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5674A - 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 - Google Patents

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55674A
CN113955674A CN202111265790.2A CN202111265790A CN113955674A CN 113955674 A CN113955674 A CN 113955674A CN 202111265790 A CN202111265790 A CN 202111265790A CN 113955674 A CN113955674 A CN 113955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driving device
arm
platform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657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55674B (zh
Inventor
贾建伟
王晓凯
王希鹏
桑盛远
王以超
王佃武
朱大鹏
王威
李鹏
段景曦
程凤霞
赵明岗
崔恩厚
马长昊
李华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Shanxi Tiandi Coal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Shanxi Tiandi Coal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Shanxi Tiandi Coal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uan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Priority to CN2021112657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556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55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56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55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56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06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pported by levers for vertical movement
    • B66F7/08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pported by levers for vertical movement hydraulically or pneumatically oper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06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pported by levers for vertical movement
    • B66F7/065Scissor linkages, i.e. X-configuration
    • B66F7/0666Multiple scissor linkages vertically arran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22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tiltable platf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2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end stops, pivoting supporting members, sliding runners adjustable to load dimensi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包括车体、举升装置和人框装置,车体包括支撑平台;举升装置包括设在支撑平台上的第一举升组件和第二举升组件,第一举升组件包括多个用于倾斜提升钢梁的倾斜提升组,且多个倾斜提升组沿着车体的宽度方向并行间隔布置,第二举升组件设在相邻两个倾斜提升组之间,第二举升组件用于承接并举升第一举升组件输送的钢梁;人框装置包括驱动臂组件和框体,驱动臂组件设在支撑平台上,框体用于载人并设在驱动臂组件的自由端,驱动臂组件用于驱动框体移动以使操作人员对举升装置举升后的钢梁进行安装。本发明的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方便了矿井架棚作业,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升了矿井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矿采掘深度的增加,矿井上分层空巷现象越来越突出,在顶板距上分层空巷距离小于5m或掘进期间遇顶帮条件不好、顶板裂隙发育等特殊地质构造时都需要进行架棚作业,采用被动支护来防止顶板垮塌。
目前在掘进期间进行支护架棚作业时需人工将架棚材料搬到掘锚机机身上,空间狭窄、材料笨重、高空作业没有合适的站位点、用工较多、劳动强度较大;掘锚机配合架棚时,作业人数较多,设备操作及配合不当极易造成人员伤害且存在高空坠物伤人等安全隐患;每次架棚作业时间较长,影响正常掘进,且掘锚机不能正常检修,在设备有故障隐患与架棚作业同时发生时严重制约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该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方便了矿井架棚作业,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占用掘锚机较长时间而影响生产的情况,提升了矿井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支撑平台;举升装置,所述举升装置包括设在所述支撑平台上的第一举升组件和第二举升组件,所述第一举升组件包括多个用于倾斜提升钢梁的倾斜提升组,且多个所述倾斜提升组沿着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并行间隔布置,所述第二举升组件设在相邻两个所述倾斜提升组之间,所述第二举升组件用于承接并举升所述第一举升组件输送的钢梁;人框装置,所述人框装置包括驱动臂组件和框体,所述驱动臂组件设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框体用于载人并设在所述驱动臂组件的自由端,所述驱动臂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框体移动以使操作人员对所述举升装置举升后的钢梁进行安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方便了矿井架棚作业,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占用掘锚机较长时间而影响生产的情况,提升了矿井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倾斜提升组包括第一托架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托架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相连,所述第一托架上设有供钢梁横向插入的第一卡槽,且多个所述第一托架上的第一卡槽的延伸方向同轴布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托架倾斜向上移动;
