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3565A - 同频干扰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同频干扰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3565A
CN113873565A CN202010619066.4A CN202010619066A CN113873565A CN 113873565 A CN113873565 A CN 113873565A CN 202010619066 A CN202010619066 A CN 202010619066A CN 113873565 A CN113873565 A CN 1138735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erence
cell
frequency band
quasi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90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73565B (zh
Inventor
张冬晨
高鹏
李行政
周胜
张阳
邱钧
左怡民
宋心刚
汪汀岚
彭玉丽
金童
李政
方芳
任文璋
赵贝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1906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35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73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35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735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35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同频干扰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同频干扰;针对每一个准干扰邻区,获取其对应的第一RSRP测量信息和第一CRS功率信息,以及异频相邻小区的第二RSRP测量信息和第二CRS功率信息;基于每一个准干扰邻区的第一RSRP测量信息、第一CRS功率信息、及第二RSRP测量信息和第二CRS功率信息,获取每一个准干扰邻区的干扰功率相对值;确定准干扰邻区中的同频干扰邻区。本发明实施例精确识别出对干扰贡献大的4G邻区,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干扰优化工作奠定基础,并可以在抑制干扰的同时减小对频率使用的限制。

Description

同频干扰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频干扰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2575-2615MHz频段的TD-LTE与使用2515-2615MHz频段的5G 系统共存时,外场测试结果显示,在共存场景下TD-LTE(Time Division-Long Term Evolution,时分长期演进)终端会对部署在周边的5G系统的上行造成同频干扰,影响5G系统吞吐量。由于此类干扰的干扰源是TD-LTE小区内各终端,具有移动性及业务不确定性等特点,很难进行干扰源定位、排查与优化。
为了减弱干扰影响,对于受干扰严重的5G小区,目前一般采用直接关闭受扰5G小区周围2圈同频4G基站的方案,通过设置距离保护带规避此类同频干扰影响;但这种采用直接关闭受扰5G小区周围2圈同频4G基站的方案,会造成频率利用率的下降;且4G仍然是目前无线通信数据业务量承载的主要网络,关闭D频段4G小区会降低用户感知的下降。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精细化4G、5G同频组网场景下的网内干扰的识别与定位的方法,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同频干扰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频干扰定位方法,包括:
确定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
针对每一个准干扰邻区,获取其对应的第一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测量信息和第一CRS(Cell Reference Signal,小区参考信号)功率信息,以及异频相邻小区的第二RSRP测量信息和第二CRS功率信息;所述准干扰邻区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同频物理邻区;所述异频相邻小区为与所述受干扰小区共用AAU(Active AntennaUnit,有源天线处理单元)且使用D3载波的小区;
基于每一个准干扰邻区的所述第一RSRP测量信息、所述第一CRS功率信息、及所述异频相邻小区的第二RSRP测量信息和第二CRS功率信息,获取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对应的干扰功率相对值,所述干扰功率相对值用于体现所述准干扰邻区对所述受干扰小区的同频干扰贡献;
基于所有的干扰功率相对值,确定所述准干扰邻区中的同频干扰邻区。
可选地,所述基于每一个准干扰邻区的所述第一RSRP测量信息、所述第一CRS功率信息、及所述异频相邻小区的第二RSRP测量信息和第二CRS 功率信息,获取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对应的干扰功率相对值,具体包括:
针对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基于其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对应的测量报告数据 MRO(Measurement Report Original,测量报告数据),确定其对应的样本点;
针对每一个样本点,基于其测量得到的所述第一RSRP测量信息,所述第二RSRP测量信息、所述第一CRS功率信息和所述第二CRS功率信息,计算获取每一个样本点对所述受干扰小区的样本点干扰功率相对值;
针对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将其对应的所有样本点的样本点干扰功率相对值累加,得到其对应的干扰功率相对值。
可选地,所述针对每一个样本点,基于其测量得到的所述第一RSRP测量信息,所述第二RSRP测量信息、所述第一CRS功率信息和所述第二CRS 功率信息,计算获取每一个样本点对所述受干扰小区的样本点干扰功率相对值,具体包括:
应用公式
Figure RE-GDA0002631242230000021
计算获得准干扰邻区cell-Di-n内样本点k对所述受干扰小区的干扰功率相对值Intk,cell-Di-n
其中,CRScell-Di-n是所述样本点k对应的准干扰邻区的第一CRS功率信息;若所述当前干扰频段为D1,则i=1;若所述当前干扰频段为D2,则i=2,n 表示所述准干扰邻区cell-Di-n是当前干扰频段内的第n个准干扰邻区;
RSRPk,cell-Di-n是样本点k测量的对应的准干扰邻区cell-Di-n的第一RSRP 测量信息;
CRSAAU-D3是所述异频相邻小区AAU-D3的第二CRS功率信息;
RSRPk,AAU-D3是样本点k测量的所述异频相邻小区AAU-D3的第二RSRP 测量信息。
可选地,所述确定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干扰功率检测序列及当前干扰频段内所有准干扰邻区的总业务量序列;
基于所述干扰功率序列、所述干扰功率检测序列及所述总业务量序列,确定所述受干扰小区在所述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干扰功率序列、所述干扰功率检测序列及所述总业务量序列,确定所述受干扰小区在所述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具体包括:
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若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相关系数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方差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总业务量序列中所有总业务量之和大于第三预设门限值、且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均值与所述干扰功率检测序列均值相比差值高于第四预设门限值时,确定所述受干扰小区在所述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
其中,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相关系数基于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及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频段内总业务量序列获得;
其中,所述上行干扰功率序列是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每个时间间隔对应的上行干扰功率组成的序列;所述上行干扰功率检测序列包括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的最大频率对应的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在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上行干扰功率检测值组成的序列和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的最小频率对应的PRB在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上行干扰功率检测值组成的序列,所述总业务量序列是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所有准干扰邻区在每个时间间隔内的总业务量组成的序列;
