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9628A - 竖向支撑组件、装配式建筑及竖向支撑组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竖向支撑组件、装配式建筑及竖向支撑组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9628A
CN113969628A CN202111429680.5A CN202111429680A CN113969628A CN 113969628 A CN113969628 A CN 113969628A CN 202111429680 A CN202111429680 A CN 202111429680A CN 113969628 A CN113969628 A CN 1139696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sed loop
supporting
cast
supporting member
vertical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296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69628B (zh
Inventor
李斌
李荐
范明宇
杨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Haiwei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FHEC of CCCC
Original Assignee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Haiwei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FHEC of CC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Haiwei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FHEC of CCCC filed Critical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296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696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69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96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696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96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8Connection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l
    • E04B1/41Connec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mbedding in concrete or masonr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66Sealings
    • E04B1/68Sealings of joints, e.g. expansion joints
    • E04B1/6801Filling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竖向支撑组件、装配式建筑及竖向支撑组件制造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竖向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构件、第二支撑构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间隔设置且形成有现浇空间;第一连接件和/或第二连接件的材质为柔性材料;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预埋部分别预埋于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内,外露部分别外露于与其连接的支撑构件的支护面外并分别与支护面形成第一闭环和第二闭环;第一闭环和第二闭环交错分布并对应连通。该竖向支撑组件通过第一闭环和第二闭环可以在现浇空间内与胶黏材料配合形成结构类似螺栓的锚固栓,从而提升现浇空间处的结构强度,可以降低支模要求,不需搭建支架。

Description

竖向支撑组件、装配式建筑及竖向支撑组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竖向支撑组件、装配式建筑及竖向支撑组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施工装配式建筑时,对墙柱等起竖向支撑作用的施工构件进行墙柱、墙墙等连接时,需先将待连接的两竖向支撑构件间隔设置,再在间隔内将两竖向支撑构件中的钢筋连接,继而向间隔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即可连接两竖向支撑构件。
但为了保证墙柱、墙墙等竖向支撑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两竖向支撑构件中的钢筋搭接具有锚固要求,而该锚固要求会导致上述竖向支撑构件之间的间隔较宽,此时为便于浇筑混凝土,需在间隔周侧支设模板以将上述间隔围护起来,从而导致施工效率较低、施工周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竖向支撑组件、装配式建筑和竖向支撑组件制造方法,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为保证墙柱、墙墙等竖向支撑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两竖向支撑构件中的钢筋搭接具有锚固要求,而该锚固要求会导致竖向支撑构件之间的间隔较宽,此时为便于浇筑混凝土,需在间隔周侧搭建支架以支设模板,从而导致施工效率较低、施工周期较长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竖向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构件、第二支撑构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相互面对的侧面均为支护面,且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支护面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的支护面之间形成有现浇空间,所述现浇空间用于容纳现浇的胶黏材料;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材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材质为柔性材料,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包括预埋部和外露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预埋部预埋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内,外露部外露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支护面外并与该支护面之间形成第一闭环;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预埋部预埋于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内,外露部外露于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的支护面外并与该支护面之间形成第二闭环;
