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41159A - 扣具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扣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41159A
CN113941159A CN202010691098.5A CN202010691098A CN113941159A CN 113941159 A CN113941159 A CN 113941159A CN 202010691098 A CN202010691098 A CN 202010691098A CN 113941159 A CN113941159 A CN 1139411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t
buckle
electromagnetic
plate portion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910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41159B (zh
Inventor
邱世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gent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Brogent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gent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Brogent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20106910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411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41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1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41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11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GMERRY-GO-ROUNDS; SWINGS; ROCKING-HORSES; CHUTES; SWITCHBACKS; SIMILAR DEVICES FOR PUBLIC AMUSEMENT
    • A63G31/00Amusement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扣具装置,包含一主体单元、一卡扣单元及一锁栓单元。该主体单元包括一围绕界定一容置空间的壳体、两个设置于该壳体的第一穿孔、两个设置于该容置空间的滑块,及两个与该滑块抵接在一起的第一弹力体。该卡扣单元包括一扣片,及两个设置于该扣片的扣孔。该锁栓单元包括两个穿设于该第一穿孔的栓体,及两个与该栓体抵接在一起的第二弹力体。当该扣片与该两个滑块分离时,该两个滑块受该两个第一弹力体推动以使该两个滑块撑抵该两个栓体,当该扣片与该两个滑块接触时,该扣片可推动该两个滑块,且该两个第二弹力体将该两个栓体推入该两个扣孔并对该扣片产生锁固。据此可增加该扣片的外部拉扯力量,并可有效提升扣具装置的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扣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扣具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利用远程电子信号阻止该扣具装置被按压解锁的双重保护的扣具装置。
背景技术
提供体感效果的游乐设施会让座椅产生移动或转动以产生体感效果,为避免乘坐者发生危险,会于该座椅上设置安全带,并以具有扣片及扣具的锁固结构将乘坐者固定于椅子上,以避免乘坐者在游乐设施运行时发生危险,更可以让乘坐者贴紧座椅以感受到座椅移动时产生的体感效果。
参阅图1,为中国台湾专利I684541,说明一种扣具装置10,该扣具装置10可提供一扣片11插设,该扣具装置10包括两立式转盘101、一按键102、两电磁推杆103、两设置于该两立式转盘101与该按键102间的第一弹簧104、两分别设置于该两电磁推杆103的第二弹簧105,及两用以侦测该两电磁推杆103的侦测器106。
该立式转盘101可与该扣片11产生干涉,以将该扣片11锁固于该扣具装置10中。该按键102受外力按压后,可解除该立式转盘101的锁固状态,以使该第一弹簧104推动该立式转盘101,同时将该扣片11向外推出。
该第二弹簧105用以将该电磁推杆103推入该立式转盘101,以对该立式转盘101进行锁固,即使将该按键102按压,该立式转盘101也无法进行转动。必须将该电磁推杆103与该立式转盘101分离后,该按键102才可以解除该立式转盘101对该扣片11的锁固状态。
虽然已知技术揭露了一种扣具装置,但是实际使用时仍具有下列缺点:
一、结构复杂:
已知的立式转盘结构复杂,具有数个凹槽与凸件,以对应设置弹簧或锁固结构,无法以渐进式的方式进行组装,组装者必须以见缝插针的方式,克服弹簧结构产生的弹力,以及旋转结构因旋转产生的结构位置不固定的条件,将零件设置于该扣具装置中,结构复杂不易组装。
二、不能阻挡按键被按压:
已知的电磁推杆与立式转盘产生干涉后,按键还是可以被外力按压,虽然立式转盘因为被电磁推杆干涉的关系而无法转动,但是该按键可被按下会让乘坐者产生较多的不安心感。
三、结构强度不足:
立式转盘必须依靠转轴才能设置在扣具装置的中间,转轴连接该立式转盘的两侧臂,转轴长度较长,容易因外力产生形变,加上电磁推杆直接锁扣立式转盘,对上扣片拉扯的力量明显不足,且立式转盘上设有数个凸件,用以与其他结构产生干涉并限定转动的角度,而该数个凸件体积较小,容易产生磨损,当立式转盘产生磨损,就容易发生危险。
