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0640B - 调光片、调光装置以及调光片的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调光片、调光装置以及调光片的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50640B
CN113950640B CN202080043146.8A CN202080043146A CN113950640B CN 113950640 B CN113950640 B CN 113950640B CN 202080043146 A CN202080043146 A CN 202080043146A CN 113950640 B CN113950640 B CN 1139506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control
sheet
layer
dim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31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50640A (zh
Inventor
安原寿二
山田雄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pa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pa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950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0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506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06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4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based on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s, e.g. microencapsulated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4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based on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s, e.g. microencapsulated liquid crystals
    • G02F1/13345Network or three-dimensional g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3/00Function characteristic
    • G02F2203/01Function characteristic transmissiv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Geometry (AREA)

Abstract

调光片具备构成为能够变更为透明状态和不透明状态的调光层以及夹着调光层的一对透明电极层。调光层具备具有多个畴的聚合物网络以及填埋多个畴的液晶组合物。调光层中的液晶组合物的浓度为37%以上55%以下,且畴的平均尺寸为1.0μm以上1.55μm以下。

Description

调光片、调光装置以及调光片的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光片、调光装置以及调光片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调光片在高分子层中含有液晶组合物。调光片根据对高分子层施加的电压的变化而改变为透明或不透明。(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调光片的形式被分类为普通型和反向型。普通型的调光片在非通电时为不透明,在通电时为透明。反向型的调光片在非通电时为透明,在通电时为不透明(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作为表示调光片的不透明度的物理参数,已知有雾度(JIS K 7136:2000)、透射像鲜明度(JIS K 7374:2007)以及清晰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4)。特别是在不透明度中,关于透过调光片是否能够掌握物体的轮廓,需要基于透射像鲜明度或者清晰度进行辨别。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0919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32156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8-03187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64935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透射像鲜明度以及清晰度被调光片中产生的窄角散射的程度较大地影响。关于对透射像鲜明度以及清晰度的影响是如何依存于高分子层所具备的构成要素的,是无法确定的。在安装有调光片的调光装置中,要求规定的不透明度,因此对调光片施加的电压被专门调整成使透射像鲜明度以及清晰度具有规定值。例如,在使用2个调光片对1个空间进行划分的情况下,为了将清晰度设为80%以下以保护空间内存在的人物的隐私,而使2个调光片中的一方由规定电压驱动,使另一方的调光片由高于规定电压的电压驱动。但是,在通过施加电压的变更来调整不透明度的情况下,会导致驱动装置的复杂化以及驱动的初始设定的复杂化,并且调光装置的消耗电力也会产生较大的偏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调光片所具有的不透明度的偏差的调光片、调光装置以及调光片的管理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调光片为,具备构成为能够变更为透明状态和不透明状态的调光层、以及夹着上述调光层的一对透明电极层,上述调光层具备具有多个畴(domain)的透明高分子层以及填埋上述多个畴的液晶组合物,上述调光层中的液晶组合物的浓度为37%以上55%以下,且上述畴的平均尺寸为1.0μm以上1.55μm以下。
