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8283A - 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8283A
CN113968283A CN202010721364.4A CN202010721364A CN113968283A CN 113968283 A CN113968283 A CN 113968283A CN 202010721364 A CN202010721364 A CN 202010721364A CN 113968283 A CN113968283 A CN 1139682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loor
mounting cross
cross memb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213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68283B (zh
Inventor
衣本钢
刘腾涌
黄晓丹
梁大荣
赵彦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213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682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68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82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682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82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包安装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和车辆。该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包括地板件、门槛梁和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后纵梁,其中,所述后纵梁包括前端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所述前端部连接在所述地板件的后端,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所述地板件和所述前端部连接于所述门槛梁,其中,在车辆高度方向上,所述地板件的最外侧底面和所述前端部的最外侧底面齐平布置或者基本齐平布置。该后部框架结构能够有效地增大电池包在车辆宽度方向(Y向)和车辆长度方向(X向)上的尺寸,并能够确保电池包在碰撞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包安装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和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来自于电池包,电池包内电池模组给整车提供动力。目前的电池技术限制了汽车的续航里程的增加,要得到较长的续航里程,必须装备更多的电池模组,而这势必增加汽车的整备质量。
目前的纯电动汽车中,由于车身框架的结构限制,使得电池包安装框架结构有限,使得装配较大数量的电池模组受到一定限制,另外,在车辆受到撞击时,电池包安装框架也无法对电池包进行很好的防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后部框架结构,该后部框架结构能够有效地增大电池包在车辆宽度方向(Y向)和车辆长度方向(X向)上的尺寸,以增大电池包容量,提高续航里程,并能够确保电池包在碰撞时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后部框架结构,该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包括用于形成电池包安装腔的上腔壁的地板件、门槛梁和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后纵梁,其中,所述后纵梁包括前端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所述前端部连接在所述地板件的后端,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所述地板件和所述前端部连接于所述门槛梁,其中,在车辆高度方向上,所述地板件的最外侧底面和所述前端部的最外侧底面齐平布置或者基本齐平布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在车辆高度方向上,地板件的最外侧底面和前端部的最外侧底面齐平布置或者基本齐平布置,这样,两个部件齐平布置或者基本齐平布置的最外侧底面扩展了电池包的安装空间的Y向和X向尺寸,同时,地板件和前端部连接于门槛梁,这就将电池包的安装空间的Y向尺寸扩展到门槛梁,从而有效地增大电池包在车辆宽度方向(Y向)和车辆长度方向(X向)上的尺寸,同时,通过地板件和前端部同时与门槛梁的连接,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该车辆后部框架结构的抗撞击性能,以有效减缓或避免电池包在碰撞时被挤压变形,从而提升了电池包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车辆高度方向上,所述地板件的四周边缘分别设置有位于所述最外侧底面上方的边缘传力结构,所有的边缘传力结构首尾依次连接以形成环形传力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边缘传力结构内形成有延伸空腔。
更进一步地,所述门槛梁内形成有门槛空腔;所述地板件的朝向所述门槛梁的侧边缘传力结构形成有侧边缘延伸空腔,所述侧边缘延伸空腔与所述门槛空腔在车辆宽度上叠加布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侧边缘延伸空腔的内腔壁包括后座椅安装横梁连接部,所述侧边缘延伸空腔内设置有横向支撑板,所述横向支撑板的一端连接于门槛梁的门槛梁内板,所述横向支撑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座椅安装横梁连接部。
