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38080B - 地震成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地震成像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38080B
CN111538080B CN202010469980.5A CN202010469980A CN111538080B CN 111538080 B CN111538080 B CN 111538080B CN 202010469980 A CN202010469980 A CN 202010469980A CN 111538080 B CN111538080 B CN 1115380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ological
sub
time domain
layer
velo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699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38080A (zh
Inventor
李建峰
张小芳
张少华
于海生
赵玲芝
程玉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4699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380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38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8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38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80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3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velocity profiles or travel tim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282Application of seismic models, synthetic seismogra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1Analysis by combining or comparing a seismic data set with other data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2Physical property of subsurface
    • G01V2210/622Velocity, density or impedance
    • G01V2210/6222Velocity; travel ti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地震成像的方法,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地震成像的方法包括:获取待研究地区的时间域地震叠后资料,以及待研究地区内的多个测试井的深度域井数据;通过时间域地震叠后资料建立构造框架模型;对每个深度域井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将深度域井数据转换为时间域井数据;将每个时间域井数据对应插值在构造框架模型中,计算得到初始速度模型;对初始速度模型进行优化、更新处理,并对叠前地震数据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得到地震图像。本公开通过该地震成像的方法,可以使得成像精度更高。

Description

地震成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震成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高速发展,叠前深度偏移已经广泛应用于地震勘探偏移成像技术领域。其在复杂地表、复杂构造地震资料成像方面具有独有的优势,成为地震数据成像处理的关键技术。但是叠前深度偏移也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综合性最强、实现难度最大的处理过程,它面临着速度建模、偏移方法等方面的诸多技术挑战。经验显示,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质量的高低与速度模型的精度,尤其是初始速度模型的精度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初始速度模型的精度将直接影响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质量的高低。
相关技术中,初始速度模型的建模方法,通过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对叠后地震资料进行垂向速度分析,并通过DIX公式(用均方根速度求层速度的公式)进行转换后,得到初始速度模型。
然而,由于地下构造复杂、断块破碎、地层纵横向速度变化较大以及信噪比低等情况,以上初始速度建模方法中,所得到的初始速度模型与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中所需要的速度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准确反映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变化规律,进而影响地震成像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成像的方法,可以提高叠前深度偏移初始速度建模的精度,减少后期速度更新迭代次数,最终得到高质量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资料。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成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研究地区的时间域地震叠后资料,以及所述待研究地区内的多个测试井的深度域井数据;
