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32265B - 除湿装置、储物柜及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除湿装置、储物柜及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2265B
CN113932265B CN202111239748.3A CN202111239748A CN113932265B CN 113932265 B CN113932265 B CN 113932265B CN 202111239748 A CN202111239748 A CN 202111239748A CN 113932265 B CN113932265 B CN 1139322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hole
movable plate
plat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397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32265A (zh
Inventor
杨飞
彭小康
王建宇
刘星
张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dan Midea Intelligent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3974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22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2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2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32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2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20Removing cooking fumes
    • F24C15/2042Devices for removing cooking fume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ooking range e.g. downdraf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77/00Kitchen cabinets
    • A47B77/04Provision for particular uses of compartments or other parts ; Compartments moving up and down, revolving parts
    • A47B77/08Provision for particular uses of compartments or other parts ; Compartments moving up and down, revolving parts for incorporating apparatus operated by power, including water power; for incorporating apparatus for cooking, cooling, or laundry purpo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湿装置、储物柜和集成灶,其中除湿装置包括外壳、除湿模块和开关组件,外壳包括第一壳部和背离所述第一壳部的第二壳部,所述第一壳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壳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除湿模块设有加热体和可加热再生的干燥材料;在第一状态下第一通孔与储物柜外侧连通,使干燥材料充分再生;停止加热后切换至第二状态,干燥材料与储物柜内的空气接触,达到除湿的目的;当储物柜的湿度降低到所需的湿度时,可切换至第三状态,可保持干燥材料的吸水性;在第三状态下储物柜的湿度上升较快时,可切换至第四状态,使干燥材料吸湿速度降低,可减小频繁加热,有利于降低能耗,成本相对更低。

Description

除湿装置、储物柜及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除湿装置、储物柜及集成灶。
背景技术
分子筛、硅胶等干燥材料由于具有高效除湿以及再生技术,能让该材料得到更好的利用,主要应用于防潮柜、干货柜等,应用范围较广。在相关技术中,除湿过程分为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静态吸附无需增加风扇,然而频繁切换吸湿和再生过程,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除湿装置,通过切换不同工作状态实现静态除湿,成本相对较低。
本发明还提供包括应用上述除湿装置的储物柜和集成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除湿装置,包括:
外壳,包括第一壳部和背离所述第一壳部的第二壳部,所述第一壳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壳部设有第二通孔;
除湿模块,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除湿模块设有加热体和可加热再生的干燥材料;
开关组件,包括驱动器和活动板,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活动板运动,以使所述活动板具有打开所述第一通孔且关闭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一状态、关闭所述第一通孔且以第一开度打开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状态、关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三状态,以及在所述第三状态下以第二开度打开所述第二通孔的第四状态,所述第二开度小于所述第一开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连通不同的空间环境,适用于储物柜等需要除湿的环境,通过驱动器驱动活动板运动,能够切换活动板的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第一通孔与储物柜外侧连通,此时利用加热体加热干燥材料,使干燥材料充分再生;停止加热后切换至第二状态,使第二通孔与储物柜内侧连通,此时干燥材料与储物柜内的空气接触,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达到除湿的目的;当储物柜的湿度降低到所需的湿度时,可切换至第三状态,干燥材料不与外界空气接触,可保持干燥材料的吸水性;在第三状态下储物柜的湿度上升较快时,可切换至第四状态,减小第二通孔的开度,并保持在较小的开度状态下进行吸湿,使干燥材料吸湿速度降低,从而使柜体内的相对湿度在较长的时间段内能够达到稳定的湿度范围,可减小频繁加热,有利于降低能耗,成本相对更低。