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60677A - 一种油泥处理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泥处理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60677A
CN113860677A CN202111333222.1A CN202111333222A CN113860677A CN 113860677 A CN113860677 A CN 113860677A CN 202111333222 A CN202111333222 A CN 202111333222A CN 113860677 A CN113860677 A CN 1138606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tank
cutter head
crushing cutt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332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60677B (zh
Inventor
海娇
李慧
曹世利
张良平
田凯
杨学琴
盖英会
王俊乾
冯杲
李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ilesto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ilesto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ilesto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ilesto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332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606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60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0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60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06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40Valorisation of by-products of wastewater, sewage or sludge process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油泥处理装置及方法,属于油泥处理技术领域。该油泥处理装置包括油罐及搅拌机构,油罐包括间隔设置的外壳和内壳,内壳内具有油罐腔,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加热腔,油罐上设置有与油罐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外壳上设置有与加热腔连通的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搅拌机构位于油罐腔中用以对油泥进行搅拌。基于上述油泥处理装置,油泥处理方法包括:将预设温度的流体送入加热腔,使加热腔保持预设温度,将物料送入油罐腔,开启搅拌机构对物料进行搅拌及反应后,得到油泥浆,将油泥浆排出油罐腔。通过加热腔中流通的流体来控制油罐腔的温度,可以控制油罐腔内油泥等的搅拌与反应时的温度,从而改善对油泥的处理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油泥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泥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含油污泥又称油泥,其主要来源于原油开采产生的落地含有污泥、油田集输过程中产生的罐底油泥以及炼油厂污水处理产生的油泥。含油污泥的组成成分极其复杂,是一种极稳定的悬浮乳状液体系,含有大量老化原油、蜡质、沥青质、胶体、固体悬浮物、细菌、盐类、酸性气体及腐蚀物等,同时还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投加的大量凝聚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处理剂,使含油污泥中含大量的苯系物、酚类、蒽等有毒物质。含油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我国石油化学行业中,平均每年产生80万吨罐油泥。若不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造成资源浪费。