通过所述时间域地震叠后资料建立构造框架模型;
对每个所述深度域井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将所述深度域井数据转换为时间域井数据;
将每个所述时间域井数据对应插值在所述构造框架模型中,计算得到初始速度模型;
对所述初始速度模型,计算得到地震图像。
在本公开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待研究地区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时间域地震叠后资料,确定出多个不同的地质层位;
对多个所述地质层位进行空间插值计算,以得到与各所述地质层位所对应的层位面;
按照各所述层位面发育的地质年代顺序,对各所述层位面进行排序;
对所述层位面进行类别划分,根据各所述层位面的排序和类别,确定各所述层位面的无效区域;
根据各所述层位面的无效区域,对各所述层位面进行裁剪,以得到构造框架模型。
在本公开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对多个所述地质层位进行空间插值计算,以得到与各所述地质层位所对应的层位面,包括:
通过最小曲率插值算法对每个所述地质层位进行空间插值计算,以得到与各所述地质层位所对应的所述层位面。
在本公开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层位面进行类别划分,根据各所述层位面的排序和类别,确定各所述层位面的无效区域,包括:
将各所述层位面划分为剥蚀层面或沉积层面;
若所述层位面为剥蚀层面,则将发育的地质年代顺序早于所述层位面,且位于所述剥蚀层面上方的部分确定为无效部分;
若所述层位面为沉积层面,则将发育的地质年代顺序晚于所述层位面,且位于所述沉积层面下方的部分确定为无效部分。
在本公开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各所述层位面的无效区域,对各所述层位面进行裁剪,以得到构造框架模型,包括:
按照所述层位面的排序,对所述层位面中的无效部分进行裁剪,得到所述构造框架模型。
在本公开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每个所述深度域井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将所述深度域井数据转换为时间域井数据,包括:
对每个所述深度域井数据中的声波曲线依次进行采样间隔转换、声波曲线环境校正、异常值剔除、速度转换及拼接处理,以得到声波转换速度曲线;
选取基准面,并基于所述基准面对所述声波转换速度曲线以及所述深度域井数据中的零偏垂直地震剖面层速度曲线进行校正;
将校正后的所述声波转换速度曲线及所述零偏垂直地震剖面层速度曲线,由深度域转换为时间域;
对所述时间域内的所述声波转换速度曲线及所述零偏垂直地震剖面层速度曲线,进行低通滤波处理。
在本公开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每个所述时间域井数据对应插值在所述构造框架模型中,计算得到初始速度模型,包括:
将所述构造框架模型中的层位面划分成多个子地质层;
将每个所述时间域井数据插值在所述子地质层中,计算得到子地质层速度插值控制点集;
将所述子地质层速度插值控制点集一一插值在所述子地质层中,以获取所述子地质层在时间域内的速度分布;
通过所述子地质层在时间域内的速度分布,计算得到所述初始速度模型。
在本公开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构造框架模型中的层位面划分成多个子地质层,包括:
按照所述待研究地区的沉积模式,将每个所述层位面进行等比例划分,以形成多个所述子地质层。
在本公开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每个所述时间域井数据插值在所述子地质层中,计算得到子地质层速度插值控制点集,包括:
将每个所述时间域井数据插值在所述子地质层中,获取所述时间域井数据与所述子地质层的交点;
收集各所述交点处的所述时间域井数据对应的井曲线速度值,得到所述子地质层速度插值控制点集。
在本公开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子地质层速度插值控制点集一一插值在所述子地质层中,以获取所述子地质层在时间域内的速度分布,包括:
通过基于方位的距离加权插值法将所述子地质层速度插值控制点集插值在所述子地质层中,以获取所述子地质层的在时间域内的速度分布。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地震成像的方法在进行地震成像时,首先,收集待研究地区内的时间域地震叠后资料及测试井的深度域井数据,这样可以为了后续建立构造框架模型提供数据支持。接着,将深度域井数据,进行时深关系转换,从而可以得到时间域井数据,为了后续校正构造框架模型做准备。再接着,通过时间域地震叠后资料建立构造框架模型,可以初步得到初始速度模型的大致框架,即为了后续建立初始速度模型提供整体结构支持。然后,通过将时间域井数据插值在构造框架模型中,对构造框架模型进行数据填充校正,便可得到初始速度模型。最后,利用初始速度模型和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对叠前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地震图像。
本实施例提供的地震成像的方法,由于所使用的层速度数据来源于实际的测井数据,而这些测井数据的采样间隔为厘米或米级,也就是测试精度更高,数据更为精准,所以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初始速度模型的精度,减少后续速度更新迭代的次数,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显著提高最终速度模型纵横向精度。对比常规初始速度建模方法得到的地震图像,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所得到的地震图像,其目的层构造形态更加清晰,偏移归位更准,与钻井的实钻深度吻合度也更高,最终成像更为精准。