因此,如何修改结构加速安装时间,并具有较强的结构以加强耐用度,更可以保持扣具装置应有的功能,是相关技术人员亟需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扣具装置,该扣具装置包含一主体单元、一卡扣单元及一锁栓单元。
该主体单元包括一围绕界定一容置空间的壳体、至少一设置于该壳体的第一穿孔、至少一设置于该容置空间的滑块及至少一与该滑块抵接在一起的第一弹力体。
该卡扣单元包括一可分离地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并可分离地与该滑块抵接的扣片,及至少一设置于该扣片的扣孔。
该锁栓单元包括至少一穿设于该第一穿孔的栓体,及至少一与该栓体抵接在一起的第二弹力体。
当该扣片与该滑块分离时,该第一弹力体推动该滑块以使该滑块撑抵该栓体并阻挡该栓体进入该容置空间,当该扣片与该滑块接触时,该扣片可推动该滑块移动位置以使该第二弹力体将该栓体推入该扣孔中并使该栓体对该扣片产生锁固。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主体单元更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壳体并与该第一穿孔间隔设置的第二穿孔,该第二弹力体将该栓体推入该扣孔时,该栓体更穿设于该第二穿孔中。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扣具装置更包含一按压单元,该按压单元包括一设置于该壳体的按压体,及一与该按压体抵接的第三弹力体,该按压体可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间移动,当该滑块撑抵该栓体时,该按压体受该第三弹力体推动于该第一位置与该栓体彼此间隔,当该栓体进入该扣孔时,该栓体与该按压体连接,且该按压体受外力按压时可移动至该第二位置并带动该栓体移动位置。
本发明的再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按压单元更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按压体的支撑斜面,当该栓体进入该容置空间时,该栓体与该支撑斜面连接,当该按压体受外力按压时可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以使该支撑斜面将该栓体由该扣孔中移出。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扣具装置更包含一电磁单元,该电磁单元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壳体的电磁模块、至少一穿设于该电磁模块的电磁推杆,及至少一与该电磁推杆抵接的第四弹力体,该电磁推杆可于一第三位置及一第四位置间移动,该电磁模块激磁时可使该电磁推杆位于该第三位置,令该电磁推杆与该栓体彼此间隔,当该栓体进入该容置空间且该电磁模块未激磁时,该第四弹力体推动该电磁推杆于该第四位置,令该电磁推杆与该栓体彼此干涉用以阻挡该栓体离开该容置空间。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扣具装置更包含一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壳体并用以侦测该电磁推杆位置的侦测模块,及一与该侦测模块及该电磁模块电连接的控制模块。
本发明的再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锁栓单元更包括至少一与该栓体连接的锁栓导位体,该锁栓导位体具有两个与该壳体连接的侧壁、两个分别设置于该两个侧壁的导位部,及一与该两个侧壁连接的顶壁。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栓体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穿孔并可伸入该容置空间的锁固部、一与该锁固部连接的凸伸部,及两个分设于该凸伸部两侧并分别穿设该两个导位部的侧翼。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壳体具有一第一板部、一与该第一板部间隔的第二板部、两个间隔设置并与该第一板部与该第二板部连接的第三板部、一与该两个第三板部连接并与该第一板部间隔的第四板部,及至少一与该第一板部连接的电磁固定部,该第一板部、该第二板部及该两个第三板部相配合围绕界定出该容置空间,该第一穿孔设置于该第一板部,该第二穿孔设置于该第二板部,该按压体设置于该第一板部、该两个第三板部及该第四板部之间,该电磁模块设置于该电磁固定部中。
本发明的再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该第一板部与该第二板部的间隔距离与该扣片及该滑块的厚度相配合,以使该第一板部与该第二板部可箝制该扣片及该滑块,以使该扣片及该滑块稳固于该容置空间滑动,并使该扣片及该滑块其中之一撑抵该栓体以阻挡该栓体进入该容置空间。
本发明的有益功效在于,该第一弹力体用以推动该滑块,当该栓体离开该卡扣单元的扣孔时,该第一弹力体推动该滑块以将该扣片的位置移动并解除该扣具装置的锁扣状态。该滑块与该扣片可相互配合,以轮流撑抵该栓体,并避免该栓体进入该容置空间。当该扣片插入该容置空间,该扣片可推动该滑块移动位置,并使该栓体伸入该扣孔中,令该栓体对该扣片产生干涉,以阻止该扣片离开该容置空间。该第一穿孔与该第二穿孔相配合以撑抵该栓体,可增加该扣片的外部拉扯力量,有效提升该扣具装置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侧视示意图,说明中国台湾专利I684541,一种使用立式转盘结构的扣具装置的内部结构;
图2是一立体示意图,为本发明一种扣具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说明该扣具装置的立体态样;
图3是一分解示意图,说明于本发明的该较佳实施例中,该扣具装置的分解态样;
图4是一立体示意图,说明于该较佳实施例中,于一第一板部上设置一锁栓单元及一电磁单元的立体态样;
