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6087A - 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6087A
CN113876087A CN202111351729.XA CN202111351729A CN113876087A CN 113876087 A CN113876087 A CN 113876087A CN 202111351729 A CN202111351729 A CN 202111351729A CN 113876087 A CN113876087 A CN 113876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mounting
opening
limiting
wearab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517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运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Suiy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5172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60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76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60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007Bracel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ther functions or with means for attaching other art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4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fastening to a wrist-watch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带体和限位挡件,所述设备主体的端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口设置有第一限位凸部,所述安装槽的侧部设置有安装开口;所述带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凸部,所述第二限位凸部自所述安装开口进入所述安装槽后被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凸部的靠近所述安装槽的槽底的一侧;所述限位挡件可活动地设于安装槽,并靠近所述安装开口设置,以可开合地封挡所述安装开口。本发明技术方案旨在使带体和设备主体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拆卸。

Description

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受人们青睐。可穿戴设备一般包括设备主体及带体,设备主体用于向用户展示图像信息,带体用于将设备主体佩戴于用户的头部、腕部或脚部。在带体出现破损或沾染污渍,亦或者设备主体发生故障时,往往需要单独更换带体或设备主体。另外,用户在佩戴可穿戴设备时,特别是腕戴设备,还经常需要考虑与其服饰的搭配,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着装风格为腕戴设备更换相应风格的带体。然而,在现有的可穿戴设备中,带体的拆卸十分繁琐,不利于用户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旨在使带体和设备主体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拆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可穿戴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端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口设置有第一限位凸部,所述安装槽的侧部设置有安装开口;
带体,所述带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凸部,所述第二限位凸部自所述安装开口进入所述安装槽后被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凸部的靠近所述安装槽的槽底的一侧;以及
限位挡件,可活动地设于安装槽,并靠近所述安装开口设置,以可开合地封挡所述安装开口。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靠近所述安装开口设置,所述限位挡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槽,所述限位挡件可沿所述导向槽在所述安装槽的槽深方向运动,以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限位挡件封挡所述安装开口,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安装开口被打开。
可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限位挡件,能使所述限位挡件具有向所述第一位置运动的趋势。
可选地,所述限位挡件设置有朝向所述安装开口凸设的拨动凸部。
可选地,所述限位挡件的背离所述安装槽的槽口的一侧设有安装孔,所述弹性件装设于所述安装孔,且一端自然凸出所述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导向槽的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相对的槽壁凹设有对位凹槽,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装设于所述对位凹槽,并自然抵接于所述对位凹槽。
