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9381A - 车轮保持器 - Google Patents

车轮保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9381A
CN113939381A CN202080036682.5A CN202080036682A CN113939381A CN 113939381 A CN113939381 A CN 113939381A CN 202080036682 A CN202080036682 A CN 202080036682A CN 113939381 A CN113939381 A CN 1139393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wheel holder
movable
force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366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克劳迪娅·霍夫曼
斯特凡妮·彼得斯
伊尔切夫·特伦达菲尔
克里斯汀·瓦格曼
尼古拉·甘瑟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sbat Automotive Testing Solu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st Bart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st Bart LLC filed Critical Best Bart LLC
Publication of CN113939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93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0/00Means for holding wheels or parts thereof
    • B60B30/02Means for holding wheels or parts thereof engaging the tyre, e.g. the tyre being mounted on the wheel ri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0/00Means for holding wheels or parts thereof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2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G01B21/26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for testing wheel align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G01B5/255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for testing wheel align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210/00Aspect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any group under G01B, e.g. of wheel alignment, caliper-like sensors
    • G01B2210/10Wheel alignment
    • G01B2210/12Method or fixture for calibrating the wheel align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 And Mounting Of Devices That Control Transmission Of Motive Force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固定到车轮(1)、尤其机动车车轮(1)的车轮保持器(2)包括:至少两个臂部(22、23、24),自车轮保持器(2)基板(10)径向向外延伸,每个臂部(22、23、24)具有至少一个可径向移动的活动件(32、33、34);中央旋转件(40),以可旋转方式布置于车轮保持器(2)的中心(28);及至少两个耦合件(52、53、54),均延伸于活动件(32、33、34)之一与中央旋转件(40)之间,以通过旋转件(40)旋转而使活动件(32、33、34)可径向移动。旋转件(40)经自由轮系统(100)附接到车轮保持器基板(10)。自由轮系统(100)具有旋转件(40)沿自由轮转方向旋转而旋转件(40)沿与自由轮转方向相反的阻挡方向旋转受阻的至少一种操作状态。

Description

车轮保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保持器或车轮夹持器,特别是一种用于车辆车轮定位测量的车轮保持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安装方法以及一种将这种车轮保持器从车辆、特别是机动车辆的车轮上卸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车轮定位测量而言,通常安装车轮保持器,其适于支承传感器和/或测量标记(“目标”)到待测车辆的车轮上以便进行定位测量。这种车轮保持器的处理,特别是其与车辆车轮的附装和拆装,通常十分复杂困难。特别是需要使用双手来执行若干工作步骤。车轮保持器的附装错误和/或失准可能会导致车轮定位测量的测量结果篡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简化车轮保持器到车辆车轮上的安装和拆装,并降低安装错误和/或失准的风险。