本发明人发现:在液晶组合物的浓度为37%以上55%以下的情况下,畴的平均尺寸的减少会对透射像鲜明度以及清晰度赋予极小值。即,本发明人发现:在畴的平均尺寸为1.0μm以上1.55μm以下的范围中的中央附近,存在透射像鲜明度以及清晰度的极小值。
在此,存在于调光层的每个畴的液晶组合物是对调光片的不透明度有贡献的要素。如果是液晶组合物的浓度为37%以上55%以下、且畴的平均尺寸为1.0μm以上1.55μm以下的调光片,则对不透明度有贡献的要素的尺寸、以及每单位体积存在的要素的数量大体确定。然后,在畴的平均尺寸的范围即1.0μm以上1.55μm以下的中央附近,透射像鲜明度以及清晰度的值具有极小值。由此,即使假设畴的大小具有偏差,也容易使数量较多的畴分布在实现规定的不透明度的条件中。然后,规定的不透明度是无法视觉识别出观测对象的轮廓那样的不透明度。作为结果,能够得到无法视觉识别出观测对象的轮廓那样的不透明度,并能够抑制其不透明度的偏差。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调光装置具备上述调光片以及驱动上述调光片的驱动电路。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调光片的管理方法,是管理调光片的方法,上述调光片具备构成为能够变更为透明状态和不透明状态的调光层、以及夹着上述调光层的一对透明电极层,上述调光层具备具有多个畴的透明高分子层以及填埋上述多个畴的液晶组合物,上述方法包括根据条件来判定上述调光层是否正常,上述条件包括上述调光层中的上述液晶组合物的浓度为37%以上55%以下、且上述畴的平均尺寸为1.0μm以上1.55μm以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未施加电压时的普通型的调光片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施加有电压时的普通型的调光片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未施加电压时的反向型的调光片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施加有电压时的反向型的调光片的截面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透射像鲜明度的测定装置的装置构成图。
图6是表示透射像鲜明度的测定装置中的透射光量与受光位置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清晰度的测定装置的装置构成图。
图8是表示雾度、透射像鲜明度以及清晰度与目视观察排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9的(a)、(b)、(c)、(d)、(e)是表示调光片的透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畴的平均尺寸与清晰度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0对调光片、调光装置以及调光片的管理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隔着调光片而存在于与观测点相反侧的物体表示为观测对象。观测对象例如包括人物等动态体、以及装置或摆放物等静态体。
[调光片]
调光片例如安装于车辆以及飞机等移动体所具备的窗。此外,调光片例如安装于住宅、车站、机场等各种建筑物所具备的窗、设置于办公室的隔断、设置于店铺的橱窗等。此外,调光片使用于对影像进行投影的屏幕等。
调光片的形状可以是平面状,也可以是曲面状。调光片的形状可以是对安装调光片的对象的形状进行追随的形状,也可以是与安装调光片的对象不同的形状。调光片的类型可以是普通型,也可以是反向型。
参照图1以及图2对普通型的调光片以及具备普通型的调光片的调光装置进行说明。图1表示普通型的调光片为不透明状态时的调光片的截面构造,图2表示普通型的调光片为透明状态时的调光片的截面构造。
如图1所示,普通型的调光片10具备调光层11以及一对透明电极层12。调光层11具备具有多个畴的透明高分子层以及填埋多个畴的液晶组合物。
液晶组合物的保持类型是从由聚合物网络型、高分子分散型、胶囊型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任意一种。聚合物网络型具备具有三维网格状的聚合物网络。聚合物网络在相互连通的网格状的空隙中保持液晶组合物。高分子分散型具备对孤立的大量空隙进行划分的高分子层,在分散于高分子层的空隙中保持液晶组合物。胶囊型将具有胶囊状的液晶组合物保持在高分子层中。
畴是聚合物网络所形成的空隙、分散在高分子层中的孤立的空隙、或者分散在高分子层中的胶囊。畴可以是由透明高分子包围的空隙,也可以是与相邻接的其他畴相连的空隙。此外,图1至图4所示的调光片示出保持形式为聚合物网络型的例子。
如图1所示,调光层11具备作为透明高分子层的一个例子的聚合物网络11A、以及液晶组合物11B。聚合物网络11A对多个畴11D进行划分。畴11D是与相邻接的其他畴11D相连的空隙。调光层11例如通过对涂膜照射紫外线来形成。涂膜是用于形成聚合物网络11A的紫外线聚合性化合物与液晶组合物11B的混合物。
聚合物网络11A是紫外线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体。聚合物网络11A也可以包含用于保持调光层11的厚度的隔离物。隔离物例如是玻璃粒子或者树脂粒子,且优选具有与调光层11所具有的颜色相同的颜色。
液晶组合物11B包含多个液晶分子11BL。液晶组合物11B填充于畴11D。液晶分子11BL例如是从由席夫碱系、偶氮系、氧化偶氮系、联苯系、三联苯系、苯甲酸酯系、二苯乙炔系、嘧啶系、环己烷甲酸酯系、苯基环己烷系、二恶烷系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种。液晶组合物11B的主成分是液晶分子11BL。
液晶组合物11B中的主成分的重量浓度相对于液晶组合物11B为80%以上。液晶组合物11B作为主成分以外的成分,也可以包括二色性色素、耐候剂以及在形成调光层11时混入的不可避成分。耐候剂是用于抑制液晶组合物11B劣化的紫外线吸收剂、或者光稳定剂。不可避成分例如是在聚合物网络11A的形成中使用的紫外线聚合性化合物的未反应成分。
