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2716B - 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2716B
CN113932716B CN202111333246.7A CN202111333246A CN113932716B CN 113932716 B CN113932716 B CN 113932716B CN 202111333246 A CN202111333246 A CN 202111333246A CN 113932716 B CN113932716 B CN 1139327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positioning surface
laser ranging
axis reference
reference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332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32716A (zh
Inventor
何华卫
张庆军
陈明方
蒋敬雷
任久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uzhou Electric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uzhou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uzhou Electric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uzhou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3324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27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2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27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32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27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coordina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11/02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by measuring distance between sensor and objec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1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r clearance between spaced objects or spaced aper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面、夹持定位机构和坐标测量机构,夹持定位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检测台面上,所述坐标测量组件包括水平移动模组、垂直移动模组和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水平移动模组的固定端与所述检测台面固定连接,所述垂直移动模组竖直设置在所述检测台面的正上方,且所述垂直移动模组的固定端与所述水平移动模组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激光测距传感器与所述垂直移动模组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将电机线圈固定在检测台面上,并通过水平移动模组和垂直移动模组的配合移动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电机线圈的相关坐标参数,并通过对坐标参数的计算获得线圈长度、宽边跨距、窄边跨距、夹角、直线段长度。

Description

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制造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的大型电机竞相向单容量百万千瓦级别发展。我国作为基建大国和基建强国,对大型基建设备特别是大型电机的需求越来越大,大型电机被广泛应用于铁路、船舶、石油、化工、水利、风电等行业。
定子线圈作为大型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形状尺寸等属性具有严格的要求,一般需要在绕制成型后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测和测量,以保证后续装配工艺的质量。传统电机线圈的检测通常是由人工完成,检测精度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检测效率较低,而且定子线圈装配后的质量不稳定,电机生产的成本较高。
为了保证大型电机的生产质量,需要对电机线圈的总长度、直线段长度、宽边跨距、窄边跨距、夹角和电性能进行检测。现有的电机线圈检测方法主要是由人工利用不同的检测工具完成,检测精度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检测效率较低,此外,人为误检测会造成电机的返工返修,增加人工耗材的成本。综合分析后,得出现有电机线圈检测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检测精度差,电机线圈检测包含的内容较多,检测过程需要反复使用不同的检测工具,检测工具的精度和检测人员的手法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影响很大。
检测效率低,为了减小电机线圈人工检测的测量误差,通常需要在同一位置对同一检测内容进行反复测量,重复的定位和读数不仅会增加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还会降低检测过程的效率。