所述第二举升组件包括举升平台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举升平台上设有多个第二托架,所述第二托架上设有供钢梁横向插入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一卡槽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多个所述第二托架上的第二卡槽的延伸方向同轴布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举升平台移动至相邻两个所述倾斜提升组之间以通过所述第二托架上的第二卡槽承接所述第一托架的第一卡槽内的钢梁,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还用于驱动所述举升平台上下移动以举升所述钢梁,所述第二托架沿着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位置可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举升组件还包括第三驱动装置,所述倾斜提升组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倾斜提升组铰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平台铰接,所述第一举升组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倾斜提升组倾斜上下延伸,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倾斜提升组水平收纳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倾斜提升组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为伸缩油缸,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用于收纳所述伸缩油缸的收纳槽,所述倾斜提升组件与所述支撑平台的转动连接位置形成第一连接处,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和所述倾斜提升组件的铰接位置形成第二连接处,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和所述支撑平台的铰接位置形成第三连接处,所述第二连接处位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方,所述收纳槽沿着从所述第一连接处至第三连接处的方向延伸,所述收纳槽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收纳槽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处和所述第三连接处之间,所述第三连接处设在所述收纳槽的第二端的内端面上,所述第一连接处和所述第二连接处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处和所述收纳槽的第一端的间距,以使所述倾斜提升组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能够收纳至所述收纳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导向架、丝杠、螺母件和驱动电机,所述导向架可转动的设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所述导向架铰接,所述导向架上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沿着所述导向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丝杠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在所述丝杠的端部,所述螺母件螺纹配合在所述丝杆上,且所述螺母件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内壁止转配合,所述第一托架固定在所述螺母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托架的相对两侧均通过滑槽组件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举升平台上,所述滑槽组件包括压板和滑块,所述压板固定在所述举升平台上,且所述压板和所述举升平台之间形成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滑块设在所述第二托架上,所述滑块导向配合在所述第二导向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剪叉升降架,所述剪叉升降架设在所述举升平台和所述支撑平台之间,所述剪叉升降架包括对称布置的第一剪叉臂和第二剪叉臂,所述举升平台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剪叉臂的顶端和所述第二剪叉臂的顶端的一者与所述举升平台铰接、另一者通过滚轮可以移动的配合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剪叉臂的底端和所述第二剪叉臂的底端的一者与所述支撑平台铰接、另一者通过滚轮可移动的配合在所述第二滑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臂组件包括第一臂、第二臂、第四驱动装置、第五驱动装置和第六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臂的底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第四驱动装置设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臂转动,所述第二臂设在所述第一臂的顶端且相对所述第一臂可转动,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臂的底端铰接,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臂铰接,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臂摆动,所述框体可转动的设在所述第二臂的自由端,所述第六驱动