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66400B - 快速毒检方法、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及分布式毒检系统 - Google Patents

快速毒检方法、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及分布式毒检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66400B
CN113866400B CN202111178153.1A CN202111178153A CN113866400B CN 113866400 B CN113866400 B CN 113866400B CN 202111178153 A CN202111178153 A CN 202111178153A CN 113866400 B CN113866400 B CN 1138664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toxicity
test paper
visual effect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781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66400A (zh
Inventor
金伟
张德军
聂礼艳
王海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Nano Diagnosis For Health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Nano Diagnosis For Health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Nano Diagnosis For Health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Nano Diagnosis For Health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7815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664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66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640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9591 priority patent/WO202305683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664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64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2Use of compounds or compositions for colorimetric, spectrophotometric or fluorometric investigation, e.g. use of reagent paper and including single- and multilayer analy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871Communications between instruments or with remote terminal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10Detection; Monitor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毒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快速毒检方法、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及分布式毒检系统。所述快速毒检方法包括:提供毒检模型,所述毒检模型用于根据检测试纸的视觉效果变化情况判断待检样品的含毒量是否超出临界值;使所述待检样品与所述检测试纸反应;在所述检测试纸充分反应之前,获取所述检测试纸的实测视觉效果变化情况;结合所述实测视觉效果变化情况与所述毒检模型,初步判断所述待检样品的含毒量是否超出临界值。本发明提供的快速毒检方法、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及分布式毒检系统,能有效缩减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进而降低普检难度。

Description

快速毒检方法、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及分布式毒检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毒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毒检方法、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及分布式毒检系统。
背景技术
吸毒检测装置可以分为快速毒检装置和精检装置。其中,快速毒检装置一般通过检测试纸进行检测,虽然检测精度不高,但是体积小巧且检测速度较快,具有便于携带的优点,例如验毒棒等;精检装置一般设有离心机或者元素检测仪等体积较大的设备,虽然检测精度较高,但体积较大、设备笨重,难以携带作业,例如尿液检验装置、血液检验装置、毛发检验装置、汗液检验装置、唾液检验装置以及肾功能检验装置等。
在对特定场所进行检查时,监管人员一般需要对所有人均进行吸毒检查(普检),检查时间过长容易造成场面混乱,极大地增加了普检的难度。因此,目前监管人员一般使用快速毒检装置对被检人员进行普检。
以验毒棒为例,目前使用快速毒检装置的检测过程如下:
①被检人员将验毒棒放入口中,作为待检样品的唾液经验毒棒上的贯穿孔浸润到检测试纸上,然后与检测试纸发生反应;
②若被检人员吸服了毒品,检测试纸就会逐渐发生变色或者产生荧光灯视觉效果变化;
③大致3min后,检测试纸才能和唾液充分反应,此时监管人员查看检测试纸的视觉效果变化情况即可判断被检人员是否吸服了毒品。
目前使用的毒检装置完成吸毒检测普遍需要5min以上,虽然较精检装置的检测速度快,但当需要对大量的被检人员进行普检时,该检查速度仍难以满足要求。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吸毒检测方法进行改进,以进一步缩减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本背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被包括用于增强本公开内容的背景的理解,且因此可包含不形成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当前已经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毒检方法、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及分布式毒检系统,能有效缩减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进而降低普检难度。
为达以上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毒检方法,包括:
提供毒检模型,所述毒检模型用于根据检测试纸的视觉效果变化情况判断待检样品的含毒量是否超出临界值;
使所述待检样品与所述检测试纸反应;
在所述检测试纸充分反应之前,获取所述检测试纸的实测视觉效果变化情况;
结合所述实测视觉效果变化情况与所述毒检模型,初步判断所述待检样品的含毒量是否超出临界值。
可选的,所述提供毒检模型,所述毒检模型用于根据检测试纸的视觉效果变化情况判断待检样品的含毒量是否超出临界值包括:
制备含毒量为临界值的标定样品;
使标定样品与标定试纸反应,获取整个反应过程中若干时刻下标定试纸的视觉效果强度,并计算得到与各视觉效果强度相应的视觉效果强度变化速率;
绘制表征标定试纸的视觉效果强度变化速率与视觉效果强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的毒检临界曲线。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检测试纸充分反应之前,获取所述检测试纸的实测视觉效果变化情况包括:
在待检样品与检测试纸充分反应前的指定时间段内,获取若干时刻下检测试纸的视觉效果强度,并计算得到与各视觉效果强度相应的视觉效果强度变化速率;
绘制表征检测试纸的视觉效果强度变化速率与视觉效果强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实测曲线。
可选的,所述指定时间段的起点为检测试纸开始反应的时刻。
可选的,所述结合所述实测视觉效果变化情况与所述毒检模型,初步判断所述待检样品的含毒量是否超出临界值具体为:
根据所述毒检临界曲线和所述实测曲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初步判断所述待检样品的含毒量是否超出临界值。
可选的,所述结合所述实测视觉效果变化情况与所述毒检模型,初步判断所述待检样品的含毒量是否超出临界值之后,还包括:
对被初步判断为待检样品的含毒量超出临界值的被检人员进行检测精度更高的复检。
可选的,所述对被初步判断为待检样品的含毒量超出临界值的被检人员进行检测精度更高的复检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被检人员过往的吸毒记录。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被检人员过往的吸毒记录之后,还包括:
对吸毒记录进行更新。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包括:
插拔式毒检卡,用于使待检样品与检测试纸反应;
便携终端,用于:
提供毒检模型,所述毒检模型用于根据检测试纸的视觉效果变化情况判断待检样品的含毒量是否超出临界值;
在所述检测试纸充分反应之前,获取所述检测试纸的实测视觉效果变化情况;
结合所述实测视觉效果变化情况与所述毒检模型,初步判断所述待检样品的含毒量是否超出临界值。
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毒检系统,包括中枢装置和若干上述的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
所述中枢装置设有精检装置,所述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和所述精检装置均用于吸毒检测,其中,所述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的检测速度快于所述精检装置,且所述精检装置的检测精度高于所述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毒检方法、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及分布式毒检系统,提供毒检模型后,就可以将检测试纸的视觉效果变化获取时间提前,进而缩短检测时间和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快速毒检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实测曲线落入阳性区域时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毒检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插拔式毒检卡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提供的下壳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提供的取样器和壳体的插接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提供的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毒检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中:
100、插拔式毒检卡;200、便携终端;300、中枢装置;
1、壳体;101、上壳;1011、观察窗;102、下壳;1021、试纸槽;1022、引流挡板;103、检测腔;104、壳插槽;105、第一限位凸台;106、挤压凸台;107、倾斜通道;108、第二限位凸台;1081、过板缺口;109、缓冲空间;
2、取样器;201、纤维束;202、手持部;203、卡板;
3、检测试纸;
4、信息采集单元;
5、数据处理单元;
6、端侧输出装置;
7、端插槽;
8、枢插槽;
9、电源供应系统;
10、信息录入模块;
11、第一存储器;
12、数据查找模块;
13、精检装置;
14、第二存储器;
15、更新模块;
16、毒检临界曲线;
17、阳性区域;
18、阴性区域;
19、实测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此外,术语“长”“短”“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快速毒检方法,适用于监管人员对被检人员进行吸毒检测的应用场景,首先将检测试纸的视觉效果变化获取时间提前,进而缩短检测时间;然后对初步判断为吸毒的被检人员进行复检,以降低误判风险。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快速毒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S70。
S10:提供毒检模型,所述毒检模型用于根据检测试纸的视觉效果变化情况判断待检样品的含毒量是否超出临界值。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可以采取步骤S101~S104获取毒检模型:
S101:查找相关法律或者文件规定的含毒量的临界值;其中,样品的含毒量在该临界值以上则认定为吸服了毒品,样品的含毒量低于该临界值则认定为未吸服毒品;
S102:制备含毒量为临界值的标定样品;
S103:使标定样品与标定试纸反应,获取整个反应过程中若干时刻下标定试纸的视觉效果强度,并计算得到与各视觉效果强度相应的视觉效果强度变化速率;
S104:绘制表征标定试纸的视觉效果强度变化速率与视觉效果强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的毒检临界曲线16。
一般地,随着反应时间的加长,标定试纸与毒品发生反应后视觉效果强度(荧光强度或者颜色深度)会发生变化,且变化速度也随时间推移而改变。
以标定试纸为竞争免疫层析法所用的荧光试纸为例,标定试纸与标定样品发生反应后,开始时标定试纸的视觉效果强度变化速率较快,例如,标定试纸的荧光强度从一个较低的数值快速攀升至较高的数值,即,荧光强度的变化速率较大;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标定试纸的视觉效果强度变化速率逐渐减缓,即,标定试纸的荧光强度虽然越来越大,但荧光亮度的提升速率却越来越低;最后,直到标定试纸的荧光强度基本不变,即荧光亮度的提升速率几乎等于零时,即可认为标定试纸已经和标定样品充分反应。一般地,从标定试纸开始反应到充分反应,需要3min左右。