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外壳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开度为所述活动板由所述第三状态转动至所述第四状态的打开角度θ,且满足0°<θ≤3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部沿所述外壳高度方向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壳部沿所述外壳高度方向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外壳的内腔形成第一通道,在所述第二状态和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二通孔均与所述内腔形成第二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活动板设有两块,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内腔的上部和下部的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用于切换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上部的通断,所述第二活动板用于切换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下部的通断,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同步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器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活动板转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活动板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活动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连接形成折弯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的连接处设有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的第一转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部的内侧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壳部的内侧设有第二限位块,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一限位块抵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部与所述第二壳部的内侧均设有沿所述第一活动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板,在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均与所述第一挡板抵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部的内侧设有第二挡板,在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挡板抵接,以保持关闭上部的所述第一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活动板包括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四板体连接形成折弯板体,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四板体的连接处设有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的第二转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部的内侧设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二壳部的内侧设有第四限位块,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四板体与所述第四限位块抵接,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三限位块抵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部与所述第二壳部的内侧均设有第三挡板,在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四板体均与所述第三挡板抵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部的内侧设有第四挡板,在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四挡板抵接,以保持关闭下部的所述第一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除湿模块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所述加热体和所述干燥材料设于所述盒体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除湿模块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除湿模块沿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储物柜,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除湿装置,所述第一壳部朝向所述储物柜的外侧,所述第二壳部朝向所述储物柜的内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储物柜,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利用除湿装置可对储物柜进行有效除湿,当储物柜的湿度降低到所需的湿度时,可使干燥材料不与外界空气接触,这样可保持干燥材料的吸水性;当储物柜的湿度上升较快时,可通过减小第二通孔的开度,并保持在较小的开度状态下进行吸湿,使干燥材料吸湿速度降低,从而使柜体内的相对湿度在较长的时间段内能够达到稳定的湿度范围,可减小频繁加热,有利于降低能耗,有利于降低储物柜的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集成灶,包括储藏柜和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除湿装置,所述第一壳部朝向所述储藏柜的外侧,所述第二壳部朝向所述储藏柜的内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成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利用除湿装置可对集成灶内的储藏柜进行有效除湿,当储藏柜的湿度降低到所需的湿度时,可使干燥材料不与外界空气接触,这样可保持干燥材料的吸水性;当储藏柜的湿度上升较快时,可通过减小第二通孔的开度,并保持在较小的开度状态下进行吸湿,使干燥材料吸湿速度降低,从而使柜体内的相对湿度在较长的时间段内能够达到稳定的湿度范围,可减小频繁加热,有利于降低能耗,有利于降低集成灶的成本。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除湿装置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除湿装置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除湿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除湿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除湿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除湿装置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除湿装置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除湿装置处于第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除湿装置处于第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除湿装置1000;
