667A (ko) 실리콘 태양전지의 전면전극 형성용 무기첨가제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실리콘 태양전지
CN111630012B (zh) 太阳能电池电极用导电性浆料以及包含于上述导电性浆料中的玻璃熔块、还有太阳能电池
CN109493993B (zh) 一种用于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的银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23586A (zh) 太阳能电池和用于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的膏组合物
KR20160012093A (ko) 소결 억제제를 포함하는 태양전지 전극용 전도성 페이스트
CN107331433B (zh) 一种钝化发射极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
CN115881338A (zh) 高可靠性TOPCon晶体硅太阳电池的正面银铝浆、制备及应用
CN114999704A (zh) 一种银浆用辅助玻璃粉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530 Building 1, No.16, Ruifa Road, Luoga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Rux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pplicant after: WUXI RUX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530 Building 1, No.16, Ruifa Road, Luoga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RUX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pplicant before: WUXI RUX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