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17735B - 一种发光装置、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装置、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17735B
CN113917735B CN202111383676.XA CN202111383676A CN113917735B CN 113917735 B CN113917735 B CN 113917735B CN 202111383676 A CN202111383676 A CN 202111383676A CN 113917735 B CN113917735 B CN 1139177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discharge unit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836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17735A (zh
Inventor
王贤
舒勇
王楠
王明
曹琦
蒋俊杰
童权
刘迎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8367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177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17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7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17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77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2Electric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FSTATIC ELECTRICITY; NATURALLY-OCCURRING ELECTRICITY
    • H05F3/00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 H05F3/02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by means of earthing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其中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至少一个发光模组,每一所述发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灯珠;电连接外部电路的导电区,包括多个导电引脚;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导电区的连接区,其中,每一所述发光模组通过所述连接区的第一连接线连接对应的所述导电引脚;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连接区的与每一所述发光模组对应的第一静电释放单元,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发光模组和所述发光模组对应的导电引脚之间,用于释放所连接的所述发光模组的静电。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既具有良好的静电防护能力,又能够有效减小发光模组的间距以改善hotspot不良。

Description

一种发光装置、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光装置、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释放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即不同电势物体间产生电荷移动的现象,静电在电子元器件周围产生的磁场会导致元器件失效,引起(Liquid Crystl Display,LCD)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异常。为解决上述问题,主流技术对LED光源进行防静电设计以实现LED光源的保护。但是随着该设计的广泛应用,以及入光侧背光模组边缘超窄型显示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对于超薄超窄的LCD显示装置,极易出现hotspot不良(又叫萤火虫mura)。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
底板,
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至少一个发光模组,每一所述发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灯珠;
电连接外部电路的导电区,包括多个导电引脚;
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导电区的连接区,其中,每一所述发光模组通过所述连接区的第一连接线连接对应的所述导电引脚;
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连接区的与每一所述发光模组对应的第一静电释放单元,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发光模组和所述发光模组对应的导电引脚之间,用于释放所连接的所述发光模组的静电。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区还包括:第一电极;
所述发光模组包括:第一接入端、第二接入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接入端和所述第二接入端之间的发光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接入端通过所述连接区的第二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极;
所述第二接入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线连接对应的所述导电引脚。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并联的第一子发光单元和第二子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子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两个依次串联的灯珠,所述第二子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两个依次串联的灯珠,其中,
所述第一子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子发光单元的正极作为所述发光模组的第一接入端;
所述第一子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子发光单元的负极作为所述发光模组的第二接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区还包括第二电极;
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包括第三接入端和第四接入端;
所述第三接入端通过连接区的第三连接线连接到所述连接区的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位于所述发光模组的第二接入端和所述发光模组对应的导电引脚之间;
所述第四接入端通过连接区的第四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电极。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第四接入端均连接到所述连接区的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四接入端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在所述第二节点处通过所述连接区的第五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区上的第二静电释放单元所述第二静电释放单元包括第五接入端和第六接入端,其中,