在调光片10的截面构造中畴11D为圆形状的情况下,畴尺寸为畴11D的直径。在调光片10的截面构造中畴11D的截面构造为椭圆形状的情况下,畴尺寸为畴11D的长轴。在调光片10的截面构造中畴11D为不确定形状的情况下,畴尺寸是与畴11D外切的圆的直径。畴的平均尺寸是畴尺寸的平均值。
一对透明电极层12在调光层11的厚度方向上夹着调光层11。各透明电极层12使可见光范围的光透射。构成各透明电极层12的材料例如是从由氧化铟锡、掺氟氧化锡、氧化锡、氧化锌、碳纳米管、聚(3,4-亚乙基二氧噻吩)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任意一种。
调光片10具备一对透明基材13。一对透明基材13在调光层11的厚度方向上夹着一对透明电极层12。各透明基材13使可见光范围的光透射。构成各透明基材13的材料例如是透明玻璃、透明合成树脂等。
调光层11具有透明状态和不透明状态。调光层11根据电压的施加而改变液晶分子11BL的取向。调光层11基于液晶分子11BL的取向的变化,切换为透明状态和不透明状态。调光层11的透明状态是能够透过调光片10视觉识别出观测对象的轮廓的状态。调光层11的不透明状态是透过调光片10无法视觉识别出观测对象的轮廓的状态。
图1的调光片10示出未被施加改变取向的电压的状态。在未对调光层11施加改变取向的电压时,位于畴11D的液晶分子11BL的取向方向为随机。然后,从一对透明基材13的任一方入射到调光片10的光,在调光层11中向各种方向散射。作为结果,普通型的调光层11在未被施加电压时具有浑浊的状态即不透明状态。不透明状态的调光层11可以是白色且浑浊的状态,也可以是有色且浑浊的状态。此外,在不透明状态的调光层11为有色且浑浊的状态的情况下,调光层11具有用于呈现有色的色素。
在调光层11为不透明状态时,调光片10的透射像鲜明度为47%以下。该透射像鲜明度符合JIS K 7374:2007,且是光频梳缝宽度被设定为0.125mm时的透射像鲜明度。如果调光片10的透射像鲜明度为47%以下,则能够使得透过调光片10无法充分视觉识别出观测对象的轮廓。
在调光层11为不透明状态时,调光片10的清晰度(clarity)的值为71%以下。如果调光片10的清晰度的值为71%以下,则能够得到与调光片10的透射像鲜明度为47%以下的情况同等的效果。
在调光层11为不透明状态时,符合JIS K 7136:2000的调光片的雾度(haze)优选为95%以上。由此,除了使得无法视觉识别出观测对象的轮廓以外,还能够使得无法视觉识别出观测对象的存在与否。
如图2所示,若从驱动电路10D对调光层11施加了改变液晶分子11BL的取向的电压,则多个液晶分子11BL的取向从随机取向改变为使光透射的取向。例如,各液晶分子11BL的取向改变成液晶分子11BL的长轴与调光层11延展的平面大致垂直。此时,从一对透明基材13的任一方入射到调光片10的光,在调光层11中几乎不散射而透射调光层11。作为结果,普通型的调光层11在被施加电压时成为透明状态。
参照图3以及图4,对反向型的调光片以及具备其的调光装置进行说明。图3表示反向型的调光层11为透明状态时的截面构造,图4表示反向型的调光层11为不透明状态时的截面构造。
如图3所示,反向型的调光片20除了调光层11、一对透明电极层12以及一对透明基材13以外,具备一对取向层21。一对取向层21在调光层11的厚度方向上夹着调光层11,并且在调光层11的厚度方向上位于比一对透明电极层12靠中央部的位置。
第1取向层21位于调光层11与第1透明电极层12之间,对液晶分子11BL施加取向限制力。第2取向层21位于调光层11与第2透明电极层12之间,对液晶分子11BL施加取向限制力。构成取向层21的材料例如是聚酰亚胺、聚酰胺、聚乙烯醇、氰化化合物等有机化合物、硅氧化物、氧化锆等无机化合物、硅、或者这些的混合物。
在各取向层21为垂直取向层的情况下,在未对调光层11施加改变液晶分子11BL的取向的电压时,位于畴11D的液晶分子11BL的取向方向为垂直取向。此时,从一对透明基材13的任一方入射到调光片20的光,在调光层11几乎不散射而透射调光层11。作为结果,反向型的调光层11在未被施加改变液晶分子11BL的取向的电压时为透明状态。
如图4所示,在从驱动电路10D对调光层11施加改变液晶分子11BL的取向的电压时,多个液晶分子11BL的取向例如从垂直取向改变为水平取向。此时,各液晶分子11BL以液晶分子11BL的长轴沿着调光层11延展的平面延伸的方式位于畴11D。此时,从一对透明基材13的任一方入射到调光片20的光由调光层11散射。作为结果,反向型的调光层11在未被施加改变液晶分子11BL的取向的电压时成为不透明状态。
在反向型的调光片20中,透射像鲜明度的值以及清晰度的值也与普通型的调光片10相同。即,在调光层11为不透明状态时,调光片20的透射像鲜明度,且是符合JIS K 7374:2007、且光频梳缝宽度被设定为0.125mm时的透射像鲜明度为47%以下。此外,在调光层11为不透明状态时,调光片20的清晰度的值为71%以下。此外,在调光层11为不透明状态时,符合JIS K 7136:2000的调光片20的雾度(haze)优选为95%以上。
在此,透射像鲜明度的值以及清晰度的值,被在调光片10、20中产生的窄角散射的程度较大地影响。如上所述,对透射像鲜明度以及清晰度的影响如何依存于调光层11所具备的构成要素是无法确定的。
另一方面,在普通型的调光层11中,具有对调光层11施加的电压越低则透射像鲜明度的值以及清晰度的值越低这样的倾向。此外,在反向型的调光层11中,具有对调光层11施加的电压越高则透射像鲜明度的值以及清晰度的值越低这样的倾向。在安装有调光片10、20的调光装置中,要求规定的不透明度,因此对调光片10、20施加的电压被专门调整成使透射像鲜明度以及清晰度具有规定值。但是,通过变更施加电压来调整不透明度,会导致驱动电路10D的复杂化以及驱动电路10D中的初始设定的复杂化,并且调光装置的消耗电力也产生较大偏差。
关于这一点,本发明人发现:在液晶组合物的浓度为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畴的平均尺寸的减少会对透射像鲜明度以及清晰度赋予极小值。即,本发明人发现:在满足下述条件1的情况下,在下述条件2所示的平均尺寸的范围内的中央附近,存在透射像鲜明度以及清晰度的极小值。本实施方式的调光片10、20满足下述条件1、2。
(条件1)液晶组合物的浓度为37%以上55%以下。
(条件2)畴的平均尺寸为1.0μm以上1.55μm以下。
液晶组合物的浓度是液晶组合物11B的重量相对于调光层11的重量的比例。液晶组合物的浓度是与液晶分子11BL相对于调光层11的配合比几乎相当的参数。液晶组合物的浓度是与对调光片10、20的不透明度有贡献的要素的密度相关的参数。对调光片10、20的不透明度有贡献的要素,是填埋1个畴11D的一块的液晶组合物11B。
