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3893B - 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和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和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933893B CN113933893B CN202010667192.7A CN202010667192A CN113933893B CN 113933893 B CN113933893 B CN 113933893B CN 202010667192 A CN202010667192 A CN 202010667192A CN 113933893 B CN113933893 B CN 11393389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mensional
- offset
- dolomite
- wave impedance
- stack inver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3
- 239000010459 dolomi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2
- 229910000514 dolom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2
- 238000007499 fusion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6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500 overflow downdraw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BVKZGUZCCUSVTD-UHFFFAOYSA-L Carbonate Chemical compound [O-]C([O-])=O BVKZGUZCCUSVTD-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9738 Limeston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40 gyps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02 gyps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28 lime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282—Application of seismic models, synthetic seismogram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6—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bsurface, e.g. impedance, porosity or attenuation profil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6—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on records, e.g. correcting spread; Correlating seismic signals; Eliminating effects of unwanted energy
- G01V1/362—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Stacking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50—Corrections or adjustments related to wave propagation
- G01V2210/51—Migration
- G01V2210/512—Pre-stack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1—Analysis by combining or comparing a seismic data set with other data
- G01V2210/616—Data from specific type of measurement
- G01V2210/6161—Seismic or acoustic, e.g. land or sea measurement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1—Analysis by combining or comparing a seismic data set with other data
- G01V2210/616—Data from specific type of measurement
- G01V2210/6169—Data from specific type of measurement using well-logging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2—Physical property of subsurface
- G01V2210/622—Velocity, density or impedance
- G01V2210/6226—Impedanc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2—Physical property of subsurface
- G01V2210/624—Reservoir paramete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2—Physical property of subsurface
- G01V2210/624—Reservoir parameters
- G01V2210/6242—Elastic parameters, e.g. Young, Lamé or Poiss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和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及系统。该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包括:对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基于融合地震数据体及已钻井测井数据建立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对初始常速低频模型进行叠前反演求解;判断反演结果与已钻井测井曲线之间的误差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若不在,基于叠前反演结果重新修改层位;以修改后的层位为约束并利用叠前反演结果更新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对更新后的初始常速低频模型重新进行叠前反演求解更新叠前反演结果;直至反演结果与已钻井测井曲线之间的误差在预设误差范围内,输出此时的叠前反演结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和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油田的勘探、开发生产和科研过程中,有时会面临只有大量二维地震资料,而缺乏三维地震资料的状况,在这种状况下需要充分利用这些二维地震资料进行储层和油藏参数的叠后或者叠前反演和预测。在这些参数当中纵横波阻抗等又是极其重要的参数,有时甚至是其它参数反演和预测的基础,如何得到高质量的纵横波反演结果是技术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
在二维工区内,在过井的二维地震测线上建模较为简单,但是由于技术人员不可能保证工区内所有测线上的每一个层位都是闭和连通的,那么对于非过井测线的建模就成为了一个难题。距钻井较远的二维测线需制作伪井进行反演,这使得可靠度大幅下降,最终影响反演结果插值的准确性。另外,二维地震单条线反演工作量大,耗时长。
国内大部分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埋藏较深,大部分地区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相比于碎屑岩在储层预测方面有天然的难度,基于此急需开发能够利用二维测线进行碳酸盐岩叠前储层有效预测的方法。
