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14714A - 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及智能锁 - Google Patents

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及智能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14714A
CN113914714A CN202111321406.6A CN202111321406A CN113914714A CN 113914714 A CN113914714 A CN 113914714A CN 202111321406 A CN202111321406 A CN 202111321406A CN 113914714 A CN113914714 A CN 1139147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information
bolt
rotation angle
telescopic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214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14714B (zh
Inventor
黎祖庆
杨林青
刘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Haocheng Industri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Haocheng Industri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Haocheng Industri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Haocheng Industri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214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147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14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47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147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147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22Means for 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 or fastening device accessories, i.e. other than the fastening members, e.g. switches, indica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2047/0048Circuits, feeding, monitoring
    • E05B2047/0067Monitoring
    • E05B2047/0068Door clos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2047/0048Circuits, feeding, monitoring
    • E05B2047/0067Monitoring
    • E05B2047/0069Monitoring bolt position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的一种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包括对门体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进行监测,获得门体的开关门状态信息;对主锁舌的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进行监测,获得主锁舌的第一伸缩状态信息;对驱动主锁舌进行伸出动作或缩回动作的输出件的转动角度进行监测,并根据输出件的转动角度数据获得主锁舌的第二伸缩状态信息;将第一伸缩状态信息与第二伸缩状态信息进行一致性验证,若一致,则根据门体的开关门状态信息和主锁舌的第一伸缩状态信息进行智能控制;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智能锁。本申请能够准确的实现智能控制。

Description

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及智能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具体地,主要涉及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及智能锁。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逐渐成为人民生活的新追求,安装在防盗门上的智能锁就是智能化产品中的一个典型产品。在智能锁的智能控制中,只有明确当前开关门状态和智能锁具的锁舌伸出回缩状态,才能够实现门的智能开关和锁定,例如,当门处于打开状态,锁舌伸出则无法进行关门动作,还例如,当门处于关闭状态,锁舌未伸出则无法完成门的锁定动作;因此,如何确定当前门的开关状态和智能锁具锁舌的伸出回缩状态对于智能锁的智能控制非常重要,然而现有技术中,对于门的开关状态和智能锁具锁舌的伸出回缩状态检测的精确度不足,导致智能锁具的智能控制的精确性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及智能锁。