另外,所述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包括在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电池包后安装横梁,其中,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所述电池包后安装横梁连接在所述地板件的后端,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所述电池包后安装横梁位于所述后纵梁的内侧并与所述前端部连接,其中,在车辆高度方向上,所述地板件的最外侧底面、所述前端部的最外侧底面和所述电池包后安装横梁的最外侧底面齐平布置或者基本齐平布置。
另外,车辆宽度方向上两侧的所述后纵梁之间设置有后地板,电池包后安装横梁设置在所述后地板上以形成所述地板件的位于所述最外侧底面上方的后边缘传力结构;车辆宽度方向上两侧的所述后纵梁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后纵梁封板,其中,所述地板件覆盖在两侧的所述后纵梁封板上以分别形成左侧和右侧的位于所述最外侧底面上方的侧边缘传力结构;所述地板件的前端设置有后座椅安装横梁以形成所述地板件的位于所述最外侧底面上方的前边缘传力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包后安装横梁和所述后地板之间形成所述后边缘传力结构的后横向延伸空腔,所述后横向延伸空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后纵梁;所述地板件和两侧的所述后纵梁封板之间形成所述侧边缘传力结构的侧边缘延伸空腔;所述地板件和所述后座椅安装横梁之间形成所述前边缘传力结构的前横向延伸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后座椅安装横梁固定连接在两侧的所述后纵梁封板之间,并且所述后座椅安装横梁两端的连接板连接在所述后纵梁封板上并朝向车辆的门槛梁的门槛梁内板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包括后座椅安装横梁封板,其中,所述后座椅安装横梁上设置有多个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的竖向支撑板,所述后座椅安装横梁封板封盖在所述后座椅安装横梁上并支撑在多个所述竖向支撑板上。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电池包和以上任意所述的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其中,所述电池包延伸到所述地板件的底面上,并且所述电池包的边缘向后延伸至所述前端部的底面和所述电池包后安装横梁的底面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后部框架结构的一种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将图1中的地板件和电池包后安装横梁拿掉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后部框架结构中,门槛空腔和侧边缘延伸空腔叠加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后部框架结构中,门槛梁内板、地板件、电池包后安装横梁和后纵梁的一种分解状态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后部框架结构的一种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将图5中的后座椅安装横梁封板拿掉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后部框架结构的一种分解状态图;
图8是图5的车辆后部框架结构的另一个视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和电池包的安装点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地板件,2-后纵梁,3-电池包后安装横梁,4-前端部,5-环形传力结构,6-门槛梁,7-门槛空腔,8-侧边缘延伸空腔,9-横向支撑板,10-门槛梁内板,11-后地板,12-后边缘传力结构,13-后纵梁封板,14-侧边缘传力结构,15-后横向延伸空腔,16-后座椅安装横梁,17-前边缘传力结构,18-前横向延伸空腔,19-连接板,20-后座椅安装横梁封板,21-竖向支撑板,22-前地板,23-电池包纵梁,24-第一安装点,25-第二安装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参考图1和图4,本发明提供的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包括用于形成电池包安装腔的上腔壁的地板件1、门槛梁6和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后纵梁2,其中,后纵梁2包括前端部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前端部4连接在地板件1的后端,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地板件1和前端部4连接于门槛梁6,其中,在车辆高度方向上,地板件1的最外侧底面和前端部4的最外侧底面齐平布置或者基本齐平布置。
在该车辆后部框架结构中,由于在车辆高度方向上,地板件1的最外侧底面和前端部4的最外侧底面(也就是朝向地面的表面)齐平布置或者基本齐平布置,这样,地板件的后端与后纵梁连接的位置处将不被后纵梁遮挡,两个部件齐平布置或基本齐平布置的底面扩展了电池包的安装空间的Y向和X向尺寸,同时,地板件1和前端部4连接于门槛梁6,这就将电池包的安装空间的Y向尺寸扩展到门槛梁6,从而有效地增大电池包在车辆宽度方向Y向和车辆长度方向X向上的尺寸,同时,通过地板件1和前端部4同时与门槛梁6的连接,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该车辆后部框架结构的抗撞击性能,以有效减缓或避免电池包在碰撞时被挤压变形,从而提升了电池包的安全性。
在此需要重点说明的是,“齐平布置”并不意味着地板件1的最外侧底面、前端部4的最外侧底面必须齐平,在实际中,由于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地板件1的最外侧底面和前端部4的最外侧底面可能在车辆高度上存在一些高度差距,而这些高度差距只要不影响在地板件1的底面上的电池包的边缘延伸至前端部4的最外侧底面上即可。因此,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车辆后部框架结构中,“齐平布置”允许地板件1的最外侧底面和前端部4的最外侧底面在Z向上存在较小的高度差距。