总之,现有方法无法实现有效地利用二维叠前资料进行深层碳酸盐岩储层预测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次迭代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该叠前反演方法得到的叠前反演结果能够更好的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中白云岩有效储层预测,提高深层白云岩有效储层预测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获取工区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即分偏移距叠加二维地震数据体);
对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
利用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进行迭代二维批量叠前反演得到反演结果,具体包括:
基于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及已钻井测井数据建立初始常速低频模型;
对初始常速低频模型进行叠前反演求解得到叠前反演结果;
判断反演结果与已钻井测井曲线(即过井测井曲线)之间的误差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
若误差不在预设误差范围内,基于叠前反演结果重新修改层位;以修改后的层位为约束并利用叠前反演结果更新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对更新后的初始常速低频模型重新进行叠前反演求解更新叠前反演结果;直至反演结果与已钻井测井曲线之间的误差在预设误差范围内,迭代结束,输出此时的叠前反演结果作为利用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进行迭代二维批量叠前反演的最终结果;
其中,反演结果包括纵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横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和密度叠前反演结果。
在上述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中,优选地,叠前反演求解基于全Knott-zoeppritz方程进行。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利用全Knott-zoeppritz方程计算横波速度、纵波速度和密度;其中,全Knott-zoeppritz方程如下所示:
其中,rpp为纵波入射时的纵波反射系数;rps为纵波入射时的横波反射系数;rsp为横波入射时的纵波反射系数;rss为横波入射时的横波反射系数;Vp1为反射界面的上方的纵波速度;Vs1为反射界面的上方的横波速度;ρ1为反射界面的上方的介质体密度;Vp2为反射界面的下方的纵波速度;Vs2为反射界面的下方的横波速度;ρ2为反射界面的下方的介质体密度;θ1为反射界面的上方的纵波角度;θ2为反射界面的下方的纵波角度;为反射界面的上方的横波角度;/>为反射界面的下方的横波角度;满足如下公式:
利用计算得到的横波速度、纵波速度和密度计算横波阻抗、纵波阻抗;其中,横波阻抗、纵波阻抗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IP=VP×ρ;IS=VS×ρ;
其中,IP为纵波阻抗;VP为纵波速度;IS为横波阻抗;VS为横波速度;ρ为介质密度。
在上述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中,优选地,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包括纵波阻抗低频参数、横波阻抗低频参数和密度低频参数。
在上述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中,优选地,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包括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和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
在上述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中,优选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前先对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进行闭合差校正。
在上述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中,优选地,对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为分别对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和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
在上述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中,优选地,融合处理包括:以追加融合方法按坐标逐线加载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其中,逐线加载为逐线追加不覆盖。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融合处理包括:每一条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按先后顺序逐个加载到工区中,形成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采用上述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得到工区纵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和横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
基于纵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和横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确定工区横波阻抗分布和泊松比分布;
确定工区白云岩横波阻抗门槛值、含气白云岩泊松比门槛值;
基于白云岩横波阻抗门槛值以及确定的工区横波阻抗分布,采用门槛值法确定工区白云岩厚度分布;基于含气白云岩泊松比门槛值以及确定的工区泊松比分布,采用门槛值法确定工区含气白云岩厚度分布。
在上述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中,优选地,确定工区白云岩横波阻抗门槛值、含气白云岩泊松比门槛值基于工区岩石物理量分析结果进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二维批量叠前反演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工区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即分偏移距叠加二维地震数据体);
融合处理模块:用于对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
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基于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及已钻井测井数据建立初始常速低频模型;
反演模块:用于对初始常速低频模型进行叠前反演求解得到叠前反演结果;反演结果包括纵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横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和密度叠前反演结果;
误差判断模块:判断反演结果与已钻井测井曲线(即过井测井曲线)之间的误差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若误差不在预设范围内,执行更新模块功能;若误差在预设范围内,执行输出模块功能;
更新模块:用于基于叠前反演结果重新修改层位;以修改后的层位为约束并利用叠前反演结果更新初始常速低频模型,重新执行反演模块、误差判断模块功能;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叠前反演结果。
在上述二维批量叠前反演系统中,优选地,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包括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和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
在上述二维批量叠前反演系统中,优选地,该系统进一步包括:
数据校正模块:用于在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前对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进行闭合差校正。
