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05797A - 胺的基于液相色谱的分离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胺的基于液相色谱的分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05797A
CN113905797A CN202080041179.9A CN202080041179A CN113905797A CN 113905797 A CN113905797 A CN 113905797A CN 202080041179 A CN202080041179 A CN 202080041179A CN 113905797 A CN113905797 A CN 1139057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salt
mobile phase
anion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11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05797B (zh
Inventor
柴田彻
新藏聪
大西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c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ic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cel Corp filed Critical Daic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905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5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057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57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5/00Separa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solid sorbents; Apparatus therefor
    • B01D15/08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 B01D15/10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or operational features
    • B01D15/16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or operational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conditioning of the fluid carrier
    • B01D15/166Fluid composition conditioning, e.g. gradi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5/00Separa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solid sorbents; Apparatus therefor
    • B01D15/08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 B01D15/26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the separation mechanism
    • B01D15/36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the separation mechanism involving ionic intera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5/00Separa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solid sorbents; Apparatus therefor
    • B01D15/08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 B01D15/26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the separation mechanism
    • B01D15/38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the separation mechanism involving specific interaction not covered by one or more of groups B01D15/265 - B01D15/36
    • B01D15/3833Chiral chromatograph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281Sorb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eparative, analytical or investigative chromatography
    • B01J20/286Phases chemically bonded to a substrate, e.g. to silica or to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281Sorb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eparative, analytical or investigative chromatography
    • B01J20/29Chiral ph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30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 B01J20/32Impregnating or coating ; 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btained from processes involving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 B01J20/3202Impregnating or coating ; 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btained from processes involving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arrier, support or substrate used for impregnation or coating
    • B01J20/3204Inorganic carriers, supports or substr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30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 B01J20/32Impregnating or coating ; 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btained from processes involving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 B01J20/3202Impregnating or coating ; 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btained from processes involving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arrier, support or substrate used for impregnation or coating
    • B01J20/3206Organic carriers, supports or substrates
    • B01J20/3208Polymeric carriers, supports or substrates
    • B01J20/321Polymeric carriers, supports or substrates consisting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 to 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30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 B01J20/32Impregnating or coating ; 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btained from processes involving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 B01J20/3202Impregnating or coating ; 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btained from processes involving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arrier, support or substrate used for impregnation or coating
    • B01J20/3206Organic carriers, supports or substrates
    • B01J20/3208Polymeric carriers, supports or substrates
    • B01J20/3212Polymeric carriers, supports or substrates consisting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therwise than involving only carbon to 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30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 B01J20/32Impregnating or coating ; 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btained from processes involving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 B01J20/3214Impregnating or coating ; 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btained from processes involving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for obtaining this coating or impregnating
