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49115A - 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49115A
CN113949115A CN202010690303.6A CN202010690303A CN113949115A CN 113949115 A CN113949115 A CN 113949115A CN 202010690303 A CN202010690303 A CN 202010690303A CN 113949115 A CN113949115 A CN 1139491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rging
housing
temperature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ion
refriger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903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裴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903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491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49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91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05Mechanical details of housing or structure aiming to accommodate the power transfer means, e.g. mechanical integration of coils, antennas or transducers into e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09Forced ventilation, e.g. on 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外壳、无线充电组件、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外壳的外表面具有无线充电位,所述无线充电位用于供待充电设备放置;无线充电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且对应所述无线充电位设置,所述无线充电组件用于为所述待充电设备无线充电;第一散热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无线充电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散热组件用于为所述无线充电组件散热;第二散热组件位于所述无线充电位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组件用于产生吹向所述无线充电位的风,以用于为位于所述无线充电位上的所述待充电设备散热。本公开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无线充电的充电速度。

Description

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充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式电子设备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针对移动式电子设备充电的充电技术更是受到用户及厂商的重视,在充电技术中,充电速度尤为重要。目前对电子设备充电方案主要有有线充电方式和无线充电方式两种。其中,无线充电方式在充电过程中摆脱了与电子设备之间的充电线而受到用户的青睐。
然而,在无线充电过程中,充电底座内的线圈和电子设备都会因电能转换而产生大量的热量。当电子设备过热时,会导致充电功率下降,以保证电子设备的充电安全,但是这样会造成充电速度的下降。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高无线充电的充电速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具有无线充电位,所述无线充电位用于供待充电设备放置;
无线充电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且对应所述无线充电位设置,所述无线充电组件用于为所述待充电设备无线充电;
第一散热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无线充电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散热组件用于为所述无线充电组件散热;
第二散热组件,位于所述无线充电位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组件用于产生吹向所述无线充电位的风,以用于为位于所述无线充电位上的所述待充电设备散热。
本公开的无线充电装置通过利用第一散热组件为无线充电组件散热,以降低无线充电组件的温升,延长无线充电组件的高效率工作状态,同时也减少无线充电底座传递给待充电设备的热量。并且,本公开利用第二散热组件为待充电设备散热,以降低待充电设备的温升,为待充电设备持续以高充电功率模式提供合适的温度环境,因此本公开方案能够延长无线充电装置以高功率充电功率对待充电设备充电的充电时间,从而提高了充电速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是相关技术中充电功率与待充电设备温度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无线充电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图4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无线充电装置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8是半导体制冷模组功率与无线充电线圈温度的对应关系曲线。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外壳;11、第一壳体;111、无线充电位;111、第一进风口;112、出风口;113第一风机的安装位113;12、第二壳体;121、第二进风口;122、导风口;123、隔板;124、第二风机的安装位124;
2、无线充电组件;21、无线充电线圈;3、第一散热组件;31、半导体制冷模组;311、冷侧;312、热侧;32、导热件;321、散热通道;4、第二散热组件;41、主板、5、待充电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公开的较佳实施方式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本公开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配置有电池供电系统的智能终端、移动终端设备。电子书阅读器、智能穿戴设备、移动电源(如充电宝、旅充)、电子烟、无线鼠标、无线键盘、无线耳机、蓝牙音箱等具有充电功能的可充电电子设备。
下面分别对相关技术中的无线充电系统。
无线充电过程中,一般将电源提供装置(如适配器)与无线充电装置(如无线充电底座)相连,并通过该无线充电装置将电源提供装置的输出功率以无线的方式(如电磁信号或电磁波)传输至电子设备,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按照无线充电原理不同,无线充电方式主要分为磁耦合(或电磁感应)、磁共振以及无线电波三种方式。目前,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包括QI标准、电源实物联盟(PowerMatters Alliance,PMA)标准、无线电源联盟(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QI标准和PMA标准均采用磁耦合方式进行无线充电。
请参阅图1,图1是相关技术中充电功率与待充电设备5温度的对应关系示意图。在无线充电过程中,当待充电设备5内的温度在小于温度t的温度范围内(例如在35℃以下)时,无线充电设备以高功率模式对待充电设备5充电,待充电设备5的电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被充满。然而,随着充电的进行,待充电设备5内的温度会越来越高,当待充电设备5内的温度较高(例如超过了t1),此时待充电设备5需要以中功率模式充电,当待充电设备5内的温度过高(例如超过了t2,t2可以是大于40℃的值)无线充电器以低功率模式对待充电设备5充电,以缓解待充电设备5内部温度过高的情况,由此相应的造成充电时长的增加。