可选地,所述带体的端部设有定位凸部,所述限位挡件设有第一定位凹槽,所述安装槽内具有供所述第二限位凸部装设的安装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定位凸部插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能使所述第二限位凸部与所述安装位相对。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凹设形成第二定位凹槽,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定位凸部在插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后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导向槽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槽的槽口,所述安装槽的槽口设有盖板,所述盖板至少部分封盖所述导向槽,以限制所述限位挡件自所述导向槽脱出。
可选地,所述盖板呈中空状而围设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且所述盖板具有对应所述安装开口设置的让位开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凸部设于所述导向槽的远离所述安装开口的一侧,所述盖板具有自所述让位开口延伸的让位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让位槽相对设置,所述让位槽能供所述第二限位凸部通过。
可选地,所述带体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二限位凸部,所述安装槽的槽口的对应两侧各设有一所述第一限位凸部。
在对本发明的可穿戴设备进行带体和设备主体的拆装时,只需简单地操作限位挡件,限位挡件被移开而使安装开口被打开,带体的端部即可自安装槽的侧部进出安装槽,其中,在带体的端部进入安装槽内后,驱使限位挡件封挡安装开口,再通过第一限位凸部对第二限位凸部的限制,即可使带体与设备主体相锁紧。因此,在本发明的可穿戴设备,通过对限位挡件进行简单操作,即可方便快捷地完成带体与设备主体的拆装,有利于提升用户更换带体的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一实施例的装配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设备主体一实施例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限位挡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在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带体和设备主体装配后(限位挡件处于第一位置)沿图6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8为在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带体和设备主体装配后沿图6中B-B截面的剖视图;
图9为在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带体和设备主体装配过程中(限位挡件处于第二位置)沿图6中A-A截面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355648290000031
Figure BDA000335564829000004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可以理解,可穿戴设备包括:可佩戴于手腕的手表、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可佩戴于脚腕的运动监测模块,以及可佩带于头部的3D显示设备等。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该可穿戴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100,设备主体100的端部设有安装槽110,安装槽110的槽口设置有第一限位凸部111,安装槽110的侧部设置有安装开口112;
带体200,带体200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凸部210,第二限位凸部210自安装开口112进入安装槽110后被限位于第一限位凸部111的靠近安装槽110的槽底的一侧;以及
限位挡件300,可活动地设于安装槽110,并靠近安装开口112设置,以可开合地封挡安装开口112。
可以理解,当限位挡件300移开而使安装开口112被打开后,带体200端部的第二限位凸部210即可自安装开口112(也即安装槽110的侧部)进入安装槽110,第二限位凸部210受到第一限位凸部111的限位,以使带体200不能自安装槽110的槽口拔出,同时通过限位挡件300封挡安装开口112,以使带体200不能自安装槽110的侧部拔出,即可将带体200与设备主体100相锁紧。若要将带体200拆下,则需移开限位挡件300以使安装开口112被打开,第二限位凸部210自安装槽110的侧部经安装开口112离开安装槽110,即可使带体200与设备主体100相脱离。