    • B01J20/3217Resulting in a chemical bond between the coating or impregnating layer and the carrier, support or substrate, e.g. a covalent bond
    • B01J20/3219Resulting in a chemical bond between the coating or impregnating layer and the carrier, support or substrate, e.g. a covalent bond involving a particular spacer or linking group, e.g. for attaching an active grou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30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 B01J20/32Impregnating or coating ; 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btained from processes involving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 B01J20/3231Impregnating or coating ; 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btained from processes involving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or impregnating layer
    • B01J20/3242Layers with a functional group, e.g. an affinity material, a ligand, a reactant or a complexing group
    • B01J20/3244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01J20/3246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 well defined chemical structure
    • B01J20/3248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 well defined chemical structure the functional group or the linking, spacer or anchoring group as a whole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type of heteroatom selected from a nitrogen, oxygen or sulfur, these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the carrier as such
    • B01J20/3255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 well defined chemical structure the functional group or the linking, spacer or anchoring group as a whole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type of heteroatom selected from a nitrogen, oxygen or sulfur, these atoms not being part of the carrier as such comprising a cyclic structure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of the heteroatoms nitrogen, oxygen or sulfur, e.g. heterocyclic or heteroaromatic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41/00Anion exchange; Use of material as anion exchangers; Treatment of material for improving the anion exchange properties
    • B01J41/20Anion exchangers for chromatographic proces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2030/022Column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eparation mechanism
    • G01N2030/027Liquid chromatograph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Adsorben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胺的基于液相色谱的分离方法,其中,使用在载体上负载具有冠醚样环状结构的配体而成的分离剂作为固定相,并使用下述流动相,该流动相含有选自由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及疏水性有机酸的盐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

Description

胺的基于液相色谱的分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文本涉及胺的基于液相色谱的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冠醚样环状结构的分离剂作为液相色谱的固定相而被广泛用于具有伯氨基的化合物及其类似物质的分离。尤其地,已知冠醚样环状结构与手性结构键合而成的分离剂在对映异构体的分离中有用。
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作为优异的光学异构体用分离剂,公开了冠醚样环状结构与S体或R体的联萘结构键合而成的分离剂。认为这些分离剂以下述方式发挥分离能力。即,认为伯胺质子化而生成的伯铵基(-NH3 +)通过该伯铵基的3个氢原子与冠醚样环状结构的氧原子的氢键而被包封在冠醚样环状结构中,被分离剂保持,结果能够进行分离。因此,在使用这样的固定相的情况下,为了获得高的分离能力,已知优选使用强酸性的流动相。例如,专利文献2公开了高氯酸水溶液或三氟乙酸水溶液与甲醇、乙腈等有机溶剂混合而成的流动相。如此,强酸性的流动相含有强酸,已知强酸中高氯酸是最良好地保持胺、提高分离能力的酸。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694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2/050124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高氯酸不仅仅是强酸,也是强氧化剂,因此存在下述问题:若误操作则会导致爆炸事故;腐蚀液相色谱装置的金属部分;等等。另外,在代替高氯酸而将其他强酸添加至流动相的情况下,无法确保对胺的保持力,存在无法良好地分离胺这样的问题。
因此,本公开文本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在使用了具有冠醚样环状结构的分离剂的液相色谱中不向流动相添加大量高氯酸并且能够实现胺的良好保持及分离的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使用了具有冠醚样环状结构的分离剂的液相色谱中,使用含有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的溶液作为流动相,由此能够解决上述课题。即,本公开文本的主旨如下所述。
[1]胺的基于液相色谱的分离方法,其中,使用在载体上负载具有冠醚样环状结构的配体而成的分离剂作为固定相,
并使用下述流动相,该流动相含有选自由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及疏水性有机酸的盐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
[2]如[1]所述的分离方法,其中,上述疏水性阴离子的盐为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
[3]如[2]所述的分离方法,其中,上述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为选自由PF6 -、BF4 -、ClO4 -、CF3SO3 -、FSO3 -、(CF3SO2)2N-、PCl6 -、SbCl6 -、CF3CO2 -、CCl3CO2 -、NO3 -及ClO3 -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
[4]如[1]所述的分离方法,其中,上述疏水性阴离子的盐为疏水性有机酸的盐。
[5]如[4]所述的分离方法,其中,上述疏水性有机酸为具有选自由硫酸酯基、磺酸基及磷酸基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酸基和碳原子数4~18的烷基的疏水性有机酸。
[6]如[4]或[5]所述的分离方法,其中,上述疏水性有机酸为碳原子数4~18的烷烃磺酸。
[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方法,其中,上述水溶液的pH为1.0以上且8.0以下。
[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方法,其中,上述流动相包含除疏水性有机酸及高氯酸以外的酸。
[9]如[8]所述的分离方法,其中,上述酸为甲酸。
[10]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方法,其中,上述胺为伯胺。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文本,能提供在使用了具有冠醚样环状结构的分离剂的液相色谱中不向流动相添加大量高氯酸并且能够实现胺的良好保持及分离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dl-色氨酸的液相色谱图。
[图2]为比较例1中的dl-色氨酸的液相色谱图。
[图3]为比较例2中的dl-色氨酸的液相色谱图。
[图4]为实施例2中的苯胺类似物混合物的液相色谱图。
[图5]为实施例3中的苯胺类似物混合物的液相色谱图。
[图6]为比较例3中的苯胺类似物混合物的液相色谱图。
