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04503A - 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 - Google Patents

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04503A
CN113904503A CN202010642429.6A CN202010642429A CN113904503A CN 113904503 A CN113904503 A CN 113904503A CN 202010642429 A CN202010642429 A CN 202010642429A CN 113904503 A CN113904503 A CN 113904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oil pump
oil
end cover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424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04503B (zh
Inventor
李文涛
王晓秋
龚伟国
陶海龙
崔卫国
仇杰
方伟荣
祝勇
雷太奇
孙光辉
潘宾
周庆东
钱智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Shanghai Automotive Industry Corp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4242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045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04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45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045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45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1/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machines or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Pumping install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2/00 - F04C14/00
    • F04C15/0096Heating;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0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 F04C2/08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 F04C2/1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internal-axis type with the outer member having more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e.g. rollers, than the inner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61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r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 Of Rotary Liquid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包括电机和油泵,油泵包括油泵端盖和油泵转子,电机包括电机壳体、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电机壳体具有电机侧壁和电机端盖,油泵转子位于油泵腔室内,并连接于电机的转轴;电机壳体的电机端盖面向油泵转子的一端的位置处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使得通过油泵转子的旋转能够油泵里的油经电机壳体上的进油孔流向电机腔室内对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进行冷却后,从电机壳体上的出油孔流出。本发明的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可实现高效运转工作。

Description

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泵,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在变速箱上的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
背景技术
已知的应用于变速箱上的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一般包括油泵、电机、控制器三部分,通过各部分壳体的螺栓连接集成为一体式。在多数应用下,该类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一般设计成整体对外密封的,以达到防水防尘的效果。同时,已知的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设计一般把对油的密封设置在油泵与电机之间,不会让油泵的工作油液进入到电机内部,电机只能依靠风冷实现冷却。