在本发明的可穿戴设备中,在进行带体200和设备主体100的拆装时,只需简单地操作限位挡件300,限位挡件300被移开而使安装开口112被打开,带体200的端部即可自安装槽110的侧部进出安装槽110,其中,在带体200的端部进入安装槽110内后,驱使限位挡件300封挡安装开口112,再通过第一限位凸部111对第二限位凸部210的限制,即可使带体200与设备主体100相锁紧。因此,在本发明的可穿戴设备,通过对限位挡件300进行简单操作,即可方便快捷地完成带体200与设备主体100的拆装,有利于提升用户更换带体200的操作体验。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带体200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二限位凸部210,如图4所示,安装槽110的槽口的对应两侧各设有一第一限位凸部111。如此,有利于提升第一限位凸部111对带体200的限制作用,能够提升带体200和设备主体100的连接稳定性。另外,当带体200受到拉扯后,带体200两侧的第二限位凸部210分别作用于一第一限位凸部111,带体200的两侧受力均匀,第一限位凸部111和第二限位凸部210的结构不容易被破坏,第二限位凸部210能够与带体200的主体部分稳定连接,从而有利于保障带体200和设备主体100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安装槽110设有导向槽113,导向槽113靠近安装开口112设置,限位挡件300滑动连接于导向槽113,限位挡件300可沿导向槽113在安装槽110的槽深方向运动,以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于第一位置,限位挡件300封挡安装开口112,于第二位置,安装开口112被打开。
可以理解,安装槽110的槽深方向即为安装槽110的槽口和槽底的分布方向,安装槽110的槽口为设置有第一限位凸部111的位置,安装槽110的槽底为与槽口相对的槽壁,导向槽113与安装开口112对应地设于安装槽110的侧部。限位挡件300在导向槽113内沿安装槽110的槽深方向运动,即能封挡安装开口112或打开安装开口112。当带体200的端部装设于安装槽110内,且限位挡件300处于第一位置时,带体200的端部被限制于限位挡件300的远离安装开口112的一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限位挡件300可转动地连接于安装开口112与安装槽110的槽底壁相连接的位置,驱使限位挡件300转动,即可打开或封挡安装开口112。
不失一般性,本实施例中,限位挡件300的第一位置为限位挡件300到达安装槽110的槽口时所处的位置,此时,安装开口112被完全封挡,带体200的端部也就自然无法自安装槽110的侧部退出安装槽11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限位挡件300在第一位置适当地部分封挡安装开口112,能对带体200的端部起到限制作用即可。
不失一般性,本实施例中,限位挡件300在第二位置时不具有凸出于安装槽110的槽底的部分,而使安装开口112被完全打开,以确保带体200的端部能够自由地经安装开口112进出安装槽110。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带体200的端部适配安装于安装槽110,能够避免带体200的端部在安装内晃动,以提升带体200和设备主体100的连接稳定性,此时,处于第二位置的限位挡件300也不会干涉带体200的端部进出安装槽11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限位挡件300在第二位置适当地较安装槽110的槽底凸出部分,带体200上对应设置让位结构,以使带体200的端部进出安装槽110不受影响即可。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7和图9所示,可穿戴设备还包括弹性件400,弹性件400作用于限位挡件300,能使限位挡件300具有向第一位置运动的趋势。如此,限位挡件300能够自然处于第一位置,在带体200的端部装设于安装槽110内后,无外力作用于限位挡件300,安装开口112就将维持在被封挡的状态,带体200的端部无法经安装开口112退出安装槽110,也就能够使带体200稳定连接于安装槽11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安装槽110的槽壁与限位挡件300的限位配合而使限位挡件300稳定处于第一位置,用户解除这二者之间的配合后,方可驱动限位挡件300运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限位挡件300设置有朝向安装开口112凸设的拨动凸部310。用户施力于拨动凸部310,能够驱动限位挡件300沿导向槽113运动。由于弹性件400的存在,限位挡件300处于第二位置时,用户不必另行拨动拨动凸部310,只需撤去外力,限位挡件300即可自动回复至第一位置,而使安装开口112被封挡。由此,拨动凸部310主要用于供用户打开安装开口112。具体地,当限位挡件300处于第一位置,用户拨动拨动凸部310,可驱动限位挡件300沿导向槽113运动至第二位置,而使安装开口112被打开。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槽113贯穿安装槽110的侧壁设置,拨动凸部310沿导向槽113向外凸设,以供用户拨动;亦或者,也可以不设置拨动凸部310,而另外配备驱动顶杆,用户可通过驱动顶杆顶推第一位置的限位挡件300,以使限位挡件300运动至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一限位凸部111设于导向槽113的远离安装开口112的一侧,不失一般性,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凸部111的一端延伸至导向槽113,另一端延伸至安装槽110的与安装开口112相对的侧槽壁,也即,在安装开口112与导向槽113之间,安装槽110的槽口不设有第一限位凸部111,而能供第二限位凸部210进出。由此,在本实施例中,对带体200和设备主体100进行安装时,可将使带体200的端部的侧部从这部分安装槽110的槽口插入,通过带体200的端部抵推限位挡件300,以使限位挡件300运动至第二位置,与此同时,带体200的端部的侧部也进入到安装槽110,安装槽110内具有供第二限位凸部210装设的安装位116,第二限位凸部210将相对于安装位116,此后,将带体200的端部侧向插入安装槽110,第二限位凸部210将进入安装位116。当带体200的端部完全插入安装槽110内时,第二限位凸部210即位于第一限位凸部111的靠近安装槽110的槽底的一侧,带体200即无法自安装槽110的槽口拔出;且限位挡件300也将在弹性件400的作用下回复至第一位置,而使安装开口112被封挡,带体200即无法自安装槽110的侧部拔出,由此,带体200即可锁紧于设备主体10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凸部111也可以延伸至安装开口112,此时,在安装带体200时,可先通过拨动拨动凸部310,而使限位挡件300运动至第二位置,再将带体200的端部自安装开口112插入安装槽11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限位挡件300的背离安装槽110的槽口的一侧设有安装孔330,弹性件400装设于安装孔330,且一端自然凸出安装孔330。