并且,由于从地表到井底的深度范围内速度来源于井上实际数据,所以,本实施例中得到的初始速度模型能够大幅提高从地表到各套目的层段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质量,最终能够完成全剖面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震成像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震成像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提供的声波测井曲线与零偏VSP层速度曲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提供的地质层位解释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提供的层位面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层位面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构造框架模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原始声波曲线处理对比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原始VSP层速度曲线处理对比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井数据拼接处理对比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子地质层第一种等比例划分方法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子地质层第二种等比例划分方法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子地质层第三种等比例划分方法示意图;
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初始速度模型建立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各项异性参数求取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两种速度建模方式速度模型对比图;
图1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两种速度建模方式得到的一个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对比图;
图1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两种速度建模方式得到的另一个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成像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地震成像的方法包括:
S101:获取待研究地区的时间域地震叠后资料,以及待研究地区内的多个测试井的深度域井数据。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时间域地震叠后资料为已知资料,通过收集待研究地区内的时间域地震叠后资料,可以大致确定该待研究地区的地质结构,为后续步骤102建立构造框架模型做准备。而待研究地区内的测试井,则是在测试区域内选取的测试井。容易理解的是,深度域井数据也为已知材料。通过获取这些测试井的深度域井数据可以利用这些井数据为后续地震成像做准备。
S102:通过时间域地震叠后资料建立构造框架模型。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根据时间域地震叠后资料,可以认识现有待研究地区的地质结构,并结合现有的时间域地震叠后资料初步构造一个构造框架模型,为了后续的初始速度模型构造一个框架。
S103:对每个深度域井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将深度域井数据转换为时间域井数据。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对深度域井数据进行预处理,可以将已有的深度域井数据转换为时间域井数据,为了后续的初始速度模型的建立做准备。
S104:将每个时间域井数据对应插值在构造框架模型中,计算得到初始速度模型。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待研究地区内转换后的时间域井数据,利用插值的方式输入构造框架模型,便可将构造框架模型进行校正及完善,最终便可得到初始速度模型。
S105:对初始速度模型进行更新处理,得到地震图像。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地震成像的方法在进行地震成像时,首先,收集待研究地区内的时间域地震叠后资料及测试井的深度域井数据,这样可以为了后续建立构造框架模型提供数据支持。接着,将深度域井数据,进行时深关系转换,从而可以得到时间域井数据,为了后续校正构造框架模型做准备。再接着,通过时间域地震叠后资料建立构造框架模型,可以初步得到初始速度模型的大致框架,即为了后续建立初始速度模型提供整体结构支持。然后,通过将时间域井数据插值在构造框架模型中,对构造框架模型进行数据填充校正,便可得到初始速度模型。最后,利用初始速度模型和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对叠前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地震图像。
