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45970A - 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45970A
CN103245970A CN2012100274017A CN201210027401A CN103245970A CN 103245970 A CN103245970 A CN 103245970A CN 2012100274017 A CN2012100274017 A CN 2012100274017A CN 201210027401 A CN201210027401 A CN 201210027401A CN 103245970 A CN103245970 A CN 103245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
velocity
wide angle
stack seismic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74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45970B (zh
Inventor
孟宪军
王玉梅
慎国强
苗永康
刘立彬
钮学民
张洪
王希萍
王振涛
张达
汪浩
邓金华
陈松莉
李燕
张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02740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459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45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5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45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59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该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包括:输入至少三个角叠加地震数据体、至少三个对应子波以及纵波速度、横波速度以及密度初始模型;建立叠前反演目标函数;将该叠前反演目标函数泰勒级数展开;通过Zoeppritz方程矩阵形式对参量求导,得到反射系数对该纵波速度、该横波速度和该密度的偏导数;根据实际资料,通过矩阵分块减少计算量;求取反演参数摄动量;以及通过求取的该反演参数摄动量控制该反演目标函数的收敛性,获得叠前反演参数。该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满足Zoeppritz方程成立的近似条件和误差大的问题,具有适用范围广,误差小,反演精度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
背景技术
叠前地震反演可提供多种有效的地层参数数据成果,是复杂油气藏描述的一项重要技术。
Zoeppritz方程描述了波在上下介质传播的反射、透射关系,是叠前地震反演的理论基础。
由于求取Zoeppritz方程精确解的计算量大,且反演系数矩阵是“病态”的原因,实际应用过程中会遇到计算不稳定,目标函数不收敛等难题。
目前的叠前反演方法几乎都是基于Zoeppritz方程的近似式实现的,仅适应于弱反射介质界面、中小角度(或小偏移距)的反射问题,但实际情况往往难以满足公式成立的近似条件。
在小角度范围内只要两层介质的地层参数变化稍大,这种近似在反复迭代计算过程中就会产生一定的计算误差,而且Zoeppritz方程近似式在大角度计算时,误差比较大,难以提高大角度地震资料的叠前反演精度,无法满足勘探开发高精度研究的需求。
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误差小,反演精度高的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该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包括:(1)输入至少三个角叠加地震数据体、至少三个对应子波以及纵波速度、横波速度以及密度初始模型;(2))建立叠前反演目标函数,
                                                 
Figure 546036DEST_PATH_IMAGE001
式中
Figure 32512DEST_PATH_IMAGE002
表示该纵波速度,
Figure 58237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该横波速度,
Figure 200636DEST_PATH_IMAGE004
为该密度,D为实际角道集记录,
Figure 399537DEST_PATH_IMAGE005
式为地震模型响应,
Figure 740519DEST_PATH_IMAGE006
为使用Zoeppritz方程计算的纵波反射系数,W为地震子波;(3)将该叠前反演目标函数泰勒级数展开;(4)通过Zoeppritz方程矩阵形式对参量求导,得到反射系数对该纵波速度、该横波速度和该密度的偏导数;(5)根据实际资料,通过矩阵分块减少计算量;(6)利用贝叶斯理论,加入岩石物理先验信息,并求取反演参数摄动量;以及(7)通过求取的该反演参数摄动量控制该反演目标函数的收敛性,获得叠前反演参数。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4)中,将Zoeppritz方程写为矩阵形式如下:
       
Figure 937145DEST_PATH_IMAGE007
                                      
Figure 691475DEST_PATH_IMAGE008
来代替上下两地层岩石物理参数,将该矩阵
Figure 366170DEST_PATH_IMAGE007
两边分别对m中的各分量求偏导数得到该反射系数对该上下地层岩石物理参数的偏导数Jacobi矩阵: 
   
