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8531A - 一种高压无刷工业风扇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无刷工业风扇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58531A
CN113958531A CN202111221876.5A CN202111221876A CN113958531A CN 113958531 A CN113958531 A CN 113958531A CN 202111221876 A CN202111221876 A CN 202111221876A CN 113958531 A CN113958531 A CN 113958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apacitor
pin
circuit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218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兆建
赵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Morew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More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Morew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More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2187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585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58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85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4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by varying driving spe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无刷工业风扇控制电路,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包括电机驱动电路、通讯驱动电路、检测风扇位置的霍尔板电路、电压输入调速电路、电流输入调速电路、开关电源输出电压和稳压输出电路、通讯接口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编码器采集电路、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整流/启动电路、控制板大占空比过零点电路、控制板小占空比过零点电路、采集电路和驱动电路。进行电路板的区分对待,通过多接口实现板子控制,灵活多变,同时对于电路采集要求严格,保护电路不受损,精准可靠的采集电路;通过电机驱动电路和通讯驱动电路的联合使用,解决端口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无刷工业风扇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无刷工业风扇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工业风扇,能最有效率的推动大量的空气运动,产生超大风量,使空间形成运动、循环气流场,能有效调控工业生产车间的空气流通问题。市场上对于高速转速的风扇控制功率不高,控制输入口有限等,对高转速功率采集要求高,且板子自身等情况,无法精准可靠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无刷工业风扇控制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无刷工业风扇控制电路,包括电机驱动电路、通讯驱动电路、检测风扇位置的霍尔板电路、电压输入调速电路、电流输入调速电路、开关电源输出电压和稳压输出电路、通讯接口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编码器采集电路、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整流/启动电路、控制板大占空比过零点电路、控制板小占空比过零点电路、采集电路和驱动电路。
进行电路板的区分对待,通过多接口实现板子控制,灵活多变,同时对于电路采集要求严格,保护电路不受损,精准可靠的采集电路;通过电机驱动电路和通讯驱动电路的联合使用,解决端口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MM32F031C6T6芯片U2,以及与MM32F031C6T6芯片U2连接的若干电阻、电容;所述通讯驱动电路,用于控制通讯接口的各个输出口,通讯驱动电路包括CKS32F103C8T6芯片U19,以及与CKS32F103C8T6芯片U19连接的若干电阻、电容。
进一步的,所述霍尔板电路包括霍尔元件HOR1、霍尔元件HOR2、霍尔元件HOR3和若干连接器,霍尔元件HOR1的VCC管脚与霍尔元件HOR2的VCC管脚、霍尔元件HOR3的VCC管脚连接,霍尔元件HOR1的OUT管脚与连接器H1连接,霍尔元件HOR1的GND管脚与霍尔元件HOR2的GND管脚、霍尔元件HOR3的GND管脚连接并接地,霍尔元件HOR2的OUT管脚与连接器H2连接,霍尔元件HOR3的OUT管脚与连接器H3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压输入调速电路输入的电压为0-10V,电压输入调速电路包括VADJ接口P6、电容C109、稳压二极管D48和若干电阻,VADJ接口P6的第1引脚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48的负极、电阻R186的第一端、电阻R183的第二端、电阻R184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84的第一端与电容C109的第一端、电阻R18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流输入调速电路输入的电流为4-20ma,电流输入调速电路包括IADJ接口P7、稳压二极管D49、电容C110和若干电阻,IADJ接口P7的第1引脚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49的负极、电阻R188的第一端、电阻R185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85的第一端与电容C1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输出电压和稳压输出电路,通过电源芯片和光耦等得到调制的电压,再通过7805获得电压,电路包括OB2269C芯片U17、EL817C芯片U13、TL431芯片U14、稳压二极管D10、电解电容C47、电解电容C55、电压互感器T2、MOS管Q11、若干电阻、若干二极管和若干电容,OB2269C芯片U17的第2引脚分别与电容C63的第一端、电阻124的第一端连接,OB2269C芯片U17的第4引脚、第5引脚分别连接一个电阻,OB2269C芯片U17的第6引脚分别与电容C66的第一端、电阻R119第一端连接,OB2269C芯片U17的第7引脚分别与电解电容C55的正极、电容C58的第一端、电阻R11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16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1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1的正极与电压互感器T2的第4引脚连接,电压互感器T2的第2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8的正极、MOS管Q11的漏极连接,MOS管Q11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118的第一端、电阻R121的第一端、电阻R119的第二端连接,MOS管Q11的栅极分别与二极管D24的正极、电阻R117的第二端、电阻R120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24的负极、电阻R117的第一端均与OB2269C芯片U17的第8引脚连接,二极管D8的负极与电阻R155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55的第一端分别与电阻R61的第二端、电容C45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61的第一端、电容C45的第一端分别与电压互感器T2的第1引脚、电阻R6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63的第二端依次与电阻R113、电阻R114、电阻R115串联并与OB2269C芯片U17的第3引脚连接;电压互感器T2的第7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7的正极、电容C46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46的第二端与电阻R6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62的第二端以及二极管D7的负极均与电容C48的第一端、78M05芯片U11的第一引脚连接;电压互感器T2的第10引脚分别与电容C49的第一端、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电容C49的第二端与电阻R6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64的第二端以及二极管D9的负极均与稳压二极管D10的负极、电容C51的第一端、电阻R72的第一端、电阻R69的第一端、电阻R68的第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10的正极、电容C51的第二端与电压互感器T2的第9引脚连接,电阻R7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73的第一端、电阻R71的第二端、TL431芯片U14的第1引脚连接,电阻R73的第二端与TL431芯片U14的第2引脚连接,TL431芯片U14的第3引脚与电容C60的第一端、电阻R69的第二端、EL817C芯片U13的第2引脚连接,电容C60的第二端与电阻R71的第一端连接,EL817C芯片U13的第1引脚与电阻R68的第二端连接,EL817C芯片U13的第4引脚通过电阻R124与OB2269C芯片U17的第2引脚连接。
