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4264A - 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4264A
CN113924264A CN201980097151.4A CN201980097151A CN113924264A CN 113924264 A CN113924264 A CN 113924264A CN 201980097151 A CN201980097151 A CN 201980097151A CN 113924264 A CN113924264 A CN 1139242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ll
hall sill
rigidity member
hoistway
elev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71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24264B (zh
Inventor
高原悠
石塚真介
木村祐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924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4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24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42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oors or gate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在高度方向和井道的进深方向的建筑物的尺寸误差比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应对的、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为此,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包括:引导门厅门的开闭的门厅地槛;固定于井道壁的、在上部安装上述门厅地槛的固定件;和封闭上述门厅地槛与上述井道壁之间的间隙的隔板,其中,上述隔板包括:低刚性部件,其一端侧被夹在上述门厅地槛与上述固定件之间,另一端侧向上述井道壁侧延伸;和高刚性部件,其一端侧与上述低刚性部件的另一端侧重叠,另一端侧固定于上述井道壁的上表面。

Description

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其具有通过封闭门厅地槛与井道壁之间的间隙而阻止门厅地面的最后修整中使用的灰浆从间隙流入井道内的隔板。
背景技术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存在专利文献1。
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权利要求1中公开了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其“包括:沿门厅开口的下缘配置、引导门厅门的开闭动作的门厅地槛;通过包含螺栓在内的第1紧固件固定于所述门厅开口侧的井道壁,并且通过包含螺栓在内的第2紧固件固定所述门厅地槛的固定件;和以被该固定件与所述门厅地槛夹着的状态,被所述第2紧固件与所述门厅地槛一起共同紧固于所述固定件的分隔部件,通过所述分隔部件封闭所述井道壁与所述门厅地槛之间的间隙,阻止门厅地面的修整中使用的灰浆从该间隙流入井道内,其中,所述固定件具有利用所述第1紧固件固定于所述井道壁的壁侧部件,和利用所述第2紧固件固定所述门厅地槛的敷居侧部件,以能够进行高度方向和井道的进深方向的所述敷居侧部件的位置调整的方式,连结所述壁侧部件与所述敷居侧部件,所述分隔部件具有:被所述井道壁与所述壁侧部件夹持的第1被挟持板部;和被所述敷居侧部件与所述门厅地槛夹持的第2被挟持板部,在所述第1被挟持板部形成有供所述第1紧固件的螺栓插通其中的、允许相对于该螺栓的高度方向的所述第1被挟持板部的位置变更的第1避让部,在所述第2被挟持板部形成有供所述第2紧固件的螺栓插通其中的、允许该螺栓的相对于所述第2被挟持板部的井道的进深方向的位置变更的第2避让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840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门厅地槛装置中,构成隔板(在该文献中为分隔部件20)的垂直部件(在该文献中为第1被挟持板部21)与水平部件(在该文献中为第2被挟持板部22)是形状固定的一体物,并且垂直部件为利用紧固件固定于井道壁的垂直面的结构,因此,在建筑物的尺寸误差大的情况下,隔板的设置变得困难,在某些情况下隔板的水平部件会从门厅地槛的侧面向井道侧突出,发生与轿厢接触之类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高度方向和井道的进深方向的建筑物的尺寸误差比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现场的简单的加工而容易地封闭门厅地槛与井道壁的间隙,能够防止从间隙到井道内的灰浆的流入的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包括:引导门厅门的开闭的门厅地槛;固定于井道壁的、在上部安装所述门厅地槛的固定件;和封闭所述门厅地槛与所述井道壁之间的间隙的隔板,其中,所述隔板包括:低刚性部件,其一端侧被夹在所述门厅地槛与所述固定件之间,另一端侧在所述井道壁侧延伸;和高刚性部件,其一端侧与所述低刚性部件的另一端侧重叠,另一端侧固定于所述井道壁的上表面。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的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即使在高度方向和井道的进深方向的建筑物的尺寸误差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现场的简单的加工而容易地封闭门厅地槛与井道壁的间隙,能够防止从间隙向井道内流入灰浆。