Figure 827238DEST_PATH_IMAGE009
                       
计算
Figure 194765DEST_PATH_IMAGE010
,求解该偏导数Jacobi矩阵得到该反射系数对该纵波速度、该横波速度和该密度的导数。
在步骤(5)中,将偏导数Jacobi矩阵进行划分,将(4×1)维的划分为(2×1)维,将(4×4)维的划分为(2×2)维。
在步骤(3)中,将合成记录进行泰勒展开,并省去二阶高阶项,求取纵横波速度变化量的一阶导数,并令其为0,建立该合成记录与地震记录残差、该合成记录与各参数偏导之间的关系式。
在步骤(3)中,有三个角度的角道集叠加数据,分别为小角度D1、中角度D2和大角度D3,则该关系式的矩阵形式为: 
 
Figure 170812DEST_PATH_IMAGE011
                        
式中
Figure 649198DEST_PATH_IMAGE012
=
Figure 230352DEST_PATH_IMAGE013
Figure 503201DEST_PATH_IMAGE014
=
Figure 169806DEST_PATH_IMAGE015
Figure 123986DEST_PATH_IMAGE016
=
式中
Figure 219616DEST_PATH_IMAGE019
Figure 102121DEST_PATH_IMAGE020
分别为该纵波速度、该横波速度和该密度的变化量,
 在步骤(6)中,建立实际地震记录与模型记录之间的关系得到似然函数,利用贝叶斯公式建立先验概率分布函数,对该先验概率分布函数两边取对数,对模型参数扰动量取导数,并令导数为0,得到参数扰动量表达式,进行迭代运算计算出三个弹性参数的摄动量
Figure 272519DEST_PATH_IMAGE022
 在步骤(6)中,建立该先验概率分布函数所用公式如下:
 
Figure 648137DEST_PATH_IMAGE023
 其中,
Figure 6437DEST_PATH_IMAGE024
为模型参数摄动量的方差,
 得到该摄动量的表达式:
Figure 479007DEST_PATH_IMAGE025
该摄动量随迭代次数的变化而变化。
在步骤(7)中,计算参数扰动量与模型相加得到实际地层的弹性参数,对该弹性参数进行参数范围约束、纵横波速度关系约束、纵波速度与密度关系约束,获得叠前反演弹性参数。
在步骤(7)中,在进行该参数范围约束时,三个反演参数的最大最小值用于反演三个参数的变化范围约束,在有井区时,将研究区有井资料统计得到三个弹性参数的最小值的80%和最大值的120%作为反演迭代过程中参数的约束范围,在无井资料或井资料较少时,将沉积岩中三个弹性参数的变化范围作为约束。
 在步骤(7)中,在进行该纵横波速度约束时,实际工区岩石物理分析拟合得到的纵横波速度的关系作为约束条件,对该横波速度进行约束,其中约束公式采用下式:
Figure 264560DEST_PATH_IMAGE026
式中Vp为该纵波速度,Vs为该横波速度,a和b由拟合得到。
在步骤(7)中,在进行该纵波速度与密度关系约束时,采用井资料纵波速度与密度公式拟合,将拟合得到的该纵波速度与该密度的关系作为约束条件对该密度进行约束,其中拟合公式为:
Figure 127474DEST_PATH_IMAGE027
其中ρ为该密度,Vp为该纵波速度,a,b通过井资料拟合得到。
本发明中的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应用了Zoeppritz方程精确解实现了地震宽角度反演,建立了利用Zoeppritz方程建立对纵、横波速度、介质密度偏导矩阵计算方法,导出Zoeppritz方程与储层有效弹性参数有关的Jacobi偏导数矩阵方程,实现基于Zoeppritz方程反射系数梯度矩阵的精确计算,利用反射系数梯度矩阵的精确解实现叠前地层参数反演的思路。
在实施过程中,引入贝叶斯的方法提高反演的稳定性,并通过优化Jacobi矩阵的结构和引入扰动变量来提高运算效率,确保目标函数的收敛性。
 最终,根据以上内容,建立一套完整的叠前地震宽角度精确解反演方法,从而实现对地层参数更加精确的描述。
本发明中的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应用Zoeppritz方程推导反射系数对各参数的偏导数Jacobi矩阵,避免了由于近似公式带来的条件限制和近似误差的影响,使反演能够适用于宽入射角度道集,从而更加有效利用地震资料中的大角度信息。
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表明,基于Zoeppritz方程的叠前宽角度反演方法能够提高叠前弹性参数的反演精度,尤其是横波速度和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叠前宽角度纵波速度反演剖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叠前宽角度横波速度剖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叠前宽角度密度剖面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A砂组叠前反演纵横波速度比平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加噪音反演结果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Zoeppritz方程精确解与Zoeppritz近似方程的解与模型的误差分析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101,输入三个角叠加地震数据体、三个对应子波以及纵波速度、横波速度以及密度初始模型,角叠加地震数据体角度范围大小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一实施例中,输入的角叠加地震数据体和对应子波的个数为至少三个。
流程进入到步骤102。
在步骤102,建立叠前反演目标函数。
 根据广义线性反演的思路,基于褶积模型和Zoeppritz方程建立如下目标函数:
 式中
Figure 289465DEST_PATH_IMAGE002
表示纵波速度,
Figure 616541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横波速度,为密度,D为实际角道集记录。
Figure 188785DEST_PATH_IMAGE005
式为地震模型响应。
Figure 951205DEST_PATH_IMAGE006
为使用Zoeppritz方程计算的纵波反射系数,W为地震子波。
 流程进入到步骤103。
在步骤103,将目标函数泰勒级数展开。
将合成记录进行泰勒展开,并省去二阶高阶项,求取纵横波速度变化量的一阶导数,并令其为0,建立起合成记录与地震记录残差与合成记录与各参数偏导之间的关系式。
步骤103中有三个角度的角道集叠加数据,分别为小角度D1、中角度D2和大角度D3,则该关系式的矩阵形式为: 
                        (2)
式中=
Figure 363228DEST_PATH_IMAGE013
Figure 867022DEST_PATH_IMAGE014
=
Figure 903111DEST_PATH_IMAGE015
Figure 466948DEST_PATH_IMAGE016
=
Figure 854067DEST_PATH_IMAGE017
式中
Figure 884253DEST_PATH_IMAGE018
Figure 978111DEST_PATH_IMAGE019
Figure 775166DEST_PATH_IMAGE020
分别为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密度的变化量。
Figure 321685DEST_PATH_IMAGE021
流程进入到步骤104。
在步骤104中,通过Zoeppritz方程矩阵形式对参量求导,得到反射系数对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的导数。
由于Zoeppritz方程形式复杂,通常将其写为矩阵形式如下:
       