图5是一立体示意图,说明于该较佳实施例中,该锁栓单元的一栓体的立体态样;
图6是一立体示意图,说明于该较佳实施例中,该锁栓单元的一锁栓导位体的立体态样;
图7是一分解示意图,说明于该较佳实施例中,该电磁单元的结构分解态样;
图8是一装置功能模块图,说明于该较佳实施例中,一控制单元与该电磁单元的两个电磁模块的设置态样;
图9是一侧视剖面示意图,说明于该较佳实施例中,一卡扣单元与该主体单元分离时的侧视剖面态样;
图10是一侧视剖面示意图,说明于该较佳实施例中,该卡扣单元插入该主体单元的侧视剖面态样;
图11是一侧视剖面示意图,说明于该较佳实施例中,该电磁单元于一第四位置,以对该栓体产生干涉的侧视剖面态样;
图12是一侧视剖面示意图,说明于该较佳实施例中,该电磁单元于一第三位置,且一按压单元受外力按压,用以将该栓体推离一容置空间的侧视剖面态样。
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10 扣具装置;101 立式转盘;102 按键;103 电磁推杆;104 第一弹簧;105 第二弹簧;106 侦测器;11 扣片;201 第一外壳;202 第二外壳;203 延伸固定体;204 固定孔;205 锁固孔;206 锁固组件;3 主体单元;31 容置空间;32 壳体;321 第一板部;322 第二板部;323 第三板部;324 第四板部;325 电磁固定部;326 止挡部;33 第一穿孔;34 滑块;35 第一弹力体;36 第二穿孔;37 板部穿孔;38 滑动导位体;39 第一表面;4 卡扣单元;41 扣片;42 扣孔;43 第二表面;5 锁栓单元;51 栓体;511 锁固部;512 凸伸部;513 侧翼;514侧挡部;52 第二弹力体;53 锁栓导位体;531 侧壁;532 导位部;533 顶壁;534 弹簧开口;6 按压单元;61 按压体;62 第三弹力体;63 支撑斜面;64 解锁穿孔;65 限位凸体;7 电磁单元;71 电磁模块;72 电磁推杆;721 磁动部;722 阻挡部;73 第四弹力体;8 控制单元;81 侦测模块;82 控制模块;83 操控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相关申请专利特色与技术内容,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
参阅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及图8所示,为本发明一种扣具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该扣具装置包含一主体单元3、一卡扣单元4、一锁栓单元5、一按压单元6、一电磁单元7及一控制单元8。
于该较佳实施例,该扣具装置设置于一第一外壳201及一第二外壳202之中,该第一外壳201与该第二外壳202为该扣具装置的保护盖,可避免外界力量干涉该扣具装置的机械结构,也可以避免该扣具装置对人员产生伤害。
该扣具装置与一延伸固定体203连接,该延伸固定体203上设有一固定孔204及两个锁固孔205。该两个锁固孔205可提供两个锁固组件206穿设以将该扣具装置与延伸固定体203锁固在一起。
该固定孔204可以将该延伸固定体203固定于一座椅(图式未示出)上,以使该扣具装置设置于该座椅上,再配合一带体(图式未示出)以将一人员(图式未示出)固定在该座椅上。所述座椅是设置于游乐设施上,游乐设施会移动座椅的位置,所述带体与该扣具装置组合成安全带,以保护该人员乘坐座椅的安全,由于在游乐设施上设置具有安全带的座椅为已知技术,于此不再详述。
该主体单元3包括一围绕界定一容置空间31的壳体32、两个设置于该壳体32的第一穿孔33、两个设置于该容置空间31的滑块34、两个与该滑块34抵接在一起的第一弹力体35、两个设置于该壳体32的第二穿孔36、两个设置于该壳体32的板部穿孔37,及两个设置于该容置空间31的滑动导位体38。
该壳体32具有一第一板部321、一与该第一板部321间隔的第二板部322、两个间隔设置并与该第一板部321与该第二板部322连接的第三板部323、一与该两个第三板部323连接并与该第一板部321间隔的第四板部324、两个设置于该第一板部321的电磁固定部325,及数个设置于该第四板部324的止挡部326。
该第一板部321、该第二板部322,及该两个第三板部323相配合围绕界定出该容置空间31。该两个第一穿孔33设置于该第一板部321,该两个第二穿孔36设置于该第二板部322。
其中,该两个第三板部323与该第二板部322为同一块金属板,是以冲压的方式进行弯折,以使该两个第三板部323竖立于该第二板部322的两侧边,该两个板部穿孔37间隔设置于该第一板部321上,该两个第三板部323分别穿设于该两个板部穿孔37,并撑立于该第一板部321的两侧边,该第四板部324设置于该两个第三板部323的顶部并相互连接,该第一板部321与该第四板部324彼此间隔。该两个电磁固定部325与该第四板部324连接在一起。
该延伸固定体203夹合于该第一板部321与该第二板部322之间,该两个锁固组件206将该第一板部321、该延伸固定体203,及该第二板部322锁固在一起。该第一板部321与该第二板部322的间隔距离为该容置空间31的高度,该二滑块34的厚度与该容置空间31的高度相配合,以使该两个滑块34可于该容置空间31中滑动。
该滑动导位体38为两个锁设于该第二板部322并凸伸于该容置空间31的螺丝,该两个滑块34中具有穿孔,该两个滑动导位体38分别穿设该两个滑块34中的穿孔,用以限制该两个滑块34在该容置空间31的滑动位置。
该卡扣单元4包括一可分离地设置于该容置空间31的扣片41、两个设置于该扣片41的扣孔42、一设置于该扣片41并面向该第一板部321的第二表面43。
该第一板部321与该第二板部322的间隔距离为该容置空间31的高度,该扣片41的厚度与该容置空间31的高度相配合,以使该扣片41可于该容置空间31滑动,该容置空间31的左侧与外部空间连通,以使该扣片41可从外部空间插入该容置空间31,该扣片41也可以从该容置空间31离开。
其中,将该两个滑块34的上表面分别界定为一第一表面39,该两个第一表面39分别面对该第一板部321。由于该两个滑块34与该扣片41的厚度与该容置空间31的高度相配合,因此该两个第一表面39会与该第二表面43的高度一致。
