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40493A - 一种旅行拉杆箱的连接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旅行拉杆箱的连接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40493A
CN113940493A CN202111150847.4A CN202111150847A CN113940493A CN 113940493 A CN113940493 A CN 113940493A CN 202111150847 A CN202111150847 A CN 202111150847A CN 113940493 A CN113940493 A CN 1139404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ox
box shell
groov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508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40493B (zh
Inventor
滕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Bulaim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Bulaim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Bulaim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Bulaim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508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404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40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0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40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04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5/00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 A45C5/14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with built-in roll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10Arrangement of fasteners
    • A45C13/1023Arrangement of fasteners with elongated profiles fastened by sliders
    • A45C13/103Arrangement of zip-faste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5/00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 A45C5/03Suitc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5/00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 A45C5/04Trunks; Travelling baske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旅行拉杆箱的连接制造方法,包括注塑成型的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一侧上均设置有连接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的管条,所述管条呈“工”字状或“匚”字状或“S”型,所述管条位于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之间,并使用缝纫设备将管条与第一箱壳和第二箱壳通过车缝线缝合在一起,从而将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固定连接,然后在第一箱壳上再开设一个储存开口,在储存开口上铰接箱盖,箱盖与储存开口之间通过拉链连接,使用拉杆箱时,无需再将拉杆箱放倒和翻转,避免箱内物品混乱,方便旅行人员的取用。

Description

一种旅行拉杆箱的连接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箱包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旅行拉杆箱的连接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拉杆箱指具有拉杆和滚轮的行李箱。因其使用方便而广泛使用。同时,拉杆箱也因箱子置一拉杆,有单管拉杆及双管拉杆之分,拉杆的管亦有方管和圆管之分,以方便行走时拖着,大大减轻负担。
现有拉杆箱包括两个箱壳,两个箱壳之间铰接,且其自由侧之间通过拉链的方式进行连接,使两个箱壳闭合,而这样放东西的时候,需要将前盖和后盖拉开,将衣物和旅行用品等其他物品分别放置于两个箱壳中,最后将其中一个箱壳翻转至另一个箱壳上,最后拉上拉链;而在放置物品时,需要将两个箱壳打开并水平放置,放置后要将其中给一个箱壳翻转,最后将拉杆箱输竖起,而在两个箱壳的合拢与拉杆箱的竖起过程中,会使箱壳内部的物品位置产生混乱,同时会使一些贵重物品造成损坏,从而影响旅行人员对物品的取用。
所以,需要对拉杆箱的制造与两个箱壳的连接方式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旅行拉杆箱的连接制造方法,可在拉杆箱不放倒和翻转的情况下向箱内放置物品,避免物品混乱,方便旅行人员的取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旅行拉杆箱的连接制造方法,包括注塑成型的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一侧上均设置有连接开口,还包括用于连接的管条,所述管条呈“工”字状,其中间为支撑条,支撑条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拉杆箱箱壳的连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两个连接开口相互对准,在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壳壁之间放置管条;