Figure 495177DEST_PATH_IMAGE007
                                      (3)
Figure 443542DEST_PATH_IMAGE008
来代替上下两层介质的岩石物理参数,将(3)两边分别对m中的各分量求偏导数得: 
       
Figure 349181DEST_PATH_IMAGE009
                       (4)
方程(4)即反射系数对上下地层岩石物理参数的偏导数Jacobi矩阵。
根据实际资料,只要计算出:
Figure 445313DEST_PATH_IMAGE010
,求解方程(4)即可以得到反射系数对各参数的偏导数。
流程进入到步骤105。
在步骤105中,偏导矩阵分块优化。
步骤104中由于方程组的数量十分庞大,每次迭代都需要求解这些方程组,必然带来很大的计算量,而且方程组的稳定性也给求解方程带来很大的麻烦,对此分析矩阵方程,对矩阵进行必要的简化,减少求解方程的计算量,提高反演的稳定性。
由于参数间存在着不关联性,在Zoeppritz方程偏导数方程系数矩阵中存在着大量的0值,如果根据这些0值得分布特点巧妙地避开大量的0+x或0*x等无效运算,对Zoeppritz偏导方程系数矩阵进行划分,将(4×1)维的划分为(2×1)维的,将(4×4)维的划分为(2×2)维的,可以节省大量的运算时间。
流程进入到步骤106。
在步骤106,利用贝叶斯理论,加入岩石物理先验信息,并求取反演参数摄动量。
 建立实际地震记录与模型记录之间的关系得到似然函数,利用贝叶斯公式建立先验概率分布函数,对概率分布函数两边取对数,对模型参数扰动量取导数,并令导数为0,可得参数扰动量表达式,进行迭代运算可以完整的计算出三个弹性参数的摄动量
Figure 829021DEST_PATH_IMAGE028
。   
步骤106建立先验概率分布函数所用公式如下:
Figure 897471DEST_PATH_IMAGE029
其中,
Figure 36328DEST_PATH_IMAGE030
为模型参数摄动量的方差,
步骤106中得到摄动量的表达式:
 