所述第五接入端连接到位于所述连接区的第三节点,所述第三节点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接入端之间;
所述第六接入端连接到所述第二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第六接入端连接到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二节点处通过所述连接区的第六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五连接线和所述第六连接线为同一连接线。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模组的第一接入端所连接的第二连接线和所述第一电极通过连接区的第二过孔连接;
每一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第三接入端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线以及位于所述连接区的第三过孔以连接到所述第一节点;
每一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第四接入端所连接的所述第四连接线和所述第二电极通过连接区的第四过孔连接;;
所述第二静电释放单元的第五接入端通过连接区的第五过孔连接到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五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为同一过孔;
所述第二静电释放单元的第六接入端通过连接区的第六过孔连接到所述第二节点。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第四接入端通过同一第七过孔连接到所述连接区的第二节点,所述第六过孔和所述第七过孔为同一过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静电释放单元均设置在所述连接区与所述发光模组出光侧同侧的第一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静电释放单元均设置所述连接区背离所述发光模组出光侧的第二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区包括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柔性层以及位于所述柔性层背离所述发光模组出光侧表面的保护层,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和所述第二静电释放单元均位于所述柔性层和所述保护层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和所述第二静电释放单元为双向顺变电压抑制二极管。
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包括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
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针对目前现有的问题,制定一种发光装置,发光模组和对应的导电引脚形成发光模组的发光电路,通过将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一端接入发光模组和对应的导电引脚之间,从而实现对所连接的发光模组的保护,在该基础上,本实施例将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位置设置在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导电区的连接区上,使得底板上无需设置第一静电释放单元,从而能够减小发光模组之间的间距,解决了发光装置的ESD防护和hotspot不良无法兼顾的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LED光源的结构设计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3示出图2中发光装置包括一个发光模组的电路示意图;
图4示出图2中发光装置包括多个发光模组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5示出图2中发光装置包括多个发光模组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6示出图5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连接区和导电区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图2中FF截面所示的发光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图2中FF截面所示的发光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述的“在……上”、“在……上形成”和“设置在……上”可以表示一层直接形成或设置在另一层上,也可以表示一层间接形成或设置在另一层上,即两层之间还存在其它的层。并且,本文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静电释放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即不同电势物体间产生电荷移动的现象,静电在电子元器件周围产生的磁场会导致元器件失效,引起(Liquid Crystl Display,LCD)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异常。为解决上述问题,主流技术对LED光源进行防静电设计以实现LED光源的保护。但是随着该设计的广泛应用,以及入光侧背光模组边缘超窄型显示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对于超薄超窄的LCD显示装置,极易出现hotspot不良(又叫萤火虫mura)。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LCD显示装置的防静电设计是借助于在LED光源的灯珠之间放置瞬态二极管(TVS管)、齐纳管或者齐纳管组合或者其他具有静电释放功能的器件,利用该类器件到达一定电压立即触发电压释放通道的自身特性,从实现LCD显示装置中释放LED光源的静电的目的。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1所示,在LED光源(即发光装置)1’的底板11’上设置有依次排列的多个灯珠12300’。示例性的,该LED光源设置有18个灯珠,自左至右的9个灯珠形成一个发光模组12A’,自左至右的第10个灯珠到第18个灯珠形成另一个第二发光模组12B’。在底板上,每一发光模组设置有一个对应的静电释放单元15’,用于释放LED光源的静电,实现保护功能。如图1所示,发光模组12A’对应的静电释放单元15’设置在其两个灯珠12300’之间,发光模组12B’对应的静电释放单元15’设置在该发光模组12A’的两个灯珠12300’之间。
如图1所示,由于静电释放单元15’的自身长宽,使得灯珠12300’之间的距离必须要大于静电释放单元在LED光源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但是,对于超薄超窄的LCD模组,其出光面距离AA区距离(Active Area,可操作区)往往被极限压缩,为避免hotspot不良的发生,这要求必须压缩LB灯珠之间的pitch(间距)值,而传统的静电释放器件的放置位置限制了LED光源的灯珠之间pitch值的下限,使得其发生hotpot不良的风险升高。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发光装置、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
如图2以及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发光装置1,包括:
底板11,
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上的至少一个发光模组12,每一所述发光模组12包括至少一个灯珠;
电连接外部电路的导电区13,包括多个导电引脚(PIN脚);
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1和所述导电区的连接区14,其中,每一所述发光模组12通过所述连接区14的第一连接线141连接对应的所述导电引脚PIN;
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连接区14的与每一所述发光模组12对应的第一静电释放单元15,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15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发光模组12和所述发光模组12对应的导电引脚PIN之间,用于释放所连接的所述发光模组的静电。