关于满足条件1、2的调光片10、20中的对调光片10、20的不透明度有贡献的要素,能够大体确定每单位体积存在的要素的数量以及要素的尺寸。此外,如果液晶组合物的浓度为37%以上,则能够充分得到透明状态与不透明状态之间的对比度。此外,如果液晶组合物的浓度为55%以下,则能够使液晶组合物充分溶解于用于形成聚合物网络11A的单基体。
此外,在条件2的平均尺寸的范围内的中央附近,透射像鲜明度以及清晰度具有极小值。因此,即使假设畴11D的大小具有偏差,也容易使大量畴11D分布在上述的实现不透明度的条件中。实现不透明度的条件为,每单位体积的畴11D的数量以及畴11D的平均尺寸处于规定范围。由此,调光片10、20所具有的不透明度,能够得到无法视觉识别出观测对象的轮廓那样的不透明度,并能够抑制该不透明度的偏差。然后,能够抑制用于得到使得无法视觉识别出观测对象的轮廓那样的不透明度的电压的调整,进而抑制驱动电路10D的复杂化、以及驱动电路10D中的初始设定的复杂化。此外,还能够实现对调光片10、20施加的电压的均匀化,因此还能够抑制调光装置的消耗电力产生偏差。
[透射像鲜明度]
接下来,参照图5以及图6对不透明状态下的透射像鲜明度的测定方法进行说明。如上所述,透射像鲜明度是通过符合JIS K 7374:2000的方法测定的值。此外,在普通型的调光片10中,使未对调光层11施加电压的状态成为不透明状态。此外,在反向型的调光片20中,使对调光层11施加了规定的基准电压的状态成为不透明状态。
如图5所示,透射像鲜明度的测定装置30具备光源31、光频梳32以及受光部33。在测定装置30中,作为测定对象的调光片10、20配置在光源31与光频梳32之间。在透射像鲜明度的测定时,光频梳32沿着与光源31、调光片以及光频梳32所排列的方向正交的平面,以一定的速度移动。在光频梳32中,遮挡光的遮挡部32a中的沿着光频梳32的移动方向的宽度为光频梳缝宽度。在光频梳32中,在光频梳32移动的方向上,遮挡部32a的宽度与狭缝的宽度相互相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光频梳缝宽度为0.125mm。
如图6所示,透射光频梳32的光量、换言之为受光部33所受光的光量,周期性地变化。受光部33所受光的光量的最大值为最高光量M,光量的最小值为最低光量MB。最高光量M是在透射了调光片10、20的光未被光频梳32遮挡时得到的光量。最低光量MB是在透射了调光片10、20的光被光频梳32遮挡时得到的光量。
光频梳缝宽度为n时的透射像鲜明度C(n)(%),能够使用最高光量M以及最低光量MB而通过以下的式(1)来计算。
C(n)=100×(M-MB)/(M+MB)……式(1)
[清晰度]
接下来,参照图7对不透明状态下的清晰度的测定方法进行说明。图7示意性地表示在清晰度的测定中使用的测定装置的一个例子。此外,在普通型的调光片10中,使未对调光层11施加电压的状态成为不透明状态。此外,在反向型的调光片20中,使对调光层11施加了规定的基准电压的状态成为不透明状态。
如图7所示,清晰度的测定装置40具备照射部41、受光部42以及积分球43。照射部41具备光源41A以及透镜41B。光源41A为白色LED,透镜41B将光源41A发出的光转换为平行光。受光部42具备中央传感器42C以及外周传感器42R。中央传感器42C以及外周传感器42R具有使相互的中心轴相同的环状。外周传感器42R位于中央传感器42C的外侧。此外,测定装置40不仅对测定对象的清晰度进行测定,还能够用于雾度的测定。测定装置40的积分球43仅在雾度的测定时使用。
在测定装置40中,作为测定对象的调光片10、20配置在照射部41与积分球43之间。从透镜41B射出的平行光LP的光束的直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4mm。透射了调光片10、20的光中包含沿着入射到调光层11的平行光LP的光轴前进的直进光LS、以及相对于平行光LP的光轴以±2.5°以内的角度前进且除了直进光LS以外的窄角散射光LNS。直进光LS与平行光LP的光轴所形成的角度的范围例如由测定装置40的规格来决定,使得在不存在调光片10、20的状态下平行光LP行进的范围内实质为0°。
在受光部42中,中央传感器42C对直进光LS进行受光,外周传感器42R对窄角散射光LNS进行受光。在透射了调光层11的光中,中央传感器42C所受光的直进光LS的光量为中央光量LC,外周传感器42R所受光的窄角散射光LNS的光量为外周光量LR。清晰度的值通过以下的式(2)来计算。
100×(LC-LR)/(LC+LR)……式(2)
如上所述,能够使用测定装置40来测定调光片的雾度。此外,雾度通过符合JIS K7136:2000的方法来测定。此外,在使用测定装置40来测定雾度的情况下,通过配置于积分球43的受光部对透射了调光片的光进行受光。
雾度是透过测定对象的透射光中的、由于前方散射而相对于入射光错开了2.5°以上的透射光的百分比。在雾度的测定中,相对于上述平行光LP的光轴的角度低于±2.5°的光为平行光,±2.5°以上的光为广角散射光。将广角散射光的透射率设为扩散透射率Td,将平行光的透射率设为平行透射率Tp,将平行透射率Tp与扩散透射率Td之和设为全光透射率Tt。此时,雾度是扩散透射率Td在全光透射率Tt中的比例。
如上所述,能够使用测定装置40来测定清晰度以及雾度。另一方面,清晰度以及雾度表示调光片10、20的相互不同的性质。透射像鲜明度以及雾度也表示调光片10、20的相互不同的性质。此外,透射像鲜明度以及清晰度在调光片10、20中示出相互相等的性质,是具有互换性的参数。
雾度表示基于广角散射光的调光片10、20的性质。雾度表示在通过目视观察来观察调光片10、20的情况下,观察者所察觉到的调光片10、20整体的浑浊程度,例如,调光片10、20整体的灰白程度。例如,调光片10、20的雾度越大,则对于观察者来说观测对象越朦胧。
清晰度表示基于窄角散射光的调光片10、20的性质。清晰度表示成为观测对象与观测对象以外的边界的部分或者观测对象中的微小部分鲜明到何种程度。例如,调光片10、20的清晰度的值越小,则隔着调光片10、20的观测对象的轮廓越模糊,换言之,观测对象的鲜明度越降低。
在通过雾度来决定调光片10、20的不透明度的情况下,即使调光片10、20的浑浊程度足够,有时观测对象的轮廓鲜明,也有时观测对象的轮廓不鲜明。这种轮廓的模糊程度之差,在观察者目视观察调光片10、20的情况下,被观察者察觉为不透明度的程度的不同。作为结果,基于雾度的不透明度与通过视觉识别出的不透明度之间产生偏离。
另一方面,在通过清晰度的范围来决定调光片10、20的不透明度的情况下,清晰度的值越小,观测对象的轮廓的模糊程度越提高。作为结果,抑制了在基于清晰度的不透明度与通过视觉识别出的不透明度之间产生偏离。然后,通过使清晰度的值处于上述范围内(≦71%),能够担保观测对象的轮廓的不鲜明度。这样的调光片10、20,特别有益于从调光片10、20到观测对象的距离较近的场景、对观测对象进行照明的光源的照明范围较窄、或者对观测对象的照射光量较大的场景下的使用。