Figure 557439DEST_PATH_IMAGE031
该摄动量随迭代次数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有效提高反演运算效率和收敛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因地震资料噪音带来的反演结果不稳定。
 流程进入到步骤107。
在步骤107,通过求取的该反演参数摄动量控制目标函数的收敛性,最后获得叠前反演参数。
计算参数扰动量与模型相加得到实际地层的弹性参数,对弹性参数进行参数范围约束、纵横波速度关系约束、纵波速度与密度关系约束,最终获得叠前反演弹性参数。
步骤107中反演参数范围约束:三个反演参数的最大最小值用于反演三个参数的变化范围约束。
在有井区,将研究区有井资料统计得到三个弹性参数的最小值的80%和最大值的120%作为反演迭代过程中参数的约束范围。
若无井资料或井资料较少,可根据前人经验,将沉积岩中三个弹性参数的变化范围作为约束。
步骤107中纵横波速度约束:
实际工区岩石物理分析拟合得到的纵横波速度的关系作为约束条件,对横波速度进行约束。
其中约束公式采用下式:
 
Figure 807155DEST_PATH_IMAGE026
式中Vp为纵波速度,Vs为横波速度,a和b由拟合得到
步骤107中纵波速度与密度关系约束:采用井资料纵波速度与密度公式拟合,将拟合得到的纵波速度与密度的关系作为约束条件对密度进行约束。
其中拟合公式为:
其中ρ为密度,Vp为纵波速度,a,b通过井资料拟合得到。
流程结束。
从图1中的流程图可以看出,经过zeoppritz方程精确解建立的反射系数与地层两侧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的关系,避免了采用近似式带来的条件限制和近似误差的影响,精度高。
并且可以更加有效利用地震资料中的大角度信息,得到叠前弹性参数,更加准确。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得到更高精度的叠前弹性参数,对于进行储层分布规律研究尤其是含流体预测,更加可靠。
从图2到图4可以看出,反演得到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以及密度的分辨率较高,能够较好的识别薄储层,而且能够很好的刻画地质沉积特征。
图中层位断层明显,断点清晰,能够很好的刻画砂体特征。
纵向上基本可以分辨出五米以上的储层,且与测井吻合较好,能够反映岩性变化,横向上砂体展布清楚,变化自然。
如图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A砂组叠前反演纵横波速度比平面图,图中左上角的低值区为含油气有利区域,低值区域很好地反应了河流相的储层展布特征。
油井分布在低值区,水井分布在高值区,预测结果与钻井动态资料吻合较好。
图6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加噪音反演结果的示意图,左图为纵波速度反演结果及精度对比图,中图为横波速度反演结果及精度对比图,右图为密度反演结果及精度对比图,其中模型为方波形曲线,另外两条曲线为反演结果,其中粗线为信噪比5:1时的反演结果,细线为信噪比1:1时的反演结果。
从图6可以看出,在信噪比较高时(5:1),反演结果与理论模型吻合率较高,即使是薄层的相对误差变大,但对由岩性变化引起的参数相对增减的表征依然准确;当信噪比降低至1:1时,反演结果出现抖动,但是总体变化规律与模型仍然保持一致。
证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噪性。
图7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Zoeppritz方程精确解与Zoeppritz近似方程的解与模型的误差分析对比图。
在图7中,左图为纵波速度反演结果及精度对比图,中图为横波速度反演结果及精度对比图,右图为密度反演结果及精度对比图,其中模型为方波形曲线,另外两条曲线为反演结果,粗线为常规反演结果,细线为本方法反演结果。
从对比结果看,采用本方法求得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密度比近似解的结果有10%~15%的提高。 

Claims (10)