所述第一闭环和所述第二闭环交错分布并对应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的支护面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支护面伸入至所述凹槽内以与所述凹槽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现浇空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周向侧壁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的周向侧壁之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材质为柔性材料,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材质为硬质材料;
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螺旋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高度方向螺旋延伸。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沿其轴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外露部;
所述第二连接件为U形筋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且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露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多个外露部交错分布。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穿设于对应连通的所述第一闭环和所述第二闭环中。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竖向支撑组件。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竖向支撑组件制造方法,用于施工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竖向支撑组件,包括:
S1:将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间隔设置以在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之间形成现浇空间,并使得第一闭环和第二闭环交错分布于现浇空间内以及使得第一闭环和第二闭环对应连通;
S2:在现浇空间内浇筑胶黏材料以形成胶黏材料层。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
将第一支撑构件的支护面伸入至第二支撑构件的凹槽内,以使第一支撑构件的支护面与凹槽的内壁相互配合形成现浇空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S1步骤后的步骤:
S10:在对应连通的第一闭环和第二闭环内穿设连接筋,并将连接筋与外部振捣装置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竖向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构件、第二支撑构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间隔设置,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相互面对的侧面均为支护面,且第一支撑构件的支护面和第二支撑构件的支护面之间形成有现浇空间,现浇空间用于容纳现浇的胶黏材料;第一连接件的材质和/或第二连接件的材质为柔性材料,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包括预埋部和外露部;第一连接件的预埋部预埋于第一支撑构件内,外露部外露于第一支撑构件的支护面外并与该支护面之间形成第一闭环;第二连接件的预埋部预埋于第二支撑构件内,外露部外露于第二支撑构件的支护面外并与该支护面之间形成第二闭环;第一闭环和第二闭环交错分布并对应连通。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可以分别为墙结构和柱结构,或者,均可以为墙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先将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间隔设置并使得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之间形成现浇空间,此时可以利用第一支撑构件的侧壁和第二支撑构件的侧壁作为现浇空间周侧的侧模。若现浇空间周侧还包括未被上述侧模围护的部位而与外界环境连通,则未被上述侧模围护的部位还可以安装有模板以用于在现浇空间的周侧将现浇空间封闭。继而可以向上述现浇空间内浇筑胶黏材料,待胶黏材料凝固成型后,现浇空间内交错分布且对应连通的第一闭环和第二闭环可以相互配合并利柔性材料的柔性与胶黏材料相互配合而形成结构类似螺栓的锚固栓,该锚固栓包括柱形的固体胶黏材料以及绕设于柱形胶黏材料外侧的第一闭环和第二闭环,此时第一闭环和第二闭环对柱形胶黏材料施加的拉力是相反的,相较于现有的墙柱、墙墙之间搭接的刚性钢筋以及包覆在刚性钢筋外侧的现浇混凝土结构,该锚固栓的抗拉抗剪强度更高,可以有效提升现浇空间内的结构的强度。由于现浇空间内的结构的强度得到有效提升,因而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之间的间隔不需预留较大宽度,进而可以有效减少现浇空间内的胶黏材料的浇筑方量而有效降低该现浇空间处的支模要求,此时不需在现浇空间周侧的模板外搭建支架以作为模板的支护,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以及缩短施工周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竖向支撑组件通过柔性材料制的第一闭环和/或第二闭环,可以在现浇空间内与胶黏材料相互配合形成结构类似螺栓的锚固栓,从而可以有效提升现浇空间处的结构的强度,缩窄现浇空间的宽度而减少现浇空间内的胶黏材料的浇筑方量,进而可以降低支模要求,不需搭建用于支护模板的支架,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并缩短施工周期。