本发明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为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保持器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4和15所述的安装和拆离车轮保持器的方法。有利的改进方案可参阅从属权利要求。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保持器,其设置用于固定到车轮,特别是固定到机动车辆的车轮,并包括自车轮保持器的中心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至少两个臂部。每个臂部包括静止件以及可相对于静止件移动的至少一个活动件,例如滑架。活动件可相对于静止件沿径向移动,从而可以通过使活动件沿径向移动而改变每个臂部的长度。
所述车轮保持器包括同步系统,其具有以可旋转方式布置于车轮保持器的中心的中央旋转件以及至少两个耦合件,这些耦合件各自延伸于活动件之一与中央旋转件之间,以便通过旋转件的旋转而使活动件可沿径向移动,反之亦然,通过活动件之中的至少一个的移动而使旋转件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车轮保持器的臂长可以简单地通过使活动件沿径向移动来改变,以便将车轮保持器固定到车轮上以及将车轮保持器从车轮上释放。同步系统使活动件的移动同步,使得全部活动件始终同步移动,即全部向内或全部向外并跨越相同的移动距离。
旋转件安装于具有自由轮系统的车轮保持器的基板上。自由轮系统具有旋转件可沿自由轮转方向旋转而旋转件沿与自由轮转方向相反的阻挡方向旋转受阻挡的至少一种操作状态。
特别地,自由轮系统具有第一操作状态和第二操作状态,其中自由轮转方向和阻挡方向在第一操作状态和第二操作状态下相互颠倒。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将根据本发明的车轮保持器安装到车轮、特别是安装到机动车辆的车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自由轮系统进入活动件可沿径向向外移动到安装位置而活动件向内移动受阻挡的安装状态。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使活动件沿径向向外移动以增长臂部的长度;使具有伸长臂部的车轮保持器施加到车轮,特别是机动车辆的车轮;使自由轮系统进入活动件可沿径向向内移动而活动件向外移动受阻挡的固定状态;以及使活动件沿径向向内移动到固定位置,在此固定位置上将车轮保持器固定到车轮。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夹持装置对活动件施加指向中心的附加力以便将车轮保持器特别安全地固定到车轮。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将根据本发明的车轮保持器从车轮、特别是从机动车辆的车轮上拆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自由轮系统进入活动件可沿径向向外移动而活动件向内移动受阻挡的安装状态;使活动件沿径向向外移动到安装位置以增长臂部的长度;以及使车轮保持器从车轮上拆离。如果车轮保持器设置有夹持装置,则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释放夹持装置以使活动件能够沿径向向外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车轮保持器可易于稳固地安装到车轮以及从车轮上卸下。由于自由轮机构在安装状态下的阻挡作用,当车轮保持器施加到车轮时,活动件无需借助人力也能保持在安装位置上。特别地,不存在活动件以不受控的方式向内移动的风险。因此,大幅降低安装车轮保持器时受伤的风险。根据本发明的车轮保持器同样适用于惯用右手者和惯用左手者。
在一实施例中,自由轮系统呈棘轮机构的形式,该棘轮机构具有带齿转子和至少一个与转子齿啮合的活动锁定构件。棘轮机构(例如也用于工具中)提供了经验证可靠的自由轮系统。但代替棘轮机构,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自由轮机构。例如,还有用于自行车后轮的自由轮机构。
在一实施例中,自由轮系统可在第一操作状态与第二操作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操作状态下,旋转件可相对于臂部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旋转件逆时针旋转受阻挡,在第二操作状态下,旋转件可相对于臂部沿逆时针旋转而旋转件顺时针旋转受阻挡。以此方式,自由轮系统可在安装状态与固定状态之间切换。
在一实施例中,自由轮系统可切换到旋转件可双向自由旋转的第三操作状态。在该操作状态下,停用自由轮机构的阻挡功能,活动件可双向自由移动,即向内和向外移动。
在这种第三操作状态下,车轮保持器或适配器的作用类似于无自由轮系统的常规车轮适配器。第三操作状态允许熟练使用常规车轮适配器的用户无需适应即可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车轮适配器,从而扩大了车轮适配器的应用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车轮保持器包括夹持装置,其设计为在张紧状态下对自由轮系统施加力,以便通过自由轮系统的旋转而对活动件施加指向车轮保持器的中心的附加力(“张紧力”)。通过对活动件施加指向车轮保持器中心的附加力,车轮保持器可以特别稳固地固定到车轮。
在一实施例中,夹持装置包括夹持柄和夹持力传递件。夹持力传递件适于将施加于夹持柄上的夹持力传递到棘轮系统或旋转件。夹持力传递件可以包括包括杆、链、丝或牵索、带和/或液压系统。
在一实施例中,夹持装置包括允许在张紧状态下锁定夹持装置的锁定机构,使得夹持装置所产生的夹持力施加到活动件而无需用户的进一步动作,特别是无需手动把握夹持柄。锁定机构可以特别是包括可释放的棘轮机构,例如具有锯齿几何形状,其自动将夹持装置锁定于张紧状态并可释放以允许从车轮上拆离车轮保持器。
