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4884B - 一种轨道列车配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列车配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54884B
CN113954884B CN202111419951.9A CN202111419951A CN113954884B CN 113954884 B CN113954884 B CN 113954884B CN 202111419951 A CN202111419951 A CN 202111419951A CN 113954884 B CN113954884 B CN 1139548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wire harness
cabinet
cabinets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199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54884A (zh
Inventor
李惠
崔汝静
张哲�
季泽权
姜洲
杨鸿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Dal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Dali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Dali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Dali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1995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548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54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4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54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48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17/00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e of control gear and contro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6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laying cables, e.g. laying apparatus on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列车配线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连接器形式构造台柜对外出线,在原理图中标出连接器点位;采用线束形式构造台柜之间的配线,基于该原理图对该线束采用连接器满配,使得以盲配的方式进行线束配线;制定台柜之间线束的走线规则,规定走线路径;标准化台柜内连接器的安装位置,以确定台柜之间不同位置线束的长度。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解除了台柜配线图对车上配线图的制约、提升了车上配线图的部署绘制效率和准确率、降低了车上配线图对车间线束分析和下线工作的制约、减少了车上设计师的工作量、提高了车间的工艺效率和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了总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列车配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轨道列车的线路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列车的配线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目前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凭借其准时、舒适、低碳、快速的特点,成为很多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缓解交通压力的第一选择。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轨道交通建设,也需要采购越来越多的新造车辆投入到运营中去。
各车辆制造商的设计制造水平,随着项目的增多和经验的积累在不断提升,总结之前设计经验,找到高效的设计方法,提高车辆的设计和生产效率,更快、更好的执行车辆合同,满足业主的各项需求,成为车辆制造商的重要目标。
轨道列车、尤其地铁车辆电气配线主要分为三部分:车上配线、车下配线和操纵台/电器柜配线。车上配线主要包括车顶设备和车内设备的电气配线;车下配线主要包括车底架设备和转向架设备的电气配线;操纵台(简称台)和电器柜(简称柜)配线一般采用端子排进行分线和中断,台柜配线主要包括台柜内电器元件之间的配线和台柜内电器元件到车辆其他设备在端子排进行中断的配线。
操纵台的大部分指令线都需要在端子排中断,然后再去往电器柜或其他设备;电器柜除了安装各种对车辆电路进行控制和保护的电气元件和各系统控制主机,也是车辆很多控制线进行中断和分线的地方。台、柜之间的配线属于车上配线部分,这部分电缆主要是控制线、低压电源线和多芯屏蔽线,数量很多,大约占整个车上配线部分的40%。
在此,台、柜之间包括操纵台与电器柜之间和电器柜与电器柜之间。
现有地铁车辆的台柜对外配线多采用端子排的形式,对应的配线图部署绘制流程和配线生产流程通常如下:
(1)原理图绘制完成后,各配线图部署绘制时,先将各自负责的配线部分从原理图中进行提取和整理,然后再加上电缆信息、端子排信息、线号信息等。由于台柜配线图与车上配线同步开始部署绘制,所以第一版车上配线图里的端子排点位信息是虚拟的,一般称作临时端子排;
(2)台柜端子排配线完成后,将其提供给车上配线图设计师,车上配线图的临时端子排信息,再按照台柜提供的图纸改成正式端子排信息;
(3)车上配线图完成后,将其提供给总装车间工艺师进行线束分析、下线和配线准备;
(4)台柜装配完成后,发运到总装车间上车安装;