步骤2:将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壳壁端部分别放入两个第一凹槽内,并使第一凹槽的内壁与壳壁端部相抵触,且壳壁的端面与支撑条相抵触,形成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预连接;
步骤3:将预连接的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放置在缝纫设备上,缝纫设备通过车缝线使壳壁与第一凹槽缝合在一起,使得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壳壁固定在第一凹槽内,完成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固定连接;
步骤4:在第一箱壳的另一侧上制作储存开口,在储存开口处设置一个与储存开口大小相同的箱盖,并将箱盖的一侧与储存开口处的壳壁铰接;
步骤5:在箱盖的其余侧与与储存开口之间设置拉链;
步骤6:将其余部件安装与第一箱壳和第二箱壳上,完成拉杆箱的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与步骤4之间设置有步骤3.1:将管条其中一个第一凹槽的上方槽壁端部远离壳壁进行弯折,然后使其覆盖在两个第一凹槽上方的车缝线上,且槽壁端部抵触于另一个第一凹槽的槽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1与步骤4之间设置有步骤3.2:将管条其中一个第一凹槽的下方槽壁端部远离壳壁进行弯折,然后使其覆盖在两个第一凹槽下方的车缝线上,且槽壁端部抵触于另一个第一凹槽的槽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管条为橡胶材质。
一种旅行拉杆箱的连接制造方法,包括注塑成型的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一侧上均设置有连接开口,还包括用于连接的管条,所述管条呈“S”型,其包括两个开口方向相反且呈上下分布的第二凹槽,拉杆箱箱壳的连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两个连接开口相互对准,在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壳壁之间放置管条;
步骤2:使第一箱壳的壳壁端部向外凸起,使管条上方的第二凹槽对准其端部,再将端部伸入第二凹槽内,且与第二凹槽的底面相抵触,然后将第二箱壳的壳壁端部伸入管条下方的第二凹槽内,并与第二凹槽的底面相抵触,完成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预连接;
步骤3:将预连接的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放置在缝纫设备上,缝纫设备通过车缝线使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壳壁分别与两个第二凹槽缝合在一起,且车缝线从下方第二凹槽的槽壁穿至第一箱壳的壳壁上,使得管条上方的第二凹槽的上侧槽壁将车缝线覆盖,可将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壳壁固定在第二凹槽内,完成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固定连接;
步骤4:在第一箱壳的另一侧上制作储存开口,在储存开口处设置一个与储存开口大小相同的箱盖,并将箱盖的一侧与储存开口处的壳壁铰接;
步骤5:在箱盖的其余侧与与储存开口之间设置拉链;
步骤6:将其余部件安装与第一箱壳和第二箱壳上,完成拉杆箱的制作。
一种旅行拉杆箱的连接制造方法,包括注塑成型的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一侧上均设置有连接开口,还包括用于连接的管条,所述管条呈“匚”字状,管条上设置有一个一侧为开口的第三凹槽,拉杆箱箱壳的连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两个连接开口相互对准,在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壳壁之间放置管条;
步骤2:使第一箱壳的壳壁端部向内凹陷,将第二箱壳的壳壁端部放入管条的第三凹槽内,并使第三凹槽的底面和内壁均与第二箱壳的壳壁相抵触,然后将第一箱壳的壳壁端部与管条的底面相抵触,且管条的侧面与第一箱壳的壳壁相抵触,完成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预连接;
步骤3:将预连接的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放置在缝纫设备上,缝纫设备通过车缝线使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壳壁端部与第三凹槽缝合在一起,使第一箱壳的壳壁端部固定在第三凹槽外,第二箱壳的壳壁端部固定在第三凹槽内,完成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固定连接;
步骤4:在第一箱壳的另一侧上制作储存开口,在储存开口处设置一个与储存开口大小相同的箱盖,并将箱盖的一侧与储存开口处的壳壁铰接;
步骤5;在箱盖的其余侧与与储存开口之间设置拉链;
步骤6;将其余部件安装与第一箱壳和第二箱壳上,完成拉杆箱的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与步骤4之间设置有步骤3.1:将第三凹槽上方的槽壁端部远离第二箱壳的壳壁进行弯折,然后使其覆盖在第三凹槽上方的车缝线上,且槽壁端部抵触于第三凹槽的另一侧上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1与步骤4之间设置有步骤3.2:将第三凹槽下方的槽壁端部远离第二箱壳的壳壁进行弯折,然后使其覆盖在第三凹槽下方的车缝线上,且槽壁端部抵触于第一箱壳的壳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工”字状或“匚”字状或“S”状的管条连接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再使用缝纫设备将管条与第一箱壳和第二箱壳通过车缝线缝合在一起,再在第一箱壳上开设一个储存开口,在储存开口上铰接箱盖,箱盖与储存开口之间通过拉链连接,使用拉杆箱时,无需再将拉杆箱放倒和翻转,避免箱内物品混乱,方便旅行人员的取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旅行拉杆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三中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箱壳;2.第二箱壳;3.管条;31.第一凹槽;32.支撑条;33.第二凹槽;34.第三凹槽;4.车缝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旅行拉杆箱的连接制造方法,包括注塑成型的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的一侧上均设置有连接开口,还包括用于连接的管条3,所述管条3呈“工”字状,其中间为支撑条32,支撑条32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31,拉杆箱箱壳的连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两个连接开口相互对准,在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的壳壁之间放置管条3;