在上述二维批量叠前反演系统中,优选地,对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为分别对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和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
在上述二维批量叠前反演系统中,优选地,融合处理包括:以追加融合方法按坐标逐线加载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其中,逐线加载为逐线追加不覆盖。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融合处理包括:每一条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按先后顺序逐个加载到工区中,形成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白云岩储层预测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
上述二维批量叠前反演系统;
弹性参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上述二维批量叠前反演系统输出的纵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和横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确定工区横波阻抗分布和泊松比分布;
门槛值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工区白云岩横波阻抗门槛值、含气白云岩泊松比门槛值;
白云岩储层预测模块:用于基于白云岩横波阻抗门槛值以及确定的工区横波阻抗分布,采用门槛值法确定工区白云岩厚度分布;基于含气白云岩泊松比门槛值以及确定的工区泊松比分布,采用门槛值法确定工区含气白云岩厚度分布。
在上述白云岩储层预测系统中,优选地,确定工区白云岩横波阻抗门槛值、含气白云岩泊松比门槛值基于工区岩石物理量分析结果进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二维批量叠前反演装置,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白云岩储层预测装置,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叠前反演方法利用二维测线进行,基于多次迭代进行二维批量叠前反演,能够有效提高基于二维地震资料进行的叠前反演的精度。本发明提供的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在对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进行融合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多次迭代二维批量叠前反演,得到定量表征碳酸盐岩储层厚度的横波阻抗和表征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的泊松比等参数,通过门槛值法定量求取白云岩厚度和含气白云岩厚度分布,有效解决了利用二维测线进行深层白云岩叠前储层预测的问题,提高了深层白云岩储层预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中迭代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步骤的优化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图。
图5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横波阻抗分布图。
图5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泊松比分布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白云岩厚度分布平面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含气白云岩厚度分布平面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二维批量叠前反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白云岩储层预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二维批量叠前反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参考本发明的若干代表性实施方式,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
参见图1-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工区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即分偏移距叠加二维地震数据体);
步骤S2:对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
步骤S3:利用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进行迭代二维批量叠前反演得到反演结果;其中,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1:基于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及已钻井测井数据建立初始常速低频模型;
步骤S32:对初始常速低频模型进行叠前反演求解得到叠前反演结果;
步骤S33:判断反演结果与已钻井测井曲线(即过井测井曲线)之间的误差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若误差不在预设误差范围内,执行步骤S34a;若误差在预设误差范围内,执行步骤S34b;
步骤S34a:基于叠前反演结果重新修改层位;以修改后的层位为约束并利用叠前反演结果更新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对更新后的初始常速低频模型重新进行步骤S32、步骤S33;
步骤S34b:输出此时的叠前反演结果作为利用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进行迭代二维批量叠前反演的最终结果;
其中,反演结果包括纵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横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和密度叠前反演结果。
在实际二维叠前反演过程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融合处理,融合处理后的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总是会存在一定程度闭合差,基于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建立的初始常速低频模型会存在整体漂移的问题;在上述二维叠前反演方法中,采用迭代反演的方式,使得二维叠前反演精度得到有效提高,能够应用于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的二维叠前反演。
在一实施方式中,建立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可以使用现有商业反演软件实现,例如jason反演软件。
在一实施方式中,预设误差为纵波阻抗误差小于2.5(m/s)·(g/cm3)、横波阻抗误差小于2.5(m/s)·(g/cm3)、密度误差小于0.5g/cm3。
在一实施方式中,叠前反演求解基于全Knott-zoeppritz方程进行。
在一实施方式中,利用全Knott-zoeppritz方程计算横波速度、纵波速度和密度;其中,全Knott-zoeppritz方程如下所示:
其中,rpp为纵波入射时的纵波反射系数;rps为纵波入射时的横波反射系数;rsp为横波入射时的纵波反射系数;rss为横波入射时的横波反射系数;Vp1为反射界面的上方的纵波速度;Vs1为反射界面的上方的横波速度;ρ1为反射界面的上方的介质体密度;Vp2为反射界面的下方的纵波速度;Vs2为反射界面的下方的横波速度;ρ2为反射界面的下方的介质体密度;θ1为反射界面的上方的纵波角度;θ2为反射界面的下方的纵波角度;为反射界面的上方的横波角度;/>为反射界面的下方的横波角度;满足如下公式:
利用计算得到的横波速度、纵波速度和密度计算横波阻抗、纵波阻抗;其中,横波阻抗、纵波阻抗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IP=VP×ρ;IS=VS×ρ;
其中,IP为纵波阻抗;VP为纵波速度;IS为横波阻抗;VS为横波速度;ρ为介质密度。