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臂铰接,所述第六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框体铰接,所述第六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框体摆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臂的底端设有底座,所述第四驱动装置为回转支承机构,所述第四驱动装置设在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平台之间,所述第二臂为伸缩缸,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臂的缸体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体还包括行走装置和多个支撑杆,所述行走装置设在所述支撑平台的底部,所述行走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支撑平台移动以实现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位置的调整,多个所述支撑杆均设在所述支撑平台的底部,且多个支撑杆沿着所述支撑平台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支撑杆用于与地面止抵以实现所述车体位置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举升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举升车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举升车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举升车的前视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倾斜提升组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第二举升组件示意图。
图7是图1中举升车的伸展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体1;支撑平台11;收纳槽111;行走装置12;支撑杆13;
举升装置2;第一举升组件21;第一驱动装置211;连接件212;第一托架213;丝杠214;螺母件215;驱动电机216;第二举升组件22;举升平台221;第一滑槽2211;第二驱动装置222;第一剪叉臂2221;第二剪叉臂2222;滚轮2223;第二托架223;滑槽组件224;第三驱动装置23;第一连接处24;第二连接处25;第三连接处26;
人框装置3;框体31;驱动臂组件32;底座321;第四驱动装置322;第一臂323;第二臂324;第五驱动装置325;第六驱动装置326;
液压控制系统4;
钢梁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举升车包括车体1、举升装置2和人框装置3。
车体1包括支撑平台11。具体地,如图1所示,支撑平台11为平板装置,支撑平台11设在车体1的顶部,车体1可自行移动。
举升装置2包括设在支撑平台11上的第一举升组件21和第二举升组件22。具体地,如图1所示,举升装置2设在车体1的前端,举升装置2的第一举升组件21和第二举升组件22均设在支撑平台11上。第一举升组件21和第二举升组件22均能够实现对钢梁5的举升,其中第二举升组件22能够承接第一举升组件21上的钢梁5,从而能够实现对钢梁5的继续举升。
第一举升组件21包括多个倾斜提升组,且多个倾斜提升组沿着车体1的宽度方向并行间隔布置,倾斜提升组包括第一托架213和第一驱动装置211,第一托架213与第一驱动装置211相连,第二举升组件22设在相邻两个倾斜提升组之间,第二举升组件22包括举升平台221和第二驱动装置222,举升平台221上设有多个第二托架223,第二托架223在举升平台221上位置可调。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举升组件21可以包括两个倾斜提升组,两个倾斜提升组的中部与车体1相连,且两个倾斜提升组在使用中均沿着从前下至后上的方向倾斜延伸,其中一部分倾斜提升组位于车体1的前侧,另一部分倾斜提升组位于支撑平台11的上方,两个倾斜提升组沿着左右方向间隔布置。
倾斜提升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11和第一托架213,第一驱动装置211可以为电动推杆、伸缩油缸等驱动装置,第一托架213设在第一驱动装置211上,由此,第一驱动装置211可以驱动第一托架213沿着从前下至后上的方向倾斜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倾斜提升组上的第一托架213均位于同一水平内,由此,各第一托架213可以同时托举同一根钢梁5。
第二举升组件22设在支撑平台11上,且第二举升组件22位于两个倾斜提升组之间,第二举升组件22的第二驱动装置222设在举升平台221的下方,第二驱动装置222可以为液压缸,第二驱动装置222能够驱动举升平台221上下移动。举升平台221上可以设有多个第二托架223,第二托架223的用途和第一托架213的用途一样,均可以托举钢梁5。
人框装置3包括驱动臂组件32和框体31,驱动臂组件32设在支撑平台11上,框体31设在驱动臂组件32的自由端,驱动臂组件32用于驱动框体31移动以使操作人员对举升装置2举升后的钢梁进行安装。
具体地,如图1所示,人框装置3设在举升装置2的后方,驱动臂组件32的一端与支撑平台11相连,驱动臂组件32的另一端与框体31相连,驱动臂组件32可以上下左右摆动,从而可以将框体31移动至任意空间方位,框体31内则用于载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架棚钢能够直接接触到巷道顶板,无需人工手动干预,方便可靠,安全性高。操作人员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运动及位置,从而可满足各个位置和高度的安装操作,且框体31可保证近似水平,安全性高。安装过程中,操作工人仅需将钢梁5抬至第一托架213上,钢梁5后续可以通过第一举升组件21和第二举升组件22无缝举升,无需人工干预,方便可靠。在井下生产工作中,还避免了设备检修与架棚作业相互影响制约,也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占用掘锚机较长时间而影响生产的情况,大大提高了煤矿开采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倾斜提升组包括第一托架213和第一驱动装置211,第一托架213与第一驱动装置211相连,第一托架213上设有供钢梁5横向插入的第一卡槽,且多个第一托架213上的第一卡槽的延伸方向同轴布置,第一驱动装置211用于驱动第一托架213倾斜向上移动,第二托架223上设有供钢梁5横向插入的第二卡槽,第二卡槽的延伸方向和第一卡槽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多个第二托架223上的第二卡槽的延伸方向同轴布置,第二驱动装置222用于驱动举升平台221移动至相邻两个倾斜提升组之间以通过第二托架223上的第二卡槽承接第一托架213的第一卡槽内的钢梁5,第二驱动装置222还用于驱动举升平台221上下移动以举升钢梁5,第二托架223沿着与第二卡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位置可调。
