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5996A - 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动态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动态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5996A
CN114665996A CN202210171756.7A CN202210171756A CN114665996A CN 114665996 A CN114665996 A CN 114665996A CN 202210171756 A CN202210171756 A CN 202210171756A CN 114665996 A CN114665996 A CN 114665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erence
cell
neighbor cell
interference neighbor
l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17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65996B (zh
Inventor
韩留斌
粟增旺
陈继劲
贺鼎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axia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axia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axia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axia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7175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659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65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5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659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59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04W16/20Network planning tools for indoor coverage or short range network deploy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动态识别方法,通过配置UE测试干扰邻区;根据UE上报的干扰邻区,确定所述干扰邻区的干扰类型;基于干扰邻区所在的干扰类型,继续判断该干扰类型中是否存在所述干扰邻区的干扰邻区列表,若不存在,则将上报的干扰邻区的信息添加到待定BU内干扰邻区,并将待定信息发送给该干扰邻区,检查是否收到该干扰邻区的待定信息,若收到,则将该干扰邻区添加到该干扰类型的干扰邻区列表,否则继续等待;若存在,则忽略本次上报。即本发明的方案能够通过确定干扰邻区属于哪个干扰类型,从而在该干扰类型的干扰邻区列表中确定是否存在该干扰邻区,实现了干扰邻区的动态识别,为后续的干扰邻区数量的获取提供了依据。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动态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动态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5G是移动宽带业务时代,超过70%的移动业务来自室内。而室内覆盖主要有室外覆盖室内、传统无源分布式天线系统(DAS)、新型数字室分三种建设方式。
其中,室外基站兼顾室内覆盖具有网络建设快,投资成本低等优点,成为网络建设初期较为普遍的室内覆盖的形式。但是室外覆盖室内主要适用于单层面积小,建筑材质容易被无线信号穿透的单体建筑。且覆盖质量的受限因素较多,包括建筑材质,建筑结构,频率高低,容量大小需求等,难以满足大型楼宇深度覆盖要求。
因此,室外覆盖室内在面向5G演进面临新的挑战有:
一:5G频段的室内深度覆盖困难。5G采用更高的频谱以获取更宽的频带资源,然而无线信号的传播特性是其频率越高在空间传播的空间损耗以及穿透建筑物材质的穿透损耗越高,将影响其对室内深度覆盖能力。根据传播模型测算,相同距离下:2.6GHz比1.8GHz路径损耗高4.5dB左右;3.5GHz比2.6GHz路径损耗高,为2.5dB左右;
二:5G宏站的SSB(Synchronization Signal/PBCH,同步广播块)波束配置基本上决定了5G NR((New Radio,新空口))的基础覆盖。水平7/8波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SSB多波束配置方案。其优势是水平能量聚焦的窄波束、多波束在水平方向上的扫描发送可以保障水平方向上的覆盖性能达到最优,基本上和波束赋形的窄波束PDSCH((physical downlinkshare channel)业务信道的覆盖相当,彻底解决了4G LTE Massive MIMO单个宽波束广播信道覆盖差于业务信道的问题。但该方案存在局限性:用尽了协议规定的全部波束数量,一次性消耗了后续优化空间;高层空间的3D立体覆盖能力较弱,限制了对高层楼宇室内覆盖的性能。
其中,传统的无源DAS是通过耦合器、功率分配器、合路器等无源器件对RRU(Remote Radio Unit)的射频信号进行分路传输,经馈线将信号尽可能平均分配至分散安装在建筑物各个区域的每一副天线上,从而实现室内信号的均匀分布。无源DAS室分系统具有庞大的存量市场,技术成熟度高,通过合路方式易于引入多频多制式及多运营商共享等优势。5G时代如何利现有DAS以保护投资,用于中低容量覆盖场景,仍是运营商重点关注的问题。
传统无源DAS在面向5G演进面临新的挑战:
一:DAS难以通过多路改造来满足5G更大容量需求。为了满足5G更大容量的需求,传统DAS系统改造方案需要在现有DAS系统上增加更多通道来实现网络容量的进一步扩展。然而实际建设过程中,首先由于DAS系统节点种类、器件数量较多,每新增一路通道都会带来成本及工程建设量的大幅增加;其次传统DAS方案中,为了确保MIMO(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性能,要求各通道尽量平衡,更进一步加大了DAS系统5G改造的难度;最后改造时需要协调大量的站点资源及布线通道,物业沟通非常困难。因为以上种种原因,要实现满足5G容量要求的多通道DAS系统部署,难度非常大。
二:5G频段难以利用现有DAS系统。已建现网的DAS无源器件如功分器、耦合器、合路器、天线等工作频段为800M-2.7GHz,仅能支持sub3G频段,无法支持更高sub6G频段部署。5G高频信号的室内传播,除了要克服更高的空间损耗和室内隔断穿透损耗,还需要叠加更高的馈线传输损耗,如每百米1/2馈线在3.5G频段的损耗达到15dB以上,相比于1.8Ghz高出6dB,很难通过4G与5G高频直接合路达到同覆盖效果。
其中,新型数字室分采用基带单元(BU,Baseband Unit)、汇聚单元(EU,ExtendedUnit)、射频单元(RU,Remote Unit)三级架构:基带单元实现各种无线制式的协议栈,涵盖多种无线制式;汇聚单元通过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接口与基带单元连接,将IQ数据分发至远端射频单元,同时对射频单元进行PoE(Power Over Ethernet)供电;射频单元用一个RRU支持多频多模,发射功率是毫瓦级别,可以靠近用户安装。
新型数字室分系统的多个小区使用同频组网时,由于室内场景的独特性、室分系统部署差异、数字室分系统的小区规格数量不同,会面临不同类型的同频干扰小区与小区数量。室分系统面临的不同类型的同频干扰以及干扰邻区数量需要有针对性的干扰协调方案,才能使室分系统获得最佳的业务体验。
而传统的同频干扰小区识别方法,一方面未对数字室分的同频干扰小区类型及各干扰小区类型的小区数量进行识别。另一方面新型数字室分系统中由于用户数少,移动性较差,单纯以检测到邻区作为是否存在邻区干扰的依据会造成实际上终端未收到邻区干扰却判决为干扰邻区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动态识别方法,用以解决对于新型数字室分系统中的同频干扰小区识别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动态识别方法,包括:配置UE测试干扰邻区;
根据UE上报的干扰邻区,确定所述干扰邻区的干扰类型;
基于干扰邻区所在的干扰类型,继续判断该干扰类型中是否存在所述干扰邻区的干扰邻区列表,若不存在,则将上报的干扰邻区的信息添加到待定BU内干扰邻区,并将待定信息发送给该干扰邻区,检查是否收到该干扰邻区的待定信息,若收到,则将该干扰邻区添加到该干扰类型的干扰邻区列表,否则继续等待;若存在,则忽略本次上报。
进一步地,所述干扰类型包括室分系统内BU内干扰、室分系统内BU间干扰、室分系统外部干扰。
进一步地,统计干扰类型中的干扰邻区列表中的小区数量作为干扰邻区数量。
进一步地,根据UE上报的干扰邻区,判断所述干扰邻区是否属于BU内小区;
若属于,则继续判断本小区系统内BU内干扰邻区列表是否已存在该干扰邻区,若不存在,则将新上报干扰邻区信息添加到待定BU内干扰邻区,并将待定信息发送给该干扰邻区,检查是否收到该干扰邻区的待定信息,若已收到则将该邻区添加到BU内干扰邻区列表,否则继续等待;若存在,则忽略本次上报;
若不属于本BU内小区,则:
继续判断干扰邻区是否属于室分系统内不同BU的小区;若属于则继续判断本小区室分系统内不同BU的干扰邻区列表是否已存在该邻区,若不存在,则将新上报干扰邻区信息添加到待定的室分系统内不同BU干扰邻区,并将待定信息发送给该干扰邻区,检查是否收到该干扰邻区的待定信息,若已收到则将该邻区添加到室分系统内不同BU干扰邻区列表,否则继续等待;若已存在室分系统内不同BU的干扰邻区列表中,则忽略本次上报;若不属于室分系统内BU的小区,则:
继续判断本小区室分系统外部的干扰邻区列表是否已存在该邻区,若不存在,则将新上报干扰邻区信息添加到系统外部干扰邻区列表中,若存在,则忽略本次上报。
进一步地,所述待定信息为干扰邻区的小区标识,所述小区标识采用NCGI标识符。
进一步地,所述干扰邻区列表包括NCGI标识符。
进一步地,当数字室分系统一个BU对应N个小区,则该小区的BU内干扰邻区数量为N-1,N≥1。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方案能够通过确定干扰邻区属于哪个干扰类型,从而在该干扰类型的干扰邻区列表中确定是否存在该干扰邻区,实现了干扰邻区的动态识别,为后续的干扰邻区数量的获取提供了依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动态识别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两种干扰类型对应的小区标识列表;
图3为本发明的邻区状态转换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三种干扰类型对应的小区标识列表;
图5为本发明的三种干扰类型对应的干扰邻区列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方案,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个实施例”或“另一个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识别方法,提出使用相邻小区内的RRC Connect用户均检测到来自彼此的邻区干扰作为判决干扰邻区的依据,用于动态识别不同室内覆盖场景及室分系统规格下的同频干扰小区数量及干扰小区类型等信息。
具体地,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如图1所示:
配置UE测试干扰邻区;
根据UE上报的干扰邻区,确定所述干扰邻区的干扰类型;
基于干扰邻区所在的干扰类型,继续判断该干扰类型中是否存在所述干扰邻区的干扰邻区列表,若不存在,则将上报的干扰邻区的信息添加到待定BU内干扰邻区,并将待定信息发送给该干扰邻区,检查是否收到该干扰邻区的待定信息,若收到,则将该干扰邻区添加到该干扰类型的干扰邻区列表,否则继续等待;若存在,则忽略本次上报。