其中,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包括不少于1个的所述时间间隔。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若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相关系数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方差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总业务量序列中所有总业务量之和大于第三预设门限值、且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均值与所述干扰功率检测序列均值相比差值高于第四预设门限值时,确定所述受干扰小区在所述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具体包括:
Figure RE-GDA0002631242230000041
则确定所述受干扰小区在所述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
其中,Thr1为第一预设门限值,Thr2为第二预设门限值,Thr3为第三预设门限值,Thr4为第四预设门限值;r为所述相关系数,P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C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总业务量序列,PRBmin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的最小频率对应的PRB 在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上行干扰功率检测值组成的序列;所述PRBmax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的最大频率对应的PRB在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上行干扰功率检测值组成的序列;var()为求序列方差的函数;sum()为求序列内所有值的和的函数;mean()为求序列均值的函数。
可选地,所述当前干扰频段包括频率范围为2575-2595MHz的D1频段或频率范围为2595-2615MHz的D2频段。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频干扰定位装置,包括:
确定干扰模块,用于确定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
测量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针对每一个准干扰邻区,获取其对应的第一RSRP测量信息和第一CRS功率信息,以及异频相邻小区的第二RSRP测量信息和第二CRS功率信息;所述准干扰邻区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同频物理邻区;所述异频相邻小区为与所述受干扰小区共用AAU且使用D3载波的小区;
干扰贡献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每一个准干扰邻区的所述第一RSRP测量信息、所述第一CRS功率信息、及所述异频相邻小区的第二RSRP测量信息和第二CRS功率信息,获取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对应的干扰功率相对值,所述干扰功率相对值用于体现所述准干扰邻区对所述受干扰小区的同频干扰贡献;
干扰邻区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有的干扰功率相对值,确定所述准干扰邻区中的同频干扰邻区。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提供的同频干扰定位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提供的同频干扰定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频干扰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基于可能为干扰源小区的所有4G邻小区的测量报告数据,对相邻受干扰5G 小区AAU反向开启的D3载波的测量,基于测量结果计算每一个4G邻小区对受干扰5G小区的干扰功率相对值,获得每一个4G邻小区对受干扰5G小区的同频干扰贡献,并基于所有4G邻小区的同频干扰贡献对同频干扰源小区进行定位,精确识别出对干扰贡献大的4G邻区,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干扰优化工作奠定基础;与现有的关闭5G小区周围2圈同频TD-LTE小区的方法相比,可以在抑制干扰的同时减小对频率使用的限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4G-5G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4G-5G网络中的同频干扰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同频干扰定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同频干扰定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同频干扰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从网络演进的需求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4G网络与5G网络将会协同发展。
无线通信网络中,D频段4G网络(TD-LTE系统)目前使用的频率主要包括2575-2595MHz、2595-2615MHz、2615-2635MHz这三段频率,D频段 TD-LTE系统的RRU的射频范围也主要是2575-2635MHz。根据最新的5G频率分配结果,2.6GHz频段的160MHz频率可用于部署5G或4G网络。因此对于5G覆盖区域,5G网络使用的频率范围可以为2515-2615MHz的共100MHz频段资源,同覆盖区域的TD-LTE可使用F频段、D频段、E频段或 A频段,其中D频段可以使用2615-2675MHz频段。考虑到后续率先引入5G 系统的区域为繁华区域,一般4G网络的业务量也较大,因此可以使用5G系统的AAU反向开启D频段4G的D3、D7、D8频点将是重要的4G/5G协同部署场景,D3频点由于终端的支持度较高,将优先开启使用。
5G系统部署初期主要集中在城市热点区域,相邻区域若未建设或升级 5G系统,4G网络将延用原有的频率使用方式,即使用D频段的2575-2595MHz (D1)、2595-2615MHz(D2)、2615-2635MHz(D3)这三个载波,这样以来在4G与5G网络的交叠覆盖区域,4G系统2575-2595MHz(D1)、 2595-2615MHz(D2)频段的载波将对5G系统造成同频干扰影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4G-5G网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两个4G 终端服务小区分别为eNB1和eNB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4G-5G网络中的同频干扰原理图,如图2所示,若图1中的两个4G终端服务小区使用的载波为2575-2595MHz或2595-2615MHz,终端在上行信号发射时,就会对5G 的gNB接收造成同频干扰。这种由于4G-5G网络结构导致的同频干扰问题,在覆盖交叠区域较大或者交叠区域内终端数量或业务量较大时,4G对5G的同频干扰问题会十分严重,将导致5G用户通信质量大幅下降。因此,在4G 和5G协同组网的场景下,需要根据网络应用情况,动态识别并定位干扰问题小区,进行逐小区的优化调整,保证协同组网质量。
因此在以上4G-5G系统组网应用场景下,若需要解决4G系统对5G系统的同频干扰问题,优化网络结构,提升用户感知,至少需要解决如何实现 5G系统受4G网络同频干扰的识别及如何实现在5G系统受4G网络同频干扰时,对干扰源4G小区的定位这两个问题。
对于4G-5G上行干扰类型的识别,目前业界一般采用频域波形形态分析的方法,在频段潜在干扰源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受干扰小区各PRB的频域特征识别固定类型的干扰源。如F频段TD-LTE系统PRB0-PRB99的波形特征为滚降,则判断疑似受到邻频FDD-LTE(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频分双工-长期演进)系统的杂散干扰;如D频段TD-LTE 系统PRB0-PRB99存在宽度约8M的干扰波形时,则判断疑似受到MMDS干扰(Multi-channel Microwave Distribution System,同频干扰)。
干扰识别是干扰定位与优化的关键,针对TD-LTE小区内终端对5G的上行干扰的识别问题,由于干扰源为TD-LTE小区的各终端,因此上行同频干扰波形形态与4G系统的上行资源调度算法密切相关,可能有多种频域波形形态或无固定形态,因此目前业界采用的单纯从频域维度识别此类干扰的方法无法达到较高的精度,需要综合考虑频域、时域以及业务量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干扰优化方面,为了减弱同频TD-LTE小区内终端对周边5G小区的干扰影响,目前工程上一般采用关闭5G小区周围2圈同频TD-LTE小区的方法。该方法虽然能够取得较好的干扰抑制效果,但也有很多问题,比如由于4G同频小区的关闭,会造成频率利用率的下降;且4G仍然是目前无线通信数据业务量承载的主要网络,关闭D频段4G小区会降低用户感知的下降。