在一实施例中,自由轮系统具有以可旋转方式安装于基板上的主体以及连接到旋转件的旋转体。力传递件连接到自由轮系统的主体,以便通过对自由轮系统的主体施加张紧力而允许对旋转件进行张紧,使其对活动件施加附加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轮保持器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装置,其经由力传递件连接到活动件之一,并设计为经由力传递件对这个活动件施加指向车轮保持器的中心的力。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力传递件基本上平行于车轮保持器的臂部之一延伸,特别是沿着臂部之一延伸。以此方式,作用力可以特别高效地从驱动装置传递到车轮保持器的活动件。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力传递件包括杆、链、丝、牵索、特别是钢丝牵索(如用作鲍登线)或带。这种力传递件呈柔性,使得它可易于布设在驱动装置与相应的活动件之间。柔性力传递件可以例如绕过辊。柔性力传递件也可以缠绕到驱动装置的旋转件上,例如轮、辊或筒上,以对活动件施加拉力或牵引力。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个驱动装置包括轮、辊或筒,并且至少一个力传递件可缠绕到轮、辊或筒上以对活动件施加拉力。在一实施例中,轮、辊或筒可绕轴旋转,该轴正交于臂部的公共面定位。以此方式,拉力可以从驱动装置高效地传递到活动件之一。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个驱动装置包括设计为驱动力传递件的弹性件。例如,弹性件可以是螺旋弹簧。螺旋弹簧允许提供低成本又可靠的驱动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个驱动装置布置于车轮保持器的中心之外,特别是与旋转件绕着旋转的中心轴(“旋转件轴”)间隔开。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个驱动装置特别是布置于车轮保持器的两个相邻臂部之间的区域/角度中。特别地,至少一个驱动装置可以布置于车轮保持器的两个相邻臂部之间的基板附近和/或邻近基板。
这种配置允许车轮保持器的构型特别节省空间又紧凑。特别地,车轮保持器在正交于车轮保持器的臂部所跨越平面的方向上的尺寸(厚度)可以保持很小。另外,这种配置允许至少一个驱动装置所产生的力高效地传递到活动件之一。
在另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个驱动装置布置于车轮保持器的中心处,特别是布置于旋转件轴上。
在一实施例中,车轮保持器包括至少两个驱动装置和至少两个力传递件。通过利用两个以上驱动装置,可以增大作用于活动件上的总弹力(“总力”)。通过施加很高的总力,车轮保持器可以特别安全又紧密地固定到车轮。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布置于车轮保持器的不同臂部之间并作用于车轮保持器的不同活动件上。通过将驱动装置所施加的力分布到几个活动件,可以减小作用于耦合件和旋转件上的力。耦合件和旋转件则可构造得质量更小,即更轻且用材更少,从而可以用更低成本构造而成。
在一实施例中,旋转件可绕旋转件的轴旋转,该轴正交于臂部的公共面定位,且/或耦合件基本上平行于臂部所跨越的虚拟面延伸。以此方式,活动件的移动可以特别有效地彼此同步。
在一实施例中,旋转件设计为星形旋转件,包括中央部和至少两个旋转件臂体,并且每个耦合件连接到旋转件臂体之一。通过构造有旋转件臂体的星形旋转件,用料很少即可实现机械传动,以增大旋转件旋转预定角度时耦合件移动经过的移动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耦合件各自以可枢转方式连接到旋转件和活动件,以便能够将力从旋转件高效地传递到活动件。
在一实施例中,车轮保持器具有三个臂部,允许车轮保持器稳固地附装到车轮。特别地,三个臂部可以120°等角距离的对称配置定位,但也可能成其他角距离。
在其他可行实施例中,车轮保持器具有多于三个臂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车轮保持器的示例性实施例予以详述。
图1示出车轮保持器附装到车轮时的车轮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轮保持器的透视图;
图3示出图2所示车轮保持器的俯视图;
图4示出图2和图3所示车轮保持器的分解图;
图5示出与图2至图4所示的车轮保持器配合使用的驱动装置的分解图。
图6示出与图2至图4所示的车轮保持器配合使用的自由轮系统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车轮1连同安装于车轮1上并具有附接到其上的目标3的车轮保持器或车轮夹持器2的简化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轮保持器2的透视图。图3示出图2所示车轮保持器的俯视图,图4示出图2所示车轮保持器2的分解图。
车轮保持器2包括基板10和自车轮保持器2的中心部(“中心”)28径向向外延伸的三个臂部22、23、24。臂部22、23、24基本上平行于基板10的平面延伸。臂部22、23、24可以但不必相对互成120°等角距离定位。
臂部22、23、24之一具有构造于其上的手柄15,以便于搬运和操作车轮保持器2。
中心轴(“旋转件轴”)30垂直于基板10延伸穿过车轮保持器2的中心28。
臂部22、23、24各自包括静止内件32b、33b、34b和可相对于静止内件32b、33b、34b的活动外件32a、33a、34a,该活动外件32a、33a、34a可沿相应的内件32b、33b、34b在径向上移动,特别是滑动。臂部22、23、24在径向方向上的长度即可通过使外件32a、33a、34a沿着内件32b、33b、34b移动、特别是滑动而改变。
外件32a、33a、34a背离中心28的外端处安装有基本上与臂部22、23、24成直角延伸的爪部12、13、14。爪部12、13、14设计为当车轮保持器2附装到车轮1(如图1所示)时抵靠到车轮1(图2至图4未示出)的胎面7上,以使车轮保持器2固定到车轮1。
通过使外件32a、33a、34a沿径向向外移动/滑动,臂部22、23、24的长度有所增长,使得车轮保持器2可易于沿车轮1的轴向附装到车轮1。通过使外件32a、33a、34a向内移动,即朝向中心28的方向移动,臂部22、23、24的长度有所缩短,使得爪部12、13、14抵靠到车轮1的胎面7上并将车轮保持器2固定到车轮1,如图1所示。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轮保持器2还包括中央旋转件40,例如旋转板40。旋转件40安装于基板10的中心28处的中心轴30上,使得它可绕中心轴30旋转。旋转件40基本上平行于基板10和臂部22、23、24所跨越的虚拟面延伸。