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建筑包括上述竖向支撑组件,因而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建筑与上述竖向支撑组件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竖向支撑组件制造方法用于施工上述竖向支撑组件,包括:将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间隔设置以在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之间形成现浇空间,并使得第一闭环和第二闭环交错分布于现浇空间内以及使得第一闭环和第二闭环对应连通;在现浇空间内浇筑胶黏材料以形成胶黏材料层。本发明提供的竖向支撑组件制造方法用于施工上述竖向支撑组件,其与上述竖向支撑组件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竖向支撑组件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竖向支撑组件的另一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构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构件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构件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支撑构件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支撑构件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竖向支撑组件的又一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竖向支撑组件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标:1-第一支撑构件;2-第二支撑构件;20-凹槽;3-第一连接件;30-第一闭环;4-第二连接件;40-第二闭环;5-现浇空间;6-密封件;60-密封层;61-夹塞层;7-连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竖向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构件1、第二支撑构件2、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第一支撑构件1和第二支撑构件2间隔设置,第一支撑构件1和第二支撑构件2相互面对的侧面均为支护面,且第一支撑构件1的支护面和第二支撑构件2的支护面之间形成有现浇空间5,现浇空间5用于容纳现浇的胶黏材料;第一连接件3的材质或第二连接件4的材质为柔性材料,或者,第一连接件3的材质和第二连接件4的材质均为柔性材料,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均包括预埋部和外露部;第一连接件3的预埋部预埋于第一支撑构件1内,外露部外露于第一支撑构件1的支护面外并与该支护面之间形成第一闭环30;第二连接件4的预埋部预埋于第二支撑构件2内,外露部外露于第二支撑构件2的支护面外并与该支护面之间形成第二闭环40;第一闭环30和第二闭环40交错分布并对应连通。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支撑构件1和第二支撑构件2可以分别为墙结构和柱结构,或者,如图10所示,第一支撑构件1和第二支撑构件2均可以为墙结构。进一步的,上述墙结构和柱结构还可以为预制结构,即,为预制墙和预制柱。若第一支撑构件1为预制件,第二支撑构件2为现浇施工而成的现浇结构,则为便于连接第一支撑构件1和凝固成型后的第二支撑构件2,本实施例优选第一支撑构件1中预埋的第一连接件3选用钢绞线、钢丝绳等柔性材料制成,此时第二支撑构件2中预埋的第二连接件4可以选用钢筋等硬质材料制成,也可以选用钢绞线、钢丝绳等柔性材料制成。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先将第一支撑构件1和第二支撑构件2间隔设置并使得第一支撑构件1和第二支撑构件2之间形成现浇空间5,此时可以利用第一支撑构件1的侧壁和第二支撑构件2的侧壁作为现浇空间5周侧的侧模。若现浇空间5周侧还包括未被上述侧模围护的部位而与外界环境连通,则未被上述侧模围护的部位还可以安装有模板以用于在现浇空间5的周侧将现浇空间5封闭。继而可以向上述现浇空间5内浇筑胶黏材料,待胶黏材料凝固成型后,现浇空间5内交错分布且对应连通的第一闭环30和第二闭环40可以相互配合并利柔性材料的柔性与胶黏材料相互配合而形成结构类似螺栓的锚固栓。该锚固栓包括柱形的固体胶黏材料以及绕设于柱形胶黏材料外侧的第一闭环30和第二闭环40,此时第一闭环30和第二闭环40对柱形胶黏材料施加的拉力是相反的,相较于现有的墙柱、墙墙之间搭接的刚性钢筋和包覆在刚性钢筋外的现浇混凝土结构,该锚固栓的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和胶黏材料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锚固栓的抗拉抗剪强度也更高,可以有效提升现浇空间5内的结构的强度。
由于现浇空间5内的结构的强度得到有效提升,因而第一支撑构件1和第二支撑构件2之间的间隔不需预留较大宽度,进而可以有效减少现浇空间5内的胶黏材料的浇筑方量而有效降低该现浇空间5处的支模要求,此时不需在现浇空间5周侧的模板外搭建支架以作为模板的支护,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以及缩短施工周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竖向支撑组件通过柔性材料制的第一闭环30或柔性材料制的第二闭环40,或者通过柔性的第一闭环30以及柔性的第二闭环40,可以在现浇空间5内与胶黏材料相互配合形成结构类似螺栓的锚固栓,从而可以有效提升现浇空间5处的结构的强度,缩窄现浇空间5的宽度而减少现浇空间5内的胶黏材料的浇筑方量,进而可以降低支模要求,不需搭建用于支护模板的支架,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并缩短施工周期。
为有效提升第一支撑构件1与第二支撑构件2之间的连接强度而提升现浇空间5处结构的强度,胶黏材料可以选用PC(高性能混凝土,Performance Concrete,简写为PC)或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写为UHPC)。由于PC和UHPC强度更高、韧性更好,则现浇空间5的宽度还可以进一步的得到缩窄。此外,胶黏材料还可以选用高强砂浆、特殊胶凝材料等。
如图1、图2、图8和图9所示,第二支撑构件2的支护面设有凹槽20,第一支撑构件1的支护面伸入至凹槽20内以与凹槽20的内壁之间形成现浇空间5。
第二支撑构件2的支护面设有凹槽20时,现浇空间5的周侧被第一支撑构件1的周向侧壁和第二支撑构件2的周向侧壁封闭,此时不需在第一支撑构件1和第二支撑构件2之间安装模板,可以进一步的提升施工效率以及缩短施工工期。
进一步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竖向支撑组件还包括密封件6,密封件6安装于第一支撑构件1的周向侧壁和第二支撑构件2的周向侧壁之间。
密封件6用于密封第一支撑构件1的周向侧壁和第二支撑构件2的周向侧壁之间的缝隙,从而可以在现浇空间5的周侧对现浇空间5进行有效密封,防止现浇空间5内的胶粘材料泄露。
如图1所示,密封件6可以为层状结构,此时密封件6可以采用胶带制成。