此外,在使用透射像鲜明度对调光片10、20的不透明度进行了评价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使用清晰度对不透明度进行了评价的情况等同的效果。即,根据透射像鲜明度,能够抑制在基于透射像鲜明度的不透明度与通过视觉识别出的不透明度之间产生偏离。
[畴的平均尺寸]
接下来,对畴的平均尺寸的测定方法进行说明。
通过使用电子线扫描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网络11A的截面,由此求出畴的平均尺寸。通过从被一对透明电极层12夹着的状态的调光层11除去液晶组合物11B,由此得到用于观察的聚合物网络11A。
例如,从调光片10、20切出一边为10cm的矩形板状的片材。接着,将片材浸渍在液晶组合物11B溶解且聚合物网络11A不溶解的异丙醇等有机溶剂中,由此从片材除去液晶组合物11B。
接着,通过电子线扫描显微镜对除去了液晶组合物11B后的片材的截面进行摄像。此时,对于从片材的截面中任意地选择的30个部位的矩形区域,通过电子线扫描显微镜得到放大倍率为1000倍的图像。此外,以相互相邻的2个矩形区域之间的距离为1mm以上的方式选择各矩形区域。
接下来,对于从1个图像中任意地选择的10个部位的畴11D计测畴尺寸,并计算从10个部位的畴尺寸中除去了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后的8个部位的畴尺寸的平均值,将计算出的平均值作为1个图像中的畴尺寸的代表值。然后,计算30个部位的图像中的畴尺寸的代表值的平均值,并将该计算值设为畴的平均尺寸。此时,对于图像中具有圆形状的畴11D,将该畴11D的直径计测为畴尺寸。对于图像中具有椭圆形状的畴11D,将该畴11D的长轴计测为畴尺寸。对于图像中具有不确定形状的畴11D,将与该畴11D外切的圆的直径计测为畴尺寸。
[调光片的管理方法]
调光片的管理方法在调光片的制造方法中使用。调光片的管理方法对调光片是否正常进行判定。判定为调光片正常的条件包括上述条件1、2。
调光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制造满足条件1的辊状的调光片或者满足条件1的大片的调光片的步骤、以及从所制造的调光片切出片材的步骤。此外,调光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对所切出的片材中的畴的平均尺寸进行测定的步骤。然后,调光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畴的平均尺寸满足条件2的调光片判定为正常、且将畴的平均尺寸不满足条件2的调光片判定为异常的步骤。
根据该制造方法,能够使调光片的不透明度成为无法视觉识别出观测对象的轮廓,且能够抑制该不透明度在每个调光片中不同。
[目视观察评价]
接下来,对于不透明状态的调光片,对雾度、透射像鲜明度以及清晰度与通过视觉识别出的不透明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此外,在普通型的调光片10与反向型的调光片20之间,在各参数与通过视觉识别出的不透明度之间能够得到同样的关系,因此在以下对使用了普通型的调光片10的评价进行说明。
通过视觉识别出的不透明度是如下的评价结果:在离不透明状态的调光片的背面为80cm的位置处配置光量大约3500lm的荧光灯LT,从离调光片的前面为20cm的位置通过目视观察进行观察。观察者的视点、调光片以及荧光灯LT位于相同直线上。从通过目视观察最难以察觉到荧光灯LT的水准起,依次通过目视观察来决定1位、2位、3位、4位、5位的排序。
透射像鲜明度是使用图像检测仪(ICM-1T,SUGA试验机(株)制)、且通过符合JIS K7374:2007的方法得到的测定值。雾度是使用雾度计(NDH7000SD,日本电色工业(株)制)、且通过符合JIS K 7136:2000的方法得到的测定值。清晰度是使用雾度·透明性测定器(Haze-Gard i,BYK-Gardner社制)得到的测定值。
各目视观察排序中的雾度、透射像鲜明度以及清晰度的测定值如图8所示。从观察侧对各目视观察排序的调光片10进行摄像的结果如图9的(a)、(b)、(c)、(d)、(e)所示。
如图8所示,透射像鲜明度的值为,从目视观察排序高的调光片10起依次为30.4%、36.5%、42.6%、51.5%、56.2%。清晰度的值为,从目视观察排序高的调光片10起依次为49.0%、64.6%、66.8%、75.8%、81.7%。如此,目视观察排序越高,则透射像鲜明度的值以及清晰度的值越低。
如图9的(a)所示,在1位的调光片中,调光片的几乎整面浑浊为白色,无法对荧光灯LT的轮廓进行视觉识别。如图9的(b)以及图9的(c)所示,在2位以及3位的调光片中,虽然在调光片的一部分白色变淡薄,但也无法对荧光灯LT的轮廓进行视觉识别。与此相对,如图9的(d)以及图9的(e)所示,在4位以及5位的调光片中,能够对荧光灯LT的轮廓中的一部分进行视觉识别。特别是,如图9的(e)所示,在5位的调光片10中,能够对荧光灯LT的轮廓中的下边缘进行视觉识别。
如此,清晰度以及透射像鲜明度为,在被赋予更高不透明度的范围内,与通过视觉识别出的不透明度一致。然后,如果透射像鲜明度的值为47%以下,则能够得到无法视觉辨认荧光灯LT的轮廓的程度的足够的不透明度。如果清晰度的值为71%以下,则能够得到无法视觉辨认荧光灯LT的轮廓的程度的足够的不透明度。
返回图8,雾度的值为,从目视观察排序高的调光片起依次为98.5%、98.2%、98.5%、97.9%、98.1%。如此,雾度为,在被赋予更高不透明度的范围内,与目视观察排序之间的相关性非常低。雾度为,在被赋予更高不透明度的范围内,与通过视觉识别出的不透明度不一致。
[畴的平均尺寸与清晰度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对调光片所具有的畴的平均尺寸与清晰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此外,在普通型的调光片10与反向型的调光片20之间,畴的平均尺寸与清晰度之间能够得到同样的关系,因此在以下对使用了普通型的调光片10的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作为调光片10,准备液晶组合物的浓度相互不同的配合1至配合3。配合1的液晶组合物的浓度为41.5%。配合2的液晶组合物的浓度为42.5%。配合3的液晶组合物的浓度为50.0%。
接着,对于具有配合1的液晶组合物的浓度(=41.5%)的7个例子,对用于形成调光层11的曝光条件进行变更,由此在配合1中得到了畴的平均尺寸的平均值相互不同的7个试验例。此外,对于具有配合2的液晶比例(=42.5%)的5个例子,对用于形成调光层11的曝光条件进行变更,由此在配合2中得到了畴的平均尺寸的平均值相互不同的5个试验例。此外,对于具有配合3的液晶组合物的浓度(=50.0%)的5个例子,对用于形成调光层11的曝光条件进行变更,由此在配合3中得到了畴的平均尺寸的平均值相互不同的5个试验例。