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一托架213上设有第一卡槽,第二托架223上设有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且第一卡槽的开口和第二卡槽的开口均朝上布置,由此,在钢梁5举升的过程中,钢梁5可以从第一卡槽的开口处从第一托架213上脱出,钢梁5也可以从第二卡槽的开口处从第二托架223上脱出,从而方便了第一举升组件21和第二举升组件22上钢梁5的转接。
如图2所示,第二托架223导向配合在举升平台221上,举升平台221上可以设有导轨,第二托架223可以沿着导轨移动。导轨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由此,第二托架223可以沿着前后方向滑移,从而方便了第二托架223位置的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举升组件21还包括第三驱动装置23,倾斜提升组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平台11上,第三驱动装置23的与一端与倾斜提升组铰接,第三驱动装置23的另一端与支撑平台11铰接,第一举升组件2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倾斜提升组倾斜上下延伸,在第二位置,倾斜提升组水平收纳在支撑平台11上,第三驱动装置23用于驱动倾斜提升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切换。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举升组件21可以铰接或枢转装配在支撑平台11上,第一举升组件21可以绕着与支撑平台11的连接位置在上下方向上摆动。第一举升组件21在摆动行程中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即为第一举升组件21的工作位置,此时,第一举升组件21沿着从前下至后上的方向倾斜延伸布置,具体如图3所示,第二位置即为第一举升组件21的收纳位置,此时,第一举升组件21的后端可以与支撑平台11贴合接触,即第一举升组件21平铺在支撑平台11上,由此,可以提高举升车的通过性,避免了第一举升组件21的前端容易碰触地面的情况。
如图3所示,第三驱动装置23可以为伸缩油缸,第三驱动装置23的一端与第一举升组件21铰接,第三驱动装置23的另一端与支撑平台11铰接,通过第三驱动装置23的伸展和收缩可以实现对第一举升组件21的摆动驱动,从而可以实现第一举升组件2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相互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驱动装置23为伸缩油缸,支撑平台11上设有用于收纳伸缩油缸的收纳槽111,倾斜提升组与支撑平台11的转动连接位置形成第一连接处24,第三驱动装置23和倾斜提升组的铰接位置形成第二连接处25,第三驱动装置23和支撑平台11的铰接位置形成第三连接处26,第二连接处25位于支撑平台11上方,收纳槽111沿着从第一连接处24至第三连接处26的方向延伸,收纳槽11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收纳槽111的第一端位于第一连接处24和第三连接处26之间,第三连接处26设在收纳槽111的第二端的内端面上,第一连接处24和第二连接处25的间距大于第一连接处24和收纳槽111的第一端的间距,以使倾斜提升组在第二位置时第三驱动装置23能够收纳至收纳槽111内。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举升组件21的各倾斜提升组与支撑平台11铰接或枢转连接,倾斜提升组和支撑平台11的连接位置即为第一连接处24,第三驱动装置23的一端与对应的倾斜提升组铰接或枢接并形成第二连接处25,第三驱动装置23的另一端与支撑平台11铰接或枢接并形成第三连接处26,在第一举升组件21位于第一位置时,如图3所示,倾斜提升组、第三驱动装置23、支撑平台11成三角型布置,第一连接处24、第二连接处25、第三连接处26分别构成三角型的三个顶点,由此可以保证第一举升组件21在第一位置的结构稳定性。
支撑平台11上设有收纳槽111,收纳槽111为矩形长槽,收纳槽111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第三驱动装置23的后端与收纳槽111的后内槽壁铰接或枢接。第一连接处24和收纳槽111前端的间距小于第一连接处24和第二连接处25的间距,由此,当第一举升组件21切换至第二位置处时,第三驱动装置23能够完全被收纳至收纳槽111内,即第三驱动装置23和倾斜提升组形成的地位连接位置也能够被收纳至收纳槽111内,从而使得第一举升组件21能够与支撑平台11贴合接触,一方面增大了第一举升组件21底部的支撑面积,增强了第一举升组件21在第二位置处的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避免了第一举升组件21在第二位置时压在第三驱动装置23上方的情况,减少了举升车移动过程第三驱动装置23的摆动量,有利于延长第三驱动装置23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211包括导向架、丝杠214、螺母件215和驱动电机216,导向架可转动的设在支撑平台11上,第三驱动装置23与导向架铰接,导向架上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槽沿着导向架的长度方向延伸,丝杠214设在第一导向槽内,驱动电机216传动连接在丝杠214的端部,螺母件215螺纹配合在丝杆上,且螺母件215的外周面与第一导向槽的内壁止转配合,第一托架213固定在螺母件215上。
具体地,如图5所示,导向架为槽钢状,导向架内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槽沿着导向架的延伸方向延伸,丝杠214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丝杠214沿着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延伸,丝杠214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导向架一端的端板转动装配,丝杠214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216的输出轴传动连接,驱动电机216的缸体与导向架固定相连。螺母件215类似一个螺母,螺母件215内设有螺纹孔,螺母件215螺母装配在丝杠214的外周侧,第一托架213与螺母件215固定相连,螺母件215的侧壁能够与第一导向槽的内壁挡止,从而实现了螺母件215和导向架的止转配合。