基于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以及已钻井测井数据建立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可以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在一实施方式中,基于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解释的层位控制下,利用已钻井测井数据进行内插获得低频模型,将获得的低频模型编辑为常速得到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完成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建立。
在一实施方式中,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包括纵波阻抗低频参数、横波阻抗低频参数和密度低频参数。
在一实施方式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包括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和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和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以偏移距范围为划分依据进行划分,采用常规方法划分即可。比如,当最大偏移距为4800,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的偏移距范围可以划分为0-2000,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的偏移距范围可以划分为1500-3500,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的偏移距范围可以划分为3000-4800这样的范围。
在一实施方式中,该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前先对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进行闭合差校正。闭合差处理可以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例如可以采用苏永昌提出的交互闭合差校正方法进行(具体请参见苏永昌.交互闭合差校正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4,029(006):793-798.)。对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进行闭合差校正,使得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和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具有较小的闭合差,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闭合差不大于5ms。
在一实施方式中,对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为分别对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和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
在一实施方式中,融合处理包括:以追加融合方法按坐标逐线加载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其中,逐线加载为逐线追加不覆盖。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融合处理包括:每一条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按先后顺序逐个加载到工区中,形成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
参见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S01:获取工区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即分偏移距叠加二维地震数据体);
步骤S02:对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
步骤S03:利用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进行迭代二维批量叠前反演得到反演结果;反演结果包括纵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横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和密度叠前反演结果;其中,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031:基于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及已钻井测井数据建立初始常速低频模型;
步骤S032:对初始常速低频模型进行叠前反演求解得到叠前反演结果;
步骤S033:判断反演结果与已钻井测井曲线(即过井测井曲线)之间的误差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若误差不在预设误差范围内,执行步骤S034a;若误差在预设误差范围内,执行步骤S034b;
步骤S034a:基于叠前反演结果重新修改层位;以修改后的层位为约束并利用叠前反演结果更新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对更新后的初始常速低频模型重新进行步骤S032、步骤S033;
步骤S034b:输出此时的叠前反演结果作为利用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进行迭代二维批量叠前反演的最终结果;
步骤S04:基于纵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和横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确定工区横波阻抗分布和泊松比分布;
步骤S05:确定工区白云岩横波阻抗门槛值、含气白云岩泊松比门槛值;
步骤S06:基于白云岩横波阻抗门槛值以及确定的工区横波阻抗分布,采用门槛值法确定工区白云岩厚度分布;基于含气白云岩泊松比门槛值以及确定的工区泊松比分布,采用门槛值法确定工区含气白云岩厚度分布。
在一实施方式中,预设误差为纵波阻抗误差小于2.5(m/s)·(g/cm3)、横波阻抗误差小于2.5(m/s)·(g/cm3)、密度误差小于0.5g/cm3。
在一实施方式中,叠前反演求解基于全Knott-zoeppritz方程进行。
在一实施方式中,利用全Knott-zoeppritz方程计算横波速度、纵波速度和密度;其中,全Knott-zoeppritz方程如下所示:
其中,rpp为纵波入射时的纵波反射系数;rps为纵波入射时的横波反射系数;rsp为横波入射时的纵波反射系数;rss为横波入射时的横波反射系数;Vp1为反射界面的上方的纵波速度;Vs1为反射界面的上方的横波速度;ρ1为反射界面的上方的介质体密度;Vp2为反射界面的下方的纵波速度;Vs2为反射界面的下方的横波速度;ρ2为反射界面的下方的介质体密度;θ1为反射界面的上方的纵波角度;θ2为反射界面的下方的纵波角度;为反射界面的上方的横波角度;/>为反射界面的下方的横波角度;满足如下公式:
利用计算得到的横波速度、纵波速度和密度计算横波阻抗、纵波阻抗;其中,横波阻抗、纵波阻抗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IP=VP×ρ;IS=VS×ρ;
其中,IP为纵波阻抗;VP为纵波速度;IS为横波阻抗;VS为横波速度;ρ为介质密度。
基于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以及已钻井测井数据建立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可以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在一实施方式中,基于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解释的层位控制下,利用已钻井测井数据进行内插获得低频模型,将获得的低频模型编辑为常速得到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完成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建立。
在一实施方式中,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包括纵波阻抗低频参数、横波阻抗低频参数和密度低频参数。