或者,如图2和图3所示,密封件6可以包括垂直连接的两个密封层60,其中一个密封层60用于贴合在第一支撑构件1的周向侧壁上,另一密封层60用于贴合在第二支撑构件2的周向侧壁上。为进一步的提升密封件6的密封效果,两密封层60的垂直连接处还可以设有夹塞层61,该夹塞层61用于塞入第一支撑构件1和第二支撑构件2之间的缝隙中。
进一步的,上述包括两个密封层60的密封件6可以采用橡胶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的材质为柔性材料,第二连接件4的材质为硬质材料;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第一连接件3为螺旋状,且第一连接件3沿第一支撑构件1的高度方向螺旋延伸。
本实施例优选第一连接件3采用钢丝绳、钢纤维或塑料纤维等柔性材料制成,当第一连接件3采用塑料纤维制成时,为保证抗拉构件的强度,塑料纤维可以为高强度塑料纤维。而第二连接件4则采用钢筋等硬质材料制成。
螺旋状结构使得第一连接件3与第一支撑构件1的支护面之间可以形成多个第一闭环30,从而可以提升第一闭环30与胶黏材料之间形成的锚固栓的锚固能力,进一步的提升现浇空间5处的结构的强度。并且,螺旋状结构可以有效简化第一连接件3的制造工艺以及简化第一连接件3与第一支撑构件1之间的预制过程,从而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当第一闭环30为多个时,如图9所示,第二闭环40也可以设为多个,此时可以通过在第二支撑件的支护面处预埋多个第二连接件4以形成多个第二闭环40。具体的,第二闭环40可以间隔设置,且多个第一闭环30和多个第二闭环40可以交错分布并依次对应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沿第一支撑构件1的高度方向螺旋延伸的第一连接件3使得第一闭环30、第二闭环40与胶黏材料形成的锚固栓沿第一支撑构件1的高度方向延伸。
其中,第一连接件3还可以为S形或波浪形,此时第一连接件3可以沿第一支撑构件1的高度方向延伸且第一闭环30的中心轴垂直于第一支撑构件1的高度方向。对应的,此时第二闭环40的中心轴垂直于第二支撑构件2的高度方向,而第一闭环30、第二闭环40和胶黏材料之间形成的锚固栓沿垂直于第一支撑构件1的高度方向延伸。
如图1和图2所示,当第一支撑构件1和第二支撑构件2分别为预制墙和预制柱时,第二支撑构件2的支护面设有凹槽20,此时为简化第二连接件4与第二支撑构件2之间的施工过程,第二连接件4的外露部可以设为一字型。
如图10所示,当第一支撑构件1和第二支撑构件2均为预制墙时,第一支撑构件1的支护面和第二支撑构件2的支护面均为平面,此时为简化第二闭环40的形成过程,第二连接件4的外露部可以设为U形。
进一步的,如图10所示,第一连接件3包括沿其轴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外露部;第二连接件4为U形筋且第二连接件4为多个,多个第二连接件4沿第二支撑构件2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且多个第二连接件4的外露部与第一连接件3的多个外露部交错分布。
如图1、图2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竖向支撑组件还可以包括连接筋7,连接筋7穿设于对应连通的第一闭环30和第二闭环40中。
连接筋7可以通过胶黏材料实现其与第一支撑构件1之间的连接以及其与第二支撑构件2之间的连接,从而保证竖向支撑组件的整体骨架结构相连,有效提升第一支撑构件1和第二支撑构件2之间的连接强度。
当向现浇空间5内浇筑胶黏材料时,还可以将连接筋7与外部振捣装置连接,此时可以将连接筋7作为振捣胶黏材料时的振动介质,从而实现对胶黏材料的振捣,提升胶黏材料的成型效果。
其中,连接筋7可以采用钢筋制成。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上述竖向支撑组件。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建筑包括上述竖向支撑组件,因而本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同样可以通过柔性材料制的第一闭环30或柔性材料制的第二闭环40,或通过柔性的第一闭环30以及柔性的第二闭环40而在现浇空间5内与胶黏材料相互配合形成结构类似螺栓的锚固栓,从而有效提升现浇空间5处的结构的强度,缩窄现浇空间5的宽度而减少现浇空间5内的胶黏材料的浇筑方量,进而可以降低支模要求,不需搭建用于支护模板的支架,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并缩短施工周期。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竖向支撑组件制造方法,其用于施工上述竖向支撑组件,包括:
步骤S1:将第一支撑构件1和第二支撑构件2间隔设置以在第一支撑构件1和第二支撑构件2之间形成现浇空间5,并使得第一闭环30和第二闭环40交错分布于现浇空间5内以及使得第一闭环30和第二闭环40对应连通;
步骤S2:在现浇空间5内浇筑胶黏材料以形成胶黏材料层。
依次进行步骤S1和步骤S2后,即可施工得到上述竖向支撑组件,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竖向支撑组件制造方法同样可以通过柔性材料制的第一闭环30或柔性材料制的第二闭环40,或通过柔性的第一闭环30以及柔性的第二闭环40而在现浇空间5内与胶黏材料相互配合形成结构类似螺栓的锚固栓,从而有效提升现浇空间5处的结构的强度,缩窄现浇空间5的宽度而减少现浇空间5内的胶黏材料的浇筑方量,进而可以降低支模要求,不需搭建用于支护模板的支架,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并缩短施工周期。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将第一支撑构件1的支护面伸入至第二支撑构件2的凹槽20内,以使第一支撑构件1的支护面与凹槽20的内壁相互配合形成现浇空间5。
将第一支撑构件1的支护面伸入至第二支撑构件2的凹槽20内后,现浇空间5的周侧被第一支撑构件1的周向侧壁和第二支撑构件2的周向侧壁封闭,此时不需在第一支撑构件1和第二支撑构件2之间安装模板,可以进一步的提升施工效率以及缩短施工工期。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竖向支撑组件制造方法还包括在S1步骤后的步骤:
步骤S10:在对应连通的第一闭环30和第二闭环40内穿设连接筋7,并将连接筋7与外部振捣装置连接。
步骤S10中的与外部振捣装置连接的连接筋7可以作为振动介质,便于在步骤S2中对现浇空间5内的现浇胶黏材料进行振捣,从而可以有效提升胶黏材料的成型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竖向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构件(1)、第二支撑构件(2)、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
所述第一支撑构件(1)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构件(1)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2)相互面对的侧面均为支护面,且所述第一支撑构件(1)的支护面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2)的支护面之间形成有现浇空间(5),所述现浇空间(5)用于容纳现浇的胶黏材料;
