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45266A - 一种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45266A
CN113945266A CN202111274199.3A CN202111274199A CN113945266A CN 113945266 A CN113945266 A CN 113945266A CN 202111274199 A CN202111274199 A CN 202111274199A CN 113945266 A CN113945266 A CN 113945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shaft
intelligent robot
robot operation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741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晓东
巩俊雅
赵洪正
王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unan Big Data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unan Big Data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unan Big Data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unan Big Data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741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452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45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526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H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G01H11/00Measur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by detecting changes in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 G01H11/06Measur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by detecting changes in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by electric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所述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两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通过可调节支腿组件安装在所述检测台上,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检测台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轴承接的弧形槽;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相对检测台水平放置,且与两个所述支撑座活动连接;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承接板上且与所述检测轴可拆卸连接,用于为检测轴检测时提供转动力;至少两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通过固定板与所述检测台连接,所述检测组件在检测时,与所述检测轴的两个径向端抵接;控制台,所述控制台设置在所述检测台上且与所述驱动机构及所述检测组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工作,并用于检测组件检测结果的显示。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振动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振动是指物体或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所作有规律的往复运动。振动的强弱用振动量来衡量,振动量可以是振动体的位移、速度或加速度。
智能机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在脑中起作用的是中央处理器,这种计算机跟操作它的人有直接的联系。最主要的是,这样的计算机可以进行按目的安排的动作。
智能机器人一般具有行走能力,智能机器人运行时,机轴的振动幅度影响智能机器人运行的稳定性,因此,一般需要对其进行振动检测,现有技术中对机轴的振动检测大多采用振动传感器,而在安装振动传感器的时候需要将设备停止,这样会影响电厂的工作进度,甚至造成较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所述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台;
两个相对设置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通过可调节支腿组件安装在所述检测台上,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检测台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轴承接的弧形槽;
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相对检测台水平放置,且与两个所述支撑座活动连接;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承接板上且与所述检测轴可拆卸连接,用于为检测轴检测时提供转动力;
至少两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通过固定板与所述检测台连接,所述检测组件在检测时,与所述检测轴的两个径向端抵接,两个所述径向端夹角位于45°-90°之间,且包含45°及90°;
控制台,所述控制台设置在所述检测台上且与所述驱动机构及所述检测组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工作,并用于检测组件检测结果的显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调节支腿组件包括:
两个支腿,两个所述支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及滑动在所述检测台上的两个活动件铰接;
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转动安装在所述检测台上且与两个所述支腿连接,用于调节两个所述支腿之间的角度,以改变所述支撑座相对检测台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件包括:
转动安装在所述检测台上的螺纹杆及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上的螺纹套筒;
两个导向件,两个所述导向件固定在所述螺纹套筒的两侧;
两个凸起柱,两个所述凸起柱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支腿上,所述凸起柱贯穿所述导向件上设置的条形槽且与所述条形槽之间可进行径向活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件包括活动块,所述活动块朝向所述检测台的一侧呈T型结构设置,且滑动安装在设置于所述检测台上的导向槽内;
所述支腿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活动块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还包括配重块及对固定在所述承接板远离所述检测台的一侧的至少两个竖立杆,所述竖立杆贯穿所述配重块上的通孔以对所述配重块进行限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接板朝向所述检测台的一侧还固定有两个卡座,所述卡座在所述检测轴检测时卡放于所述检测轴上且所述检测轴可相对卡座转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转动安装在所述承接板上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检测轴可拆卸连接;
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带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L型板,所述L型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检测台的一端;
两个相互垂直设置的检测杆,所述检测杆贯穿所述L型板且与所述L型板滑动配合,所述检测杆位于所述L型板外侧的位置处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检测杆的端部及所述L型板抵接;
滑动变阻器,所述滑动变阻器安装在所述L型板上且所述滑动变阻器上的活动件与所述检测杆通过连接杆固定;
电流检测单元,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且与所述滑动变阻器通过导线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且与所述滑动变阻器通过导线连接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一端吸引有磁铁,所述磁铁与所述电磁铁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台进行信号通讯的压力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新颖,通过设置的可调节支腿组件可实现支撑座相对检测台的高度调节,以实现不同规格的检测轴与检测组件充分接触,以确保不同规格检测轴检测时的准确性,当检测轴发生振动时挤压检测杆发生位置改变,从而通过连接杆带动滑动变阻器上的活动件移动,以改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随后通过电流检测单元对电流的改变进行记录,通过记录电流的变化值,可算出电阻改变值,电阻改变值可计算出滑动变阻器上活动件的移动距离,进而实现检测轴的振动幅度,准确性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二等轴侧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7为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中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检测台、2-承接板、3-配重块、4-竖立杆、5-控制台、6-活动块、7-导向槽、8-支腿、9-电机、10-调节盘、11-螺纹杆、12-导向件、13-螺纹套筒、14-凸起柱、15-电磁铁、16-磁铁、17-压力传感器、18-滑动变阻器、19-连接杆、20-检测杆、21-弹簧、22-L型板、23-固定板、24-支撑座、25-卡座、26-连接轴、27-传动带、28-检测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发明中的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7,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1,检测台1的下端安装有支腿,且支腿上设置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可采用弹性伸缩杆,当然,也可采用其他减震机构,只要满足减震需求即可,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两个相对设置支撑座24,支撑座24通过可调节支腿组件安装在检测台1上,支撑座24远离检测台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轴28承接的弧形槽,为了减少检测轴28转动时与弧形槽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弧形槽的内侧转动安装有多个呈弧形排布的小滚轮,当检测轴28转动时,小滚轮可跟随滚动,以降低摩擦力,从而减少动力输出,同时减少在检测过程中导致检测不准确的因素。
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还包括相对检测台1水平放置的承接板2,承接板2与两个支撑座24活动连接,具体来说,承接板2朝向支撑座24的一侧设置有凸起滑块,凸起滑块嵌入到支撑座24上设置的内嵌滑槽内且可相对内嵌滑槽滑动配合,以实现在对不同直径的检测轴28检测时,可实现支撑座24与承接板2之间的距离调节。
进一步来说,可调节支腿组件包括支腿8,支腿8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支腿8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座24及滑动在检测台1上的两个活动件铰接,其中:活动件包括与支腿8铰接的活动块16,活动块16朝向检测台1的一侧呈T型结构设置,且滑动安装在设置于检测台1上的导向槽7内,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导向槽7的内侧形状也呈T型结构设置;支腿8还包括与两个支腿8连接且转动安装在检测台1上的调节件,用于调节两个支腿8之间的角度,以改变支撑座24相对检测台1之间的距离。
具体来说,调节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检测台1上的螺纹杆11及螺纹连接在螺纹杆11上的螺纹套筒13,螺纹套筒13的两侧固定有两个导向件12,导向件12上设置有条形槽,条形槽内活动安装有导向柱14,导向柱14的一端固定有圆形盘,圆形盘的外径大于导向柱14的外径,且圆形盘的外径大于条形槽的内侧间距,导向柱14的另一端与支腿8固定连接。