可以自标定样品与检测试纸发生反应开始,每隔0.1s~0.3s就对标定试纸的荧光强度进行检测,直至充分反应,此时可以得到开始反应后各时刻对应的荧光强度,根据各荧光强度计算各时刻对应的荧光强度变化速率,然后以荧光强度为横坐标(X轴)、以荧光强度的下降速率为纵坐标(Y轴),就可以在直角坐标系上绘制得到一系列离散点,根据各离散点计算得到拟合曲线,该拟合曲线记为毒检临界曲线16。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毒检临界曲线16用于表征在标定样品的含毒量为临界值时,标定试纸的视觉效果变化速率(荧光强度变化速率)随视觉效果强度(荧光强度)的改变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毒检临界曲线16上以及所述毒检临界曲线16下方的区域均为阳性区域17,所述毒检临界曲线16上方的区域为阴性区域18。于一些其它的实施例中,若标定试纸为普通免疫层析法所用的荧光试纸,则所述毒检临界曲线16上以及所述毒检临界曲线16上方的区域均为阳性区域17,所述毒检临界曲线16下方的区域为阴性区域18。
可选的,可以通过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等方法进一步优化毒检临界曲线16的精度。
S20:获取被检人员的待检样品,并使所述待检样品与检测试纸反应。
需要说明的是,标定试纸和检测试纸的功能和组成成分等是相同的,只是为了在描述上进行区分以便理解,所以记载了不同的名称。
本发明中,待检样品可以是被检人员的唾液或者血液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S30:在所述检测试纸充分反应之前,获取所述检测试纸的实测视觉效果变化情况。
可选的,采用步骤S301和S302获取所述检测试纸的实测视觉效果变化情况:
S301:在待检样品与检测试纸充分反应前的指定时间段内,获取若干时刻下检测试纸的视觉效果强度,并计算得到与各视觉效果强度相应的视觉效果强度变化速率;
S302:绘制表征检测试纸的视觉效果强度变化速率与视觉效果强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实测曲线19。
传统的吸毒检测方法均会等到检测试纸充分反应之后再进行视觉效果参数的获取和比较,故检测时间至少需要5min。本实施例提供的快速毒检方法与传统的吸毒检测方法的重要区别在于,在所述检测试纸充分反应之前就进行视觉效果参数的以及比较,一般只需要60s不到就可以得到判断结果,进而极大地缩减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以检测试纸为竞争免疫层析法所用的荧光试纸为例,步骤S30的细化操作如下:
自检测试纸与待检样品开始反应后指定时间段内,例如在开始反应后的前10s内,每隔0.5s~2s就对检测试纸的荧光强度进行检测,进而得到该指定时间段内各时刻对应的荧光强度,根据各荧光强度计算各时刻对应的荧光强度变化速率,然后以荧光强度为横坐标(X轴)、以荧光强度的下降速率为纵坐标(Y轴),就可以在直角坐标系上绘制得到一系列离散点,根据各离散点计算得到拟合曲线,该拟合曲线记为实测曲线19。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含毒量所需的指定时间段不同,当含毒量较高时,一般在开始反应后的前10s即可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判断;当含毒量较低时,大概需要将指定时间段延长至反应后的前50s内。总体而言,一般反应后50s内就能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判断。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实测曲线19用于表征对待检样品进行检测时,检测试纸的视觉效果变化速率(荧光强度变化速率)随视觉效果强度(荧光强度)的改变情况。
S40:结合所述实测视觉效果变化情况与所述毒检模型,初步判断所述待检样品的含毒量是否超出临界值。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所述毒检临界曲线16和所述实测曲线19的相对位置关系,即可初步判断所述待检样品的含毒量是否超出临界值。具体地,若实测曲线19落入阳性区域17,则初步判断含毒量超出临界值,即,所述被检人员吸服了毒品;若实测曲线19落入阴性区域18,则初步判断含毒量未超出临界值,即,所述被检人员未吸服毒品。
S50:对被初步判断为待检样品的含毒量超出临界值的被检人员进行检测精度更高的复检。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步骤进行的初步检测使用的主要检测工具为检测试纸,虽然检测速度较快,但精度较一些尿液检验装置、血液检验装置、毛发检验装置、汗液检验装置、唾液检验装置或者肾功能检验装置等精检装置低。因此,为了尽量降低误检风险,可以增设复检操作。
S60:获取所述被检人员过往的吸毒记录。
一般地,监管部门一直以来所做的所有吸毒检测的检测结果都会被记录,并形成记录有所有曾经被检测的被检人员的吸毒史的吸毒记录。一般地,吸毒记录可以包含姓名、身份证号码、年龄、性别、相貌、指纹、身高、体重、籍贯、首次被发现吸毒的时间以及被发现吸毒的次数等信息。若过去并无吸毒史,则该被检人员的吸毒纪录为空。
获取所述被检人员过往的吸毒记录,若发现所述被检人员存在吸毒史,则应该对其加强戒备。
S70:根据初检结果和/或复检结果对所述吸毒记录进行更新。
持续更新吸毒纪录,避免信息滞后或断更。
本实施例提供的快速毒检方法,在检测试纸充分反应之前就获取检测试纸的实测视觉效果变化情况,并作出含毒量是否超标的初步判断,进而可以大幅缩减初步检测时的检测时间,甚至可以做到1min内就完成检测,具有重大的推广价值。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布式毒检系统,可用于执行实施例一提供的快速毒检方法,二者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分布式毒检系统适用于监管人员对被检人员进行吸毒检测的应用场景,首先使用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对被检人员进行检测,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将判断时间提前进而缩短检测时间;若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的检测结果是被检人员吸服了毒品,则把被检人员带到中枢装置处进行精度更高的复检,进而降低误判风险。
参见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毒检系统包括中枢装置300和若干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其中,所述中枢装置300设有若干枢插槽8,每一所述枢插槽8供一所述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插入。
参见图7,本实施例提供的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包括插拔式毒检卡100和便携终端200。