另外,上述内容以外的课题、结构和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例的说明能够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通用型的电梯的概略截面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门厅地槛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说明实施例1的隔板的设置作业的流程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门厅地槛装置的截面图(厚度尺寸大的情况)。
图5是表示实施例2的门厅地槛装置的截面图(厚度尺寸小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的方式。另外,对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例1
首先,使用图1的概略截面图,概要地说明通用型的电梯装置10的结构。如此处所示,电梯装置10在建筑物20的井道21内设置有轿厢11、对重12、主吊索13,此外,在建筑物20的机械室22内设置有曳引机14。而且,通过利用曳引机14曳引在一端连结轿厢11、在另一端连结对重12的主吊索13,使轿厢11移动至任意的楼层。
此外,在各楼层的门厅23的井道21侧,设置有与轿厢11的轿厢门的开闭连动的门厅门4。该门厅门4的下端被后述的门厅地槛装置A可滑动地支承。另外,以下,将井道21的进深方向作为x方向,将门厅门4的开闭方向作为y方向,将轿厢11的升降方向作为z方向。
接着,使用图2的放大截面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A。如此处所示,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A具有门厅地槛1、固定件2和隔板3。
门厅地槛1沿门厅开口的下缘配置,引导门厅门4的开闭动作。
固定件2为简化了的表示,例如,在门厅开口侧的井道壁5,沿门厅地槛1的长度方向(门厅门4的开闭方向)配置有多个,分别通过未图示的紧固件固定于井道壁5。而且,在该固定件2的上部,利用紧固件6安装门厅地槛1。
隔板3是通过封闭门厅地槛1与井道壁5之间的间隙,阻止门厅地面的最后修整中使用的灰浆7从间隙流入井道21内的部件。本实施例的隔板3采取了为了即使在高度方向和进深方向的建筑物的尺寸误差(即,井道壁5的位置、形状的误差)比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封闭门厅地槛1与井道壁5的间隙的措施。
具体而言,采用了将隔板3由低刚性部件31和高刚性部件32这二个部件构成的分割结构。
低刚性部件31是在隔板3的设置时需要在现场进行加工的部件,具有作业人员能够弯曲的程度的低的弯曲强度。低刚性部件31的一端侧被门厅地槛1与固定件2夹着,另一端侧向井道壁5侧延伸。
另一方面,高刚性部件32是在隔板3的设置时不需要在现场进行加工的部件,具有比低刚性部件31高的弯曲强度。高刚性部件32的一端侧与低刚性部件31的另一端侧重叠,并且另一端侧固定于井道壁5的上表面。
此外,在高刚性部件32的另一端侧,形成有在x方向上较长的长孔32a,利用插在该长孔32a中的紧固件33(混凝土螺丝等)将高刚性部件32固定于井道壁5的上表面。由于采用这样的固定方法,在本实施例中,允许在长孔32a的范围内的任意的位置配置紧固件33。此外,在高刚性部件32的一端侧形成有弯曲部32b,成为该弯曲部32b与低刚性部件31重叠的结构。
另外,高刚性部件32优选由钢板等高刚性的板材形成,使得能够确保即使在固定件2与井道壁5之间存在比较大的间隙,对悬臂状态的高刚性部件32施加了乘坐时的载重时,高刚性部件32的一端侧也不会弯曲的弯曲强度,但当然也可以与所要求的弯曲强度相应地改变其材料和厚度。此外,在图2中,使高刚性部件32的板厚与低刚性部件31的板厚相比较厚,但只要刚性的大小满足上述关系,板厚的大小也可以不是图示的关系。
接着,使用图3,说明隔板3的设置作业的流程。
首先,图3的(a)所示那样,将高刚性部件32载置于井道壁5的上表面,在该状态下、在长孔32a规定的范围内,使高刚性部件32在井道21的进深方向上移动,调整高刚性部件32的进深方向的位置。此时使高刚性部件32的弯曲部32b与固定于井道壁5的固定件2的侧面紧贴。完成这些调整之后,利用紧固件33将高刚性部件32紧固地固定。
接着,如图3的(b)所示那样,在将平板状的低刚性部件31的一端侧载置于固定件2的上表面之后,在低刚性部件31的上表面配置门厅地槛1,利用紧固件6以由门厅地槛1与固定件2夹着低刚性部件31的方式共同紧固地固定。另外,此时使得低刚性部件31的一端侧不从门厅地槛1的侧面向井道21侧突出,低刚性部件31与轿厢11不接触。
之后,如图3的(c)所示那样,作业人员弯曲低刚性部件31。图3中例示的是地面最后修整的厚度尺寸即灰浆7的厚度尺寸T1比较小的情况,因此低刚性部件31与高刚性部件32的重叠余量大,因此作业人员能够将低刚性部件31折曲成截面呈大致曲柄状。即,图3的低刚性部件31,在高刚性部件32的弯曲部32b的上方形成第1折曲部31a,以沿着弯曲部32b的下端的方式形成第2折曲部31b。
这样,能够在设置封闭门厅地槛1与井道壁5的间隙的隔板3之后,通过使适量的灰浆7流入,完成图2所示的门厅地槛装置A。
此处,使用图4说明地面最后修整的厚度尺寸大的情况下的隔板3的状态。
在图4中,地面最后修整(完成)的厚度尺寸,即灰浆7的厚度尺寸T2比较大,因此低刚性部件31与高刚性部件32的重叠余量小,不能在低刚性部件31形成上述的第2折曲部31b,因此低刚性部件31成为仅形成了第1折曲部31a的、大致L形的截面形状。于是,通过成为使低刚性部件31的另一端部与高刚性部件32的弯曲部32b重叠的状态,来封闭门厅地槛1与井道壁5的间隙。这样安设隔板3后,通过使适量的灰浆7流入,即使在地面最后修整的厚度尺寸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完成合适的门厅地槛装置A。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例的门厅地槛装置包括:沿门厅开口的下缘配置的、引导门厅门4的开闭动作的门厅地槛1;安装于门厅地槛1的固定件2;和通过封闭门厅地槛1与井道壁5之间的间隙,阻止门厅地面的最后修整中使用的灰浆从间隙流入井道21内的隔板3,隔板3包括:具有能够在现场折曲的弯曲强度,一端侧被门厅地槛1与固定件2夹着、并且另一端侧向井道壁5侧延伸的低刚性部件31;和具有比低刚性部件31高的规定的弯曲强度,一端侧与低刚性部件31的另一端侧重叠、并且另一端侧固定于井道壁5的上表面的高刚性部件32。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使隔板3为低刚性部件31与高刚性部件32的分割结构,能够利用低刚性部件31与高刚性部件32的重叠余量(重叠部分的幅长)进行高度方向和井道21的进深方向的调整,即使在高度方向和井道21的进深方向的建筑物的尺寸误差比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应对,并且能够防止隔板3从门厅地槛1的侧面向井道21侧突出。此外,低刚性部件31为能够现场折曲的弯曲强度的部件,因此能够不需要特殊设备地折曲成规定形状,而进行隔板3的设置。