下面以基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小区为例,对本发明的同频干扰邻区的识别方法进行具体介绍:
本实施例中,将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干扰小区类型划分为三种类型:室分系统内BU内干扰、室分系统内BU间干扰、室分系统外部干扰。
其中,不同的干扰类型对应不同的小区标识列表,如BU内小区标识列表、不同BU间小区标识列表,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图2中BU内邻区列表包括NCGI1、NCGI2、NCGI3和NCGI4的小区标识符。图4中,两种干扰类型的邻区列表包括BU内邻区列表和BU间邻区列表,其中BU内邻区列表包括NCGI1、NCGI2、NCGI3和NCGI4的小区标识符,而BU间邻区列表包括BU1邻区列表和BU2邻区列表,每个邻区列表中又包括4个小区标识符。图5中,三种干扰类型的邻区列表包括BU干扰邻区列表、BU间干扰区列表和系统外部干扰邻区列表。需要说明的是,数字室分系统的BU(基带单元)常见规格包括2个2T2R小区、4个2T2R小区,2个4T4R小区,可见,BU内最大包含2个或4个小区。BU内小区标识列表和BU间小区标识列表的数量限制为当前BU规格支持的小区数量。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同频干扰邻区动态识别方法如下:
首先,添加不同的干扰类型,并初始化本小区三种不同的干扰类型的干扰小区数量均为0。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室分场景容量较小,仅需要一个BU就可覆盖,比如一栋独立楼宇。有些室分场景一栋建筑虽然需要多个BU覆盖,但多个BU重叠覆盖区域有墙体、楼板等隔开,干扰较小;或者多个BU间无Xn连接,或者多个BU间虽然有Xn连接,但是不支持多BU间的ICIC(Inter 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小区间干扰协调)处理。这些室分场景仅需要识别出本BU内干扰邻区和非BU内干扰邻区即可。
其次,配置UE(用户设备)测试干扰邻区;然后,当UE上报干扰邻区后,判断干扰邻区是否属于本BU内小区。若属于则继续判断本小区系统内BU内干扰邻区列表是否已存在该邻区,若不存在,则将新上报干扰邻区信息添加到待定BU内干扰邻区,并将待定信息发送给该干扰邻区,检查是否收到该干扰邻区的待定信息,若已收到则将该邻区添加到BU内干扰邻区列表,否则继续等待;若已存在BU内干扰邻区列表中,则忽略本次上报;若不属于本BU内小区,则:
继续判断干扰邻区是否属于室分系统内不同BU的小区。若属于则继续判断本小区室分系统内不同BU的干扰邻区列表是否已存在该邻区,若不存在,则将新上报干扰邻区信息添加到待定的室分系统内不同BU干扰邻区,并将待定信息发送给该干扰邻区,检查是否收到该干扰邻区的待定信息,若已收到则将该邻区添加到室分系统内不同BU干扰邻区列表,否则继续等待;若已存在室分系统内不同BU的干扰邻区列表中,则忽略本次上报;若不属于室分系统内BU的小区,则:
继续判断本小区室分系统外部的干扰邻区列表是否已存在该邻区,若不存在,则将新上报干扰邻区信息添加到系统外部干扰邻区列表中,若存在,则忽略本次上报。
至此,统计三种干扰类型的邻区列表中的小区数量作为干扰邻区数量。
上述步骤中的干扰邻区信息、待定信息为一种该干扰邻区的小区标识信。
上述步骤中,将待定信息添加到邻区列表后,启动定时器,有新的UE上报同一小区后重启定时器。定时器超时后删除该邻区,并向该邻区发送删除邻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中是根据确定的干扰类型,进而判断干扰邻区属于哪个干扰类型下的邻区,进而统计三种干扰类型对应的小区数量,将其作为干扰邻区数量。可见,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动态识别数字室分系统内小区的同频干扰干扰类型和干扰小区数量,可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差异化的同频干扰协调ICIC。
当干扰类型为两种干扰类型,即包括本BU内干扰,其他干扰类型:
以本BU支持2小区为例,使用NCGI(NR Cell Global Identifier)来作为小区标识,2小区的NCGI分别为{1,2};也可以使用PCI(Physical Cell Identifier,物理小区标识)。
以NCGI=1的小区为例,来说明干扰类型及干扰数量的维护。配置UE测报干扰小区,可以配置A3,每5s上报一次,A3 offset设置-6dB,配置UE上报NCGI;也可以配置其他上报类型、上报周期、上报门限,也可以不配置UE上报NCGI,而使用PCI识别小区,或其他上报事件如A4、A5。
当UE上报干扰邻区NCGI=2,则判断本小区(NCGI=1)是否已经有BU内干扰邻区NCGI=2,如果已经有则忽略本次上报,如果无则按照设定策略判断是否加入邻区列表,若是则将NCGI=2加入到BU内干扰邻区列表,BU内干扰邻区数量为1。
其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设定策略为:
本小区有UE测报某邻区后,该邻区在本小区是干扰邻区待定状态,本小区会给该邻区发送干扰邻区待定通知,通知邻区自己已经把它加入干扰待定状态。
本小区将某邻区加入干扰邻区待定状态后,会检查是否已经收到过该邻区的干扰邻区待定通知,若已经收到,则本小区将该邻区加入干扰邻区列表。若一直未接收通过定时器超时机制删除待定状态。
本小区删除干扰邻区关系后,向该邻区发送删除干扰邻区关系通知,通知该邻区自己已经删除了与它的干扰邻区关系。若本小区接收到邻区的删除干扰邻区关系通知,则删除任何与该邻区的待定或干扰邻区列表状态,回到无邻区关系状态。
当UE上报干扰邻区NCGI=3,不在BU内小区NCGI列表内,则判断本小区(NCGI=1)的其他类型干扰是否已经有干扰邻区NCGI=3,如果已经有则忽略本次上报,如果无则将NCGI=3加入到其他类型干扰邻区列表,其他类型干扰邻区数量加1。
BU内干扰情况可以进一步利用作为ICIC优化的参考信息。对于BU仅支持一个小区规格,不需要采用BU内部的ICIC处理。对于BU支持两个小区规格,若实际部署通过UE测报发现有同频邻区的情况,才进行BU内部的2小区的ICIC处理;若无UE上报BU内干扰小区,则BU内部不进行ICIC处理。其他规格依次类推。