其中,参见图4,所述插拔式毒检卡100包括用于获取待检样品的取样器2、与所述取样器2插拔连接的壳体1以及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检测试纸3;所述检测试纸3用于与所述待检样品反应。所述便携终端200与所述插拔式毒检卡100可拆卸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检测试纸3的视觉变化情况,并根据所述视觉变化情况生成检测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用于放置检测试纸3的检测腔103,所述壳体1一端的端面设有通过倾斜通道107与所述检测腔103连通的壳插槽104。可选的,所述壳体1包括卡扣连接的上壳101和下壳102,所述上壳101和下壳102扣合后,其内部即可形成所述检测腔103、所述倾斜通道107和所述壳插槽104。进一步地,所述上壳101设有观察窗1011。
所述检测试纸3位于所述检测腔103中,用于与所述待检样品反应。例如,所述检测试纸3可以为含有荧光纳米粒的反应试纸或者胶体金检测试纸3等,检测试纸3和含毒量超标的待检样品反应后,会产生荧光或者变色等视觉效果变化。透过观察窗1011可以观察所述检测试纸3的视觉效果变化。其中,所述毒品可以是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等。
所述取样器2包括与所述壳插槽104插拔连接的纤维束201和固定于所述纤维束201远离所述壳体1一端的手持部202。其中,所述手持部202的表面具有防滑凸台。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凸台为手持部202表面凸出来的圆点。
所述便携终端200的一表面设有端插槽7,所述插拔式毒检卡100与所述端插槽7插拔连接。所述端插槽7内与所述观察窗1011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获取所述视觉效果变化的信息采集单元4。可选的,所述信息采集单元4为荧光传感器或图像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便携终端200还设有数据处理单元5和端侧输出装置6。其中,数据处理单元5与所述信息采集单元4连接,用于对所述信息采集单元4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所述检测结果。所述端侧输出装置6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5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向监管人员提供图片、文字、视频、声音或者光中至少一种信息的展示。相应地,所述端侧输出装置6可以包括显示屏、蜂鸣器或者指示灯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所述端侧输出装置6可以包括显示屏:
当端侧输出装置6为显示屏且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得到阳性结果时,显示屏上输出“阳性”的字样。
例如,所述端侧输出装置6可以包括指示灯:
当端侧输出装置6为灯泡且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得到阳性结果时,红灯亮,绿灯不亮;
当端侧输出装置6为灯泡且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得到阴性结果时,红灯不亮,绿灯亮。
优选地,所述端侧输出装置6还可以通过无线电、网络、WIFi、蓝牙与报警系统连接。当被检人员结果为阳性时,结果端侧装置激活报警系统,实现报警,以便于更多工作人员及时赶到现场,以防阳性结果人员逃脱等。
可选的,所述便携终端200的大小与手机相近,便于携带。
参见图8,所述中枢装置300设有电源供应系统9、信息录入模块10、第一存储器11、数据查找模块12、精检装置13、第二存储器14和更新模块15。其中,所述电源供应系统9用于向所述信息录入模块10、第一存储器11、数据查找模块12、精检装置13、第二存储器14和更新模块15提供电能。
所述精检装置13用于吸毒检测,进一步地,所述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的检测速度快于所述精检装置13,且所述精检装置13的检测精度高于所述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例如,所述精检装置13可以包括尿液检验装置、血液检验装置、毛发检验装置、汗液检验装置、唾液检验装置或者肾功能检验装置中的至少一种。
信息录入模块10用于获取被检人员的身份信息。可选的,所述身份信息可以为身份证号码、指纹信息或者相貌信息等。相应地,所述信息录入模块10可以为用于输入身份证号码的键入装置、用于录入指纹的指纹模块或者用于人脸识别的摄像头等。进一步地,所述键入装置可以为可触屏幕或者键盘等。
第一存储器11用于存储监管部门已查验的所有吸毒记录。可选的,所述吸毒记录可以包含姓名、身份证号码、年龄、性别、相貌、指纹、身高、体重、籍贯、首次被发现吸毒的时间以及被发现吸毒的次数等。
所述数据查找模块12分别与所述信息录入模块10和所述第一存储器11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调取与被检人员相关的吸毒记录。
所述第二存储器14与所述信息录入模块10电连接,用于记录所述被检人员的身份信息和所述精检装置13的检测结果。
所述更新模块15分别与所述第一存储器11和第二存储器14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存储器14中的被检人员的身份信息和所述精检装置13的检测结果更新至所述所述第一存储器11中。
可选的,所述便携终端200的底部设有连接接口,所述枢插槽8的槽底设有连接端子;所述便携终端200插入所述枢插槽8时,所述连接端子插入所述连接接口并实现电连接,进而实现便携终端200的充电以及实现便携终端200与中枢装置300之间的信息传输。当然,便携终端200与中枢装置300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实现信息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一中步骤S10提及的毒检模型可以提前存储于便携终端200的数据处理单元5内,以便随时进行调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插拔式毒检卡100可用于执行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20。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携终端200可用于执行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30和S40。本实施例提供的精检装置13可用于执行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50。本实施例提供的中枢装置300可用于执行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60和S70。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毒检系统工作过程如下:
①进行监测时,先将分布式毒检系统运送至大本营处,然后派部分监管人员作为复检人员在大本营处驻守,把守中枢装置300;其它的监管人员作为普检人员,每人拿一个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到人群中对待检人员进行普检;
②普检人员使用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进行检测时,普检人员需要将插拔式毒检卡100从端插槽7中拔出,然后将便携终端200放进口袋;随后一手拿着壳体1,另一手捏住取样器2的手持部202,将取样器2从壳插槽104中拔出,然后将所述纤维束201的另一端放入被检人员的口中;纤维束201的吸水能力超强,因此,可以在几秒内就完全被被检人员的唾液浸润,即,纤维束201上沾满了被检人员的唾液,被检人员张开嘴巴,监管人员将纤维束201取出,即可完成待检样品的获取;