优选的,螺纹杆11远离检测台1的一端固定有调节盘10,通过设置的调节盘10带动螺纹杆11转动,当螺纹杆11转动时带动螺纹套筒13沿其轴向移动,螺纹套筒13轴向移动时带动两个导向件12同步跟随移动,导向件12对导向柱14产生挤压力,从而使得两个支腿8之间的角度改变,以实现支撑座24相对检测台1之间的距离调节,且由于螺纹杆11与螺纹套筒13的螺纹连接具有自锁效应,以确保支撑座24调节后的位置锁止,稳定性高。
为了确保螺纹套筒13不会跟随螺纹杆11转动,在圆形盘与导向柱14连接时,圆形盘朝向导向件12的一侧与导向件12贴合,且可相对导向件12滑动。
承接板2上还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检测轴28可拆卸连接,用于为检测轴28检测时提供转动力,其中: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承接板2上的连接轴26,连接轴26与检测轴28可拆卸连接;还包括通过电机座固定在承接板2上的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传动带27与连接轴26转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轴26上固定有卡箍,且该卡箍通过多个连接件固定有另一个用于固定检测轴28的卡箍,从而实现检测轴28与连接轴26的固定,当然也可采用其他固定方式,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的电机9工作时通过传动带27带动连接轴26转动,当连接轴26转动时带动检测轴28转动,从而为检测轴28提供驱动力。
上述的电机9采用Y-160M 2-2型号电机,该型号电机性能稳定,也可采用其他型号电机,只要满足驱动要求即可,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检测台1上固定有至少两个固定板23,固定板23远离检测台1的一端固定有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在检测时,与检测轴28的两个径向端抵接,两个径向端夹角位于45°-90°之间,且包含45°及90°,从而实现检测组件在检测时可实现检测轴28的多方位检测,以提高检测效果。
具体来说,检测组件包括固定在固定板23远离检测台1一端的L型板22及两个相互垂直设置的检测杆20,检测杆20贯穿L型板22且与L型板22滑动配合,检测杆20位于L型板22外侧的位置处套设有弹簧21,弹簧21的两端分别与检测杆20的端部及L型板22抵接;
还包括滑动变阻器18,滑动变阻器18安装在L型板22上且滑动变阻器18上的活动件与检测杆20通过连接杆19固定;
固定板23上还安装有与滑动变阻器18连接的电流检测单元。
由上可知,在检测时两个检测杆20的端部抵接在检测轴28上,当检测轴28发生振动时挤压检测杆20发生位置改变,从而通过连接杆19带动滑动变阻器18上的活动件移动,以改变滑动变阻器18的电阻值,随后通过电流检测单元对电流的改变进行记录,根据已知计算公式U=I*R可知,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当电阻改变时,电流跟随变化,因此,通过记录电流的变化值,可算出电阻改变值,电阻改变值可计算出滑动变阻器18上活动件的移动距离,进而实现检测轴28的振动幅度。
其中,还需要说明的是,当检测轴28安装后对两个检测杆20都会产生挤压力,使得检测杆20发生一定位置变化,也就是说在检测之前,弹簧21就具备一定的压缩量。
为了实现不同的记录方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电流检测单元包括安装在固定板23上且与滑动变阻器18通过导线连接的电磁铁15,电磁铁15的一端吸引有磁铁16,磁铁16与电磁铁15之间设置有与控制台15进行信号通讯的压力传感器17。
当电流发生改变时,经过电磁铁15上线圈的电流发生改变,从而实现电磁铁15的磁力改变,通过设置的压力传感器17检测电磁铁15对磁铁16的吸引力的改变,从而实现检测,检测结果发送到控制台15进行记录。
控制台5,控制台5设置在检测台1上且与驱动机构及检测组件连接,用于控制驱动机构工作,并用于检测组件检测结果的显示,控制台5为常用的按动开关配合显示器组成,属于常用的技术手段,因此本申请对此不再进行赘述。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还包括配重块3及对固定在承接板2远离检测台1的一侧的至少两个竖立杆4,竖立杆4贯穿配重块3上的通孔以对配重块3进行限位。
通过设置的配重块3可模拟检测轴18所受机器人的重量,确保模拟检测的准确性,设置的竖立杆4可方便配重块3的更换或增加,确保配重块3放置后的稳定性。
承接板2朝向检测台1的一侧还固定有两个卡座25,卡座25在检测轴28检测时卡放于检测轴28上且检测轴28可相对卡座25转动。
通过设置的卡座25可实现承接板2及承接板2上的整体重量作用于检测轴28上,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中,通过设置的可调节支腿组件可实现支撑座24相对检测台1的高度调节,以实现不同规格的检测轴28与检测组件充分接触,以确保不同规格检测轴28检测时的准确性,设置的当检测轴28发生振动时挤压检测杆20发生位置改变,从而通过连接杆19带动滑动变阻器18上的活动件移动,以改变滑动变阻器18的电阻值,随后通过电流检测单元对电流的改变进行记录,根据已知计算公式U=I*R可知,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当电阻改变时,电流跟随变化,因此,通过记录电流的变化值,可算出电阻改变值,电阻改变值可计算出滑动变阻器18上活动件的移动距离,进而实现检测轴28的振动幅度,准确性高,实用性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台(1);
两个相对设置支撑座(24),所述支撑座(24)通过可调节支腿组件安装在所述检测台(1)上,所述支撑座(24)远离所述检测台(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轴(28)承接的弧形槽;
承接板(2),所述承接板(2)相对检测台(1)水平放置,且与两个所述支撑座(24)活动连接;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承接板(2)上且与所述检测轴(28)可拆卸连接,用于为检测轴(28)检测时提供转动力;
至少两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通过固定板(23)与所述检测台(1)连接,所述检测组件在检测时,与所述检测轴(28)的两个径向端抵接,两个所述径向端夹角位于45°-90°之间,且包含45°及90°;
控制台(5),所述控制台(5)设置在所述检测台(1)上且与所述驱动机构及所述检测组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工作,并用于检测组件检测结果的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支腿组件包括:
两个支腿(8),两个所述支腿(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24)及滑动在所述检测台(1)上的两个活动件铰接;
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转动安装在所述检测台(1)上且与两个所述支腿(8)连接,用于调节两个所述支腿(8)之间的角度,以改变所述支撑座(24)相对检测台(1)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