外壳100;第一壳部110;第一通孔111;外侧上孔1111;外侧下孔1112;第一通道112;第一限位块1121;第三限位块1122;外侧上挡板1123;外侧下挡板1124;第二挡板1125;第四挡板1126;第二壳部120;第二通孔121;内侧上孔1211;内侧下孔1212;第二通道122;第二限位块1221;第四限位块1222;内侧上挡板1223;内侧下挡板1224;微通道1225;
除湿模块200;加热体210;盒体220;第三通孔221;底板230;
活动板300;第一活动板310;第一板体311;第二板体312;第一转轴313;第二活动板320;第三板体321;第四板体322;第二转轴323;
驱动器400;第一电机410;第二电机420;
电控板500;
吸油烟机1100;燃气灶1200;消毒柜1300;储藏柜1400;
集成灶20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至图9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装置1000,该除湿装置1000可适用于储物柜,例如防潮柜、干货柜、厨房储物柜等,也可适用于电器设备,例如集成灶2000等,下面以具体示例对除湿装置1000进行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装置1000,包括外壳100和除湿模块200,外壳100包括第一壳部110和第二壳部120,第一壳部110和第二壳部120背向连接形成整体的外壳100,外壳100内部形成有内腔,除湿模块200安装在内腔中。其中,在第一壳部110上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第一通孔111,在第二壳部120上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第二通孔121。第一壳部110和第二壳部120位于外壳100的两侧,第一壳部110和第二壳部120可以朝向不同的方向,便于安装应用需要除湿的环境空间。
以储物柜为示例,除湿装置1000可以安装在储物柜的柜体上,将第一壳部110设置位于储物柜的外侧,第二壳部120设置位于储物柜的内侧,储物柜的外部环境能够通过第一通孔111与外壳100的内腔连通,储物柜的内部环境能够通过第二通孔121与外壳100的内腔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壳部110所在的一侧可理解为除湿装置1000的外侧,第二壳部120所在的一侧可理解为除湿装置1000的内侧,也就是说,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分别位于除湿装置1000的外侧和内侧。第一壳部110和第二壳部120之间限定出内腔,除湿模块200固定安装在内腔中,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可以相对设置,例如,第一通孔111设置在第一壳部110的中部,第二通孔121设置在第二壳部120的中部;也可以是将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的位置错开,具体不再赘述。
参照图3所示,在内腔中还设置有开关组件,该开关组件包括驱动器400和活动板300,驱动器400与活动板300连接,通过驱动器400可以驱动活动板300运动,以实现切换的操作,从而能够达到不同的工作效果。
具体来说,利用驱动器400驱动活动板300运动,使活动板300具有三个不同的状态,包括第一状、第二状态、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其中,第一状态为活动板300打开第一通孔111且关闭第二通孔121,此时外壳100的内腔与储物柜的外部环境连通,内腔与储物柜的内部环境隔断。第二状态为活动板300打开第二通孔121且关闭第一通孔111,此时外壳100的内腔与储物柜的内部环境连通,内腔与储物柜的外部环境隔断。第三状态为活动板300同时关闭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使外壳100的内腔与储物柜的内部及外部均隔断。第四状态为活动板300由第三状态下打开第二通孔121,此时第一通孔111保持关闭状态,第四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区别在于,第二状态中以第一开度打开第二通孔121,第四状态中以第二开度打开第二通孔121,第二开度小于第一开度,也即是说,第四状态下第二通孔121的开口比第二状态下第二通孔121的开口小,可根据实际应用要求通过驱动器400带动活动板300运动,可以控制切换不同的状态。
例如,活动板300可移动地安装在内腔中,驱动器400带动活动板300进行移动,通过改变活动板300的位置来控制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的开关。活动板300移动至第二通孔121位置时,能够使第二通孔121关闭,第一通孔111打开,此时为第一状态;活动板300移动至第一通孔111位置时,能够使第一通孔111关闭,第二通孔121打开,此时为第二状态;活动板300可以同时关闭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实现第三状态;并且,活动板300在第三状态下以更小的开度打开第二通孔121,从而切换至第四状态。
当然,也可以驱动活动板300以转动方式进行切换操作,例如,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处分别设有活动板300,通过驱动活动板300转动以达到不同状态的切换;可理解到,活动板300的数量不限于一块,也可以设置有两块以上的活动板300;活动板300不限于安装在内腔,也可以设置在外壳100的外侧,此处不再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除湿模块200内设置有加热体210和干燥材料,采用的干燥材料为可加热再生的材料,加热体210用于加热干燥材料。干燥材料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水分,使空气湿度得到降低;当加热温度达到干燥材料的再生温度时,干燥材料能够释放吸附的水分,从而恢复干燥材料的除湿能力,从而可以实现循环除湿。实施例采用的干燥材料可以是分子筛、硅胶等材料,干燥材料的成本不限于一种,也可以不同材料的组合,吸附是物理变化过程,因此在加热温度达到再生温度时能够实现再生而恢复吸附能力,具体不再赘述。
参照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湿模块200包括盒体220,加热体210和干燥材料(附图未示出)设置在盒体220内,盒体220上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221。以分子筛为示例进行说明,分子筛可以为大致呈球形或圆柱形的颗粒,分子筛填充在盒体220内,使分子筛能够包围加热体210,这样加热体210能够对分子筛进行加热;第三通孔221的尺寸能够满足将分子筛限制在盒体220内,使分子筛不会漏出盒体220外侧,分子筛通过第三通孔221能够与内腔的空气接触,从而使分子筛能够实现吸湿和排湿再生。