使用过程中,启动驱动电机216,驱动电机216会驱动丝杠214转动,螺母件215由于止转配合在第一导向槽内,螺母件215会沿着丝杠214移动,从而实现对第一托架213的移动驱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托架213包括锥形部和卡槽部,如图5所示,锥形部的横截面为三角型,卡槽部则为槽钢状,锥形部具有安装斜面,锥形部通过安装斜面与螺母件固定或可拆相连,锥形部和安装斜面的设置一方面使得螺母件215和第一托架213的安装位置为平面安装固定,另一方面安装斜面具有契合效果,即当导向架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托架213上的第一卡槽的开口即朝向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托架223的相对两侧均通过滑槽组件224可移动的安装在举升平台221上,滑槽组件224包括压板和滑块,压板固定在举升平台221上,且压板和举升平台221之间形成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卡槽的延伸方向垂直,滑块设在第二托架223上,滑块导向配合在第二导向槽内。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二托架223可以通过滑槽组件224导向滑移配合在举升平台221上,滑槽组件224可以包括压板和滑块,压板固定在举升平台221上,压板的横截面可以为L型,压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垂直布置,其中第一板与举升平台221固定相连,第二板与举升平台221平行间隔布置,第二板和举升平台221之间形成第二导向槽。滑块设在第二托架223上,滑块导向配合在第二导向槽内,由此,可以实现第二托架223在前后方向的滑移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托架223的左右两侧可以均通过滑槽组件224与举升平台221导向滑移配合,由此,可以增强第二托架223滑移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222包括剪叉升降架,剪叉升降架设在举升平台221和支撑平台11之间,剪叉升降架包括对称布置的第一剪叉臂2221和第二剪叉臂2222,举升平台221上设有第一滑槽2211,支撑平台11上设有第二滑槽,第一剪叉臂2221的顶端和第二剪叉臂2222的顶端的一者与举升平台221铰接、另一者通过滚轮2223可以移动的配合在第一滑槽2211内,第一剪叉臂2221的底端和第二剪叉臂2222的底端的一者与支撑平台11铰接、另一者通过滚轮2223可移动的配合在第二滑槽内。
具体地,如图4和图6所示,第二驱动装置222可以为剪叉式升降装置,第二驱动装置222包括剪叉升降架,剪叉升降架包括枢转配合在一起的第一剪叉臂2221和第二剪叉臂2222,通过第一剪叉臂2221和第二剪叉臂2222的剪叉式动作可以实现对剪叉升降架高度的调整,进而可以实现对举升平台221高度的调整。第一剪叉臂2221和第二剪叉臂2222镜像对称布置。
举升平台221上设有第一滑槽2211,第一滑槽2211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第一剪叉臂2221的顶端设有滚轮2223,第一剪叉臂2221的滚轮2223滚动配合在第一滑槽2211内,由此,方便了第一剪叉臂2221顶端的移动,第一剪叉臂2221的底端与支撑平台11铰接或枢接。第二剪叉臂2222的顶端与举升平台221铰接或枢接,第二剪叉臂2222的底端设有滚轮2223,支撑平台11上设有第二滑槽,第一滑槽2211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第二剪叉臂2222的滚轮2223滚动配合在第二环槽内。
第二驱动装置222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可以为丝杠214驱动机构、液压伸缩缸或电动推杆,驱动机构固定在支撑平台11上,驱动机构与第二剪叉臂2222的底端相连并能够驱动第二剪叉臂2222底端的移动,从而可以调节第一剪叉臂2221底端和第二剪叉臂2222底端的间距,进而可以实现对举升平台221上下位置的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臂组件32包括第一臂323、第二臂324、第四驱动装置322、第五驱动装置325和第六驱动装置326,第一臂323的底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平台11上,第四驱动装置322设在支撑平台11上并用于驱动第一臂323转动,第二臂324设在第一臂323的顶端且相对第一臂323可转动,第五驱动装置325的一端与第一臂323的底端铰接,第五驱动装置325的另一端与第二臂324铰接,第五驱动装置325用于驱动第二臂324摆动,框体31可转动的设在第二臂324的自由端,第六驱动装置326的一端与第二臂324铰接,第六驱动装置326的另一端与框体31铰接,第六驱动装置326用于驱动框体31摆动。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臂323大体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第一臂323的底端转动装配在支撑平台11上,第二臂324的一端与第一臂323的顶端铰接或枢转配合,第二臂324相对于第一臂323可摆动调整,框体31与第一臂323的自由端铰接或枢转配合。第四驱动装置322的一端可以与支撑平台11铰接,第四驱动装置322可以为伸缩缸,第四驱动装置322的驱动端(另一端)可以与第一臂323铰接,通过第四驱动装置322的伸展或收缩可以实现对第一臂323的转动驱动。
第五驱动装置325可以为液压伸缩缸,第五驱动装置325的一端可以与第一臂323的底部或与支撑平台11铰接,第五驱动装置325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二臂324铰接,通过第五驱动装置325的伸展或收缩可以实现对第二臂324的摆动驱动。
第六驱动装置326可以为液压伸缩缸,第六驱动装置326的一端可以与第二臂324铰接,第六驱动装置326的另一端可以与框体31铰接,通过第六驱动装置326的伸展或收缩可以实现对框体31角度的调整,使得框体31能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在竖直方向,避免了操作人员在框体31内歪斜操作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驱动臂组件32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使得框体31能够移动至空间内的任意位置,通过控制第一臂323转动、第二臂324上下摆动即可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臂323的底端设有底座321,第四驱动装置322为回转支承机构,第四驱动装置322设在底座321和支撑平台11之间,第二臂324为伸缩缸,第五驱动装置325的一端与底座321铰接,第五驱动装置325的另一端与第二臂324的缸体铰接。
具体地,如图7所示,底座321为平板状,底座321设在第一臂323的底部,第四驱动装置322可以为回转支承机构,第四驱动装置322安装在底座321和支撑平台11之间的位置处,通过第四驱动装置322的转动驱动可以实现第一臂323的转动。
第二臂324可以为液压伸缩缸,第二臂324可以包括缸体和多节伸缩杆,第五驱动装置325的一端可以与底座321铰接,第五驱动装置325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二臂324的缸体铰接。第六驱动装置326的一端可以与第二臂324最前端的伸缩杆铰接,第六驱动装置326的另一端与框体31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体1还包括行走装置12和多个支撑杆13,行走装置12设在支撑平台11的底部,行走装置12能够驱动支撑平台11移动以实现基于举升车的架棚钢梁5安装方法位置的调整,多个支撑杆13均设在支撑平台11的底部,且多个支撑杆13沿着支撑平台11的周向间隔布置,支撑杆13用于与地面止抵以实现车体1位置的固定。