[图7]为实施例4中的dl-1-苯乙胺的液相色谱图。
[图8]为实施例5中的dl-1-苯乙胺的液相色谱图。
[图9]为实施例6中的dl-1-苯乙胺的液相色谱图。
[图10]为实施例7中的dl-1-苯乙胺的液相色谱图。
[图11]为实施例8中的dl-1-苯乙胺的液相色谱图。
[图12]为比较例4中的dl-1-苯乙胺的液相色谱图。
[图13]为实施例9中的苯胺类似物混合物的液相色谱图。
[图14]为实施例10中的dl-1-苯乙胺的液相色谱图。
[图15]为实施例11中的dl-1-苯乙胺的液相色谱图。
[图16]为实施例12中的dl-1-苯乙胺的液相色谱图。
[图17]为比较例5中的dl-1-苯乙胺的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举出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文本进行说明,但各实施方式中的各构成及它们的组合等仅是一例,可以在不超出本公开文本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进行构成的附加、省略、取代、及其他变更。本公开文本不受实施方式限定,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
另外,本说明书公开的各方式也可以与本说明书公开的其他任意特征组合。
<1.分离方法>
作为本公开文本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离方法为胺的基于液相色谱的分离方法,其中,使用在载体上负载具有冠醚样环状结构的配体而成的分离剂作为固定相,并使用下述溶液作为流动相,该溶液含有选自由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chaotropic anion)的盐及疏水性有机酸的盐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就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分离方法而言,胺的分离手段只要是使用了上述固定相及流动相的液相色谱即可,也可以适当具有经分离的胺的鉴定、定量等其他构成。
<2.胺>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分离方法中,使用在载体上负载具有冠醚样环状结构的配体而成的分离剂作为固定相来将胺分离。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分离方法,能够将多个胺的混合物分离为各胺、或者从包含胺和非胺的混合物中分离出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分离方法在将前者中结构彼此类似的胺的混合物分离为各胺的方面尤其有效。
胺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伯胺、仲胺及/或叔胺。作为具体的胺,可举出:丙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蛋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等氨基酸;上述氨基酸的酯等衍生物;二甲基氨基乙醇、丙醇胺、蛋氨醇、去甲麻黄碱等氨基醇;苯乙胺、苯胺、甲基苯胺、二苯基胺等含有氨基的烃;等等。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分离方法适合于从包含伯胺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所期望的伯胺。这是因为通过固定相所具有的冠醚样环状结构能够将伯胺良好地分离。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分离方法,由于显示出高的分离能力,因此也能够将因结构彼此类似而难以分离的胺的混合物分离为各胺。作为结构彼此类似的胺的混合物,可举出链异构体的混合物、位置异构体的混合物、几何异构体的混合物、类似物的混合物等。此外,冠醚样环状结构为光学活性体时,对于将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分离为各对映异构体是有效的。作为这些混合物的分离,具体而言,如后述的实施例所示,可举出:包含苯胺、2-甲基苯胺、3-甲基苯胺及4-甲基苯胺的苯胺类似物的混合物的分离;色氨酸的分离;等等。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分离方法通过使用具有光学活性的冠醚样环状结构的配体,从而能够对含有氨基的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在这一方面有用性高。
<3.流动相>
本实施方式中,液相色谱所用的流动相含有选自由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及疏水性有机酸的盐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由此,能够在不向流动相中添加高氯酸的情况下将胺保持于分离剂中,将所期望的胺分离。
以下,对流动相中包含的成分进行说明,流动相可以在不损害本公开文本的效果的范围内含有这些成分以外的任选成分。
(3-1.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
本实施方式中的疏水性阴离子的盐为选自由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及疏水性有机酸的盐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盐。即,本实施方式中,所谓“疏水性阴离子”,是指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这样的不易水合(即,水合能小)的阴离子或者具有烷基这样的疏水性有机基团的疏水性有机酸根离子。推测疏水性阴离子的水合能小、疏水性高,从而可发挥本公开文本的效果。
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可以包含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及疏水性有机酸的盐这两者,优选包含任一者。
(3-1-1.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
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可理解为通过破坏水的凝聚结构而使有机物易于溶解于水中的离子。另外,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可理解为在霍夫梅斯特序列(Hofmeister series)中使有机物盐析的倾向小的阴离子。此外,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其本身为水合能小的阴离子。
关于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有助于胺的分离的原因,本申请的发明人推测如下。即认为,当作为分离对象的胺的氨基质子化而生成的铵基被具有冠醚样环状结构的配体包合时,与铵基形成离子对的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发生脱水合。并且认为,水合能小的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容易发生脱水合,结果,铵基被良好地包合,因此,有利于铵基的保持。
作为具体的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例如可举出PF6 -(六氟磷酸根离子)、BF4 -(四氟硼酸根离子)、ClO4 -(高氯酸根离子)、CF3SO3 -(三氟甲烷磺酸根离子)、FSO3 -(氟磺酸根离子)、(CF3SO2)2N-(双(三氟甲烷磺酰基)酰亚胺根离子)、PCl6 -(六氯磷酸根离子)、SbCl6 -(六氯锑酸根离子)、CF3CO2 -(三氟乙酸根离子)、CCl3CO2 -(三氯乙酸根离子)、NO3 -(硝酸根离子)、ClO3 -(氯酸根离子)等。这些之中,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优选为PF6 -、BF4 -、ClO4 -及/或CF3SO3 -,更优选为PF6 -及/或BF4 -。这是因为它们能够提高胺的保持力。
就与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形成盐的阳离子而言,只要形成的盐的溶解性高、并且不阻碍分离及检测即可,没有特别限定。这是因为与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相比,阳离子种类对保留时间及分离能力造成的影响显著更小。换言之,在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中,与保留时间及分离能力关联性高的离子可以说是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而不是阳离子。因此,与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形成盐的阳离子从与上述的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形成盐的公知的阳离子中适当选择即可。作为这样的阳离子,例如,可举出:Li+(锂离子)、Na+(钠离子)、K+(钾离子)、Rb+(铷离子)、Cs+(铯离子)等第1族金属离子;Mg2+(镁离子)、Ca2+(钙离子)、Sr2+(锶离子)、Ba2+(钡离子)等第2族金属离子;NH4 +(铵离子)、Me3HN+(三甲基铵离子)、Et3HN+(三乙基铵离子)、Me4N+(四甲基铵离子)、Et4N+(四乙基铵离子)、Bu4N+(四丁基铵离子)、Me3S+(三甲基锍离子)等鎓离子;等等。这些之中,与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形成盐的阳离子优选为NH4 +、Me4N+、Et4N+、Bu4N+、Li+、Na+、K+、Mg2+及/或Ca2+,更优选为NH4 +、Me4N+、Et4N+、Bu4N+、Li+、Na+及/或K+。另外,从获得容易性及分离能力的观点考虑,与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形成盐的阳离子进一步优选为Na+
作为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的具体例,可举出高氯酸锂、高氯酸钠、高氯酸铵、四甲基高氯酸铵、六氟磷酸锂、六氟磷酸钠、六氟磷酸钾、四氟硼酸锂、四氟硼酸钠、四氟硼酸钾等。这些之中,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优选为高氯酸锂、高氯酸钠、高氯酸铵、四甲基高氯酸铵、六氟磷酸钠、六氟磷酸钾、三氟乙酸铵及/或四氟硼酸钠,更优选为高氯酸钠、高氯酸铵、四甲基高氯酸铵、六氟磷酸钠及/或六氟磷酸钾。这是因为它们能够提高胺的保持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流动相中含有的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可以为1种,也可以为2种以上。