参照图4所示,第三通孔221呈长条状且沿盒体2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能够增加分子筛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吸湿和再生效率。盒体220可设置有可拆卸的底板230,便于装载干燥材料和加热体210,底板230上设置有第三通孔221,且除湿模块200可通过底板230与外壳100连接,使除湿模块200能够固定在内腔中。需要说明的是,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而设置盒体220装载的干燥材料重量,满足除湿要求,例如,储物柜的空间越大,需要干燥材料的重量也越大,实施例中盒体220可以装载干燥材料的重量范围为50g-5000g,根据不同重量要求选择不同尺寸的盒体220。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体210的作用是加热干燥材料,使干燥材料能够实现再生,实施例中加热体210可以是加热丝或加热管等加热部件,根据干燥材料的特性,可配置不同温度的加热体210,加热体210的加热温度范围为100℃-250℃,例如,干燥材料为分子筛,加热分子筛的温度可以是200℃-250℃,使分子筛能够充分再生,有利于提高再生效率。
参照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内腔中设置两个盒体220,两盒体220内分别装置干燥材料和加热体210,两个盒体220沿外壳10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或第四状态下盒体220内的干燥材料均能够与除湿模块200外侧的空气接触。实施例中每个盒体220的高度设置为20mm-35mm,除湿模块200整体的厚度为40mm-60mm,占用空间小,安装更加灵活。为了使干燥材料充分再生,可设置三个或更多个盒体220,具体不作进一步限定。
具体来说,将除湿模块200与活动板300的状态结合进行说明,开机时需要对干燥材料进行加热再生,通过驱动器400活动板300切换至第一状态,此时内腔与柜体的外部连通,每个盒体220内的加热体210通电对干燥材料进行加热,干燥材料吸附的水分会蒸发并沿第一通孔111排出到外部;加热一段时间后使干燥材料能够充分再生,然后停止加热,并驱动活动板300切换至第二状态,此时内腔与柜体的内部连通,干燥材料与柜体内的空气接触,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达到除湿的目的,降低柜体内的空气湿度。可以理解的是,在柜体内湿度较大时,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控制活动板300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可以循环进行除湿,达到较佳的除湿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降低至所需的湿度,以使柜体内的湿度能够保持在一定湿度范围。例如,用户可以设定目标湿度值,在除湿过程中可以通过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柜体内的空气湿度,当柜体内的空气湿度降低至目标湿度值时,可驱动活动板300切换至第三状态,此时除湿模块200均与储物柜的外部和内部隔断,即干燥材料不与外壳100外部的空气接触,加热体210停止加热,干燥材料无需除湿和再生,这样可保持柜体内的湿度在所需湿度范围内,也阻隔干燥材料与柜体外部的空气接触,能够保持干燥材料的吸水性,有利于减小加热体210频繁加热,从而降低能耗,也有利于延长干燥材料的使用寿命,更加节能,实用性更高。
考虑到在第三状态时,柜体内的湿度的上升速度会加快,若通过在第二状态与第三状态之间切换进行除湿,虽可降低柜体的湿度,然而需要频繁控制驱动器400进行切换,能耗也会相对增加。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增加第四状态,在第三状态下当柜体的湿度上升速度较快时,切换至第四状态,此时第一通孔111保持关闭状态,而以第二开度打开第二通孔121。相对于第二状态,由于在第四状态下第二通孔121的开口更小,也就是说,内腔与柜体内连通的横截面积更小,干燥材料的吸湿速度也会受到限制,实现缓慢吸湿,而且可以在较长时间段保持除湿状态,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柜体内的相对湿度在较长的时间段内能够达到稳定的湿度范围,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小除湿装置1000在第二状态与第三状态之间的频繁切换,有利于降低加热以及驱动器400的能耗,控制更容易实现,成本相对更低。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状态下,活动板300以第一开度打开第二通孔121,第一开度可理解为活动板300的最大打开角度,使内腔与柜体内之间具有更大的连通面积,可理解到,开口越大,流通的空气量也越大,干燥材料的吸水速度也越快,效率更高。因此,在第二状态下能够实现快速除湿,而在第四状态下干燥材料的除湿速度会相对较低,从而延长吸湿时间。
可理解到,实施例的除湿装置1000通过切换不同工作状态的方式来控制干燥材料的除湿和再生,无需依靠风机等部件进行驱动,实现静态除湿,控制也更容易实现,成本更低。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部110和第二壳部120的形状大致呈方形,第一壳部110和第二壳部120相匹配,两壳部之间可通过螺钉、粘连等方式进行连接。安装时,外壳100竖直装配到储物柜上,使第一壳部110位于柜体的外侧,第二壳部120位于柜体的内侧。外壳100的高度可理解为第一壳部110或第二壳部120的高度。
其中,沿外壳100的高度方向上,在第一壳部110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111,在第二壳部120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第二通孔121,上部和下部的第一通孔111均与内腔连通,也可理解是外侧上孔1111和外侧下孔1112;上部和下部的第二通孔121均与内腔连通,也可理解是内侧上孔1211和内侧下孔1212。可以理解的是,处于第一状态时,活动板300关闭内侧上孔1211和内侧下孔1212,此时外侧上孔1111和外侧下孔1112均与内腔连通形成第一通道112,使干燥材料在再生时通过第一通道112能够向柜体外侧排出蒸发水汽;处于第二状态时,活动板300关闭外侧上孔1111和外侧下孔1112,此时内侧上孔1211和内侧下孔1212均与内腔连通形成第二通道122,使干燥材料通过第二通道122能够与柜体内侧的空气接触,以吸附空气的水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每个盒体220均与相应通道内的空气接触,满足高效吸湿和排湿再生的要求。在第三状态下,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均关闭,此时第一通道112和第二通道122均断开,使得干燥材料被封闭在内腔内,不与外界的空气接触,加热体210也不通电加热,干燥材料停止吸湿与排湿,从而保持干燥材料的吸附能力。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分别采用上下分开设置的结构,也就是说,第一通道112和第二通道122均沿高度方向延伸,在重力作用下,在排湿再生过程可加快空气沿第一通道112流动,在吸湿过程可加快空气沿第二通道122流动,使空气均能够与每个盒体220内的干燥材料接触,有利于加快干燥材料的吸湿和排湿,无需依靠风机驱动,结构实用可靠,既简化结构,又降低生产成本。而且通过加热体210对干燥材料加热再生时,使内腔与外部形成温度差,可在第一通道112内形成热对流,在热对流的作用下,进一步加快气空气的流速,排湿再生效率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四状态时,内侧上孔1211和内侧下孔1212也分别与内腔连通形成第二通道122,此时由于开口较小,第二通道122的上部和下部均缩窄,从而形成微通道1225。以分子筛为示例,在第四状态下,分子筛位于第二通道122内,柜体内部与内腔通过微通道1225相连通,分子筛的吸水速度得到限制,也可理解微吸水的状态,从而使柜体内的相对湿度在很长的一个时间段内达到一个稳定的湿度。