(5)台柜上车安装完成后,车上配线人员再根据台柜内端子排的位置进行配线操作。
现有的部署绘制方法不仅对配线图的部署绘制顺序有要求和限制,对车辆的组装顺序也有要求和限制。现有技术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台柜配线图的部署绘制进度制约车上配线图的部署绘制进度。台柜配线图不完成,车上配线图就没有正确的端子排接线位置,导致车上配线图部署绘制效率低;
(2)车上配线图的临时端子排信息改成正式端子排信息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改错、漏改的问题,导致配线图错误率高。
(3)车上配线图的部署绘制进度制约车间线束分析和下线的工艺进度。车上配线图不完成,车间就不能开始下线和预布线工作,影响车辆的生产效率;而且每个项目的车上配线线束,车间工艺都需要重新分析,导致工艺效率比较低;
(4)每个项目的车上配线图都需要根据原理图重新部署绘制,车上配线图的标准化率低,设计师需要重复工作,费时费力,出图效率低;
(5)生产时,台柜不安装完成,车上配线工作就不能开始。台柜装配进度制约车上配线工作的进度,车辆总装效率低。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改进的配线方法,从而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错误率高、重复工作、费时费力、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配线方法,用于轨道列车,其中不限于地铁轨道列车、铁路轨道列车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此,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列车配线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连接器形式构造台柜对外出线,在原理图中标出连接器点位;
采用线束形式构造台柜之间的配线,基于该原理图对该线束采用连接器满配,使得以盲配的方式进行线束配线;
制定台柜之间线束的走线规则,规定走线路径;
标准化台柜内连接器的安装位置,以确定台柜之间不同位置线束的长度。
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该采用连接器形式构造台柜对外出线,在原理图中标出连接器点位进一步包括:
基于该原理图,同步进行台柜配线图和车上配线图的绘制;并且
基于该原理图,同步进行台柜的生产和车上配线的执行。
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该采用线束形式构造台柜之间的配线,对该线束采用连接器满配,使得以盲配的方式进行线束配线进一步包括:
基于该原理图的连接器信息确定该线束的信息,并制作台柜之间的线束信息表,使得同步进行线束的生产和预布线工作的执行。
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该台柜包括操纵台、司机室控制柜、司机室综合柜、客室控制柜和客室综合柜。
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该制定台柜之间线束的走线规则,规定走线路径进一步包括:
从该操纵台出的线束设置第一走线路径和第二走线路径,其中该第一走线路径延伸至该司机室控制柜,该第二走线路径延伸至该司机室综合柜;和/或
该操纵台至该客室控制柜的配线在该司机室控制柜中转;和/或
该司机室控制柜和该客室综合柜之间的配线,在该客室控制柜中转。
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该制定台柜之间线束的走线规则,规定走线路径进一步包括:
在该司机室控制柜和该司机室综合柜之间设置线束走线路径;
在该司机室控制柜和该客室控制柜之间设置线束走线路径。
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该标准化台柜内连接器的安装位置,以确定台柜之间不同位置线束的长度进一步包括:
制定线束命名规则,便于确定线束位置信息,其中每个线束都由两端连接器和中间的导线连接而成,并且线束的命名规则为:线束两端连接器位置代号+阿拉伯数字。
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该标准化台柜内连接器的安装位置,以确定台柜之间不同位置线束的长度进一步包括:
制定线束中每根电缆的线号命名规则,以执行台柜之间的线束盲配,其中台柜之间线束电缆的线号规定为:每个电缆的线号与连接器的针脚号保持一致。
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该标准化台柜内连接器的安装位置,以确定台柜之间不同位置线束的长度进一步包括:
根据每个线束中所含电缆的规格,确定线束种类。
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台柜内的连接器采用连接器非满配,从而在不同路径中均预留一定比例的备用线。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1)解除了台柜配线图对车上配线图的制约,提高了车上配线图的部署绘制效率和准确率;
(2)通过减少车上大量电缆(可达40%)的配线图部署绘制工作,减少了车上设计师的工作量,进一步提高了车上配线图的部署绘制效率和准确率;
(3)通过台柜之间线束制作的标准化和普适化,减少了新项目车上线束分析的工作量,降低了车上配线图对车间线束分析和下线工作的制约,提高了车间的工艺效率和生产效率;
(4)通过台柜之间线束的盲配,降低了车上配线图对车间配线工作的制约,进一步提高了车间的生产效率;
(5)解除了台柜生产和安装对车上配线工作的制约,实现了台柜生产和车上配线工作的同步进行,提高了总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的实施例的台柜位置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的实施例的线束走线路径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的实施例的操纵台连接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的实施例的司机室控制柜连接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的实施例的司机室综合柜连接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的实施例的客室控制柜连接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的实施例的客室综合柜连接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1-8,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了解决目前现有的用于轨道列车、尤其用于地铁的配线的一系列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方法10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采用连接器形式构造台柜对外出线,在原理图中标出连接器点位;