目前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生物堆肥、焚烧、固化、干馏及调质等。其中调质方法由于其可以一定程度上回收石油资源,同时达到减量的目的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调质方法对油泥进行处理后,其处理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由于在对油泥进行调质处理过程中,调质剂、水与油泥混合后,若不能保证混合物的温度在适宜范围内,那么,对油泥的处理效果将大打折扣。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泥处理装置及方法,特别适用于对油泥进行调质处理,其能改善对油泥处理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油泥处理装置,包括油罐以及搅拌机构,油罐包括间隔设置的外壳和内壳,内壳内具有油罐腔,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加热腔,油罐上还设置有与油罐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外壳上设置有与加热腔连通的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搅拌机构位于油罐腔中用以对油泥进行搅拌。
将油泥及药液等送入油罐腔,开启搅拌机构对油罐腔内的油泥等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中,通过往加热腔中持续通入预设温度的流体,进而调节油罐腔的温度,对油罐腔内油泥及药液等温度进行控制调节,保证油泥处理的最佳温度,进而改善对油泥处理的效果。
进一步的,搅拌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搅拌器、搅拌杆以及破碎刀头,搅拌杆竖向设置于油罐腔内,搅拌器连接于搅拌杆的下端,第一驱动件与搅拌杆的上端连接以带动搅拌杆绕其轴向转动,破碎刀头环绕套设于搅拌杆上,且破碎刀头位于第一驱动件和搅拌器之间。
开启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带动搅拌杆转动,进而带动与搅拌杆固定的搅拌器转动,搅拌器对搅拌腔内的油泥、药液等进行搅拌,同时,套设于搅拌杆的破碎刀头可以对油泥进行一定剪切,增加油泥与药液的搅拌效果,改善对油泥的处理效果。
进一步的,搅拌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件及第三驱动件,破碎刀头包括第一破碎刀头及第二破碎刀头,第一破碎刀头及第二破碎刀头间隔套设于搅拌杆上,且第一刀头位于第二刀头下方,第一破碎刀头与第二驱动件连接,第二破碎刀头与第三驱动件连接。
油泥进入油罐腔后,密度较大的油泥会沉入油罐腔的下部,密度较小的油泥则会处于密度较大油泥的上方,在搅拌器对油泥等进行搅拌的同时,先启动第二驱动件使第一破碎刀头转动起来,对下方密度较大的油泥进行剪切破碎,运行一段时间后,再启动第三驱动件使上层的第二破碎刀头转动起来,作用于密度较小的油泥,其不仅可以对油泥进行一定剪切破碎,还能给予油泥一定的搅拌作用,增强对油泥的混合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破碎刀头及第二破碎刀头为片状,且厚度朝向远离搅拌杆的方向减小。第一破碎刀头及第二破碎刀头旋转对油泥进行剪切搅拌时,较薄的边缘作用于油泥,能更好的对油泥进行剪切,而破碎刀头的厚度朝向远离搅拌杆的方向减小又能增强破碎刀片的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搅拌器包括弧形杆,内壳的内底壁为与弧形杆相匹配的球面,弧形杆的中部与搅拌杆的下端连接,弧形杆向下凸设且与内底壁间隔设置。
在搅拌杆旋转带动弧形杆与破碎刀头旋转对油泥进行搅拌与剪切的过程中,与内壳的内底部相匹配的弧形杆能给予油泥向上的、朝向弧形杆的力,将下部的油泥送向弧形杆上方的破碎刀头,增强对油泥的剪切与搅拌效果,实现对油泥更好地搅拌。
进一步的,搅拌器还包括设置于弧形杆两端的竖直杆,竖直杆的远离弧形杆的一端向上延伸。
在弧形杆旋转的过程中,设置于其两端的竖直杆也在同步旋转,竖直杆给予位于其之间的油泥以一定朝向中部的力,与弧形杆给予的向上的力的共同作用下,下部油泥更易达到破碎刀头,破碎刀头能对油泥进行更好地剪切与搅拌,进一步改善对油泥的搅拌效果。
进一步的,内壳和外壳均为筒状,油泥处理装置还包括多个扰流板,多个扰流板间隔固定于内壳的内周壁上且位于油罐腔中。
在对油泥剪切搅拌的过程中,油泥不可避免的撞向扰流板以及扰流板之间的内壳的内周壁上,扰流板与内壳的内周壁给予油泥不同大小的冲击力,在油泥不断撞击的过程中,增加对油泥的混合效果。
进一步的,油泥处理装置还包括导流板,油罐还包括顶盖,顶盖盖装于内壳,导流板与顶盖连接并朝向油罐腔内部延伸,以将进料口进入的物料导向内壳的内周壁。
导流板将进入油罐腔的物料导向内壳的内周壁,使物料尽可能沿着内壳的内周壁进入油罐腔内,可以避免油泥直接大力撞击搅拌器与破碎刀头,降低搅拌器与破碎刀头损坏的几率,延长两者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油泥处理装置还包括药液管,顶盖上设置药液口,药液管竖向设置于油罐腔内且连通药液口,药液管的管周壁与内壳的内周壁接触。