此外,本实施例的门厅地槛装置不仅具有上述的结构,而且高刚性部件32通过紧固件33固定于井道壁5的上表面,并且在高刚性部件32形成有允许紧固件33相对于高刚性部件32的、井道21的进深方向的位置变更的长孔32a。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井道21的进深方向的尺寸误差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应对。
实施例2
接着,使用图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A。另外,对与实施例1的共同点省略重复说明。
在实施例1中,因为地面最后修整的厚度尺寸(灰浆7的厚度尺寸T1、T2)比较厚,所以如图2~图4所示,能够以使高刚性部件32的弯曲部32b朝上的状态构成隔板3。但是,当地面最后修整的厚度尺寸(灰浆7的厚度尺寸)变薄时,存在弯曲部32b的上端比固定件2的上表面高,不能设置低刚性部件31的问题。
因此,在图5所示的本实施例的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A中,在地面最后修整的厚度尺寸(灰浆7的厚度尺寸T3)低于规定厚度的情况下,将高刚性部件32的弯曲部32b朝下地配置。由此,即使在灰浆7的厚度尺寸T3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形成封闭门厅地槛1与井道壁5的间隙的隔板3。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而包括各种各样的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例为了将本发明说明得容易明白而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并不一定限定于包括所说明的所有结构。此外,能够将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替换成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此外,还能够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中加入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此外,能够对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其它结构的添加、删除、替换。
附图标记的说明
A 门厅地槛装置
1 门厅地槛
2 固定件
3 隔板
31 低刚性部件
31a 折曲部
31b 折曲部
32 高刚性部件
32a 长孔
32b 弯曲部
33 紧固件
4 门厅门
5 井道壁
6 紧固件
7 灰浆
10 电梯装置
11 轿厢
12 对重
13 主吊索
14 曳引机
20 建筑物
21 井道
22 机械室
23 门厅。

Claims (6)

1.一种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其包括:
引导门厅门的开闭的门厅地槛;
固定于井道壁的、在上部安装所述门厅地槛的固定件;和
封闭所述门厅地槛与所述井道壁之间的间隙的隔板,
该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包括:低刚性部件,其一端侧被夹在所述门厅地槛与所述固定件之间,另一端侧向所述井道壁侧延伸;和高刚性部件,其一端侧与所述低刚性部件的另一端侧重叠,另一端侧固定于所述井道壁的上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高刚性部件的所述另一端侧,形成有在井道的进深方向上较长的长孔,所述高刚性部件利用插入该长孔的紧固件固定于所述井道壁的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刚性部件在所述一端侧具有弯曲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向上方折曲。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向下方折曲。
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刚性部件的所述另一端侧通过折曲而与所述高刚性部件的所述一端侧重叠。
CN201980097151.4A 2019-06-04 2019-06-04 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 Active CN1139242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22124 WO2020245899A1 (ja) 2019-06-04 2019-06-04 エレベータの乗場敷居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4264A true CN113924264A (zh) 2022-01-11
CN113924264B CN113924264B (zh) 2023-01-13

Family

ID=73652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7151.4A Active CN113924264B (zh) 2019-06-04 2019-06-04 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140918B2 (zh)
CN (1) CN113924264B (zh)
WO (1) WO2020245899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9279A (ja) * 1998-10-01 2000-04-18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乗場装置
WO2005035421A1 (en) * 2003-09-18 2005-04-21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assembly with extendable sill
EP1547496A2 (en) * 2003-12-24 2005-06-29 Soluzioni di Francesco Tirinnanzi Device for fixing flowerpot holders to window sills