在下述实施例将对本公开的无线充电装置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2,图2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外壳1、无线充电组件、第一散热组件3、第二散热组件4。外壳1的外表面具有无线充电位111,所述无线充电位111用于供待充电设备5放置;无线充电组件设于所述外壳1内,且对应所述无线充电位111设置,所述无线充电组件用于为所述待充电设备5无线充电;第一散热组件3设于所述外壳1内,且位于所述无线充电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散热组件3用于为所述无线充电组件散热;第二散热组件4位于所述无线充电位111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组件4用于产生吹向所述无线充电位111的风,以用于为位于所述无线充电位111上的所述待充电设备5散热。
在一实施例中,无线充电位111为设置在外壳1表面的充电平面,该充电平面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无线充电组件的形状来设置,也可以呈一固定的形状,例如方形、椭圆形、圆形等。无线充电位111为设置在外壳1表面的充电槽,当无线充电位111的为槽状时,槽的形状和尺寸应与待充电设备5匹配,或足以容纳待充电设备5。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无线充电位111还可以具有一些限位结构,以对待充电设置进行限位,防止待充电设备5的接收线圈与无线充电组件的发射线圈的位置不对应,影响充电效率。
在本公开中,可以采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设计无线充电组件。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组件可以包括控制单元、通信单元、以及无线充电线圈21(发射线圈)。通信单元用于与待充电设备5进行通信,以获知待充电设备5所支持的充电协议、以及所允许及需要的充电功率等信息。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无线充电线圈21的发射功率。
请参阅图3,图3是图2的剖视图。在无线充电过程中,当待充电设备5的无线线圈和无线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线圈21位置对应,且满足无线充电要求后,无线充电组件便进入快速充电模式,此时电流流经无线充电线圈21时,会导致无线充电线圈21发热。本公开中,第一散热组件3用于对无线充电组件中的无线充电线圈21散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组件3包括半导体制冷模组31以及导热件32;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31具有冷侧311和热侧312;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包括无线充电线圈21;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31位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21背离所述无线充电位111的一侧,且所述冷侧311贴附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21,所述热侧312与所述导热件32接触。
在此对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半导体制冷模组31(ThermoElectric Cooler)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珀尔帖效应制成的。所谓珀尔帖效应,是指当直流电流通过两种半导体材料组成的电偶时,其一端吸热,一端放热的现象。重掺杂的N型和P型的碲化铋主要用作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半导体材料,碲化铋元件采用电串联,并且是并行发热。半导体制冷模组31包括一些P型和N型对(组),它们通过电极连在一起,并且夹在两个陶瓷电极之间;当有电流从半导体制冷模组31流过时,电流产生的热量会从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一侧传到另一侧,在半导体制冷模组31上产生“热侧312”和“冷侧311”,这就是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加热与制冷原理。
本实施例利用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工作原理,利用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冷侧311与无线充电线圈21接触,以吸收无线充电线圈21上产生的热量,使得无线线圈始终保持不高的温度,持续高效工作。并且由于无线充电线圈21上的温度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使得无线充电线圈21不会将过多的热量传递给待充电设备5,有利于控制待充电设备5温度上升的速度以及温升。
为了使半导体制冷模组31得以高效率的工作,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了导热件32以将半导体制冷模组31热侧312的热量及时导出。示意性的,导热件32的一侧与半导体制冷模组31热侧312接触,另一侧与外壳1的底部接触。通过外壳1的底部,将热量散热到外界。导热件32可以是金属材质的散热器。
示意性的,无线充电线圈21大致呈圆形,因此设置半导体制冷模组31、导热件32也大致呈圆形,且与无线充电线圈21的尺寸相当,以提高为无线充电线圈21的散热量,并且使无线充电线圈21上的温度大致均衡。
请参阅图3至图6。其中,图4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无线充电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5是图4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导热件32上热量散发的效率,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32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散热通道321;所述第一散热组件3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图3中示出了第一风机的安装位113)安装于所述散热通道321内;在所述外壳1的底部,且对应所述散热通道321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11,所述外壳1的侧部开设有出风口112。散热通道321并非要严格沿竖直方向延伸。散热通道321可以开设在导热件32的中部,散热通道321可以与导热件32同轴。
第一风机可以是轴流风机,也可以是离心式风机。第一风机容置在散热通道321内,且可以固定在外壳1的底面,外壳1底部对应散热通道321底部的区域开设有多个散热孔。出风口112也可以包括多个出风孔,以图5中的方位为参照,在外壳1的左侧、右侧均开设有出风口112,以使热量得到快速的散发。
第一风机从多个散热孔抽风进入外壳1内,空气流经导热件32表面进行换热后,将热量从位于外壳1的侧部的出风口112带出。由此,在外壳1内的腔体内形成了良好空气循环通道,有效的控制外壳1内部的温度上升过高、过快,从而保证无线线圈始终处于高效工作模式,提高充电效率。也减少了外壳1朝待充电设备5传递的热量,从而降低了待充电设备5的温升速度以及温升量,从而延长了快速充电的时长。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工作智能化,同时降低无线充电装置的耗电量。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具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31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启动、关闭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31,和/或所述控制电路用于调节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工作电流。