进一步的,通讯接口电路包括232通讯接口电路、485通讯接口电路和CAN通讯接口电路,用于控制外部和单片机通讯;232通讯接口电路包括SP3232芯片U22、RS232接口P8、若干感应线圈、若干二极管、若干电容和若干电阻;485通讯接口电路包括SIT3485芯片U20、RS485接口P2、若干稳压二极管、若干电阻和若干电容;CAN通讯接口电路包括TJA1051T/3芯片U21、CAN接口P4、接插件、电解电容、变压器T1、若干稳压二极管、若干电阻和若干电容;所述编码器采集电路包括AM26LS32AIDR芯片U25、QEP接口P9、电解电容C126、若干二极管、若干电阻和若干电容;QEP接口P9的第1引脚与二极管D52的负极连接,QEP接口P9的第2引脚与第9引脚连接并接地,QEP接口P9的第3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53的负极、电阻R196的第一端、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2引脚连接,QEP接口P9的第4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54的负极、电阻R196的第二端、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1引脚连接,QEP接口P9的第5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55的负极、电阻R199的第一端、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6引脚连接,QEP接口P9的第6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58的负极、电阻R199的第二端、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7引脚连接,QEP接口P9的第7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57的负极、电阻R204的第一端、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10引脚连接,QEP接口P9的第8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56的负极、电阻R204的第二端、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9引脚连接;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3引脚与电阻R19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9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30的第一端、电阻R203的第一端连接,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5引脚与电阻R19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98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29的第一端、电阻R202的第一端连接,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11引脚与电阻R200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0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28的第一端、电阻R201的第一端连接。接口控制口丰富。进一步的,所述整流/启动电路包括SPIN接口J4、IPIN接口J1、50A/1600V ST5016芯片D2、三极管Q1、继电器K1、若干电阻、若干电容、若干压敏电阻,50A/1600V ST5016芯片D2的第1引脚分别与电容C19的第一端、压敏电阻VR1的第一端、压敏电阻VR3的第一端、SPIN接口J4的的第3引脚连接,50A/1600V ST5016芯片D2的第2引脚分别与电容C13的第一端、压敏电阻VR1的第二端、压敏电阻VR2的第一端、SPIN接口J4的的第2引脚连接,50A/1600VST5016芯片D2的第3引脚分别与电容C17的第一端、压敏电阻VR2的第二端、压敏电阻VR3的第二端、SPIN接口J4的的第1引脚连接,电容C17的第二端、电容C18的第二端、电容C19的第二端均与IPIN接口J1连接;50A/1600V ST5016芯片D2的第5引脚分别与继电器K1的第2引脚、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继电器K1的第3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21的第一端连接,继电器K1的第1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5的第一端、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继电器K1的第4引脚分别与电阻R9的第二端、电阻R7的第一端、电容C15的第一端、电容C13的第一端、电容C69的第一端、电容C70的第一端、电容C7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4的第一端、50A/1600VST5016芯片D2的第4引脚、电容C12的第二端、电容C72的第二端、电容C73的第二端、电容C74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4的第二端依次与电阻R12、电阻R13串联,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2的第二端、电容C72的第二端、电容C73的第二端、电容C74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7的第二端与电阻R10、电阻R11串联,电阻R1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3的第一端、电容C13的第二端、电容C69的第二端、电容C70的第二端、电容C71的第二端、电容C12的第一端、电容C72的第一端、电容C73的第一端、电容C74的第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板大占空比过零点电路通过运算放大器进行电压采集,得到电压值,控制板大占空比过零点电路包括3个运算放大器、磁芯电感器L3、若干电容和若干电阻,运算放大器U3A的第5引脚与电阻R47的第二端、电阻R77的第二端、运算放大器U3B的第7引脚、电阻R84的第二端、运算放大器U3C的第9引脚连接,运算放大器U3A的第4引脚与电阻R74的第二端、电阻R47的第一端、电容C11的第一端、电阻R5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74的第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A的第2引脚、电阻R48的第一端、电阻R5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4的第二端与电容C38连接,运算放大器U3A的第3引脚分别与电容C35的第一端、电容C5的第一端、磁芯电感器L3的第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3B的第6引脚分别与电阻R77的第一端、电容C40的第一端、电阻R79的第一端、电阻R8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81的第二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U3B的第1引脚、电阻R80的第一端、电阻R7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80的第二端与电容C44连接;运算放大器U3C的第8引脚分别与电阻R84的第一端、电容C64的第一端、电阻R86的第一端、电阻R8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88的第二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U3B的第14引脚、电阻R85的第一端、电阻R8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87的第二端与电容C65连接;控制板小占空比过零点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8A、运算放大器U18B、运算放大器U18C、若干二极管、若干电阻和若干电容;运算放大器U18A的第4引脚与二极管D26的正极、电容C76的第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8A的第3引脚与电容C77的第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8A的第2引脚与分别与电阻R90的第一端、电阻R9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92的第二端与电容C78连接并接地;运算放大器U18B的第6引脚与二极管D27的正极、电容C80的第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8B的第1引脚与分别与电阻R104的第一端、电阻R10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06的第二端与电容C79连接并接地;运算放大器U18C的第8引脚与二极管D28的正极、电容C81的第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8C的第14引脚与分别与电阻R135的第一端、电阻R13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36的第二端与电容C32连接并接地。
进一步的,驱动电路包括包括驱动U相电路、驱动V相电路和驱动W相电路,驱动V相电路的结构与驱动U相电路的结构相同;驱动U相包括TLP5752(LF4)芯片U1、TLP5752(LF4)芯片U9、若干MOS管、若干二极管、若干电阻和若干电容,TLP5752(LF4)芯片U1的第1引脚分别与电阻R37的第二端、电阻R95的第一端、TLP5752(LF4)芯片U9的第3引脚连接,TLP5752(LF4)芯片U1的第3引脚分别与电阻R95的第二端、电阻R89的第二端、TLP5752(LF4)芯片U9的第1引脚连接;TLP5752(LF4)芯片U1的第6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29的负极、电容C8的第一端、电容C9的第一端连接,TLP5752(LF4)芯片U1的第5引脚分别与电阻R29的第一端、电阻R42的第一端、电阻R137的第一端、电阻R13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37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30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30的正极、二极管D29的正极、电阻R138的第二端均与电容C83的第一端、电阻R139的第一端、MOS管Q4的栅极连接,MOS管Q4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139的第二端、电容C83的第二端、MOS管Q5的漏极、MOS管Q2的源极、MOS管Q6的漏极、电阻R57的第二端、电容C9的第二端、电容C6的第二端、电容C8的第二端、TLP5752(LF4)芯片U1的第4引脚连接,MOS管Q2的栅极与电阻R57的第一端、二极管D13的正极、二极管D5的正极、电容C9的第一端、电阻R42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13的负极与电阻R29的第二端连接;MOS管Q5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42的第一端、二极管D32的正极、二极管D31的正极、电容C84的第一端、电阻R141的第二端连接,MOS管Q5的源极与电阻R142的第二端、电容C84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32的负极与电阻R140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40的第一端、电阻R141的第一端均与电阻R93的第一端、电阻R67的第一端、TLP5752(LF4)芯片U9的第5引脚连接;、TLP5752(LF4)芯片U9的第6引脚通过电容C16与第4引脚连接并接地,MOS管Q6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97的第一端、二极管D17的正极、二