CN102530688A (zh) * 2010-12-08 2012-07-0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设备
JP2013151371A (ja) * 2011-12-26 2013-08-08 Fujitec Co Ltd エレベータ出入口装置
CN203865799U (zh) * 2013-10-25 2014-10-08 姚长云 地坎开口朝下的电梯厅门
CN104973489A (zh) * 2014-04-07 2015-10-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32185Y2 (zh) * 1971-03-31 1976-08-11
JPS547649Y2 (zh) * 1973-04-25 1979-04-10
JPS595024Y2 (ja) * 1976-02-12 1984-02-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乗場の堰板
JPS52149740A (en) * 1976-06-09 1977-12-13 Hitachi Ltd Elevator platform control device
JPS59199981A (ja) * 1983-04-26 1984-11-13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タ乗場床
IT1285848B1 (it) * 1996-04-22 1998-06-24 Kone Oy Soglia per una porta di pianerottolo per un elevatore.
KR20060025712A (ko) * 2004-09-17 2006-03-22 장귀경 엘리베이터 홀의 재료분리대
JP4718277B2 (ja) 2005-09-09 2011-07-06 フランスベッド株式会社 背上げ式ベッ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9279A (ja) * 1998-10-01 2000-04-18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乗場装置
WO2005035421A1 (en) * 2003-09-18 2005-04-21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assembly with extendable sill
EP1547496A2 (en) * 2003-12-24 2005-06-29 Soluzioni di Francesco Tirinnanzi Device for fixing flowerpot holders to window sills
CN102530688A (zh) * 2010-12-08 2012-07-0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设备
JP2013151371A (ja) * 2011-12-26 2013-08-08 Fujitec Co Ltd エレベータ出入口装置
CN203865799U (zh) * 2013-10-25 2014-10-08 姚长云 地坎开口朝下的电梯厅门
CN104973489A (zh) * 2014-04-07 2015-10-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4264B (zh) 2023-01-13
WO2020245899A1 (ja) 2020-12-10
JP7140918B2 (ja) 2022-09-21
JPWO2020245899A1 (zh) 2020-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26074B (zh) 电梯的配重承接夹具以及配重承接夹具的安装方法
CN113924264B (zh) 电梯的门厅地槛装置
JP6768630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WO2022107300A1 (ja) ガイドレールの支持構造及びエレベーター
JP7279181B2 (ja) エレベータの乗場敷居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エレベータ装置
JP6382391B1 (ja) エレベーター釣合おもり枠の補強材取付支援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釣合おもり枠の補強材取付方法
KR20060028004A (ko) 엘리베이터 카의 위치 검출 장치
KR20060084156A (ko)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의 승장도어 조립체
JP500353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据付方法、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られる据付治具及び据付治具の製造方法
CN117377634B (zh) 安装辅具
CN114516574B (zh) 导轨和电梯
JP7205589B1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ガイドレール固定用ブラケット
CN107848758B (zh) 电梯井道上部的机房中的控制盘的安装固定结构及安装固定方法
JP6833070B2 (ja) エレベータ及びその改修方法
JP6697663B1 (ja)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パネル位置決め装置
CN111032559B (zh) 电梯层站装置
JP5146076B2 (ja) エレベータの乗場装置
JP4867285B2 (ja) エレベータ昇降路用配線装置
JPH0318591A (ja) エレベータ乗場の敷居
JP4265837B2 (ja) 免震建築用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118062691A (zh) 电梯装置的导轨高度调整装置及其导轨对芯方法及其导轨安装施工方法
JP2015168497A (ja) エレベータのフェッシャープレート
CN113666219A (zh) 电梯和层门
JP2012197148A (ja)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
JP5752758B2 (ja) 乗りかごのリニューア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