参照图1所示,外侧上孔1111和外侧下孔1112均呈条状,外侧上孔1111设置在第一壳部110的上端面,外侧下孔1112设置在第一壳部110的下端面,外侧上孔1111和外侧下孔1112可理解为第一通道112上下两端的开口,空气可以由外侧上孔1111进入内腔,并从外侧下孔1112排出,使气流能够与每个盒体220内的干燥材料接触。外侧上孔1111和外侧下孔1112分别设置有多个且沿第一壳部11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从而增加第一通道112与外壳100外部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排湿效率。参照图2所示,内侧上孔1211和内侧下孔1212也均呈条状,具体形式可参考上述实施例的外侧上孔1111和外侧下孔1112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内腔中设置有两块活动板300,两块活动板300分别为第一活动板310和第二活动板320,其中第一活动板310设置在内腔的上部,第二活动板320设置在内腔的下部,除湿模块200位于第一活动板310与第二活动板320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活动板310用于切换第一通道112和第二通道122的上部的通断,第二活动板320用于切换第一通道112和第二通道122的下部的通断。在第一通道112导通时,在重力和热对流的作用下,能够使每个盒体220内的干燥材料能够快速排湿,提高再生效率。在在第二通道122导通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够使每个盒体220内的干燥材料能够快速吸湿。
参照图6所示,图6中示出了第一活动板310打开外侧上孔1111且关闭内侧上孔1211,第二活动板320打开外侧下孔1112并关闭内侧下孔1212,使第一通道112的上下两端均导通,而第二通道122的上下两端均被隔断。通过第一活动板310和第二活动板320配合进行切换操作,实现第一通道112打开的同时能够关闭第二通道122,此时除湿装置1000处于第一状态,加热体210通电工作,从而对干燥材料进行加热再生,并将释放的水蒸气沿第一通道112排出。
参照图7所示,第一活动板310断开第一通道112的上部并打开第二通道122的上部,第二活动板320断开第一通道112的下部并打开第二通道122的下部,也就是说,第一活动板310关闭外侧上孔1111并打开内侧上孔1211,第二活动板320关闭外侧下孔1112并打开内侧下孔1212,使第一通道112的上下两端均被隔断,而第二通道122的上下两端均导通,实现第一通道112关闭的同时能够打开第二通道122,此时第一活动板310和第二活动板320均以最大角度打开第二通孔121,除湿装置1000处于第二状态,加热体210停止加热,使干燥材料能够对柜体内的空气进行吸湿,从而达到除湿目的。
参照图8所示,第一活动板310同时断开第一通道112的上部和第二通道122的上部,且第二活动板320同时断开第一通道112的下部和第二通道122的下部,也就是说,第一活动板310同时关闭外侧上孔1111和内侧上孔1211,第二活动板320同时关闭外侧下孔1112和内侧下孔1212,使第一通道112和第二通道122均被隔断,此时除湿装置1000处于第三状态,内腔中形成封闭空间,使干燥材料与壳体外部隔断,不进行吸湿和再生。
参照图9所示,第一活动板310保持关闭外侧上孔1111,并以第二开度打开内侧上孔1211,第二活动板320保持关闭外侧下孔1112,并以第二开度打开内侧下孔1212,从而由第三状态下切换至第四状态,此时第一活动板310与第二活动板320在第二壳部120内侧均打开一定的间隙,形成微通道1225,满足缓慢吸湿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活动板310和第二活动板320均由驱动器400驱动,使两块活动板300能够同步移动。图6至图9所示实施例中,驱动器400带动第一活动板310和第二活动板320以转动方式进行切换。
以第一活动板310为示例,在第一状态时驱动器400驱动第一活动板310转动至内侧上孔1211位置,使第一活动板310能够遮挡内侧上孔1211,同时第一活动板310远离外侧上孔1111,使外侧上孔1111打开。需要除湿时,驱动器400驱动第一活动板310反向转动,从而切换至第二状态。驱动器400驱动第一活动板310同时遮挡外侧上孔1111和内侧上孔1211,可以切换至第三状态。
可理解到,驱动器400也可以驱动第一活动板310和第二活动板320以平移方式进行切换,例如,第一活动板310可以在外侧上孔1111与内侧上孔1211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可打开或关闭外侧上孔1111和内侧上孔1211;也可以同时关闭外侧上孔1111和内侧上孔1211,具体不再赘述。
参照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器400包括第一电机410和第二电机420,第一活动板310上设有第一转轴313,第一转轴313与第一电机410的驱动轴连接,第二活动板320上设有第二转轴323,第二转轴323与第二电机420的驱动轴连接。通过第一电机410和第二电机420配合进行同步驱动,从而实现快速切换不同的状态。
参照图3和图5所示,第一电机410和第二电机420均与电控板500连接,通过电控板500向第一电机410和第二电机420输出控制信号,使第一电机410和第二电机420能够实现同步驱动,以保证第一活动板310和第二活动板320能够同步转动。实施例中,第一电机410和第二电机420均为步进电机,能够驱动第一活动板310和第二活动板320转动准确的角度,从而实现快速的切换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活动板310沿外侧上孔1111和内侧上孔121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活动板320沿外侧下孔1112和内侧下孔1212的长度方向延伸,使第一活动板310能够覆盖外侧上孔1111或内侧上孔1211,或同时覆盖外侧上孔1111和内侧上孔1211;第二活动板320能够覆盖外侧下孔1112或内侧下孔1212,或同时覆盖外侧下孔1112和内侧下孔1212。
参照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具体来说,第一活动板310包括第一板体311和第二板体312,第一板体311与第二板体312连接形成折弯板体,使第一板体311与第二板体312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第一转轴313设置在第一板体311与第二板体312的连接处,第一电机410驱动第一转轴313旋转时,第一板体311与第二板体312随着第一转轴313一起转动。实施例中,第一板体311与第二板体312的夹角为90°,也就是说,第一板体311与第二板体312相互垂直。
参照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第二活动板320包括第三板体321和第四板体322,第三板体321与第四板体322连接具有一定的夹角,第二转轴323设置在第三板体321和第四板体322的连接处,第二电机420驱动第二转轴323旋转时,第三板体321与第四板体322随着第二转轴323一起转动。实施例中,第三板体321与第四板体322相互垂直。