稀释剂、调质剂等药剂由药液口经由药液管顺着内壳的内周壁进入油罐腔内,而油泥则由进料口进入油罐腔内,方便药液与油泥的分别输送。同时,药液顺着内壳的内周壁进入油罐腔内,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药液的飞溅至内周壁的上端或顶盖上而无法与油泥进行搅拌,改善对油泥的处理效果。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油泥处理方法,使用上述的油泥处理装置对油泥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油泥类型以及使用的药剂确定油泥处理的预设温度,并将预设温度的流体送入加热腔,使加热腔保持预设温度;
(2)将所述油泥及所述药剂送入油罐腔内;
(3)开启搅拌机构对油罐腔内的油泥、稀释剂以及调质剂进行搅拌及反应后,得到油泥浆;
(4)将步骤(3)得到的油泥浆排出油罐腔。
通过加热腔中流通的流体来控制油罐腔的温度,可以控制油罐腔内油泥与调质剂等的搅拌与反应时的温度,进而改善对油泥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油泥处理装置的沿竖直方向的剖示图。
图标:100-油罐;110-外壳;120-内壳;130-加热腔;140-油罐腔;150-进料口;160-出料口;170-流体进口;180-流体出口;190-排污口;200-顶盖;210-药液口;300-搅拌机构;310-第一驱动件;320-搅拌器;321-弧形杆;322-竖直杆;330-搅拌杆;340-破碎刀头;341-第一破碎刀头;342-第二破碎刀头;400-扰流板;500-导流板;600-药液管;700-液位计;800-pH计;900-放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油泥处理装置的沿竖直方向的剖视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提供的油泥处理装置包括油罐100以及搅拌机构300,油罐100包括间隔设置的外壳110和内壳120,内壳120内具有油罐腔140,外壳110和内壳120之间形成加热腔130,油罐100上还设置有与油罐腔140连通的进料口150和出料口160。外壳110上设置有与加热腔130连通的流体进口170和流体出口180,本实施例中,流体进口170设置于外壳110的外侧壁,且为了方便流体能尽快充满加热腔130,流体进口170还位于外壳110的上部。而为了方便流体排出加热腔130、在加热腔130中循环,流体出口180位于外壳110的下部。搅拌机构300位于油罐腔140中用以对油泥进行搅拌。
本实施例中,油罐100还包括顶盖200,顶盖200盖装于内壳120,进料口150设置于顶盖200,并在顶盖200上方固定料斗,料斗与进料口150连通,方便将物料送入油罐腔140中。而出料口160则位于油罐100的下部,出料口160连通油罐腔140与油罐100外部,且出料口160不与加热腔130连通。
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料口150还可以设置在油罐100的侧壁,结构与本实施例出料口160的结构相同。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油泥处理装置也可以用于其他处理方法,例如干馏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油泥处理装置特别适用于对油泥进行调质处理。确定对油泥进行调质处理后,将油泥及药液等通过进料口150送入油罐腔140,开启搅拌机构300对油罐腔140内的油泥等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中,通过向流体进口170向加热腔130中通入预设温度的流体,并使加热腔130保持预设温度,进而调节油罐腔140的温度,对油罐腔140内油泥及药液等温度进行控制调节,保证油泥处理的最佳温度,进而改善对油泥处理的效果。
而为了方便对油罐腔140内的温度进行精确控制,本实施例提供的油泥处理设备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与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内壳120上对油罐腔140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检测到油罐腔140内的温度超出设定值时,温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产生变化,控制器接收到此变化的信号后,控制流体进入加热腔130的量,进而使油罐腔140内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保证油罐腔140中药液与油泥反应所需的温度环境,保持稳定的反应温度。
使用调质方法对油泥进行处理,处理效果不仅与搅拌、温度有关,还与药液的加入量有关。为了方便控制药液的加入量,本申请实施例在罐油上还设置液位计700与pH计800,用于对油罐腔140内物料的液位以及pH进行实时检测,进而对物料的加入量进行精确的控制。