可以理解,在限位挡件300自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安装开口112逐渐被打开,弹性件400将逐渐被压缩,当限位挡件300到达第二位置,安装开口112被完全打开。此后,当带体200的端部侧向插入到位后,带体200的端部将位于导向槽113的远离安装开口112的一侧,施加于限位挡件300的作用力被撤去,弹性件400将释放弹性势能,而抵推限位挡件300向第一位置复位。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00装设于安装孔330,安装孔330能在弹性件400压缩和伸长的过程中对弹性件400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以避免弹性件400发生错位,从而确保弹性件400与限位挡件300稳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导向槽113的与安装槽110的槽口相对的槽壁凹设有对位凹槽115,弹性件400的一端装设于对位凹槽115,并自然抵接于对位凹槽115。也即,弹性件400自然凸出安装孔330的一端与对位凹槽115的槽底相抵接,如此,能够确保弹性件400与导向槽113的稳定连接。进一步地,如图4、图5、图7和图9所示,弹性件400、对位凹槽115和安装孔330一一对应地设置有多个,如此,限位挡件300受到的弹性力能够更均匀,限位挡件300复位时能够更平稳。
不失一般性,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00设置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挡件300相抵接,另一端与导向槽113的槽壁相抵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弹性件400也可以设置为弹性硅胶或弹性橡胶。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5和图9所示,带体200的端部设有定位凸部220,限位挡件300设有第一定位凹槽320,于第二位置,定位凸部220插设于第一定位凹槽320,能使第二限位凸部210与安装位116相对。如此,通过定位凸部220与第一定位凹槽320相配合,以在安装带体200的过程中提供定位作用,当限位挡件300位于第二位置,且定位凸部220插设于第一定位凹槽320,第二限位凸部210与安装位116相对,此时,在带体200的端部侧向插入安装槽110时,第二限位凸部210即不会受到第一限位凸部111的干涉。本实施例中,在安装带体200时,定位凸部220能够插入处于第一位置的限位挡件300的第一定位凹槽320,并抵推限位挡件300运动至第二位置,以使第二限位凸部210与安装位116相对,而后将带体200的端部侧向插入安装槽110,第二限位凸部210即对应插入安装位116。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安装槽110的槽底凹设形成第二定位凹槽114,于第二位置,定位凸部220在插设于第一定位凹槽320后与第二定位凹槽114相对设置。如此,当带体200的端部侧向插入安装槽110时,定位凸部220沿第一定位凹槽320运动,既可进入到第二定位凹槽114,对应地,第二限位凸部210随之插入安装位116。特别地,本实施例中,定位凸部220、第二限位凸部210均与第一限位凸部111等长,而能与带体200等宽,如此,安装槽110能被带体200的端部填满,能够避免带体200的端部在安装槽110内发生晃动,以保障带体200与设备主体100的连接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适当加深安装槽110的深度,以使安装槽110的槽底壁不干涉定位凸部220进入安装槽110既可。
本实施例中,当限位挡件300运动至第一定位凹槽320的槽底与第二定位凹槽114的槽底相平齐,也即第一定位凹槽320与第二定位凹槽114相对设置时,限位挡件300即到达第二位置。特别地,在安装开口112与导向槽113之间,安装槽110的槽底不具有凹设的结构,此处安装槽110的槽底壁与对侧的第二定位凹槽114的槽底壁相平齐。如此,定位凸部220的侧部插入第一定位凹槽320,并抵推限位挡件300时,定位凸部220具有位于安装开口112和导向槽113之间的部分,当这部分的定位凸部220抵接于安装开口112与导向槽113之间的安装槽110的槽底壁时,第一定位凹槽320的槽底壁与这部分的安装槽110的槽底壁相平齐,第一定位凹槽320也即能够与第二定位凹槽114相对设置,由此,定位凸部220的即可继续沿第二定位凹槽114向安装槽110内侧向插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安装开口112与导向槽113之间,安装槽110的槽底同样凹设形成一定位凹槽。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导向槽113的自由端延伸至安装槽110的槽口,安装槽110的槽口设有盖板120,盖板120至少部分封盖导向槽113,以限制限位挡件300自导向槽113脱出。如此,能够方便于弹性件400和限位挡件300的安装,在生产设备主体100时,可先将弹性件400和限位挡件300安装于导向槽113,再将盖板120安装于安装槽110的槽口。本实施例中,当抵推挡件运动至抵接盖板120时,抵推挡件即到达第一位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弹性件400和限位挡件300安装于导向槽113后,在导向槽113的自由端装入一限位块,限位块可以是卡合于导向槽113,也可以粘接或焊接于导向槽113。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盖板120呈中空状而围设于安装槽110的槽口,且盖板120具有对应安装开口112设置的让位开口121。可以理解,两第一限位凸部111应在安装槽110的槽口相对且间隔地设置,以供带体200的主体部分穿过,盖板120呈中空状的目的同样也在于此,而盖板120设置的让位开口121,也使得盖板120不会干涉带体200端部插入安装槽110。本实施例中,盖板120围设于安装槽110的槽口,而非仅仅相对导向槽113设置,盖板120不会太过突兀,有利于提升设备主体100的外观美观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盖板120具有自让位开口121延伸的让位槽122,导向槽113与让位槽122相对设置,让位槽122能供第二限位凸部210通过。本实施例中,在盖板120的主体区域,其内部中空的空间与两第一限位凸部111之间的空间相对设置。让位槽122则设置于主体区域的一侧,并与导向槽113相对设置,让位槽122能供第二限位凸部210通过,由此,带体200的端部的侧部可自让位槽122插入,而后经让位槽122相对的安装槽110的槽宽进入安装槽110,定位凸部220对应侧的侧部即插入到第一定位凹槽320,而后即能抵推限位挡件300。