另外,地板件1可以为单独的板件,例如,该单独的板件可以连接在车辆的前地板22的后端以作为中地板,或者,地板件1可以为前地板22朝向车辆后方延伸的部分,也就是,前地板22朝向车辆的后方延伸到后纵梁2处并与后纵梁2的前端部4连接。
另外,为了提升对电池包的防护性能,如图1所示的,在车辆高度方向上,地板件1的四周边缘分别设置有位于最外侧底面上方的边缘传力结构,所有的边缘传力结构首尾依次连接以形成环形传力结构5。例如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的长方形的封闭的环形传力结构5。这样,汽车后方发生高速碰撞时,环形传力结构5可以有效地吸收撞击能量,从而防止后方的底盘副车架或电机等零件向前位移对电池包造成破坏。
另外,为了提升环形传力结构5的吸能效果,一种实施例中,边缘传力结构内形成有延伸空腔。一种实施例中,一部分边缘传力结构可以形成有延伸空腔,另一部分边缘传力结构并未形成有延伸空腔。或者,一种实施例中,所有的边缘传力结构内都形成有延伸空腔。这些延伸空腔可以首位连通,或者可以首位并未连通,也就是这些延伸空腔都是相互隔离的。这样,发生碰撞时例如后方碰撞,侧碰撞时,延伸空腔的腔壁将发生轻微变形,从而进一步有效地吸收撞击能量。
另外,如图3所示的,门槛梁6内形成有门槛空腔7,例如,门槛梁内板10和门槛梁外板相互焊接以在两者之间形成门槛空腔7,进一步地,门槛梁6的门槛梁内板10的朝向门槛梁外板的一侧连接有门槛梁内板加强板,该门槛梁内板加强板和门槛梁内板10之间可以形成门槛空腔7,该门槛空腔7可以进一步增加门槛梁的侧向吸能空间,减少侧柱碰侵入量;地板件1的朝向门槛梁6的侧边缘传力结构形成有侧边缘延伸空腔8,侧边缘延伸空腔8与门槛空腔7在车辆宽度上叠加布置。侧边缘延伸空腔8和门槛空腔7在车辆高度上可以具有相同的高度或者具有高度差。这样,侧边缘延伸空腔8可以通过变形来吸收大量的侧柱碰能量,同时,侧边缘延伸空腔8还可以增强正碰、小偏碰工况下门槛梁的传力效果,避免门槛梁弯折从而减小车辆发生碰撞时整车的侵入量,提升对电池包的防护性。此外,由于侧边缘延伸空腔8与门槛空腔7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叠置,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加侧向吸能空间,进一步减少侧柱碰侵入量。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侧边缘延伸空腔8的吸能效果,如图2所示的,侧边缘延伸空腔8的内腔壁包括后座椅安装横梁连接部;侧边缘延伸空腔8内设置有横向支撑板9,横向支撑板9的一端连接于门槛梁的门槛梁内板10,横向支撑板9的另一端连接于后座椅安装横梁连接部。横向支撑板9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例如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另外,横向支撑板9可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平直布置,也可以倾斜布置以在侧边缘延伸空腔8内形成三角形的隔离支撑小空腔。这样,后座椅安装横梁可以设置在两侧的后座椅安装横梁连接部之间,通过横向支撑板9,能够将侧向一部分撞击力传递到后座椅安装横梁上,利用后座椅安装横梁的稳定性来进一步提升侧向吸能效果,进一步减少侧柱碰的侵入量。
另外,参考图1和图4,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包括在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电池包后安装横梁3,其中,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电池包后安装横梁3连接在地板件1的后端,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电池包后安装横梁3位于后纵梁2的内侧并与前端部4连接,其中,在车辆高度方向上,地板件1的最外侧底面、前端部4的最外侧底面和电池包后安装横梁3的最外侧底面齐平布置或者基本齐平布置。
这样,地板件1的最外侧底面、前端部4的最外侧底面和电池包后安装横梁3的最外侧底面(也就是朝向地面的最外侧表面)齐平布置或者基本齐平布置,这样,地板件的后端与后纵梁连接的位置处将不被后纵梁遮挡,三个部件齐平布置或基本齐平布置的最外侧底面扩展了电池包的安装空间的Y向和X向尺寸,同时,地板件1和前端部4连接于门槛梁6,这就将电池包的安装空间的Y向尺寸扩展到门槛梁6,从而有效地增大电池包在车辆宽度方向Y向和车辆长度方向X向上的尺寸,同时,通过地板件1和前端部4同时与门槛梁6的连接,以及前端部4和电池包后安装横梁3同时连接于地板件1,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该车辆后部框架结构的抗撞击性能,以有效减缓或避免电池包在碰撞时被挤压变形,从而提升了电池包的安全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车辆后部框架结构中,可以通过多种结构来形成边缘传力结构,例如,一种结构中,可以在地板件1的四周边缘处焊接相应的纵梁段和横梁段以形成各个边缘传力结构。或者,另一种结构中,如图1和图2所示的,车辆宽度方向上两侧的后纵梁2之间设置有后地板11,电池包后安装横梁3设置在后地板11上以形成地板件1的位于最外侧底面上方的后边缘传力结构12,地板件1的后边缘和电池包后安装横梁3连接;车辆宽度方向上两侧的后纵梁2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后纵梁封板13,后纵梁封板13和门槛梁6的门槛梁内板10连接,如图3所示,其中,地板件1覆盖在两侧的后纵梁封板13上以分别形成左侧和右侧的位于最外侧底面上方的侧边缘传力结构14;地板件1的前端设置有后座椅安装横梁16以形成地板件1的位于最外侧底面上方的前边缘传力结构17,后座椅安装横梁16连接在地板件1的朝向车内的上表面上。这样,地板件1盖合连接在两侧的后纵梁封板13和前端的后座椅安装横梁16上后,就可以形成前边缘传力结构17和两侧的侧边缘传力结构14,而电池包后安装横梁3设置在后地板11上并与地板件1的后端边缘连接后就可以形成地板件1的后边缘传力结构12,前边缘传力结构17和两侧的侧边缘传力结构14以及后边缘传力结构12则可以形成环形传力结构5。