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中的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浓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1mM以上,优选为5mM以上,更优选为8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mM以上,另外,通常为200mM以下,优选为150mM以下,更优选为10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mM以下,尤其优选为40mM以下。虽然也取决于种类,但若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浓度过高,则存在胺的保持变弱的情况,而通过使其在上述范围内,能够良好地保持胺。但是,根据与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形成盐的阳离子的种类的不同,即使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浓度为比上述浓度范围高的浓度,也能够确保胺的保持力。作为这样的阳离子,例如可举出季铵离子、锍离子等。
需要说明的是,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根据种类的不同而在保留时间、分离性能等效果方面产生差异。采用效果较低的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水溶液中的浓度来提高效果。由上述浓度范围可知,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无需为高浓度,因此,能够抑制液相色谱装置的劣化而长期使用装置,从该方面出发在经济上也有利。
(3-1-2.疏水性有机酸的盐)
关于疏水性有机酸根离子的盐有助于胺的分离的原因,本申请的发明人推测如下。即认为,当作为分离对象的胺的氨基质子化而生成的铵基被具有冠醚样环状结构的配体包合时,与铵基形成离子对的疏水性有机酸根离子在任一阶段发生脱水合。并且认为,可能由于疏水基的影响,水合能小的疏水性有机酸根离子容易发生脱水合,结果,铵基被稳定地包合,因此有利于铵基的保持。
疏水性有机酸只要具有酸基和疏水性有机基团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作为酸基,例如可举出磺酸基(-SO3H)、硫酸酯基(-OSO3H)、磷酸基(-OP(O)(OH)2)、膦酸基(-P(O)(OH)2)等。酸基优选为磺酸基及/或硫酸酯基,更优选为磺酸基。
疏水性有机酸所具有的酸基的数目可以为1,也可以为2以上。疏水性有机酸具有2个以上的酸基的情况下,多个酸基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相同。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疏水性有机基团,可举出碳原子数4~18的烷基(以下,有时简称为“烷基”。)。烷基可以为直链状烷基、支链状烷基及环状烷基中的任意基团。就碳原子数4~18的烷基而言,由于烷基链越长则对胺的保持力越高,因此根据所期望的保留时间、试样分离的容易性而适当选择即可。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6以上,更优选为8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上,另外,优选为16以下,更优选为14以下。使烷基的碳原子数在上述范围内时具有下述优点:胺的保留时间变得足够长;液相色谱图的峰尖锐地呈现;流动相脱气时不易发生流动相的起泡;容易溶解于水或有机溶剂含量低的溶剂中;等等。需要说明的是,碳原子数4~18的烷基可以为未取代,也可以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卤原子取代。
疏水性有机酸所具有的碳原子数4~18的烷基的数目可以为1,也可以为2以上。疏水性有机酸具有2个以上的碳原子数4~18的烷基的情况下,多个烷基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上述的碳原子数是指1个烷基的碳原子数。
作为具有上述酸基和疏水性有机基团的疏水性有机酸,例如可举出烷烃磺酸、烷基硫酸、磷酸烷基酯、烷基膦酸等。
作为烷烃磺酸,可举出丁烷磺酸、戊烷磺酸、己烷磺酸、庚烷磺酸、辛烷磺酸、壬烷磺酸、癸烷磺酸、十一烷磺酸、十二烷磺酸、十三烷磺酸、十四烷磺酸、十五烷磺酸、十六烷磺酸、十七烷磺酸、十八烷磺酸等。这些之中,烷烃磺酸优选为己烷磺酸、庚烷磺酸、辛烷磺酸、壬烷磺酸及/或癸烷磺酸。
作为烷基硫酸,可举出丁基硫酸、戊基硫酸、己基硫酸、庚基硫酸、辛基硫酸、壬基硫酸、癸基硫酸、十一烷基硫酸、十二烷基硫酸、十三烷基硫酸、十四烷基硫酸、十五烷基硫酸、十六烷基硫酸、十七烷基硫酸、十八烷基硫酸等。
作为磷酸烷基酯,可举出磷酸单丁基酯、磷酸二丁基酯、磷酸单戊基酯、磷酸二戊基酯、磷酸单己基酯、磷酸二己基酯、磷酸单庚基酯、磷酸二庚基酯、磷酸单辛基酯、磷酸二辛基酯、磷酸单壬基酯、磷酸二壬基酯、磷酸单癸基酯、磷酸二癸基酯、磷酸单(十一烷基)酯、磷酸二(十一烷基)酯、磷酸单(十二烷基)酯、磷酸二(十二烷基)酯、磷酸单(十三烷基)酯、磷酸二(十三烷基)酯、磷酸单(十四烷基)酯、磷酸二(十四烷)基酯、磷酸单(十五烷基)酯、磷酸二(十五烷基)酯、磷酸单(十六烷基)酯、磷酸二(十六烷基)酯、磷酸单(十七烷基)酯、磷酸二(十七烷基)酯、磷酸单(十八烷基)酯、磷酸二(十八烷基)酯等。
作为烷基膦酸,可举出丁基膦酸、戊基膦酸、己基膦酸、庚基膦酸、辛基膦酸、壬基膦酸、癸基膦酸、十一烷基膦酸、十二烷基膦酸、十三烷基膦酸、十四烷基膦酸、十五烷基膦酸、十六烷基膦酸、十七烷基膦酸、十八烷基膦酸等。
本实施方式中,疏水性有机酸优选为烷烃磺酸及/或烷基硫酸,更优选为烷烃磺酸。
需要说明的是,疏水性有机酸可以仅包含酸基及疏水性有机基团,也可以具有不对液相色谱中的成分检测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原子团,例如苯基、萘基等芳香族烃基、十二烯基、油烯基等烯基等基团。
就与疏水性有机酸形成盐的阳离子而言,基于在与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形成盐的阳离子的说明中所陈述的相同原因,只要形成的盐的溶解性高、并且不阻碍分离及检测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这样的阳离子,可举出和与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形成盐的阳离子同样的阳离子。与疏水性有机酸形成盐的阳离子优选为Li+、Na+、K+、Rb+、Cs+等第1族金属离子,更优选为Li+、Na+及/或K+。另外,从获得容易性及分离能力的观点考虑,与疏水性有机酸形成盐的阳离子进一步优选为Na+
疏水性有机酸的盐优选为丁烷磺酸钠、戊烷磺酸钠、己烷磺酸钠、庚烷磺酸钠、辛烷磺酸钠、壬烷磺酸钠、癸烷磺酸钠、十一烷磺酸钠、十二烷磺酸钠、十三烷磺酸钠、十四烷磺酸钠、十五烷磺酸钠、十六烷磺酸钠、十七烷磺酸钠、十八烷磺酸钠、丁基硫酸钠、戊基硫酸钠、己基硫酸钠、庚基硫酸钠、辛基硫酸钠、壬基硫酸钠、癸基硫酸钠、十一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三烷基硫酸钠、十四烷基硫酸钠、十五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硫酸钠、十七烷基硫酸钠及/或十八烷基硫酸钠,更优选为己烷磺酸钠、庚烷磺酸钠、辛烷磺酸钠、壬烷磺酸钠、癸烷磺酸钠、十一烷磺酸钠、十二烷磺酸钠、十三烷磺酸钠、十四烷磺酸钠、十五烷磺酸钠、十六烷磺酸钠、十七烷磺酸钠及/或十八烷磺酸钠,进一步优选为己烷磺酸钠、辛烷磺酸钠及/或癸烷磺酸钠。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流动相所含有的疏水性有机酸的盐可以为1种,也可以为2种以上。
疏水性有机酸的盐的水溶液中的疏水性有机酸根离子的浓度没有特别限定,疏水性有机酸具有1个酸基的情况下,通常为1mM以上,优选为5mM以上,更优选为8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mM以上,另外,通常为200mM以下,优选为150mM以下,更优选为10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mM以下,尤其优选为40m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疏水性有机酸具有2个以上酸基的情况下,疏水性有机酸根离子的通常浓度及优选浓度为将上述浓度除以酸基的数目而得的值。
如前文所述,疏水性有机酸是指主要具有烷基的疏水性有机酸,通常而言,烷基的碳原子数越大,则在相同摩尔浓度下增强保持的效果也越高,但若碳原子数大,则在高浓度下容易形成胶束,存在胺的保持力下降的情况。因此,通过使疏水性有机酸的盐的水溶液中的疏水性有机酸根离子的浓度在上述范围内,从而能够良好地保持胺。
疏水性有机酸根离子根据种类、特别是烷基的碳原子数(烷基链的长度)的不同而在保留时间、分离性能等效果方面产生差异。使用疏水性有机酸的盐的情况下,相同的浓度下保持的强度与碳原子数相关,因此具有容易选择疏水性有机酸的种类的优点。在采用效果较低的疏水性有机酸根离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水溶液中的浓度来提高效果。由上述浓度范围可知,疏水性有机酸根离子无需为高浓度,因此,能够抑制液相色谱装置的劣化而长期使用装置,从这方面出发在经济上也有利。
(3-2.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的pH)
作为pH对保留时间及分离能力造成的影响,可举出氨基的质子化。并且,胺根据其结构、官能团的不同,质子化的容易度不同,因此,质子化所需的pH也不同。因此,就各种胺而言,适于保留时间及分离能力的pH各自也不同。
例如,在以不具有羧基这样的酸基的脂肪族胺作为分离对象的情况下,由于在中性~弱酸性的条件下氨基也能够质子化,因此即使在中性~弱酸性这样较高pH条件下也能够实现良好的分离。在该情况下,具有抑制色谱装置的腐蚀、能够实现装置的长期使用这样的优点。与脂肪族胺相比,芳香族胺的碱性度低,难以质子化,因此通常而言芳香族胺的分离优选在比脂肪族胺稍低的pH下进行(详细情况如后文所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流动相除了包含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外还含有后述的有机溶剂的情况下,与不含有机溶剂的情况相比,流动相的pH更接近中性,可实现温和的条件下的分离。
另外,在以例如氨基酸作为分离对象的情况下,通过在弱酸性~强酸性这样较低pH条件下抑制羧基的解离(离子化),从而容易实现良好的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说明书中,“中性~弱酸性”是指pH(25℃)为2.0以上且8.0以下。另外,“弱酸性~强酸性”是指pH为1.0以上且4.0以下。
流动相中包含的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的pH除了取决于胺的结构及/或官能团外、还取决于后述的有机溶剂的种类及量、包含胺的试样等,但通常为8.0以下,优选为6.0以下,更优选为4.0以下,另外,通常为1.0以上,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2.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的pH的调节可以通过向流动相中添加后述的酸来进行。