然后,基于上述清晰度的测定方法,使用雾度·透明性测定器(Haze-Gard i,BYK-Gardner社制),对各试验例的清晰度的值进行了测定。此外,基于上述的畴的平均尺寸的测定方法,对各试验例的畴的平均尺寸的值进行了测定。畴的平均尺寸的测定值与清晰度的测定值之间的关系如图10所示。
如图10所示,在配合1的调光片10中,当畴的平均尺寸为1.54μm时,清晰度为85.1%。在畴的平均尺寸为1.40μm以上1.54μm以下的范围内,随着畴的平均尺寸变小,清晰度从85.1%减少到50%。另一方面,在畴的平均尺寸为0.83μm以上1.40μm以下的范围内,随着畴的平均尺寸变小,清晰度从50%增大到79.4%。
即,在配合1的调光片10中,当畴的平均尺寸为1.40μm时,清晰度具有极小值。清晰度的值位于以赋予极小值的畴的平均尺寸(=1.40μm)为底部的U字状的曲线上。
在配合2的调光片10中,当畴的平均尺寸为1.65μm上,清晰度为73.0%。在畴的平均尺寸为1.28μm以上1.65μm以下的范围内,随着畴的平均尺寸变小,清晰度从73.0%减少到56.5%。另一方面,在畴的平均尺寸为0.90μm以上1.28μm以下的范围内,随着畴的平均尺寸变小,清晰度从56.5%增大到86.2%。
即,在配合2的调光片10中,当畴的平均尺寸为1.28μm时,清晰度具有极小值。清晰度的值位于以赋予极小值的畴的平均尺寸(=1.28μm)为底部的U字状的曲线上。
在配合3的调光片10中,当畴的平均尺寸为1.58μm时,清晰度为78.5%。在畴的平均尺寸为1.28μm以上1.58μm以下的范围内,随着畴的平均尺寸变小,清晰度从78.5%减少到44.4%。另一方面,在畴的平均尺寸为0.90μm以上1.28μm以下的范围内,随着畴的平均尺寸变小,清晰度从44.4%增大到80.7%。
即,在配合3的调光片10中,当畴的平均尺寸为1.28μm时,清晰度具有极小值。清晰度的值位于以赋予极小值的畴的平均尺寸(=1.28μm)为底部的U字状的曲线上。
如在上述目视观察评价中所示的那样,通过目视观察无法识别出观测对象的轮廓的不透明度,成为清晰度的值为71%以下的范围。然后,如果畴的平均尺寸为1.0μm以上1.55μm以下,则能够得到清晰度的值为71%以下、且通过目视观察无法识别出观测对象的轮廓的不透明度。此外,如果畴的平均尺寸为1.0μm以上1.55μm以下,则在该范围中的中央附近,清晰度的值具有极小值。因此,即使畴11D的大小具有偏差,也容易在实现通过目视观察无法识别出观测对象的轮廓的不透明度的大小中分布大量的畴11D。作为结果,能够抑制调光片所具有的不透明度的偏差。
以上,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列举的效果。
(1)如果是满足条件1、2的调光片10、20,则能够使大量畴11D分布在实现无法视觉识别出观测对象的轮廓的那样的不透明度的范围中。作为结果,能够抑制调光片10、20所具有的不透明度的偏差。
(2)调光片10、20的清晰度为71%以下,因此能够抑制其不透明度的偏差而得到无法充分视觉识别出观测对象的轮廓的调光片10、20。
(3)调光片10、20的透射像鲜明度为47%以下,因此能够抑制其不透明度的偏差而得到无法充分视觉识别出观测对象的轮廓的调光片10、20。
(4)特别是,在反向型的调光片20中,对应于调光片20所具有的不透明度的偏差被抑制的情况,能够抑制基于施加电压的变更而进行的不透明度的调整,进而能够抑制驱动装置的复杂化、初始设定的复杂化、以及调光装置的消耗电力的偏差。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如以下那样变更而实施。
·调光片10、20还能够进一步具备对调光层11的端面、透明电极层12的表面等进行覆盖的阻挡层。阻挡层也可以具备气体阻挡功能、紫外线阻挡功能中的至少一方。
·调光片10、20还能够进一步具备具有提高调光片的机械强度的功能的透光性基材。构成透光性基材的材料的一个例子为,玻璃、硅等透明无机材料;聚甲基丙烯酸酯树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醇、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酰亚胺、聚砜等透明有机材料。
·在普通型的调光片10中,调光层11的不透明状态也可以通过施加比透明状态下的电压低的电压来实现。
·调光装置还能够进一步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将调光片10、20的不透明度变更为清晰度为71%以下的第1不透明度以及清晰度超过71%的第2不透明度。对调光片10、20的驱动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具备用于将相互不同的清晰度转换为电压的表等信息,使与从外部的操作设备等指定的清晰度建立对应的电压施加于驱动电路10D。根据具备这些控制部的调光装置,能够将调光片10、20的不透明度变更为无法视觉识别的不透明度以及能够视觉识别的不透明度,因此通过调光装置能够实现符合调光装置利用者的意图的不透明度。
·调光装置所具备的驱动电路10D也可以为,对于相互不同的2个调光片,在各调光片的透明电极层之间施加相互相等的电压。调光片20所具有的不透明度的偏差在多个调光片20中被抑制,因此如果是施加相互相等的电压的构成,则能够在2个调光片中得到相等的不透明度。然后,还能够省略针对每个调光片变更电压的功能,因此还能够实现驱动电路10D的简化。

Claims (6)

1.一种调光片,具备:
调光层,构成为能够变更为透明状态和不透明状态;以及
一对透明电极层,夹着上述调光层,
上述调光层具备:
透明高分子层,是聚合物网络,且具有多个畴;以及
液晶组合物,填埋上述多个畴,
上述调光层中的液晶组合物的浓度为37%以上55%以下,并且,
上述畴的平均尺寸为1.0μm以上1.55μm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片,其中,
在上述调光层为上述不透明状态时,上述调光片的清晰度为71%以下,
上述清晰度通过下式计算,LC是透射了上述调光片的光的光量中沿着入射到上述调光片的平行光的光轴前进的直进光的光量,LR是相对于上述平行光的上述光轴以±2.5°以内的角度前进的窄角散射光的光量,
100×(LC-LR)/(LC+LR)。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光片,其中,