本实施例中,发光模组和对应的导电引脚形成发光模组的发光电路,通过将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一端接入发光模组和对应的导电引脚之间,从而实现对所连接的发光模组的保护,在该基础上,本实施例将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位置设置在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导电区的连接区上,使得底板上无需设置第一静电释放单元,从而能够减小发光模组之间的间距,解决了发光装置的ESD防护和hotspot不良无法兼顾的问题。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既具有良好的静电防护能力,又能够有效减小发光模组的间距以改善hotspot不良,同时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提高了发光模组的选型自由度,有效降低成本,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可为LED光源,其能够实现独立发光,现以图2和图3所示的发光装置为示例,对本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光模组均设置在底板上。示例性的,以该发光装置包括80个灯珠为例,其中,自左至右方向上的第1个灯珠到第15个灯珠可表示为本实施例的第一发光模组,依次类推,每16个串联的灯珠形成一个发光模组,因此,本示例中的80个灯珠可构成5个发光模组,每一个发光模组均设置有一个对应的第一静电释放单元,即设置有5个第一静电释放单元,每一个第一静电释放单元对应于一个发光模组。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光模组12全部设置在底板11上。本实施例的连接区14用于实现底板11和导电区13的固定连接,通过连接区14上的连接线进一步实现导电区13、发光模组12以及第一静电释放单元15的电连接。通过导电区的导电引脚电连接外部电路和发光模组。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静电释放单元15全部设置在连接区14上,例如金手指区域,使得底板11上的相邻的发光模组12的间距、以及发光模组12中相邻灯珠12300的间距能够被压缩,从而能够改善hotspot不良。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发光模组的具体数量,本发明实施例同样不限制发光模组中的灯珠的数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置,以将每一发光模组对应的第一静电释放单元设置在连接区为设计准则,在此不再赘述。
图3示出了以图2中的一个发光模组为例的发光装置的电路示意图,以该电路示意图为例,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区还包括第一电极131,示例性的,第一电极为正极端。
所述发光模组12包括:第一接入端121、第二接入端12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接入端121和所述第二接入端122之间的发光单元123。如图3所示,发光模组12的第一接入端121通过连接区14的第二连接线142连接到第一电极131,即正极端引脚。发光模组的第二接入端12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线141连接对应的导电引脚PIN,以连接外部电路。
因此,如图3所示,对于该发光模组,完整的发光电路为第一电极131(正极端引脚)、第二连接线142、发光模组第一接入端121、发光模组的发光单元123、发光模组的第二接入端122、第一连接线141以及对应的导电引脚PIN。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每一所述发光单元123包括并联的第一子发光单元1231和第二子发光单元1232,所述第一子发光单元1231包括至少两个依次串联的灯珠12300,所述第二子发光单元1232包括至少两个依次串联的灯珠12300。示意性的,本实施例的灯珠以等效电路图的形式在图3中表示。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发光模组的第一接入端和第二接入端的电压负载,本实施例中,将一个发光单元设置为并联的第一子发光单元和第二子发光单元,进一步对电路实现保护。
示例性的,当每一发光模组的发光单元包括16个灯珠时,8个串联的灯组为第一子发光单元,另外8个串联的灯珠为第二子发光单元,从而形成一个发光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子发光单元1231和所述第二子发光单元1232的正极作为所述发光模组的第一接入端121,也就是说,在图3所示的电路图中,并联的第一子发光单元1231和第二子发光单元1232的一端均通过第二连接线142接入到第一电极131。同样的,所述第一子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子发光单元的负极作为所述发光模组的第二接入端,通过第一连接线接入到对应的导电引脚中。示例性的,该发光模组可表示为A5,与其连接的导电引脚为PIN5。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制每一子发光单元中串联的灯珠的数量,在保证发光模组的两端负载为安全范围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所述导电区还包括第二电极132,示例性的,第二电极为接地极。而本实施例的第一静电释放单元15的一端接入到所述发光模组12的第二接入端122和所述发光模组12对应的导电引脚PIN之间,另一端连接到第二电极132。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节点G1位于所述发光模组12的第二接入端122和所述发光模组12对应的导电引脚PIN之间,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15包括第三接入端151和第四接入端152;所述第三接入端151通过连接区的第三连接线143连接到所述第一节点G1,所述第四接入端152通过连接区的第四连接线144连接所述第二电极132,从而形成了保护发光模组的静电释放电路。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该发光模组对应的静电释放电路的电信号传输方向为:第一电极(导电区的正极)131、第二连接线142、发光模组的第一接入端121、发光单元123、发光模组的第二接入端122、第一静电释放单元15的第三接入端151、第一静电释放单元15的第四接入端152、第四连接线144,最后连接到第二电极132,实现接地。在发光模组所在的发光电路的电压超出负载后,第一静电释放单元能够将超出负载的电压利用该静电释放电路进行释放,从而保护该发光模组。
进一步的,现以发光装置包括多个发光模组为示例进行说明,示例性的,当发光模组的数量为5个时,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电路结构如图4所示。
如图4所示,80个灯珠形成5个发光模组12,例如图示的发光模组12A1、12A2、12A3、12A4、12A5,每一发光模组的第一接入端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连接线142连接到第一电极131,每一发光模组的第二接入端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一连接线连接到对应的导电引脚。例如,发光模组12A1连接的是导电引脚PIN1,发光模组12A2连接导电引脚PIN2,发光模组12A3连接导电引脚PIN3,发光模组12A4连接导电引脚PIN4,以及发光模组12A5连接的是导电引脚PIN5。
进一步的,每一发光模组的发光单元包括16个灯珠,其中,串联的8个灯珠为一个第一子发光单元,另外串联的8个灯珠为第二子发光单元。因此,该电路结构中一共包括10个子发光单元,每一子发光单元的正极连接到导电区的第一电极,每一子发光单元的负极连接到对应的导电引脚处。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一发光模组均对应一个第一静电释放单元,也就是说,该示例中,5个发光模组对应5个第一静电释放单元,以分别对每一发光模组进行保护。
如图4所示,发光模组12A1对应于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1,该发光模组12A1的第二接入端和对应的导电引脚PIN之间设置有第一节点G1,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1的第三接入端连接到该第一节点G1,第四接入端通过位于连接区的第四连接线144连接到第二电极132。