本发明揭示的一种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包括:
对门体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进行监测,获得门体的开关门状态信息;
对主锁舌的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进行监测,获得主锁舌的第一伸缩状态信息;
对驱动主锁舌进行伸出动作或缩回动作的输出件的转动角度进行监测,并根据输出件的转动角度数据获得主锁舌的第二伸缩状态信息;
将第一伸缩状态信息与第二伸缩状态信息进行一致性验证,若一致,则根据门体的开关门状态信息和主锁舌的第一伸缩状态信息进行智能控制。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根据输出件的转动角度数据获得主锁舌的第二伸缩状态信息,包括:
预设第一伸出转动角度范围以及第一缩回转动角度范围;
输出件的转动角度数据处于预设的第一伸出转动角度范围,则判断主锁舌处于伸出状态;输出件的转动角度数据处于预设的第一缩回转动角度范围,则判断主锁舌处于缩回状态;
获得主锁舌的第二伸缩状态信息。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将第一伸缩状态信息与第二伸缩状态信息进行一致性验证,若一致则执行下一步;
对副锁舌的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进行监测,获得副锁舌的伸缩状态信息;
根据门体的开关门状态信息、主锁舌的第一伸缩状态信息和副锁舌的伸缩状态信息进行智能控制。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将第一伸缩状态信息与第二伸缩状态信息进行一致性验证,若一致则执行下一步;
输出件对斜锁舌进行伸出动作或缩回动作进行驱动,对驱动斜锁舌进行伸出动作或缩回动作的输出件的转动角度进行监测,并根据输出件的转动角度数据获得斜锁舌的伸缩状态信息;
根据门体的开关门状态信息、主锁舌的第一伸缩状态信息和斜锁舌的伸缩状态信息进行智能控制。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根据输出件的转动角度数据获得斜锁舌的伸缩状态信息,包括:
预设第二伸出转动角度范围以及第二缩回转动角度范围;
输出件的转动角度数据处于预设的第二伸出转动角度范围,则判断斜锁舌处于伸出状态;输出件的转动角度数据处于预设的第二缩回转动角度范围,则判断斜锁舌处于缩回状态;
获得斜锁舌的伸缩状态信息。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智能控制包括锁门控制、开门控制以及提示控制。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通过复位弹性检测机构对门体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进行监测;复位弹性检测机构包括承载架、伸缩斜舌件、复位弹性件以及开关门检测件,伸缩斜舌件一端滑接于承载架,另一端伸出智能锁,复位弹性件套设于伸缩斜舌件,其两端分别与承载架以及伸缩斜舌件连接,开关门检测件与伸缩斜舌件的端部相对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通过角度检测机构对驱动主锁舌进行伸出动作或缩回动作的输出件的转动角度进行监测;角度检测机构包括检测输出件及检测件,检测输出件与输出件啮合,检测件与检测输出件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角度检测机构还包括检测传动件,输出件、检测传动件以及检测输出件依次啮合。
一种智能锁用于执行上述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除了对主锁舌伸缩动作进行直接监测之外,还通过对驱动主锁舌进行伸缩动作的输出件进行转动角度监测,如此可以获得第一伸缩状态信息与第二伸缩状态信息进行一致性验证,从而确保主锁舌状态监测准确性,再结合对门体开关状态的监测信息,从而智能锁能够以此作为依据,准确的实现智能控制。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中智能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角度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1为实施例中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门体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进行监测,获得门体的开关门状态信息;
S2,对主锁舌的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进行监测,获得主锁舌的第一伸缩状态信息;
S3,对驱动主锁舌进行伸出动作或缩回动作的输出件的转动角度进行监测,并根据输出件的转动角度数据获得主锁舌的第二伸缩状态信息;
S4,将第一伸缩状态信息与第二伸缩状态信息进行一致性验证,若一致,则根据门体的开关门状态信息和主锁舌的第一伸缩状态信息进行智能控制。
除了对主锁舌伸缩动作进行直接监测之外,还通过对驱动主锁舌进行伸缩动作的输出件进行转动角度监测,如此可以获得第一伸缩状态信息与第二伸缩状态信息进行一致性验证,从而确保主锁舌状态监测准确性,再结合对门体开关状态的监测信息,从而智能锁能够以此作为依据,准确的实现智能控制。