特别地,如图2所示,让位槽122的与让位开口121相对设置的一端适当朝导向槽113的远离安装开口112的方向延伸,以使部分第一限位凸部111能够显露。如此,在带体200的端部侧向插入安装槽110的过程中,带体200的主体部分与安装槽110的对位过程以及与盖板120的对位过程不会同时发生,带体200的主体部分将先进入两第一限位凸部111之间,而后随着带体200的端部继续侧向插入,带体200的主体部分再进入盖板120的主体区域。可以理解,带体200的主体部分进入两第一限位凸部111之间或者盖板120的主体区域,将对应与两第一限位凸部111以及盖板120发生摩擦,本实施例中,如此设置,能够使带体200的主体部分受到的摩擦力逐步增加,用户在将带体200侧向插入安装槽110的过程中,不会感受到阻力的突变,有利于保障用户更换带体200的操作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端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口设置有第一限位凸部,所述安装槽的侧部设置有安装开口;
带体,所述带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凸部,所述第二限位凸部自所述安装开口进入所述安装槽后被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凸部的靠近所述安装槽的槽底的一侧;以及
限位挡件,可活动地设于安装槽,并靠近所述安装开口设置,以可开合地封挡所述安装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靠近所述安装开口设置,所述限位挡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槽,所述限位挡件可沿所述导向槽在所述安装槽的槽深方向运动,以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限位挡件封挡所述安装开口,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安装开口被打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限位挡件,能使所述限位挡件具有向所述第一位置运动的趋势;
和/或,所述限位挡件设置有朝向所述安装开口凸设的拨动凸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件的背离所述安装槽的槽口的一侧设有安装孔,所述弹性件装设于所述安装孔,且一端自然凸出所述安装孔;
和/或,所述导向槽的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相对的槽壁凹设有对位凹槽,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装设于所述对位凹槽,并自然抵接于所述对位凹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的端部设有定位凸部,所述限位挡件设有第一定位凹槽,所述安装槽内具有供所述第二限位凸部装设的安装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定位凸部插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能使所述第二限位凸部与所述安装位相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凹设形成第二定位凹槽,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定位凸部在插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后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相对设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槽的槽口,所述安装槽的槽口设有盖板,所述盖板至少部分封盖所述导向槽,以限制所述限位挡件自所述导向槽脱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呈中空状而围设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且所述盖板具有对应所述安装开口设置的让位开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凸部设于所述导向槽的远离所述安装开口的一侧,所述盖板具有自所述让位开口延伸的让位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让位槽相对设置,所述让位槽能供所述第二限位凸部通过。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二限位凸部,所述安装槽的槽口的对应两侧各设有一所述第一限位凸部。
CN202111351729.XA 2021-11-15 2021-11-15 可穿戴设备 Pending CN1138760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1729.XA CN113876087A (zh) 2021-11-15 2021-11-15 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1729.XA CN113876087A (zh) 2021-11-15 2021-11-15 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6087A true CN113876087A (zh) 2022-01-04