同理,发光模组A2对应于另一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2,在发光模组A2的和对应的导电引脚PIN2之间设置另一第一节点G1,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2的第三接入端连接到该第一节点G1,第四接入端通过另一位于连接区的第四连接线144连接到第二电极132。
同理的,发光模组A3对应于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3,其第三接入端连接到位于发光模组A3和导电引脚PIN3之间的第一节点G1,第四接入端通过另一第四连接线144连接到第二电极132,以保护该发光模组。
发光模组A4对应于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4,其第三接入端连接到位于发光模组A4和导电引脚PIN4之间的第一节点G1,第四接入端通过另一第四连接线144连接到第二电极132。
发光模组A5对应于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5,其第三接入端连接到位于发光模组A5和导电引脚PIN5之间的第一节点G1,第四接入端通过另一第四连接线144连接到第二电极132。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第四接入端是分别通过不同的第四连接线144连接到第二电极132,每一静电释放单元与对应的发光模组形成一个静电防护电路,不同的静电防护电路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彼此干扰。
如图4所示的电路图为例,以发光模组12A1为例,对于该发光模组的发光电路,发光模组12A1以及相关器件的具体连接方式为:导电区的第一电极131连接第二连接线142的一端,第二连接线142的另一端连接发光模组12A1的第一接入端121、发光模组12A1第一接入端121连接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另一端连接发光模组12A1的第二接入端122、发光模组12A1的第二接入端122连接第一连接线141的一端、第一连接线141的另一端连接导电区的导电引脚PIN5。
如图4所示,对于该发光模组的静电预防电路,发光模组12A1以及相关器件的具体连接方式为:导电区的第一电极131连接第二连接线142的一端,第二连接线142的另一端连接发光模组12A1的第一接入端121、发光模组12A1第一接入端121连接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另一端连接发光模组12A1的第二接入端122发光模组12A1和导电引脚PIN1之间的第一节点G1连接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1的第三接入端、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1的第四接入端连接第四连接线144的一端,第四连接线14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极132。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每一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1~D5)的第四接入端均连接到所述连接区的同一第二节点G2,在所述第二节点G2处通过所述连接区的第五连接线145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该设置能够降低走线复杂度。
示例性的,在静电释放单元的第四接入端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设置一个第二节点G2,将5个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1~D5的第四接入端均设置为连接到第二节点G2,即,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1的第四接入端连接到第二节点G2,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2的第四接入端连接到第二节点G2,第一静电释放单元A3的第四接入端连接到第二节点G2,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4的第四接入端连接到第二节点G2,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5的第四接入端连接到第二节点G2。进一步的,在该第二节点G2处,通过同一根位于连接区的第五连接线145连接该第二电极132。本实施例利用连接区的连接线以及节点,能够减少走线,简化电路。
此连接方式下,如图5所示,以发光模组12A5为例,对于静电预防电路的相关器件的连接方式为:导电区的第一电极131连接第二连接线142的一端,第二连接线142的另一端连接发光模组12A5的第一接入端121、发光模组12A5第一接入端121连接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另一端连接发光模组12A5的第二接入端122、发光模组12A5和导电引脚PIN5之间的第一节点G1连接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5的第三接入端、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5的第四接入端连接到第二节点G2,在第二节点G2处连接第五连接线145的一端,第五连接线145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极132。
如图6所示,位于虚线区域的为导电区13,导电区上设置有第一电极131、第二电极132以及多个于发光模组对应的导电引脚(PIN1~PIN5),如图6所示,导电引脚PIN1~PIN5分别对应与发光模组A1~A5(图中未示出)。示例性的,导电区还设有空余的导电引脚(DUMMY引脚)。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本实施例的连接区14为L型,连接区14上设置有多条位于不同层上的走线,如第一连接线141、第二连接线142和第三连接线143等用于连接的连接线。示例性的,如图6中所示,连接区的一端通过多个图6虚线区域EE中的过孔与导电区的电极以及多个导电引脚连接,连接区另一端通过多个连接线分别与每一发光模组连接。
如图6所示,位于连接区的连接线包括:连接第一电极131的第二连接线142、连接第二电极132的第四连接线或者第五连接线(对应于图4和图5不同连接方式下)、以及连接每一发光模组(图中未示出)的第一连接线141。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每一第一连接线均连接到每一发光模组的发光单元,如图5所示,该发光装置设置有10个发光单元,因此,通过每一连接线141连接到10个发光单元。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导电区的第一电极131通过第二过孔K2与第二连接线142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线142的另一端连接到未示出的发光模组的第一接入端。未示出的发光模组的第二接入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连接线141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线141的另一端通过虚线区域EE的过孔与对应的导电区的导电引脚连接,从而形成了如图5所示的发光电路图对应的走线图。
以图6所示的连接区的走线连接方式为例,对设置在连接区上的对应于每一发光模组的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连接方式进行说明。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第三接入端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线以及位于所述连接区的第三过孔接入所述第一节点;每一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第四接入端所连接的所述第四连接线和所述第二电极通过连接区的第四过孔连接。