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这种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在电子油泵功率较大时,电机和控制器容易发热,热损耗较大,使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的效率低;另外,在低温下工况下,油泵的油粘性大,阻力很大,也使得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的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解决现有技术中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的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可以提高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包括电机和油泵,所述油泵包括油泵端盖和油泵转子,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体、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所述电机壳体具有电机侧壁和电机端盖,所述电机端盖位于所述电机侧壁的靠近所述油泵的一端,且所述电机壳体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机转子和所述电机定子的电机腔室;
所述油泵端盖固定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电机壳体的所述电机端盖上,并与所述电机壳体的所述电机端盖之间包围形成有油泵腔室,所述油泵转子位于所述油泵腔室内,并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转轴;
所述电机壳体的所述电机端盖面向所述油泵转子的一端的位置处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且所述进油孔和所述出油孔均与所述电机腔室连通,使得通过所述油泵转子的旋转能够将所述油泵里的油经所述电机壳体上的所述进油孔流向所述电机腔室内对所述电机转子和所述电机定子进行冷却后,从所述电机壳体上的所述出油孔流出。
采用这种技术方案,油泵中的油可以通过经进油孔进入到电机空腔中对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进行散热冷却,降低电机的损耗,提高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的效率;而对电机降温后的热油回流到油泵中,在低温的工况下,可以提高油泵的油温,降低油的粘性提高油的流动性,进一步地提高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定子固定于所述电机壳体的所述电机侧壁和所述电机端盖上,所述电机转子套设于所述电机定子内,并与所述电机定子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所述电机转子的左端面位于所述电机定子的左端所在平面的右侧,所述电机转子的右端面位于所述电机定子的右端所在平面的左侧,使得所述电机转子的左端面与所述电机端盖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电机转子的右端面与所述电机定子的右端所在平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
所述进油孔和所述出油孔均与所述电机定子围成的空腔连通;
通过所述油泵转子的旋转能够将所述油泵里油经所述电机壳体上的所述进油孔分两路流向所述出油孔,其中一路经过所述第一间隙流向出油孔;另一路经过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环状间隙、所述第二间隙、所述环状间隙后流向所述出油孔。
采用这种技术方案,油泵中的油进入电机腔室后分两路流向出油孔,能更充分地对电机腔室中的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进行冷却降温;对电机降温后的热油回流到油泵中,在低温的工况下,可以提高油泵的油温,降低油的粘性提高油的流动性,提高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端盖具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所述电机腔室连通,使得所述电机腔室的油能够经过所述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环绕设置于所述中心孔的内壁面并且沿着所述中心孔朝向所述电机的中心轴方向延伸;
所述电机还包括油封和前轴承,所述油封套设于所述转轴外,所述油封的外壁面抵接所述第一环形凸台,所述油封的内壁面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前轴承套设于所述转轴外,并且所述前轴承的外壁面抵接于所述中心孔的内壁面。
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电机腔室的油可以经过中心孔,这样可以减少转轴与油封之间的摩擦,降低油封与转轴之间的摩擦阻力矩;采用油封可以确保中心孔位置处的电机腔室与油泵腔室之间的密封性,从而可以保证进油孔与出油孔所需要的压差;而前轴承支撑在中心孔的内壁面,可以增大轴承的受力面积,增强前轴承的支撑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还包括轴承端盖,所述轴承端盖与所述电机侧壁的另一端固定并可拆卸连接,所述轴承端盖与所述电机端盖相对设置;所述轴承端盖靠近所述电机端盖的一侧的中心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
所述电机还包括后轴承,所述后轴承套设于所述转轴上,并且所述后轴承的外壁面抵接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内壁面。
采用这种技术方案,轴承端盖兼具轴承支撑、定位、密封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承端盖的外壁面的远离所述电机端盖的一端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二环形凸台,所述第二环形凸台沿着所述轴承端盖的周向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朝向所述电机端盖的一侧边与所述电机侧壁固定并可拆卸连接。
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可以增强轴承端盖与电机侧壁之间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承端盖的外壁面与所述电机侧壁的内壁面抵接,所述轴承端盖的外壁面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中嵌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密封连接于所述电机侧壁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之间。