本实施例提供的地震成像的方法,由于所使用的层速度数据来源于实际的测井数据,而这些测井数据的采样间隔为厘米或米级,也就是测试精度更高,数据更为精准,所以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初始速度模型的精度,减少后续速度更新迭代的次数,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显著提高最终速度模型纵横向精度。对比常规初始速度建模方法得到的地震图像,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所得到的地震图像,其目的层构造形态更加清晰,偏移归位更准,与钻井的实钻深度吻合度也更高,最终成像更为精准。
并且,由于从地表到井底的深度范围内速度来源于井上实际数据,所以,本实施例中得到的初始速度模型能够大幅提高从地表到各套目的层段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质量,最终能够完成全剖面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处理。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震成像的方法流程图,结合图2,该地震成像的方法包括:
S201:获取待研究地区的时间域地震叠后资料,以及待研究地区内的多个测试井的深度域井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深度域井数据是一般是指测井时按照井的深度来研究其地质情况的对应曲线。时间域地震叠后资料是指通过三维处理技术获取的三维地震数据体。
本实施例中,深度域井数据包括深度域声波测井曲线以及零偏VSP(VerticalSeismic Profiling,垂直地震剖面)层速度曲线。需要说明的是,测井时,某些测试井既有声波测井曲线又有零偏VSP层速度曲线,某些井只有声波测井曲线或零偏VSP层速度曲线中的一种。下面以同时具有深度域声波测井曲线以及零偏VSP层速度曲线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提供的声波测井曲线与零偏VSP层速度曲线的示意图,结合图3。其中,上端左侧曲线(曲线a)为待研究地区中的DD10测试井对应的声波测井曲线,上端右侧曲线(曲线b)为DD10测试井对应的零偏VSP层速度曲线。一般来讲,声波测井曲线与零偏VSP层速度曲线非常接近。纵向上两者反映地层速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横向上两者的速度差异在10%以内,这说明在单井没有VSP层速度的情况下,可以用声波转换速度代替VSP层速度参与速度建模。
S202:通过时间域地震叠后资料建立构造框架模型。
步骤S202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现:
2.1:根据待研究地区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时间域地震叠后资料,确定出多个不同的地质层位。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地质结构特征是指解释人员依据自己对待研究地区的认识,初步判断出的待研究地区的地质结构特征。对时间域地震叠后资料的剖面进行地质层位解释,可以确定出构造框架模型的基本骨架。同时,结合待研究地区的地质结构的认识,可以进一步提高构造框架模型的准确度。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地震叠后资料是指一个三维数据体(X,Y,T),其中横轴X称为线,纵轴Y称为道,竖轴T为时间,把一条线(包括很多道)所对应的每个道垂向显示,就构成一个剖面。
另外,上述对地质层位进行解释确定时,当在纵向构造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为了减少解释工作量,可以选择间隔几条线来解释,也就是是按照一定的线道间隔进行解释,并不是针对每条线都进行的。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提供的地质层位解释示意图,结合图4,根据研究地区的地质结构,利用钻井分层信息进行层位标定,地震叠后资料由老到新共解释14套层位,从下往上依次为T1、T2等等。
2.2:对多个地质层位进行空间插值计算,以得到与各地质层位所对应的层位面。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空间插值计算可以将上步确定的地质层位进行空间延伸,由简单的地质层位转变为空间的层位面。也就是说,通过空间插值计算可以将确定的地质层位由线关系转换为面关系。
示例性地,步骤2.2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现:
通过最小曲率插值算法对每个地质层位进行空间插值计算,以得到与各地质层位所对应的层位面。
需要说明的是,插值算法很多,比如克里金插值、最小曲率插值以及距离加权插值算法等等,以根据具体计算情况选取最为适合的插值算法,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提供的层位面的示意图,结合图5,可以看出,上述地震叠后资料剖面的地质层位对应有多个层位面L1、L2等等。
2.3:按照各层位面发育的地质年代顺序,对各层位面进行排序。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为了便于后续建立构造框架模型,将层位面自动排序使得构建出的构造框架模型更为直观,更能够贴近实际地质结构特征。
2.4:对层位面进行类别划分,根据各层位面的排序和类别,确定各层位面的无效区域。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对层位面进行类别划分,可以依据层位面的不同类别的属性,对各个层位面的结构展布趋势进行预估,使得计算出的层位面更能贴近实际情况。
示例性地,步骤2.4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现:
2.4.1:将各层位面划分为剥蚀层面或沉积层面。
2.4.2:若层位面为剥蚀层面,则将发育的地质年代顺序早于层位面,且位于剥蚀层面上方的部分确定为无效部分。