在上述调光层为上述不透明状态时,上述调光片的透射像鲜明度为47%以下,上述调光片的透射像鲜明度是符合JIS K 7374:2007、且是光频梳缝宽度为0.125mm时的透射像鲜明度。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光片,其中,
在对上述透明高分子层之间施加有电压时,上述调光层为不透明状态。
5.一种调光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光片;以及
驱动上述调光片的驱动电路。
6.一种调光片的管理方法,是管理调光片的方法,其中,
上述调光片具备:
调光层,构成为能够变更为透明状态和不透明状态;以及
一对透明电极层,夹着上述调光层,
上述调光层具备:
透明高分子层,是聚合物网络,且具有多个畴;以及
液晶组合物,填埋上述多个畴,
上述方法包括根据条件判定上述调光层是否正常的步骤,
上述条件包括上述调光层中的上述液晶组合物的浓度为37%以上55%以下、且上述畴的平均尺寸为1.0μm以上1.55μm以下。
CN202080043146.8A 2019-06-28 2020-06-18 调光片、调光装置以及调光片的管理方法 Active CN1139506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21808 2019-06-28
JP2019121808A JP2021009187A (ja) 2019-06-28 2019-06-28 調光シート、調光装置、および、調光シートの管理方法
PCT/JP2020/024046 WO2020262208A1 (ja) 2019-06-28 2020-06-18 調光シート、調光装置、および、調光シートの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0640A CN113950640A (zh) 2022-01-18
CN113950640B true CN113950640B (zh) 2023-12-01

Family

ID=74060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3146.8A Active CN113950640B (zh) 2019-06-28 2020-06-18 调光片、调光装置以及调光片的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686965B2 (zh)
EP (1) EP3992700B1 (zh)
JP (1) JP2021009187A (zh)
CN (1) CN113950640B (zh)
WO (1) WO20202622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93598B1 (ja) * 2018-05-15 2019-04-0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調光装置、調光装置の管理方法、および、調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7717U (zh) * 1988-07-18 1990-02-06
JPH05107562A (ja) * 1991-10-18 1993-04-30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液晶素子
JP2000347222A (ja) * 1999-04-02 2000-12-15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液晶調光体
CN1476547A (zh) * 2001-07-24 2004-02-18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在其前方布置有光调制器元件的显示装置
CN102109694A (zh) * 2009-12-25 2011-06-2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聚合物网络液晶驱动装置、方法及聚合物网络液晶面板
JP6493598B1 (ja) * 2018-05-15 2019-04-0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調光装置、調光装置の管理方法、および、調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310522A (ja) * 1989-05-26 1990-12-26 Toray Ind Inc 液晶装置
US5486937A (en) 1991-10-18 1996-01-23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Latex containment means for a liquid crystal window
ES2129463T3 (es) * 1992-05-18 1999-06-16 Univ Kent State Ohio Dispositivo y material cristalinos y liquidos de modulacion de luz.
WO1995023996A1 (en) * 1994-03-01 1995-09-08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Display device
JP2000321562A (ja) 1999-05-12 2000-11-24 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rp リバースモード光スイッチング機能を有する液晶光学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728515B2 (ja) * 2001-03-21 2011-07-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路素子、空間光変調器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321211B2 (ja) * 2003-10-23 2009-08-26 日油株式会社 高分子分散型液晶表示素子及び液晶デバイス
FR2864636A1 (fr) * 2003-12-30 2005-07-01 Optogone Sa Dispositif d'egalisation optique et systeme correspondant
KR101864927B1 (ko) * 2015-03-31 2018-07-0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액정 소자