1.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包括: 
(1)输入至少三个角叠加地震数据体、至少三个对应子波以及纵波速度、横波速度以及密度初始模型;
(2)建立叠前反演目标函数,
Figure 549026DEST_PATH_IMAGE001
        
式中表示该纵波速度,
Figure 610840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该横波速度,为该密度,D为实际角道集记录,
Figure 868963DEST_PATH_IMAGE005
式为地震模型响应,
Figure 99087DEST_PATH_IMAGE006
为使用Zoeppritz方程计算的纵波反射系数,W为地震子波;
(3)将该叠前反演目标函数泰勒级数展开;
(4)通过Zoeppritz方程矩阵形式对参量求导,得到反射系数对该纵波速度、该横波速度和该密度的偏导数;
(5)根据实际资料,通过矩阵分块减少计算量;
(6)利用贝叶斯理论,加入岩石物理先验信息,并求取反演参数摄动量;以及
(7)通过求取的该反演参数摄动量控制该反演目标函数的收敛性,获得叠前反演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将Zoeppritz方程写为矩阵形式如下:
       
Figure 956184DEST_PATH_IMAGE007
                                      
Figure 588154DEST_PATH_IMAGE008
来代替上下两地层岩石物理参数,将该矩阵两边分别对m中的各分量求偏导数得到该反射系数对该上下地层岩石物理参数的偏导数Jacobi矩阵: 
                              
计算
Figure 617924DEST_PATH_IMAGE010
,求解该偏导数Jacobi矩阵得到该反射系数对该纵波速度、该横波速度和该密度的导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将偏导数Jacobi矩阵进行划分,将(4×1)维的划分为(2×1)维,将(4×4)维的划分为(2×2)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将合成记录进行泰勒展开,并省去二阶高阶项,求取纵横波速度变化量的一阶导数,并令其为0,建立该合成记录与地震记录残差、该合成记录与各参数偏导之间的关系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有三个角度的角道集叠加数据,分别为小角度D1、中角度D2和大角度D3,则该关系式的矩阵形式为: 
Figure 92681DEST_PATH_IMAGE011
                        
式中
Figure 180723DEST_PATH_IMAGE012
=
Figure 385439DEST_PATH_IMAGE013
Figure 318760DEST_PATH_IMAGE014
=
Figure 925322DEST_PATH_IMAGE015
Figure 184265DEST_PATH_IMAGE016
=
Figure 610699DEST_PATH_IMAGE017
式中
Figure 550973DEST_PATH_IMAGE018
Figure 74358DEST_PATH_IMAGE019
Figure 176306DEST_PATH_IMAGE020
分别为该纵波速度、该横波速度和该密度的变化量,
Figure 417932DEST_PATH_IMAGE0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建立实际地震记录与模型记录之间的关系得到似然函数,利用贝叶斯公式建立先验概率分布函数,对该先验概率分布函数两边取对数,对模型参数扰动量取导数,并令导数为0,得到参数扰动量表达式,进行迭代运算计算出三个弹性参数的摄动量
Figure 896317DEST_PATH_IMAGE022
Figure 274209DEST_PATH_IMAGE0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建立该先验概率分布函数所用公式如下:
Figure 812638DEST_PATH_IMAGE024
    
其中,
Figure 275980DEST_PATH_IMAGE025
为模型参数摄动量的方差,
 得到该摄动量的表达式:
Figure 558057DEST_PATH_IMAGE026
 
该摄动量随迭代次数的变化而变化。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计算参数扰动量与模型相加得到实际地层的弹性参数,对该弹性参数进行参数范围约束、纵横波速度关系约束、纵波速度与密度关系约束,获得叠前反演弹性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在进行该参数范围约束时,三个反演参数的最大最小值用于反演三个参数的变化范围约束,在有井区时,将研究区有井资料统计得到三个弹性参数的最小值的80%和最大值的120%作为反演迭代过程中参数的约束范围,在无井资料或井资料较少时,将沉积岩中三个弹性参数的变化范围作为约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在进行该纵横波速度约束时,实际工区岩石物理分析拟合得到的纵横波速度的关系作为约束条件,对该横波速度进行约束,其中约束公式采用下式:
Figure 56035DEST_PATH_IMAGE027
式中Vp为该纵波速度,Vs为该横波速度,a和b由拟合得到。
CN201210027401.7A 2012-02-08 2012-02-08 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 Active CN1032459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27401.7A CN103245970B (zh) 2012-02-08 2012-02-08 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27401.7A CN103245970B (zh) 2012-02-08 2012-02-08 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5970A true CN103245970A (zh) 2013-08-14
CN103245970B CN103245970B (zh) 2015-05-27