Family

ID=79018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51729.XA Pending CN113876087A (zh) 2021-11-15 2021-11-15 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7608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59386A1 (zh) * 2016-09-27 2018-04-05 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锁紧结构及智能腕表和拆装方法
CN210672315U (zh) * 2019-06-17 2020-06-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N210870155U (zh) * 2019-11-04 2020-06-30 深圳锐力时计表业有限公司 一种侧面快速装配和拆卸表带的结构
CN212938383U (zh) * 2020-09-27 2021-04-1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表带及包括该表带的穿戴设备
CN213992700U (zh) * 2020-11-28 2021-08-20 东莞得利钟表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使用的智能支付的手表
CN214258189U (zh) * 2020-11-18 2021-09-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59386A1 (zh) * 2016-09-27 2018-04-05 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锁紧结构及智能腕表和拆装方法
CN210672315U (zh) * 2019-06-17 2020-06-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N210870155U (zh) * 2019-11-04 2020-06-30 深圳锐力时计表业有限公司 一种侧面快速装配和拆卸表带的结构
CN212938383U (zh) * 2020-09-27 2021-04-1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表带及包括该表带的穿戴设备
CN214258189U (zh) * 2020-11-18 2021-09-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CN213992700U (zh) * 2020-11-28 2021-08-20 东莞得利钟表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使用的智能支付的手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80344B (zh) 快拆机构和可穿戴设备
CN113907496B (zh) 可穿戴设备
CN113229578A (zh) 一种可拆卸的连接件及可穿戴设备
CN213154452U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绑带和锁扣组件
CN111955860B (zh) 可穿戴设备
WO2021004358A1 (zh) 可穿戴设备
US20010049292A1 (en) Radiotelephone
JP2000135103A (ja) 合成樹脂製バックル
CN113876087A (zh) 可穿戴设备
CN112438467B (zh) 壳体组件与连接头的组装方法和拆卸方法
CN210015333U (zh) 安装锁合机构、壳体组合件及可穿戴设备
CN111965966A (zh) 一种穿戴设备
CN111920152A (zh) 穿戴设备
KR101825925B1 (ko) 케이스의 잠금 장치 및 이를 가지는 케이스
CN214509836U (zh) 一种表粒、表带及智能穿戴式设备
CN110081296B (zh)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锁紧装置
CN214802840U (zh) 可穿戴设备
CN112230533A (zh) 安装锁合机构、壳体组合件及可穿戴设备
CN216983879U (zh) 可穿戴设备
CN111067205A (zh) 表带组件和穿戴设备
CN216316038U (zh) 可穿戴设备
CN113995207A (zh) 可穿戴设备
CN215075962U (zh) 穿戴设备
WO2023070689A1 (zh) 可穿戴设备
CN214630452U (zh) 带体机构及可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07

Address after: 18th Floor, Building 2, Shandong Priv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Minghui International), No. 39 Shi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100 (centralized office area)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Suiy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4 Room 308, North Investment Street Service Center,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Applicant before: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