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增强轴承端盖与电机侧壁之间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轴承端盖上设置有端子孔,所述电机包括三相端子,所述电机的三相端子穿过所述端子孔,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采用这种技术方案,轴承端盖兼具轴承支撑、定位、密封以及电气连通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三相端子周围沿着所述轴承端盖的朝向所述电机端盖的一侧进行灌胶密封。
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可以增强三相端子与端子孔连接处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包括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轴承端盖背离所述电机端盖的一侧固定连接。
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可以减小集成式油泵电机总成的体积,简化集成式油泵电机总成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总成还包括控制器盖,所述控制器盖固定于所述轴承端盖上,并与所述轴承端盖之间包围形成有控制器腔室,所述印刷电路板位于所述控制器腔室内。
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可以保护印刷电路板,防止受到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的油泵转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机;
11、螺栓;
12、电机壳体;121、电机侧壁;122、电机端盖;1221、进油孔;1222、出油孔;
13、轴承端盖;131、第二环形凸台;132、第一环形凹槽;133、第二环形凹槽;134、密封圈;135、端子孔;
14、转轴;
15、电机定子;
16、电机转子;
17、前轴承;
18、后轴承;
19、油封;
20、中心孔;201、第一环形凸台;
21、三相端子;
22、绝缘包塑;
23、弹性垫片;
24、第一间隙;
25、第二间隙;
26、环状间隙;
3、油泵;
31、油泵端盖;
32、油泵转子;321、内转子;3211、安装孔;322、外转子;
4、印刷电路板;
5、控制器盖;
A、吸油区;B、压油区;C、第一区域;D、第二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发明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发明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发明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发明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发明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参见图1,包括电机1和油泵3,油泵3包括油泵端盖31和油泵转子32,电机1包括电机壳体12、电机转子16和电机定子15,电机壳体12具有电机侧壁121和电机端盖122,电机端盖122位于电机侧壁121的靠近油泵3的一端,且电机壳体12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电机转子16和电机定子15的电机腔室。
电机定子15固定于电机壳体12的电机侧壁121和电机端盖122上,电机转子16套设于电机定子15内,并与电机定子15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26;电机转子16的左端面位于电机定子15的左端所在平面的右侧,电机转子16的右端面位于电机定子15的右端所在平面的左侧,使得电机转子16的左端面与电机端盖122之间形成第一间隙24,电机转子16的右端面与电机定子15的右端所在平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25。
油泵端盖31固定并可拆卸连接于电机壳体12的电机端盖122上,并与电机壳体12的电机端盖122之间包围形成有油泵腔室,油泵转子32位于油泵腔室内,并连接于电机1的转轴14。油泵端盖31的面向油泵转子32的一端的位置处设有间隔设置的吸油孔和回油孔(图中未示出),油泵通过吸油孔将油吸进油泵腔室,然后油通过回油孔流向所需的工作场所,电机壳体12的电机端盖122面向油泵转子32的一端的位置处设有进油孔1221和出油孔1222,且进油孔1221和出油孔1222均与电机腔室连通,使得通过油泵转子32的旋转能够将油泵里的油经电机壳体12上的进油孔1221流向电机腔室内对电机转子16和电机定子15进行冷却后,从电机壳体12上的出油孔1222流出。
本实施例的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的油泵中的油可以通过进油孔1221进入到电机空腔中对电机转子16和电机定子15进行散热冷却,降低电机1的损耗,提高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的效率;而对电机1降温后的热油回流到油泵3中,在低温的工况下,可以提高油泵1中油的油温,降低油的粘性提高油的流动性,进一步地提高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的效率。
具体地,进油孔1221和出油孔1222均与电机定子15围成的空腔连通。