控制电路可以是无线充电组件的控制单元。当然也可以是独立的单片机、MCU等。控制电路在此有三种工作方式。第一种是控制电路在满足相应的条件下启动/关闭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31;第二种是半导体制冷模组31始终处于工作状态,控制电路通过调节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工作电流,以调节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制冷效率。第三种是综合了前面两种方式,能够根据充电过程中的温度情况,启动/关闭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31,以及调节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工作电流。
示意性的,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为半导体制冷模组31供电的供电电路,控制电路可以是通过调节供电电路的输出电流、输出功率以控制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工作。
请参阅图7,图7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无线充电装置的控制方法流程图。在下述实施例中,对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60,获取无线充电线圈21或待充电设备5的温度;
61,当所获得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启动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31;
62,当所获得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关闭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31,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根据无线充电线圈21的温度来控制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工作。具体的,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21连接,以用于检测所述无线充电线圈21的温度;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以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工作。
请参阅图8,图8是半导体制冷模组31功率与无线充电线圈21温度的对应关系曲线。当无线充电组件开始工作时,无线充电线圈21由于阻抗原因,会产生大量的焦耳热,随着时间的累积,热量会导致无线线圈的温度逐步升高;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无线充电线圈21的温度达到T2温度时将指令反馈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半导体制冷模组31开始工作,以将无线充电线圈21上的热量导出。半导体制冷模组31可以按恒定功率P1持续输出制冷,让无线充电线圈21的温度下降到T1温度,此时,温度传感器感知无线充电线圈21的温度达到T1温度,并反馈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半导体制冷模组31停止工作,以避免在无需对无线充电线圈21降温的情况下,半导体制冷模组31持续工作所造成的电能损耗。
在该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无线充电线圈21上的温度,当半导体制冷模组31停止工作后,无线线圈的温度也许会慢慢再次升高,此时,根据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线圈温度,动态调节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工作模式,以达到无线充电线圈21温度和效率的平衡,实现无线充电线圈21的持续高功率输出,满足快速充电的要求。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通讯电路,所述通讯电路用于接收所述待充电设备5的温度;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通讯电路电连接,以根据所述通讯电路所接收到的温度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工作。一般的,待充电设备5内会具有检测其内部或电池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待充电设备5的内部温度或电池温度通过物联网系统或者通讯电路,将温度值传递给无线充电装置的控制单元。
类似的,当对待充电设备5无线充电时,待充电设备5内的电池以及接受线圈均会发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待充电设备5内的温度达到T2温度时通过其自身的通讯电路以及无线充电装置的通讯电路,传达给无线充电装置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半导体制冷模组31开始工作,以将无线充电线圈21上的热量导出。半导体制冷模组31可以按恒定功率持续输出制冷,让待充电设备5内的温度下降到T1温度,此时,温度传感器感知待充电设备5内的温度达到T1温度,并反馈给无线充电装置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半导体制冷模组31停止工作,以避免在无需对无线充电线圈21降温的情况下,半导体制冷模组31持续工作所造成的电能损耗。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对半导体制冷模组31实行阶梯式充电电流控制。
具体的,所述当所获得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启动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监控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启动时长;
当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启动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且所获得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增大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工作电流。
举例来说,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无线充电线圈21的温度达到T2温度时,控制电路控制半导体制冷模组31开始工作。半导体制冷模组31开始以一恒定的工作电流工作,然而,如果经过了一段时间(例如10分钟),温度仍然在持续上升或没有下降,控制电路便会升高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工作电流,以提高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制冷效率,以使无线充电线圈21的温度得到有效的控制。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阶梯式控制方式,半导体制冷模组31具有多个工作电流档位,控制电路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以及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工作时长,动态调整半导体制冷模组31的工作电流,以使半导体制冷模组31达到工作效率与节省耗电量之间的平衡。
在本公开中,利用第二散热组件4为待充电设备5散热,以降低待充电设备5内的温度以及待充电设备5的电池温度。第二散热组件4可以设置在外壳1的外部,与外壳1通过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进行结合。第二散热组件4也可以设置在外壳1内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线圈21容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所述第二散热组件4容置于所述第二壳体12内。
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一体成型设置,且所述第一壳体11位于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一侧。请继续参阅图2,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呈左右方向设置,或第二壳体12呈环状,以整体包围在第一壳体11的外侧,从各个方向吹出风对待充电设备5散热。