CN106873209B (zh) * 2015-09-30 2021-05-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光控制装置、包括其的透明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170351155A1 (en) * 2016-06-02 2017-12-07 E Ink Corporation Mixtures of encapsulated electro-optic medium and binder with low solvent content
JP6888431B2 (ja) * 2016-06-10 2021-06-1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スクリーン、およ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JP6880603B2 (ja) 2016-08-24 2021-06-0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調光フィルム、調光装置およびスクリーン
JP2018091986A (ja) 2016-12-02 2018-06-14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調光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7717U (zh) * 1988-07-18 1990-02-06
JPH05107562A (ja) * 1991-10-18 1993-04-30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液晶素子
JP2000347222A (ja) * 1999-04-02 2000-12-15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液晶調光体
CN1476547A (zh) * 2001-07-24 2004-02-18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在其前方布置有光调制器元件的显示装置
CN102109694A (zh) * 2009-12-25 2011-06-2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聚合物网络液晶驱动装置、方法及聚合物网络液晶面板
JP6493598B1 (ja) * 2018-05-15 2019-04-0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調光装置、調光装置の管理方法、および、調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0640A (zh) 2022-01-18
EP3992700B1 (en) 2024-03-13
EP3992700A1 (en) 2022-05-04
US11686965B2 (en) 2023-06-27
US20220121047A1 (en) 2022-04-21
EP3992700A4 (en) 2022-09-14
WO2020262208A1 (ja) 2020-12-30
JP2021009187A (ja) 2021-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96073B1 (en) Dimming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for dimming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dimming device
JP522423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70013624A1 (en) Display
JP2005326824A (ja) スクリーン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投影システム
Okuyama et al. 79‐4L: Late‐News Paper: Highly Transparent LCD using New Scattering‐type Liquid Crystal with Field Sequential Color Edge Light
CN106652960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93752A (zh) 显示装置和各向异性散射体
CN113939765B (zh) 调光片及调光装置
CN113950640B (zh) 调光片、调光装置以及调光片的管理方法
AU2005284412A2 (en) Assembly for the selective three-dimensional or two-dimensional representation of images
JP2016080770A (ja) 可変式電磁波調整方法及び可変式電磁波調整素子
US11650447B2 (en) Light control sheet, light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light control sheet
US20080252822A1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DE112008003216T5 (de) Optisches System mit hohem Kontrast
JP7293733B2 (ja) 調光装置
CN114585962B (zh) 调光装置以及调光片
Morishama et al. 32.3: An Eyeglass‐Free Rear‐Cross‐Lenticular 3‐D Display
EP4053620A1 (en) Light adjusting device
US20220146869A1 (en) Anti-reflective switchable panel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JP2023155713A (ja) 調光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