在一实施方式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包括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和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和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以偏移距范围为划分依据进行划分,采用常规方法划分即可。比如,当最大偏移距为4800,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的偏移距范围可以划分为0-2000,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的偏移距范围可以划分为1500-3500,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的偏移距范围可以划分为3000-4800这样的范围。
在一实施方式中,该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前先对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进行闭合差校正。闭合差处理可以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例如可以采用苏永昌提出的交互闭合差校正方法进行(具体请参见苏永昌.交互闭合差校正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4,029(006):793-798.)。对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进行闭合差校正,使得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和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具有较小的闭合差,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闭合差不大于5ms。
在一实施方式中,对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为分别对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和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
在一实施方式中,融合处理包括:以追加融合方法按坐标逐线加载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其中,逐线加载为逐线追加不覆盖。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融合处理包括:每一条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按先后顺序逐个加载到工区中,形成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
在一实施方式中,确定工区白云岩横波阻抗门槛值、含气白云岩泊松比门槛值基于工区岩石物理量分析结果进行。
在一实施方式中,基于白云岩横波阻抗门槛值以及确定的工区横波阻抗分布,采用门槛值法确定工区白云岩厚度分布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即可。例如,基于白云岩横波阻抗门槛值对确定的工区横波阻抗进行约束确定白云岩,定量计算白云岩厚度,通过克里格法将厚度值进行全工区的插值,并应用绘图软件进行工业化成图。例如可以使用Geoeast软件进行工业化成图。
在一实施方式中,基于含气白云岩泊松比门槛值以及确定的工区泊松比分布,采用门槛值法确定工区含气白云岩厚度分布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即可。例如,基于含气白云岩泊松比门槛值对确定的工区泊松比分布进行约束确定含气白云岩,定量计算含气白云岩厚度,通过克里格法将厚度值进行全工区的插值,并应用绘图软件进行工业化成图。
在一实施方式中,纵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和横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确定工区横波阻抗分布和泊松比分布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即可。例如,横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即为横波阻抗分布;基于纵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和横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通过泊松比计算公式确定泊松比分布;其中,泊松比计算公式为:
式中,IP为纵波阻抗;IS为横波阻抗;σ为泊松比。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对某工区中白云岩储层分布以及含气白云岩储层分布进行预测。工区奥陶系储层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依据古生物特征、沉积旋回及区域性标志层,可将其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m1、m2至m6等6个岩性段,其中m1、m3、m5段以白云岩、膏盐为主,m2、m4、m6段以灰岩为主。主要目的层为m3、m4、m5。碳酸盐储层非均质性强,白云岩储层厚度、含气性变化大,针对白云岩有效储层预测难度大。波阻抗差异小、传统的方法无法有效区分各种岩性。本实施例从二维叠前资料上进行深层白云岩储层预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工区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其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包括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
其中,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的偏移距范围为0-2000,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的偏移距范围为1500-3500,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的偏移距范围为3000-5300。
2)、对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闭合差校正,使得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的闭合差小于5ms;闭合差校正后的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分别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其中,融合处理采用下属方式实现:以追加融合方法按坐标逐线加载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其中,逐线加载为逐线追加不覆盖。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相位一致性较好,同时已经基本消除了闭合差,完全满足最终的叠前反演需求。
3)、利用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进行迭代二维批量叠前反演得到反演结果;反演结果包括纵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横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和密度叠前反演结果;其中,步骤3)具体包括:
基于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及已钻井测井数据建立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基于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解释的层位控制下,利用已钻井测井数据进行内插获得低频模型,将获得的低频模型编辑为常速得到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完成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建立;其中,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包括纵波阻抗低频参数、横波阻抗低频参数和密度低频参数;
对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基于全Knott-zoeppritz方程进行叠前反演求解得到叠前反演结果;
判断反演结果与已钻井测井曲线之间的误差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纵波阻抗误差小于2.5(m/s)·(g/cm3)、横波阻抗误差小于2.5(m/s)·(g/cm3)、密度误差小于0.5g/cm3);