每个活动件32a、33a、34a通过相应的耦合件52、53、54连接到旋转件40。
每个耦合件52、53、54指向中心28的内端52b、53b、54b以可移动方式、特别是可枢转方式连接到旋转件40。每个耦合件52、53、54背离中心28的外端52a、53a、54a以可移动方式、特别是可枢转方式连接到活动件32a、33a、34a之一。耦合件52、53、54即可相对于旋转件40和活动件32a、33a、34a在基本上平行于基板10平面延伸的平面中枢转。
耦合件52、53、54使旋转件40绕中心轴30的任何旋转运动转换成活动件32a、33a、34a在径向上沿着静止内件32b、33b、34b的平移运动,反之亦然。因此,通过使旋转件40绕中心轴30旋转,活动件32a、33a、34a可沿着内件32b、33b、34b在径向上同步移动,从而改变臂部22、23、24的长度。同样地,当活动件32a、33a、34a在径向上沿着内件32b、33b、34b移动时,旋转件40绕中心轴30旋转。
通过旋转件40和耦合件52、53、54,使臂部22、23、24的活动件32a、33a、34a彼此耦合,以当活动件32a、33a、34a之一移动时使得全部活动件32a、33a、34a进而也使得爪部12、13、14同步移动,即以相同方向(“向内”或“向外”)并以相同速度同步移动。旋转件40和耦合件52、53、54即构成同步系统。
通过使活动件32a、33a、34a之一移动,即可易于调节根据本发明的车轮适配器2的爪部11、12、13之间的距离,从而可易于特别是仅用单手将车轮保持器2施加到车轮1。
在图2至图4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耦合件52、53、54设计为耦合杆52、53、54。耦合杆52、53、54可以例如由冲压钣金件构成。
耦合件52、53、54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前提是它们满足前述功能,即,将旋转件40与活动件32a、33a、34a耦合以使旋转件40的旋转运动引起活动件32a、33a、34a的平移运动,反之亦然。
在图2至图4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旋转件40呈星形旋转件40的形式,其三个旋转件臂体(“旋转件突角”)自旋转件40的中心部径向向外延伸。耦合件52、53、54的内端52b、53b、54b各自以可枢转方式连接到旋转件臂体42、43、44之一的外部。
通过旋转件40的星形设计,使用很少开销和很少材料即可实现机械传动,这会在旋转件40绕中心轴30旋转预定角度时增长活动件32a、33a、34a沿径向移动经过的距离。
然而,图中所示的旋转件40的旋转件臂体42、43、44并非本发明的必要特征。旋转件40也可以例如呈圆形、特别是圆环形或椭圆形、盘形或角形、例如三角形、正方形或多边形盘的形式。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车轮保持器2还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装置64,其设计为驱动或驱动下移动活动件32、33、34之中的至少一个。
图2至图4所示的车轮保持器2包括单独一个设计为驱动臂部24的活动件34a的驱动装置64。然而,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轮保持器2也可以包括多个驱动装置64,特别是每一个臂部22有单独的驱动装置64、23、24。
驱动装置64布置于车轮保持器2的两个相邻臂部23、24之间。特别地,驱动装置64以两个相邻臂部23、24在基板10处成角度的方式布置。
在图中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驱动装置64布置于车轮保持器2的中心28处,特别是布置于中心轴(“旋转件轴”)30上。
驱动装置64连接到相关联的力传递件74的内端。力传递件74的外端连接到活动件34a。
驱动装置64连同力传递件74形成驱动系统64、74,该驱动系统驱动或驱动下移动连接到力传递件74的活动件34a。特别地,驱动装置64设计为对力传递件74施加弹力,该弹力在朝向车轮保持器2的中心28的方向上弹性地拉动力传递件74,进而也弹性地拉动连接到力传递件74的活动件34a。
尽管如图2至图4所示的车轮保持器2具有仅一个驱动装置64,其驱动活动件32a、33a、34a之中的仅一个,通过同步系统40、52、53、53使活动件32a、33a、34a耦合/同步的作用是当活动件32a、33a、34a之中的至少一个和/或爪部12、13、14之一移动时使车轮保持器2的活动件32a、33a、34a和爪部12、13、14沿臂部22、23、24的静止件32b、33b、34b径向同步移动。
特别地,活动件32a、33a、34a和/或爪部12、13、14可以克服驱动装置64(例如借助人力)所产生的作用于朝向车轮保持器2的中心28方向上的弹力而向外移动,以伸长臂部22、23、24,从而车轮保持器2可便于附装到车轮1上或从车轮1上拆离。
由于驱动装置64所产生的弹力指向车轮保持器2的中心28,在外件32a、33a、34a的移动范围内,即其最大路径长度内,车轮保持器2自动适应车轮1在径向上的不同尺寸(直径D)。根据本发明的车轮保持器2即可非常简易地附装到不同尺寸的车轮1并从这些车轮1上拆离。
图5示出驱动装置64可用于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车轮保持器2时的放大分解图。
图5所示的驱动装置64具有绕中心轴114延伸的基本上旋转对称的外壳104。轴114上附接有筒94。筒94可绕轴114旋转并设计为将柔性力传递件74、例如柔性钢丝绳在筒94上卷起。
轴114基本上正交于车轮保持器2的臂部22、23、24所跨越的平面定位。
柔性力传递件74也可以呈链、带、丝等形式,前提是可缠绕到筒94或轮或类似旋转件(图中未示出)上,并能够将足够大的力从驱动装置64传递到活动件34a。
筒94与轴114之间布置有弹性件84,例如螺旋弹簧。弹性件84连接到筒94和轴114,使得它驱动筒94移动,使得筒94致力于绕轴114旋转,如此卷起并进而缩短柔性力传递件74。