配合参阅图9及图10所示,于该较佳实施例中,该两个第一弹力体35的垂直长度大于该容置空间31的垂直长度,因此该第一板部321与该第二板部322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用以固定该两个第一弹力体35的开孔,该数个开孔的形状概呈长方形,该数个开孔的长度与该两个第一弹力体35的长度相等,该数个开孔的宽度小于该两个第一弹力体35的宽度,以使该数个开孔侧边的第一板部321与该第二板部322可以固定该两个第一弹力体35的上下两侧。其中,设置于该数个开孔右侧的第一板部321与第二板部322可以撑抵该两个第一弹力体35的右侧,而该两个第一弹力体35的左侧分别与该两个滑块34的右侧抵接在一起,以使该两个第一弹力体35的弹力可以推动该两个滑块34于该容置空间31中向左滑动,或是该两个滑块34在外力推动下于该容置空间31中向右滑动并将该两个第一弹力体35进行压缩,实际实施时,该两个第一弹力体35可以使用其他结构来进行固定,不应以此为限。
该锁栓单元5包括两个设置于该两个第一穿孔33的栓体51、两个与该两个栓体51连接的第二弹力体52,及两个与该栓体51连接的锁栓导位体53。
该两个锁栓导位体53分别具有两个与该第一板部321连接的侧壁531、两个分别设置于该两个侧壁531的导位部532、一与该两个侧壁531连接的顶壁533,及一设置于该顶壁533的弹簧开口534。
每一栓体51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穿孔33并可伸入该容置空间31及该第二穿孔36的锁固部511、一与该锁固部511连接并设置于该两个侧壁531之间的凸伸部512、两个与该凸伸部512连接并分别由该两个导位部532向外凸伸的侧翼513,及两个设置于该凸伸部512侧边的侧挡部514。该凸伸部512可提供该第二弹力体52设置,该两个侧挡部514用以稳定该第二弹力体52的设置,以避免该第二弹力体52与其他弹簧结构相互碰触。
该弹簧开口534可以提供该第二弹力体52穿设,以方便该第二弹力体52的安装,该第二弹力体52的顶端撑抵该第四板部324,该第二弹力体52的底端与该凸伸部512相套设,以使该第二弹力体52可以将该栓体51向下推动。
当该扣片41与该两个滑块34分离时,该两个滑块34受该两个第一弹力体35推动,以使该两个滑块34的位置分别位于该两个第一穿孔33的下方,使该两个滑块34上的第一表面39撑抵该两个栓体51的锁固部511的底端,用以阻挡该两个栓体51的锁固部511进入该容置空间31。
当该扣片41与该两个滑块34接触时,该扣片41可受外力的推动,并移动该两个滑块34,以使两个滑块34离开该两个第一穿孔33下方,此时,该两个第二弹力体52将该两个栓体51的锁固部511推入该容置空间31,该两个栓体51的锁固部511穿设该扣片41的两个扣孔42,此时,该两个栓体51与该扣片41产生干涉,以阻挡该扣片41离开该容置空间31。
因为,该延伸固定体203夹合于该第一板部321与该第二板部322之间,该第一板部321与该第二板部322的间隔距离由该延伸固定体203的厚度所界定,因此该容置空间31的厚度与该延伸固定体203的厚度相同,且该扣片41及该两个滑块34的厚度与该第一板部321与该第二板部322的间隔距离相配合,因此该扣片41及该两个滑块34可于该容置空间31中以水平方向稳定的滑动。举例来说,该扣片41及该两个滑块34的厚度相等,且该扣片及该滑块的厚度小于该第一板部321与该第二板部322的间隔距离0.01公分,该第一板部321的底面与该第二板部322的顶面可以箝制该扣片41及该两个滑块34,实际实施时,该第一板部321与该第二板部322的间隔距离,或是该扣片41及该两个滑块34的厚度,应以实际的机械结构进行设置,不应以此为限。
续上所述,该第一板部321与该第二板部322可箝制该两个滑块34,以使该两个滑块34可稳固于该容置空间31中滑动,当该扣片41进入该容置空间31时,该第一板部321与该第二板部322可箝制该扣片41,以使该扣片41可稳固于该容置空间31中滑动。
当该扣片41与该两个滑块34于该容置空间31相互抵触并滑动时,该扣片41与该两个滑块34可轮流撑抵该两个栓体51,以使该两个栓体51在伸入该两个扣孔42的状况之下,才可以进入该容置空间31并伸入该两个第二穿孔36,其余状况都被该扣片41与该两个滑块34撑抵,不可进入该容置空间31。
举例来说,当该扣片41进入该容置空间31与该两个滑块34抵接并受到外力的推动时,该扣片41会将该两个滑块34推离该两个第一穿孔33的侧边,该扣片41就会紧邻的移动至该两个第一穿孔33的侧边,在该扣片41与该两个滑块34于该容置空间31滑动的同时,该两个栓体51也会在该两个滑块34的第一表面39产生滑动,并滑动至该扣片41的第二表面43,以使扣片41撑抵该两个栓体51,避免该两个栓体51进入该容置空间31。接着,当该两个扣孔42未到达该两个第一穿孔33的侧边并解除施加于该扣片41的外力时,该两个第一弹力体35会推动该两个滑块34及该扣片41,以将该扣片41推离该两个第一穿孔33的侧边,且该两个滑块34会紧邻的移动至该两个第一穿孔33的侧边,在该扣片41与该两个滑块34于该容置空间31滑动的同时,该两个栓体51也会在该扣片41的第二表面43产生滑动,并滑动至该两个滑块34的第一表面39,以使该两个滑块34撑抵该两个栓体51,避免该两个栓体51进入该容置空间31。
值得一提的是,该两个第一穿孔33设置于该第一板部321上,该两个第二穿孔36设置于该第二板部322上,该两个第二穿孔36的设置位置对应该两个第一穿孔33。该两个栓体51的锁固部511进入该容置空间31后,不仅会穿设该两个扣孔42,还会再穿设于该两个第二穿孔36。
因为该两个栓体51的锁固部511分别穿设了该两个第一穿孔33与该两个第二穿孔36,借由该两个第一穿孔33与该两个第二穿孔36所提供的撑抵力,可以使该两个栓体51的锁固部511撑抵住该扣片41的两个扣孔42,并有效对抗该卡扣单元4的横向拉力,可有效提升该扣具装置的结构强度。
该按压单元6包括一设置于该第一板部321、该两个第三板部323,及该第四板部324间的按压体61、一与该按压体61连接的第三弹力体62、两个设置于该按压体61的支撑斜面63、一设置于该按压体61的解锁穿孔64,及数个设置于该按压体61的限位凸体65。
该按压体61可于一第一位置(配合参阅图9)及一第二位置(配合参阅图12)间移动,当该两个滑块34撑抵该两个栓体51的锁固部511底端时,该按压体61受该第三弹力体62推动于该第一位置并与该两个栓体51的侧翼513彼此间隔。当该按压体61于该第一位置时,该两个栓体51的锁固部511可推入该容置空间31。