对于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1,其保护发光模组12A1,参见图6所示的走线图可知,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1的第三接入端151与第三连接线143的一端连接,该第三连接线143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三过孔K3。示例性的,本实施例的第三过孔可为图4中位于导电引脚PIN1和发光模组12A1之间的第一节点G1。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1的第四接入端直接通过第四连接线144连接到导电区的第二电极132实现接地。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连接区中包括位于不同膜层的连接线,图6中并未直接示出第四接入端连接的第四连接线连接到第二电极的完整走线,该实施例中,每一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第四接入端所连接的第四连接线为相互独立的,即其电路结构示意图可参见图4。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电路图如图5所示,不同的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1~D5的第四接入端均通过第七过孔K7连接到同一第二节点G2,在实现静电保护功能的基础上,利用连接区的连接线以及节点,能够减少走线,简化电路。
以图6所示的走线图为例,各个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1~D5)与对应的连接线的连接关系为:
对于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1,其第三接入端同前述一致,通过第三过孔K3连接到图5中的第一节点G1。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1的第四接入端通过连接线(图中未示出)连接到第七过孔K7以实现连接到图5中的第二节点G2。
对于对应于另一发光模组12A2的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2,其第三接入端通过另一第三过孔K3连接到该发光模组对应的发光电路中的第一节点G1,该第一节点G1在图5中位于发光模组12A2和对应的导电引脚PIN2之间。示例性的,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2的第三过孔K3位于该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2的投影下方。该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2的第四接入端通过连接区的连接线(图中未示出)连接到同一第七过孔K7以实现与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1连接到图5中的同一第二节点G2。
对于对应于另一发光模组12A3的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3,其第三接入端通过另一第三过孔K3连接到该发光模组12A3对应的发光电路中的第一节点G1,该第一节点G1在图5中位于发光模组12A3和对应的导电引脚PIN3之间。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3对应的第三过孔K3位于与导电引脚PIN3连接的第一连接线141上。该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3的第四接入端通过连接区的连接线(图中未示出)连接到同一第七过孔K7以实现与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1连接到图5中的同一第二节点G2。
对于对应于另一发光模组12A4的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4,其第三接入端通过另一第三过孔K3连接到该发光模组12A4对应的发光电路中的第一节点G1,该第一节点G1在图5中位于发光模组12A4和对应的导电引脚PIN4之间。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4对应的第三过孔K3位于与导电引脚PIN4连接的第一连接线上,且位于图6中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4的右侧。该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4的第四接入端通过连接区的连接线(图中未示出)连接到同一第七过孔K7以实现与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1连接到图5中的同一第二节点G2。
对于对应于另一发光模组12A5的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5,其第三接入端通过另一第三过孔K3连接到该发光模组12A5对应的发光电路中的第一节点G1,该第一节点G1在图5中位于发光模组12A5和对应的导电引脚PIN5之间。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5对应的第三过孔K3位于与导电引脚PIN5连接的第一连接线上。该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4的第四接入端通过连接区的连接线(图中未示出)连接到同一第七过孔K7以实现与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1连接到图5中的同一第二节点G2。
由于每一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第四接入端均设置为连接到同一第七过孔K7,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6所示,可将每一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第四接入端一一串联,从而通过该共同的串联的连接线实现不同的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第四接入端连接到第二节点。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1的第四接入端和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5的第四接入端通过连接线连接,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2的第四接入端和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4的第四接入端通过连接线连接,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3的第四接入端和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4的第四接入端通过连接线连接,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5的第四接入端和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4的第四接入端通过连接线连接,实现每一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第四接入端通过重复利用的连接线连接到第七过孔,从而简化电路结构。
如图5和图6所示,在该连接方式下,以发光模组12A1的一个发光单元为例,电信号自发光模组12A1的第二接入端122传输至对应的第一连接线141,电信号的传输方向可参见图6所示的指向下方的标注为“1”的箭头,并且,电信号在该“箭头1”所对应的第一连接线141上传输。该电信号的传输过程对应于图5所示的发光电路和图6所示的防静电电路。对于发光电路,该电信号一直随着第一连接线141进行传输,即,沿着图6所示的指向左侧的标注为“2”的箭头的方向进行传输,传输至该发光模组12A1对应的导电引脚PIN1。
对于防静电电路,随着电信号的传输,如图6所示,在“△”所对应的第三过孔K3处,该电信号经过第三过孔K3后通过第三连接线传输至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1的一端(第三接入端151),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1的另一端(第四接入端152)通过串联其他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5和D4)的连接线连接到第七过孔K7。示例性的,静电防护电路中电信号的传输依次沿着图6所示的箭头方向传输,即在“△”所对应的第三过孔K3处形成分路,一路沿着发光电路的传输方向连接到导电引脚PIN1,另一路沿着横向指向右侧的箭头传输至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1内部,然后依次沿着指向上方的箭头、指向右侧的箭头、指向上方的箭头所对应的连接线以连接到第七过孔,在第七过孔处通过第五连接线(图示虚线)145连接到第二电极,以实现接地,从而将超过安全负载的电信号释放,以保护发光模组。