通过将柔性力传递件74卷绕于筒94上,力传递件74对连接到力传递件74的第二端(图5未示出)的活动件34a施加弹力(拉力),用弹力试图在朝向车轮保持器2的中心28的方向上拉动活动件34a。
当车轮保持器2的爪部12、13、14被拉开时,从筒94上解绕力传递件74。
通过从筒94上解绕力传递件74引起筒94绕轴114旋转,这在连接到筒94的弹性件84中产生附加张力。因此,一旦用户施力拉开活动件32a、33a、34a或移开爪部12、13、14(例如因为爪部12、13、14被释放),车轮保持器2的活动件34a便被力传递件74再次朝向车轮保持器2的中心28的方向拉动。
旋转件40经由自由轮系统100附接到车轮保持器的基板10。图6示出自由轮系统100的外部透视图。
自由轮系统100包括附接到基板10的主体108以及可相对于主体108旋转的旋转体103。旋转件40(图6未示出)安装于旋转体103上。
自由轮系统100还包括切换杆106,其允许自由轮系统100在至少两个不同的操作状态之间切换。
在第一操作状态下,旋转体103连同旋转件40可相对于主体108沿顺时针方向(“自由轮转方向”)旋转,如图2和图3中的图示所示,而旋转体103沿相反方向(“阻挡方向”)、即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受阻挡。
在第一操作状态下,活动件32a、33a、34a连同爪部12、13、14可通过人力和/或驱动装置64所产生的力沿朝向车轮保持器2的中心28的方向移动,以便将爪部12、13、14压靠到车轮1的胎面7上,从而将车轮保持架2稳固地固定到车轮1。第一操作状态即处于固定状态。
由于旋转件40和旋转体103在第一操作状态/固定状态下不能相对于主体108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相应的活动件32a、33a、34a和爪部12、13、14在第一操作状态/固定状态下不能向外移动以使臂部22、23、24伸长而允许从车轮上拆离车轮保持器2。
为了能够从车轮1上拆离车轮保持器2,通过移置切换杆106而使自由轮系统100进入第二操作状态。在第二操作状态下,如图2和图3所示的图示中,旋转体103连同旋转件40可相对于主体108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而旋转体103沿相反方向、即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受阻挡。
因此,在第二操作状态下,自由轮转方向和阻挡方向相对于第一操作状态相互颠倒。
在第二操作状态下,活动件32a、33a、34a连同爪部12、13、14可以例如借助人力自车轮保持器2y的中心28向外移动,以便能够移开爪部12、13、14并将车轮保持器2从车轮1上拆离。而且,将车轮保持器2施加到车轮1之前,在第二操作状态下,活动件32a、33a、34a连同爪部12、13、14可以向外移动,以便爪部12、13、14之间的距离与车轮1的尺寸相匹配,使得车轮保持器2能够便于施加到车轮上。第二操作状态即处于安装状态。
在第二操作状态/安装状态下,自由轮系统100的阻挡作用防止活动件32a、33a、34a连同爪部12、13、14被驱动装置64沿朝向中心28的方向拉动。因此,在第二操作状态/安装状态下,活动件32a、33a、34a和爪部12、13、14保持在它们向外拉动的位置,直到自由轮系统100进入第一操作状态/固定状态。
由于活动件32a、33a、34a和爪部12、13、14在第二操作状态/安装状态下不必借助人力即可保持在它们的靠外位置,车轮保持器2的操纵得以简化。此外,提高了操作安全性,因为自由轮系统100的阻挡作用防止了活动件32a、33a、34a和爪部12、13、14在朝向车轮保持器2的中心28的方向上不受控的“回弹”。
任选地,自由轮系统100可以具有第三操作状态,在该第三操作状态下,阻挡功能在两个方向上皆予停用,使得旋转体103可在两个方向上相对于主体108旋转。
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车轮保持器2的可切换自由轮系统100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
自由轮系统100可以例如构造有连接到旋转体103的外齿转子以及连接到主体108的锁定构件,该锁定构件与转子的外齿啮合,使得转子只能沿一个方向旋转(“自由轮转方向”)而锁定构件则阻挡转子沿相反方向(“阻挡方向”)旋转。
在根据本发明的车轮保持器2中,还可以使用其他公知的自由轮机构,特别是可切换的自由轮机构,尤其是在自由轮转方向上具有低摩擦和/或在阻挡方向上具有足够高保持力的自由轮机构。
在根据本发明的车轮保持器2中,自由轮系统100的主体108以可旋转方式附接到基板10。主体108设置有自主体108的中央部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夹持杆102。
夹持力传递件120(参见图2至图4)将夹持杆102连接到设置于车轮保持器2的手柄15处的夹持柄122。夹持柄102和夹持力传递件是夹持装置120、122的组成部分。通过操作夹持柄122,夹持装置120、122允许对自由轮系统100施加附加力,这会将爪部12、13、14更紧密地推靠到车轮1的胎面7上以使车轮保持器2更加稳固地固定到车轮1上。
车轮保持器2的手柄15中/处构造有锁定机构124。锁定机构124允许将夹持柄122和/或夹持力传递件102固定于张紧位置,在该张紧位置上,附加力施加到爪部12、13、14,无需车轮保持器2的使用者持续施加人力即可将夹持柄122保持在张紧位置。
锁定机构124可释放以允许释放夹持装置120、122,从而可以易于从轮子1上拆装轮子保持器2。
夹持力传递件120可以采用索丝(例如“鲍登线”)的形式提供,特别是用如图2至图4所示的钢丝绳。作为替代,夹持力传递件120可以包括杆、链、带和/或液压系统,用于将施加于夹持柄122上的力传递到自由轮系统100的夹持杆102。
为了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车轮保持器2安装到车轮1,首先使自由轮系统100进入安装状态,在该状态下,可以将活动件32a、33a、34a与爪部12、13、14向外拉动抵抗驱动装置64的力,并增大爪部12、13、14之间的距离(即车轮保持器2的“直径”),使得车轮保持器2可以易于施加到车轮1上。自由轮系统100在安装状态下的阻挡作用会防止爪部12、13、14在该状态下不理想的“回弹”。因此,当车轮适配器2施加到车轮1时,爪部12、13、14无需借助人力即可保持在拉开状态。