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材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4)的材质为柔性材料,所述第一连接件(3)和所述第二连接件(4)均包括预埋部和外露部;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预埋部预埋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1)内,外露部外露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1)的支护面外并与该支护面之间形成第一闭环(30);所述第二连接件(4)的预埋部预埋于所述第二支撑构件(2)内,外露部外露于所述第二支撑构件(2)的支护面外并与该支护面之间形成第二闭环(40);
所述第一闭环(30)和所述第二闭环(40)交错分布并对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构件(2)的支护面设有凹槽(20),所述第一支撑构件(1)的支护面伸入至所述凹槽(20)内以与所述凹槽(20)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现浇空间(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向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6),所述密封件(6)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1)的周向侧壁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2)的周向侧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竖向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材质为柔性材料,所述第二连接件(4)的材质为硬质材料;
所述第一连接件(3)为螺旋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3)沿所述第一支撑构件(1)的高度方向螺旋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竖向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包括沿其轴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外露部;
所述第二连接件(4)为U形筋且所述第二连接件(4)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4)沿所述第二支撑构件(2)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且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4)的外露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多个外露部交错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竖向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筋(7),所述连接筋(7)穿设于对应连通的所述第一闭环(30)和所述第二闭环(40)中。
7.一种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竖向支撑组件。
8.一种竖向支撑组件制造方法,用于施工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竖向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第一支撑构件(1)和第二支撑构件(2)间隔设置以在第一支撑构件(1)和第二支撑构件(2)之间形成现浇空间(5),并使得第一闭环(30)和第二闭环(40)交错分布于现浇空间(5)内以及使得第一闭环(30)和第二闭环(40)对应连通;
S2:在现浇空间(5)内浇筑胶黏材料以形成胶黏材料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竖向支撑组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
将第一支撑构件(1)的支护面伸入至第二支撑构件(2)的凹槽(20)内,以使第一支撑构件(1)的支护面与凹槽(20)的内壁相互配合形成现浇空间(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竖向支撑组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S1步骤后的步骤:
S10:在对应连通的第一闭环(30)和第二闭环(40)内穿设连接筋(7),并将连接筋(7)与外部振捣装置连接。
CN202111429680.5A 2021-11-29 2021-11-29 竖向支撑组件、装配式建筑及竖向支撑组件制造方法 Active CN1139696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9680.5A CN113969628B (zh) 2021-11-29 2021-11-29 竖向支撑组件、装配式建筑及竖向支撑组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9680.5A CN113969628B (zh) 2021-11-29 2021-11-29 竖向支撑组件、装配式建筑及竖向支撑组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9628A true CN113969628A (zh) 2022-01-25
CN113969628B CN113969628B (zh) 2023-04-11

Family

ID=79590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29680.5A Active CN113969628B (zh) 2021-11-29 2021-11-29 竖向支撑组件、装配式建筑及竖向支撑组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6962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3072A (ja) * 2003-09-09 2005-03-31 Advance:Kk 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版の継手構造と継手工法
CN101208489A (zh) * 2005-06-27 2008-06-25 法尔福控股合资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
WO2009012827A1 (de) * 2007-07-26 2009-01-29 Philipp Gmbh Seilschlaufenschiene
EP2628869A1 (fr) * 2012-02-08 2013-08-21 Faceinvent S.A. Dispositif de liaison de structures préfabriquées pour la construction de bâtiment.