通过油泵转子32的旋转能够将油泵的油经电机壳体12上的进油孔1221分两路流向出油孔1222,参见图1中虚线箭头标注的油的流动方向,其中一路经过第一间隙24流向出油孔1222;另一路经过第一间隙24、环状间隙26、第二间隙25、环状间隙26后流向出油孔1222。油泵3中的油进入电机腔室后分两路流向出油孔1222,能更充分地对电机腔室中的电机定子15和电机转子16进行冷却降温;对电机1降温后的热油回流到油泵3中,在低温的工况下,可以提高油泵中油的油温,降低油的粘性提高油的流动性,提高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在油泵端盖31的两端通过螺栓11与电机壳体12的电机端盖122固定连接;油泵3为内啮合齿轮摆线泵,参见图2,油泵转子32包括内转子321和外转子322,内转子321为6齿转子,外转子322为7齿转子,转动方向为顺时针,内转子321上设置有安装孔3211,内转子321通过安装孔3211与转轴14的一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两片月牙形的虚线区域分别为油泵端盖31上的吸油区A和压油区B,吸油孔对应设置于吸油区A中,回油孔对应设置于压油区B中,油箱中的油通过吸油孔进去到油泵腔室中,油泵腔室中的油通过回油孔流向需要油的工作场所中,第二区域D为每一对齿轮副在一个圆周运动过程中形成最大吸油容积的区域,也是吸油结束压油开始的区域。为了将油泵3的油液压入电机内部,在电机端盖122的第二区域D靠近压油区B的位置开一个进油孔1221(参见图1),连通到电机腔室。当油泵的内转子321和外转子322在当前位置继续向前转动的时候,第二区域D容积开始被压缩,产生一定的较小压力,依靠该压力将油液压入电机腔室。同时,第二区域D的前一部分吸油区域是第一区域C,在第一区域C与吸油区A重合的区域的电机端盖122上开一个出油孔1222(参见图1),连通到电机空腔第一间隙24、第二间隙25以及环状间隙26中。
当油泵内转子321和外转子322在当前位置继续向前转动的时候,第一区域C容积继续增大,产生一定的负压,依靠该压力和重力作用将电机空腔的底部的环状间隙26中积聚油重新吸回到吸油区A中。在油泵侧看来,由于第二区域D总是被压缩的,而第一区域C总是被放大的,使得进油孔1221处的油压始终大于出油孔1222处的油压,从而使得油能够进入电机内部冷却后再回流回来,达到稳定的冷却循环回路。
油液进出电机腔室的结构如图1所示,油在电机内部的循环路径中的进油孔1221在油泵端盖31的垂直方向较高位置处,油经进油孔1221进入到电机腔室,随着电机转子16的旋转运动油被甩入定子绕组(图中未示出),并流向电机定子15,对电机定子15、定子绕组以及电机转子16实现冷却散热,随后加热后的油顺着第一间隙24、第二间隙25流入环状间隙26的底部,和环状间隙26底部的油液经出油孔1222回到油泵侧的吸油区A中,继续参与油泵3的工作循环。
电机端盖122具有中心孔20,中心孔20与电机腔室连通,使得电机腔室的油能够经过中心孔20,这样可以减少转轴14与油封19之间的摩擦,降低油封19与转轴14之间的摩擦阻力矩;中心孔2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201,第一环形凸台201环绕设置于中心孔20的内壁面并且沿着中心孔20朝向电机1的中心轴方向延伸。
电机1还包括油封19和前轴承17,油封19套设于转轴14外,油封19的外壁面抵接第一环形凸台201,油封19的内壁面连接于转轴14,采用油封19可以确保中心孔20位置处的电机腔室与油泵腔室之间的密封性,从而可以保证进油孔1221与出油孔1222所需要的压差;前轴承17套设于转轴14外,并且前轴承17的外壁面抵接于中心孔20的内壁面,这样可以增大轴承的受力面积,增强前轴承17的支撑强度。
进一步地,在第一环状凸台201的右侧面设置有弹性垫片23,其中,弹性垫片23的外壁面的一端也设置有环状凸起结构,使得弹性垫片23未设环状凸起的一端与第一环状凸台201的内壁面抵接;使得弹性垫片23的环状凸起的外壁面与中心孔20的内壁面抵接;使得弹性垫片23的环状凸起的侧面与第一环形凸台201的侧面抵接;弹性垫片23的左侧面与油封19的右侧面抵接;这样可以增强中心孔20位置处的电机腔室与油泵腔室之间的密封性,同时限制油封19的轴向运动。
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还包括轴承端盖13,轴承端盖13与电机侧壁121的另一端固定可拆卸连接,轴承端盖13与电机端盖122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轴承端盖13采用铝合金材料或者塑料。轴承端盖13靠近电机端盖122的一侧的中心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132。
电机1还包括后轴承18,后轴承18套设于转轴14上,并且后轴承18的外壁面抵接于第一环形凹槽132的内壁面,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轴承端盖13较高精度的内外径尺寸设计实现后轴承18相对于电机壳体12的精确定位,从而实现前轴承17和后轴承18的同轴度。本实施例中的轴承端盖13兼具轴承支撑、定位、密封作用。
轴承端盖13的外壁面的远离电机端盖122的一端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二环形凸台131,第二环形凸台131沿着轴承端盖13的周向方向延伸。
第二环形凸台131的朝向电机端盖122的一侧边与电机侧壁121固定并可拆卸连接。端盖的这种结构可以增强轴承端盖13与电机侧壁121之间的密封性。
轴承端盖13的外壁面与电机侧壁121的内壁面抵接,轴承端盖13的外壁面设有第二环形凹槽133,第二环形凹槽133中嵌设有密封圈134,密封圈134密封连接于电机侧壁121的内壁面与第二环形凹槽133之间,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强轴承端盖13与电机侧壁121之间的密封性。轴承端盖13外径与电机壳体12内径之间通过密封圈134实现周向密封设计,隔绝油进入到控制器中的路径。
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还包括控制器,轴承端盖13上设置有端子孔135,电机1包括三相端子21,电机1的三相端子21穿过端子孔135,并与控制器电连接,使得轴承端盖13兼具轴承支撑、定位、密封以及电气连通的作用。
在三相端子21周围沿着轴承端盖13的朝向电机端盖122的一侧进行灌胶密封,可以增强三相端子21与端子孔135连接处的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轴承端盖13上预留3个端子孔135,同时电机的三相端子21采用台阶式绝缘包塑22设计,绝缘包塑22与端子孔135配合,再额外灌胶密封,从而实现三相端子21的穿孔连通和密封性能。
控制器包括印刷电路板4,印刷电路板4与轴承端盖13背离电机端盖122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4与三相端子21电连接,从而可以实现控制器控制电机的功能。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可以减小集成式油泵电机总成的体积,简化集成式油泵电机总成的结构。