从目前的网络发展情况来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2.6GHz频段5G网络与 4G网络将共存发展,因此需要提出一套精细化4G-5G同频组网场景下的网内干扰的识别与定位算法,在抑制干扰的同时减小对频率使用的限制。
为了解决前述的种种问题,本发明各实施例的主要构思是,通过综合考虑频域、时域以及业务量等多方面的因素,精确识别出受干扰5G小区在哪一频段内受到同频干扰;基于可能为干扰源小区的4G邻小区的测量报告数据,对相邻受干扰5G小区AAU反向开启的D3载波的测量,基于测量结果获得4G邻小区内终端对受干扰5G小区的同频干扰贡献,进而精确识别出对干扰贡献大的具体的4G邻区,基于识别出的对干扰贡献大的邻区进行优化调整。避免像现有技术一样只能关闭受干扰小区周围所有4G小区。
以下结合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介绍。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同频干扰定位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述,包括:
步骤300,确定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
具体地,在受干扰小区受4G邻区同频干扰时,对干扰源4G邻区的定位之前,需要确定受干扰小区受到的干扰是否为4G邻区对受干扰小区产生的同频干扰,在此过程中,也确定了受干扰小区是在哪一频段内受到的同频干扰;即确定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
步骤301,针对每一个准干扰邻区,获取其对应的第一RSRP测量信息和第一CRS功率信息,以及异频相邻小区的第二RSRP测量信息和第二CRS 功率信息;所述准干扰邻区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同频物理邻区;所述异频相邻小区为与所述受干扰小区共用AAU且使用D3载波的小区;
具体地,在确定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以后,可以基于可能为干扰源小区的准干扰邻区的测量报告数据,对相邻受干扰小区 AAU反向开启的D3载波的测量。
可以理解的是,各准干扰邻区均需要开启异频测量功能,即驻留在4G 网络的终端不仅可以测量对应服务小区的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值,也可以测量D3载波的小区的RSRP值。
可以理解的是,当前干扰频段包括频率范围为2575-2595MHz的D1频段或频率范围为2595-2615MHz的D2频段。
本实施例中,在基于可能为干扰源小区的准干扰邻区的测量报告数据,对相邻受干扰小区AAU反向开启的D3载波的测量时,首先要确定准干扰邻区及异频相邻小区。本实施例中,准干扰邻区为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同频物理邻区;异频相邻小区为与所述受干扰小区共用AAU且使用D3 载波的小区。
具体地,确定异频相邻小区时,对于受干扰小区,首先获取其经度、纬度信息,以及与该受干扰小区共AAU的使用D3载波的4G小区,即为异频相邻小区;同时获取此异频相邻小区的PCI信息(物理小区标识),记录为 IAAU-D3-PCI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受干扰小区,有且仅有一个异频相邻小区。
具体地,确定准干扰邻区时,根据4G网络工参中的经纬度信息、频点信息、频段信息,确定D1频段内距离受干扰小区一定距离d范围内的所有 2575-2595MHz频段的准干扰邻区,共有P个,记录为cell-D1-1, cell-D1-2,……,cell-D1-P。
具体地,确定准干扰邻区时,根据4G网络工参中的经纬度信息、频点信息、频段信息,确定D2频段内距离受干扰小区一定距离d范围内的所有2595-2615MHz频段的准干扰邻区,共有M个,记录为cell-D2-1、 cell-D2-2,……,cell-D2-M。
步骤302,基于每一个准干扰邻区的所述第一RSRP测量信息、所述第一 CRS功率信息、及所述异频相邻小区的第二RSRP测量信息和第二CRS功率信息,获取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对应的干扰功率相对值,所述干扰功率相对值用于体现所述准干扰邻区对所述受干扰小区的同频干扰贡献;
具体地,为了实现精确定位出对干扰贡献大的准干扰邻区,基于识别出的对干扰贡献大的准干扰邻区进行优化调整。可以基于步骤301中获得的测量结果,计算获得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对受干扰小区的干扰功率相对值,进而获得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对受干扰小区的同频干扰贡献,可以理解的是,准干扰邻区对受干扰小区的同频干扰贡献越大,则越有可能为同频干扰源。
步骤303,基于所有的干扰功率相对值,确定所述准干扰邻区中的同频干扰邻区。
具体地,在获得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对应的干扰功率相对值,即获得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对所述受干扰小区的同频干扰贡献后,可以通过对所有的干扰功率相对值进行排序等手段,从准干扰邻区中确定同频干扰邻区,作为进一步进行同频干扰优化的对象。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对所有的干扰功率相对值的处理不限于排序这一种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在定位到准干扰邻区中的同频干扰邻区后,对干扰贡献较大的一个或多个同频干扰邻区进行优化调整,例如错频、射频调整或关断,即可实现对5G小区同频干扰的抑制,提升5G小区无线链路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频干扰定位方法,通过基于可能为干扰源小区的所有4G邻小区的测量报告数据,对相邻受干扰5G小区AAU反向开启的D3 载波的测量,基于测量结果计算每一个4G邻小区对受干扰5G小区的干扰功率相对值,获得每一个4G邻小区对受干扰5G小区的同频干扰贡献,并基于所有4G邻小区的同频干扰贡献对同频干扰源小区进行定位,精确识别出对干扰贡献大的4G邻区,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干扰优化工作奠定基础;与现有的关闭5G小区周围2圈同频TD-LTE小区的方法相比,可以在抑制干扰的同时减小对频率使用的限制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基于每一个准干扰邻区的所述第一RSRP测量信息、所述第一CRS功率信息、及所述异频相邻小区的第二 RSRP测量信息和第二CRS功率信息,获取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对应的干扰功率相对值,具体包括:
针对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基于其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对应的测量报告数据 MRO,确定其对应的样本点;
具体地,对于受干扰小区,若判断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当前干扰频段上行受到了4G邻区的网内同频干扰影响,要确定干扰源邻区时,首先针对当前干扰频段内的每一个准干扰邻区,提取其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对应的测量报告数据MRO。
例如,若判断在T1-TO时间范围内,2575-2595MHz频段上行受到了4G 邻区的网内同频干扰影响,则分别提取D1频段内准干扰邻区cell-D1-1、 cell-D1-2,……,cell-D1-P在T1-TO时间段内的测量报告数据(MRO);
例如,若判断在T1-TO时间范围内,2595-2615MHz频段上行受到了4G 邻区的网内同频干扰影响,则分别提取D2频段内准干扰邻区cell-D2-1、 cell-D2-2,……,cell-D2-M在T1-TO时间段内的测量报告数据(MRO);
具体地,对于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基于其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对应的测量报告数据MRO,筛选测量报告数据中包含D3载波且PCI等于异频相邻小区 PCI信息IAAU-D3-PCI的所有样本点,对于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可以认为筛选出了K个样本点;
可以理解的是,所筛选出来的样本点可以异频测量到异频相邻小区内D3 载波频段内信号。
针对每一个样本点,基于其测量得到的所述第一RSRP测量信息,所述第二RSRP测量信息、所述第一CRS功率信息和所述第二CRS功率信息,计算获取每一个样本点对所述受干扰小区的样本点干扰功率相对值;
具体地,首先要计算获取每一个样本点对受干扰小区的样本点干扰功率相对值。
具体计算每一个样本点对受干扰小区的样本点干扰功率相对值时,首先要获取样本点所在准干扰邻区的CRS功率即第一CRS功率信息;并获取与受干扰小区共AAU的D3载波4G小区即异频相邻小区的CRS功率即第二 CRS功率信息;另外,针对每一个样本点,还需要测量其所在准干扰邻区的信号强度即第一RSRP测量信息,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CRS功率信息及信号强度RSRP测量信息的单位均为dBm。
具体地,针对每一个样本点,在获取其测量得到的第一RSRP测量信息,第二RSRP测量信息、第一CRS功率信息和第二CRS功率信息后,即可计算获得每一个样本点对所述受干扰小区的样本点干扰功率相对值。
针对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将其对应的所有样本点的样本点干扰功率相对值累加,得到其对应的干扰功率相对值。