步骤S120:采用线束形式构造台柜之间的配线,基于该原理图对该线束采用连接器满配,使得以盲配的方式进行线束配线;
步骤S130:制定台柜之间线束的走线规则,规定走线路径;
步骤S140:标准化台柜内连接器的安装位置,以确定台柜之间不同位置线束的长度。
具体地说,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中,首先确定台柜对外出线的实施形式,对此,步骤S110中采用连接器形式构造台柜对外出线,在原理图中标出连接器点位。随后确定台柜之间的配线的实施形式,为此,步骤S120采用线束形式构造台柜之间的配线,基于该原理图对该线束采用连接器满配,使得以盲配的方式进行线束配线,从而不再受限于车上配线图。连接器满配的实施方式,使台柜之间的这部分线束不用再在此时进行配线部署绘制,减少了车上大量电缆的配线图部署绘制工作,通常可达40%电缆。这不仅提高了车上配线图的部署绘制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新项目车上线束分析的工作量,还降低了车上配线图对车间线束分析和下线工作的制约,从而提高了车间的生产效率。在前述两个步骤的基础上,步骤S130进行台柜之间线束的走线规则的制定,以规定走线路径。台柜之间线束的走线均可以根据该规则部署绘制,从而规定相应的走线路径。最后,步骤S140进行台柜内连接器的安装位置的标准化,以确定台柜之间不同位置线束的长度,从而实现线束的普适化、标准化部署绘制和制作,提高了部署绘制的标准化率。
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100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步骤S110采用连接器形式构造台柜对外出线,在原理图中标出连接器点位进一步包括:
步骤S112:基于该原理图,同步进行台柜配线图和车上配线图的绘制;
以及,
步骤S114:基于该原理图,同步进行台柜的生产和车上配线的执行。
具体地说,由于台柜对外出线采用了连接器形式,因此原理图绘制完成后,台柜配线图和车上配线图同步开始部署绘制,解除了台柜配线图对车上配线图的制约,从而提高了车上配线图的设计效率和准确率。此外,台柜对外出线采用连接器形式还在生产时实现了台柜生产和车上配线工作的同步执行,解除了台柜生产和安装对车上配线工作的制约。
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100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步骤S120采用线束形式构造台柜之间的配线,对该线束采用连接器满配,使得以盲配的方式进行线束配线进一步包括:步骤S122基于该原理图的连接器信息确定该线束的信息,并制作台柜之间的线束信息表,使得同步进行线束的生产和预布线工作的执行。具体地说,台柜之间的配线采用线束形式,并且线束采用连接器满配的部署绘制方案。连接器满配方案的提出使这部分线束配线可以进行盲配,不再受限于车上配线图。由于连接器的满配,在原理图绘制完成后,就可根据原理图中的连接器信息确定线束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代号、种类、线径等。随后,制作出台柜之间线束信息表提供给车间,以便车间同步开始线束的生产和预布线工作的执行。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的实施例的台柜位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台柜布置在司机室TC及客室MP、M1、M2、……、Mn等。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100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台柜包括操纵台C、司机室控制柜H、司机室综合柜D、客室控制柜R和客室综合柜F,其中,操纵台C、司机室控制柜H、司机室综合柜D通常布置在司机室TC的I位端,客室控制柜R、客室综合柜F通常布置在司机室的II位端和/或客室的I位端。
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100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步骤S130制定台柜之间线束的走线规则,规定走线路径进一步包括:
步骤S131:从该操纵台出的线束设置第一走线路径和第二走线路径,其中该第一走线路径延伸至该司机室控制柜,该第二走线路径延伸至该司机室综合柜;和/或,
步骤S132:该操纵台至该客室控制柜的配线在该司机室控制柜中转;和/或,
步骤S133:该司机室控制柜和该客室综合柜之间的配线,在该客室控制柜中转。
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100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步骤S130制定台柜之间线束的走线规则,规定走线路径进一步包括:
步骤S134:在该司机室控制柜和该司机室综合柜之间设置线束走线路径;和/或,
步骤S135:在该司机室控制柜和该客室控制柜之间设置线束走线路径。
在优选实施例中,以图2所示的台柜布置为例,进一步解释上述步骤S131至S135。台柜之间线束的走线遵循的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一点:
1.操纵台C出来的线束设置两个走线路径,一路到司机室控制柜H,一路到司机室综合柜D;
2.操纵台C到客室控制柜R的配线在司机室控制柜H中转;
3.司机室控制柜H和客室综合柜F之间的配线,在客室控制柜R中转;
4.司机室控制柜H和司机室综合柜D之间设置线束走线路径;
5.司机室控制柜H和客室控制柜R之间设置线束走线路径。
基于上述走线规则,可以部署绘制出台柜之间线束走线路径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按照上述规则进行台柜之间的线束走线,使得车上布线简洁规整,易于实现线束的标准化制作和预布线。