2.4.3:若层位面为沉积层面,则将发育的地质年代顺序晚于层位面,位于沉积层面下方的部分确定为无效部分。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由于层位面归属于不同的类型,所以不同的层位面对应的地质结构不尽相同,而确定各个层位面的无效部分,可以明确的确定各个层位面的具体结构及特征,以便得到更为精准的构造框架模型。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层位面之间关系的示意图,结合图6,H2层为剥蚀层面,位于H2层下方的多个层位面中超过该H2层的部分将被视为无效部分,H7层为沉积层面,位于H7层上方的多个层面中超过H7层下方的部分将被视为无效,以此类推,其他层为也是如此确定其无效部分,这里不在赘述。
2.5:根据各层位面的无效区域,对各层位面进行裁剪,以得到构造框架模型。
示例性地,步骤2.5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现:
按照层位面的排序以及地质层面的界面类型,对层位面中的无效部分进行裁剪,得到构造框架模型。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将各个地质层位面中的无效部分进行裁剪,即可得到构造框架模型。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构造框架模型的示意图,结合图7,通过将上图中各个层位面的无效部分进行裁剪,便可得到对应的构造框架模型。
本实施例中,对待研究地区内时间域地震叠后资料剖面进行层位解释确定时,可以将其解释为14个层,见图4。然后对解释的地质层位进行计算使其变成层位面,见图5,再接着对层位面进行计算以确定各个层位面之间的接触关系,最终获取构造框架模型,见图7。
S203:对每个深度域井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将深度域井数据转换为时间域井数据。
步骤S203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现:
3.1:对每个深度域井数据中的声波曲线依次进行采样间隔转换、声波曲线环境校正、异常值剔除、速度转换及拼接处理,以得到声波转换速度曲线;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由于在通过测试井获得的深度域井数据,各个测试井中的测量位置点之间的间隔并不完全等同,所以为了数据统一,需要先将各个井数据的声波曲线进行采样间隔转换,使得各个声波曲线中的对应的位置测量点是等同一致的。
另外,通过对声波曲线进行声波曲线环境校正及异常值剔除可以进一步提高声波曲线的精确度,进而进一步提高初始速度模型的精度。
通过对声波曲线进行速度转换可以使得原始测井获得的声波曲线中的原始数据转换为需要的声波转换速度曲线数据,为后续建模做准备。
拼接处理是指对于声波转换速度曲线进行补全,由于在进行测井时,根据实际测量情况的不同,有些井对应的测量范围的深度并不是从零开始,所以为了保证所有数据的统一,需要根据已有数据信息对某些声波转换速度曲线进行拼接处理。
3.2:选取基准面,并基于基准面对声波转换速度曲线以及深度域井数据中的零偏垂直地震剖面层速度曲线进行校正;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对声波转换速度曲线以及零偏VSP层速度曲线进行统一基准面校正,可以保证后续在建模时所使用的声波转换速度曲线或者偏VSP层速度曲线都是相对一致的。
3.3:将校正后的声波转换速度曲线及零偏垂直地震剖面层速度曲线由深度域转换为时间域;
3.4:对时间域内的声波转换速度曲线及零偏垂直地震剖面层速度曲线进行低通滤波处理。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对声波转换速度曲线及零偏VSP(Vertical SeismicProfiling垂直地震剖面)层速度曲线进行低通滤波处理,可以消除干扰因素的影响,使得以上曲线数据更为可靠。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原始声波曲线处理对比示意图,结合图8,测试井DD11得到的数据为原始声波曲线图(见左图),该声波曲线图最上方有异常值A,需要将其剔除。而且,由于原始声波曲线并不是对应的层速度关系,所以也需要转换为声波转换层速度曲线(见中间图)。而且,由于该声波曲线存在太多高频干扰,所以需要经过低通滤波处理,即可得到最右图,即为处理转换后的声波转换层速度曲线。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原始VSP层速度曲线处理对比示意图,结合图9,测试井DD10得到的VSP层速度曲线(见左图)经过滤波处理后得到处理好的VSP层速度曲线(见右图)。可以看到,经过滤波处理,VSP层速度曲线高频干扰得到有效压制,数据更为可靠。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井数据拼接处理对比示意图,结合图10,对于连井原始声波曲线进行处理,本实施例选取的连井包括DD11、DD12、DD15、DD19、DD9、DD2,分别对连井的原始声波曲线进行上述处理(异常值剔除、环境校正、低通滤波处理、声波速度转换等)得到连井声波转换层速度曲线,然后再对连井的声波转换层速度曲线进行拼接处理,得到完整的连井声波转换层速度曲线(见右图)。
本实施例中,对待研究地区的38口测试井的单井获取深度域井数据。并且,对深度域井数据进行预处理,由初始的声波曲线转变为声波转换层速度曲线并进行异常值剔除,再经过滤波后处理转变为滤波后声波转换层速度曲线。
另外,对于获得的深度域井数据中,对比分析声波转换速度与VSP速度的差异、剔除异常、拼接浅层段声波转换速度等。原始声波曲线采样间隔0.125米,声波转换速度低通滤波统一使用了2000个样点(即250米)的平滑参数;试验区统一基准面为海拔3000米,所以各井时深关系计算均从海拔3000米开始(同一基准面)。
S204:将每个时间域井数据对应插值在构造框架模型中,计算得到初始速度模型。
步骤204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现:
4.1:将构造框架模型中的层位面划分形成多个子地质层。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将层位面划分为多个子地质层,可以使得构造框架模型中显示的地质结构能够在更小的单元内进行显示,同时也能够与时间域井数据更为匹配。
示例性地,步骤4.1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现:
按照沉积模式对层位面进行等比例划分以形成多个子地质层。