步骤2:将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的壳壁端部分别放入两个第一凹槽31内,并使第一凹槽31的内壁与壳壁端部相抵触,且壳壁的端面与支撑条32相抵触,形成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的预连接;
步骤3:将预连接的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放置在缝纫设备上,缝纫设备通过车缝线4使壳壁与第一凹槽31缝合在一起,使得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的壳壁固定在第一凹槽31内,完成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的固定连接;
步骤4:在第一箱壳1的另一侧上制作储存开口,在储存开口处设置一个与储存开口大小相同的箱盖,并将箱盖的一侧与储存开口处的壳壁铰接;
步骤5:在箱盖的其余侧与与储存开口之间设置拉链;
步骤6:将其余部件安装与第一箱壳1和第二箱壳2上,完成拉杆箱的制作。
通过本发明中的方法制造的拉杆箱时,无需再将拉杆箱放倒以及翻转箱壳,避免箱壳内的物品混乱,方便旅行人员的对物品的取用。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步骤3与步骤4之间设置有步骤3.1:将管条3其中一个第一凹槽31的上方槽壁端部远离壳壁进行弯折,然后使其覆盖在两个第一凹槽31上方的车缝线4上,且槽壁端部抵触于另一个第一凹槽31的槽壁上。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步骤3.1与步骤4之间设置有步骤3.2:将管条3其中一个第一凹槽31的下方槽壁端部远离壳壁进行弯折,然后使其覆盖在两个第一凹槽31下方的车缝线4上,且槽壁端部抵触于另一个第一凹槽31的槽壁上。
通过将管条3的端部弯折并覆盖在车缝线4上,从而保护车缝线4,避免车缝线4被利器割断,影响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的连接效果。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管条3为橡胶材质,提高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之间的连接密封性,同时方便将管条3进行弯折。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一种旅行拉杆箱的连接制造方法,包括注塑成型的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的一侧上均设置有连接开口,还包括用于连接的管条3,所述管条3呈“S”型,其包括两个开口方向相反且呈上下分布的第二凹槽33,拉杆箱箱壳的连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两个连接开口相互对准,在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的壳壁之间放置管条3;
步骤2:使第一箱壳1的壳壁端部向外凸起,使管条3上方的第二凹槽33对准其端部,再将端部伸入第二凹槽33内,且与第二凹槽33的底面相抵触,然后将第二箱壳2的壳壁端部伸入管条3下方的第二凹槽33内,并与第二凹槽33的底面相抵触,完成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的预连接;
步骤3:将预连接的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放置在缝纫设备上,缝纫设备通过车缝线4使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的壳壁分别与两个第二凹槽33缝合在一起,且车缝线4从下方第二凹槽33的槽壁穿至第一箱壳1的壳壁上,使得管条3上方的第二凹槽33的上侧槽壁将车缝线4覆盖,可将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的壳壁固定在第二凹槽33内,完成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的固定连接;
步骤4:在第一箱壳1的另一侧上制作储存开口,在储存开口处设置一个与储存开口大小相同的箱盖,并将箱盖的一侧与储存开口处的壳壁铰接;
步骤5:在箱盖的其余侧与与储存开口之间设置拉链;
步骤6:将其余部件安装与第一箱壳1和第二箱壳2上,完成拉杆箱的制作。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一种旅行拉杆箱的连接制造方法,包括注塑成型的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的一侧上均设置有连接开口,还包括用于连接的管条3,所述管条3呈“匚”字状,管条3上设置有一个一侧为开口的第三凹槽34,拉杆箱箱壳的连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两个连接开口相互对准,在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的壳壁之间放置管条3;
步骤2:使第一箱壳1的壳壁端部向内凹陷,将第二箱壳2的壳壁端部放入管条3的第三凹槽34内,并使第三凹槽34的底面和内壁均与第二箱壳2的壳壁相抵触,然后将第一箱壳1的壳壁端部与管条3的底面相抵触,且管条3的侧面与第一箱壳1的壳壁相抵触,完成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的预连接;
步骤3:将预连接的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放置在缝纫设备上,缝纫设备通过车缝线4使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的壳壁端部与第三凹槽34缝合在一起,使第一箱壳1的壳壁端部固定在第三凹槽34外,第二箱壳2的壳壁端部固定在第三凹槽34内,完成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的固定连接;
步骤4:在第一箱壳1的另一侧上制作储存开口,在储存开口处设置一个与储存开口大小相同的箱盖,并将箱盖的一侧与储存开口处的壳壁铰接;
步骤5;在箱盖的其余侧与与储存开口之间设置拉链;