②普检人员将纤维束201插入壳插槽104中,然后将插拔式毒检卡100插回端插槽7;
③纤维束201所携带的待检样品经倾斜通道107进入检测腔103中,并与检测腔103内的检测试纸3反应;
④信息采集单元4通过观察窗1011捕获检测试纸3的视觉效果变化信息,并将捕获到的数据传给数据处理单元5,数据处理单元5对数据进行处理;
数据处理单元5内置有毒检模型,所述毒检模型用于根据检测试纸3的视觉效果变化情况判断待检样品的含毒量是否超出临界值;数据处理单元5在所述检测试纸3充分反应之前,获取所述检测试纸3的实测视觉效果变化情况,接着结合所述实测视觉效果变化情况与所述毒检模型,初步判断所述待检样品的含毒量是否超出临界值;最后以声音、图片、文字、或者光线变化等形式将检测结果通过端侧输出装置6进行展示,监管人员查看端侧输出装置6即可知道被检人员是否吸用了毒品;
⑤被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检测为服用了毒品的被检人员,需要被带到大本营处进行复检;
⑥复检人员通过信息录入模块10输入获取被检人员的身份信息,然后将被检人员的血液、尿液或者头发等放到精检装置13进行复检,若精检装置13的复检结果为服用了毒品,则认定被检人员吸毒,若精检装置13的复检结果为未服用毒品,则认定被检人员并未吸毒;
⑦数据查找模块12根据被检人员的身份信息查找被检人员过往的吸毒记录,若发现该被检人员存在吸毒史,则复检人员应当重点关注;更新模块15获取第二存储器14中精检装置13的复检结果,并将复检结果更新至第一存储器11;可选的,第二存储器14还可以存储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中存储的吸毒记录,然后通过更新模块15将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中存储的吸毒记录更新到第一存储器11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插拔式毒检卡100,使用纤维束201直接取用待检样品,然后再将待检样品送入检测腔103内与检测试纸3反应,极大地提高了待检样品的获取速度,进而有效缩短检测时间,降低普检工作的难度。
可选的,所述纤维束201由亲水性材料制备得到,其不仅具有良好的吸收液体性能,还能够在受压力时产生弯曲形变,从而将已经吸取的待检样品挤压出来。
本实施例中,所述纤维束201的材质包括超细天然纤维和/或超细人工合成纤维。例如,所述超细天然纤维可以为动物纤维(蜘蛛丝、蚕丝、动物绒毛)、植物纤维(棉花等)等;所述超细合成纤维可以为亲水性聚酯、亲水性聚酰胺、亲水性聚丙烯腈、亲水性聚丙烯、亲水性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素以及玻璃纤维等。
进一步地,所述超细纤维的单丝细度为0.3dtex~1.0dtex。
试验表明,本实施例提供的纤维束201取样时间在10s内,与原来的取样时间3min相比,取样时间被大幅缩减。而且本实施例提供的纤维束201可插拔设置,取样方便且取样量少。
参见图6,本实施例中,所述壳插槽104内固设有第一限位凸台105和第二限位凸台108,其中,第二限位凸台108位于第一限位凸台105远离试纸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限位凸台108设有过板缺口1081。
所述取样器2的外部设有可穿过所述过板缺口1081进入所述第一限位凸台105和第二限位凸台108之间的限位间隙中的卡板203。当将纤维束201插入壳插槽104中时,使所述卡板203与过板缺口1081对齐,即可使卡板203进入限位间隙,然后使取样器转动90°,即,使卡板203与过板缺口1081错开,即可将卡板限制在限位间隙中。
此时,一方面,所述第一限位凸台105阻挡所述卡板203,以限制所述取样器2继续插入,避免过度挤压纤维束201;另一方面,第二限位凸台108阻挡所述卡板203往外运动,使得纤维束201持续处于被挤压状态,有利于待检样品脱离纤维束201,进入到壳插槽104中,并通过倾斜通道107进入检测腔103。其中,从所述壳插槽104的槽底的另一端设有倾斜延伸至使所述检测腔103和壳插槽104连通的倾斜通道107;再者,卡板203也起一定的阻流作用,避免壳插槽104内的待检样品往外流出。
参见图5,所述下壳102靠近观察窗1011的一侧固设有两间隔设置的引流挡板1022,两所述引流挡板1022和所述下壳102的内壁围成开口朝向所述观察窗1011的试纸槽1021。
所述检测试纸3的一端位于所述试纸槽1021中,另一端穿过所述倾斜通道107伸入所述壳插槽104,进而对壳插槽104内的待检样品起引流作用,使得待检样品沿检测试纸3从壳插槽104往检测腔103流动,即,本实施例提供的插拔式毒检卡100,内部的待检样品并不完全依靠重力驱动,这有利于监管人员进行检测时以各种姿势握持壳体1均能顺利实现吸毒检测。
可选的,所述倾斜通道107与所述插拔式毒检卡100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0°~90°之间。
本实施例中,将卡板203卡入限位间隙后,纤维束201与倾斜通道107之间留置缓冲空间109。
需要说明的是,缓冲空间109和倾斜通道107可以作为待检样品进入检测腔103之前的缓冲区,对壳插槽104内的待检样品起缓冲作用,避免挤压取样器2后,大量待检样品快速涌进检测腔103导致检测试纸3反应不充分(冲液)的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设置试纸槽1021可以引导检测腔103内的待检样品主要在试纸槽1021中流动,避免了待检样品在检测腔103内的无效扩散,进而提高待检样品的集中度,这会加快待检样品与检测试纸3之间的反应速度,进一步缩短检测时间。
可选的,所述检测试纸3的宽度为0.5mm~2.5mm,适当缩小检测试纸3的宽度也可缩减反应时间。
当然,于一些其它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下壳102的内侧设置若干间隔设置的支撑凸台,将检测试纸3放置于各支撑凸台上后,扣合上壳101,就能夹紧固定检测试纸3。
本实施例提供的快速毒检方法及分布式毒检系统,具备以下优点:
①采用具有超细纤维的纤维束201进行采样,在10s内就能采集到足够的待检样品,极大地缩减了采样时间;
②检测试纸3呈狭长结构,有效减小所需的待检样品剂量,且反应迅速,能够在30s-40s内完成反应,得到检测结果;
③检测试纸3放置在试纸槽1021内,通过毛细作用加快待检样品的流动速度,有效缩短反应时间;
④检测试纸3通过在倾斜通道107中发生弹性形变,即,检测试纸3也与插拔式毒检卡100的长度方向形成一定的倾斜夹角,从而加大了检测试纸3与待检样品的接触面积,在单位时间内,待检样品与检测试纸3的接触量增加,从而缩短检测试纸3的反应时间;
⑤第一限位凸台105抵持卡板203的端面与挤压凸台106挤压纤维束201的端面之间的距离尺寸小于纤维束201自然状态下的长度尺寸,故将取样器2插入壳插槽104后,纤维束201发生受压弯曲形变,从而挤出其内部含有的待检样品,而且待检样品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定向移动,因此该检测试纸3在工作时候,无需像现有试纸一样严格水平放置;该检测试纸3能适应更多的应用场景;
⑥卡板203与壳插槽104过盈配合,将取样器2插入壳插槽104后,卡板203能卡紧在壳插槽104中,以防在检测过程取样器2脱离壳体1;
⑦倾斜通道107可起缓冲作用,避免待检样品快速进入检测腔103中,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⑧使用便携终端200进行自动化判断,降低对人力的依赖,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降低误判风险;