成本高,检测人员通常是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人员培训周期长投入大,人工成本高;此外,因人为误检测造成最终的不合格产品还需要进行返工返修,但定子线圈的返工返修需要对整个电机进行拆解重装,返工返修的难度较大,同时人工耗材的成本也会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只能采用人工测量的方式对线圈进行检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解决了检测精度差、检测效率低和成本高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台面,其水平设置;
夹持定位机构,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检测台面上;
坐标测量组件,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检测台面上,且位于所述夹持定位机构的后侧,所述坐标测量组件包括:
水平移动模组,其具有固定端和移动端,所述水平移动模组水平设置在所述检测台面的正上方,且所述水平移动模组的固定端与所述检测台面固定连接;
垂直移动模组,其具有固定端和移动端,所述垂直移动模组竖直设置在所述检测台面的正上方,且所述垂直移动模组的固定端与所述水平移动模组的移动端固定连接;
激光测距传感器,其与所述垂直移动模组的移动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测距方向朝向所述夹持定位机构,且与所述水平移动模组和所述垂直移动模组垂直。
具体地,所述夹持定位机构包括:
X轴基准定位面,其与所述水平移动模组垂直设置;
Z轴基准定位面,其与所述垂直移动模组垂直设置;
Y轴基准定位面,其与所述X轴基准定位面和所述Z轴基准定位面垂直设置;
夹持组件,其具有固定端和移动端,所述夹持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Y轴基准定位面的后侧,且所述夹持组件的移动端可垂直于所述Y轴基准定位片前后移动;
其中,所述Z轴基准定位面的前端与所述Y轴基准定位面的下端垂直固定连接,电机线圈设置在所述X轴基准定位面、所述Z轴基准定位面、所述Y轴基准定位面和所述夹持组件的移动端之间。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组件为垂直于Y轴基准定位面的伸缩气缸。
作为一个实施例,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模组/所述垂直移动模组包括:
直线电机;及
对所述直线电机进行位置测量的直线编码器。
进一步,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
PLC控制器,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水平移动模组的直线编码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垂直移动模组的直线编码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水平移动模组的直线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垂直移动模组的直线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夹持组件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触摸显示组件,其信号端与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端电连接。
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方法,基于上述的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装置,所述方法的步骤如下:
建立X-Y-Z三维坐标系,其中X轴垂直与X轴基准定位面,Y轴垂直与Y轴基准定位面,Z轴垂直与Z轴基准定位面;
确定零点,其中X轴的零点X0为水平移动模组远离X轴基准定位面的一端,Z轴的零点Z0为垂直移动模组的上端,Y轴的零点Y0为激光测距传感器的光源点;
获取X轴基准定位面坐标XM,Y轴基准定位面坐标YM,Z轴基准定位面坐标ZM
将电机线圈夹持在夹持定位机构上;
控制激光测距传感器在X-Z平面移动,并进行Y轴反射式检测;
根据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计算线圈长度、宽边跨距、窄边跨距、夹角、直线段长度。
具体地,设定所述电机线圈包括沿X轴设置的第一宽边和第二宽边,以及串联连接所述第一宽边和所述第二宽边的第一窄边和第二窄边;
所述将电机线圈夹持在夹持定位机构上的方法包括:
将第一窄边抵靠在X轴基准定位面;
将第一宽边放置在Z轴基准定位面,并控制夹持组件的移动端向Y轴基准定位面移动;
夹持组件将第一宽边抵靠至Y轴基准定位面,并夹紧。
具体地,所述线圈长度的检测及计算方法包括:
调节垂直移动模组,使激光测距传感器与电机线圈的鼻部位置位移同一水平线;
从X0沿X轴移动水平移动模组,当激光测距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反馈时,获得此时激光测距传感器的X轴坐标X1
计算电机线圈的线圈长度,计算公式为:XM-X1
具体地,所述宽边跨距、所述窄边跨距、所述夹角的检测及计算方法包括:
在电机线圈上预设扫描截面,所述扫描截面与Y-Z平面平行;
在扫描截面从Z0沿Z轴移动垂直移动模组;
当激光测距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反馈出现时,获得此时激光测距传感器的坐标A(X,Y1,Z1);
当激光测距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反馈消失时,获得此时激光测距传感器的坐标B(X,Y2,Z2);
计算电机线圈的宽边跨距,计算公式为:[(YM-Y1)2+(ZM-H-Z1)2]0.5
计算电机线圈的窄边跨距,计算公式为:[(YM-Y2)2+(ZM-Z2)2]0.5
计算电机线圈的夹角,计算公式为:arctan[(Y2-Y1)/(Z2-Z1)];
其中,H为电机线圈的第一宽边/第二宽边的宽度,X为所选扫描截面的X轴坐标。
具体地,所述直线段长度的测量与计算方法为:
设定误差极限;
获得坐标A与坐标B的中点坐标C(X,Y3,Z3);
固定激光测距传感器在Z3高度;
将激光测距传感器从X0沿X轴移动,并实时获得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测距值;
当测距值满足误差极限时,获得激光测距传感器坐标X2
当测距值超出误差极限时,获得激光测距传感器坐标X3