本实施例中,通过三种等比例划分方法对层位面进行划分,第一种为沿层位面的延伸方向进行等比例划分(参见图11),第二种为平行于层位面的顶面的方向进行等比例划分(参见图12),第三种为平行于层位面的底面方向进行等比例划分(参见图13)。
一般来讲,如果层位面为横向不缺失的,则选择第一种等比例划分方法,如果层位面为横向上部分缺失的,则选择第二种等比例划分方法,如果层位面为横向下部分缺失的,则选择第三种等比例划分方法。
4.2:将每个时间域井数据插值在子地质层中,计算得到子地质层速度插值控制点集。
示例性地,步骤4.2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现:
4.2.1:将每个时间域井数据插值在子地质层中,获取时间域井数据与子地质层的交点。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这里所说的时间域井数据就是指经过预处理后的深度域井数据,时间域井数据包括声波转换速度曲线以及零偏VSP层速度曲线。通过将时间域井数据插值在各个子地质层中,便可得到各个子地质层中与时间域井数据中的交点。
4.2.2:收集各子地质层上交点处的时间域井数据对应的井曲线速度值,得到子地质层速度插值控制点集。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提取各个子地质层中交点处的井曲线速度值,便可得到每个子地质层中对应的所有的井曲线速度值,将这些井曲线速度值进行集合便可得到各个子地质层的速度插值控制点集。
4.3:将子地质层速度插值控制点集一一插值在子地质层中,以获取子地质层的在时间域内的速度分布。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由于待研究地区内测井的井位点有限,不可能在整个待研究地区内进行钻井测试,所以,为了有效精确的构造出初始速度模型,只能通过各个子地质层中的对应的速度插值控制点集来反过来推算出没有测试井处的速度分布。也就是说,通过各个子地质层的速度插值控制点集一一插值在子地质层中,便可得到各个子地质层中整个层面的速度分布,这包括测试井的井位点处的速度以及非测试井的速度分布。
4.4:通过子地质层在时间域内的速度分布,计算得到初始速度模型。
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初始速度模型建立的示意图,结合图14,其中一个层位面(从下往上依次是a、b、c)划分为多个子地质层,而测试井的井曲线速度为垂向分布在子地质层上,如最左边的为测试井DD104测试井的速度分布曲线。
示例性地,步骤4.4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通过基于方位的距离加权插值法将子地质层速度插值控制点集插值在子地质层中,以获取子地质层的在时间域内的速度分布。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选择基于方位的距离加权插值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插值的“牛眼”效应。该插值方法关键点在于要允许纵向深度反转,同时也要保证空间上不出现速度畸变。
基于方位的距离加权插值方法是以待求点M0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将象限N0等分,从而将平面4N0等分,在每一等分选取离M0最近的点作为代表(如果在第i等分中有已知点值的话),并记第i等分内离最近的点为Mi,则:
Figure BDA0002513984990000131
Figure BDA0002513984990000132
其中,E(M0):待插值M0的插值属性值
E(Mi):已知控制点Mi的属性值;
C0i:Mi对M0的插值权系数;
Figure BDA0002513984990000133
角度校正后的Mi到M0的距离的平方。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中得到的初始速度模型只能够控制到井的实钻深度,超出该深度的部份仍需要常规的速度分析所得速度模型信息来补齐,这样才可以获得一个足够深度且相对合理的初始速度模型(见图14)。
S205:对初始速度模型进行迭代计算,得到更新的速度模型。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将以上得到的初始速度模型利用深度偏移技术进行迭代计算,通过迭代计算获取更新的速度模型,为后续的地震成像做准备。
S206:通过求取各向异性参数,对更新的速度模型进行优化以获取地震图像。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即采用井中的标志层来约束井旁地震道的相应反射层深度,使井旁地震道的成像深度与井中的深度趋于一致,求取各向异性参数Delta、Epsilon,并更新速度模型,进一步提高速度模型的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在进行地震成像时,不仅仅要考虑速度场及异性参数场,还需要考虑其他场,比如倾角场等(参见图15)。具体结合各个场对更新的速度模型进行校正,更新速度模型,进一步提高速度模型的精度,使井旁地震道的成像深度与井中的深度趋于一致。
另外,本实施还针对以上建立的初始速度模型与常规方法建立的初始速度模型进行比对,具体可见图16。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控制的深度是从地表到井底的位置,且井底以下深度求取结合了常规速度模型,这样就提供了全剖面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所需的速度模型。与常规速度模型相比,基于井数据的速度模型无论是纵向上还是横向上都大大提高了速度的精度。
图1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两种速度建模方式得到的一个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对比图,结合图17。该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质量较好,构造主体目的层地震T8反射层成像与钻井实际符合度高,井间关系及上、下盘结构关系清楚,断面易识别,其中15号构造圈闭形态完整,南北回倾更明显。