⑨使用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进行普检,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使用中枢装置300进行复检,降低误判风险,在效率与准确之间达到较优的平衡,综合性能较佳;
⑩向监管人员提供被检人员过往的吸毒记录,有利于监管人员提前做好心里准备和加强防范;
⑪初检提高速度,复检降低误判风险,反应灵敏,且假阳率小;
⑫在检测试纸3的荧光强度快速增强期便不断收集待检样品的荧光强度,并通过计算得到相应时间点的荧光强度变化速率,将荧光强度为横坐标、荧光强度变化速率为纵坐标,拟合得到实测曲线19,然后通过与毒检模型的比较,输出定性的检测结果,而不用等到检测试纸3充分反应后再对荧光强度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从而实现快速输出结果,缩短了检测的时间;
⑬取样时间小于10s,检测试纸3的视觉效果变化判断时间小于50s,所以综合的检测时间小于1min;
⑭检测试纸3采用掺杂稀土的荧光纳米粒,提升了灵敏度,可以更快地显示检测结果;
⑮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的体积小、质量轻,能够设计成手持终端,携带方便,具有很好的隐蔽性及灵活性,能够方便监管人员在接近待检人员前隐藏自己的身份,防止待检人员逃离,其次该装置便于携带,能使监管人员灵活地在各个场景使用。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快速毒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毒检模型,所述毒检模型用于根据检测试纸的视觉效果变化情况判断待检样品的含毒量是否超出临界值;
使所述待检样品与所述检测试纸反应;
在所述检测试纸充分反应之前,获取所述检测试纸的实测视觉效果变化情况;
结合所述实测视觉效果变化情况与所述毒检模型,初步判断所述待检样品的含毒量是否超出临界值;
其中,所述毒检模型用于根据检测试纸的视觉效果变化情况判断待检样品的含毒量是否超出临界值包括:
制备含毒量为临界值的标定样品;
使标定样品与标定试纸反应,获取整个反应过程中若干时刻下标定试纸的视觉效果强度,并计算得到与各视觉效果强度相应的视觉效果强度变化速率;
绘制表征标定试纸的视觉效果强度变化速率与视觉效果强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的毒检临界曲线;
其中,所述在所述检测试纸充分反应之前,获取所述检测试纸的实测视觉效果变化情况包括:
在待检样品与检测试纸充分反应前的指定时间段内,获取若干时刻下检测试纸的视觉效果强度,并计算得到与各视觉效果强度相应的视觉效果强度变化速率;
绘制表征检测试纸的视觉效果强度变化速率与视觉效果强度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实测曲线;
其中,所述结合所述实测视觉效果变化情况与所述毒检模型,初步判断所述待检样品的含毒量是否超出临界值具体为:
根据所述毒检临界曲线和所述实测曲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初步判断所述待检样品的含毒量是否超出临界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毒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时间段的起点为检测试纸开始反应的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毒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所述实测视觉效果变化情况与所述毒检模型,初步判断所述待检样品的含毒量是否超出临界值之后,还包括:
对被初步判断为待检样品的含毒量超出临界值的被检人员进行检测精度更高的复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毒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被初步判断为待检样品的含毒量超出临界值的被检人员进行检测精度更高的复检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被检人员过往的吸毒记录。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快速毒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被检人员过往的吸毒记录之后,还包括:
对吸毒记录进行更新。
6.一种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快速毒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拔式毒检卡,用于使待检样品与检测试纸反应;
便携终端,用于:
提供毒检模型,所述毒检模型用于根据检测试纸的视觉效果变化情况判断待检样品的含毒量是否超出临界值;
在所述检测试纸充分反应之前,获取所述检测试纸的实测视觉效果变化情况;
结合所述实测视觉效果变化情况与所述毒检模型,初步判断所述待检样品的含毒量是否超出临界值。
7.一种分布式毒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枢装置和若干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
所述中枢装置设有精检装置,所述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和所述精检装置均用于吸毒检测,其中,所述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的检测速度快于所述精检装置,且所述精检装置的检测精度高于所述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
CN202111178153.1A 2021-10-09 2021-10-09 快速毒检方法、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及分布式毒检系统 Active CN1138664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8153.1A CN113866400B (zh) 2021-10-09 2021-10-09 快速毒检方法、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及分布式毒检系统
PCT/CN2022/119591 WO2023056837A1 (zh) 2021-10-09 2022-09-19 快速毒检方法、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及分布式毒检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8153.1A CN113866400B (zh) 2021-10-09 2021-10-09 快速毒检方法、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及分布式毒检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6400A CN113866400A (zh) 2021-12-31
CN113866400B true CN113866400B (zh) 2023-09-26

Family