其他干扰邻区信息可以作为告警信息,或者log打印,作为网规网优方面的参考信息。
当干扰类型为三种干扰类型,包括本BU内干扰,系统内BU间干扰,系统外部干扰:
本BU内小区列表,以本BU支持4小区为例,使用NCGI来作为小区标识,4小区的NCGI分别为{5,10,11,20};系统内各BU小区列表,BU1小区NCGI列表{1,4,7,8};BU2小区NCGI列表{2,3}。
综上,数字室分系统一个BU对应一个小区,则该小区无BU内干扰邻区;
数字室分系统一个BU对应2个小区,则该小区的BU内干扰邻区数量可能有2个;
数字室分系统一个BU对应4个小区,则该小区的BU内干扰邻区数量可能有4个;
数字室分系统一个BU对应N个小区,则该小区的BU内干扰邻区数量可能有N-1个。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先后顺序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且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动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UE测试干扰邻区;
根据UE上报的干扰邻区,确定所述干扰邻区的干扰类型;
基于干扰邻区所在的干扰类型,继续判断该干扰类型中是否存在所述干扰邻区的干扰邻区列表,若不存在,则将上报的干扰邻区的信息添加到待定BU内干扰邻区,并将待定信息发送给该干扰邻区,检查是否收到该干扰邻区的待定信息,若收到,则将该干扰邻区添加到该干扰类型的干扰邻区列表,否则继续等待;若存在,则忽略本次上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动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类型包括室分系统内BU内干扰、室分系统内BU间干扰、室分系统外部干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动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统计干扰类型中的干扰邻区列表中的小区数量作为干扰邻区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动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UE上报的干扰邻区,判断所述干扰邻区是否属于BU内小区;
若属于,则继续判断本小区系统内BU内干扰邻区列表是否已存在该干扰邻区,若不存在,则将新上报干扰邻区信息添加到待定BU内干扰邻区,并将待定信息发送给该干扰邻区,检查是否收到该干扰邻区的待定信息,若已收到则将该邻区添加到BU内干扰邻区列表,否则继续等待;若存在,则忽略本次上报;
若不属于本BU内小区,则:
继续判断干扰邻区是否属于室分系统内不同BU的小区;若属于则继续判断本小区室分系统内不同BU的干扰邻区列表是否已存在该邻区,若不存在,则将新上报干扰邻区信息添加到待定的室分系统内不同BU干扰邻区,并将待定信息发送给该干扰邻区,检查是否收到该干扰邻区的待定信息,若已收到则将该邻区添加到室分系统内不同BU干扰邻区列表,否则继续等待;若已存在室分系统内不同BU的干扰邻区列表中,则忽略本次上报;若不属于室分系统内BU的小区,则:
继续判断本小区室分系统外部的干扰邻区列表是否已存在该邻区,若不存在,则将新上报干扰邻区信息添加到系统外部干扰邻区列表中,若存在,则忽略本次上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动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定信息为干扰邻区的小区标识,所述小区标识采用NCGI标识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动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邻区列表包括NCGI标识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动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数字室分系统一个BU对应N个小区,则该小区的BU内干扰邻区数量为N-1,N≥1。
CN202210171756.7A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动态识别方法 Active CN1146659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1756.7A CN114665996B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动态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1756.7A CN114665996B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动态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5996A true CN114665996A (zh) 2022-06-24
CN114665996B CN114665996B (zh) 2024-02-06

Family