具体地,在将所有样本点对所述受干扰小区的样本点干扰功率相对值均计算得到以后,针对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可以将其对应的所有样本点的样本点干扰功率相对值累加,得到其对应的干扰功率相对值。
具体地,采用公式
Figure RE-GDA0002631242230000121
计算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对应的干扰功率相对值;其中,若所述当前干扰频段为D1,则i=1;若所述当前干扰频段为D2,则i=2,n表示准干扰邻区cell-Di-n是当前干扰频段内的第n个准干扰邻区。
例如,若当前干扰频段为D1载波频段,对于小区cell-D1-n,其T1-TO 时间段内对受干扰小区的累计干扰功率相对值为:
Figure RE-GDA0002631242230000122
其中,Intcell-D1-n是D1频段内准干扰邻区cell-D1-n对应的干扰功率相对值,Intk,cell-D1-n是准干扰邻区cell-D1-n内第k个小区对受干扰小区的样本点干扰功率相对值。然后,可以获得每一个准干扰邻区cell-D1-1、 cell-D1-2……cell-D1-P对受干扰小区在2575-2595MHz频段内的干扰功率相对值为Intcell-D1-1,Intcell-D1-2,…,Intcell-D1-P,对Intcell-D1-1,Intcell-D1-2,…,Intcell-D1-P的干扰功率相对值从大至小排序,可确定对受干扰小区在2575-2595MHz频段内干扰严重的准干扰邻区,并可计算得到这些准干扰邻区的干扰贡献。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针对每一个样本点,基于其测量得到的所述第一RSRP测量信息,所述第二RSRP测量信息、所述第一CRS 功率信息和所述第二CRS功率信息,计算获取每一个样本点对所述受干扰小区的样本点干扰功率相对值,具体包括:
应用公式
Figure RE-GDA0002631242230000131
计算获得准干扰邻区cell-Di-n内样本点k对所述受干扰小区的干扰功率相对值Intk,cell-Di-n
其中,CRScell-Di-n是所述样本点k对应的准干扰邻区的第一CRS功率信息;若所述当前干扰频段为D1,则i=1;若所述当前干扰频段为D2,则i=2,n 表示所述准干扰邻区cell-Di-n是当前干扰频段内的第n个准干扰邻区;
RSRPk,cell-Di-n是样本点k测量的对应的准干扰邻区cell-Di-n的第一RSRP 测量信息;
CRSAAU-D3是所述异频相邻小区AAU-D3的第二CRS功率信息;
RSRPk,AAU-D3是样本点k测量的所述异频相邻小区AAU-D3的第二RSRP 测量信息。
具体地,针对每一个样本点,在获取其测量得到的第一RSRP测量信息,第二RSRP测量信息、第一CRS功率信息和第二CRS功率信息后,计算获得每一个样本点对所述受干扰小区的样本点干扰功率相对值时,可以应用公式
Figure RE-GDA0002631242230000132
计算获得准干扰邻区cell-Di-n 内样本点k对所述受干扰小区的干扰功率相对值Intk,cell-Di-n
其中,CRScell-Di-n是所述样本点k对应的准干扰邻区的第一CRS功率信息;若所述当前干扰频段为D1,则i=1;若所述当前干扰频段为D2,则i=2,n 表示所述准干扰邻区cell-Di-n是当前干扰频段内的第n个准干扰邻区;
RSRPk,cell-Di-n是样本点k测量的对应的准干扰邻区cell-Di-n的第一RSRP 测量信息;
CRSAAU-D3是所述异频相邻小区AAU-D3的第二CRS功率信息;
RSRPk,AAU-D3是样本点k测量的所述异频相邻小区AAU-D3的第二RSRP 测量信息。
例如,若当前干扰频段为D1,则应用公式
Figure RE-GDA0002631242230000141
计算D1频段内准干扰邻区 cell-D1-n样本点k对受干扰小区的干扰功率相对值Intk,cell-D1-n
若当前干扰频段为D2,则应用公式
Figure RE-GDA0002631242230000142
计算D2频段内准干扰邻区 cell-D2-n样本点k对受干扰小区的干扰功率相对值Intk,cell-D2-n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确定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干扰功率检测序列及当前干扰频段内所有准干扰邻区的总业务量序列;
基于所述干扰功率序列、所述干扰功率检测序列及所述总业务量序列,确定所述受干扰小区在所述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
具体地,综合考虑受干扰小区的干扰时域、频域特征以及周围准干扰邻区的业务量信息进行干扰识别及变化趋势拟合,可大幅提升干扰识别的准确度。因此,在判断受干扰小区是否在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同频干扰时,需要首先获取预设时间范围内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干扰功率检测序列及当前干扰频段内所有准干扰邻区的总业务量序列。
可以理解的是,干扰功率序列、所述干扰功率检测序列及所述总业务量序列可以体现受干扰小区的干扰时域特征、频域特征以及周围准干扰邻区的业务量信息特征;因此,在获取预设时间范围内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干扰功率检测序列及当前干扰频段内所有准干扰邻区的总业务量序列后,可以基于干扰功率序列、干扰功率检测序列及总业务量序列,判断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是否受到同频干扰。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基于所述干扰功率序列、所述干扰功率检测序列及所述总业务量序列,确定所述受干扰小区在所述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具体包括:
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若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相关系数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方差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总业务量序列中所有总业务量之和大于第三预设门限值、且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均值与所述干扰功率检测序列均值相比差值高于第四预设门限值时,确定所述受干扰小区在所述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
具体地,当T1-TO时间范围内,受干扰小区上行干扰功率与准干扰邻区的上行业务量相关系数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Thr1,受干扰小区的上行干扰功率时域波动性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Thr2、准干扰邻区的上行业务累计量大于第三预设门限值Thr3、受干扰小区与准干扰邻区同频PRB的干扰均值比不同频PRB的干扰均值的差值高于第四预设门限值Thr4时,可以确定在当前干扰频段内存在准干扰邻区对受干扰小区的存在同频干扰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Thr1、Thr2、Thr3、Thr4的值可以根据组网区域的实际测试数据或4G同频网内干扰识别的经验值选取,不论当前干扰频段为D1还是D2,Thr1、Thr2、Thr3、Thr4的值均保持不变。
其中,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相关系数基于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及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频段内总业务量序列获得;
具体地,可以采用公式
Figure RE-GDA0002631242230000151
获得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相关系数;其中,P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C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总业务量序列;var()为求序列方差的函数;Cov()为求序列协方差的函数,Cov(P,C)为求序列P和序列C 的协方差的函数;Sqrt()为对序列开根号的函数。
其中,所述上行干扰功率序列是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每个时间间隔对应的上行干扰功率组成的序列;所述上行干扰功率检测序列包括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的最大频率对应的PRB在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上行干扰功率检测值组成的序列PRBmax和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的最小频率对应的PRB在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上行干扰功率检测值组成的序列PRBmin,所述总业务量序列是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所有准干扰邻区在每个时间间隔内的总业务量组成的序列;
具体地,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提取T1-TO时间范围内受干扰小区在 2575-2595MHz频段、2595-2615MHz频段内的上行干扰功率值,以及 2575MHz、2595MHz以及2615MHz对应PRB的上行干扰功率检测值。如下表所示: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2575-2595MHz 2595-2615MHz 2575M 2595M 2615M