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的,电池包后安装横梁3和后地板11之间形成后边缘传力结构12的后横向延伸空腔15,后横向延伸空腔1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后纵梁2;例如,在图2中,后地板11的前端形成有沿着Y向延伸的凹腔,电池包后安装横梁3可以盖合连接在该后地板11上以覆盖该凹腔,从而形成后横向延伸空腔15。而地板件1和两侧的后纵梁封板13之间形成侧边缘传力结构14的侧边缘延伸空腔8,例如,在图2和图3中,后纵梁封板13的最外侧通过门槛梁内板10来封盖,地板件1则盖合连接在后纵梁封板13上并连接于门槛梁内板10以覆盖凹槽后,就可以在两侧分别形成侧边缘延伸空腔8,或者,后纵梁封板13为开口向上的U形板,U形板的最外侧侧壁靠在或者连接在门槛梁内板10上,同样,地板件1盖合连接在U形板的开口上并连接于门槛梁内板10以覆盖U形板,同样可以在车辆的两侧分别形成侧边缘延伸空腔8;而地板件1和后座椅安装横梁16之间形成前边缘传力结构17的前横向延伸空腔18,在图2和图7中,后座椅安装横梁16可以形成有凹部,地板件1则盖合连接在后座椅安装横梁16以覆盖凹部后,就可以形成前横向延伸空腔18。
另外,可选择地,地板件1的上表面上可以伸出与支撑筋条,通过该支撑筋条,地板件1与后座椅安装横梁16和两侧的后纵梁封板13盖合连接后同样可以形成侧边缘延伸空腔8和前横向延伸空腔18。同样,电池包后安装横梁3上形成有支撑筋条,这样,电池包后安装横梁3和后地板11连接后同样可以形成后横向延伸空腔15。
另外,如图6和图8所示,后座椅安装横梁16固定连接在两侧的后纵梁封板13之间,并且后座椅安装横梁16两端的连接板19连接在后纵梁封板13上并朝向车辆的门槛梁的门槛梁内板10延伸,以连接于门槛梁内板10,或者不连接于门槛梁内板10,另外,座椅安装横梁16可以和连接板19一体成型,或者,座椅安装横梁16可以和连接板19可以为单独的部件。这样,门槛梁承受的侧碰能量可以在传递到后纵梁封板13的同时还可以分散传递到后座椅安装横梁16上,从而减小门槛梁的弯折变形。进一步地,后座椅安装横梁16两端的连接板19可以延伸连接到门槛梁内板10上。这样,门槛梁承受的侧碰能量可以在传递到后纵梁封板13的同时更易于分散传递到后座椅安装横梁16上,以利用后座椅安装横梁16的横向布置来吸收撞击能量,进一步减小门槛梁的弯折变形。
另外,如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包括后座椅安装横梁封板20,其中,后座椅安装横梁16上设置有多个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的竖向支撑板21,后座椅安装横梁封板20封盖在后座椅安装横梁16上并支撑在多个竖向支撑板21上,后座椅安装横梁封板20可以封盖后座椅安装横梁16的一部分,或者,后座椅安装横梁封板20可以封盖后座椅安装横梁16的全部,这样,通过多个竖向支撑板21,后座椅安装横梁16和后座椅安装横梁封板20之间形成多个空腔,这样,后座椅安装横梁封板20、多个竖向支撑板21上和多个空腔,能够有效地提升后座椅安装横梁16的抗弯性能,有利于在整车受到侧向撞击或碰撞时,更好的保护电池包受到的侧向撞击,同时保证车内成员的安全。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电池包和以上任意所述的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其中,电池包延伸到地板件1的底面上,并且电池包的边缘向后延伸至前端部4的底面和电池包后安装横梁3的底面上。这样,该车辆的电池包的续航里程得到提升,安全性能也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地板件1的前方连接有前地板22,前地板22的两侧连接于两侧门槛梁6,这样,电池包安装在地板件1和前地板22的底面上时,将可以通过多个安装点来固定连接,例如,电池包的壳体的两侧可以分别连接到两侧的门槛梁6上的第二安装点25上,而电池包的电池包纵梁23则与边缘传力结构例如后座椅安装横梁16和电池包后安装横梁3形成交叉点,该交叉点作为电池包的第一安装点24。第二安装点25和第一安装点24的个数可以为多个。这样,在扩展电池包的安装空间的Y向和X向尺寸的同时,当整车受到侧向载荷或撞击时,更好的保护电池包及汽车内部乘员的安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1)

1.一种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形成电池包安装腔的上腔壁的地板件(1)、门槛梁(6)和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后纵梁(2),其中,所述后纵梁(2)包括前端部(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所述前端部(4)连接在所述地板件(1)的后端,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所述地板件(1)和所述前端部(4)连接于所述门槛梁(6),其中,在车辆高度方向上,所述地板件(1)的最外侧底面和所述前端部(4)的最外侧底面齐平布置或者基本齐平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车辆高度方向上,所述地板件(1)的四周边缘分别设置有位于所述最外侧底面上方的边缘传力结构,所有的边缘传力结构首尾依次连接以形成环形传力结构(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传力结构内形成有延伸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梁(6)内形成有门槛空腔(7);
所述地板件(1)的朝向所述门槛梁(6)的侧边缘传力结构形成有侧边缘延伸空腔(8),所述侧边缘延伸空腔(8)与所述门槛空腔(7)在车辆宽度上叠加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缘延伸空腔(8)的内腔壁包括后座椅安装横梁连接部;