第二壳体12可以仅具有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多个第二壳体12间隔设置在第一壳体11的周围,以从各个方向吹出风对待充电设备5散热。每个第二壳体12内均具有第二散热组件4。各个第二壳体12内的第二散热组件4可以同时工作,也可以不同时,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进行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热组件4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壳体12的侧部开设有第二进风口121;所述第二壳体12的顶面凸出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顶面,所述第二壳体12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顶面的接合处形成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上开设有导风口122,所述导风口122用于将自所述第二风机吹出的风导向所述无线充电位111。
导风口122可以呈长条状延伸,且用于形成所述导风口122的壁面为斜面;为了使自导风口122吹出的风能够分散的吹到待充电设备5的各处,所述导风口122所对应的壁面分为多段,多段所述壁面的倾斜度互异。示意性的,形成导风口122的壁面可以呈曲面状,也可以呈锯齿状。当然,导风口122还可以呈多个导风孔的样式设置。
请参阅图2,第二壳体12的顶面凸出于第一壳体11的顶面,因此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顶面的结合处形成一台阶。该台阶具有竖直的壁面,导风口122至少可以设置一个,设置在竖直壁面的底部、中部或底部等任意处,以形成高度不同的气流,立体式的为待充电设备5散热。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导风口122有两个,间隔沿竖直壁面的底部排列。
无线充电装置内具有主板41,主板41上铺设有无线充电装置的相关电路,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可以铺设在主板41上。为了提高第一壳体11内热源,并提高第二壳体12内的空间利用率。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12内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隔板123,以将所述第二壳体12内的腔体在上下方向上分隔为两个子腔体;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位于上方的所述子腔体内,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具有主板41,所述主板41设置在位于下方的所述子腔体内。
第二进风口121设置在第二壳体12的侧面,且该侧面与隔板123之间具有间隙。因此自第二进风口121进入的风能够同时吹进上下两个子腔体内,进入上方的子腔体内的风经过第二风机,从导风口122吹出,用于为待充电设备5散热。进入下方的子腔体内的风吹向主控板,从而为主控板散热。因此本实施例隔板123以及进风口的设置提高了无线充电装置的散热能力。
本公开的无线充电装置通过利用第一散热组件3为无线充电组件散热,使无线充电组件能够持续以高效率的工作状态,同时也减少无线充电底座传递给待充电设备5的热量。本公开同时利用第二散热组件4为待充电设备5散热,以降低待充电设备5的温升,为待充电设备5持续高功率快速充电提供合适的温度环境,从而使得待充电设备5能够持续在快速充电模式下被充电,因此,本公开技术方案有效的提高了无线充电的充电速度。
本公开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图。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公开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公开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实现如图7所示的无线充电装置的控制方法。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公开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3)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具有无线充电位,所述无线充电位用于供待充电设备放置;
无线充电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且对应所述无线充电位设置,所述无线充电组件用于为所述待充电设备无线充电;
第一散热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无线充电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散热组件用于为所述无线充电组件散热;
第二散热组件,位于所述无线充电位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组件用于产生吹向所述无线充电位的风,以用于为位于所述无线充电位上的所述待充电设备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模组以及导热件;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具有冷侧和热侧;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包括无线充电线圈;
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位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背离所述无线充电位的一侧,且所述冷侧贴附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所述热侧与所述导热件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顶部和底部,所述无线充电位位于所述顶部表面;
所述导热件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安装于所述散热通道内;
在所述外壳的底部,且对应所述散热通道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外壳的侧部开设有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具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启动、关闭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和/或所述控制电路用于调节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的工作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连接,以用于检测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的温度;
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以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的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通讯电路,所述通讯电路用于接收所述待充电设备的温度;
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通讯电路电连接,以根据所述通讯电路所接收到的温度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的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容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容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一体成型设置,且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壳体的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
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面凸出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面,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面的接合处形成有台阶部;