ID=82028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1756.7A Active CN114665996B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动态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65996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4066A (zh) * 2009-01-19 2010-07-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邻区类型设置系统和方法、用户设备邻区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2264075A (zh) * 2010-05-27 2011-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长期演进下行系统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US20140119319A1 (en) * 2011-07-13 2014-05-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active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US20160249227A1 (en) * 2013-10-30 2016-08-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eliminating inter-system neighbor cell interference
US20170331670A1 (en) * 2016-05-13 2017-11-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Architecture,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9511125A (zh) * 2018-11-15 2019-03-22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无线网络中识别邻区干扰与异系统干扰的方法
CN109714787A (zh) * 2017-10-25 2019-05-0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干扰信号协调方法及装置
WO2019237801A1 (zh) * 2018-06-13 2019-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设备、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200314863A1 (en) * 2019-03-26 2020-10-01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Method of Reducing Up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2615802A (zh) * 2020-12-18 2021-04-06 深圳市佳贤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5g通信基站上行底噪和干扰抑制系统及方法
CN113873565A (zh) * 2020-06-30 2021-12-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同频干扰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4066A (zh) * 2009-01-19 2010-07-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邻区类型设置系统和方法、用户设备邻区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2264075A (zh) * 2010-05-27 2011-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长期演进下行系统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US20140119319A1 (en) * 2011-07-13 2014-05-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active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US20160249227A1 (en) * 2013-10-30 2016-08-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eliminating inter-system neighbor cell interference
US20170331670A1 (en) * 2016-05-13 2017-11-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Architecture,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9714787A (zh) * 2017-10-25 2019-05-0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干扰信号协调方法及装置
WO2019237801A1 (zh) * 2018-06-13 2019-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法、设备、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511125A (zh) * 2018-11-15 2019-03-22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无线网络中识别邻区干扰与异系统干扰的方法
US20200314863A1 (en) * 2019-03-26 2020-10-01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Method of Reducing Up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3873565A (zh) * 2020-06-30 2021-12-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同频干扰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15802A (zh) * 2020-12-18 2021-04-06 深圳市佳贤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5g通信基站上行底噪和干扰抑制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林二维;: "TD-LTE多邻区同频干扰问题研究", 广东通信技术, no. 05 *