若误差不在预设误差范围内,基于叠前反演结果重新修改层位;以修改后的层位为约束并利用叠前反演结果更新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对更新后的初始常速低频模型重新进行叠前反演求解更新叠前反演结果;直至反演结果与已钻井测井曲线之间的误差在预设误差范围内,迭代结束,输出此时的叠前反演结果作为利用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进行迭代二维批量叠前反演的最终结果。
4)、基于纵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和横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确定工区横波阻抗分布和泊松比分布;结果如图5A-图5B所示,图5A-图5B中横波阻抗剖面能够反映白云岩储层厚度展布,中高值储层较好;泊松比能够反映白云岩含气性,低值含气性较好。
5)、基于工区岩石物理量分析结果确定工区白云岩横波阻抗门槛值、含气白云岩泊松比门槛值;横波阻抗门槛值为不低于9500(m/s)·(g/cm3),泊松比门槛值为不高于1.8。
6)、基于白云岩横波阻抗门槛值对确定的工区横波阻抗进行约束确定白云岩,定量计算白云岩厚度,通过克里格法将厚度值进行全工区的插值,并应用绘图软件(Geoeast软件)进行工业化成图,结果如图6所示;
基于含气白云岩泊松比门槛值对确定的工区泊松比分布进行约束确定含气白云岩,定量计算含气白云岩厚度,通过克里格法将厚度值进行全工区的插值,并应用绘图软件进行工业化成图,结果如图7所示。
图6、图7最终结果与已钻井结果吻合率达到85%以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二维批量叠前反演系统,该系统用于实现上述的方法实施例。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二维批量叠前反演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81:用于获取工区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即分偏移距叠加二维地震数据体);
融合处理模块82:用于对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
模型建立模块83:用于基于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及已钻井测井数据建立初始常速低频模型;
反演模块84:用于对初始常速低频模型进行叠前反演求解得到叠前反演结果;反演结果包括纵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横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和密度叠前反演结果
误差判断模块85:判断反演结果与已钻井测井曲线(即过井测井曲线)之间的误差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若误差不在预设范围内,执行更新模块功能;若误差在预设范围内,执行输出模块功能;
更新模块86:用于基于叠前反演结果重新修改层位;以修改后的层位为约束并利用叠前反演结果更新初始常速低频模型,重新执行反演模块84、误差判断模块功能85;
输出模块87:用于输出叠前反演结果。
在一实施方式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包括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和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
在一实施方式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
数据校正模块:用于在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前对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进行闭合差校正。
在一实施方式中,对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为分别对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和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
在一实施方式中,融合处理包括:以追加融合方法按坐标逐线加载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其中,逐线加载为逐线追加不覆盖。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融合处理包括:每一条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按先后顺序逐个加载到工区中,形成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白云岩储层预测系统,该系统用于实现上述的方法实施例。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白云岩储层预测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91:用于获取工区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即分偏移距叠加二维地震数据体);
融合处理模块92:用于对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
模型建立模块93:用于基于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及已钻井测井数据建立初始常速低频模型;
反演模块94:用于对初始常速低频模型进行叠前反演求解得到叠前反演结果;反演结果包括纵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横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和密度叠前反演结果
误差判断模块95:判断反演结果与已钻井测井曲线(即过井测井曲线)之间的误差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若误差不在预设范围内,执行更新模块功能;若误差在预设范围内,执行输出模块功能;
更新模块96:用于基于叠前反演结果重新修改层位;以修改后的层位为约束并利用叠前反演结果更新初始常速低频模型,重新执行反演模块94、误差判断模块功能95;
输出模块97:用于输出叠前反演结果;
弹性参数确定模块98:用于基于纵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和横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确定工区横波阻抗分布和泊松比分布;
门槛值确定模块99:用于确定工区白云岩横波阻抗门槛值、含气白云岩泊松比门槛值;
白云岩储层预测模块90:用于基于白云岩横波阻抗门槛值以及确定的工区横波阻抗分布,采用门槛值法确定工区白云岩厚度分布;基于含气白云岩泊松比门槛值以及确定的工区泊松比分布,采用门槛值法确定工区含气白云岩厚度分布。
在一实施方式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包括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和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
在一实施方式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
数据校正模块:用于在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前对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进行闭合差校正。
在一实施方式中,对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为分别对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和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
在一实施方式中,融合处理包括:以追加融合方法按坐标逐线加载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其中,逐线加载为逐线追加不覆盖。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融合处理包括:每一条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按先后顺序逐个加载到工区中,形成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