极管D15的正极、电容C21的第一端、电阻R93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17的负极与电阻R67的第二端连接,MOS管Q6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97的第二端、电容C21的第二端连接;驱动W相电路包括TLP5752(LF4)芯片U15、TLP5752(LF4)芯片U16、若干MOS管、若干二极管、若干电阻和若干电容,TLP5752(LF4)芯片U15的第1引脚分别与电阻R102的第二端、电阻R111的第一端、TLP5752(LF4)芯片U16的第3引脚连接,TLP5752(LF4)芯片U15的第3引脚分别与电阻R111的第二端、电阻R108的第二端、TLP5752(LF4)芯片U16的第1引脚连接;TLP5752(LF4)芯片U15的第6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19的负极、二极管D20的负极、二极管D37的负极、电容C30的第一端、电容C29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19的正极分别与电阻R100的第二端、电阻R99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00的第一端、电阻R99的第一端均与电容C28的第一端、电容C27的第一端、电容C23的第一端、磁芯电感器L4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28的第二端、电容C27的第二端、电容C23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TLP5752(LF4)芯片U15的第5引脚分别与电阻R149的第一端、电阻R150的第一端、电阻R101的第一端、电阻R10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01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2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1的正极、二极管D20的正极、电阻R103的第二端均与电容C31的第一端、电阻R105的第一端、MOS管Q8的栅极连接,MOS管Q8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105的第二端、电容C31的第二端、MOS管Q10的漏极、MOS管Q13的源极、MOS管Q14的漏极、电阻R151的第二端、电容C87的第二端、电容C30的第二端、电容C29的第二端、TLP5752(LF4)芯片U15的第4引脚连接,MOS管Q10的栅极与电阻R112的第一端、二极管D23的正极、二极管D22的正极、电容C54的第一端、电阻R110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23的负极与电阻R107的第二端连接;MOS管Q14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54的第一端、二极管D39的正极、二极管D40的正极、电容C88的第一端、电阻R153的第二端连接,MOS管Q10的源极与电阻R154的第二端、电容C88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40的负极与电阻R152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52的第一端、电阻R153的第一端均与电阻R110的第一端、电阻R107的第一端、TLP5752(LF4)芯片U16的第5引脚连接;、TLP5752(LF4)芯片U16的第6引脚通过电容C42与第4引脚连接并接地,MOS管Q13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51的第一端、二极管D38的正极、二极管D37的正极、电容C87的第一端、电阻R150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38的负极与电阻R149的第二端连接,MOS管Q13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151的第二端、电容C87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电路包括电流采集电路、隔离温度采集电路、大占空比过零点采集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小占空比过零点采集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供电采集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电流采集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电源采集电路、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温度采集电路,以及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采集电路。
进一步的,还包括获取所需电压的DC-DC电路、断电保存数据的EEPROM存储器电路;包括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调试程序用的的DEBUG接口P5、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外部晶振电路、为电机驱动电路提供电压的稳压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指示灯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霍尔电路接口、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接口电路;包括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晶振电路、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LED灯电路和调试接口电路、为通讯驱动电路提供电压的供电电路、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隔离电源接口电路、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隔离收发电路、过流保护电路、为通讯驱动电路供电的隔离电源电路、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驱动板电路接口。
驱动电路安全高效,对于供电系统隔离处理,连接上预留的外部接口的输入,通过运放等采集电路需要的电压电流等保护电路同时实时检测电路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机驱动电路。
图2为本发明通讯驱动电路。
图3为本发明霍尔板电路。
图4为本发明电压输入调速电路。
图5为本发明电流输入调速电路。
图6为本发明开关电源输出电压和稳压输出电路。
图7为本发明232通讯接口电路。
图8为本发明485通讯接口电路。
图9为本发明CAN通讯接口电路。
图10为本发明编码器采集电路。
图11为本发明整流/启动电路。
图12为本发明控制板大占空比过零点电路。
图13为本发明控制板小占空比过零点电路。
图14为本发明驱动U相电路。
图15为本发明驱动V相电路。
图16为本发明驱动W相电路。
图17为本发明电流采集电路。
图18为本发明隔离温度采集电路。
图19为本发明大占空比过零点采集电路。
图20为本发明小占空比过零点采集电路。
图21为本发明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供电采集电路。
图22为本发明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电流采集电路。
图23为本发明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电源采集电路。
图24为本发明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温度采集电路。
图25为本发明DC-DC电路。
图26为本发明EEPROM存储器电路。
图27为本发明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外部晶振电路。
图28为本发明为电机驱动电路提供电压的稳压电路。
图29为本发明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指示灯电路。
图30为本发明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霍尔电路接口。
图31为本发明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接口电路。
图32为本发明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晶振电路。
图33为本发明调试接口电路。
图34为本发明为通讯驱动电路提供电压的供电电路。
图35为本发明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隔离电源接口电路。
图36为本发明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隔离收发电路。
图37为本发明过流保护电路。
图38为本发明为通讯驱动电路供电的隔离电源电路。
图39为本发明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驱动板电路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高压无刷工业风扇控制电路,包括电机驱动电路、通讯驱动电路、检测风扇位置的霍尔板电路、电压输入调速电路、电流输入调速电路、开关电源输出电压和稳压输出电路、通讯接口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编码器采集电路、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整流/启动电路、控制板大占空比过零点电路、控制板小占空比过零点电路、采集电路和驱动电路。
参考图1-2,电机驱动电路包括MM32F031C6T6芯片U2,以及与MM32F031C6T6芯片U2连接的若干电阻、电容;通讯驱动电路,用于控制通讯接口的各个输出口,通讯驱动电路包括CKS32F103C8T6芯片U19,以及与CKS32F103C8T6芯片U19连接的若干电阻、电容。参考图3,霍尔板电路包括霍尔元件HOR1、霍尔元件HOR2、霍尔元件HOR3和若干连接器,霍尔元件HOR1的VCC管脚与霍尔元件HOR2的VCC管脚、霍尔元件HOR3的VCC管脚连接,霍尔元件HOR1的OUT管脚与连接器H1连接,霍尔元件HOR1的GND管脚与霍尔元件HOR2的GND管脚、霍尔元件HOR3的GND管脚连接并接地,霍尔元件HOR2的OUT管脚与连接器H2连接,霍尔元件HOR3的OUT管脚与连接器H3连接。