Family

ID=48925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7401.7A Active CN103245970B (zh) 2012-02-08 2012-02-08 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45970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4018A (zh) * 2014-06-06 2014-08-1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多波联合振幅随入射角变化反演方法
CN104570101A (zh) * 2013-10-09 2015-04-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avo三参数反演方法
CN104820235A (zh) * 2015-05-07 2015-08-05 信真维超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速度反射率和密度反射率的分解方法
CN105527648A (zh) * 2014-09-30 2016-04-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各向异性参数反演的敏感度矩阵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7045143A (zh) * 2017-02-22 2017-08-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测裂缝发育的方法及装置
CN110297273A (zh) * 2019-08-06 2019-10-0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储层的叠前反演方法及装置
CN111897010A (zh) * 2019-05-05 2020-11-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精确Zoeppritz方程的时移地震AVA差异反演方法
CN112099079A (zh) * 2019-06-18 2020-12-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分频串联反射率反演方法及系统
CN112147683A (zh) * 2019-06-28 2020-12-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岩石物理关系约束的叠前稀疏层反演方法及系统
CN112698390A (zh) * 2020-11-11 2021-04-2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叠前地震反演方法及装置
CN113156498A (zh) * 2021-02-26 2021-07-23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同伦延拓的叠前avo三参数反演方法和系统
CN113608264A (zh) * 2021-07-30 2021-11-05 成都理工大学 联合叠前弹性反演参数及深度网络目标反演技术
CN113608263A (zh) * 2021-09-02 2021-11-05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一种叠前反演的可行性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933893A (zh) * 2020-07-13 2022-01-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和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9695B (zh) * 2016-06-29 2018-03-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空变目标函数的叠前三参数反演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93163A1 (en) * 2002-11-12 2004-05-13 Moshe Reshef Seismic analysis using post-imaging seismic anisotropy corrections
WO2004077099A2 (en) * 2003-02-26 2004-09-10 Landmark Graphics Corporation 3-d prestack/poststack multiple prediction
GB2402214A (en) * 2003-05-29 2004-12-01 Pgs Americas Inc Seismic velocity update for anisotropic depth migration
US20080189043A1 (en) * 2007-02-06 2008-08-07 Conocophillips Company Direct Time Lapse Inversion of Seismic Data
CN101957455A (zh) * 2010-09-20 2011-01-2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三维保幅叠前时间偏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93163A1 (en) * 2002-11-12 2004-05-13 Moshe Reshef Seismic analysis using post-imaging seismic anisotropy corrections
WO2004077099A2 (en) * 2003-02-26 2004-09-10 Landmark Graphics Corporation 3-d prestack/poststack multiple prediction
GB2402214A (en) * 2003-05-29 2004-12-01 Pgs Americas Inc Seismic velocity update for anisotropic depth migration
US20080189043A1 (en) * 2007-02-06 2008-08-07 Conocophillips Company Direct Time Lapse Inversion of Seismic Data
CN101957455A (zh) * 2010-09-20 2011-01-2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三维保幅叠前时间偏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严建文等: "基于遗传算法的叠前地震波形反演构建虚拟井曲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vol. 42, no. 06, 15 December 2007 (2007-12-15) *
李爱山等: "叠前AVA多参数同步反演技术在含气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石油物探》, vol. 46, no. 01, 28 February 2007 (2007-02-28) *
黄捍东等: "基于小波变换的叠前地震弹性参数反演",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vol. 43, no. 05, 15 October 2008 (2008-10-15) *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0101A (zh) * 2013-10-09 2015-04-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avo三参数反演方法