计算电机线圈的直线段长度,计算公式为X3-X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电机线圈固定在检测台面上,并通过水平移动模组和垂直移动模组的配合移动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电机线圈的相关坐标参数,并通过对坐标参数的计算获得线圈长度、宽边跨距、窄边跨距、夹角、直线段长度。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图1是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方法的坐标系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方法的扫描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电性能检测器,3-检测台面,4-支撑座,5-水平移动模组,6-垂直移动模组,7-激光测距传感器,8-X轴基准定位面,9-触摸显示组件,10-夹持组件,11-Y轴基准定位面,12-Z轴基准定位面,13-电机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大型电机作为能量转换设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中生命财产的安全,电机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此外,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大型电机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与之相匹配的生产设备正朝着集成化、规模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电机线圈13检测作为控制电机生产质量的重要环节,现有的检测方式主要依靠人手工完成,
本实施方式旨在提供一种电机线圈13的检测装置,以实现电机线圈13的全自动检测。
可以在电机线圈13一次性放置定位后,自动完成线圈的总长度、直线段长度、宽边跨距、窄边跨距、夹角和电性能检测,而不需要多次重复性的定位操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仅由检测设备的检测精度决定,避免了人工检测的不确定性,同时,全自动化的检测装置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过程的效率。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面3、夹持定位机构和坐标测量机构。
检测台面3水平设置,可以通过机架1固定在地面上,同时可以在机架1内设置一个柜体,柜体内置气动元器件和控制板,布置有排线走线机构、照明灯和散热风扇等,柜体前侧面安装有可双侧开启的柜体门,整个柜体要求具有较高的刚度和稳定性,以达到降低检测台面3振动的效果。
夹持定位机构固定设置在检测台面3上,其主要目的是对需要进行检测的电机线圈13进行固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检测的线圈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大致为长条结构,包括第一宽边和第二宽边,第一宽边和第二宽边平行设置,且两端通过第一窄边和第二窄边连接,组成封闭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定位机构将第一宽边夹持,并将其固定在检测台面3上。
坐标测量组件固定设置在检测台面3上,且位于夹持定位机构的后侧,其用于对电机线圈13的各个位置的坐标进行测定,以获得其具体参数。
坐标测量组件包括水平移动模组5、垂直移动模组6和激光测距传感器7。
水平移动模组5具有固定端和移动端,水平移动模组5通过支撑座4与检测台面固定连接,且水平设置在检测台面3的正上方,且水平移动模组5的固定端与检测台面3固定连接;
垂直移动模组6具有固定端和移动端,垂直移动模组6竖直设置在检测台面3的正上方,且垂直移动模组6的固定端与水平移动模组5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激光测距传感器7与垂直移动模组6的移动端固定连接。
通过水平移动模组5和垂直移动模组6的配合工作,获得了一个可以在竖直平面内任意移动的机械结构,则可以控制激光测距传感器7对位于夹持定位机构上的电机线圈13的坐标进行测定。
激光测距传感器7的测距方向朝向夹持定位机构,且与水平移动模组5和垂直移动模组6垂直,激光测距传感器7的激光发射方向为一个坐标轴,水平移动模组5的移动方向为一个坐标轴,垂直移动模组6的移动方向为一个坐标轴,则最终构成了三维坐标系,从而可以获得电机线圈13对应位置的坐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对夹持定位机构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其即可以起到夹持的作用,又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
夹持定位机构包括X轴基准定位面8、Z轴基准定位面12和Y轴基准定位面11。
X轴基准定位面8与水平移动模组5垂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X轴基准定位面8为一个竖置的直板,并设定其左侧面(以图1和图2所示的方位为例,下同)为定位面。
Z轴基准定位面12与垂直移动模组6垂直设置;
Y轴基准定位面11与X轴基准定位面8和Z轴基准定位面12垂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一个竖置的长板和一个横置的长板,并组成L型的结构,将竖置的长板的后侧面设定为Y轴基准定位面11,将横置的长板的前侧面设定为Z轴基准定位面12,Z轴基准定位面的前端与Y轴基准定位面11的下端垂直固定连接。
将电机线圈13置于X轴基准定位面8、Z轴基准定位面12和Y轴基准定位面11后,需要对其进行固定,因此夹持定位机构还包括夹持组件10。
夹持组件10具有固定端和移动端,夹持组件10固定设置在Y轴基准定位面11的后侧,且夹持组件10的移动端可垂直于Y轴基准定位片前后移动;
电机线圈13设置在X轴基准定位面8、Z轴基准定位面12、Y轴基准定位面11和夹持组件10的移动端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组件10为垂直于Y轴基准定位面11的伸缩气缸,也可以采用电动伸缩杆。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水平移动模组5/垂直移动模组6的主体结构相同,只是其安装位置不同,移动模组包括:
直线电机,其主要是为了实现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的移动,也可以采用螺纹丝杠结构、滑轨滑块组合结构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直线移动装置。