如前文所述,根据胺的结构及/或官能团的不同,质子化所需的pH也不同。以下,针对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的合适的pH范围根据胺的种类而在1.0以上且8.0以下之间变动的情况,举出具体例进行说明。
例如,在胺为芳香族胺(氨基与芳香族碳原子键合的胺)的情况下,由于芳香族胺为弱碱,难以质子化,因此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的pH优选稍低。芳香族胺的分离中采用的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的具体pH可以为6.0以下、5.0以下、4.0以下、3.5以下或3.0以下,另外,可以为1.0以上、2.0以上、或2.5以上。虽然也取决于芳香族胺所具有的官能团,但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的pH优选为4.0以下。
另一方面,在胺为脂肪族胺(氨基与脂肪族碳原子键合的胺)的情况下,较芳香族胺更易质子化,因此,即使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的pH为与芳香族胺的情况相同程度或较之更高,质子化也进展,能够进行分离。因此,脂肪族胺的分离中采用的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的具体pH可以为8.0以下、7.0以下、6.0以下或5.0以下,另外,可以为1.0以上、2.0以上、2.5以上、3.0以上、或3.5以上。
另外,在胺为具有羧基作为氨基以外的官能团的氨基酸的各对映异构体的情况下,氨基酸的对映异构体的分离所采用的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的具体pH可以为4.0以下、3.5以下、3.0以下、2.6以下或小于2.0,可以为1.0以上、1.5以上或1.8以上。由于有通过抑制羧基的解离而使得分离能力提高的倾向,因此,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的pH优选为比不具有羧基的上述芳香族胺及脂肪族胺低的值。更具体而言,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的pH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为2.6以下,进一步优选小于2.0,另外,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1.5以上。
(3-3.酸)
根据试样所具有的氨基的性质(特别是碱性度)、该氨基以外的官能团、杂质、供于分离的试样的量等的不同,有时对胺的保持产生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中进一步含有酸来调节为前述的pH。
例如,在以不具有羧基这样的酸基的胺作为分离对象的情况下,由于氨基在中性~弱酸性的条件下也能够质子化,因此,不向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中添加酸,或者即使添加弱酸也能够实现良好的分离。
另外,例如,在以氨基酸或其对映异构体作为分离对象的情况下,由于抑制羧基的解离是理想的,因此可以在弱酸性~强酸性下实现良好的分离。在该情况下,通过向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中添加强酸来调节pH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仅提及“酸”、“强酸”或“有机酸”的情况下,不是指疏水性有机酸而是指本项目的酸。
作为酸,只要为除上述的疏水性有机酸及高氯酸以外的不阻碍分离的酸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从有机酸及无机酸中适当选择1种以上。
作为有机酸,可举出甲酸、乙酸、丙酸、丁酸、草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乳酸、碳原子数3以下的各种磺酸等。作为无机酸,可举出盐酸、硫酸、硝酸、磷酸等。这些之中,酸优选为盐酸、硫酸、硝酸、磷酸、甲酸、乙酸及/或碳原子数3以下的各种磺酸。将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调节为弱酸性~强酸性的情况下,酸优选为盐酸、硫酸、硝酸、磷酸及/或碳原子数3以下的各种磺酸。另外,将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调节为中性~弱酸性的情况下,酸优选为甲酸。与高氯酸相比,这些酸容易操作。
就不含有疏水性阴离子的盐而仅含有上述酸作为溶剂以外的成分、且pH为1.0以上的流动相而言,如后述的比较例2所示,胺的保留时间短,无法实现良好的分离。与此相对,通过使用疏水性阴离子的盐与上述酸共存的本实施方式中的流动相,如后述的各实施例所示,能够实现胺的良好保持及分离。另外,由于无需大量含有高氯酸,因此流动相的制备及处理容易,还能够降低装置的腐蚀。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说明并非意图使本实施方式中的流动相完全不含高氯酸,也可以为流动相中含有高氯酸的方式。
(3-4.有机溶剂)
流动相可以除了含有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外还含有有机溶剂,也可以不含有机溶剂。流动相不含有机溶剂的情况下,具有容易获得长的保留时间及适当的分离能力这样的优点,是优选的。另外,流动相含有有机溶剂的情况下,具有胺的保留时间不会过长、液相色谱图的峰容易变得尖锐这样的优点,是优选的。
就流动相中的有机溶剂的含量及种类而言,只要与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的混合性良好、并且能够以需要的浓度将疏水性阴离子的盐及试样溶解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分离对象、保持的强度、所期望的峰形状等而从各种有机溶剂中适当选择1种以上。
作为这样的有机溶剂,可举出:甲醇、乙醇、正丙醇、2-丙醇等醇;四氢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等醚;丙酮、甲基乙基酮等酮;乙腈、丙腈、苯甲腈等腈;DMSO、环丁砜、HMPA、DMF、DMAC、NMP、甲酰胺等极性较高的溶剂;等等。这些有机溶剂不限于1种,也可以为组合有2种以上的混合有机溶剂。
本实施方式中,有机溶剂优选为甲醇、乙醇、正丙醇、2-丙醇、四氢呋喃、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或乙腈。这是因为这些有机溶剂对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溶解性高。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有机溶剂也优选为甲醇或乙腈。这是因为这些有机溶剂的粘度小,因此能够抑制柱压的上升,并且由于实质上不具有紫外线吸收,因此适合于UV检测法。
就包含疏水性阴离子的盐及根据需要加入的酸的水溶液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比率而言,只要疏水性阴离子的盐及试样的溶解性、以及水溶液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性良好、并且不对检测造成不良影响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因此,水溶液与有机溶剂在体积比5:95~100:0的范围内内选择适合提高保留时间及分离能力的比值即可。
(3-5.流动相的制备)
流动相可以通过将疏水性阴离子的盐、水、有机溶剂、及根据需要加入的酸进行混合而制备。混合的顺序没有特别限定,流动相包含有机溶剂的情况下,为了使疏水性阴离子的盐以溶解于流动相中的状态存在,优选通过预先将疏水性阴离子的盐溶解水而制备水溶液、然后进一步与有机溶剂混合来制备流动相。
<4.固定相>
本实施方式中的固定相为在载体上负载具有冠醚样环状结构的配体而成的分离剂。
(4-1.配体)
本说明书中,所谓配体,是指负载于载体上、并且对分离对象显示出物理亲和性、及根据需要的不对称识别能力的化合物。本实施方式中的配体具有冠醚样环状结构。即,配体为通过使式(I)表示的冠醚骨架与脂肪族、脂环式、或芳香族烃以化学键键合从而形成大环状聚醚结构的化合物。
-O(CH2CH2O)n- (I)
式中,n可以根据胺的氨基及冠醚骨架所键合的烃而从4~6的整数中适当选择。例如,就后述的式(II)或(III)表示的配体而言,n为5,具有适合将伯铵基包封的尺寸的冠醚样环状结构,因此可优选地用于伯胺的分离。
另外,重复单元中的亚乙基的氢原子可以被各种官能团取代,但优选不被取代。
本实施方式中,进行对映异构体的分离的情况下,作为配体,使用冠醚样环状结构与同手性(homochirality)的结构键合而成的化合物。作为这样的配体,例如,可举出日本特开平2-69472号公报及国际公开第2012/050124号中记载的式(II)表示的配体、日本特开2014-169259号公报中记载的式(III)表示的配体等。另外,也可以采用式(II)中的1,1’-联萘结构的3位及3’位的苯基被溴原子等卤原子、甲基等烷基、取代芳香族基团、杂环基等取代而成的配体(Peng Wu,et.al.,Chin.J.Chem.,2017,35,1037-1042)。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3390544560000161
[化学式2]
Figure BDA0003390544560000171
配体以负载于载体上的状态作为分离剂使用。负载的方式可以采用已知的方式,例如可优选采用下述方式:利用共价键等化学键,将配体负载于载体上。作为具体的负载方法,可举出下述方法:向配体、配体的原料或配体的中间体中导入反应性基团,使该取代基与存在于载体表面的反应性基团反应。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存在于载体表面的反应性基团,可以为存在于未处理的载体表面的基团,也可以为通过利用表面处理剂(例如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硅烷偶联剂)对载体进行表面处理而向载体表面导入的基团。
(4-2.载体)
作为载体,只要能够利用共价键等化学键将配体固定即可,没有特别限制。这样的载体可以为无机载体,也可以为有机载体,优选为无机载体。作为无机载体,例如可举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玻璃、高岭土、氧化钛、硅酸盐、羟基磷灰石等。作为有机载体,例如可举出聚苯乙烯、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酯、多糖等。这些有机载体优选通过被交联剂交联而不溶化。
载体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粒子、及液密地收纳于柱管中的多孔性圆柱体(石柱(monolith))等。另外,作为载体,也可举出毛细管的内壁。
本实施方式中,从提高分离能力的观点考虑,载体优选为多孔体,更优选BET比表面积为100~600m2/g的多孔体。另外,从提高分离能力的观点考虑,该多孔体的由压汞法测定的细孔径优选为
Figure BDA0003390544560000172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载体优选为硅胶。这是因为硅胶的前述特性、即分离能力优异,并且坚硬牢固。作为硅胶,除了全多孔性的硅胶外,还可以使用所谓的核壳型硅胶。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公开文本,但本公开文本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只要不超出其主旨即可。