再一并参照图2,图2为实施例中智能锁的结构示意图。为便于理解,现引入一用于执行本实施例中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的智能锁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智能锁包括壳体1、主锁舌2、驱动机构3、输出件4、复位弹性检测机构5、主锁舌检测件6以及角度检测机构7。其中,壳体1作为智能锁其他部件的承载,其安装在门体上,当关门时,壳体1与门框正对,使得主锁舌2可对应插入门框的锁孔内,完成锁门动作。驱动机构3是智能锁的驱动力来源,其安装于壳体1内,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3为电机和多级传动齿轮的配合,此处不再赘述。输出件4为输出齿,其转动连接于壳体1上,并与驱动电机3的末级传动齿轮啮合。主锁舌2的一端具有三个平面头锁舌,其穿设于壳体1上,主锁舌2的另一端为板状,其侧边开设有齿纹,并与输出件4啮合。驱动电机3驱动输出件4转动,输出件4带动主锁舌2线性移动,使得主锁舌2的三个平面头锁舌伸出或缩回壳体1内,完成锁门或开门动作。
在步骤S1中,对门体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进行监测,获得门体的开关门状态信息。是通过复位弹性检测机构5对门体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进行监测。复位弹性检测机构5包括承载架51、伸缩斜舌件52、复位弹性件53以及开关门检测件54,伸缩斜舌件52一端滑接于承载架51,另一端伸出智能锁,复位弹性件53套设于伸缩斜舌件52,其两端分别与承载架51以及伸缩斜舌件52连接,开关门检测件54与伸缩斜舌件52的端部相对设置。
具体的,承载架51为板状,其垂直安装于壳体1内,伸缩斜舌件52一端为杆状,并位于壳体1内,并穿过承载架51并与之滑接,伸缩斜舌件52的另一端为斜面头锁舌,并穿设于壳体1,面向门框。复位弹性件53为弹簧,其套设于伸缩斜舌件52的杆状端,其一端与伸缩斜舌件52的斜面头锁舌端连接或抵接,其另一端与承载架51连接或抵接。开关门检测件54为位置传感器,例如到位传感器,其设置在壳体1内,并与伸缩斜舌件52的杆状端正对。当关门时,门框会作用于伸缩斜舌件52的斜面头锁舌端,使得伸缩斜舌件52回缩,并压缩复位弹性件53,此时伸缩斜舌件52的杆状端会抵接于开关门检测件54,从而开关门检测件54会获得一个电压信号,即表示此时为关门状态。反之,当开门时,门框对伸缩斜舌件52的斜面头锁舌端作用消失,此时在复位弹性件53的复位作用下,会使得门框对伸缩斜舌件52的斜面头锁舌端伸出壳体1,带动伸缩斜舌件52的杆状端远离开关门检测件54,此时开关门检测件54会再获得一个电压信号,即表示此时为开门状态。如此通过弹性检测机构5的设置即可精确的获得门体是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关闭状态,从而执行步骤S1,获得门体的开关门状态信息。
在步骤S2中,是通过主锁舌检测件6对主锁舌2的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进行监测,获得主锁舌2的第一伸缩状态信息。本实施例中主锁舌检测件6也为位置传感器,其设置在壳体1内,并与主锁舌2的板状端正对。当输出件4带动主锁舌2的三个平面头锁舌缩回壳体1时,主锁舌2的板状端与主锁舌检测件6抵接,此时,主锁舌检测件6会获得一个电压信号,即表示此时为主锁舌2的开锁状态,即开门状态。反之,当输出件4带动主锁舌2的三个平面头锁舌伸出壳体1时,主锁舌2的板状端与主锁舌检测件6脱离,此时,主锁舌检测件6会再获得一个电压信号,即表示此时为主锁舌2的关锁状态,即关门状态。如此,通过主锁舌检测件6的设置即可精确的获得主锁舌2是处于锁门状态还是开门状态,从而执行步骤S2,获得主锁舌2的第一伸缩状态信息。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状态信息,即是主锁舌2是处于锁门状态还是开门状态的信息。
再一并参照图3,图3为实施例中角度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在步骤S3中,通过角度检测机构7对驱动主锁舌2进行伸出动作或缩回动作的输出件4的转动角度进行监测,并根据输出件4的转动角度数据获得主锁舌2的第二伸缩状态信息。可以理解是,主锁舌2的线性移动距离,是与输出件4的走过的圆周长度一致的,而若是知道了输出件4的转动角度,即可知道了主锁舌2的线性移动距离,从而明确主锁舌2的三个平面头锁舌是伸出壳体1还是缩回壳体1,从而知道了主锁舌2是处于锁门状态还是开门状态的信息,也即主锁舌2的第二伸缩状态信息。
其中,角度检测机构7包括检测传动件71、检测输出件72及检测件73,输出件4、检测传动件71以及检测输出件72依次啮合,检测件73与检测输出件72连接。具体的,检测传动件71、检测输出件72均为齿轮与齿轴的配合,此处不再赘述。检测件73为角度传感器,其与检测输出件72的输出轴连接,能够对检测输出件72的输出轴的转动角度进行监测。当输出件4转动时,通过检测传动件71带动检测输出件72的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检测输出件72的齿轴转动,使得检测件73能够对输出件4的角度进行监测。如此,即可通过角度检测机构7对输出件4的转动角度数据进行监测,从而通过换算获得主锁舌2的三个平面头锁舌是伸出壳体1还是缩回壳体1,从而获得了主锁舌2的第二伸缩状态信息。
在步骤S4中,将第一伸缩状态信息与第二伸缩状态信息进行一致性验证,即是将通过主锁舌检测件6获得的第一伸缩状态信息中主锁舌2的三个平面头锁舌是伸出壳体1还是缩回壳体1,与通过角度检测机构7获得的第二伸缩状态信息中主锁舌2的三个平面头锁舌是伸出壳体1还是缩回壳体1进行一致性验证,若是第一伸缩状态信息和第二伸缩状态信息相同,即主锁舌2的三个平面头锁舌均为伸出壳体1,或者均为缩回壳体1状态,则根据门体的开关门状态信息和主锁舌的第一伸缩状态信息进行智能控制。
本实施例中智能控制包括锁门控制、开门控制以及提示控制。例如,当对智能锁发出了锁门指令后,此时开关门状态信息显示门体为开门状态,则不执行锁门指令,并进行语音提示门未关好。还例如,当对智能锁发出了开门指令后,此时开关门状态信息显示门体为关门状态,第一伸缩状态信息显示为锁门状态,则执行开门控制,并在执行完开门控制后根据第一伸缩状态信息显示为开门状态进行语音提示。当然,上述紧是作为智能锁精确智能控制的示例,此处不做限定。
优选的,在步骤S3中,根据输出件4的转动角度数据获得主锁舌2的第二伸缩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子步骤:
S31,预设第一伸出转动角度范围以及第一缩回转动角度范围;