在一实施方式中,确定工区白云岩横波阻抗门槛值、含气白云岩泊松比门槛值基于工区岩石物理量分析结果进行。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二维批量叠前反演装置的示意图。图10所示的二维批量叠前反演装置为通用数据处理装置,其包含通用的计算机硬件结构,其至少包含处理器1000、存储器1111;处理器1000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二维批量叠前反演程序,以实现各方法实施例的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具体方法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白云岩储层预测装置的示意图。白云岩储层预测装置为通用数据处理装置,其包含通用的计算机硬件结构,其至少包含处理器、存储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白云岩储层预测程序,以实现各方法实施例的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具体方法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各方法实施例的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具体方法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各方法实施例的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具体方法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的许多特征和优点根据该详细的说明书是清楚的,因此权利要求旨在覆盖这些实施方式的落入其真实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特征和优点。此外,由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很多修改和改变,因此不是要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限于所例示和描述的精确结构和操作,而是可以涵盖落入其范围内的所有合适修改和等同物。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获取工区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即分偏移距叠加二维地震数据体;
对所述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其中,所述融合处理包括:以追加融合方法按坐标逐线加载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其中,所述逐线加载为逐线追加不覆盖;
基于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及已钻井测井数据建立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其中,所述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包括纵波阻抗低频参数、横波阻抗低频参数和密度低频参数;
对初始常速低频模型进行叠前反演求解得到叠前反演结果;
判断反演结果与已钻井测井曲线之间的误差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
若误差不在预设误差范围内,基于叠前反演结果重新修改层位;以修改后的层位为约束并利用叠前反演结果更新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对更新后的初始常速低频模型重新进行叠前反演求解更新叠前反演结果;直至反演结果与已钻井测井曲线之间的误差在预设误差范围内,迭代结束,输出此时的叠前反演结果作为利用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进行迭代二维批量叠前反演的最终结果;其中,所述反演结果包括纵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横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和密度叠前反演结果;
基于纵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和横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确定工区横波阻抗分布和泊松比分布;
确定工区白云岩横波阻抗门槛值、含气白云岩泊松比门槛值;其中,所述确定工区白云岩横波阻抗门槛值、含气白云岩泊松比门槛值基于工区岩石物理量分析结果进行;
基于白云岩横波阻抗门槛值以及确定的工区横波阻抗分布,采用门槛值法确定工区白云岩厚度分布;基于含气白云岩泊松比门槛值以及确定的工区泊松比分布,采用门槛值法确定工区含气白云岩厚度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其中,所述叠前反演求解基于全Knott-zoeppritz方程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其中,所述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包括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和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其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前先对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进行闭合差校正。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其中,对所述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为分别对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和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
6.一种白云岩储层预测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工区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即分偏移距叠加二维地震数据体;
融合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其中,所述融合处理包括:以追加融合方法按坐标逐线加载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其中,所述逐线加载为逐线追加不覆盖;
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基于分偏移距叠加体融合地震数据体及已钻井测井数据建立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其中,所述初始常速低频模型包括纵波阻抗低频参数、横波阻抗低频参数和密度低频参数;
反演模块:用于对初始常速低频模型进行叠前反演求解得到叠前反演结果;所述反演结果包括纵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横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和密度叠前反演结果;
误差判断模块:判断反演结果与已钻井测井曲线之间的误差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若误差不在预设范围内,执行更新模块功能;若误差在预设范围内,执行输出模块功能;
更新模块:用于基于叠前反演结果重新修改层位;以修改后的层位为约束并利用叠前反演结果更新初始常速低频模型,重新执行反演模块、误差判断模块功能;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叠前反演结果;
弹性参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二维批量叠前反演系统输出的纵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和横波阻抗叠前反演结果确定工区横波阻抗分布和泊松比分布;
门槛值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工区白云岩横波阻抗门槛值、含气白云岩泊松比门槛值;其中,确定工区白云岩横波阻抗门槛值、含气白云岩泊松比门槛值基于工区岩石物理量分析结果进行;