<实施例1:dl-色氨酸的分离>
将88%甲酸0.15g溶解于20mmol/L高氯酸锂水溶液100mL中,得到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将得到的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与乙腈以体积比70:30进行混合,由此制备了流动相A。将流动相A的组成及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的pH(25℃)示于表1。需要说明的是,pH利用pH计(HORIBA公司制)进行测定。以下的实施例中也同样。
接着,在液相色谱仪(岛津制作所制;LC7高效液相色谱仪)中安装填充有下述分离剂的柱(株式会社Daicel制;CROWNPAKCR-I(-);内径3mm;长度150mm),该分离剂是将下式(IV)表示的具有冠醚样环状结构的配体负载于硅胶而成的。
接着,使用流动相A,利用上述液相色谱仪,在下述分离条件下将试样分离。此时,利用UV检测器,在波长254nm处进行峰的检测及鉴定。
[化学式3]
Figure BDA0003390544560000181
(分离条件)
试样:0.1mg/mL dl-色氨酸水溶液;1.0μL
流速:0.43mL/min
温度:30℃
将得到的色谱图示于图1。图1中,在保留时间2.1分钟附近及2.9分钟附近分别观察到来自l-色氨酸及d-色氨酸的峰。
<比较例1:dl-色氨酸的分离>
将20mmol/L高氯酸水溶液与乙腈以体积比70:30进行混合,由此制备了流动相B。将流动相B的组成及高氯酸水溶液的pH(25℃)示于表1。
除了使用流动相B作为流动相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进行试样的分离。
将得到的色谱图示于图2。图2中,在保留时间2.3分钟附近及3.4分钟附近分别观察到来自l-色氨酸及d-色氨酸的峰。
<比较例2:dl-色氨酸的分离>
将甲酸1.31g溶解在水1L中,得到甲酸水溶液。将得到的甲酸水溶液与乙腈以体积比70:30进行混合,由此制备了流动相C。将流动相C的组成及甲酸水溶液的pH(25℃)示于表1。
除了使用流动相C作为流动相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进行试样的分离。
将得到的色谱图示于图3。图3中,在保留时间1.9分钟附近观察到来自dl-色氨酸(对映异构体混合物)的峰。
比较例1为使用了包含pH1.79的高氯酸水溶液的流动相的以往例,确认了dl-色氨酸分离为各对映异构体。
比较例2为使用了下述流动相的实验例,该流动相含有与比较例1的高氯酸水溶液相同浓度的甲酸水溶液。可知即使使用含有pH2.64的甲酸水溶液(其不含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的流动相,也无法将dl-色氨酸分离为各对映异构体。
另一方面,确认了:就使用了含有pH2.60的水溶液(该水溶液除了包含与比较例2相同浓度的甲酸外,还包含高氯酸锂)的流动相的实施例1而言,dl-色氨酸被分离为各对映异构体。即表明,流动相中包含的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有助于良好的分离。
<实施例2:苯胺类似物混合物的分离>
将20mmol/L六氟磷酸钾水溶液(其为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与乙腈以体积比70:30进行混合,由此制备了流动相D。将流动相D的组成及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的pH(25℃)示于表1。
作为流动相,使用流动相D,作为试样,使用苯胺、2-甲基苯胺、3-甲基苯胺及4-甲基苯胺的混合物(将各化合物的1mg/L水溶液及1M盐酸水溶液各自等量地混合而成的试样)1μL,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进行试样的分离。
将得到的色谱图示于图4。图4中,在保留时间5.1分钟附近、5.5分钟附近、7.4分钟附近及8.9分钟附近分别观察到来自苯胺、2-甲基苯胺、3-甲基苯胺及4-甲基苯胺的峰。
<实施例3:苯胺类似物混合物的分离>
将甲酸1.31g溶解于20mmol/L六氟磷酸钾水溶液1L中,得到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将得到的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与乙腈以体积比70:30进行混合,由此制备了流动相E。将流动相E的组成及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的pH(25℃)示于表1。
除了使用流动相E作为流动相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试样的分离。
将得到的色谱图示于图5。图5中,在保留时间4.6分钟附近、7.3分钟附近、11.8分钟附近及13.7分钟附近分别观察到来自2-甲基苯胺、苯胺、3-甲基苯胺及4-甲基苯胺的峰。
<比较例3:苯胺类似物混合物的分离>
除了使用流动相B作为流动相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试样的分离。
将得到的色谱图示于图6。图6中,在保留时间2.6分钟附近、3.8分钟附近、5.4分钟附近及6.2分钟附近分别观察到来自2-甲基苯胺、苯胺、3-甲基苯胺及4-甲基苯胺的峰。
比较例3为使用了包含pH1.79的高氯酸水溶液的流动相的以往例,确认了苯胺类似物的混合物被分离。
实施例2为使用了含有不含酸的pH4.31的六氟磷酸钾水溶液的流动相的实验例,可知能够在不向流动相添加高氯酸的情况下将苯胺类似物的混合物良好地分离。
实施例3为使用了包含含甲酸的pH2.57的六氟磷酸钾水溶液的流动相的实验例。确认了实施例3较之比较例3及实施例2而言各苯胺类似物的保留时间更长。即表明,通过使用含有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及酸的流动相,苯胺类似物的混合物被非常良好地分离。
<实施例4:dl-1-苯乙胺的分离>
作为流动相,使用流动相D,作为试样,使用dl-1-苯乙胺(0.1质量%乙腈溶液)1μL,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进行试样的分离。
将得到的色谱图示于图7。图7中,在保留时间5.1分钟附近及7.4分钟附近分别观察到来自1-苯乙胺的各对映异构体的峰。需要说明的是,保留时间6.0分钟附近的峰为来自杂质的峰。
<实施例5:dl-1-苯乙胺的分离>
除了使用流动相E作为流动相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进行试样的分离。
将得到的色谱图示于图8。图8中,在保留时间5.8分钟附近及8.6分钟附近分别观察到来自1-苯乙胺的各对映异构体的峰。需要说明的是,保留时间6.7分钟附近的峰为来自杂质的峰。
<实施例6:dl-1-苯乙胺的分离>
将甲酸1.31g溶解于20mmol/L四氟硼酸钠水溶液1L中,得到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将得到的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与乙腈以体积比70:30进行混合,由此制备了流动相F。将流动相F的组成及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的pH(25℃)示于表1。
除了使用流动相F作为流动相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进行试样的分离。
将得到的色谱图示于图9。图9中,在保留时间2.3分钟附近及2.7分钟附近分别观察到来自1-苯乙胺的各对映异构体的峰。需要说明的是,保留时间5.6分钟附近的峰为来自杂质的峰。
<实施例7:dl-1-苯乙胺的分离>
将甲酸1.31g溶解于80mmol/L三氟乙酸铵水溶液1L中,得到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将得到的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与乙腈以体积比70:30进行混合,由此制备了流动相G。将流动相G的组成及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的pH(25℃)示于表1。
除了使用流动相G作为流动相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进行试样的分离。
将得到的色谱图示于图10。图10中,在保留时间2.9分钟附近及3.6分钟附近分别观察到来自1-苯乙胺的各对映异构体的峰。
<实施例8:dl-1-苯乙胺的分离>
将20mmol/L高氯酸锂水溶液(其为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与乙腈以体积比70:30进行混合,由此制备了流动相H。将流动相H的组成及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的pH(25℃)示于表1。
除了使用流动相H作为流动相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进行试样的分离。
将得到的色谱图示于图11。图11中,在保留时间3.2分钟附近及4.2分钟附近分别观察到来自1-苯乙胺的各对映异构体的峰。需要说明的是,保留时间5.7分钟附近的峰为来自杂质的峰。
<比较例4:dl-1-苯乙胺的分离>
除了使用流动相B作为流动相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进行试样的分离。
将得到的色谱图示于图12。图12中,在保留时间3.1分钟附近及4.1分钟附近分别观察到来自1-苯乙胺的各对映异构体的峰。需要说明的是,保留时间5.6分钟附近的峰为来自杂质的峰。
比较例4为使用了包含pH1.79的高氯酸水溶液的流动相的以往例,确认了dl-1-苯乙胺分离为各对映异构体。
实施例4为使用了含有不含酸的pH4.31的六氟磷酸钾水溶液的流动相的实验例,可知能够在不向流动相添加高氯酸的情况下将dl-1-苯乙胺良好地分离为各对映异构体。
实施例5为使用了包含含甲酸的pH2.57的六氟磷酸钾水溶液的流动相的实验例,确认了较之比较例4及实施例4而言dl-1-苯乙胺的各对映异构体的保留时间更长。即表明,通过使用含有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及酸的流动相,dl-1-苯乙胺被良好地保持在冠醚样环状结构中,良好地分离为各对映异构体。
实施例6为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的种类与实施例5不同、pH与实施例5为相同程度的实验例。实施例6中也确认了能够将dl-1-苯乙胺良好地分离为各对映异构体。
另外可知,使用六氟磷酸阴离子作为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时,与使用四氟硼酸阴离子的情况相比,保留时间更长,分离能力更优异。
实施例7是将离液性比六氟磷酸离子(实施例4、5)及四氟硼酸离子(实施例6)低的三氟乙酸离子的盐作为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的实验例。确认了即使是离液性低的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通过使浓度变高,也可显示出与实施例4~6同等的分离性能。