S32,输出件4的转动角度数据处于预设的第一伸出转动角度范围,则判断主锁舌2处于伸出状态;输出件4的转动角度数据处于预设的第一缩回转动角度范围,则判断主锁舌2处于缩回状态;
S33,获得主锁舌2的第二伸缩状态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输出件4进行正反转动作实现了主锁舌2的伸缩线性动作的执行,输出件4的正反转动角度即与主锁舌2伸缩线性移动形成对应关系。如此,预先根据输出件4的直径大小,主锁舌2平面头锁舌的长度,使得输出件4在第一伸出转动角度范围内转动时,主锁舌2平面头锁舌均是伸出壳体1,输出件4在第一缩回转动角度范围时,主锁舌2面头锁舌均是缩回壳体1,从而确保角度检测机构7通过输出件4角度测试获得检测主锁舌2的第二伸缩状态信息的准确性。
实施例二
复参照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的本实施例中的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在步骤S3之后,将第一伸缩状态信息与第二伸缩状态信息进行一致性验证,若一致,还执行以下步骤:对副锁舌8的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进行监测,获得副锁舌8的伸缩状态信息。具体的是通过副锁舌检测件9对副锁舌8的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进行监测。详细而言,本实例中的智能锁还包括副锁舌8和副锁舌检测件9。可以理解的是,除了主锁舌2外,智能锁往往会设置副锁舌8,本实施例中的副锁舌8为在停电时进行关锁门的手动锁舌,其可通过现有的拨杆结构实现在壳体1上线性移动,伸出或缩回壳体1内。具体而言,副锁舌8的一端为板状,其位于壳体1内,其另一端为平面锁舌,穿设于壳体1,副锁舌检测件9与副锁舌8的板状端正对,本实施例中副锁舌检测件9也为位置传感器,其检测原理和过程与锁舌检测件6一致。
然后智能锁再根据门体的开关门状态信息、主锁舌的第一伸缩状态信息和副锁舌的伸缩状态信息进行智能控制。在未停电时,副锁舌8的伸缩状态信息是维持在缩回壳体1的开门状态,在来电时,副锁舌8的伸缩状态信息可能是处于在伸出壳体1的锁门状态,此时会先智能控制语音提醒手动锁门时副锁舌8的状态,使操作者进行手动操作后,再进行智能开关锁控制。如此可以灵活实现手动、电动智能锁的切换提醒,保证智能锁的安全使用。
实施例三
复参照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的本实施例中的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在步骤S3,将第一伸缩状态信息与第二伸缩状态信息进行一致性验证,若一致,还执行以下步骤:
输出件4对斜锁舌10进行伸出动作或缩回动作进行驱动,对驱动斜锁舌10进行伸出动作或缩回动作的输出件4的转动角度进行监测,并根据输出件4的转动角度数据获得斜锁舌的伸缩状态信息;
根据门体的开关门状态信息、主锁舌2的第一伸缩状态信息和斜锁舌10的伸缩状态信息进行智能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人们为了方便,往往不会在白天进入频繁的时候把门锁死,只是通过简单的限制,实现门体的关闭或打开,避免过多的操作。而智能锁往往也会设置斜锁舌10,在需要的时候,只需要斜锁舌10的伸缩实现锁门或开门。如此,通过对输出件4的转动角度进行监测,实现斜锁舌10的伸缩动作的监测,以便于智能锁进一步的智能控制。
本实施例中输出件4通过齿轮连杆结构的配合实现对斜锁舌10线性移动的驱动,如此,同样可通过角度检测机构7对输出件4进行角度监测,从而获得斜锁舌10线性移动数据,知悉斜锁舌10是处于伸出壳体1状态,还是缩回壳体1状态,也即斜锁舌10的伸缩状态信息。
优选的,根据输出件的转动角度数据获得斜锁舌的伸缩状态信息,包括以下子步骤:
预设第二伸出转动角度范围以及第二缩回转动角度范围;
输出件4的转动角度数据处于预设的第二伸出转动角度范围,则判断斜锁舌10处于伸出状态;输出件4的转动角度数据处于预设的第二缩回转动角度范围,则判断斜锁舌10处于缩回状态;
获得斜锁舌10的伸缩状态信息。
上述步骤过程与步骤S31至S33一致,此处不再赘述。其中值得说明的是,输出件4转动一圈为360度,预设的第二伸出转动角度范围与预设的第一伸出转动角度范围不重叠,是间隔分布于360度的范围内,同理,预设的第二缩回转动角度范围与预设的第一缩回转动角度范也不重叠。本实施例中锁门时,是斜锁舌10先锁门,然后主锁舌2再锁门,开门时,是主锁舌2先开门,斜锁舌10再开门,如此,会使得输出件4在转动某一角度时,只有斜锁舌10在进行锁门和开门的连贯动作。
当然,实施例三也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除了对主锁舌伸缩动作进行直接监测之外,还通过对驱动主锁舌进行伸缩动作的输出件进行转动角度监测,如此可以获得第一伸缩状态信息与第二伸缩状态信息进行一致性验证,从而确保主锁舌状态监测准确性,再结合对门体开关状态的监测信息,副锁舌的伸缩状态信息,以及斜锁舌10的伸缩状态信息,从而智能锁能够以此作为依据,准确的实现智能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门体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进行监测,获得所述门体的开关门状态信息;
对主锁舌的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进行监测,获得所述主锁舌的第一伸缩状态信息;
对驱动所述主锁舌进行伸出动作或缩回动作的输出件的转动角度进行监测,并根据所述输出件的转动角度数据获得所述主锁舌的第二伸缩状态信息;
将所述第一伸缩状态信息与所述第二伸缩状态信息进行一致性验证,若一致,则根据所述门体的开关门状态信息和所述主锁舌的第一伸缩状态信息进行智能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输出件的转动角度数据获得所述主锁舌的第二伸缩状态信息,包括:
预设第一伸出转动角度范围以及第一缩回转动角度范围;