CN204940566U (zh) * 2015-07-14 2016-01-06 浙江普天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一种转角密封条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3072A (ja) * 2003-09-09 2005-03-31 Advance:Kk 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版の継手構造と継手工法
CN101208489A (zh) * 2005-06-27 2008-06-25 法尔福控股合资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
WO2009012827A1 (de) * 2007-07-26 2009-01-29 Philipp Gmbh Seilschlaufenschiene
EP2628869A1 (fr) * 2012-02-08 2013-08-21 Faceinvent S.A. Dispositif de liaison de structures préfabriquées pour la construction de bâtiment.
CN204940566U (zh) * 2015-07-14 2016-01-06 浙江普天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一种转角密封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9628B (zh)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60393B1 (ko)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패널 및 그를 이용한 슬래브의시공방법
KR100694587B1 (ko) 멀티리브형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패널을 이용한 슬래브구조체
KR20140110490A (ko) 선제작된 pc패널을 이용한 hpc기둥의 제작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CN113969628B (zh) 竖向支撑组件、装配式建筑及竖向支撑组件制造方法
CN211143393U (zh) 一种用于制备装配式混凝土灌芯墙体的框架及装配式混凝土灌芯墙体
JP2020063617A (ja) 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部材の継手構造
KR101227978B1 (ko) 구근 단부의 거더 긴장재와 볼트 헤드 단부의 보강철근에 의한 모서리 결합구조를 가지는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라멘 교량 및 그 시공방법
KR101612637B1 (ko) 공기단축형 중공pc부재, 이를 이용한 복합기둥부재, 복합기둥부재와 수평부재의 접합부 구조 및 건물 골조의 시공방법
CN113914523B (zh) 预制板结构、板状组件、房屋及板状组件制造方法
JP2008014047A (ja) 柱梁接合部構造およびその施工方法
KR100599768B1 (ko)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거푸집을 이용한 합성 중공 교각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JPH0480444A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柱と鉄骨梁との接続ユニット
CN107419653B (zh) 一种拼接式桥梁和桥梁拼接方法
JPH10110498A (ja) ハーフプレキャスト床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中空フラットスラブの構築方法
JPS6134539B2 (zh)
KR101223027B1 (ko) 비부착식 싱글 강연선용 매립형 정착유닛
KR102182537B1 (ko) 용접 철망을 이용한 pc 벽체의 이음 구조 및 이음 방법
CN216041762U (zh) 连接组件、施工构件组合体及建筑物
JP7424875B2 (ja) コンクリート部材及びその打設方法とセグメント
KR100619233B1 (ko) 포스트-텐션드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구조체 그리고 이를이용하여 시공된 건축물 및 시공방법
JP4053408B2 (ja) コンクリート充填鋼管とコンクリートフーチングの接合部の構造
CN113789882B (zh) 施工构件结构、施工构件组件及其施工方法
JP7178210B2 (ja) コンクリート部材の接合構造及びコンクリート構造体
JPH0718785A (ja) 中空コンクリート柱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6290352A (zh) 一种转角耗能预制拼装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