具体地,如图1和图7所示,行走装置12可以为履带式行走装置12,行走装置12设在支撑平台11的底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行走装置12也可以为轮胎行走装置12。支撑杆13可以为液压伸缩缸,支撑平台11可以为矩形,支撑杆13有四个,四个支撑杆13均设在支撑平台11的底部并分别位于支撑平台11的四个边角位置处。当举升车移动到位后,可以将四个支撑杆13伸展并与地面止抵,从而可以实现对举升车位置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平台11上可以设有液压控制系统4,举升装置2、人框装置3和支撑杆13可以均与液压控制系统4相连,通过液压控制系统4可以实现对举升装置2、人框装置3和支撑杆13的液压驱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提升组件还包括多个连接件212,多个连接件212沿着导向架的长度方向并行间隔布置,倾斜提升组有两个,连接件212的一端与两个倾斜提升组的其中一者相连,连接件212的另一端与两个倾斜提升组的另一者相连,第二举升组件22设在两个倾斜提升组之间。
具体地,如图1所示,连接件212可以为连接杆,连接件212有多个,多个连接件212沿着倾斜提升组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各连接件212的一端与一个倾斜提升组相连,各连接件212的另一端均与另一个倾斜提升组相连。连接件212的设置使得第一提升组件连接为一个整体,使得第一提升组件集成化和模块化,从而方便了对第一提升组件的整体安装和拆卸。
本发明的的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的使用方式如下:
首先确定架棚的安装位置,然后借助车体1将举升车移动至待安装架棚的位置处,待举升车移动到位后,将举升车固定在移动的位置处,由此,避免了在安装钢梁5时举升车移动的情况,提升了安装的安全性。
然后对第一举升组件21的位置进行调整。待第一举升组件21调整后,第一举升组件21的前端可以与地面止抵,第二举升组件22的后端则位于第二举升组件22的上方,由此,方便了第一举升组件21和第二举升组件22之间钢梁5的对接。
钢梁5可以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放置在各第一托架213上,然后启动第一驱动装置211,第一驱动装置211即可驱动第一托架213向上移动,由此,钢梁5即可被举升至第二举升组件22的上方,然后驱动第二举升组件22的举升平台221上升,举升平台221上的各第二托架223会从第一举升组件21上的各第二托架223上承接钢梁5,待钢梁5被承接至第二举升组件22上后,继续驱动举升平台221上升,并直至钢梁5与巷道的顶壁间隔一定间距,由此避免了钢梁5与巷道顶壁接触挤压的情况,方便了后续钢梁5位置的调整。
待钢梁5被举升到位后,操作人员可以进入框体31,然后借助驱动臂组件32可以将框体31移动至靠近钢梁5并与钢梁5相适应的高度位置处,然后操作人员可以推移钢梁5,从而实现对钢梁5位置的微调整,这样使得钢梁5的位置安装的更加精确。
待钢梁5的位置调整校正后,继续向上举升钢梁5,并直至钢梁5与巷道的顶壁顶压接触,然后操作工人人工将钢梁5固定在巷道的顶壁上即可。固定的过程中,操作工人的位置可以通过驱动壁组件适当调整。
待巷道顶壁的钢梁5安装完成后,操作人员可以从框体31内出来,然后对巷道两侧壁上的钢梁5进行安装固定,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框体31内的操作人员和地面上的其他操作人员可以配合作业,从而可以方便对巷道侧壁较长钢梁5的安装。当架棚钢梁5全部安装完毕后,将第一举升组件21、第二举升组件22收纳至原始高度,将人框装置3也收纳至支撑平台11上,由此,一方面可以提高举升车的通过性,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举升车与巷道侧壁碰撞,避免了举升车受损和降低了安全事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包括支撑平台;
举升装置,所述举升装置包括设在所述支撑平台上的第一举升组件和第二举升组件,所述第一举升组件包括多个用于倾斜提升钢梁的倾斜提升组,且多个所述倾斜提升组沿着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并行间隔布置,所述第二举升组件设在相邻两个所述倾斜提升组之间,所述第二举升组件用于承接并举升所述第一举升组件输送的钢梁;
人框装置,所述人框装置包括驱动臂组件和框体,所述驱动臂组件设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框体用于载人并设在所述驱动臂组件的自由端,所述驱动臂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框体移动以使操作人员对所述举升装置举升后的钢梁进行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提升组包括第一托架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托架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相连,所述第一托架上设有供钢梁横向插入的第一卡槽,且多个所述第一托架上的第一卡槽的延伸方向同轴布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托架倾斜向上移动;
所述第二举升组件包括举升平台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举升平台上设有多个第二托架,所述第二托架上设有供钢梁横向插入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一卡槽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多个所述第二托架上的第二卡槽的延伸方向同轴布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举升平台移动至相邻两个所述倾斜提升组之间以通过所述第二托架上的第二卡槽承接所述第一托架的第一卡槽内的钢梁,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还用于驱动所述举升平台上下移动以举升所述钢梁,所述第二托架沿着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位置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举升组件还包括第三驱动装置,所述倾斜提升组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倾斜提升组铰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平台铰接,所述第一举升组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倾斜提升组倾斜上下延伸,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倾斜提升组水平收纳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