步骤6;将其余部件安装与第一箱壳1和第二箱壳2上,完成拉杆箱的制作。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步骤3与步骤4之间设置有步骤3.1:将第三凹槽34上方的槽壁端部远离第二箱壳2的壳壁进行弯折,然后使其覆盖在第三凹槽34上方的车缝线4上,且槽壁端部抵触于第三凹槽34的另一侧上。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步骤3.1与步骤4之间设置有步骤3.2:将第三凹槽34下方的槽壁端部远离第二箱壳2的壳壁进行弯折,然后使其覆盖在第三凹槽34下方的车缝线4上,且槽壁端部抵触于第一箱壳1的壳壁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三中,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的壳壁呈相互重叠状,能够提高第一箱壳1与第二箱壳2之间的连接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旅行拉杆箱的连接制造方法,包括注塑成型的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一侧上均设置有连接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的管条,所述管条呈“工”字状,其中间为支撑条,支撑条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拉杆箱箱壳的连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两个连接开口相互对准,在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壳壁之间放置管条;
步骤2:将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壳壁端部分别放入两个第一凹槽内,并使第一凹槽的内壁与壳壁端部相抵触,且壳壁的端面与支撑条相抵触,形成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预连接;
步骤3:将预连接的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放置在缝纫设备上,缝纫设备通过车缝线使壳壁与第一凹槽缝合在一起,使得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壳壁固定在第一凹槽内,完成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固定连接;
步骤4:在第一箱壳的另一侧上制作储存开口,在储存开口处设置一个与储存开口大小相同的箱盖,并将箱盖的一侧与储存开口处的壳壁铰接;
步骤5:在箱盖的其余侧与与储存开口之间设置拉链;
步骤6:将其余部件安装与第一箱壳和第二箱壳上,完成拉杆箱的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拉杆箱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与步骤4之间设置有步骤3.1:将管条其中一个第一凹槽的上方槽壁端部远离壳壁进行弯折,然后使其覆盖在两个第一凹槽上方的车缝线上,且槽壁端部抵触于另一个第一凹槽的槽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旅行拉杆箱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1与步骤4之间设置有步骤3.2:将管条其中一个第一凹槽的下方槽壁端部远离壳壁进行弯折,然后使其覆盖在两个第一凹槽下方的车缝线上,且槽壁端部抵触于另一个第一凹槽的槽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旅行拉杆箱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条为橡胶材质。
5.一种旅行拉杆箱的连接制造方法,包括注塑成型的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一侧上均设置有连接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的管条,所述管条呈“S”型,其包括两个开口方向相反且呈上下分布的第二凹槽,拉杆箱箱壳的连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两个连接开口相互对准,在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壳壁之间放置管条;
步骤2:使第一箱壳的壳壁端部向外凸起,使管条上方的第二凹槽对准其端部,再将端部伸入第二凹槽内,且与第二凹槽的底面相抵触,然后将第二箱壳的壳壁端部伸入管条下方的第二凹槽内,并与第二凹槽的底面相抵触,完成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预连接;
步骤3:将预连接的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放置在缝纫设备上,缝纫设备通过车缝线使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壳壁分别与两个第二凹槽缝合在一起,且车缝线从下方第二凹槽的槽壁穿至第一箱壳的壳壁上,使得管条上方的第二凹槽的上侧槽壁将车缝线覆盖,可将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壳壁固定在第二凹槽内,完成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固定连接;
步骤4:在第一箱壳的另一侧上制作储存开口,在储存开口处设置一个与储存开口大小相同的箱盖,并将箱盖的一侧与储存开口处的壳壁铰接;
步骤5:在箱盖的其余侧与与储存开口之间设置拉链;
步骤6:将其余部件安装与第一箱壳和第二箱壳上,完成拉杆箱的制作。
6.一种旅行拉杆箱的连接制造方法,包括注塑成型的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一侧上均设置有连接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的管条,所述管条呈“匚”字状,管条上设置有一个一侧为开口的第三凹槽,拉杆箱箱壳的连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两个连接开口相互对准,在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壳壁之间放置管条;
步骤2:使第一箱壳的壳壁端部向内凹陷,将第二箱壳的壳壁端部放入管条的第三凹槽内,并使第三凹槽的底面和内壁均与第二箱壳的壳壁相抵触,然后将第一箱壳的壳壁端部与管条的底面相抵触,且管条的侧面与第一箱壳的壳壁相抵触,完成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预连接;
步骤3:将预连接的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放置在缝纫设备上,缝纫设备通过车缝线使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壳壁端部与第三凹槽缝合在一起,使第一箱壳的壳壁端部固定在第三凹槽外,第二箱壳的壳壁端部固定在第三凹槽内,完成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的固定连接;
步骤4:在第一箱壳的另一侧上制作储存开口,在储存开口处设置一个与储存开口大小相同的箱盖,并将箱盖的一侧与储存开口处的壳壁铰接;