参考图4-6,电压输入调速电路输入的电压为0-10V,电压输入调速电路包括VADJ接口P6、电容C109、稳压二极管D48和若干电阻,VADJ接口P6的第1引脚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48的负极、电阻R186的第一端、电阻R183的第二端、电阻R184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84的第一端与电容C109的第一端、电阻R187的第一端连接;电流输入调速电路输入的电流为4-20ma,电流输入调速电路包括IADJ接口P7、稳压二极管D49、电容C110和若干电阻,IADJ接口P7的第1引脚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49的负极、电阻R188的第一端、电阻R185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85的第一端与电容C110的第一端连接;开关电源输出电压和稳压输出电路,通过电源芯片和光耦等得到调制的电压,再通过7805获得电压,电路包括OB2269C芯片U17、EL817C芯片U13、TL431芯片U14、稳压二极管D10、电解电容C47、电解电容C55、电压互感器T2、MOS管Q11、若干电阻、若干二极管和若干电容,OB2269C芯片U17的第2引脚分别与电容C63的第一端、电阻124的第一端连接,OB2269C芯片U17的第4引脚、第5引脚分别连接一个电阻,OB2269C芯片U17的第6引脚分别与电容C66的第一端、电阻R119第一端连接,OB2269C芯片U17的第7引脚分别与电解电容C55的正极、电容C58的第一端、电阻R11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16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1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1的正极与电压互感器T2的第4引脚连接,电压互感器T2的第2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8的正极、MOS管Q11的漏极连接,MOS管Q11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118的第一端、电阻R121的第一端、电阻R119的第二端连接,MOS管Q11的栅极分别与二极管D24的正极、电阻R117的第二端、电阻R120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24的负极、电阻R117的第一端均与OB2269C芯片U17的第8引脚连接,二极管D8的负极与电阻R155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55的第一端分别与电阻R61的第二端、电容C45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61的第一端、电容C45的第一端分别与电压互感器T2的第1引脚、电阻R6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63的第二端依次与电阻R113、电阻R114、电阻R115串联并与OB2269C芯片U17的第3引脚连接;电压互感器T2的第7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7的正极、电容C46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46的第二端与电阻R6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62的第二端以及二极管D7的负极均与电容C48的第一端、78M05芯片U11的第一引脚连接;电压互感器T2的第10引脚分别与电容C49的第一端、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电容C49的第二端与电阻R6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64的第二端以及二极管D9的负极均与稳压二极管D10的负极、电容C51的第一端、电阻R72的第一端、电阻R69的第一端、电阻R68的第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10的正极、电容C51的第二端与电压互感器T2的第9引脚连接,电阻R7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73的第一端、电阻R71的第二端、TL431芯片U14的第1引脚连接,电阻R73的第二端与TL431芯片U14的第2引脚连接,TL431芯片U14的第3引脚与电容C60的第一端、电阻R69的第二端、EL817C芯片U13的第2引脚连接,电容C60的第二端与电阻R71的第一端连接,EL817C芯片U13的第1引脚与电阻R68的第二端连接,EL817C芯片U13的第4引脚通过电阻R124与OB2269C芯片U17的第2引脚连接。
参考图7-10,通讯接口电路包括232通讯接口电路、485通讯接口电路和CAN通讯接口电路,用于控制外部和单片机通讯;232通讯接口电路包括SP3232芯片U22、RS232接口P8、若干感应线圈、若干二极管、若干电容和若干电阻;485通讯接口电路包括SIT3485芯片U20、RS485接口P2、若干稳压二极管、若干电阻和若干电容;CAN通讯接口电路包括TJA1051T/3芯片U21、CAN接口P4、接插件、电解电容、变压器T1、若干稳压二极管、若干电阻和若干电容;编码器采集电路包括AM26LS32AIDR芯片U25、QEP接口P9、电解电容C126、若干二极管、若干电阻和若干电容;QEP接口P9的第1引脚与二极管D52的负极连接,QEP接口P9的第2引脚与第9引脚连接并接地,QEP接口P9的第3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53的负极、电阻R196的第一端、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2引脚连接,QEP接口P9的第4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54的负极、电阻R196的第二端、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1引脚连接,QEP接口P9的第5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55的负极、电阻R199的第一端、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6引脚连接,QEP接口P9的第6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58的负极、电阻R199的第二端、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7引脚连接,QEP接口P9的第7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57的负极、电阻R204的第一端、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10引脚连接,QEP接口P9的第8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56的负极、电阻R204的第二端、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9引脚连接;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3引脚与电阻R19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9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30的第一端、电阻R203的第一端连接,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5引脚与电阻R19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98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29的第一端、电阻R202的第一端连接,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11引脚与电阻R200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0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28的第一端、电阻R201的第一端连接。接口控制口丰富。参考图11,整流/启动电路包括SPIN接口J4、IPIN接口J1、50A/1600V ST5016芯片D2、三极管Q1、继电器K1、若干电阻、若干电容、若干压敏电阻,50A/1600V ST5016芯片D2的第1引脚分别与电容C19的第一端、压敏电阻VR1的第一端、压敏电阻VR3的第一端、SPIN接口J4的的第3引脚连接,50A/1600V ST5016芯片D2的第2引脚分别与电容C13的第一端、压敏电阻VR1的第二端、压敏电阻VR2的第一端、SPIN接口J4的的第2引脚连接,50A/1600V ST5016芯片D2的第3引脚分别与电容C17的第一端、压敏电阻VR2的第二端、压敏电阻VR3的第二端、SPIN接口J4的的第1引脚连接,电容C17的第二端、电容C18的第二端、电容C19的第二端均与IPIN接口J1连接;50A/1600V ST5016芯片D2的第5引脚分别与继电器K1的第2引脚、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继电器K1的第3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21的第一端连接,继电器K1的第1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5的第一端、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继电器K1的第4引脚分别与电阻R9的第二端、电阻R7的第一端、电容C15的第一端、电容C13的第一端、电容C69的第一端、电容C70的第一端、电容C7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4的第一端、50A/1600V ST5016芯片D2的第4引脚、电容C12的第二端、电容C72的第二端、电容C73的第二端、电容C74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4的第二端依次与电阻R12、电阻R13串联,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2的第二端、电容C72的第二端、电容C73的第二端、电容C74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7的第二端与电阻R10、电阻R11串联,电阻R1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3的第一端、电容C13的第二端、电容C69的第二端、电容C70的第二端、电容C71的第二端、电容C12的第一端、电容C72的第一端、电容C73的第一端、电容C74的第一端连接。