T<sub>1</sub> T<sub>2</sub> P<sub>1,1</sub> P<sub>1,2</sub> PRB<sub>1,2575</sub> PRB<sub>1,2595</sub> PRB<sub>1,2615</sub>
T<sub>2</sub> T<sub>3</sub> P<sub>2,1</sub> P<sub>2,2</sub> PRB<sub>2,2575</sub> PRB<sub>2,2595</sub> PRB<sub>2,2615</sub>
T<sub>3</sub> T<sub>4</sub> P<sub>3,1</sub> P<sub>3,2</sub> PRB<sub>3,2575</sub> PRB<sub>3,2595</sub> PRB<sub>3,2615</sub>
…… …… …… …… …… …… ……
T<sub>O-1</sub> T<sub>O</sub> P<sub>(O-1),1</sub> P<sub>(O-1),2</sub> PRB<sub>(O-1),2575</sub> PRB<sub>(O-1),2595</sub> PRB<sub>(O-1),2615</sub>
即若当前干扰频段为D1频段,则序列P=(P1,1,P2,1,P3,1,…,P(O-1),1); PRBmin=(PRB1,2575,PRB2,2575,PRB3,2575,…,PRB(O-1),2575);PRBmax=(PRB1,2595, PRB2,2595,PRB3,2595,…,PRB(O-1),2595);
若当前干扰频段为D2频段,则序列P=(P1,2,P2,2,P3,2,…,P(O-1),2); PRBmin=(PRB1,2595,PRB2,2595,PRB3,2595,…,PRB(O-1),2595);PRBmax=(PRB1,2615, PRB2,2615,PRB3,2615,…,PRB(O-1),2615)。
按同样的时间间隔,计算各频段内准干扰邻区上行的业务量总和。如下表所示: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2575-2595MHz 2595-2615MHz
T<sub>1</sub> T<sub>2</sub> C<sub>1,1</sub> C<sub>1,2</sub>
T<sub>2</sub> T<sub>3</sub> C<sub>2,1</sub> C<sub>2,2</sub>
T<sub>3</sub> T<sub>4</sub> C<sub>3,1</sub> C<sub>3,2</sub>
T<sub>O-1</sub> T<sub>O</sub> C<sub>(O-1),1</sub> C<sub>(O-1),2</sub>
即若当前干扰频段为D1频段,则序列C=(C1,1,C2,1,C3,1,…,C(O-1),1);
若当前干扰频段为D2频段,则序列C=(C1,2,C2,2,C3,2,…,C(O-1),2)。
其中,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包括不少于1个的所述时间间隔。
具体地,将预设时间范围分割为多个小的时间间隔。例如,预设时间范围可以为24小时,时间间隔可以为1小时,则预设时间范围包括24个时间间隔。
本实施例中,预设时间范围可以为24小时,或36小时等;时间间隔可以为15分钟至1小时之间的任意时长间隔。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若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相关系数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方差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总业务量序列中所有总业务量之和大于第三预设门限值、且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均值与所述干扰功率检测序列均值相比差值高于第四预设门限值时,确定所述受干扰小区在所述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具体包括:
Figure RE-GDA0002631242230000171
则确定所述受干扰小区在所述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
其中,Thr1为第一预设门限值,Thr2为第二预设门限值,Thr3为第三预设门限值,Thr4为第四预设门限值;r为所述相关系数,P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C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总业务量序列,PRBmin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的最小频率对应的PRB 在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上行干扰功率检测值组成的序列;所述PRBmax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的最大频率对应的PRB在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上行干扰功率检测值组成的序列;var()为求序列方差的函数;sum()为求序列内所有值的和的函数;mean()为求序列均值的函数。
具体地,在判断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是否受到同频干扰时,可以根据判断条件进行判断,若满足:
Figure RE-GDA0002631242230000181
则确定受干扰小区在所述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
其中,Thr1为第一预设门限值,Thr2为第二预设门限值,Thr3为第三预设门限值,Thr4为第四预设门限值;r为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相关系数,P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C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总业务量序列,PRBmin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的最小频率对应的PRB在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上行干扰功率检测值组成的序列;所述PRBmax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的最大频率对应的PRB 在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上行干扰功率检测值组成的序列;var()为求序列方差的函数;sum()为求序列内所有值的和的函数;mean()为求序列均值的函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频干扰定位方法,通过基于可能为干扰源小区的所有4G邻小区的测量报告数据,对相邻受干扰5G小区AAU反向开启的D3 载波的测量,基于测量结果计算每一个4G邻小区对受干扰5G小区的干扰功率相对值,获得每一个4G邻小区对受干扰5G小区的同频干扰贡献,并基于所有4G邻小区的同频干扰贡献对同频干扰源小区进行定位,精确识别出对干扰贡献大的4G邻区,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干扰优化工作奠定基础;与现有的关闭5G小区周围2圈同频TD-LTE小区的方法相比,可以在抑制干扰的同时减小对频率使用的限制。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同频干扰定位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4 所示,本实施例中的4G/5G协同组网场景下的同频干扰定位方法主要包括:
步骤400,确定受干扰小区;
具体地,确定一个可能受到了同频干扰的受干扰小区,作为待识别干扰源小区后进行同频干扰优化的小区;
步骤401,准干扰邻区筛选;
具体地,确定准干扰邻区时,确定D1频段内的准干扰邻区,共有P个,记录为cell-D1-1,cell-D1-2,……,cell-D1-P;确定D2频段内的准干扰邻区,共有M个,记录为cell-D2-1、cell-D2-2,……,cell-D2-M。
步骤402,判断是否受到同频邻区干扰;
具体地,综合考虑受干扰小区的干扰时域、频域特征以及周围准干扰邻区的业务量信息进行干扰识别及变化趋势拟合判断受干扰小区是否在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同频干扰;基于干扰功率序列、干扰功率检测序列及总业务量序列,判断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是否受到同频干扰。
步骤403,获取每一个准干扰邻区的测量数据报告;
具体地,若在步骤402中判断得到在T1-TO时间范围内,在 2575-2595MHz频段上行受到了准干扰邻区的网内同频干扰影响,则提取D1 频段内准干扰邻区cell-D1-1、cell-D1-2……cell-D1-P在T1-TO时间段内的测量报告数据MRO;若在步骤402中判断得到在T1-TO时间范围内,在 2595-2615MHz频段上行受到了准干扰邻区的网内同频干扰影响,则提取D2 频段内准干扰邻区cell-D2-1、cell-D2-2……cell-D2-M在T1-TO时间段内的测量报告数据MRO。
步骤404,测量样本点筛选;
具体地,在当前干扰频段内,对于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基于其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对应的测量报告数据MRO,筛选测量报告数据中包含D3载波且PCI 等于异频相邻小区PCI信息IAAU-D3-PCI的所有样本点,对于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可以认为筛选出了K个样本点。