步骤5;在箱盖的其余侧与与储存开口之间设置拉链;
步骤6;将其余部件安装与第一箱壳和第二箱壳上,完成拉杆箱的制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旅行拉杆箱的连接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与步骤4之间设置有步骤3.1:将第三凹槽上方的槽壁端部远离第二箱壳的壳壁进行弯折,然后使其覆盖在第三凹槽上方的车缝线上,且槽壁端部抵触于第三凹槽的另一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旅行拉杆箱的连接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1与步骤4之间设置有步骤3.2:将第三凹槽下方的槽壁端部远离第二箱壳的壳壁进行弯折,然后使其覆盖在第三凹槽下方的车缝线上,且槽壁端部抵触于第一箱壳的壳壁上。
CN202111150847.4A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旅行拉杆箱的连接制造方法 Active CN1139404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0847.4A CN113940493B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旅行拉杆箱的连接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0847.4A CN113940493B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旅行拉杆箱的连接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0493A true CN113940493A (zh) 2022-01-18
CN113940493B CN113940493B (zh) 2023-05-02

Family

ID=79329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50847.4A Active CN113940493B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旅行拉杆箱的连接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4049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70430Y (zh) * 2005-02-21 2006-04-12 赖伟浤 行李箱的组合结构
CN203028395U (zh) * 2012-11-23 2013-07-03 东莞市莎米特箱包有限公司 一种行李箱管条及使用该种管条的行李箱
CN103410820A (zh) * 2013-08-01 2013-11-27 东莞市莎米特箱包有限公司 箱体连接结构
CN105533964A (zh) * 2016-02-06 2016-05-04 芊茂(浙江)拉链有限公司 双向对应定位配置开口拉链的箱包缝合加工方法及配置双端开口拉链的箱包结构
CN109744698A (zh) * 2019-03-15 2019-05-14 嘉兴市龙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箱体及拉杆箱
CN110419835A (zh) * 2019-07-09 2019-11-08 广东美加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旅行箱及其制作方法
CN211354164U (zh) * 2019-12-31 2020-08-28 邓俊雄 一种前开盖铝框行李箱
CN211882592U (zh) * 2020-02-25 2020-11-10 邓俊雄 一种旅行箱管体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70430Y (zh) * 2005-02-21 2006-04-12 赖伟浤 行李箱的组合结构
CN203028395U (zh) * 2012-11-23 2013-07-03 东莞市莎米特箱包有限公司 一种行李箱管条及使用该种管条的行李箱
CN103410820A (zh) * 2013-08-01 2013-11-27 东莞市莎米特箱包有限公司 箱体连接结构
CN105533964A (zh) * 2016-02-06 2016-05-04 芊茂(浙江)拉链有限公司 双向对应定位配置开口拉链的箱包缝合加工方法及配置双端开口拉链的箱包结构
CN109744698A (zh) * 2019-03-15 2019-05-14 嘉兴市龙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箱体及拉杆箱
CN110419835A (zh) * 2019-07-09 2019-11-08 广东美加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旅行箱及其制作方法
CN211354164U (zh) * 2019-12-31 2020-08-28 邓俊雄 一种前开盖铝框行李箱
CN211882592U (zh) * 2020-02-25 2020-11-10 邓俊雄 一种旅行箱管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0493B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12731B (zh) 保护器及线束
CN103005808B (zh) 行李箱特别是手提箱
CN204271392U (zh) 连接器模块固定框架
CN104466562B (zh) 连接器模块固定框架
CN102538354B (zh) 门壳角部结构及冰箱门体
CN204983926U (zh) 冰箱暗把手
CN113940493A (zh) 一种旅行拉杆箱的连接制造方法
CN207220317U (zh) 防盗拉链及包
CN211882592U (zh) 一种旅行箱管体
CN217089838U (zh) 一种旅行拉杆箱
CN106487968A (zh) 手机支架
CN206141991U (zh) 折叠收纳盒
CN212260762U (zh) 一种连接固定箱壳的箱框
CN206987097U (zh) 一种节能建筑一体化t形eps模块
CN206259988U (zh) 手机支架
CN206449994U (zh) 内胆组件、制冷设备用箱体及制冷设备
CN217623114U (zh) 一种phev耐高压塑料燃油箱内部的支撑杆结构
CN208971090U (zh) 接线盒
CN202222988U (zh) 一种可折叠的便携旅行衣架
CN207313973U (zh) 一种伸缩式方形晾晒杆
CN214432440U (zh) 手机防水袋
CN205962984U (zh) 一种无明扣的防盗袋及裤子
CN206238664U (zh) 一种衣领领口保护包
CN211747494U (zh) 一种锁扣结构以及折叠储物箱
CN210407471U (zh) 一种箱包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