当该两个栓体51进入该容置空间31时,该两个栓体51的侧翼513与该按压体61上的两个支撑斜面63抵接,该按压体61受外力按压时可移动至该第二位置。当该按压体61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按压体61的两个支撑斜面63可支撑该两个栓体51的侧翼513,以将该锁固部511由该容置空间31移出。
该数个限位凸体65的位置与该数个止挡部326的位置相配合,该数个限位凸体65分别撑抵该数个止挡部326,以限制该按压体61于该主体单元3移动的位置,该第三弹力体62的两侧撑抵该按压体61及该电磁固定部325,用以将该按压体61向左方推动。于该较佳实施例,该限位凸体65与该止挡部326设置数量为三组,实际实施时,不应以此为限。
该电磁单元7包括两个电磁模块71、两个设置于该两个电磁模块71的电磁推杆72,及两个与该两个电磁推杆72连接的第四弹力体73。该两个电磁推杆72分别具有一设置于该电磁模块71中的磁动部721,及两个与该磁动部721连接的阻挡部722。
该两个电磁模块71分别是一种电磁线圈结构,外观概呈具有孔洞的圆柱状,并分别设置于该两个电磁固定部325中。该两个电磁推杆72的磁动部721分别设置于该两个电磁模块71的圆柱状孔洞中,并可分别受到该两个电磁模块71的电磁作用而移动位置,由于以电磁作用移动磁吸体的技术为已知技术,于此不再详加赘述。
该电磁推杆72可于一第三位置(配合参阅图10)及一第四位置(配合参阅图11)间移动。该两个电磁模块71激磁时可使该两个电磁推杆72位于该第三位置,并使该两个电磁推杆72与该两个栓体51彼此间隔,当该电磁推杆72于该第三位置时,该按压体61可以移动至该第二位置,并将该两个栓体51由该容置空间31中移出。
当该两个栓体51进入该容置空间31且该两个电磁模块71未激磁时,该两个第四弹力体73分别推动该两个电磁推杆72于该第四位置,且该两个电磁推杆72分别对该两个栓体51产生干涉,以避免该按压体61将该栓体51推出该容置空间31。
较佳地,该两个第四弹力体73分别设置于该两个阻挡部722与该电磁模块71之间,用以分别推动该两个电磁推杆72以使该两个电磁推杆72可以移动至该第四位置,该两个电磁模块71激磁时可分别将该两个电磁推杆72移动至该第三位置。
该控制单元8包括两个设置于该壳体32的两个电磁固定部325并用以侦测该两个电磁推杆72位置的侦测模块81、一与该侦测模块81及该电磁模块71电连接的控制模块82,及一与该控制模块82电连接的操控模块83。
该控制模块82是一种微控制器,可以运行程序以对游乐设施进行控制,该扣具装置设置于该游乐设施中的座椅上,该操控模块83是一种操作面板,较佳地,该操控模块83是一种触控屏幕,实际实施时,不应以此为限。
于该较佳实施例,该两个侦测模块81是一种红外线侦测器,可侦测红外线是否被遮断,来判断该两个电磁推杆72的位置。举例来说,当该两个电磁模块71激磁时,该两个电磁推杆72的阻挡部722远离该栓体51,同时该两个电磁推杆72的磁动部721会向右移动以挡住该两个侦测模块81输出的红外线,如此该侦测模块81可取得该两个电磁推杆72位于该第三位置。当该两个电磁模块71未通电时,该两个第四弹力体73会将该两个电磁推杆72向左推动,因此该两个电磁推杆72会远离该两个侦测模块81,该两个侦测模块81输出的红外线不会被挡住,如此该控制模块82就可以得知该两个电磁推杆72位于该第四位置。于该较佳实施例,该两个侦测模块81分别锁设于该两个电磁固定部325上,以侦测该两个电磁推杆72的位置,实际实施时,不应以此为限。
该操控模块83可以显示该扣具装置的状况,也可以控制该两个电磁模块71通电与否,该控制模块82可与数个扣具装置连接,并使该操控模块83显示出该数个扣具装置的状态。
于该较佳实施例,该滑块34、该锁栓单元5,及该电磁单元7设置数量为两组,只要其中一组机械结构发生问题,该两个侦测模块81就可以将侦测信息传输给该控制模块82,以使该控制模块82可借由该操控模块83发出警示信息,并停止游乐设施的动作。实际实施时,该较佳实施例,该滑块34、该锁栓单元5,及该电磁单元7的设置数量可以为一组,不应以本较佳实施例的举例为限。
本发明的扣具装置在安装时,可先将该锁栓单元5,及该按压单元6设置于该第一板部321后,再将该第四板部324锁设于该两个第三板部323,及该电磁固定部325上,如此就可以将该锁栓单元5,及该按压单元6固定在该第一板部321、该两个第三板部323,及该第四板部324之间,相对早期以立式转盘结构两个扣具,本发明的扣具装置安装相对简单。发明人进行实物组装时,具有立式转盘结构的扣具的安装时间约3~4小时,而本发明的扣具装置的安装时间约1~2小时,制造时间明显缩短,产量可以提升。
配合参阅图9,当该卡扣单元4的扣片41未进入该容置空间31时,该两个第一弹力体35将设置于该两个滑块34上的第一表面39推动至该两个第一穿孔33下方的位置,该两个滑动导位体38限制了该两个滑块34的位置,所以该两个滑块34不会冲出该容置空间31。此时,设置于该两个滑块34上的第一表面39分别撑抵住该两个栓体51的锁固部511的底部,以使该两个栓体51的锁固部511没有进入该容置空间31。
该按压体61由该第三弹力体62推动于该第一位置。当该卡扣单元4的扣片41未进入该容置空间31时,即使该按压体61受到外力按压并移动至该第二位置,也因为该栓体51的锁固部511未进入该容置空间31,该支撑斜面63无法与该栓体51的侧翼513接触,所以该扣具装置不会产生任何动作。
该控制模块82对该电磁模块71供电,以激磁该电磁模块71并对外产生磁力,以将该电磁推杆72推动于该第三位置。当该卡扣单元4的扣片41未进入该容置空间31时,即使该控制模块82切断对该电磁模块71的供电,该电磁模块71的两个阻挡部722是会被该栓体51的两个侧翼513挡住,所以该电磁推杆72是无法移动至该第四位置,此时该扣具装置也不会产生任何动作。
配合参阅图10,该卡扣单元4的扣片41推入该容置空间31时,该扣片41会推动该两个滑块34,以使该两个滑块34向右滑动,又因为该第一表面39的高度与该第二表面43的高度一致,该栓体51的锁固部511底端会从与该第一表面39抵接的状况下,改变成与该第二表面43抵接,最后,该两个扣孔42会移动至该两个栓体51的锁固部511的下方。