图1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两种速度建模方式得到的另一个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对比图,结合图18,膏盐岩顶面(T7反射层)的刻画更加清晰,基本上消灭了由于速度不合适引起的同相轴交叉现象,构造主体成像与钻井实际地层倾向及倾角更相符,盐下联排的逆冲叠瓦状小构造形态完整,更易于识别。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地震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研究地区的时间域地震叠后资料,以及所述待研究地区内的多个测试井的深度域井数据;
根据所述待研究地区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时间域地震叠后资料,确定出多个不同的地质层位;
对多个所述地质层位进行空间插值计算,以得到与各所述地质层位所对应的层位面;
按照各所述层位面发育的地质年代顺序,对各所述层位面进行排序;
对所述层位面进行类别划分,将各所述层位面划分为剥蚀层面或沉积层面;若所述层位面为剥蚀层面,则将发育的地质年代顺序早于所述层位面,且位于所述剥蚀层面上方的部分确定为无效部分;若所述层位面为沉积层面,则将发育的地质年代顺序晚于所述层位面,且位于所述沉积层面下方的部分确定为无效部分;
根据各所述层位面的无效区域,对各所述层位面进行裁剪,以得到构造框架模型;
对每个所述深度域井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将所述深度域井数据转换为时间域井数据;
将每个所述时间域井数据对应插值在所述构造框架模型中,计算得到初始速度模型;
对所述初始速度模型进行更新处理,得到地震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多个所述地质层位进行空间插值计算,以得到与各所述地质层位所对应的层位面,包括:
通过最小曲率插值算法对每个所述地质层位进行空间插值计算,以得到与各所述地质层位所对应的所述层位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层位面的无效区域,对各所述层位面进行裁剪,以得到构造框架模型,包括:
按照所述层位面的排序,对所述层位面中的无效部分进行裁剪,得到所述构造框架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每个所述深度域井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将所述深度域井数据转换为时间域井数据,包括:
对每个所述深度域井数据中的声波曲线依次进行采样间隔转换、声波曲线环境校正、异常值剔除、速度转换及拼接处理,以得到声波转换速度曲线;
选取基准面,并基于所述基准面对所述声波转换速度曲线以及所述深度域井数据中的零偏垂直地震剖面层速度曲线进行校正;
将校正后的所述声波转换速度曲线及所述零偏垂直地震剖面层速度曲线,由深度域转换为时间域;
对所述时间域内的所述声波转换速度曲线及所述零偏垂直地震剖面层速度曲线,进行低通滤波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每个所述时间域井数据对应插值在所述构造框架模型中,计算得到初始速度模型,包括:
将所述构造框架模型中的层位面划分成多个子地质层;
将每个所述时间域井数据插值在所述子地质层中,计算得到子地质层速度插值控制点集;
将所述子地质层速度插值控制点集一一插值在所述子地质层中,以获取所述子地质层在时间域内的速度分布;
通过所述子地质层在时间域内的速度分布,计算得到所述初始速度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震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构造框架模型中的层位面划分成多个子地质层,包括:
按照所述待研究地区的沉积模式,将每个所述层位面进行等比例划分,以形成多个所述子地质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震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每个所述时间域井数据插值在所述子地质层中,计算得到子地质层速度插值控制点集,包括:
将每个所述时间域井数据插值在所述子地质层中,获取所述时间域井数据与所述子地质层的交点;
收集各所述交点处的所述时间域井数据对应的井曲线速度值,得到所述子地质层速度插值控制点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震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子地质层速度插值控制点集一一插值在所述子地质层中,以获取所述子地质层在时间域内的速度分布,包括:
通过基于方位的距离加权插值法将所述子地质层速度插值控制点集插值在所述子地质层中,以获取所述子地质层的在时间域内的速度分布。
CN202010469980.5A 2020-05-28 2020-05-28 地震成像的方法 Active CN1115380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69980.5A CN111538080B (zh) 2020-05-28 2020-05-28 地震成像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69980.5A CN111538080B (zh) 2020-05-28 2020-05-28 地震成像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8080A CN111538080A (zh) 2020-08-14
CN111538080B true CN111538080B (zh) 2022-08-26

Family