步骤405,样本点干扰功率相对值计算;
具体地,计算每一个样本点对受干扰小区的样本点干扰功率相对值时,首先要获取样本点所在准干扰邻区的CRS功率即第一CRS功率信息;并获取与受干扰小区共AAU的D3载波4G小区即异频相邻小区的CRS功率,即第二CRS功率信息;另外,针对每一个样本点,还需要测量其所在准干扰邻区的信号强度即第一RSRP测量信息;
具体地,针对每一个样本点,在获取其测量得到的第一RSRP测量信息,第二RSRP测量信息、第一CRS功率信息和第二CRS功率信息后,计算获得每一个样本点对所述受干扰小区的样本点干扰功率相对值。
步骤406,干扰功率相对值计算;
具体地,在将所有样本点对所述受干扰小区的样本点干扰功率相对值均计算得到以后,针对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可以将其对应的所有样本点的样本点干扰功率相对值累加,得到其对应的干扰功率相对值。
步骤407,定位同频干扰源小区。
具体地,基于测量结果计算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对受干扰小区的干扰功率相对值,获得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对受干扰小区的同频干扰贡献,并基于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对受干扰小区的同频干扰贡献对同频干扰源小区进行定位。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同频干扰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确定干扰模块501,测量信息获取模块502,干扰贡献获取模块503,干扰邻区确定模块504;
其中,确定干扰模块501用于确定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
测量信息获取模块502用于针对每一个准干扰邻区,获取其对应的第一 RSRP测量信息和第一CRS功率信息,以及异频相邻小区的第二RSRP测量信息和第二CRS功率信息;所述准干扰邻区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同频物理邻区;所述异频相邻小区为与所述受干扰小区共用AAU且使用D3载波的小区;
干扰贡献获取模块503用于基于每一个准干扰邻区的所述第一RSRP测量信息、所述第一CRS功率信息、及所述异频相邻小区的第二RSRP测量信息和第二CRS功率信息,获取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对应的干扰功率相对值,所述干扰功率相对值用于体现所述准干扰邻区对所述受干扰小区的同频干扰贡献;
干扰邻区确定模块504用于基于所有的干扰功率相对值,确定所述准干扰邻区中的同频干扰邻区。
具体地,同频干扰定位装置通过确定干扰模块501确定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后,针对每一个准干扰邻区,通过测量信息获取模块502获取其对应的第一RSRP测量信息和第一CRS功率信息,以及异频相邻小区的第二RSRP测量信息和第二CRS功率信息,随后通过干扰贡献获取模块503基于每一个准干扰邻区的第一RSRP测量信息、第一CRS功率信息、及所述异频相邻小区的第二RSRP测量信息和第二CRS功率信息,获取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对应的干扰功率相对值,最后通过干扰邻区确定模块504 基于所有的干扰功率相对值,确定准干扰邻区中的同频干扰邻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频干扰定位装置,通过基于可能为干扰源小区的所有4G邻小区的测量报告数据,对相邻受干扰5G小区AAU反向开启的D3 载波的测量,基于测量结果计算每一个4G邻小区对受干扰5G小区的干扰功率相对值,获得每一个4G邻小区对受干扰5G小区的同频干扰贡献,并基于所有4G邻小区的同频干扰贡献对同频干扰源小区进行定位,精确识别出对干扰贡献大的4G邻区,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干扰优化工作奠定基础;与现有的关闭5G小区周围2圈同频TD-LTE小区的方法相比,可以在抑制干扰的同时减小对频率使用的限制。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组成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memory)601、处理器(processor)602及存储在存储器601 上并可在处理器602上运行的程序,其中,存储器601和处理器602通过通信总线6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60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确定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
针对每一个准干扰邻区,获取其对应的第一RSRP测量信息和第一CRS 功率信息,以及异频相邻小区的第二RSRP测量信息和第二CRS功率信息;所述准干扰邻区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同频物理邻区;所述异频相邻小区为与所述受干扰小区共用AAU且使用D3载波的小区;
基于每一个准干扰邻区的所述第一RSRP测量信息、所述第一CRS功率信息、及所述异频相邻小区的第二RSRP测量信息和第二CRS功率信息,获取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对应的干扰功率相对值,所述干扰功率相对值用于体现所述准干扰邻区对所述受干扰小区的同频干扰贡献;
基于所有的干扰功率相对值,确定所述准干扰邻区中的同频干扰邻区。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601中的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处理器602执行所述程序所涉及的方法流程,具体可以参将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同频干扰定位方法流程,其具体的功能和流程可以详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流程,其具体的功能和流程可以详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同频干扰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
针对每一个准干扰邻区,获取其对应的第一RSRP测量信息和第一CRS功率信息,以及异频相邻小区的第二RSRP测量信息和第二CRS功率信息;所述准干扰邻区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同频物理邻区;所述异频相邻小区为与所述受干扰小区共用AAU且使用D3载波的小区;
基于每一个准干扰邻区的所述第一RSRP测量信息、所述第一CRS功率信息、及所述异频相邻小区的第二RSRP测量信息和第二CRS功率信息,获取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对应的干扰功率相对值,所述干扰功率相对值用于体现所述准干扰邻区对所述受干扰小区的同频干扰贡献;
基于所有的干扰功率相对值,确定所述准干扰邻区中的同频干扰邻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频干扰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一个准干扰邻区的所述第一RSRP测量信息、所述第一CRS功率信息、及所述异频相邻小区的第二RSRP测量信息和第二CRS功率信息,获取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对应的干扰功率相对值,具体包括:
针对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基于其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对应的测量报告数据MRO,确定其对应的样本点;
针对每一个样本点,基于其测量得到的所述第一RSRP测量信息,所述第二RSRP测量信息、所述第一CRS功率信息和所述第二CRS功率信息,计算获取每一个样本点对所述受干扰小区的样本点干扰功率相对值;
针对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将其对应的所有样本点的样本点干扰功率相对值累加,得到其对应的干扰功率相对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频干扰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一个样本点,基于其测量得到的所述第一RSRP测量信息,所述第二RSRP测量信息、所述第一CRS功率信息和所述第二CRS功率信息,计算获取每一个样本点对所述受干扰小区的样本点干扰功率相对值,具体包括:
应用公式
Figure FDA0002562391210000011
计算获得准干扰邻区cell-Di-n内样本点k对所述受干扰小区的干扰功率相对值Intk,cell-Di-n
其中,CRScell-Di-n是所述样本点k对应的准干扰邻区的第一CRS功率信息;若所述当前干扰频段为D1,则i=1;若所述当前干扰频段为D2,则i=2,n表示所述准干扰邻区cell-Di-n是当前干扰频段内的第n个准干扰邻区;
RSRPk,cell-Di-n是样本点k测量的对应的准干扰邻区cell-Di-n的第一RSRP测量信息;
CRSAAU-D3是所述异频相邻小区AAU-D3的第二CRS功率信息;