因为该两个扣孔42位于该两个栓体51的锁固部511的下方,所以该两个扣孔42的位置对应该两个第一穿孔33,该两个栓体51的锁固部511未被任何物体支撑,该两个第二弹力体52分别推动该两个栓体51,以使该两个栓体51的锁固部511进入该两个扣孔42中,换句话说,该两个栓体51的锁固部511进入了该容置空间31。此时,该两个栓体51的锁固部511对该扣片41产生干涉,令该扣片41无法离开该容置空间31。
配合参阅图11,接着该控制模块82取消对该两个电磁模块71的通电,该两个电磁模块71不会对外产生磁力,因此该两个第四弹力体73会将该两个电磁推杆72向左推动,以使该两个电磁推杆72移动至该第四位置。
当该两个电磁推杆72位于该第四位置时,该两个电磁推杆72的两个阻挡部722位于该两个栓体51的两个侧翼513的上方,且该两个阻挡部722分别对该两个侧翼513产生干涉,以使该两个栓体51无法往上移动。
因为该两个栓体51已经对该扣片41产生干涉,且因为该两个阻挡部722分别对该两个侧翼513产生干涉,令该按压体61无法被外力按压至该第二位置。所以该扣片41无法从该容置空间31中脱离。如此乘坐在该座椅的人员可被稳稳的固定,在一些游乐设施中,本发明的扣具装置可以保护乘坐在该座椅的人员的安全。其中,该两个侦测模块81必须都确认该两个电磁推杆72进入该第四位置,该控制模块82才可以启动游乐设施,以确保该人员确实被固定于座椅上。
如果该控制单元8失去电力,该控制模块82无法对该两个电磁模块71进行供电,乘坐在座椅上的人员是无法直接解开该扣片装置。此时可以通过一强制解锁体(图式未示出),将该扣具装置进行强制解锁,该强制解锁体是由该解锁穿孔64插入,同时抵触该按压体61及该两个电磁推杆72,以同时推动该按压体61及该两个电磁推杆72,以使该两个电磁推杆72由该第四位置移动至该第三位置,该按压体61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进一步带动该两个栓体51向上移动,以解开对该扣片41的干涉。由于强制解锁的技术与已知技术相同,于此不再详述。
配合参阅图10,当人员要离开座椅时,该控制模块82对该两个电磁模块71供电,以使该两个电磁模块71对外产生磁力,该两个电磁推杆72的磁动部721接收磁力以将该两个电磁推杆72移动至该第三位置,此时,该两个电磁推杆72的两个阻挡部722离开该两个栓体51的两个侧翼513的上方,该两个电磁推杆72未对该两个栓体51产生干涉。
配合参阅图12,接着该按压体61受外力按压,以使该按压体61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此时设置于该按压体61上的两个支撑斜面63分别撑抵该两个栓体51的一侧翼513,并将该两个栓体51向上推动。接着该两个栓体51的锁固部511会离开该容置空间31,并从该两个扣孔42离开,以使该两个栓体51未对该扣片41产生干涉,然后该两个第一弹力体35推动该两个滑块34以将该扣片41向左推动,设置于该两个滑块34的第一表面39位于该两个第一穿孔33下方。
配合参阅图9,最后释放按压该按压体61的外力,该第三弹力体62推动该按压体61从该第二位置移动至该第一位置,人员可以将该扣片41从该主体单元3的容置空间31移出。该第二弹力体52推动该栓体51向该容置空间31移动,此时,该主体单元3的第一表面39撑抵该栓体51的锁固部511的底部,以避免该栓体51进入该容置空间31。
当然,于本发明中,为了简化结构,该第一穿孔、滑块、第一弹力体、扣孔、栓体、第二弹力体、第二穿孔、支撑斜面、电磁模块、电磁推杆、第四弹力体、侦测模块及锁栓导位体的数量也可设计为一个,不应以此为限。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发明一种扣具装置确实具有下列功效:
一、提生产量:
本发明的组装方式是以一层一层堆叠设置的方式,其中,弹簧的设置相对简单,结构物不会产生滑动,可以快速将扣具装置组装完成,有效提升扣具装置的产量。
二、阻止按压:
当该两个电磁推杆72位于该第四位置时,该两个电磁推杆72的两个阻挡部722分别对该两个栓体51的两个侧翼513产生干涉,会有阻力阻挡该按压体61被外力按压。
三、结构强度增强:
于该扣具装置中,该两个栓体51是以直上直下的方式进行移动,该两个锁栓导位体53有效控制该两个栓体51的移动位置并提供支撑强度,加上该两个第一穿孔33与该两个第二穿孔36同时撑住该栓体51的锁固部511,相较早期以立式卡盘的旋转结构来说,该两个栓体51可以承受更大的拉扯力,令该卡扣单元4不易脱离该容置空间31。
综上所述,该第一板部321、该第二板部322,及该两个第三板部323围绕界定的容置空间31设有两个滑块34,该两个滑块34可以阻挡该两个栓体51进入该容置空间31。该扣片41可进入该容置空间并撑抵该两个滑块34移动位置,以使该两个栓体51的锁固部511伸入该两个扣孔42,令该两个栓体51对该扣片41产生干涉并阻挡该扣片41离开该容置空间31。
该两个第一穿孔33及该两个第二穿孔36相配合以撑抵该两个栓体51的锁固部511,有效加强该两个栓体51对该扣片41的撑抵力量,有效提升该扣具装置的结构强度。
当该两个栓体51的锁固部511伸入该两个扣孔42,该两个电磁推杆72可由该第三位置移动至该第四位置,该两个电磁推杆72的两个阻挡部722可分别对该两个栓体51的两个侧翼513产生干涉,以阻挡该两个栓体51的锁固部511离开该两个扣孔42,并阻挡该按压体61维持于该第一位置。
当该两个电磁推杆72移动至该第三位置时,该按压体61可被外力按压并从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该两个支撑斜面63可撑抵该两个栓体51的侧翼513,以使该两个栓体51的锁固部511离开该两个扣孔42,解除该两个栓体51对该扣片41的干涉。该两个第一弹力体35更可以推动该两个滑块34及该扣片41,以使该扣片41可以离开该容置空间31,并使该两个滑块34撑抵该两个栓体51的锁固部511。该扣具装置具有锁固该卡扣单元4的效果,故确实可以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扣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主体单元,该主体单元包括一围绕界定一容置空间的壳体、至少一设置于该壳体的第一穿孔、至少一设置于该容置空间的滑块,及至少一与该滑块抵接在一起的第一弹力体;