控制器还包括控制器盖5,控制器盖5固定于轴承端盖13上,并与轴承端盖13之间包围形成有控制器腔室,印刷电路板4位于控制器腔室内。控制器盖5可以保护印刷电路板4,防止受到损坏。在本实施例中,螺栓11依次穿过控制器盖5、轴承端盖13以及电机侧壁121中,从而把控制器盖5、轴承端盖13和电机壳体12连接起来。通过上述设计实现电机与控制器之间固定以及对油的密封。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包括电机和油泵,所述油泵包括油泵端盖和油泵转子,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体、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所述电机壳体具有电机侧壁和电机端盖,所述电机端盖位于所述电机侧壁的靠近所述油泵的一端,且所述电机壳体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机转子和所述电机定子的电机腔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泵端盖固定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电机壳体的所述电机端盖上,并与所述电机壳体的所述电机端盖之间包围形成有油泵腔室,所述油泵转子位于所述油泵腔室内,并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转轴;
所述电机壳体的所述电机端盖面向所述油泵转子的一端的位置处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且所述进油孔和所述出油孔均与所述电机腔室连通,使得通过所述油泵转子的旋转能够将所述油泵里的油经所述电机壳体上的所述进油孔流向所述电机腔室内对所述电机转子和所述电机定子进行冷却后,从所述电机壳体上的所述出油孔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定子固定于所述电机壳体的所述电机侧壁和所述电机端盖上,所述电机转子套设于所述电机定子内,并与所述电机定子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所述电机转子的左端面位于所述电机定子的左端所在平面的右侧,所述电机转子的右端面位于所述电机定子的右端所在平面的左侧,使得所述电机转子的左端面与所述电机端盖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电机转子的右端面与所述电机定子的右端所在平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
所述进油孔和所述出油孔均与所述电机定子围成的空腔连通;
通过所述油泵转子的旋转能够将所述油泵里的油经所述电机壳体上的所述进油孔分两路流向所述出油孔,其中一路经过所述第一间隙流向所述出油孔;另一路经过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环状间隙、所述第二间隙、所述环状间隙后流向所述出油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端盖具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所述电机腔室连通,使得所述电机腔室的油能够经过所述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环绕设置于所述中心孔的内壁面并且沿着所述中心孔朝向所述电机的中心轴方向延伸;
所述电机还包括油封和前轴承,所述油封套设于所述转轴外,所述油封的外壁面抵接所述第一环形凸台,所述油封的内壁面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前轴承套设于所述转轴外,并且所述前轴承的外壁面抵接于所述中心孔的内壁面。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还包括轴承端盖,所述轴承端盖与所述电机侧壁的另一端固定并可拆卸连接,所述轴承端盖与所述电机端盖相对设置;所述轴承端盖靠近所述电机端盖的一侧的中心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
所述电机还包括后轴承,所述后轴承套设于所述转轴上,并且所述后轴承的外壁面抵接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内壁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端盖的外壁面的远离所述电机端盖的一端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二环形凸台,所述第二环形凸台沿着所述轴承端盖的周向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朝向所述电机端盖的一侧边与所述电机侧壁固定并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端盖的外壁面与所述电机侧壁的内壁面抵接,所述轴承端盖的外壁面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中嵌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密封连接于所述电机侧壁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之间。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轴承端盖上设置有端子孔,所述电机包括三相端子,所述电机的三相端子穿过所述端子孔,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相端子周围沿着所述轴承端盖的朝向所述电机端盖的一侧进行灌胶密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轴承端盖背离所述电机端盖的一侧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控制器盖,所述控制器盖固定于所述轴承端盖上,并与所述轴承端盖之间包围形成有控制器腔室,所述印刷电路板位于所述控制器腔室内。