以第一活动板310为示例,如图6所示为第一电机410驱动第一转轴313逆时针转动90°时,第一板体311打开外侧上孔1111,同时第二板体312关闭内侧上孔1211;如图7所示为第一电机410驱动第一转轴313顺时针转动90°时,第一板体311关闭外侧上孔1111,同时第二板体312打开内侧上孔1211;如图8所示为第一电机410驱动第一转轴313逆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可切换至第三状态,例如,在第二状态下,第一转轴313沿逆时针转动45°时,使第一板体311关闭外侧上孔1111,同时第二板体312关闭内侧上孔1211。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9所示,第二开度可理解是第一活动板310沿顺时针转动打开内侧上孔1211的打开角度θ,该打开角度也可理解为第一活动板310的转动角度,打开角度θ可以是10°、20°、30°等,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而设定,具体打开角度的取值范围可以是0°<θ≤30°。可理解到,图8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活动板310沿顺时针转动45°时可切换至第二状态,第一活动板310沿顺时针转动15°时可切换至第四状态,也就是说,此时第一开度可以是45°,第二开度可以是15°。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活动板320的工作过程可参考实施例的第一活动板310的动作,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在切换过程中,第一活动板310和第二活动板320同步转动,但转动方向相反,例如,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时,第一活动板310沿逆时针转动,而第二活动板320沿顺时针转动。第一板体311与第二板体312连接的夹角范围可以是90°-180°,第三板体321与第四板体322连接的夹角范围可以是90°-180°,具体不作进一步限定。
参照图6和图7所示,在第一壳部110的内侧上部设置第一限位块1121,第一限位块1121设置靠近外侧上孔1111;在第二壳部120的内侧上部设置第二限位块1221,第二限位块1221设置靠近内侧上孔1211,第一限位块1121和第二限位块1221均凸出形成于外壳100的内侧壁,通过第一限位块1121和第二限位块1221配合对第一活动板310起到限位作用。
具体来说,如图6所示,第二板体312逆时针转动至能够遮挡内侧上孔1211的位置时,第二板体312与第二限位块1221抵接,使第二板体312的转动角度得到限位;如图7所示,第一板体311顺时针转动至遮挡外侧上孔1111的位置时,第一板体311与第一限位块1121抵接,使第一板体311的转动角度得到限位,从而实现对第一活动板310的准确定位,也起到密封作用。
可理解到,参照图6和图7所示,在第一壳部110的内侧下部设置第三限位块1122,第三限位块1122设置靠近外侧下孔1112;在第二壳部120的内侧下部设置第四限位块1222,第四限位块1222设置靠近内侧下孔1212,通过第三限位块1122和第四限位块1222配合对第二活动板320起到限位作用。具体的工作过程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对第一活动板310的限位,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活动板310和第二活动板320均具有90°的夹角,例如,第一板体311与第一限位块1121抵接时,第一板体311处于水平状态,第二板体312处于垂直状态;第二板体312与第二限位块1221抵接时,第二板体312处于水平状态,第一板体311处于垂直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活动板310由第一状态沿顺时针转动45°,或由第二状态沿逆时针转动45°时,使第一活动板310能够同时关闭外侧上孔1111和内侧上孔1211。同时,驱动第二活动板320同步转动,第二活动板320与第一活动板310的转动方向相反,使第二活动板320能够同时关闭外侧下孔1112和内侧下孔1212,从而使第一活动板310和第二活动板320配合能够实现第三状态。
参照图8和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部110与第二壳部120的内侧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在第一壳部110的内侧上部设置第二挡板1125,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1125均沿第一活动板310的长度方向延伸。
其中,第一档板包括外侧上挡板1123和内侧上挡板1223,当切换至第三状态时,第一板体311与外侧上挡板1123抵接,第二板体312与内侧上挡板1223抵接,使第一活动板310能够同时隔断第一通道112和第二通道122的上部。
第二挡板1125位于外侧上挡板1123与第一限位块1121之间,第二挡板1125具有弧形面,该弧形面与第一板体311的端部的转动轨迹相匹配,在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时,第一活动板310顺时针转动,使第二板体312与内侧上挡板1223分开,同时第一板体311与第二挡板1125抵接,以保持外侧上孔1111处于关闭状态,起到有效的密封效果。
参照图8和图9所示,第一壳部110与第二壳部120的内侧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三挡板,在第一壳部110的内侧下部设置第四挡板1126,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1126均沿第二活动板320的长度方向延伸。
可理解到,第三挡板包括外侧下挡板1124和内侧下挡板1224,在第三状态时,第三板体321与外侧下挡板1124抵接,第四板体322与内侧下挡板1224抵接,使第二活动板320能够同时隔断第一通道112和第二通道122的下部,从而达到封闭内腔的目的。第四挡板1126位于外侧下挡板1124与第三限位块1122之间,第四挡板1126用于在第四状态时与第三板体321抵接,以保持外侧下孔1112处于关闭状态,且起到有效的密封效果,具体动作过程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挡板1125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储物柜(附图未示出),该储物柜可以是防潮柜、干货柜、厨房储物柜等,上述实施例所示的除湿装置1000安装在储物柜上,用于对储物柜内部空间进行除湿。
在除湿装置1000安装到位后,第一壳部110位于储物柜的外侧,第二壳部120位于储物柜的内侧。具体的除湿和再生过程可参考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图10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成灶2000,集成灶2000安装有上述实施例所示的除湿装置1000,下面以具体示例对集成灶2000进行说明。
参照图10所示,实施例的集成灶2000包括有吸油烟机1100、燃气灶1200、消毒柜1300和储藏柜1400,将多个功能组件集成于一体,具有节省空间、节能环保等特点,吸油烟机1100、燃气灶1200和消毒柜1300的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储藏柜1400可用于存放食材、厨具等物品,在储藏柜1400内安装除湿装置1000。
当除湿装置1000处于第一状态时,加热体210通电对干燥材料进行加热,干燥材料吸附的水分会蒸发并排出储藏柜1400外侧,在干燥材料充分再生后,切换至第二状态,此时除湿装置1000与储藏柜1400的内部连通,干燥材料与柜体内的空气接触,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降低柜体内的空气湿度。