倾斜提升组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为伸缩油缸,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用于收纳所述伸缩油缸的收纳槽,所述倾斜提升组件与所述支撑平台的转动连接位置形成第一连接处,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和所述倾斜提升组件的铰接位置形成第二连接处,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和所述支撑平台的铰接位置形成第三连接处,所述第二连接处位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方,所述收纳槽沿着从所述第一连接处至第三连接处的方向延伸,所述收纳槽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收纳槽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处和所述第三连接处之间,所述第三连接处设在所述收纳槽的第二端的内端面上,所述第一连接处和所述第二连接处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处和所述收纳槽的第一端的间距,以使所述倾斜提升组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能够收纳至所述收纳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导向架、丝杠、螺母件和驱动电机,所述导向架可转动的设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所述导向架铰接,所述导向架上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沿着所述导向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丝杠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在所述丝杠的端部,所述螺母件螺纹配合在所述丝杆上,且所述螺母件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内壁止转配合,所述第一托架固定在所述螺母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架的相对两侧均通过滑槽组件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举升平台上,所述滑槽组件包括压板和滑块,所述压板固定在所述举升平台上,且所述压板和所述举升平台之间形成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滑块设在所述第二托架上,所述滑块导向配合在所述第二导向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剪叉升降架,所述剪叉升降架设在所述举升平台和所述支撑平台之间,所述剪叉升降架包括对称布置的第一剪叉臂和第二剪叉臂,所述举升平台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剪叉臂的顶端和所述第二剪叉臂的顶端的一者与所述举升平台铰接、另一者通过滚轮可以移动的配合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剪叉臂的底端和所述第二剪叉臂的底端的一者与所述支撑平台铰接、另一者通过滚轮可移动的配合在所述第二滑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组件包括第一臂、第二臂、第四驱动装置、第五驱动装置和第六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臂的底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第四驱动装置设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臂转动,所述第二臂设在所述第一臂的顶端且相对所述第一臂可转动,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臂的底端铰接,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臂铰接,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臂摆动,所述框体可转动的设在所述第二臂的自由端,所述第六驱动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臂铰接,所述第六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框体铰接,所述第六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框体摆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的底端设有底座,所述第四驱动装置为回转支承机构,所述第四驱动装置设在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平台之间,所述第二臂为伸缩缸,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臂的缸体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还包括行走装置和多个支撑杆,所述行走装置设在所述支撑平台的底部,所述行走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支撑平台移动以实现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位置的调整,多个所述支撑杆均设在所述支撑平台的底部,且多个支撑杆沿着所述支撑平台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支撑杆用于与地面止抵以实现所述车体位置的固定。
CN202111265790.2A 2021-10-28 2021-10-28 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 Active CN1139556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5790.2A CN113955674B (zh) 2021-10-28 2021-10-28 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5790.2A CN113955674B (zh) 2021-10-28 2021-10-28 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5674A true CN113955674A (zh) 2022-01-21
CN113955674B CN113955674B (zh) 2023-03-10

Family