更进一步地,步骤S140中标准化台柜内连接器的安装位置,以确定台柜之间不同位置线束的长度进一步包括标准化操纵台连接器、司机室控制柜连接器、司机室综合柜连接器、客室控制柜连接器、客室综合柜连接器的安装位置。图4至图8分别示出了操纵台连接器、司机室控制柜连接器、司机室综合柜连接器、客室控制柜连接器、客室综合柜连接器的安装位置的示意图。在此,可以进一步地将台柜、台柜连接器区分为台和柜、台连接器和柜连接器。其中,台和台连接器对应于操纵台和操纵台连接器;柜和柜连接器对应于司机室控制柜、司机室综合柜、客室控制柜、客室综合柜和司机室控制柜连接器、司机室综合柜连接器、客室控制柜连接器、客室综合柜连接器。可以看出,台连接器布置在台(即操纵台)一侧的下部区域的连接器区中,而柜连接器通常布置在柜(即司机室控制柜、司机室综合柜、客室控制柜、客室综合柜)的顶部区域的连接器区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100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步骤S140标准化台柜内连接器的安装位置,以确定台柜之间不同位置线束的长度进一步包括:制定线束命名规则,便于确定线束位置信息,其中每个线束都由两端连接器和中间的导线连接而成,并且线束的命名规则为:线束两端连接器位置代号+阿拉伯数字。具体地说,标准化还包括制定简单明了的线束命名规则,便于车间工艺师了解线束位置信息。每个线束都由两端连接器和中间的导线连接而成,线束的命名规则为:线束两端连接器位置代号+阿拉伯数字。例如线束命名为CD2,其中“C”表示这个线束一端连接器在操纵台C台,“D”表示这个线束另一端连接器在司机室综合柜D,“2”表示这是操纵台和司机室综合柜之间的第2个线束。
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100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步骤S140标准化台柜内连接器的安装位置,以确定台柜之间不同位置线束的长度进一步包括:制定线束中每根电缆的线号命名规则,以执行台柜之间的线束盲配,其中台柜之间线束电缆的线号规定为:每个电缆的线号与连接器的针脚号保持一致。具体地说,标准化还包括制定线束中每根电缆的线号命名规则,以实现台柜之间的线束盲配,从而解除车上配线图对其制约。台柜之间线束电缆的线号统一规定为:每根电缆线号与连接器针脚号保持一致。
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100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步骤S140标准化台柜内连接器的安装位置,以确定台柜之间不同位置线束的长度进一步包括:根据每个线束中所含电缆的规格,确定线束种类。具体地说,标准化还包括根据每个线束中所含电缆的不同规格,定义常用线束种类,便于车间线束数量统计和下线。
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100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台柜内的连接器采用连接器非满配,从而在不同路径中均预留一定比例的备用线。(9)考虑到后期有可能更改或增加配线,虽然台柜之间的每个线束都是采用连接器满配的方式部署绘制,但是台柜内采用连接器非满配,在不同路径均预留一定比例的备用线。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轨道列车配线方法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台柜对外出线采用连接器形式,原理图中将连接器点位画出。原理图绘制完成后,台柜配线图和车上配线图同步开始部署绘制,解除了台柜配线图对车上配线图的制约,提高了车上配线图的部署绘制效率和准确率。
(2)台柜之间的配线采用线束形式,线束采用连接器满配的部署绘制方案。连接器满配方案的提出使这部分线束配线可以进行盲配,不再受限于车上配线图。原理图绘制完成后,就可根据原理图中的连接器信息确定线束的代号、种类、线径等信息,然后制作出台柜之间线束信息表提供给车间,以便车间同步开始线束的生产和预布线工作。
(3)连接器满配的部署绘制方案,使台柜之间的这部分线束不用再进行配线部署绘制,减少了车上40%电缆的配线图部署绘制工作,提高了车上配线图的部署绘制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新项目车上线束分析的工作量,降低了车上配线图对车间线束分析和下线工作的制约,提高了车间的生产效率。
(4)台柜对外出线采用连接器形式,生产时实现了台柜生产和车上配线工作的同步进行,解除了台柜生产和安装对车上配线工作的制约。
(5)制定台柜之间线束的走线规则,规定走线路径;标准化台柜内连接器的安装位置,以确定台柜之间不同位置线束的长度,实现线束的普适化、标准化部署绘制和制作,提高部署绘制的标准化率。
经试验证明,按照本发明方法执行,台柜对外接线采用了46芯的重载连接器,台柜之间的线束采用连接器满配的方案,最终实现了这部分线束不用配线图就能盲配的设计目的。具体实施内容说明如下:
将带有台柜连接器点位信息的原理图同步下发给各配线图设计师,台柜设计师和车上设计师同步进行配线图的整理和设计工作。
车上设计师根据原理图中连接器信息,制作出一个台柜之间线束的信息表,将线束的类型、线号、路径、长度信息等表示清楚。台柜之间线束信息表内容如表1所示。
表1台柜之间线束信息表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台柜之间共有10个线束,460根电缆。表格里清晰的显示了线束的代号、类型、每根电缆的线径,线号等信息。
车间工艺师通过线束代号可以知道这个线束两端连接器的连接位置;通过线束的类型可以知道这个线束中有几种不同规格的电缆和各种电缆对应的连接器点位信息;以上信息再加上线束的长度就可以开始下线工作。
下线完成后,可以根据线号信息直接进行线束的配线工作。
配线完成后,可以根据线束的路径信息进行预布线工作。等台柜生产完成上车后,只需将配好的连接器插上,至此,这部分车上配线工作就完成了。
460根电缆的配线和布线信息,通过这样一张表格就能清晰的表示出,不需要在配线图中重复设计。这样根据原有配线方法需要近百页的一份车上配线图,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只需一半的页数就够了(例如之前一份98页的车上配线图,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页数可以压缩至仅50页),大大减轻设计师工作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车间的生产效率。