为了实现水平移动模组5/垂直移动模组6的自动定位,本实施例中在水平移动模组5/垂直移动模组6上均设置有直线编码器,其目的是对直线电机等直线移动装置的移动端的位置进行测量。
夹持完成后,在第二宽边下方设置支撑装置,其用于对电机线圈13进行辅助支撑。
实施例三
为了实现自动化,本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还包括PLC控制器和触摸显示组件9。
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水平移动模组5的直线编码器的信号输出端、垂直移动模组6的直线编码器的信号输出端、激光测距传感器7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水平移动模组5的直线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垂直移动模组6的直线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夹持组件10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可以采用现有的技术。
触摸显示组件9的信号端与PLC控制器的信号端电连接。其可以为触摸显示屏用于控制程序的编辑、参数的设置和检测信息的显示记录等,同时还可以通过触屏直接控制上述相关的设备。
另外,本实施例中还可以添加电性能检测器2,实现对电机线圈13的电性能的检测。
实施例四
基于上述的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装置,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一种大型电机线圈13检测方法,步骤如下:
如图3所示,建立X-Y-Z三维坐标系,其中X轴垂直与X轴基准定位面8,Y轴垂直与Y轴基准定位面11,Z轴垂直与Z轴基准定位面12;
确定零点,其中X轴的零点X0为水平移动模组5远离X轴基准定位面8的一端,Z轴的零点Z0为垂直移动模组6的上端,Y轴的零点Y0为激光测距传感器7的光源点;
获取X轴基准定位面8坐标XM,Y轴基准定位面11坐标YM,Z轴基准定位面12坐标ZM;本实施例中可以从触摸显示组件9上启动系统校准程序,系统完成基准标定,其中,X轴基准定位面8的X轴坐标值XM由水平移动模组5读出,Y轴基准定位面11的Y轴坐标值YM由激光测距传感器7读出,Z轴基准定位面12的Z轴坐标值ZM由垂直移动模组6读出。
将电机线圈13夹持在夹持定位机构上;将第一窄边抵靠在X轴基准定位面8;将第一宽边放置在Z轴基准定位面12,并控制夹持组件10的移动端向Y轴基准定位面11移动;夹持组件10将第一宽边抵靠至Y轴基准定位面11,并夹紧。
PLC控制器控制激光测距传感器7在X-Z平面移动,并进行Y轴反射式检测;
根据激光测距传感器7的检测结果,计算线圈长度、宽边跨距、窄边跨距、夹角、直线段长度。
系统内置算法自动完成线圈解析,计算出线圈的空间位置,并在触摸屏上显示检测的线圈长度、宽边跨距、窄边跨距、夹角、直线段长度信息等。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
(1)线圈长度的检测及计算方法包括:
调节垂直移动模组6,使激光测距传感器7与电机线圈13的鼻部位置位移同一水平线;(此步骤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完成,当然如果检测的所有电机线圈13的尺寸一直,则可以设定值,让垂直移动模组6自动对准)
从X0沿X轴移动水平移动模组5,当激光测距传感器7检测到信号反馈时,获得此时激光测距传感器7的X轴坐标X1
计算电机线圈13的线圈长度,计算公式为:XM-X1
(2)宽边跨距、窄边跨距、夹角的检测及计算方法包括:
在电机线圈13上预设扫描截面(本实施例中,设定三个扫描截面,如图4所示的a、b、c三个截面),扫描截面与Y-Z平面平行;
在扫描截面从Z0沿Z轴移动垂直移动模组6(abc三个截面分次扫描);
当激光测距传感器7检测到信号反馈出现时,获得此时激光测距传感器7的坐标A(X,Y1,Z1);
当激光测距传感器7检测到信号反馈消失时,获得此时激光测距传感器7的坐标B(X,Y2,Z2);
计算电机线圈13的宽边跨距,计算公式为:[(YM-Y1)2+(ZM-H-Z1)2]0.5;(取3个截面位置计算的算术平均值);
计算电机线圈13的窄边跨距,计算公式为:[(YM-Y2)2+(ZM-Z2)2]0.5;(取3个截面位置计算的算术平均值);
计算电机线圈13的夹角,计算公式为:arctan[(Y2-Y1)/(Z2-Z1)];(取3个截面位置计算的算术平均值);
其中,H为电机线圈13的第一宽边/第二宽边的宽度,X为所选扫描截面的X轴坐标。
(3)直线段长度的测量与计算方法为:
设定误差极限±Δ,Δ根据要求设定。
获得坐标A与坐标B的中点坐标C(X,Y3,Z3);
固定激光测距传感器7在Z3高度;
将激光测距传感器7从X0沿X轴移动,并实时获得激光测距传感器7的测距值;(其读数变化趋势为:无→偏大超差→稳定→偏大超差)。
当测距值满足误差极限时,获得激光测距传感器7坐标X2
当测距值超出误差极限时,获得激光测距传感器7坐标X3
计算电机线圈13的直线段长度,计算公式为X3-X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台面,其水平设置;
夹持定位机构,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检测台面上;
坐标测量组件,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检测台面上,且位于所述夹持定位机构的后侧;
所述坐标测量组件包括:
水平移动模组,其具有固定端和移动端,所述水平移动模组水平设置在所述检测台面的正上方,且所述水平移动模组的固定端与所述检测台面固定连接;
垂直移动模组,其具有固定端和移动端,所述垂直移动模组竖直设置在所述检测台面的正上方,且所述垂直移动模组的固定端与所述水平移动模组的移动端固定连接;
激光测距传感器,其与所述垂直移动模组的移动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测距方向朝向所述夹持定位机构,且与所述水平移动模组和所述垂直移动模组垂直;
所述夹持定位机构包括:
X轴基准定位面,其与所述水平移动模组垂直设置;
Z轴基准定位面,其与所述垂直移动模组垂直设置;
Y轴基准定位面,其与所述X轴基准定位面和所述Z轴基准定位面垂直设置;
夹持组件,其具有固定端和移动端,所述夹持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Y轴基准定位面的后侧,且所述夹持组件的移动端可垂直于所述Y轴基准定位面前后移动;所述Z轴基准定位面的前端与所述Y轴基准定位面的下端垂直固定连接,电机线圈设置在所述X轴基准定位面、所述Z轴基准定位面、所述Y轴基准定位面和所述夹持组件的移动端之间;