RSRPk,AAU-D3是样本点k测量的所述异频相邻小区AAU-D3的第二RSRP测量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同频干扰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干扰功率检测序列及当前干扰频段内所有准干扰邻区的总业务量序列;
基于所述干扰功率序列、所述干扰功率检测序列及所述总业务量序列,确定所述受干扰小区在所述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频干扰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干扰功率序列、所述干扰功率检测序列及所述总业务量序列,确定所述受干扰小区在所述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具体包括:
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若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相关系数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方差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总业务量序列中所有总业务量之和大于第三预设门限值、且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均值与所述干扰功率检测序列均值相比差值高于第四预设门限值时,确定所述受干扰小区在所述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
其中,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相关系数基于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及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频段内总业务量序列获得;
其中,所述上行干扰功率序列是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每个时间间隔对应的上行干扰功率组成的序列;所述上行干扰功率检测序列包括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的最大频率对应的PRB在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上行干扰功率检测值组成的序列和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的最小频率对应的PRB在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上行干扰功率检测值组成的序列,所述总业务量序列是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所有准干扰邻区在每个时间间隔内的总业务量组成的序列;
其中,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包括不少于1个的所述时间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频干扰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若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相关系数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方差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总业务量序列中所有总业务量之和大于第三预设门限值、且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均值与所述干扰功率检测序列均值相比差值高于第四预设门限值时,确定所述受干扰小区在所述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具体包括:
Figure FDA0002562391210000031
则确定所述受干扰小区在所述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
其中,Thr1为第一预设门限值,Thr2为第二预设门限值,Thr3为第三预设门限值,Thr4为第四预设门限值;r为所述相关系数,P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干扰功率序列,C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总业务量序列,PRBmin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的最小频率对应的PRB在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上行干扰功率检测值组成的序列;所述PRBmax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的最大频率对应的PRB在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上行干扰功率检测值组成的序列;var()为求序列方差的函数;sum( )为求序列内所有值的和的函数;mean( )为求序列均值的函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频干扰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干扰频段包括频率范围为2575-2595MHz的D1频段或频率范围为2595-2615MHz的D2频段。
8.一种同频干扰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干扰模块,用于确定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受到了同频干扰;
测量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针对每一个准干扰邻区,获取其对应的第一RSRP测量信息和第一CRS功率信息,以及异频相邻小区的第二RSRP测量信息和第二CRS功率信息;所述准干扰邻区为所述受干扰小区在当前干扰频段内的同频物理邻区;所述异频相邻小区为与所述受干扰小区共用AAU且使用D3载波的小区;
干扰贡献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每一个准干扰邻区的所述第一RSRP测量信息、所述第一CRS功率信息、及所述异频相邻小区的第二RSRP测量信息和第二CRS功率信息,获取每一个准干扰邻区对应的干扰功率相对值,所述干扰功率相对值用于体现所述准干扰邻区对所述受干扰小区的同频干扰贡献;
干扰邻区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有的干扰功率相对值,确定所述准干扰邻区中的同频干扰邻区。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同频干扰定位方法的步骤。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同频干扰定位方法的步骤。
CN202010619066.4A 2020-06-30 2020-06-30 同频干扰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8735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9066.4A CN113873565B (zh) 2020-06-30 2020-06-30 同频干扰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9066.4A CN113873565B (zh) 2020-06-30 2020-06-30 同频干扰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3565A true CN113873565A (zh) 2021-12-31
CN113873565B CN113873565B (zh) 2023-07-21

Family

ID=78981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9066.4A Active CN113873565B (zh) 2020-06-30 2020-06-30 同频干扰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7356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5996A (zh) * 2022-02-24 2022-06-24 深圳市佳贤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动态识别方法
WO2023197269A1 (zh) * 2022-04-14 2023-10-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接收、发送信号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5436A (zh) * 2011-01-13 2012-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792600A (zh) * 2010-01-11 2012-11-21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信道干扰管理和扩展pdcch的系统和方法
CN105103631A (zh) * 2013-04-08 2015-11-2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对具有重叠带宽的载波执行异频测量