以上是本发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根据这里描述的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结构和/或动作不需以任何特定顺序执行。此外,尽管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除非明确限制为单数,也可以理解为多个。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和/或”是指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相关联地列出的项目的任意和所有可能组合。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轨道列车配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连接器形式构造台柜对外出线,在原理图中标出连接器点位;
基于所述原理图,同步进行台柜配线图和车上配线图的绘制;并且
基于所述原理图,同步进行台柜的生产和车上配线的执行;
基于所述原理图,台柜内的连接器采用连接器非满配;采用线束形式构造台柜之间的配线,基于所述原理图对所述线束采用连接器满配,使得以盲配的方式进行线束配线,从而在不同路径中均预留一定比例的备用线;
基于所述原理图的连接器信息确定所述线束的信息,并制作台柜之间的线束信息表,使得同步进行线束的生产和预布线工作的执行;
制定台柜之间线束的走线规则,规定走线路径;
标准化台柜内连接器的安装位置,以确定台柜之间不同位置线束的长度;
制定线束命名规则,便于确定线束位置信息,其中每个线束都由两端连接器和中间的导线连接而成,并且线束的命名规则为:线束两端连接器位置代号+阿拉伯数字;
制定线束中每根电缆的线号命名规则,以执行台柜之间的线束盲配,其中台柜之间线束电缆的线号规定为:每个电缆的线号与连接器的针脚号保持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柜包括操纵台、司机室控制柜、司机室综合柜、客室控制柜和客室综合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定台柜之间线束的走线规则,规定走线路径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操纵台出的线束设置第一走线路径和第二走线路径,其中所述第一走线路径延伸至所述司机室控制柜,所述第二走线路径延伸至所述司机室综合柜;和/或
所述操纵台至所述客室控制柜的配线在所述司机室控制柜中转;和/或
所述司机室控制柜和所述客室综合柜之间的配线,在所述客室控制柜中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定台柜之间线束的走线规则,规定走线路径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司机室控制柜和所述司机室综合柜之间设置线束走线路径;
在所述司机室控制柜和所述客室控制柜之间设置线束走线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化台柜内连接器的安装位置,以确定台柜之间不同位置线束的长度进一步包括:
根据每个线束中所含电缆的规格,确定线束种类。
CN202111419951.9A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轨道列车配线方法 Active CN1139548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9951.9A CN113954884B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轨道列车配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9951.9A CN113954884B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轨道列车配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4884A CN113954884A (zh) 2022-01-21
CN113954884B true CN113954884B (zh) 2023-11-10

Family

ID=79472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19951.9A Active CN113954884B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轨道列车配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5488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303309A (ja) * 1989-05-17 1990-12-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気車制御装置
CN101667212A (zh) * 2008-09-02 2010-03-10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力机车设备的三维布线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05808856A (zh) * 2016-03-09 2016-07-27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电气设备布线信息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210928285U (zh) * 2019-11-07 2020-07-03 中科华士电气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机柜
CN111934251A (zh) * 2020-07-27 2020-11-13 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和谐型机车布线方法及操纵台布线板
CN112793598A (zh) * 2021-02-27 2021-05-14 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轨道工程车辆电气系统
CN214013511U (zh) * 2021-01-04 2021-08-20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电气综合控制柜