当柜体内的空气湿度降低至目标湿度值时,除湿装置1000切换至第三状态,此时干燥材料不与柜体内外侧的空气接触,这样可保持柜体内的湿度在所需湿度范围内,也阻隔干燥材料与柜体外部的空气接触,有利于保持干燥材料的吸水性,减小频繁加热带来的能耗,无需使用风机,有利于降低集成灶2000的成本。
当柜体的湿度上升速度较快时,除湿装置1000切换至第四状态,此时干燥材料缓慢吸湿,而且可以在较长时间段保持除湿状态,可以使柜体内的相对湿度在较长的时间段内能够达到稳定的湿度范围,而且可以减小频繁切换的操作,有利于降低加热以及驱动器400的能耗,控制更容易实现,成本相对更低。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4)

1.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包括第一壳部和背离所述第一壳部的第二壳部,所述第一壳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壳部设有第二通孔;
除湿模块,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除湿模块设有加热体和可加热再生的干燥材料;
开关组件,包括驱动器和活动板,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活动板运动,以使所述活动板具有打开所述第一通孔且关闭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一状态、关闭所述第一通孔且以第一开度打开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状态、关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三状态,以及在所述第三状态下以第二开度打开所述第二通孔的第四状态,所述第二开度小于所述第一开度;
所述第一壳部沿所述外壳高度方向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壳部沿所述外壳高度方向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外壳的内腔形成第一通道,在所述第二状态和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二通孔均与所述内腔形成第二通道;所述活动板设有两块,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内腔的上部和下部的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用于切换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上部的通断,所述第二活动板用于切换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下部的通断,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同步运动;所述驱动器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活动板转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活动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外壳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开度为所述活动板由所述第三状态转动至所述第四状态的打开角度θ,且满足0°<θ≤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连接形成折弯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的连接处设有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的第一转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部的内侧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壳部的内侧设有第二限位块,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一限位块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部与所述第二壳部的内侧均设有沿所述第一活动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板,在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均与所述第一挡板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部的内侧设有第二挡板,在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挡板抵接,以保持关闭上部的所述第一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板包括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四板体连接形成折弯板体,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四板体的连接处设有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的第二转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部的内侧设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二壳部的内侧设有第四限位块,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四板体与所述第四限位块抵接,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三限位块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部与所述第二壳部的内侧均设有第三挡板,在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四板体均与所述第三挡板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部的内侧设有第四挡板,在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四挡板抵接,以保持关闭下部的所述第一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模块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所述加热体和所述干燥材料设于所述盒体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模块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除湿模块沿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13.储物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除湿装置,所述第一壳部朝向所述储物柜的外侧,所述第二壳部朝向所述储物柜的内侧。
14.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藏柜和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除湿装置,所述第一壳部朝向所述储藏柜的外侧,所述第二壳部朝向所述储藏柜的内侧。