需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既可以选择上述实施例的每一第一静电释放单元分别通过对应的第四连接线连接第二电极;也可以选择通过上述另一实施例的第一静电释放单元连接到一个节点后通过一个第五连接线连接到第二电极的方式,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不限制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连接到第二电极的具体连接方式,以实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第三接入端连接在发光模组和导电引脚之间,第四接入端连接到第二电极以保护对应的静电模组为设计准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选择对应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利用第一静电释放单元能够实现静电释放防护,并且将第一静电释放单元设置在连接区,进一步压缩灯珠之间的间距,有效改善hotspot不良,从而兼顾静电释放防护和防止hotspot不良的功能。
并且,由于灯珠之间的间距被压缩,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能够增大了灯珠型号选择空间,无需选用价格昂贵的灯珠类型,只需通过增加灯珠颗数,使用更具有价格优势的灯珠类型即可达到规定的模组亮度规格,极大地削减了产品成本,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
示例性的,以同一设计空间的发光装置为例。现有技术采用的灯珠型号是3105双晶灯珠,价格是0.145美元/单颗,间距是5mm,灯珠数量是60颗,总价8.7美元。而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可选择价格更低的灯珠型号,例如3006单晶灯珠,价格变成了0.06美元/单颗,间距变成了3.5mm,灯珠数量可以增加为80颗,总价为4.8美元,较原发光装置的成本降低近一半,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区上的第二静电释放单元D6,所述第二静电释放单元D6包括第五接入端和第六接入端,其中,所述第五接入端连接到位于所述连接区的第三节点G3,所述第三节点G3位于所述第一电极131和所述第一接入端121之间,所述第六接入端连接到所述第二电极132。
本实施例中,在利用第一静电释放单元实现静电防护的基础上,通过第二静电释放单元对该发光装置形成双重保护,具体的,当第一电极输入的电信号超过安全范围时,第二静电释放单元处于导通状态,超过负载的电信号被导入至位于第一电极和所述发光模组的第一接入端之间的第五接入端,并通过第六接入端连接到第二电极,从而将超过负载的电信号释放,以保护该发光装置。
示例性的,在图4所示的电路图中,本实施例的第二静电释放单元与相关器件的连接方式为:第二静电释放单元D6的第五接入端连接到位于第一电极131和发光模组的第一接入端121之间的第三节点G3处,第二静电释放单元的第六接入端通过第六连接线146连接到第二电极。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六接入端连接到所述第二节点G2,在所述第二节点处通过所述连接区的第六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五连接线145和所述第六连接线146为同一连接线。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节点G2为公共节点,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1~D5和第二静电释放单元D6连接到第二电极132的一端均连接到该第二节点G2,例如,每一个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第四接入端、第二静电释放单元的第六接入端均连接到该第二节点G2,通过该设置能够降低走线复杂性。
进一步的,第二静电释放单元的静电释放电路为:从第一电极输出的电信号自第三节点传输至第二静电释放单元,通过第二静电释放单元将超过负载的电信号释放到第二电极,从而实现对该发光装置的静电保护。
第二静电释放单元D6在连接区的位置如6所示。示例性的,第二静电释放单元D6和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1~D5的数量之和共计6个,呈两列三排的方式排列。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制第一静电释放单元和第二静电释放单元的具体排布方式,不同型号的发光装置的连接区均有不同的排布空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根据实际应用进行第一静电释放单元和第二静电释放单元的位置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图6还示出了第二静电释放单元D6和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连接关系。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静电释放单元的第五接入端161通过连接区的第五过孔K5连接到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五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为同一过孔。本实施例中,图5所示的电路图中第三节点G3的位置可位于图6所示的第二过孔的位置处,即本实施例的第五过孔和第二过孔为一个过孔,该过孔不仅能够连接第一电极和发光模组,还能够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二静电释放单元,进一步实现简化电路。
所述第二静电释放单元的第六接入端通过连接区的第六过孔连接到所述第二节点。图6中并未示出该种连接方式,对于该连接方式,本实施例的第一静电释放单元和第二静电释放单元的第二节点的连接线是相互独立的,有效保证静电防护的独立性。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第四接入端通过同一第七过孔连接到所述连接区的第二节点,所述第六过孔和所述第七过孔为同一过孔。如图6所示,第二静电释放单元D6的第五接入端161通过第五过孔(第二过孔)连接到第三节点以实现与第一电极131的连接,第二静电释放单元D6的第六接入端162与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5的第四接入端通过连接线串联,依次通过第六接入端162和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5的第四接入端之间的连接线、以及通过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5和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4之间的连接线、以及第一静电释放单元D4和第其过孔之间的连接线,实现第二静电释放单元的第六接入端与第七过孔的连接,从而实现第六接入端连接到同一第二节点,并通过相同的第五连接线连接到第二电极。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限制第二静电释放单元的第六接入端连接到第二电极的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上述两种不同实施例的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连接方式,以第二静电释放单元一端位于发光模组和第一电极之间、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极为具体设计准则,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静电释放单元的第六接入端还可通过独立的连接线连接到第二电极132,此时,第二静电释放单元连接到第二电极的连接线与第一静电释放单元连接到第二电极的连接线为相互独立的,不会产生干扰,有效保证静电防护的独立性。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同样不限制第二静电释放单元的第六接入端连接到第二电极的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根据实际应用中连接区的设计进行对应的走线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静电释放单元均设置在所述连接区与所述发光模组出光侧同侧的第一表面上。
