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23962U - 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23962U
CN219123962U CN202223563287.8U CN202223563287U CN219123962U CN 219123962 U CN219123962 U CN 219123962U CN 202223563287 U CN202223563287 U CN 202223563287U CN 219123962 U CN219123962 U CN 219123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r
air outlet
heat dissipation
ai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632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磊
钱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632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23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23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239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器,所述充电器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与内壳,所述外壳设有开口,所述内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间隙形成散热风道,所述内壳设有安装腔和第一出风口,所述安装腔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散热风道连通,所述外壳设有第二出风口及进风口,所述安装腔通过所述进风口用于引导空气以进行热交换;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插脚组件,所述插脚组件盖设于所述开口上。本充电器通过自身结构散热,无需外部设备提供循环动力源,在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能够降低散热能耗,且与风冷散热方式相比有利于消除风噪,提高充电器的使用品质。

Description

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终端充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兴起,各种电子终端充电器也应运而生,无线终端设备通过电池供电使用,当电池电量低时,需要使用充电器对无线终端设备进行充电。为了满足提高充电速度的需求,大功率的充电器更多的用在了电子终端的充电场景中。
传统技术中,无论大功率充电器还是小功率充电器的散热采用热传导、热辐射及强迫风冷进行向外散热,热传导散热通常采用具有高导热系数的散热胶,造成产品成本提高,且产品总质量增加,而热辐射的散热方式,其缺点为散热效率低,不适合高功率密度的充电器,导致该种散热方式应用范围受限,强迫风冷通常应用于无线充电,强迫风冷的缺点为产品体积大、不方便携带,而高功率时风噪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充电器,能够有效提高散热效率,体积小使用方便,且无噪声。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充电器,所述充电器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与内壳,所述外壳设有开口,所述内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间隙形成散热风道,所述内壳设有安装腔和第一出风口,所述安装腔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散热风道连通,所述外壳设有第二出风口及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间隔设置,所述散热风道通过所述第二出风口用于引导空气以进行热交换,所述安装腔通过所述进风口用于引导空气以进行热交换;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插脚组件,所述插脚组件盖设于所述开口上。
上述充电器,在装配过程中,将电路板组件安装于内壳的安装腔中,然后将插脚组件盖设于开口上,形成充电器。当充电器工作时,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发热产生热量,热量通过第一出风口进入到散热风道内,经过散热风道的导热并从第二出风口排出外壳,安装腔内形成负压时,外界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到安装腔内,从而构成气体循环散热形式。本充电器通过自身结构散热,无需外部设备提供循环动力源,在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能够降低散热能耗,且与风冷散热方式相比有利于消除风噪,提高充电器的使用品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壳体组件的长度方向,所述外壳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壳体组件的宽度方向,所述外壳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三侧面上,所述散热风道沿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四侧面、所述第二侧面的内壁延伸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开始,沿所述散热风道的延伸方向到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散热风道的宽度至少一部分呈增大趋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截面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截面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壳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风挡结构,所述插脚组件上设有第二风挡结构,所述第一风挡结构、所述第二风挡结构、所述内壳、所述电路板组件及所述插脚组件共同围成发热腔,所述电路板组件设有发热件,所述发热件位于所述发热腔内,所述发热腔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散热风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器还设有导热件,所述导热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内壳的底壁之间,所述电路板组件通过所述导热件与所述内壳的底壁导热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朝向所述内壳的底壁的一侧面设有配合凸起,所述内壳的底壁设有配合凹槽,所述配合凸起与所述配合凹槽凹凸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合凸起为多个,多个所述配合凸起在所述导热件上间隔设置,所述配合凹槽为多个,所述配合凹槽为多个,多个所述配合凹槽在所述内壳的底壁上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为导热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合凸起的形状为半球型,所述配合凹槽的形状为半球形。