参考图12和13,控制板大占空比过零点电路通过运算放大器进行电压采集,得到电压值,控制板大占空比过零点电路包括3个运算放大器、磁芯电感器L3、若干电容和若干电阻,运算放大器U3A的第5引脚与电阻R47的第二端、电阻R77的第二端、运算放大器U3B的第7引脚、电阻R84的第二端、运算放大器U3C的第9引脚连接,运算放大器U3A的第4引脚与电阻R74的第二端、电阻R47的第一端、电容C11的第一端、电阻R5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74的第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A的第2引脚、电阻R48的第一端、电阻R5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4的第二端与电容C38连接,运算放大器U3A的第3引脚分别与电容C35的第一端、电容C5的第一端、磁芯电感器L3的第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3B的第6引脚分别与电阻R77的第一端、电容C40的第一端、电阻R79的第一端、电阻R8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81的第二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U3B的第1引脚、电阻R80的第一端、电阻R7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80的第二端与电容C44连接;运算放大器U3C的第8引脚分别与电阻R84的第一端、电容C64的第一端、电阻R86的第一端、电阻R8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88的第二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U3B的第14引脚、电阻R85的第一端、电阻R8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87的第二端与电容C65连接;控制板小占空比过零点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8A、运算放大器U18B、运算放大器U18C、若干二极管、若干电阻和若干电容;运算放大器U18A的第4引脚与二极管D26的正极、电容C76的第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8A的第3引脚与电容C77的第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8A的第2引脚与分别与电阻R90的第一端、电阻R9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92的第二端与电容C78连接并接地;运算放大器U18B的第6引脚与二极管D27的正极、电容C80的第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8B的第1引脚与分别与电阻R104的第一端、电阻R10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06的第二端与电容C79连接并接地;运算放大器U18C的第8引脚与二极管D28的正极、电容C81的第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8C的第14引脚与分别与电阻R135的第一端、电阻R13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36的第二端与电容C32连接并接地。
参考图14-16,驱动电路包括包括驱动U相电路、驱动V相电路和驱动W相电路,驱动V相电路的结构与驱动U相电路的结构相同;驱动U相包括TLP5752(LF4)芯片U1、TLP5752(LF4)芯片U9、若干MOS管、若干二极管、若干电阻和若干电容,TLP5752(LF4)芯片U1的第1引脚分别与电阻R37的第二端、电阻R95的第一端、TLP5752(LF4)芯片U9的第3引脚连接,TLP5752(LF4)芯片U1的第3引脚分别与电阻R95的第二端、电阻R89的第二端、TLP5752(LF4)芯片U9的第1引脚连接;TLP5752(LF4)芯片U1的第6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29的负极、电容C8的第一端、电容C9的第一端连接,TLP5752(LF4)芯片U1的第5引脚分别与电阻R29的第一端、电阻R42的第一端、电阻R137的第一端、电阻R13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37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30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30的正极、二极管D29的正极、电阻R138的第二端均与电容C83的第一端、电阻R139的第一端、MOS管Q4的栅极连接,MOS管Q4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139的第二端、电容C83的第二端、MOS管Q5的漏极、MOS管Q2的源极、MOS管Q6的漏极、电阻R57的第二端、电容C9的第二端、电容C6的第二端、电容C8的第二端、TLP5752(LF4)芯片U1的第4引脚连接,MOS管Q2的栅极与电阻R57的第一端、二极管D13的正极、二极管D5的正极、电容C9的第一端、电阻R42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13的负极与电阻R29的第二端连接;MOS管Q5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42的第一端、二极管D32的正极、二极管D31的正极、电容C84的第一端、电阻R141的第二端连接,MOS管Q5的源极与电阻R142的第二端、电容C84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32的负极与电阻R140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40的第一端、电阻R141的第一端均与电阻R93的第一端、电阻R67的第一端、TLP5752(LF4)芯片U9的第5引脚连接;、TLP5752(LF4)芯片U9的第6引脚通过电容C16与第4引脚连接并接地,MOS管Q6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97的第一端、二极管D17的正极、二极管D15的正极、电容C21的第一端、电阻R93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17的负极与电阻R67的第二端连接,MOS管Q6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97的第二端、电容C21的第二端连接;驱动W相电路包括TLP5752(LF4)芯片U15、TLP5752(LF4)芯片U16、若干MOS管、若干二极管、若干电阻和若干电容,TLP5752(LF4)芯片U15的第1引脚分别与电阻R102的第二端、电阻R111的第一端、TLP5752(LF4)芯片U16的第3引脚连接,TLP5752(LF4)芯片U15的第3引脚分别与电阻R111的第二端、电阻R108的第二端、TLP5752(LF4)芯片U16的第1引脚连接;TLP5752(LF4)芯片U15的第6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19的负极、二极管D20的负极、二极管D37的负极、电容C30的第一端、电容C29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19的正极分别与电阻R100的第二端、电阻R99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00的第一端、电阻R99的第一端均与电容C28的第一端、电容C27的第一端、电容C23的第一端、磁芯电感器L4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28的第二端、电容C27的第二端、电容C23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TLP5752(LF4)芯片U15的第5引脚分别与电阻R149的第一端、电阻R150的第一端、电阻R101的第一端、电阻R10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01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2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1的正极、二极管D20的正极、电阻R103的第二端均与电容C31的第一端、电阻R105的第一端、MOS管Q8的栅极连接,MOS管Q8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105的第二端、电容C31的第二端、MOS管Q10的漏极、MOS管Q13的源极、MOS管Q14的漏极、电阻R151的第二端、电容C87的第二端、电容C30的第二端、电容C29的第二端、TLP5752(LF4)芯片U15的第4引脚连接,MOS管Q10的栅极与电阻R112的第一端、二极管D23的正极、二极管D22的正极、电容C54的第一端、电阻R110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23的负极与电阻R107的第二端连接;MOS管Q14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54的第一端、二极管D39的正极、二极管D40的正极、电容C88的第一端、电阻R153的第二端连接,MOS管Q10的源极与电阻R154的第二端、电容C88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40的负极与电阻R152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52的第一端、电阻R153的第一端均与电阻R110的第一端、电阻R107的第一端、TLP5752(LF4)芯片U16的第5引脚连接;、TLP5752(LF4)芯片U16的第6引脚通过电容C42与第4引脚连接并接地,MOS管Q13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51的第一端、二极管D38的正极、二极管D37的正极、电容C87的第一端、电阻R150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38的负极与电阻R149的第二端连接,MOS管Q13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151的第二端、电容C87的第二端连接。
进行电路板的区分对待,通过多接口实现板子控制,灵活多变,同时对于电路采集要求严格,保护电路不受损,精准可靠的采集电路;通过电机驱动电路和通讯驱动电路的联合使用,解决端口不足的问题。驱动电路安全高效,对于供电系统隔离处理,连接上预留的外部接口的输入,通过运放等采集电路需要的电压电流等保护电路同时实时检测电路状况。
参考图17-24,采集电路包括电流采集电路、隔离温度采集电路、大占空比过零点采集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小占空比过零点采集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供电采集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电流采集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电源采集电路、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温度采集电路,以及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采集电路;参考图25-39,还包括获取所需电压的DC-DC电路、断电保存数据的EEPROM存储器电路;包括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调试程序用的的DEBUG接口P5、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外部晶振电路、为电机驱动电路提供电压的稳压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指示灯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霍尔电路接口、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接口电路;包括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晶振电路、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LED灯电路和调试接口电路、为通讯驱动电路提供电压的供电电路、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隔离电源接口电路、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隔离收发电路、过流保护电路、为通讯驱动电路供电的隔离电源电路、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驱动板电路接口。