所述侧边缘延伸空腔(8)内设置有横向支撑板(9),所述横向支撑板(9)的一端连接于门槛梁的门槛梁内板(10),所述横向支撑板(9)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座椅安装横梁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包括在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电池包后安装横梁(3),其中,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所述电池包后安装横梁(3)连接在所述地板件(1)的后端,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所述电池包后安装横梁(3)位于所述后纵梁(2)的内侧并与所述前端部(4)连接,其中,在车辆高度方向上,所述地板件(1)的最外侧底面、所述前端部(4)的最外侧底面和所述电池包后安装横梁(3)的最外侧底面齐平布置或者基本齐平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车辆宽度方向上两侧的所述后纵梁(2)之间设置有后地板(11),电池包后安装横梁(3)设置在所述后地板(11)上以形成所述地板件(1)的位于所述最外侧底面上方的后边缘传力结构(12);
车辆宽度方向上两侧的所述后纵梁(2)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后纵梁封板(13),其中,所述地板件(1)覆盖在两侧的所述后纵梁封板(13)上以分别形成左侧和右侧的位于所述最外侧底面上方的侧边缘传力结构(14);
所述地板件(1)的前端设置有后座椅安装横梁(16)以形成所述地板件(1)的位于所述最外侧底面上方的前边缘传力结构(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后安装横梁(3)和所述后地板(11)之间形成所述后边缘传力结构(12)的后横向延伸空腔(15),所述后横向延伸空腔(1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后纵梁(2);
所述地板件(1)和两侧的所述后纵梁封板(13)之间形成所述侧边缘传力结构(14)的侧边缘延伸空腔(8);
所述地板件(1)和所述后座椅安装横梁(16)之间形成所述前边缘传力结构(17)的前横向延伸空腔(18)。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椅安装横梁(16)固定连接在两侧的所述后纵梁封板(13)之间,并且所述后座椅安装横梁(16)两端的连接板(19)连接在所述后纵梁封板(13)上并朝向车辆的门槛梁的门槛梁内板(10)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包括后座椅安装横梁封板(20),其中,所述后座椅安装横梁(16)上设置有多个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的竖向支撑板(21),所述后座椅安装横梁封板(20)封盖在所述后座椅安装横梁(16)上并支撑在多个所述竖向支撑板(21)上。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电池包和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其中,所述电池包延伸到所述地板件(1)的底面上,并且所述电池包的边缘向后延伸至所述前端部(4)的底面和所述电池包后安装横梁(3)的底面上。
CN202010721364.4A 2020-07-24 2020-07-24 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和车辆 Active CN1139682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1364.4A CN113968283B (zh) 2020-07-24 2020-07-24 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1364.4A CN113968283B (zh) 2020-07-24 2020-07-24 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和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8283A true CN113968283A (zh) 2022-01-25
CN113968283B CN113968283B (zh) 2023-06-13

Family

ID=79585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21364.4A Active CN113968283B (zh) 2020-07-24 2020-07-24 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6828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0056A (zh) * 2022-03-31 2022-08-2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12619A (ja) * 1993-08-24 1995-05-02 Toyota Motor Corp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キャリア取付構造
CN202783437U (zh) * 2012-08-16 2013-03-13 东风汽车公司 纯电动汽车地板结构
CN107487242A (zh) * 2016-07-20 2017-12-1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座椅安装架总成及车辆
CN108058745A (zh) * 2016-11-07 2018-05-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下部结构
CN109204540A (zh) * 2017-06-30 2019-01-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09204575A (zh) * 2017-06-30 2019-01-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09866591A (zh) * 2017-11-16 2019-06-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构造
CN110239628A (zh) * 2018-03-09 2019-09-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构造
CN209479764U (zh) * 2018-11-30 2019-10-11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汽车车体平台架构及安装有该架构的新能源汽车