所述检测方法的步骤如下:
建立X-Y-Z三维坐标系,其中X轴垂直于X轴基准定位面,Y轴垂直于Y轴基准定位面,Z轴垂直于Z轴基准定位面;
确定零点,其中X轴的零点X0为水平移动模组远离X轴基准定位面的一端,Z轴的零点Z0为垂直移动模组的上端,Y轴的零点Y0为激光测距传感器的光源点;
获取X轴基准定位面坐标XM,Y轴基准定位面坐标YM,Z轴基准定位面坐标ZM
将电机线圈夹持在夹持定位机构上;
控制激光测距传感器在X-Z平面移动,并进行Y轴反射式检测;
根据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计算线圈长度、宽边跨距、窄边跨距、夹角、直线段长度;
其中,所述宽边跨距、所述窄边跨距、所述夹角的检测及计算方法包括:
在电机线圈上预设扫描截面,所述扫描截面与Y-Z平面平行;
在扫描截面从Z0沿Z轴移动垂直移动模组;
当激光测距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反馈出现时,获得此时激光测距传感器的坐标A(X,Y1,Z1);
当激光测距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反馈消失时,获得此时激光测距传感器的坐标B(X,Y2,Z2);
计算电机线圈的宽边跨距,计算公式为:[(YM-Y1)2+(ZM-H-Z1)2]0.5
计算电机线圈的窄边跨距,计算公式为:[(YM-Y2)2+(ZM-Z2)2]0.5
计算电机线圈的夹角,计算公式为:arctan[(Y2-Y1)/(Z2-Z1)];H为电机线圈的第一宽边/第二宽边的宽度,X为所选扫描截面的X轴坐标;
所述直线段长度的测量与计算方法为:
设定误差极限;
获得坐标A与坐标B 的中点坐标C(X,Y3,Z3);
固定激光测距传感器在Z3高度;
将激光测距传感器从X0沿X轴移动,并实时获得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测距值;
当测距值满足误差极限时,获得激光测距传感器坐标X2
当测距值超出误差极限时,获得激光测距传感器坐标X3
计算电机线圈的直线段长度,计算公式为X3-X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所述电机线圈包括沿X轴设置的第一宽边和第二宽边,以及串联连接所述第一宽边和所述第二宽边的第一窄边和第二窄边;
所述将电机线圈夹持在夹持定位机构上的方法包括:
将第一窄边抵靠在X轴基准定位面;
将第一宽边放置在Z轴基准定位面,并控制夹持组件的移动端向Y轴基准定位面移动;
夹持组件将第一宽边抵靠至Y轴基准定位面,并夹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长度的检测及计算方法包括:
调节垂直移动模组,使激光测距传感器与电机线圈的鼻部位置位移同一水平线;
从X0沿X轴移动水平移动模组,当激光测距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反馈时,获得此时激光测距传感器的X轴坐标X1
计算电机线圈的线圈长度,计算公式为:XM-X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为垂直于Y轴基准定位面的伸缩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模组/所述垂直移动模组包括:
直线电机;及
对所述直线电机进行位置测量的直线编码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PLC控制器,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水平移动模组的直线编码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垂直移动模组的直线编码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水平移动模组的直线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垂直移动模组的直线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夹持组件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触摸显示组件,其信号端与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端电连接。
CN202111333246.7A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Active CN1139327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33246.7A CN113932716B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33246.7A CN113932716B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2716A CN113932716A (zh) 2022-01-14
CN113932716B true CN113932716B (zh) 2023-04-28

Family

ID=79286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33246.7A Active CN113932716B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2716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57730A1 (zh) * 2019-09-29 2021-04-01 桂林广陆数字测控有限公司 混合定位电磁感应式位移传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73701A (en) * 1981-04-21 1982-10-26 Japanese National Railways<Jnr> Eddy current type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rail displacement
JPH0726819B2 (ja) * 1989-08-11 1995-03-29 財団法人鉄道総合技術研究所 内空断面形状狂い測定法及びその測定法を用いた測定装置
US4990860A (en) * 1989-09-20 1991-02-05 Third Wave Instruments, Inc.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he number of turns of a toroidal coil