实施例8为使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的pH高的实验例。可知,即使pH为7.29这样高的值,也能够将dl-1-苯乙胺良好地分离为各对映异构体。
[表1]
表1
Figure BDA0003390544560000241
<实施例9:苯胺类似物混合物的分离>
将甲酸浓度30mmol/L及辛烷磺酸钠浓度20mmol/L的疏水性有机酸的盐的水溶液与乙腈以体积比70∶30进行混合,由此制备了流动相I。将流动相I的组成及疏水性有机酸的盐的水溶液的pH(25℃)示于表2。
作为流动相,使用流动相I,作为试样,使用苯胺、2-甲基苯胺、3-甲基苯胺及4-甲基苯胺的混合物(各化合物浓度0.02~0.03质量%的乙腈溶液)1μL,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试样的分离。
将得到的色谱图示于图13。图13中,在保留时间3.5分钟附近、4.5分钟附近、6.5分钟附近及7.3分钟附近分别观察到来自2-甲基苯胺、苯胺、3-甲基苯胺及4-甲基苯胺的峰。
实施例9是疏水性阴离子的盐与实施例3不同、pH与实施例3为相同程度的实验例。可知,就使用了辛烷磺酸钠(其为疏水性有机酸的盐)作为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实施例9而言,虽然与使用了六氟磷酸钾作为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实施例3相比保留时间短,但也能够在不向流动相添加高氯酸的情况下将苯胺类似物的混合物良好地分离。另外,与实施例3相比,实施例9中的液相色谱图的峰更尖锐。即表明,流动相中包含的疏水性有机酸的盐有助于良好的分离。
<实施例10:dl-1-苯乙胺的分离>
除了使用流动相I作为流动相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进行试样的分离。
将得到的色谱图示于图14。图14中,在保留时间3.9分钟附近及5.1分钟附近分别观察到来自1-苯乙胺的各对映异构体的峰。
<实施例11:dl-1-苯乙胺的分离>
将甲酸浓度30mmol/L及癸烷磺酸钠浓度20mmol/L的疏水性有机酸的盐的水溶液与乙腈以体积比70:30进行混合,由此制备了流动相J。将流动相J的组成示于表2。
除了使用流动相J作为流动相以外,与实施例10同样地进行试样的分离。
将得到的色谱图示于图15。图15中,在保留时间6.3分钟附近及8.6分钟附近分别观察到来自1-苯乙胺的各对映异构体的峰。
<实施例12:dl-1-苯乙胺的分离>
将甲酸浓度30mmol/L及己烷磺酸钠浓度20mmol/L的疏水性有机酸的盐的水溶液与乙腈以体积比70:30进行混合,由此制备了流动相K。将流动相K的组成示于表2。
除了使用流动相K作为流动相以外,与实施例10同样地进行试样的分离。
将得到的色谱图示于图16。图16中,在保留时间2.5分钟附近及2.9分钟附近分别观察到来自1-苯乙胺的各对映异构体的峰。
实施例10、11及12分别为使用了含有碳原子数8、10及6的烷烃磺酸钠水溶液以及甲酸的流动相的实验例,表明在任意实施例中均能够在不向流动相添加高氯酸的情况下将dl-1-苯乙胺良好地分离为各对映异构体。
另外,由这些实施例可知存在下述倾向:疏水性有机基团的碳原子数越大,则dl-1-苯乙胺的各对映异构体的保留时间越长,疏水性有机基团的碳原子数越小,则液相色谱图的峰变得越尖锐。
<比较例5:dl-1-苯乙胺的分离>
将甲酸浓度30mmol/L及甲烷磺酸钠浓度20mmol/L的水溶液与乙腈以体积比70:30进行混合,由此制备了流动相L。将流动相L的组成示于表2。
除了使用流动相L作为流动相以外,与实施例10同样地进行试样的分离。
将得到的色谱图示于图17。图17中,在保留时间1.6分钟附近及1.9分钟附近分别观察到来自dl-1-苯乙胺的各对映异构体的峰。
比较例5为下述实验例:除了代替碳原子数6~10的烷烃磺酸钠而使用甲烷磺酸钠以外,在与实施例10~12同样的条件下进行dl-1-苯乙胺的分离。甲烷磺酸为碳原子数1的烷烃磺酸,疏水性不充分,不属于本公开文本中的疏水性有机酸。确认了使用了甲烷磺酸钠的比较例5中,dl-1-苯乙胺的保留时间短,无法获得提高胺的保持力的效果。另外,就比较例5而言,液相色谱图中,dl-1-苯乙胺的各对映异构体的峰重叠。即确认了,即使在不含高氯酸的流动相添加甲烷磺酸,也无法将手性胺分离为各对映异构体。
[表2]
表2
Figure BDA0003390544560000271
*1:乙腈甲烷磺酸为碳原子数1的烷烃磺酸,疏水性不充分,因此甲烷磺酸钠不属于本公开文本中的“疏水性有机酸的盐”。
*2:推测与甲酸浓度为相同程度的流动相|同样,pH为约2.86。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公开文本的至少几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分离方法,能够在无需向流动相添加大量的高氯酸的情况下利用液相色谱将胺分离。因此,上述分离方法能够广泛地用于利用各种液相色谱进行分析、纯化等的有机化学、医学、药学等领域。

Claims (10)

1.胺的基于液相色谱的分离方法,其中,使用在载体上负载具有冠醚样环状结构的配体而成的分离剂作为固定相,
并使用下述流动相,该流动相含有选自由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及疏水性有机酸的盐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疏水性阴离子的盐的水溶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方法,其中,所述疏水性阴离子的盐为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的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方法,其中,所述离液序列高的阴离子为选自由PF6 -、BF4 -、ClO4 -、CF3SO3 -、FSO3 -、(CF3SO2)2N-、PCl6 -、SbCl6 -、CF3CO2 -、CCl3CO2 -、NO3 -及ClO3 -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方法,其中,所述疏水性阴离子的盐为疏水性有机酸的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方法,其中,所述疏水性有机酸为具有选自由硫酸酯基、磺酸基及磷酸基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酸基和碳原子数4~18的烷基的疏水性有机酸。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分离方法,其中,所述疏水性有机酸为碳原子数4~18的烷烃磺酸。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方法,其中,所述水溶液的pH为1.0以上且8.0以下。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方法,其中,所述流动相包含除疏水性有机酸及高氯酸以外的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离方法,其中,所述酸为甲酸。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方法,其中,所述胺为伯胺。
CN202080041179.9A 2019-06-14 2020-06-12 胺的基于液相色谱的分离方法 Active CN1139057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10811 2019-06-14
JP2019-110811 2019-06-14
JP2019-219615 2019-12-04
JP2019219615 2019-12-04
PCT/JP2020/023153 WO2020251003A1 (ja) 2019-06-14 2020-06-12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によるアミンの分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05797A true CN113905797A (zh) 2022-01-07
CN113905797B CN113905797B (zh) 2023-04-18

Family

ID=73781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1179.9A Active CN113905797B (zh) 2019-06-14 2020-06-12 胺的基于液相色谱的分离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39555A1 (zh)
EP (1) EP3984615B1 (zh)
JP (1) JPWO2020251003A1 (zh)
CN (1) CN113905797B (zh)
WO (1) WO20202510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08546A1 (ja) * 2021-07-29 2023-02-02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によるアミンの分離方法
WO2024043296A1 (ja) * 2022-08-25 2024-02-29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アミンの分離方法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06852A (ja) * 1989-09-19 1991-05-07 Daicel Chem Ind Ltd α―アミノケトン類の直接分割方法
JP2000121619A (ja) * 1998-10-20 2000-04-28 Kurita Water Ind Ltd 高塩類含有溶液中のアミン類の分析方法
US6270640B1 (en) * 1998-04-29 2001-08-07 Board Of Supervisors Of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And Agricultural And Mechanical College Polymerized oligopeptide-surfactant chiral micelles
WO2001068729A1 (en) * 2000-03-10 2001-09-20 Ibc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vely binding amines or amino acid enantiomers over their counter-enantiomers
US20040132998A1 (en) * 2000-03-10 2004-07-08 Bruening Ronald 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separating amines and amino acids from their counter-enantiomers
CN1864853A (zh) * 2006-04-19 2006-11-22 劳文剑 生物小分子或其类似物键合手性固定相