一卡扣单元,该卡扣单元包括一可分离地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并可分离地与该滑块抵接的扣片,及至少一设置于该扣片的扣孔;及
一锁栓单元,该锁栓单元包括至少一穿设于该第一穿孔的栓体,及至少一与该栓体抵接在一起的第二弹力体;
当该扣片与该滑块分离时,该第一弹力体推动该滑块以使该滑块撑抵该栓体并阻挡该栓体进入该容置空间,当该扣片与该滑块接触时,该扣片能够推动该滑块移动位置以使该第二弹力体将该栓体推入该扣孔中并使该栓体对该扣片产生锁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单元更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壳体并与该第一穿孔间隔设置的第二穿孔,该第二弹力体将该栓体推入该扣孔时,该栓体更穿设于该第二穿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按压单元,该按压单元包括一设置于该壳体的按压体,及一与该按压体抵接的第三弹力体,该按压体能够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间移动,当该滑块撑抵该栓体时,该按压体受该第三弹力体推动于该第一位置并与该栓体彼此间隔,当该栓体进入该扣孔时,该栓体与该按压体连接,且该按压体受外力按压时能够移动至该第二位置并带动该栓体移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扣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压单元更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按压体的支撑斜面,当该栓体进入该容置空间时,该栓体与该支撑斜面连接,当该按压体受外力按压时能够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以使该支撑斜面将该栓体由该扣孔中移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电磁单元,该电磁单元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壳体的电磁模块、至少一穿设于该电磁模块的电磁推杆,及至少一与该电磁推杆抵接的第四弹力体,该电磁推杆能够于一第三位置及一第四位置间移动,该电磁模块激磁时能够使该电磁推杆位于该第三位置,令该电磁推杆与该栓体彼此间隔,当该栓体进入该容置空间且该电磁模块未激磁时,该第四弹力体推动该电磁推杆于该第四位置,令该电磁推杆与该栓体彼此干涉用以阻挡该栓体离开该容置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扣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壳体用以侦测该电磁推杆位置的侦测模块,及一与该侦测模块及该电磁模块电连接的控制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栓单元更包括至少一与该栓体连接的锁栓导位体,该锁栓导位体具有两个与该壳体连接的侧壁、两个分别设置于该两个侧壁的导位部,及一与该两个侧壁连接的顶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扣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栓体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穿孔并能够伸入该容置空间的锁固部、一与该锁固部连接的凸伸部,及两个分设于该凸伸部两侧并分别穿设该两个导位部的侧翼。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一第一板部、一与该第一板部间隔的第二板部,及两个间隔设置并与该第一板部与该第二板部连接的第三板部,该第一板部、该第二板部,及该两个第三板部相配合围绕界定出该容置空间,该第一穿孔设置于该第一板部,该第二穿孔设置于该第二板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扣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板部与该第二板部的间隔距离与该扣片及该滑块的厚度相配合,以使该第一板部与该第二板部能够箝制该扣片及该滑块,以使该扣片及该滑块稳固于该容置空间滑动,并使该扣片及该滑块其中之一撑抵该栓体以阻挡该栓体进入该容置空间。
CN202010691098.5A 2020-07-17 2020-07-17 扣具装置 Active CN1139411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1098.5A CN113941159B (zh) 2020-07-17 2020-07-17 扣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1098.5A CN113941159B (zh) 2020-07-17 2020-07-17 扣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1159A true CN113941159A (zh) 2022-01-18
CN113941159B CN113941159B (zh) 2023-10-31

Family

ID=79327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91098.5A Active CN113941159B (zh) 2020-07-17 2020-07-17 扣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4115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73809B1 (en) * 2020-09-28 2024-01-24 Brogent Technologies Inc. Buckle devic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42882A (en) * 2005-06-01 2006-12-16 Yu Zong Hua Seat belt clasper