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高压无刷工业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驱动电路、通讯驱动电路、检测风扇位置的霍尔板电路、电压输入调速电路、电流输入调速电路、开关电源输出电压和稳压输出电路、通讯接口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编码器采集电路、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整流/启动电路、控制板大占空比过零点电路、控制板小占空比过零点电路、采集电路和驱动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无刷工业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MM32F031C6T6芯片U2,以及与MM32F031C6T6芯片U2连接的若干电阻、电容;所述通讯驱动电路,用于控制通讯接口的各个输出口,通讯驱动电路包括CKS32F103C8T6芯片U19,以及与CKS32F103C8T6芯片U19连接的若干电阻、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无刷工业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霍尔板电路包括霍尔元件HOR1、霍尔元件HOR2、霍尔元件HOR3和若干连接器,霍尔元件HOR1的VCC管脚与霍尔元件HOR2的VCC管脚、霍尔元件HOR3的VCC管脚连接,霍尔元件HOR1的OUT管脚与连接器H1连接,霍尔元件HOR1的GND管脚与霍尔元件HOR2的GND管脚、霍尔元件HOR3的GND管脚连接并接地,霍尔元件HOR2的OUT管脚与连接器H2连接,霍尔元件HOR3的OUT管脚与连接器H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无刷工业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输入调速电路输入的电压为0-10V,电压输入调速电路包括VADJ接口P6、电容C109、稳压二极管D48和若干电阻,VADJ接口P6的第1引脚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48的负极、电阻R186的第一端、电阻R183的第二端、电阻R184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84的第一端与电容C109的第一端、电阻R18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流输入调速电路输入的电流为4-20ma,电流输入调速电路包括IADJ接口P7、稳压二极管D49、电容C110和若干电阻,IADJ接口P7的第1引脚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49的负极、电阻R188的第一端、电阻R185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85的第一端与电容C1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输出电压和稳压输出电路,通过电源芯片和光耦等得到调制的电压,再通过7805获得电压,电路包括OB2269C芯片U17、EL817C芯片U13、TL431芯片U14、稳压二极管D10、电解电容C47、电解电容C55、电压互感器T2、MOS管Q11、若干电阻、若干二极管和若干电容,OB2269C芯片U17的第2引脚分别与电容C63的第一端、电阻124的第一端连接,OB2269C芯片U17的第4引脚、第5引脚分别连接一个电阻,OB2269C芯片U17的第6引脚分别与电容C66的第一端、电阻R119第一端连接,OB2269C芯片U17的第7引脚分别与电解电容C55的正极、电容C58的第一端、电阻R11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16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1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1的正极与电压互感器T2的第4引脚连接,电压互感器T2的第2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8的正极、MOS管Q11的漏极连接,MOS管Q11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118的第一端、电阻R121的第一端、电阻R119的第二端连接,MOS管Q11的栅极分别与二极管D24的正极、电阻R117的第二端、电阻R120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24的负极、电阻R117的第一端均与OB2269C芯片U17的第8引脚连接,二极管D8的负极与电阻R155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55的第一端分别与电阻R61的第二端、电容C45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61的第一端、电容C45的第一端分别与电压互感器T2的第1引脚、电阻R6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63的第二端依次与电阻R113、电阻R114、电阻R115串联并与OB2269C芯片U17的第3引脚连接;电压互感器T2的第7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7的正极、电容C46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46的第二端与电阻R6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62的第二端以及二极管D7的负极均与电容C48的第一端、78M05芯片U11的第一引脚连接;电压互感器T2的第10引脚分别与电容C49的第一端、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电容C49的第二端与电阻R6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64的第二端以及二极管D9的负极均与稳压二极管D10的负极、电容C51的第一端、电阻R72的第一端、电阻R69的第一端、电阻R68的第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10的正极、电容C51的第二端与电压互感器T2的第9引脚连接,电阻R7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73的第一端、电阻R71的第二端、TL431芯片U14的第1引脚连接,电阻R73的第二端与TL431芯片U14的第2引脚连接,TL431芯片U14的第3引脚与电容C60的第一端、电阻R69的第二端、EL817C芯片U13的第2引脚连接,电容C60的第二端与电阻R71的第一端连接,EL817C芯片U13的第1引脚与电阻R68的第二端连接,EL817C芯片U13的第4引脚通过电阻R124与OB2269C芯片U17的第2引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无刷工业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通讯接口电路包括232通讯接口电路、485通讯接口电路和CAN通讯接口电路,用于控制外部和单片机通讯;232通讯接口电路包括SP3232芯片U22、RS232接口P8、若干感应线圈、若干二极管、若干电容和若干电阻;485通讯接口电路包括SIT3485芯片U20、RS485接口P2、若干稳压二极管、若干电阻和若干电容;CAN通讯接口电路包括TJA1051T/3芯片U21、CAN接口P4、接插件、电解电容、变压器T1、若干稳压二极管、若干电阻和若干电容;所述编码器采集电路包括AM26LS32AIDR芯片U25、QEP接口P9、电解电容C126、若干二极管、若干电阻和若干电容;QEP接口P9的第1引脚与二极管D52的负极连接,QEP接口P9的第2引脚与第9引脚连接并接地,QEP接口P9的第3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53的负极、电阻R196的第一端、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2引脚连接,QEP接口P9的第4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54的负极、电阻R196的第二端、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1引脚连接,QEP接口P9的第5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55的负极、电阻R199的第一端、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6引脚连接,QEP接口P9的第6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58的负极、电阻R199的第二端、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7引脚连接,QEP接口P9的第7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57的负极、电阻R204的第一端、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10引脚连接,QEP接口P9的第8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56的负极、电阻R204的第二端、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9引脚连接;
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3引脚与电阻R19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9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30的第一端、电阻R203的第一端连接,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5引脚与电阻R19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98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29的第一端、电阻R202的第一端连接,AM26LS32AIDR芯片U25的第11引脚与电阻R200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0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28的第一端、电阻R201的第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无刷工业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启动电路包括SPIN接口J4、IPIN接口J1、50A/1600VST5016芯片D2、三极管Q1、继电器K1、若干电阻、若干电容、若干压敏电阻,50A/1600V ST5016芯片D2的第1引脚分别与电容C19的第一端、压敏电阻VR1的第一端、压敏电阻VR3的第一端、SPIN接口J4的的第3引脚连接,50A/1600V ST5016芯片D2的第2引脚分别与电容C13的第一端、压敏电阻VR1的第二端、压敏电阻VR2的第一端、SPIN接口J4的的第2引脚连接,50A/1600V