车轮保持器2以展开状态施加到车轮上,使得爪部12、13、14横跨车轮1的胎面7。
通过移置切换杆106,自由轮系统100则从安装状态切换到固定状态。在固定状态下,自由轮系统100设置旋转件40的自由旋转,使得活动件32a、33a、34a与爪部12、13、14被驱动装置64的力在朝向车轮保持器2的中心28的方向上“向内”拉动。这样,爪部12、13、14压靠到车轮1的胎面7上,从而使车轮保持器2固定到车轮1。
自由轮系统100在固定状态下的阻挡作用防止活动件32a、33a、34a再次向外移动而从车轮1的胎面7释放爪部12、13、14。
当爪部12、13、14抵靠到车轮1的胎面7上时,可以通过致动夹持柄122而施加附加力,经由夹持力传递件120、自由轮系统100和同步系统40、52、53、54传递到活动件32a、33a、34a和爪部12、13、14,以便将车轮保持器2更加紧密地固定到车轮1上。
夹持柄122可以通过锁定机构124固定于张紧位置,从而无需持久地抓持或保持夹持柄122。
为了拆装车轮保持器2,首先释放锁定机构124。此外,通过移置切换杆106而使自由轮系统100返回到安装状态,在该状态下,可以使活动件32a、33a、34a与爪部12、13、14向外移动以便允许简单地解除车轮保持器2与车轮1之间的连接。如此,自由轮系统100在安装状态下的阻挡作用会防止活动件32a、33a、34a与爪部12、13、14因驱动装置64施加的力而向内移动。这样就能易于将车轮保持器2从车轮1上拆离,而不必抵抗驱动装置64的力来保持爪部12、13、14。特别地,不存在因爪部12、13、14以不受控的方式回弹而造成损伤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车轮保持器2即可易于稳固地安装到车轮1上和从车轮1上卸下。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固定到车轮(1)、特别是机动车辆的车轮(1)的车轮保持器(2),所述车轮保持器(2)包括:
至少两个臂部(22、23、24),其自所述车轮保持器(2)的基板(10)沿径向向外延伸;每个所述臂部(22、23、24)具有至少一个能沿径向移动的活动件(32、33、34);
中央旋转件(40),其以可旋转方式布置于所述车轮保持器(2)的中心(28)处;
至少两个耦合件(52、53、54),其各自延伸于活动件(32、33、34)之一与中央旋转件(40)之间,以便通过旋转件(40)的旋转使活动件(32、33、34)能沿径向移动,
其中,所述旋转件(40)经由自由轮系统(100)附接到所述车轮保持器的基板(10),且其中,所述自由轮系统(100)具有所述旋转件(40)能沿自由轮转方向旋转而所述旋转件(40)沿与所述自由轮转方向相反的阻挡方向旋转受阻挡的至少一种操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保持器(2),其中,所述自由轮系统(100)能在第一操作状态与第二操作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操作状态下,所述旋转件(40)沿顺时针方向能旋转而所述旋转件(40)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受阻挡,在所述第二操作状态下,所述旋转件(40)沿逆时针方向能旋转而所述旋转件(40)沿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受阻挡,其中,所述自由轮系统(100)特别是能切换到所述旋转件(40)能双向旋转的第三操作状态。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保持器(2),其中,所述车轮保持器(2)还包括夹持装置(120、122),其适于在张紧状态下对所述自由轮系统(100)施加力,以便通过所述自由轮系统(100)的旋转而对所述活动件(32、33、34)施加指向所述车轮保持器(2)的中心(28)的附加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保持器(2),其中,所述夹持装置(120、122)包括夹持柄(122)和夹持力传递件(120),所述夹持力传递件(120)设计为将施加于所述夹持柄(122)上的力传递到所述自由轮系统(100)。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轮保持器(2),其中,所述夹持装置(120、122)包括锁定机构(124),其设计为将所述夹持装置(120、122)锁定于张紧状态,所述锁定机构(140)特别是包括可释放的棘轮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保持器(2),其中,所述夹持力传递件(120)包括杆、链、丝或牵索、带和/或液压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保持器(2),其中,所述自由轮系统(100)包括以可旋转方式附接到所述基板(10)的主体(108)以及连接到所述旋转件(40)的旋转体(103),且其中,所述力传递件(120)连接到所述自由轮系统(100)的主体(108)。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保持器(2),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装置(64),其经由力传递件(74)连接到所述活动件(32、33、34)之一,并设计为经由所述力传递件(74)对这个活动件(34)施加指向所述车轮保持器(2)的中心(28)的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轮保持器(2),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力传递件(74)基本上平行于所述臂部(22、23、24)之一延伸,特别是沿着所述臂部(22、23、24)之一延伸,且/或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力传递件(74)包括链、丝、牵索、带或杆。