白云岩储层预测模块:用于基于白云岩横波阻抗门槛值以及确定的工区横波阻抗分布,采用门槛值法确定工区白云岩厚度分布;基于含气白云岩泊松比门槛值以及确定的工区泊松比分布,采用门槛值法确定工区含气白云岩厚度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白云岩储层预测系统,其中,所述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包括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和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白云岩储层预测系统,其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
数据校正模块:用于在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前对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进行闭合差校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白云岩储层预测系统,其中,对所述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为分别对近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中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和远二维分偏移距叠加数据体进行融合处理。
10.一种白云岩储层预测装置,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67192.7A CN113933893B (zh) | 2020-07-13 | 2020-07-13 | 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和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67192.7A CN113933893B (zh) | 2020-07-13 | 2020-07-13 | 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和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33893A CN113933893A (zh) | 2022-01-14 |
CN113933893B true CN113933893B (zh) | 2024-03-26 |
Family
ID=79273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67192.7A Active CN113933893B (zh) | 2020-07-13 | 2020-07-13 | 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和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933893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45970A (zh) * | 2012-02-08 | 2013-08-1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 |
-
2020
- 2020-07-13 CN CN202010667192.7A patent/CN11393389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45970A (zh) * | 2012-02-08 | 2013-08-1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叠前同时反演技术在南黄海崂山隆起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吴淑玉 等;《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第38卷(第3期);第162-174页 * |
吴淑玉 等.叠前同时反演技术在南黄海崂山隆起储层预测中的应用.《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8,第38卷(第3期),第162-174页. * |
转换波地震勘探技术在四川盆地震旦系储层预测中的应用;杨海涛 等;《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第40卷(第3期);第59-65页 * |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盐下储层预测关键技术;蔡克汉 等;《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第53卷(第6期);第1263-1268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33893A (zh) | 2022-0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400463B1 (en) | Amplitude inversion on partitioned depth image gathers using point spread function | |
CN104950331B (zh) | 一种砂泥岩储层的孔隙度与泥质含量的地震预测方法 | |
US10557956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cessing seismic data by providing surface aperture common image gathers | |
EP3094992B1 (en) | Velocity model building for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using pp-ps tomography with co-depthing constraint | |
WO2017035104A1 (en) | Velocity model seismic static correction | |
WO2017019388A1 (en) | Seismic constrained 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 | |
US11231511B2 (en) | Reflection seismology internal multiple estimation | |
CN105842736A (zh) | 一种构建地层速度模型的方法 | |
CN102944896A (zh) | 表层调查数据的模型法静校正方法 | |
EP3507626A1 (en) | Attenuation of multiple reflections | |
CN108957532B (zh) | 储层预测方法及装置 | |
Bachrach et al. | Recent advances i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s with wide-azimuth seismic data | |
US20120099396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acterization with non-unique solutions of anisotropic velocities | |
CN113933893B (zh) | 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和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及系统 | |
CN111435174B (zh) | 强反射地区地震资料振幅补偿方法及装置 | |
CN113933897B (zh) | 一种基于二维叠前资料的膏岩尖灭线预测方法及系统 | |
CN105527648A (zh) | 用于各向异性参数反演的敏感度矩阵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 |
CN111538080B (zh) | 地震成像的方法 | |
CN112305589A (zh) | 各向异性介质深度域成像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1596348A (zh) | 基于声波时差测井资料的地层层速度校正方法及装置 | |
CN111458747A (zh) | 四参数预测煤层气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589457A (zh) | 测井资料尺度粗化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3960658A (zh) | 一种基于地质地震模型的测井约束速度建模方法及装置 | |
CN113267810A (zh) | 地震勘探全深度速度建模方法及装置 | |
CN117826256A (zh) | 高频地震层序地层的层序边界确定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