ID=79468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65790.2A Active CN113955674B (zh) 2021-10-28 2021-10-28 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556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3963A (zh) * 2022-07-08 2022-09-30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吊臂式管道搬运举升车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41783A (en) * 1952-11-06 1955-12-14 Neuteboom Job Johannes Improvements in devices for lifting and tilting motor vehicles
GB1509522A (en) * 1975-03-18 1978-05-04 Merrick J Elevating devices
WO1997028997A1 (en) * 1996-02-05 1997-08-14 Mark Raymond Cornish Elevational vehicle ramp
CN101336607A (zh) * 2008-08-08 2009-01-07 慕山君 一种用于气雾立体栽培生产的移动式生长盘上架装置
CN102030194A (zh) * 2009-09-25 2011-04-27 南京扬子石油化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拆垛方法及垛包拆散装置
KR20160000799A (ko) * 2014-06-25 2016-01-05 김남주 농업용 고소작업기
CN205115552U (zh) * 2015-07-27 2016-03-30 山东瑞兰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加热系统
CN207566789U (zh) * 2017-09-29 2018-07-03 河南中科散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货物自卸式提升机
CN109502507A (zh) * 2018-12-27 2019-03-22 宁波市奉化区南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举升机
CN111422560A (zh) * 2020-03-06 2020-07-17 河南平原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斜坡升降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41783A (en) * 1952-11-06 1955-12-14 Neuteboom Job Johannes Improvements in devices for lifting and tilting motor vehicles
GB1509522A (en) * 1975-03-18 1978-05-04 Merrick J Elevating devices
WO1997028997A1 (en) * 1996-02-05 1997-08-14 Mark Raymond Cornish Elevational vehicle ramp
CN101336607A (zh) * 2008-08-08 2009-01-07 慕山君 一种用于气雾立体栽培生产的移动式生长盘上架装置
CN102030194A (zh) * 2009-09-25 2011-04-27 南京扬子石油化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拆垛方法及垛包拆散装置
KR20160000799A (ko) * 2014-06-25 2016-01-05 김남주 농업용 고소작업기
CN205115552U (zh) * 2015-07-27 2016-03-30 山东瑞兰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加热系统
CN207566789U (zh) * 2017-09-29 2018-07-03 河南中科散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货物自卸式提升机
CN109502507A (zh) * 2018-12-27 2019-03-22 宁波市奉化区南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举升机
CN111422560A (zh) * 2020-03-06 2020-07-17 河南平原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斜坡升降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3963A (zh) * 2022-07-08 2022-09-30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吊臂式管道搬运举升车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5674B (zh) 2023-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62570B1 (ko) 전후좌우 이동 및 회전 이동이 가능한 전동레일리프트
CN110655015B (zh) 一种用于地铁隧道维护的无轨自行式平台车
CN111022089A (zh) 一种防水板台车
EP0561902A1 (en) Mobile and adjustable scaffold system
CN113090302A (zh) 锚杆钻车
CN113955674B (zh) 巷道架棚钢梁举升车
CN113979348B (zh) 架棚钢梁举升装置
CN113482680A (zh) 单臂锚索钻车
CN218988728U (zh) 一种隧道维护作业车组
CN113998616B (zh) 基于举升车的架棚钢梁安装方法
CN110814712B (zh) 轨道梁安装钻车
EP0392310B1 (en) A machine for pile-driving, a method for transport and erection of a machine for piledriving, and a method for establishement of foundations beside rails
CN211692516U (zh) 一种防水板台车
CN211219542U (zh) 轨道梁安装钻车
CN217028920U (zh) 一种掘进机用机载支护平台系统
CN217300633U (zh) 一种用于中厚煤层工作面支护的端头支架
CN217975276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升降支架
CN113979385B (zh) 举升车
JP3915044B2 (ja) ボックスカルバート敷設方法
CN215245161U (zh) 一种用于掘进机驾驶室升降的装置
CN113979384B (zh) 基于举升车的u型型材安装方法
CN217976276U (zh) 架棚支护装备
CN210977587U (zh) 推拉锚固系统
CN113998633B (zh) 基于举升车的型材举升方法
CN220849735U (zh) 一种龙门式自移超前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