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车轮保持器(2),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驱动装置(64)包括轮、辊或筒(94),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力传递件(74)适于缠绕到所述轮、辊或筒(94)上,其中特别地,所述轮、辊或筒(94)能绕轴(114)旋转,所述轴(114)正交于所述臂部(22、23、24)的公共面定位。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保持器(2),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驱动装置(64)包括适于驱动所述力传递件(74)的弹性件(84),特别是螺旋弹簧。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保持器(2),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驱动装置(63、64)布置于所述车轮保持器(2)的中心(28)之外,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驱动装置(63、64)特别是布置于所述车轮保持器(2)的两个臂部(22、23、24)之间的区域中。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保持器(2),其中,所述车轮保持器(2)包括三个臂部(22、23、24),其中,所述三个臂部(22、23、24)特别是绕所述车轮保持器(28)的中心(2)以120°的角距离布置。
14.一种将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保持器(2)安装到车轮(1)、特别是安装到机动车辆的车轮(1)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所述自由轮系统(100)进入所述活动件(32、33、34)能沿径向向外移动而所述活动件(32、33、34)向内移动受阻挡的安装状态;
使所述活动件(32、33、34)沿径向向外移动以增长所述臂部(22、23、24)的臂长;
使所述车轮保持器(2)施加到车轮(1),特别是机动车辆的车轮(1);
使所述自由轮系统(100)进入所述活动件(32、33、34)能沿径向向内移动而所述活动件(32、33、34)向外移动受阻挡的固定状态;及
使所述活动件(32、33、34)朝向所述中心(28)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车轮保持器(2)固定到所述车轮(1),
其中,所述方法特别是包括通过夹持装置(120、122)对所述活动件(32、33、34)施加指向所述中心(28)的力。
15.一种将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保持器(2)从车轮(1)、特别是从机动车辆的车轮(1)释放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夹持装置(120、122)释放和/或使所述自由轮系统(100)进入所述活动件(32、33、34)能沿径向向外移动而所述活动件(32、33、34)向内移动受阻挡的安装状态;
使所述活动件(32、33、34)沿径向向外移动以增长所述臂部(22、23、24)的长度;及
使所述车轮保持器(2)从所述车轮(1)上拆离。
CN202080036682.5A 2019-05-17 2020-05-14 车轮保持器 Pending CN1139393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113128.6A DE102019113128B4 (de) 2019-05-17 2019-05-17 Radhalter
DE102019113128.6 2019-05-17
PCT/EP2020/063476 WO2020234113A1 (de) 2019-05-17 2020-05-14 Radhalt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9381A true CN113939381A (zh) 2022-01-14

Family

ID=70775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36682.5A Pending CN113939381A (zh) 2019-05-17 2020-05-14 车轮保持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12497A1 (zh)
EP (1) EP3969844A1 (zh)
CN (1) CN113939381A (zh)
DE (1) DE102019113128B4 (zh)
WO (1) WO20202341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215157A1 (de) * 2018-09-06 2020-03-12 Beissbarth Gmbh Radhalter
DE102020112816B3 (de) 2020-05-12 2021-09-09 Beissbarth Gmbh Radhalter
EP4102174A1 (en) 2021-06-10 2022-12-14 NEXION S.p.A. Clamp applicable to a wheel tyre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a clamp
CN115157147B (zh) * 2022-07-15 2023-12-08 浙江科翔汽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传感器检测用夹具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42536B3 (de) * 2002-09-12 2004-04-15 Warkotsch, Horst Vor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einer Achsmeßeinrichtung an einer Felge eines Rades eines Kraftfahrzeuges