ID=79002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78153.1A Active CN113866400B (zh) 2021-10-09 2021-10-09 快速毒检方法、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及分布式毒检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664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6837A1 (zh) * 2021-10-09 2023-04-13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 快速毒检方法、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及分布式毒检系统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27964A1 (en) * 2012-08-15 2014-02-20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Universal biosensing and bioassay devices
CN104062449A (zh) * 2014-07-02 2014-09-24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检测判读方法及电子检测判读装置
CN105527422A (zh) * 2016-01-18 2016-04-27 北京亦庄国际诊断试剂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毒品三项唾液检测试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41216A (zh) * 2016-02-06 2016-07-06 福州宏泰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智慧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CN109035273A (zh) * 2018-08-08 2018-12-1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免疫层析试纸卡的图像信号快速分割方法
CN109116018A (zh) * 2017-06-26 2019-01-01 韩勇 定性检测方法、便携式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09342407A (zh) * 2018-09-30 2019-02-15 合肥五号速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排查吸毒检测系统
CN110008578A (zh) * 2019-04-01 2019-07-12 山东博戎伝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毒品的快速检测与吸毒时间判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940652A (zh) * 2019-12-16 2020-03-31 北京华泰诺安探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毒品的检测方法
CN111795956A (zh) * 2020-06-29 2020-10-20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判断均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钩状效应的方法
CN112074725A (zh) * 2018-06-28 2020-12-11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基于精确比色法的检测试纸读取器系统
CN113341135A (zh) * 2018-07-30 2021-09-03 杭州莱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免疫检测毛发痕量毒品的试剂盒及其图像检测方法与系统
CN113358637A (zh) * 2021-05-11 2021-09-07 棒糖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稳定时间实现判读半定量试纸结果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83119B2 (en) * 2016-01-25 2021-04-2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evice for rapid diagnostic tests to detect antigens with improved sensitivity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27964A1 (en) * 2012-08-15 2014-02-20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Universal biosensing and bioassay devices
CN104062449A (zh) * 2014-07-02 2014-09-24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检测判读方法及电子检测判读装置
CN105527422A (zh) * 2016-01-18 2016-04-27 北京亦庄国际诊断试剂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毒品三项唾液检测试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41216A (zh) * 2016-02-06 2016-07-06 福州宏泰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智慧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CN109116018A (zh) * 2017-06-26 2019-01-01 韩勇 定性检测方法、便携式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12074725A (zh) * 2018-06-28 2020-12-11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基于精确比色法的检测试纸读取器系统
CN113341135A (zh) * 2018-07-30 2021-09-03 杭州莱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免疫检测毛发痕量毒品的试剂盒及其图像检测方法与系统
CN109035273A (zh) * 2018-08-08 2018-12-1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免疫层析试纸卡的图像信号快速分割方法
CN109342407A (zh) * 2018-09-30 2019-02-15 合肥五号速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排查吸毒检测系统
CN110008578A (zh) * 2019-04-01 2019-07-12 山东博戎伝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毒品的快速检测与吸毒时间判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940652A (zh) * 2019-12-16 2020-03-31 北京华泰诺安探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毒品的检测方法