ID=71979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69980.5A Active CN111538080B (zh) 2020-05-28 2020-05-28 地震成像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380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6827B (zh) 2021-09-29 2023-05-0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解释性速度建模地震成像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0385A (zh) * 2014-11-26 2015-02-18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结合地震地质认识综合建立初始深度层速度模型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18178B1 (fr) * 2007-06-29 2009-10-09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Methode pour ajuster un modele de vitesse d'ondes sismiques en fonction d'informations relevees aux puits
CN107065013B (zh) * 2016-12-27 2019-01-2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地震尺度下的层速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077575B (zh) * 2018-10-18 2021-11-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深度域速度建模方法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0385A (zh) * 2014-11-26 2015-02-18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结合地震地质认识综合建立初始深度层速度模型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8080A (zh) 2020-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65340B1 (en) A process and program for characterising evolution of an oil reservoir over time
CA2558000C (en) Method, media, and signals for processing seismic data to obtain a velocity field
WO2017035104A1 (en) Velocity model seismic static correction
WO2011031874A1 (en) Dip guided full waveform inversion
CN108196305B (zh) 一种山地静校正方法
US870646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physical property model
CN111123359B (zh) 随钻测井与地层格架约束的井周地震成像探测方法及装置
CN111506861B (zh) 一种目的层有利区域裂缝强度计算方法
WO2016126453A1 (en) Seismic attributes derived from the relative geological age property of a volume-based model
CN109884710A (zh) 针对激发井深设计的微测井层析成像方法
CN113296166A (zh) 裂缝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11856566A (zh) 湖相滩坝砂体中薄储层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1538080B (zh) 地震成像的方法
Hole et al. Interface inversion using broadside seismic refraction data and three‐dimensional travel time calculations
EA030770B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адаптивной сейсмической оптики
CN111474580B (zh) 一种基于炮检距矢量片的方位角道集提取方法和系统
CN111679318A (zh) 储层中断裂系统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4861515A (zh) 层速度数据体的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109875A (zh) 一种全波形速度场约束下的盐下碳酸盐岩储层反演方法
US2012009939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acterization with non-unique solutions of anisotropic velocities
CN115857047A (zh) 一种地震储层综合预测方法
Gonçalves et al. Flexible layer-based 2D refraction tomography method for statics corrections
US10067254B2 (en) Removal of an estimated acquisition effect from a marine survey measurement
CN113267810B (zh) 地震勘探全深度速度建模方法及装置
Pullammanappallil et al. Use of advanced data processing techniques in the imaging of the Coso geothermal fiel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