ST5016芯片D2的第3引脚分别与电容C17的第一端、压敏电阻VR2的第二端、压敏电阻VR3的第二端、SPIN接口J4的的第1引脚连接,电容C17的第二端、电容C18的第二端、电容C19的第二端均与IPIN接口J1连接;50A/1600V ST5016芯片D2的第5引脚分别与继电器K1的第2引脚、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继电器K1的第3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21的第一端连接,继电器K1的第1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5的第一端、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继电器K1的第4引脚分别与电阻R9的第二端、电阻R7的第一端、电容C15的第一端、电容C13的第一端、电容C69的第一端、电容C70的第一端、电容C7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4的第一端、50A/1600V ST5016芯片D2的第4引脚、电容C12的第二端、电容C72的第二端、电容C73的第二端、电容C74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4的第二端依次与电阻R12、电阻R13串联,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2的第二端、电容C72的第二端、电容C73的第二端、电容C74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7的第二端与电阻R10、电阻R11串联,电阻R1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3的第一端、电容C13的第二端、电容C69的第二端、电容C70的第二端、电容C71的第二端、电容C12的第一端、电容C72的第一端、电容C73的第一端、电容C74的第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无刷工业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大占空比过零点电路通过运算放大器进行电压采集,得到电压值,控制板大占空比过零点电路包括3个运算放大器、磁芯电感器L3、若干电容和若干电阻,运算放大器U3A的第5引脚与电阻R47的第二端、电阻R77的第二端、运算放大器U3B的第7引脚、电阻R84的第二端、运算放大器U3C的第9引脚连接,运算放大器U3A的第4引脚与电阻R74的第二端、电阻R47的第一端、电容C11的第一端、电阻R5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74的第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A的第2引脚、电阻R48的第一端、电阻R5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4的第二端与电容C38连接,运算放大器U3A的第3引脚分别与电容C35的第一端、电容C5的第一端、磁芯电感器L3的第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3B的第6引脚分别与电阻R77的第一端、电容C40的第一端、电阻R79的第一端、电阻R8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81的第二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U3B的第1引脚、电阻R80的第一端、电阻R7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80的第二端与电容C44连接;运算放大器U3C的第8引脚分别与电阻R84的第一端、电容C64的第一端、电阻R86的第一端、电阻R8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88的第二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U3B的第14引脚、电阻R85的第一端、电阻R8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87的第二端与电容C65连接;控制板小占空比过零点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8A、运算放大器U18B、运算放大器U18C、若干二极管、若干电阻和若干电容;运算放大器U18A的第4引脚与二极管D26的正极、电容C76的第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8A的第3引脚与电容C77的第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8A的第2引脚与分别与电阻R90的第一端、电阻R9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92的第二端与电容C78连接并接地;运算放大器U18B的第6引脚与二极管D27的正极、电容C80的第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8B的第1引脚与分别与电阻R104的第一端、电阻R10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06的第二端与电容C79连接并接地;运算放大器U18C的第8引脚与二极管D28的正极、电容C81的第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8C的第14引脚与分别与电阻R135的第一端、电阻R13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36的第二端与电容C32连接并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无刷工业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驱动电路包括包括驱动U相电路、驱动V相电路和驱动W相电路,驱动V相电路的结构与驱动U相电路的结构相同;驱动U相包括TLP5752(LF4)芯片U1、TLP5752(LF4)芯片U9、若干MOS管、若干二极管、若干电阻和若干电容,TLP5752(LF4)芯片U1的第1引脚分别与电阻R37的第二端、电阻R95的第一端、TLP5752(LF4)芯片U9的第3引脚连接,TLP5752(LF4)芯片U1的第3引脚分别与电阻R95的第二端、电阻R89的第二端、TLP5752(LF4)芯片U9的第1引脚连接;TLP5752(LF4)芯片U1的第6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29的负极、电容C8的第一端、电容C9的第一端连接,TLP5752(LF4)芯片U1的第5引脚分别与电阻R29的第一端、电阻R42的第一端、电阻R137的第一端、电阻R13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37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30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30的正极、二极管D29的正极、电阻R138的第二端均与电容C83的第一端、电阻R139的第一端、MOS管Q4的栅极连接,MOS管Q4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139的第二端、电容C83的第二端、MOS管Q5的漏极、MOS管Q2的源极、MOS管Q6的漏极、电阻R57的第二端、电容C9的第二端、电容C6的第二端、电容C8的第二端、TLP5752(LF4)芯片U1的第4引脚连接,MOS管Q2的栅极与电阻R57的第一端、二极管D13的正极、二极管D5的正极、电容C9的第一端、电阻R42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13的负极与电阻R29的第二端连接;MOS管Q5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42的第一端、二极管D32的正极、二极管D31的正极、电容C84的第一端、电阻R141的第二端连接,MOS管Q5的源极与电阻R142的第二端、电容C84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32的负极与电阻R140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40的第一端、电阻R141的第一端均与电阻R93的第一端、电阻R67的第一端、TLP5752(LF4)芯片U9的第5引脚连接;
TLP5752(LF4)芯片U9的第6引脚通过电容C16与第4引脚连接并接地,MOS管Q6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97的第一端、二极管D17的正极、二极管D15的正极、电容C21的第一端、电阻R93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17的负极与电阻R67的第二端连接,MOS管Q6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97的第二端、电容C21的第二端连接;驱动W相电路包括TLP5752(LF4)芯片U15、TLP5752(LF4)芯片U16、若干MOS管、若干二极管、若干电阻和若干电容,TLP5752(LF4)芯片U15的第1引脚分别与电阻R102的第二端、电阻R111的第一端、TLP5752(LF4)芯片U16的第3引脚连接,TLP5752(LF4)芯片U15的第3引脚分别与电阻R111的第二端、电阻R108的第二端、TLP5752(LF4)芯片U16的第1引脚连接;TLP5752(LF4)芯片U15的第6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19的负极、二极管D20的负极、二极管D37的负极、电容C30的第一端、电容C29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19的正极分别与电阻R100的第二端、电阻R99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00的第一端、电阻R99的第一端均与电容C28的第一端、电容C27的第一端、电容C23的第一端、磁芯电感器L4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28的第二端、电容C27的第二端、电容C23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TLP5752(LF4)芯片U15的第5引脚分别与电阻R149的第一端、电阻R150的第一端、电阻R101的第一端、电阻R10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01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2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1的正极、二极管D20的正极、电阻R103的第二端均与电容C31的第一端、电阻R105的第一端、MOS管Q8的栅极连接,MOS管Q8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105的第二端、电容C31的第二端、MOS管Q10的漏极、MOS管Q13的源极、MOS管Q14的漏极、电阻R151的第二端、电容C87的第二端、电容C30的第二端、电容C29的第二端、TLP5752(LF4)芯片U15的第4引脚连接,MOS管Q10的栅极与电阻R112的第一端、二极管D23的正极、二极管D22的正极、电容C54的第一端、电阻R110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23的负极与电阻R107的第二端连接;MOS管Q14