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充电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充电器的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导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充电器;110、壳体组件;111、外壳;1111、第一侧面;1112、第二侧面;1113、第三侧面;1114、第四侧面;112、内壳;1121、第一风挡结构;1122、发热腔;113、安装腔;114、散热风道;115、第一出风口;116、第二出风口;117、进风口;118、配合凹槽;120、电路板组件;121、发热件;130、插脚组件;140、导热件;141、配合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充电器1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充电器100的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组件11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的一种充电器100,包括:壳体组件110,壳体组件110包括外壳111与内壳112,外壳111设有开口,内壳112设置于外壳111内,内壳112与外壳111之间设有间隙形成散热风道114,内壳112设有安装腔113和第一出风口115,安装腔113通过第一出风口115与散热风道114连通,外壳111设有第二出风口116及进风口117,进风口117与第二出风口116间隔设置,散热风道114通过第二出风口116用于引导空气以进行热交换,安装腔113通过进风口117用于引导空气以进行热交换;电路板组件120,电路板组件120设置于安装腔113内;插脚组件130,插脚组件130盖设于开口上。
上述充电器100,在装配过程中,将电路板组件120安装于内壳112的安装腔113中,然后将插脚组件130盖设于开口上,形成充电器100。当充电器100工作时,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发热产生热量,热量通过第一出风口115进入到散热风道114内,经过散热风道114的导热并从第二出风口116排出外壳111,安装腔113内形成负压时,外界空气从进风口117进入到安装腔113内,从而构成气体循环散热形式。本充电器100通过自身结构散热,无需外部设备提供循环动力源,在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能够降低散热能耗,且与风冷散热方式相比有利于消除风噪,提高充电器100的使用品质。
其中,内壳112在外壳111中的安装形式可以是内壳112设有底壁,内壳112整体嵌设于外壳111中,且内壳112的高度低于外壳111的开口。还可以是内壳112没有底壁,内壳112与外壳111的底壁连接形成安装腔113。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内壳112为框结构,无底壁,内壳112与外壳111共用同一底壁,内壳112与外壳111的底壁连接围成安装腔113。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沿壳体组件110的长度方向,外壳11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面1111与第二侧面1112,第一出风口115与第一侧面1111相对设置,第二出风口116设置于第二侧面1112上。如此,能够增大热风与外壳111的接触面积,便于热量传递给更多面积的外壳111和内壳112,提高导热效果和散热效率。
其中,为了进一步理解与说明壳体组件110的长度方向,以图3为例,壳体组件110的长度方向为图3中直线S1上任意一箭头所指的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与图3,沿壳体组件110的宽度方向,外壳111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三侧面1113与第四侧面1114,进风口117设置于第三侧面1113上,散热风道114沿第一侧面1111、第四侧面1114、第二侧面1112的内壁延伸设置。如此,进风口117与散热风道114相对设置,从而使得进风口117、安装腔113、第一出风口115、散热风道114、第二出风口116形成散热循环,有利于提高散热面积和散热效率。
具体地,请参阅图3,散热风道114为U型,散热风道114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散热段、第二散热段及第三散热段。第一散热段与第二散热段呈夹角连接且通过圆弧过渡配合,第二散热段与第三散热段呈夹角连接且通过圆弧过渡配合。所述第一散热段的长度为第一侧面1111的一半,第二散热段的长度与第四侧面1114长度相同,第三散热段的长度为第二侧面1112的一半。
其中,为了进一步理解与说明壳体组件110的宽度方向,以图3为例,壳体组件110的宽度方向为图3中直线S2上任意一箭头所指的方向。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从第一出风口115开始,沿散热风道114的延伸方向到第二出风口116,散热风道114的宽度至少一部分呈增大趋势。如此,宽度逐渐增大的散热风道114有利于减少风阻,易于热风的顺利排出,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15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二出风口116的截面面积。进一步地,进风口117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一出风口115的截面面积。如此,在散热循环中从进风口117开始,开口逐渐增大,有利于使得热风往同一方向运动,经第一出风口115排出,易于热风顺利从第二出风口116排出,减少风阻,提高散热效率。
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壳体组件11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在一个实施例中,内壳112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风挡结构1121,插脚组件130上设有第二风挡结构,第一风挡结构1121、第二风挡结构、内壳112、电路板组件120及插脚组件130共同围成发热腔1122,电路板组件120设有发热件121,发热件121位于发热腔1122内,发热腔1122通过第一出风口115与散热风道114连通。如此,发热件121作为电路板组件120上温度较高的发热源,工作时发热腔1122室密闭从而温度较高,形成内部空气流动的动力源,驱使热风从第一出风口115排入至散热风道114中,从而提高气体循环效率。
请参阅图5,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导热件140的结构示意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充电器100还设有导热件140,导热件140设置于电路板组件120与内壳112的底壁之间,电路板组件120通过导热件140与内壳112的底壁导热配合。如此,导热件140能够对电路板组件120整体起导热作用,使得电路板组件120的热量传递到外壳111上进行散热,有利于避免温度局部过高,提高散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与图5,导热件140朝向内壳112的底壁的一侧面设有配合凸起141,内壳112的底壁设有配合凹槽118,配合凸起141与配合凹槽118凹凸配合。如此,一方面有利于导热件140的安装,另一方面凹凸配合的方式有利于增大导热件140与内壳112的底壁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与图5,配合凸起141为多个,多个配合凸起141在导热件140上间隔设置,配合凹槽118为多个,多个配合凹槽118在内壳112的底壁上间隔设置。如此,多个配合凸起141与多个配合凹槽118有利于进一步增大导热件140与内壳112的底壁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可选地,导热件140可为导热垫、导热胶、导热板或其它导热结构。