梁童;赵培;胡凯;: "基于新型覆盖设备的室内定位关键技术", 电信科学, no. 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5996B (zh) 202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shii et al. A novel architecture for LTE-B: C-plane/U-plane split and phantom cell concept
US11336412B2 (e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182751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of spectrum utilization in a wireless cellular environment
US9578598B2 (en)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performed by a network node for controlling connectivity of a radio resource unit to a base band unit
CN101820683A (zh) 干扰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US911333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40022925A1 (en) L1/l2-centric mobility - neighbour cell measurements
CN103220703A (zh) 无线资源管理的测量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220225122A1 (en) Radio broadcast beam coverage enhanc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172414B2 (en) Coordinated cell determining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CN104469891A (zh) 选择中继节点的施主小区基站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US20200045561A1 (en) Small cell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998441A (zh) 一种动态协作的方法和系统、一种数据交换设备
WO2017084485A1 (zh) 一种系统广播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Wang et al. Fixed frequency reuse for lte-advanced systems in local area scenarios
CN102378259B (zh)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上行干扰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4665996B (zh) 一种适用于数字室分系统的同频邻区动态识别方法
Oyama et al. Load-balancing techniques for 5G millimeter-wave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KR20140080746A (ko) 협력 반송파 집성 방법 및 장치
CN103249150A (zh) 一种下行导频配置方法及基站及移动终端
EP2846575B1 (en) Method for Installing a base st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117732A1 (ko) 이동통신 서비스를 위한 핸드오버 방법
US20220408386A1 (en) Communication node and method of output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the same
Wu et al.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with power adjusted beam switching
CN112333811B (zh) 一种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发送功率配置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101, building C4, Zone C, Fuhai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Zhanche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Jiax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101, building C4, Zone C, Fuhai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Zhanche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Jiaxia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