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54的第一端、二极管D39的正极、二极管D40的正极、电容C88的第一端、电阻R153的第二端连接,MOS管Q10的源极与电阻R154的第二端、电容C88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40的负极与电阻R152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152的第一端、电阻R153的第一端均与电阻R110的第一端、电阻R107的第一端、TLP5752(LF4)芯片U16的第5引脚连接;、TLP5752(LF4)芯片U16的第6引脚通过电容C42与第4引脚连接并接地,MOS管Q13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51的第一端、二极管D38的正极、二极管D37的正极、电容C87的第一端、电阻R150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38的负极与电阻R149的第二端连接,MOS管Q13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151的第二端、电容C87的第二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高压无刷工业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电路包括电流采集电路、隔离温度采集电路、大占空比过零点采集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小占空比过零点采集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供电采集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电流采集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电源采集电路、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温度采集电路,以及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采集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压无刷工业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所需电压的DC-DC电路、断电保存数据的EEPROM存储器电路;包括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调试程序用的的DEBUG接口P5、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外部晶振电路、为电机驱动电路提供电压的稳压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指示灯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霍尔电路接口、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的接口电路;包括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晶振电路、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LED灯电路和调试接口电路、为通讯驱动电路提供电压的供电电路、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隔离电源接口电路、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隔离收发电路、过流保护电路、为通讯驱动电路供电的隔离电源电路、与通讯驱动电路连接的驱动板电路接口。
CN202111221876.5A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高压无刷工业风扇控制电路 Pending CN1139585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1876.5A CN113958531A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高压无刷工业风扇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21876.5A CN113958531A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高压无刷工业风扇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8531A true CN113958531A (zh) 2022-01-21

Family

ID=79465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21876.5A Pending CN113958531A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高压无刷工业风扇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58531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30294A (ja) * 2002-01-30 2003-08-15 Calsonic Kansei Corp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制御装置
CN2691913Y (zh) * 2004-04-23 2005-04-13 重庆建设车用空调器有限责任公司 多功能智能化车用空气净化器
CN1848660A (zh) * 2006-04-21 2006-10-18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空调新产品系统调试中风机转速的检测、调速方法
CN201039059Y (zh) * 2007-03-29 2008-03-19 许瑞琳 Ac/dc无刷直流风机
CN101813093A (zh) * 2009-02-25 2010-08-25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改良式转速控制模块的风扇及其组成的风扇组
CN202228390U (zh) * 2011-09-15 2012-05-23 威海克莱特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无位置传感器驱动的一体化离心式风机
CN103269194A (zh) * 2013-05-06 2013-08-28 德清县金宇达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两相半波直流无刷温控风扇驱动电路
CN105242535A (zh) * 2015-09-13 2016-01-13 常州大学 微波干燥食品自适应控制系统
CN109217749A (zh) * 2018-11-30 2019-01-15 杭州茂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刷空压机电路
CN212969493U (zh) * 2020-09-17 2021-04-13 深圳市富微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风扇无极调速的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30294A (ja) * 2002-01-30 2003-08-15 Calsonic Kansei Corp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制御装置
CN2691913Y (zh) * 2004-04-23 2005-04-13 重庆建设车用空调器有限责任公司 多功能智能化车用空气净化器
CN1848660A (zh) * 2006-04-21 2006-10-18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空调新产品系统调试中风机转速的检测、调速方法
CN201039059Y (zh) * 2007-03-29 2008-03-19 许瑞琳 Ac/dc无刷直流风机
CN101813093A (zh) * 2009-02-25 2010-08-25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改良式转速控制模块的风扇及其组成的风扇组
CN202228390U (zh) * 2011-09-15 2012-05-23 威海克莱特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无位置传感器驱动的一体化离心式风机
CN103269194A (zh) * 2013-05-06 2013-08-28 德清县金宇达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两相半波直流无刷温控风扇驱动电路
CN105242535A (zh) * 2015-09-13 2016-01-13 常州大学 微波干燥食品自适应控制系统
CN109217749A (zh) * 2018-11-30 2019-01-15 杭州茂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刷空压机电路
CN212969493U (zh) * 2020-09-17 2021-04-13 深圳市富微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风扇无极调速的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02461B (zh) 一种基于rs485通讯协议的高效数据采集方法
CN113958531A (zh) 一种高压无刷工业风扇控制电路
CN212013106U (zh) 一种雷达感应led灯及其抗干扰电路
CN108646617A (zh) 一种基于fpga的绝对编码器角度读取电路和方法
CN201877986U (zh) 一种基于epa的电机数字磁编码器
CN113922518B (zh) 一种去除开关电源的磁共振无线充电系统
CN204614123U (zh) 电缆防盗监测装置
CN2641728Y (zh) 电子智能交通监管系统
CN209400911U (zh) 手轮控制装置、控制系统及手轮
CN213092139U (zh) 一种物联网远程控制装置
CN220421494U (zh) 一种线路状态综合监测装置
CN219322234U (zh) 一种智能高精度伺服电机
CN220796269U (zh) 用于吸顶屏的屏幕背光电路
CN219122768U (zh) 一种国产化火灾报警系统的控制核心单元
CN217545927U (zh) 一种控制板大占空比过零点电路
CN2671241Y (zh) 现场总线式智能开关量数据采集装置
CN107743007B (zh) 一种can总线式的电机运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7590847U (zh) 一种智能协议转换器
CN211982034U (zh) 一种智能视频编解码终端
CN216162642U (zh) 一种带电机圈数反馈的超静音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CN213186230U (zh) 红外摄像头补光电路以及人脸识别设备
CN213937947U (zh) 一种适用于智能家居环境中直流供电通信网络系统
CN219843626U (zh) 一种无主控多协同控制器
CN220857952U (zh) 用于吸顶屏的半桥驱动以及电流采样电路
CN221037454U (zh) 一种高防护can隔离磁编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