图7为图2中FF截面所示的省略位于不同层的连接线的发光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发光模组12的灯珠12300设置在底板11的上表面上,灯珠的出光方向为自下至上,发光模组的出光侧即为该底板11的上表面111。本实施例的第一静电释放单元15和第二静电释放单元(图中未示出)均设置在与出光侧同侧的连接区14的第一表面147上,即连接区的上表面上,该设置能够减少连接区的走线设计,有效控制成本。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和所述第二静电释放单元为双向顺变电压抑制二极管。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静电释放单元均设置所述连接区背离所述发光模组出光侧的第二表面上。本实施例中,不同于图7所示的两种静电释放单元设置在于发光模组出光侧同侧的连接区的上表面147上,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两种静电释放单元与发光模组设置在不同侧面,例如发光模组的灯珠12300设置在底板11的上表面111,那么第一静电释放单元15和第二静电释放单元(图中未示出)则设置在连接区14的下表面148处,该设置能够避免第一静电释放单元和第二静电释放单元与柔性电路板发生摩擦受损导致第一静电释放单元和第二静电释放单失效的现象出现,从而提高产品寿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区14包括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1的柔性层1491以及位于所述柔性层1491背离所述发光模组出光侧表面(第二表面)的保护层1492,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15和所述第二静电释放单元均位于所述柔性层1491和所述保护层1492之间。
如图8所示,连接区的柔性层1491在背离出光侧的方向上设置有保护层1492,示例性的,保护层可为覆盖在连接区的柔性FPC(柔性层)上的白色撕手。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在设置第一静电释放单元和第二静电释放单元时,掀起白色撕手,将第一静电释放单元和第二静电释放单元布件于白色撕手下以及金手指FPC之上,重新覆盖白色撕手,在避免第一静电释放单元和第二静电释放单元与柔性电路板发生摩擦受损的基础上,利用保护层进一步形成保护,从而提高产品寿命。
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既具有良好的静电防护能力,又能够有效减小发光模组的间距以改善hotspot不良,同时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提高了发光模组的选型自由度,有效降低成本,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
值得说明的是,在图2~图6中,本实施例对于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以15和D1~D6的方式进行标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该标注方式仅用于清晰表达电路结构以及走线结构,不具有特殊含义。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包括上述的发光装置。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与上述几种实施例提供的发光装置相对应,因此在前实施方式也适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源。其中,显示装置可以为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5)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至少一个发光模组,每一所述发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灯珠;
电连接外部电路的导电区,包括多个导电引脚;
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导电区的连接区,其中,每一所述发光模组通过所述连接区的第一连接线连接对应的所述导电引脚;
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连接区的与每一所述发光模组对应的第一静电释放单元,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发光模组和所述发光模组对应的导电引脚之间,用于释放所连接的所述发光模组的静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区还包括:第一电极;
所述发光模组包括:第一接入端、第二接入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接入端和所述第二接入端之间的发光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接入端通过所述连接区的第二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极;
所述第二接入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线连接对应的所述导电引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并联的第一子发光单元和第二子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子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两个依次串联的灯珠,所述第二子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两个依次串联的灯珠,其中,
所述第一子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子发光单元的正极作为所述发光模组的第一接入端;
所述第一子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子发光单元的负极作为所述发光模组的第二接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区还包括第二电极;
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包括第三接入端和第四接入端;
所述第三接入端通过连接区的第三连接线连接到所述连接区的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位于所述发光模组的第二接入端和所述发光模组对应的导电引脚之间;
所述第四接入端通过连接区的第四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第四接入端均连接到所述连接区的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位于所述第四接入端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在所述第二节点处通过所述连接区的第五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区上的第二静电释放单元,所述第二静电释放单元包括第五接入端和第六接入端,其中,
所述第五接入端连接到位于所述连接区的第三节点,所述第三节点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接入端之间;
所述第六接入端连接到所述第二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接入端连接到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第二节点处通过所述连接区的第六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五连接线和所述第六连接线为同一连接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模组的第一接入端所连接的第二连接线和所述第一电极通过连接区的第二过孔连接;
每一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第三接入端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线以及位于所述连接区的第三过孔以连接到所述第一节点;
每一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第四接入端所连接的所述第四连接线和所述第二电极通过连接区的第四过孔连接;