CN113501011A (zh) * 2021-08-05 2021-10-15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司机室操纵台模块化布线结构及其布线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81317B2 (ja) * 2003-01-30 2007-02-14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鉄道車両用バッテリー箱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303309A (ja) * 1989-05-17 1990-12-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気車制御装置
CN101667212A (zh) * 2008-09-02 2010-03-10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力机车设备的三维布线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05808856A (zh) * 2016-03-09 2016-07-27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电气设备布线信息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210928285U (zh) * 2019-11-07 2020-07-03 中科华士电气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机柜
CN111934251A (zh) * 2020-07-27 2020-11-13 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和谐型机车布线方法及操纵台布线板
CN214013511U (zh) * 2021-01-04 2021-08-20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电气综合控制柜
CN112793598A (zh) * 2021-02-27 2021-05-14 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轨道工程车辆电气系统
CN113501011A (zh) * 2021-08-05 2021-10-15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司机室操纵台模块化布线结构及其布线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特种连接器技术发展概况;张战峰, 张明畏;机电元件(02);第54-64页 *
电缆和连接器;Dick Johnson;肖红练;;软件(02);第42-44页 *
预布线技术在和谐型电力机车中的应用;史军;张中;杨俊杰;;铁道机车车辆(06);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4884A (zh) 2022-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17102384A1 (de) Fahrzeugladesystem
DE102015216311A1 (de) Fahrzeug-Stromverteilungssystem
DE112010005389T5 (de) Hochspannungs-Verriegelungsschaltung, welche einen seriellen Kommunikationsbereich verwendet
DE112018005721T5 (de) Stromversorgungssystem
WO2016124022A1 (zh) 一种轨道车辆电气线束的设计及制作方法
US6702356B2 (en) Instrument panel module including power/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vehicle
CN109808617B (zh) 一种列车和列车供电控制方法
EP2739011A1 (de) Verfahren zum fahrzeugübergreifenden verteilten Rechnen
US6856844B1 (en) Product assembly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CN113954884B (zh) 一种轨道列车配线方法
CN102611046B (zh) 一种机车重联电气连接布线方法及结构
CN102673494A (zh) 一种车架线束布线方法及其车架线束
CN108058597A (zh) 一种磁悬浮列车的车载交流辅助供电系统
DE102019006155A1 (de) Energieversteilungssystem für ein zumindest teilweise elektrisch angetriebenes Fahrzeug, insbesondere ein Nutzfahrzeug, sowie Verfahren
CN105263780A (zh) 车辆、尤其轨道车辆
CN108032861B (zh) 一种轨道交通段场出入线接轨站工作站台的布置结构
CN105150956A (zh) 并联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can网络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DE102019007810A1 (de) Ladestation und Verfahren zum gleichzeitigen Transportieren und Laden von Kraftwagen auf einem Schienenfahrzeug
EP1581412A2 (de) Bordnetz eines kraftfahrzeugs
CN103419800B (zh) 一种电力机车操作设备
CN204845795U (zh) 并联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can网络拓扑结构
CN210822120U (zh) 车载总线系统及汽车
CN101722908B (zh) 客车发动机电控线束安装组合
DE102021004112A1 (de) Ladeanschlusssteuervorrichtung für ein elektrisch betreibbares Fahrzeug
CN108639076A (zh) 交通设备及其厢体电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