转动安装在所述检测台(1)上的螺纹杆(11)及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11)上的螺纹套筒(13);
两个导向件(12),两个所述导向件(12)固定在所述螺纹套筒(13)的两侧;
两个凸起柱(14),两个所述凸起柱(14)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支腿(8)上,所述凸起柱(14)贯穿所述导向件(12)上设置的条形槽且与所述条形槽之间可进行径向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活动块(16),所述活动块(16)朝向所述检测台(1)的一侧呈T型结构设置,且滑动安装在设置于所述检测台(1)上的导向槽(7)内;
所述支腿(8)远离所述支撑座(24)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活动块(1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还包括配重块(3)及对固定在所述承接板(2)远离所述检测台(1)的一侧的至少两个竖立杆(4),所述竖立杆(4)贯穿所述配重块(3)上的通孔以对所述配重块(3)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2)朝向所述检测台(1)的一侧还固定有两个卡座(25),所述卡座(25)在所述检测轴(28)检测时卡放于所述检测轴(28)上且所述检测轴(28)可相对卡座(25)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转动安装在所述承接板(2)上的连接轴(26),所述连接轴(26)与所述检测轴(28)可拆卸连接;
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传动带(27)与所述连接轴(26)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L型板(22),所述L型板(22)固定在所述固定板(23)远离所述检测台(1)的一端;
两个相互垂直设置的检测杆(20),所述检测杆(20)贯穿所述L型板(22)且与所述L型板(22)滑动配合,所述检测杆(20)位于所述L型板(22)外侧的位置处套设有弹簧(21),所述弹簧(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检测杆(20)的端部及所述L型板(22)抵接;
滑动变阻器(18),所述滑动变阻器(18)安装在所述L型板(22)上且所述滑动变阻器(18)上的活动件与所述检测杆(20)通过连接杆(19)固定;
电流检测单元,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安装在所述固定板(23)上,且与所述滑动变阻器(18)通过导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固定板(23)上且与所述滑动变阻器(18)通过导线连接的电磁铁(15),所述电磁铁(15)的一端吸引有磁铁(16),所述磁铁(16)与所述电磁铁(15)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台(15)进行信号通讯的压力传感器(17)。
CN202111274199.3A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 Withdrawn CN1139452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4199.3A CN113945266A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4199.3A CN113945266A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5266A true CN113945266A (zh) 2022-01-18

Family

ID=79337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4199.3A Withdrawn CN113945266A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4526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14609A (zh) * 2022-11-04 2023-04-25 浙江泰乐玛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铠装移开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14609A (zh) * 2022-11-04 2023-04-25 浙江泰乐玛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铠装移开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CN116014609B (zh) * 2022-11-04 2023-08-15 浙江泰乐玛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铠装移开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18430B (zh) 旋翼飞行器桨叶性能测试台
CN113945266A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运行检测装置
CN112362207A (zh) 一种电机扭矩测试装置
CN115791111A (zh) 一种床垫生产用弹簧形变寿命多向监测方法
CN107314905B (zh) 一种汽车电子制动系统模拟执行器
CN217764904U (zh) 一种电机定子叠片精度检测装置
CN113884060A (zh) 一种地暖水管维修水平检测装置
CN217111461U (zh) 一种阻尼器测试设备
CN211401692U (zh) 悬浮架试验台
CN110907110B (zh) 一种刚性与柔性导向相结合的角振动台
CN109512381B (zh) 一种三维运动定位装置及验光装置
CN116046424B (zh) 一种双盘线圈式电动悬浮实验装置
CN211904631U (zh) 一种用于脚轮使用寿命和承重性能测试装置
CN111323704A (zh) 一种磁力耦合制动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12963208U (zh) 一种改进型的高精度激光三角位移传感器结构
CN111751129A (zh) 一种多功能车轮测试机构
CN221098119U (zh) 一种方便全站仪自动升降调水平装置
CN116697874B (zh) 一种静压导轨油膜厚度检测设备
CN220304815U (zh) 等速万向节试验台模拟车轮上下跳动功能的装置
CN117805613B (zh) 一种用于伺服电机的性能测试装置
CN219550076U (zh) 精密升降装置及检测系统
CN221007128U (zh) 一种用于飞行器制造的检测装置
CN218979433U (zh) 眼科手术器械上的平衡机构
CN214041096U (zh) 一种吊挂型往复式润滑油摩擦测试机
CN220795414U (zh) 一种自适应同轴度的电机性能测试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