本实施例中,药液包括稀释剂与调质剂,稀释剂为去离子水,而调质剂则包括硅酸钠或/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0等表面活性剂。
在其他实施例中,药液的类型的选择还可以是其他,例如氯化铁、明矾等,具体根据油泥的类型等实际处理需求进行选择即可。
为了改善对油泥的处理效果,设置搅拌机构300包括第一驱动件310、搅拌器320、搅拌杆330以及破碎刀头340,搅拌杆330竖向设置于油罐腔140内,搅拌器320连接于搅拌杆330的下端,第一驱动件310与搅拌杆330的上端连接以带动搅拌杆330绕其轴向转动,破碎刀头340环绕套设于搅拌杆330上,且破碎刀头340位于第一驱动件310和搅拌器320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10为电机。
一般而言,油泥、药液等在进入油罐腔140的过程中,就会开始对油泥进行搅拌,而不会等油泥、调质剂等充满油罐腔140后才开始搅拌。在油泥、药液等进入油罐腔140的过程中,开启第一驱动件310,第一驱动件310带动搅拌杆330转动,进而带动与搅拌杆330固定的搅拌器320转动,搅拌器320对搅拌腔内的油泥、药液等进行搅拌,同时,套设于搅拌杆330的破碎刀头340可以对油泥进行一定剪切,破碎刀头340则对油泥进行剪切,增加油泥与药液的搅拌效果,对油泥的处理更充分。
请继续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搅拌机构300还包括第二驱动件(图中未示出)及第三驱动件(图中未示出),破碎刀头340则包括第一破碎刀头341及第二破碎刀头342,第一破碎刀头341及第二破碎刀头342间隔套设于搅拌杆330上,且第一刀头位于第二刀头下方,第一破碎刀头341与第二驱动件连接,第二破碎刀头342与第三驱动件连接。同样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件与第三驱动件也为电机,且两者均设置在顶盖200上。
油泥进入油罐腔140后,密度较大的油泥会沉入油罐腔140的下部,密度较小的油泥则会处于密度较大油泥的上方,先启动第二驱动件使第一破碎刀头341转动起来,对下方密度较大的油泥进行剪切破碎,运行一段时间后,再启动第三驱动件使上层的第二破碎刀头342转动起来,作用于密度较小的油泥,其不仅可以对油泥进行一定剪切破碎,还能给予油泥一定的搅拌作用,增强对油泥的混合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破碎刀头341与第二破碎刀头342还可以间隔设置于搅拌杆330上,两者无需分别连接其他的驱动件,由第一驱动件310带动搅拌杆330转动,进而直接带动第一破碎刀头341与第二破碎刀头342转动。此时。第一破碎刀头341也可以对下方密度较大的油泥进行一定的剪切破碎,第二破碎刀头342仍能给予密度较小的油泥进行一定的剪切搅拌作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破碎刀头340还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更多,同样的,破碎刀头340也间隔设置于搅拌杆330上。破碎刀头340数量增多,对油泥的剪切和搅拌效果会得到改善,但同时成本也会增加,所以破碎刀头340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对成本及剪切搅拌效果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破碎刀头341及第二破碎刀头342均为片状,且其厚度朝向远离搅拌杆330的方向减小。破碎刀头340这样设置,在旋转并对油泥进行剪切搅拌时,较薄的边缘作用于油泥,能更好的对油泥进行剪切,而破碎刀头340的厚度朝向远离搅拌杆330的方向减小又能增强破碎刀片的刚性,又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请继续参阅图1,为了对油泥进行更佳地搅拌,本实施例还对搅拌器320进行设置,使搅拌器320包括弧形杆321,内壳120的内底壁为与弧形杆321相匹配的球面,弧形杆321的中部与搅拌杆330的下端连接,弧形杆321向下凸设且与内底壁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搅拌器320实际上选择的是锚式搅拌器320,弧形杆321仅设置一个,且此弧形杆321的正中与搅拌杆330的下端连接。这样,在搅拌杆330旋转带动弧形杆321与破碎刀头340旋转对油泥进行搅拌与剪切的过程中,弧形杆321能给予油泥向上的、朝向弧形杆321的力,将下部的油泥送向弧形杆321上方的破碎刀头340,增强对油泥的剪切与搅拌效果,实现对油泥更好地搅拌。
在其他实施例中,弧形杆321还可以是两根、三根或其他数量,这些弧形杆321弧形之间交叉设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搅拌器320还可以直接选用旋桨式搅拌器、蜗轮式搅拌器或螺带式搅拌器。