WO2009003952A2 (en) * 2007-06-29 2009-01-08 Pronota N.V. Column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a biological sample for protein profiling
US20130236986A1 (en) * 2012-02-20 2013-09-12 Cerulean Pharma Inc. Methods of separating nucleic acid polymer conjugates
US20140158630A1 (en) * 2008-10-03 2014-06-12 Mamadou S. Diallo High Capacity Perchlorate-Selective Resins From Hyperbranched Macromolecules
CN104475066A (zh) * 2014-12-08 2015-04-01 云南师范大学 一种适用于氨基酸手性拆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柱
CN106999443A (zh) * 2014-12-02 2017-08-01 安特里阿比奥有限公司 具有增加的疏水性的蛋白质及蛋白质偶联物
CN107649105A (zh) * 2017-09-19 2018-02-02 福州大学 一种奎宁固定化离子液多模式毛细管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27353A (zh) * 2015-03-28 2018-05-11 帝肯样品制备股份有限公司 固相萃取、用冠醚衍生化、以及质谱、方法、试剂和试剂盒
US20190126241A1 (en) * 2017-09-26 2019-05-02 Water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High purity chromatographic materials comprising an ionizable modifier for retention of acidic analyt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84498B2 (ja) 1988-09-05 1997-02-26 工業技術院長 新規なクラウンエーテル化合物及び分離剤
KR101930097B1 (ko) 2010-10-13 2018-12-17 주식회사 다이셀 크로마토그래피용 분리제
JP6109604B2 (ja) 2013-03-05 2017-04-05 嶋田 豊司 オクタヒドロビナフチル誘導体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06852A (ja) * 1989-09-19 1991-05-07 Daicel Chem Ind Ltd α―アミノケトン類の直接分割方法
US6270640B1 (en) * 1998-04-29 2001-08-07 Board Of Supervisors Of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And Agricultural And Mechanical College Polymerized oligopeptide-surfactant chiral micelles
JP2000121619A (ja) * 1998-10-20 2000-04-28 Kurita Water Ind Ltd 高塩類含有溶液中のアミン類の分析方法
WO2001068729A1 (en) * 2000-03-10 2001-09-20 Ibc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vely binding amines or amino acid enantiomers over their counter-enantiomers
US20020019491A1 (en) * 2000-03-10 2002-02-14 Ibc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c. Compositon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vely binding amines or amino acid enantiomers over their counter-enantiomers
US20040132998A1 (en) * 2000-03-10 2004-07-08 Bruening Ronald 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separating amines and amino acids from their counter-enantiomers
CN1864853A (zh) * 2006-04-19 2006-11-22 劳文剑 生物小分子或其类似物键合手性固定相
WO2009003952A2 (en) * 2007-06-29 2009-01-08 Pronota N.V. Column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a biological sample for protein profiling
US20140158630A1 (en) * 2008-10-03 2014-06-12 Mamadou S. Diallo High Capacity Perchlorate-Selective Resins From Hyperbranched Macromolecules
US20130236986A1 (en) * 2012-02-20 2013-09-12 Cerulean Pharma Inc. Methods of separating nucleic acid polymer conjugates
CN106999443A (zh) * 2014-12-02 2017-08-01 安特里阿比奥有限公司 具有增加的疏水性的蛋白质及蛋白质偶联物
CN104475066A (zh) * 2014-12-08 2015-04-01 云南师范大学 一种适用于氨基酸手性拆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柱
CN108027353A (zh) * 2015-03-28 2018-05-11 帝肯样品制备股份有限公司 固相萃取、用冠醚衍生化、以及质谱、方法、试剂和试剂盒
CN107649105A (zh) * 2017-09-19 2018-02-02 福州大学 一种奎宁固定化离子液多模式毛细管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
US20190126241A1 (en) * 2017-09-26 2019-05-02 Water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High purity chromatographic materials comprising an ionizable modifier for retention of acidic analyte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Y ET AL.: "《Comparison of cation-exchange capillary columns used for ion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of biogenic amines》", 《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
李志等: "HPLC法和HPCE法在手性分子拆分领域的应用", 《宁波化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84615A1 (en) 2022-04-20
US20220339555A1 (en) 2022-10-27
WO2020251003A1 (ja) 2020-12-17
EP3984615B1 (en) 2023-09-27
JPWO2020251003A1 (zh) 2020-12-17
CN113905797B (zh) 2023-04-18
EP3984615A4 (en) 2022-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14969B1 (en) High stability polyionic liquid salts
US8956445B2 (en) High stability diionic liquid salts
US8734673B2 (en) Boron selective ionic liquids and polymeric ionic liquids, methods of making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N113905797B (zh) 胺的基于液相色谱的分离方法
AU2005267033B2 (en) High stability diionic liquid salts
WO2013181345A2 (en) Synthesis of polymeric ionic liquids using a photochemical polymerization process
US20150119231A1 (en) Synthesis of Polymeric Ionic Liquids Using a Photochemical Polymerization Process
Rouch et al. Tartrate-based ionic liquids: unified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sation
US10350544B2 (en) Gas treating solutions containing imidazole-amine compounds
US10702858B2 (en) Methods of hydrofluorination
WO2024043296A1 (ja) アミンの分離方法
Sharma Ionic liquids: Synthese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Yang Key Laboratory of Organosilicon Chemistry and Material Techn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China
González Hernando Ionic liquids
JP2023161874A (ja) 移動相、及びイオン化可能な有機化合物の分離方法
KR20050013718A (ko) 친핵성 치환반응의 촉매로서 사용될 수 있는 이온성 수지,그것의 제조방법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유기화합물 제조방법
PL215675B1 (pl) Zasadowe ciecze jonowe
PL214830B1 (pl) Sposób otrzymywania zasadowych cieczy jonowych
PL212218B1 (pl) Sposób otrzymywania zasadowych cieczy jonowy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