DE19726285A1 (de) * 1997-06-20 1998-12-24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Aufwickeln von strangförmigen Wickelgut auf eine Spule
JP5835740B2 (ja) * 2012-11-22 2015-12-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コイルのテーピング装置
CN103837095B (zh) * 2014-03-18 2016-06-0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三维激光扫描方法及装置
JP6340237B2 (ja) * 2014-04-15 2018-06-06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ばね端末検出装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方法
CN105004940B (zh) * 2015-05-12 2017-08-22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位置可调磁芯线圈参数测量装置
CN105091709B (zh) * 2015-08-14 2017-08-11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涨型线圈尺寸测量装置
CN107607871B (zh) * 2017-09-27 2019-09-24 青岛大学 一种交流电机定子同心绕组端部漏感测定方法
CN207515724U (zh) * 2017-11-13 2018-06-19 江苏宏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变压器线圈尺寸测量设备
CN108253896A (zh) * 2018-03-06 2018-07-06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轿车尺寸测量装置
CN108808998B (zh) * 2018-06-15 2020-02-11 广东力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同心式不等匝低谐波绕组等效跨距和等效匝数计算方法
CN208656530U (zh) * 2018-08-14 2019-03-26 浙江台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机定子绕组线圈
CN109405755B (zh) * 2018-12-13 2021-01-1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大尺寸管板孔径和节距测量装置与测量方法
CN210142986U (zh) * 2019-08-01 2020-03-13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电机控制系统
CN110455246B (zh) * 2019-08-27 2020-11-03 浙江大学 一种用于共形光学元件的面形测量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57730A1 (zh) * 2019-09-29 2021-04-01 桂林广陆数字测控有限公司 混合定位电磁感应式位移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2716A (zh) 2022-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6386B (zh) 非接触式回转零件形状误差精度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17824518A (zh) 一种非接触式厚度测量装置
CN111121689A (zh) 一种线位移传感器校准高精度调节装置
CN104515487A (zh) 二合一全自动三z轴测量仪
CN105387793A (zh) 一种压气机叶片流道面轮廓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3566701B (zh) 一种车窗玻璃升降器滑块位置自动化检测设备
CN113932716B (zh) 一种大型电机线圈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4316015A (zh) 用于车辆内饰件的轮廓度面差及间隙值的检测工装
CN111207868B (zh) 一种基于磁弹效应的平面残余应力自动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5426007U (zh) 影像式标准钢卷尺全自动标准装置
CN110411382B (zh) 一种光学全检手机前壳平面度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8865020U (zh) 一种管片成品三维尺寸快速检测装置
CN109887454A (zh) 一种阻抗检测设备
CN211717410U (zh) 一种线位移传感器校准高精度调节装置
CN210570546U (zh) 一种光学全检手机前壳平面度装置
CN110161445B (zh) 汽车电流传感器自动测试装置
CN210070860U (zh) 一种高精度智能高度测试装置
CN112815856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座椅滑轨轨体检测装置
CN112362021A (zh) 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偏心销垂直度及高度检测设备
KR101219482B1 (ko) 델타 페라이트 함량 자동 측정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219737527U (zh) 一种建筑龙骨生产制备用工艺检测装置
CN110631447A (zh) 一种异形零件空间尺寸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18381070U (zh) 立式指示表检定仪
CN114838685B (zh) 在机自动跳动分布及初始找正误差检测装置
CN115138586B (zh) 一种片齿类零件的在线测量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