CN202111239748.3A 2021-10-25 2021-10-25 除湿装置、储物柜及集成灶 Active CN1139322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9748.3A CN113932265B (zh) 2021-10-25 2021-10-25 除湿装置、储物柜及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9748.3A CN113932265B (zh) 2021-10-25 2021-10-25 除湿装置、储物柜及集成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2265A CN113932265A (zh) 2022-01-14
CN113932265B true CN113932265B (zh) 2023-06-23

Family

ID=79284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39748.3A Active CN113932265B (zh) 2021-10-25 2021-10-25 除湿装置、储物柜及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22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80761A (zh) * 2023-03-08 2023-07-04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低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测试装置与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63829A (ja) * 1993-12-14 1995-06-27 Eku R C Kk 自動恒湿装置
CN2606285Y (zh) * 2003-01-28 2004-03-10 上海通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防潮箱除湿装置
JP2009264636A (ja) * 2008-04-23 2009-11-12 Denso Corp 除加湿装置
CN104990371A (zh) * 2014-01-21 2015-10-21 李耀强 嵌装在柜体上使用的除湿机
CN105711966A (zh) * 2016-04-15 2016-06-29 中山市思锐摄影器材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密闭空间内的防潮杀菌除味装置
CN211098323U (zh) * 2019-11-20 2020-07-28 深圳瑞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分子筛除湿装置
CN211224424U (zh) * 2019-12-06 2020-08-11 潍坊伟士昕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精密器材储存柜的除湿盒
CN213664337U (zh) * 2020-06-24 2021-07-13 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除湿结构、储物柜及整体橱柜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63829A (ja) * 1993-12-14 1995-06-27 Eku R C Kk 自動恒湿装置
CN2606285Y (zh) * 2003-01-28 2004-03-10 上海通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防潮箱除湿装置
JP2009264636A (ja) * 2008-04-23 2009-11-12 Denso Corp 除加湿装置
CN104990371A (zh) * 2014-01-21 2015-10-21 李耀强 嵌装在柜体上使用的除湿机
CN105711966A (zh) * 2016-04-15 2016-06-29 中山市思锐摄影器材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密闭空间内的防潮杀菌除味装置
CN211098323U (zh) * 2019-11-20 2020-07-28 深圳瑞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分子筛除湿装置
CN211224424U (zh) * 2019-12-06 2020-08-11 潍坊伟士昕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精密器材储存柜的除湿盒
CN213664337U (zh) * 2020-06-24 2021-07-13 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除湿结构、储物柜及整体橱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2265A (zh) 2022-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09736A (en) Moisture control unit
CN113932265B (zh) 除湿装置、储物柜及集成灶
KR101753837B1 (ko) 복합 제습식 수배전반
CN111342372B (zh) 一种除湿配电柜
KR20050109541A (ko) 조습 장치
CN113932266B (zh) 除湿装置、储物柜及集成灶
CN215983594U (zh) 一种可再生除湿装置及3d打印机耗材仓除湿组件
CN216047942U (zh) 除湿装置、储物柜及集成灶
KR20180005602A (ko) 복합 제습식 수배전반
KR20180005603A (ko) 복합 제습식 수배전반
JP3778091B2 (ja) 乾燥庫
CN109677787A (zh) 电子通信元器件恒温防静电储存装置
CN113285359B (zh) 一种适用于户外的防水防潮环网柜
JPH0560521U (ja) 除湿装置
CN114216178A (zh) 除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RU2750284C1 (ru) Осушитель для шкафов сухого хранения
JP2001232139A (ja) 除湿器
CN113091167B (zh) 可自动循环再生的除湿透气装置
JP3554860B2 (ja) 低湿庫用乾燥装置
CN219801553U (zh) 一种沿海用除湿配电柜
CN218551759U (zh) 一种防潮货物架
CN202113747U (zh) 一种电子除湿机构
CN218781567U (zh) 电热鼓风干燥机
CN115173282A (zh) 一种控制柜
CN111602019B (zh) 一种制冷设备中的除湿装置、制冷设备和除湿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9

Address after: 056007 East of Shidai Street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ndan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dan Midea Intelligent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0 Gangqian Road, industrial park,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MIDEA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