CN105451246A (zh) * 2014-06-28 2016-03-30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Lte网络中基于小区干扰总量的信号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7204817A (zh) * 2016-03-16 2017-09-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干扰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08243448A (zh) * 2016-12-26 2018-07-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系统内干扰强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990078A (zh) * 2017-05-31 2018-12-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Lte网络下行干扰的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46515A (zh) * 2018-11-28 2020-06-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确定干扰源小区的上行干扰贡献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4449649A (zh) * 2020-11-06 2022-05-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mro数据的干扰源定位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2600A (zh) * 2010-01-11 2012-11-21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信道干扰管理和扩展pdcch的系统和方法
CN102595436A (zh) * 2011-01-13 2012-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103631A (zh) * 2013-04-08 2015-11-2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对具有重叠带宽的载波执行异频测量
CN105451246A (zh) * 2014-06-28 2016-03-30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Lte网络中基于小区干扰总量的信号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7204817A (zh) * 2016-03-16 2017-09-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干扰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08243448A (zh) * 2016-12-26 2018-07-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系统内干扰强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990078A (zh) * 2017-05-31 2018-12-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Lte网络下行干扰的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46515A (zh) * 2018-11-28 2020-06-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确定干扰源小区的上行干扰贡献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4449649A (zh) * 2020-11-06 2022-05-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mro数据的干扰源定位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Measurement resource restrictions for UE Rx-Tx Time Difference", 《3GPP TSG-RAN WG2 #79 TDOC R2-124065》 *
ETSI MCC: "RAN4 #92 Meeting report", 《3GPP TSG-RAN WG4 MEETING #92BIS R4-1910701》 *
唐琦翔: "面向5G超密集异构网络的无线资源管理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5996A (zh) * 2022-02-24 2022-06-24 深圳市佳贤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动态识别方法
CN114665996B (zh) * 2022-02-24 2024-02-06 深圳市佳贤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动态识别方法
WO2023197269A1 (zh) * 2022-04-14 2023-10-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接收、发送信号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3565B (zh) 2023-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01956B (zh) 覆盖评估方法和装置
US9572055B2 (en) Uplink interference detection using transmission matrices
EP2630729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self-organized network
US9497676B2 (en) User equipment and measurement method
WO2010098409A1 (ja) 無線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6856608B (zh) 一种lte网络基站覆盖有效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02281574B (zh) 一种进行干扰协调的小区的确定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WO201008360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nsing available spectrum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7154829B (zh) 确定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自系统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KR101708580B1 (ko) 올모스트 블랭크 서브프레임을 구성하기 위한 디바이스 및 방법과, 이종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
CN102281575B (zh) 按时隙优先级的排序进行接入的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10636540B (zh) 一种网络上行干扰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3873565B (zh) 同频干扰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2232742B1 (en) Carrier detection
CN108540299B (zh) 一种网络故障定位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981196B (zh) 一种网络结构评估方法及装置
WO2016090841A1 (zh) 一种gsm网络切换失败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1263375B (zh) 一种volte上下行覆盖平衡判断方法及装置
CN105075318B (zh) 一种重用频谱方案中异系统干扰规避的方法和装置
Singh et al. UHF TVWS operation in Indian scenario utilizing wireless regional area network for rural broadband access
CN114142953B (zh) 信道质量测量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
CN111246515B (zh) 确定干扰源小区的上行干扰贡献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29254B (zh) Gsm退频后话音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3810926A (zh) 定位外部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
EP1718089A1 (en) A method of analysing load-dependent operational parameters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relate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