CN110329360A (zh) * 2018-03-30 2019-10-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结构及汽车
CN111114652A (zh) * 2020-02-13 2020-05-08 吴春涛 一种多尺寸多种动力平台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平台车辆
CN111284566A (zh) * 2018-12-06 2020-06-16 宁波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前地板结构及汽车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12619A (ja) * 1993-08-24 1995-05-02 Toyota Motor Corp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キャリア取付構造
CN202783437U (zh) * 2012-08-16 2013-03-13 东风汽车公司 纯电动汽车地板结构
CN107487242A (zh) * 2016-07-20 2017-12-1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座椅安装架总成及车辆
CN108058745A (zh) * 2016-11-07 2018-05-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下部结构
CN109204540A (zh) * 2017-06-30 2019-01-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09204575A (zh) * 2017-06-30 2019-01-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09866591A (zh) * 2017-11-16 2019-06-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构造
CN110239628A (zh) * 2018-03-09 2019-09-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构造
CN110329360A (zh) * 2018-03-30 2019-10-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结构及汽车
CN209479764U (zh) * 2018-11-30 2019-10-11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汽车车体平台架构及安装有该架构的新能源汽车
CN111284566A (zh) * 2018-12-06 2020-06-16 宁波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前地板结构及汽车
CN111114652A (zh) * 2020-02-13 2020-05-08 吴春涛 一种多尺寸多种动力平台车身结构及具有其的平台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0056A (zh) * 2022-03-31 2022-08-2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
CN114940056B (zh) * 2022-03-31 2023-08-0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8283B (zh) 202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04496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US9656694B2 (en) Impact energy absorbing vehicle charging port support arrangement
CN212220399U (zh) 一种车身及电动汽车
CN101434264A (zh) 车辆的地板总成
CN111546868B (zh) 一种提高新能源电动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能的车辆结构
CN109204465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US11396328B2 (en) Vehicle body lower structure
CN214930131U (zh) 一种下车身框架结构
CN212401376U (zh) 一种汽车底板结构及电动汽车
CN113968283A (zh) 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70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16468112U (zh) 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7623792U (zh) 一种连接件及车身地板总成
CN114132383B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地板总成
CN216994523U (zh) 机舱边梁与侧围连接结构及汽车
CN214689769U (zh) 一种前端结构和车辆
CN114940056A (zh) 车辆
CN114954676A (zh) 车辆前舱结构及车辆
KR20230028853A (ko) 차량의 하부 차체
JP2022097814A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パックの固定構造
CN109204495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17649526U (zh) 电池包结构和汽车
CN114684266A (zh) 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8505965U (zh) 门槛梁和车辆
CN109204523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