所述台阶部上开设有导风口,所述导风口用于将自所述第二风机吹出的风导向所述无线充电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形成所述导风口的壁面为斜面;
所述导风口有多个,多个所述导风口对应的壁面倾斜度互异;或
所述导风口所对应的壁面分为多段,多段所述壁面的倾斜度互异。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隔板,以将所述第二壳体内的腔体在上下方向上分隔为两个子腔体;
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位于上方的所述子腔体内,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具有主板,所述主板设置在位于下方的所述子腔体内。
12.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为如权利要求4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无线充电线圈或待充电设备的温度;
当所获得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启动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
当所获得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关闭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获得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启动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监控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的启动时长;
当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的启动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且所获得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增大所述半导体制冷模组的工作电流。
CN202010690303.6A 2020-07-16 2020-07-16 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39491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0303.6A CN113949115A (zh) 2020-07-16 2020-07-16 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0303.6A CN113949115A (zh) 2020-07-16 2020-07-16 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9115A true CN113949115A (zh) 2022-01-18

Family

ID=79327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90303.6A Pending CN113949115A (zh) 2020-07-16 2020-07-16 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4911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18854A1 (en) * 2022-08-01 2024-02-07 Inventec Corporatio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WO2024114299A1 (zh) * 2022-11-30 2024-06-06 蔚来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载无线充电器的控制方法、车载无线充电器及车辆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8193A (zh) * 2016-09-29 2017-09-08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及充电桩散热控制方法
CN107183807A (zh) * 2017-06-13 2017-09-22 山东师范大学 基于半导体制冷的户外调温服
CN111106677A (zh) * 2020-01-20 2020-05-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8193A (zh) * 2016-09-29 2017-09-08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及充电桩散热控制方法
CN107183807A (zh) * 2017-06-13 2017-09-22 山东师范大学 基于半导体制冷的户外调温服
CN111106677A (zh) * 2020-01-20 2020-05-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18854A1 (en) * 2022-08-01 2024-02-07 Inventec Corporatio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EP4318856A1 (en) * 2022-08-01 2024-02-07 Inventec Corporation Wireless charging assembly
EP4318855A1 (en) * 2022-08-01 2024-02-07 Inventec Corporatio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EP4318857A1 (en) * 2022-08-01 2024-02-07 Inventec Corporatio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WO2024114299A1 (zh) * 2022-11-30 2024-06-06 蔚来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载无线充电器的控制方法、车载无线充电器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2002B (zh) 一种冷却散热箱体及散热控制方法
CN113949115A (zh) 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7379312B2 (ja) ワイヤレス充電装置
CN110932415B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05509550U (zh) 电池包充电器
KR102624305B1 (ko) 무선 충전기
CN105588322A (zh) 散热装置及应用其的空调
CN107863793B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桌面式超速无线充电器
CN106292773B (zh) 温度调整装置及温度调整方法
CN117439281B (zh) 一种具有过热保护装置的无线充电器
CN218850422U (zh) 充电座
CN104792060B (zh) 散热装置、电机及空调器
CN110494015B (zh) 充电散热装置、电子设备、充电散热系统
CN219123962U (zh) 充电器
CN207638369U (zh) 一种散热型桌面式手机支架电磁感应无线充电器
CN207652897U (zh) 一种基于帕尔帖效应的充电设备冷却装置
CN209217759U (zh) 无线充电器
CN212323769U (zh) 无线充电座
CN208862588U (zh) 一种带有主动控温的无线充电器
CN113852144A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112839493A (zh) 一种无线充电散热器及无线充电散热支架
TW201815366A (zh) 無線充電熱敷裝置及無線充電熱敷系統
CN214206267U (zh) 一种无线充电散热器及无线充电散热支架
CN217282249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17509284U (zh) 一种智能变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