CN111795956A (zh) * 2020-06-29 2020-10-20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判断均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钩状效应的方法
CN113358637A (zh) * 2021-05-11 2021-09-07 棒糖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稳定时间实现判读半定量试纸结果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6400A (zh) 2021-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50686B1 (en) Device for sampling blood droplets under vacuum conditions
CN113866400B (zh) 快速毒检方法、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及分布式毒检系统
CN103607960A (zh) 用于筛选吸毒者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50190A (zh) 生物试样分析装置
WO2023056837A1 (zh) 快速毒检方法、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及分布式毒检系统
CN110013217B (zh) 检测吸食毒品人员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08564080B (zh) 生物识别特征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3401450B (zh) 一种核酸样本采集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13866402B (zh) 分布式毒检系统
RU2007126678A (ru) Маркер для считывания показаний с альтернативных участков тестирования
CN110232360A (zh) 一种利用神经网络对荧光镜检真菌阴阳性的判别方法
CN107389681A (zh) 一种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的图像判读方法
CN209247780U (zh) 智能型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
CN113866401B (zh) 一分钟快速毒检装置
KR20180057308A (ko) 체액 검사장치용 시료부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체액 검사장치
CN105921203A (zh) 自动识别试管存放设备及试管识别报警方法
CN110522436A (zh) 脉搏信号采集系统
CN105944788B (zh) 导光式试管自动识别装置及试管识别报警方法
CN216208531U (zh) 插拔式毒检卡
CN205486375U (zh) 一种多因子考生身份验证系统
CN112305208A (zh) 一种女性生理周期的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Valenzuela et al. Urine test strip analysis using image processing for mobile application
CN111667625A (zh) 一种健康检测门亭系统
CN207976403U (zh) 一种用于毒品试剂卡及毒品尿杯试剂检测仪一体式结构
CN110008578A (zh) 一种毒品的快速检测与吸毒时间判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2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201, building D, 136 Kaiyuan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Guangdong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o Dawan District National Nano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510000 Room 201, building D, 136 Kaiyuan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Guangdong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o Dawan District National Nano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Applicant before: Guangna Dakang (Guangzhou) Bio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5

Address after: Room 1-5 / F, building B4, Wuhan National Biological Industry (Jiufeng innovation) base, 666 Gaoxin Avenue,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00

Applicant after: WUHAN NANO DIAGNOSIS FOR HEALTH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Room 201, building D, 136 Kaiyuan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Guangdong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o Dawan District National Nano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31

Assignee: Guangna Dakang (Guangzhou) Bio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WUHAN NANO DIAGNOSIS FOR HEALTH BIO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4526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Rapid virus detection method, one minute rapid virus detection device, and distributed virus detection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926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