所述输出件的转动角度数据处于预设的第一伸出转动角度范围,则判断所述主锁舌处于伸出状态;所述输出件的转动角度数据处于预设的第一缩回转动角度范围,则判断所述主锁舌处于缩回状态;
获得所述主锁舌的第二伸缩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伸缩状态信息与所述第二伸缩状态信息进行一致性验证,若一致则执行下一步;
对副锁舌的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进行监测,获得所述副锁舌的伸缩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门体的开关门状态信息、所述主锁舌的第一伸缩状态信息和所述副锁舌的伸缩状态信息进行智能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伸缩状态信息与所述第二伸缩状态信息进行一致性验证,若一致则执行下一步;
所述输出件对斜锁舌进行伸出动作或缩回动作进行驱动,对驱动所述斜锁舌进行伸出动作或缩回动作的所述输出件的转动角度进行监测,并根据所述输出件的转动角度数据获得所述斜锁舌的伸缩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门体的开关门状态信息、所述主锁舌的第一伸缩状态信息和所述斜锁舌的伸缩状态信息进行智能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输出件的转动角度数据获得所述斜锁舌的伸缩状态信息,包括:
预设第二伸出转动角度范围以及第二缩回转动角度范围;
所述输出件的转动角度数据处于预设的第二伸出转动角度范围,则判断所述斜锁舌处于伸出状态;所述输出件的转动角度数据处于预设的第二缩回转动角度范围,则判断所述斜锁舌处于缩回状态;
获得所述斜锁舌的伸缩状态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包括锁门控制、开门控制以及提示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复位弹性检测机构对门体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进行监测;所述复位弹性检测机构包括承载架、伸缩斜舌件、复位弹性件以及开关门检测件,所述伸缩斜舌件一端滑接于承载架,另一端伸出智能锁,所述复位弹性件套设于所述伸缩斜舌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承载架以及所述伸缩斜舌件连接,所述开关门检测件与所述伸缩斜舌件的端部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角度检测机构对驱动所述主锁舌进行伸出动作或缩回动作的输出件的转动角度进行监测;所述角度检测机构包括检测输出件及检测件,所述检测输出件与所述输出件啮合,所述检测件与所述检测输出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检测机构还包括检测传动件,所述输出件、所述检测传动件以及所述检测输出件依次啮合。
10.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
CN202111321406.6A 2021-11-09 2021-11-09 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及智能锁 Active CN1139147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1406.6A CN113914714B (zh) 2021-11-09 2021-11-09 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及智能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1406.6A CN113914714B (zh) 2021-11-09 2021-11-09 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及智能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4714A true CN113914714A (zh) 2022-01-11
CN113914714B CN113914714B (zh) 2022-11-01

Family

ID=79245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21406.6A Active CN113914714B (zh) 2021-11-09 2021-11-09 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及智能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1471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0843A (zh) * 2022-07-11 2022-09-27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开合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设备、智能门锁以及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36075A2 (de) * 2006-12-19 2008-06-25 DORMA GmbH + Co. KG Selbstverriegelndes, elektromechanisches Panikschloss
CN206530165U (zh) * 2017-01-12 2017-09-29 庞飞 一种电控锁
CN107762279A (zh) * 2017-11-20 2018-03-06 广东曼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旋转编码器的锁体主舌位置控制装置
CN209469143U (zh) * 2018-11-14 2019-10-08 刘建刚 一种内嵌式智能锁