US20130154334A1 (en) * 2011-12-14 2013-06-20 Takata Corporation Seat belt locking buckle and seat belt apparatus including seat belt locking buckle
DE202018100738U1 (de) * 2018-02-12 2018-03-20 Chu Yang Co., Ltd.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eines Sicherheitsgurts
TWM559629U (zh) * 2018-01-18 2018-05-11 Cai yun zhan 扣具裝置
CN109058245A (zh) * 2018-10-24 2018-12-21 凯奇集团有限公司 游乐设施及其连接扣
TWM579055U (zh) * 2019-01-11 2019-06-11 智崴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Buckle device
TWM583217U (zh) * 2019-05-21 2019-09-11 元峰億工業有限公司 快速復位之安全帶扣具結構
CN110584273A (zh) * 2019-09-02 2019-12-20 联扬塑胶(深圳)有限公司 解锁自动分离的扣具
CN111434265A (zh) * 2019-01-11 2020-07-21 智崴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扣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42882A (en) * 2005-06-01 2006-12-16 Yu Zong Hua Seat belt clasper
US20130154334A1 (en) * 2011-12-14 2013-06-20 Takata Corporation Seat belt locking buckle and seat belt apparatus including seat belt locking buckle
TWM559629U (zh) * 2018-01-18 2018-05-11 Cai yun zhan 扣具裝置
DE202018100738U1 (de) * 2018-02-12 2018-03-20 Chu Yang Co., Ltd.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eines Sicherheitsgurts
CN109058245A (zh) * 2018-10-24 2018-12-21 凯奇集团有限公司 游乐设施及其连接扣
TWM579055U (zh) * 2019-01-11 2019-06-11 智崴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Buckle device
CN111434265A (zh) * 2019-01-11 2020-07-21 智崴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扣具装置
TWM583217U (zh) * 2019-05-21 2019-09-11 元峰億工業有限公司 快速復位之安全帶扣具結構
CN110584273A (zh) * 2019-09-02 2019-12-20 联扬塑胶(深圳)有限公司 解锁自动分离的扣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73809B1 (en) * 2020-09-28 2024-01-24 Brogent Technologies Inc. Buckle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1159B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13102B1 (en) Buckle device
CN113941159A (zh) 扣具装置
TWI749641B (zh) 扣具裝置
CA3093730C (en) Buckle device
EP3973809B1 (en) Buckle device
CN110051086B (zh) 一种安全带锁扣
US11751642B2 (en) Buckle device capable of displaying locked state
TWI782778B (zh) 扣具裝置
JP7209368B2 (ja) バックル装置
KR102122711B1 (ko) 도어락용 플러시 핸들
CN108843147B (zh) 一种安全防盗锁具
EP0066558A2 (en) Card controlling device for locking, alarm and similar lockable units
TWI674350B (zh) 感應式鎖具
CN212749994U (zh) 共享电源的锁止机构及其终端装置
KR200458045Y1 (ko) 차량용 썬루프 작동 스위치
CN210353471U (zh) 一种安全带锁扣
CN110079978B (zh) 按压式门锁的凸轮组件、按压式门锁以及洗衣机
CN212658807U (zh) 共享电源的锁止机构及其终端装置
CN216102513U (zh) 锁组件和车辆
CN214206106U (zh) 按压式锁扣模块及锁扣设备
CN115012167B (zh) 洗衣机及洗衣机关闭机门的控制方法
CN212697938U (zh) 一种易于操作的磁吸式表扣
CN212065884U (zh) 一种带开关的安全带锁扣
CN219506242U (zh) 一种锁止机构及其无人机
CN117882924A (zh) 一种磁性扣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