CN202010642429.6A 2020-07-06 2020-07-06 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 Active CN1139045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2429.6A CN113904503B (zh) 2020-07-06 2020-07-06 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2429.6A CN113904503B (zh) 2020-07-06 2020-07-06 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04503A true CN113904503A (zh) 2022-01-07
CN113904503B CN113904503B (zh) 2023-03-10

Family

ID=79186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42429.6A Active CN113904503B (zh) 2020-07-06 2020-07-06 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0450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6585A (zh) * 2022-04-26 2022-07-2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的油气砂三相混输泵
EP4350145A1 (en) * 2022-10-06 2024-04-10 PIUSI S.p.A. Gear pump for oil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9306A (zh) * 2014-03-04 2016-01-06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动油泵
JP2018025127A (ja) * 2016-08-09 2018-02-1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ポンプ装置
CN209943965U (zh) * 2019-03-27 2020-01-14 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箱辅助润滑用电液泵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9306A (zh) * 2014-03-04 2016-01-06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动油泵
JP2018025127A (ja) * 2016-08-09 2018-02-1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ポンプ装置
CN209943965U (zh) * 2019-03-27 2020-01-14 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箱辅助润滑用电液泵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6585A (zh) * 2022-04-26 2022-07-2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的油气砂三相混输泵
CN114776585B (zh) * 2022-04-26 2024-05-17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的油气砂三相混输泵
EP4350145A1 (en) * 2022-10-06 2024-04-10 PIUSI S.p.A. Gear pump for oi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04503B (zh) 2023-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2810B (zh) 电机结构组件
JP5927766B2 (ja) 電動ポンプユニット
CN113904503B (zh) 集成式电子油泵总成
CN1905328B (zh) 逆变器一体型旋转电机
CN106481567B (zh) 电动液泵
CN110388328B (zh) 流体压缩机
JP5831484B2 (ja) 電動圧縮機
CN110388327B (zh) 包括流体压缩机的热泵
CN214036091U (zh) 一种电子油泵
KR101573317B1 (ko) 전동 압축기
JP2017184295A (ja) 回転電機
CN214698369U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散热的电子水泵
CN210309908U (zh) 全地形车
CN217522702U (zh) 一种具有新型水冷电机的高压清洗机
CN212115084U (zh) 一种集成驱动电机
CN219549116U (zh) 电动油泵装置
CN112943631A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散热的电子水泵
CN113410928A (zh) 一种内部油冷高速电机
CN218449679U (zh) 一种采用外嵌内衬结构的单轴承真空泵电机
CN220267961U (zh) 高效散热型电子水泵
CN214616827U (zh) 电动油泵、其油泵电机及用于该油泵电机的冷却循环系统
CN220353969U (zh) 一种内置控制器的无刷电机燃油泵
CN220291828U (zh) 电机和泵
JP7371705B2 (ja) 回転機
CN215419840U (zh) 一种转动轴悬臂安装真空泵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31

Address after: Room 509, building 1, 563 Songtao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Patentee after: SAIC Motor Corp.,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utomotive industr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9, building 1, 563 Songtao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Patentee before: SAIC Motor Corp.,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