所述第二静电释放单元的第五接入端通过连接区的第五过孔连接到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五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为同一过孔;
所述第二静电释放单元的第六接入端通过连接区的第六过孔连接到所述第二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的第四接入端通过同一第七过孔连接到所述连接区的第二节点,所述第六过孔和所述第七过孔为同一过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静电释放单元均设置在所述连接区与所述发光模组出光侧同侧的第一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静电释放单元均设置所述连接区背离所述发光模组出光侧的第二表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区包括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柔性层以及位于所述柔性层背离所述发光模组出光侧表面的保护层,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和所述第二静电释放单元均位于所述柔性层和所述保护层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和所述第二静电释放单元为双向顺变电压抑制二极管。
14.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源。
CN202111383676.XA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发光装置、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9177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83676.XA CN113917735B (zh)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发光装置、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83676.XA CN113917735B (zh)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发光装置、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7735A CN113917735A (zh) 2022-01-11
CN113917735B true CN113917735B (zh) 2023-11-10

Family

ID=79247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83676.XA Active CN113917735B (zh)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发光装置、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1773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021806U (zh) * 2016-08-31 2017-03-15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8899316A (zh) * 2018-06-29 2018-11-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164690A (zh) * 2020-09-29 2021-01-0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79686A (zh) * 2021-04-08 2021-07-06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16270B2 (ja) * 2004-06-30 2009-01-28 三星エスディアイ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薄膜トランジスタ構造体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平板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6065284A (ja) * 2004-07-26 2006-03-09 Seiko Epson Corp 発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021806U (zh) * 2016-08-31 2017-03-15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8899316A (zh) * 2018-06-29 2018-11-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164690A (zh) * 2020-09-29 2021-01-0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79686A (zh) * 2021-04-08 2021-07-06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7735A (zh) 202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99749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992093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286532B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173945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1542395B1 (ko)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2614427B (zh) 显示面板及切割面板
US20070290375A1 (en) Active device array mother substrate
US20180210297A1 (en) Circuit boar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68493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2512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10365167A1 (en) Touch panel with thin side frame and relate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3917735B (zh) 一种发光装置、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
KR20160060218A (ko) 인쇄 회로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20220027005A1 (en) Display module,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273817B (zh) 触控模组及触控装置
CN106339132A (zh) 触控面板
CN103874311A (zh) 复合线路结构
KR102528063B1 (ko) 표시장치
CN101625462A (zh) 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US11791292B1 (en) Embedded touch panel display device
KR20190093184A (ko) 유기발광 표시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CN115050882A (zh) 布线基板及电子装置
KR20230048188A (ko) 표시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3874318B (zh) 外围线路结构
KR20150117081A (ko) 터치 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