具体地,请参阅图4与图5,导热件140为导热胶。如此,质量轻,安装方便,成本低,导热效果好,进而有利于提高充电器100的整体品质。本实施例仅提供一种导热件140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并不以此为限。
可选地,配合凸起141的形状可为圆柱形、棱柱形、圆台型、半球型或其它形状。相应地,配合凹槽118的形状可为圆柱形、棱柱形、圆台型、半球型或其它形状。
具体地,请参阅图4与图5,配合凸起141的形状为半球型,配合凹槽118的形状为半球形。如此,安装方便,且表面积大,因此导热面积大,有利于提高转配效率和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仅提供一种配合凸起141的和配合凹槽118的具体形状选择,但并不以此为限。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包括: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与内壳,所述外壳设有开口,所述内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间隙形成散热风道,所述内壳设有安装腔和第一出风口,所述安装腔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散热风道连通,所述外壳设有第二出风口及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间隔设置,所述散热风道通过所述第二出风口用于引导空气以进行热交换,所述安装腔通过所述进风口用于引导空气以进行热交换;
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插脚组件,所述插脚组件盖设于所述开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壳体组件的长度方向,所述外壳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壳体组件的宽度方向,所述外壳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三侧面上,所述散热风道沿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四侧面、所述第二侧面的内壁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开始,沿所述散热风道的延伸方向到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散热风道的宽度至少一部分呈增大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截面面积;和/或,
所述进风口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截面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风挡结构,所述插脚组件上设有第二风挡结构,所述第一风挡结构、所述第二风挡结构、所述内壳、所述电路板组件及所述插脚组件共同围成发热腔,所述电路板组件设有发热件,所述发热件位于所述发热腔内,所述发热腔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散热风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还设有导热件,所述导热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内壳的底壁之间,所述电路板组件通过所述导热件与所述内壳的底壁导热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朝向所述内壳的底壁的一侧面设有配合凸起,所述内壳的底壁设有配合凹槽,所述配合凸起与所述配合凹槽凹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凸起为多个,多个所述配合凸起在所述导热件上间隔设置,所述配合凹槽为多个,多个所述配合凹槽在所述内壳的底壁上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为导热胶;和/或,
所述配合凸起的形状为半球型,所述配合凹槽的形状为半球形。
CN202223563287.8U 2022-12-30 2022-12-30 充电器 Active CN2191239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63287.8U CN219123962U (zh) 2022-12-30 2022-12-30 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63287.8U CN219123962U (zh) 2022-12-30 2022-12-30 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23962U true CN219123962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24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63287.8U Active CN219123962U (zh) 2022-12-30 2022-12-30 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239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79509A (zh) * 2023-12-26 2024-01-30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79509A (zh) * 2023-12-26 2024-01-30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
CN117479509B (zh) * 2023-12-26 2024-05-10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00719U (zh) 电池模组
JP2012511802A (ja) 優れた放熱能力を有する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使用する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CN209627022U (zh) 无线充电器
CN219123962U (zh) 充电器
CN213242687U (zh) 方形电池模组及电池箱
CN210443641U (zh) 一种电池组冷却系统
CN207572501U (zh) 散热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12796550U (zh) 一种低能耗节能充电器
CN210517842U (zh) 无线充电手机散热器
CN113224415A (zh) 液冷板及电池包
CN210866417U (zh) 一种快速散热电池模组
CN110690529A (zh) 一种快速散热电池模组
CN212812552U (zh) 一种散热型智能电源适配器
CN211265667U (zh) 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结构
CN114043891A (zh) 功率供给装置及充电装置
CN220984747U (zh) 电池模块及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
CN218513489U (zh) 一种氢动力系统及氢动力车
CN215008372U (zh) 电池壳板结构和电池包
CN214479717U (zh) 多功能便携式快充充电器
CN110828922A (zh) 一种bms散热结构
CN217088488U (zh) 一种新型散热型户外电源
CN218473707U (zh) 一种高功率控制器散热结构
CN220914353U (zh) 一种可充电碱性电池
CN216290839U (zh) 一种大电流高散热性的接线盒
CN218827520U (zh) 一种散热锂离子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