US20140115906A1 (en) * 2012-10-26 2014-05-01 Snap-On Incorporated Power actuated wheel clamp
CN204954683U (zh) * 2015-09-18 2016-01-13 曾祥福 蜗轮蜗杆三点式汽车四轮定位仪轮夹具
CN205552337U (zh) * 2016-03-11 2016-09-07 广州万钢汽车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四轮定位用夹具
EP3384232A1 (en) * 2015-12-02 2018-10-10 Gino Ferrari A bracket for wheel alignment control instruments for vehicle whee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217290A1 (de) * 2016-09-12 2018-03-15 Robert Bosch Gmbh Radadapter
DE102018215157A1 (de) * 2018-09-06 2020-03-12 Beissbarth Gmbh Radhalter
DE102018215165A1 (de) * 2018-09-06 2020-03-12 Beissbarth Gmbh Radhalt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42536B3 (de) * 2002-09-12 2004-04-15 Warkotsch, Horst Vor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einer Achsmeßeinrichtung an einer Felge eines Rades eines Kraftfahrzeuges
US20140115906A1 (en) * 2012-10-26 2014-05-01 Snap-On Incorporated Power actuated wheel clamp
CN204954683U (zh) * 2015-09-18 2016-01-13 曾祥福 蜗轮蜗杆三点式汽车四轮定位仪轮夹具
EP3384232A1 (en) * 2015-12-02 2018-10-10 Gino Ferrari A bracket for wheel alignment control instruments for vehicle wheels
CN205552337U (zh) * 2016-03-11 2016-09-07 广州万钢汽车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四轮定位用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9113128A1 (de) 2020-11-19
DE102019113128B4 (de) 2021-05-06
EP3969844A1 (de) 2022-03-23
US20220212497A1 (en) 2022-07-07
WO2020234113A1 (de) 2020-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39381A (zh) 车轮保持器
CN112771346B (zh) 轮子夹持器
US10053022B2 (en) Bicycle-carrying device for motor-vehicles
CN112771347A (zh) 轮子保持器
JP5830606B2 (ja) 車両シート用継手システム
US8113252B2 (en) Tire traction device with guided radial tensioning arms
US20130025098A1 (en) Ratchet strap tensioner
JP5974080B2 (ja) 車外ミラー調節手段のための自動切り替えクラッチ
CN111571494A (zh) 一种轮毂夹持装置
EP3500773B1 (en) Tensioning device
US20230184530A1 (en) Wheel holder
CN213035808U (zh) 一种轮毂夹持装置
US11028960B2 (en) Holding gear
CN114026385A (zh) 车轮保持器
US20170369000A1 (en) Bicycle-Carrying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s
EP4094993B1 (en) Tightening member, clamp member and clamp assembly
US10828758B1 (en) Torsion spring winding tool
EP2319790B1 (fr) Dispositif d'enroulement à commande manuelle
JPH1016843A (ja) 自転車の駐輪用設備
CN116901617A (zh) 适用于轮胎的夹具和用于施加夹具的方法
CN114427980A (zh) 一种标靶固定装置
AU2003248411A1 (en) A ratchet tensioner
EP0427657A1 (fr) Appareil qui neutralise la tension de rappel des ceintures de sécurité à enrouleur automatiqu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5

Address after: Munich, Germany

Applicant after: BASBAT Automotive Testing Solutions Co.,Ltd.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Applicant before: Best Bart LLC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