CN103984018A (zh) * 2014-06-06 2014-08-1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多波联合振幅随入射角变化反演方法
CN105527648A (zh) * 2014-09-30 2016-04-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各向异性参数反演的敏感度矩阵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4820235A (zh) * 2015-05-07 2015-08-05 信真维超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速度反射率和密度反射率的分解方法
CN104820235B (zh) * 2015-05-07 2017-08-29 信真维超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速度反射率和密度反射率的分解方法
CN107045143A (zh) * 2017-02-22 2017-08-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测裂缝发育的方法及装置
CN107045143B (zh) * 2017-02-22 2018-12-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测裂缝发育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97010A (zh) * 2019-05-05 2020-11-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精确Zoeppritz方程的时移地震AVA差异反演方法
CN112099079A (zh) * 2019-06-18 2020-12-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分频串联反射率反演方法及系统
CN112099079B (zh) * 2019-06-18 2022-08-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分频串联反射率反演方法及系统
CN112147683A (zh) * 2019-06-28 2020-12-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岩石物理关系约束的叠前稀疏层反演方法及系统
CN112147683B (zh) * 2019-06-28 2022-06-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岩石物理关系约束的叠前稀疏层反演方法及系统
CN110297273B (zh) * 2019-08-06 2020-04-0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储层的叠前反演方法及装置
CN110297273A (zh) * 2019-08-06 2019-10-0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储层的叠前反演方法及装置
CN113933893A (zh) * 2020-07-13 2022-01-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和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3933893B (zh) * 2020-07-13 2024-03-2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二维批量叠前反演方法和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2698390A (zh) * 2020-11-11 2021-04-2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叠前地震反演方法及装置
CN113156498A (zh) * 2021-02-26 2021-07-23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同伦延拓的叠前avo三参数反演方法和系统
CN113156498B (zh) * 2021-02-26 2024-01-26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同伦延拓的叠前avo三参数反演方法和系统
CN113608264A (zh) * 2021-07-30 2021-11-05 成都理工大学 联合叠前弹性反演参数及深度网络目标反演技术
CN113608263A (zh) * 2021-09-02 2021-11-05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一种叠前反演的可行性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5970B (zh)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5970A (zh) 叠前地震宽角度反演方法
CN103454685B (zh) 利用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预测砂体厚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33846B (zh) 地质相控制的地震反演系统和地震反演方法
CN103487835B (zh) 一种基于模型约束的多分辨率波阻抗反演方法
CN102928870B (zh) 基于正则化的非线性地震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方法
CN102393532B (zh) 地震信号反演方法
CN103954999B (zh) 一种适用于低孔隙度砂泥岩地层的横波速度预测方法
CN104597490A (zh) 基于精确Zoeppritz方程的多波AVO储层弹性参数反演方法
CN101872024A (zh) 一种利用时移地震进行井位部署的方法
CN105842735A (zh) 具有复杂速度分布的区域岩体微震震源定位方法
CN104316966B (zh) 一种流体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3675907A (zh) 一种基于岩相约束的avo反演油气检测方法
CN102636809B (zh) 一种传播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的生成方法
CN104570101A (zh)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avo三参数反演方法
CN104237937A (zh) 叠前地震反演方法及其系统
CN104155693A (zh) 储层流体流度的角道集地震响应数值计算方法
CN103412326B (zh) 利用弹性模量参数的反演进行煤层气预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26815A (zh) 一种利用地震岩性因子和岩性阻抗进行油气检测的方法
CN104698492A (zh) 一种计算异常地层压力的方法
CN103926619A (zh) 一种三维vsp数据的逆时偏移方法
CN113031068B (zh) 一种基于反射系数精确式的基追踪叠前地震反演方法
CN105242307A (zh) 复杂碳酸盐储层地震孔隙度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2736103A (zh) 基于角度梯度弹性阻抗的储层预测方法
CN104698494A (zh) 一种计算异常地层压力的方法
CN104678433A (zh) 一种转换波极值属性油气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