CN110644858A (zh) * 2019-08-13 2020-01-03 中山欧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锁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11364845A (zh) * 2019-04-19 2020-07-03 苏州九邦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具
CN212359371U (zh) * 2019-12-06 2021-01-15 胡渐佳 自动门锁上锁提醒系统
CN112664064A (zh) * 2020-12-28 2021-04-16 广东科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锁及具有其的控制方法
CN214006809U (zh) * 2020-12-03 2021-08-20 惠州硕贝德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上锁解锁的自动锁体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36075A2 (de) * 2006-12-19 2008-06-25 DORMA GmbH + Co. KG Selbstverriegelndes, elektromechanisches Panikschloss
CN206530165U (zh) * 2017-01-12 2017-09-29 庞飞 一种电控锁
CN107762279A (zh) * 2017-11-20 2018-03-06 广东曼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旋转编码器的锁体主舌位置控制装置
CN209469143U (zh) * 2018-11-14 2019-10-08 刘建刚 一种内嵌式智能锁
CN111364845A (zh) * 2019-04-19 2020-07-03 苏州九邦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具
CN110644858A (zh) * 2019-08-13 2020-01-03 中山欧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锁具及其控制方法
CN212359371U (zh) * 2019-12-06 2021-01-15 胡渐佳 自动门锁上锁提醒系统
CN214006809U (zh) * 2020-12-03 2021-08-20 惠州硕贝德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上锁解锁的自动锁体
CN112664064A (zh) * 2020-12-28 2021-04-16 广东科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锁及具有其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0843A (zh) * 2022-07-11 2022-09-27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开合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设备、智能门锁以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14714B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122007A1 (en) Electronic deadbolt
US9487971B2 (en) Electro-mechanical locks with bezel turning function
CN113914714B (zh) 智能锁开关门检测方法及智能锁
JP2010121321A (ja) 開閉体制御装置
CN105201293B (zh) 一种智能锁具及方法
EP3483371B1 (en) Vehicle door handle with sensitive actuator
US1006553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nsorless remote release actuating system
CN204002099U (zh) 电子锁
US20220154491A1 (en) Latching Assembly
US11512498B2 (en) Latch assembly
CN110644858B (zh) 锁具及其控制方法
US11031755B2 (en) Automated shotgun stick for clamping grounding devices on overhead lines
CN113302370A (zh) 锁的状态的改变
WO2019096258A1 (zh) 电子锁
US11505973B2 (en) Handle set engagement cartridge
CN114215425B (zh) 自动锁体的机械解锁机构以及自动锁体
CN111919009B (zh) 移动体移动装置
TW200804670A (en) Cylindrical lock set and bolt assembly
CN212336953U (zh) 锁具的斜舌机构以及锁具
KR20150025076A (ko) 록바 점핑 방지 구조를 가지는 전자식 스티어링 칼럼 록 장치
CN110318586B (zh) 一种电动门锁及其控制方法
CN216788058U (zh) 斜舌组件以及锁体
CN216921690U (zh) 自动锁体的主传动件复位机构以及自动锁体
CN114215432B (zh) 自动锁体
CN216714125U (zh) 自动锁体的锁芯解锁组件以及自动锁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