在其他实施例中,弧形杆321与搅拌杆330连接的位置还可以是非正中部,其可以存在一定的偏移。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油泥的搅拌,本实施例还使搅拌器320包括设置于弧形杆321两端的竖直杆322,竖直杆322的远离弧形杆321的一端向上延伸。设置竖直杆322,在弧形杆321旋转的过程中,竖直杆322也在同步旋转,竖直杆322给予位于其之间的油泥以一定朝向中部的力,与弧形杆321给予的向上的力的共同作用下,下部油泥更易达到破碎刀头340,破碎刀头340能对油泥进行更好地剪切与搅拌,进一步改善对油泥的搅拌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1,内壳120和外壳110均为筒状,油泥处理装置还包括多个扰流板400,多个扰流板400间隔固定于内壳120的内周壁上且位于油罐腔140中。本实施例中,扰流板400为四个,四个扰流板400间隔环绕设置于内壳120的周壁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扰流板400还可以是两个、三个或其他数量。
在对油泥剪切搅拌的过程中,油泥不可避免的撞向扰流板400以及扰流板400之间的内壳120的内周壁上,扰流板400与内壳120的内周壁给予油泥不同大小的冲击力,在油泥不断撞击的过程中,增加对油泥的混合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1,油泥处理装置还包括导流板500,导流板500与顶盖200连接并朝向油罐腔140内部延伸,以将进料口150进入的物料导向内壳120的内周壁。
导流板500将由进入油罐腔140的物料导向内壳120的内周壁,使物料尽可能沿着内壳120的内周壁进入油罐腔140内,可以避免油泥直接大力撞击搅拌器320与破碎刀头340,降低搅拌器320与破碎刀头340损坏的几率,延长两者的使用寿命。
同时,油泥处理装置还包括药液管600,顶盖200上设置药液口210,药液管600竖向设置于油罐腔140内且连通药液口210,药液管600的管周壁与内壳120的内周壁接触。
稀释剂、调质剂等药液由药液口210经由药液管600顺着内壳120的内周壁进入油罐腔140内,而油泥则由进料口150进入油罐腔140内,方便药液与油泥的分别输送。同时,药液顺着内壳120的内周壁进入油罐腔140内,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药液的飞溅至内周壁的上端或顶盖200上而无法与油泥进行搅拌,改善对油泥的处理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泥处理装置也可以不单独设置药液口210,而使药液也由进料口150进入油罐腔140内。
请继续参阅图1,本实施例还在顶盖200上设置有放空口900,放空口900连通油罐腔140与油罐100外部。这样,在对油泥搅拌、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放空口900使油罐腔140与油罐100外部的气压保持一致,保证油泥处理的正常进行。
在油罐100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污口190,排污口190与油罐腔140连通且不与加热腔130连通,这样,油泥处理后产生的位于油罐腔140下部的废料就可以通过此排污口190排出油罐腔140,油罐腔140可以及时排空,油泥的处理可以持续进行。
本实施例在上述油泥处理装置的基础上,还提供一种油泥处理方法,此处理方法就使用上述的油泥处理装置对油泥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技术人员需要先根据油泥类型以及使用的药剂确定油泥处理的预设温度,并将预设温度的流体送入加热腔130,使加热腔130保持预设温度。
通过流体进口170送入一定量的预设温度的流体,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油罐腔140中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通过控制器控制进入加热腔130的流体的量以及温度,使加热腔130保持在预设温度,进而使油罐腔140内能持续保持此预设温度。
(2)将油泥及药剂送入油罐腔140内。本实施例中的药剂包括稀释剂及调质剂,将待处理的油泥从进料口150送入油罐腔140,药剂由药液口210送入油罐腔140。
(3)开启搅拌机构300对油罐腔140内的油泥、稀释剂以及调质剂进行搅拌及反应后,得到油泥浆。
在油泥、稀释剂及调质剂输送至油罐腔140的过程中,开启第一驱动件310,使搅拌器320旋转起来,接着开启第二驱动件,使第一破碎刀头341旋转,首先对下方的物料进行搅拌与剪切。经过一段时间后,开启第三驱动件,使第二破碎刀头342旋转,加强对物料的剪切与搅拌。
在此过程中,通过液位计700与pH计800,对油罐腔140内物料的液位以及pH进行实时检测,对物料的加入量进行精确的控制。搅拌器320与破碎刀头340对油罐腔140中的物料进行破碎搅拌,物料在预设温度下进行充分反应后,得到油泥浆。
(4)将步骤(3)得到的油泥浆排出油罐腔140。
反应完全的油泥浆有用部分通过出料口160输出油罐腔140,进行后续使用。而油罐腔140下部的废料则经过排污口190排出油罐腔140,进行后续的处理。
最后,将加热腔130内的流体排空。以便下次对油泥地处理。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通过加热腔130中流通的流体来控制油罐腔140的温度,可以控制油罐腔140内油泥与调质剂等的搅拌与反应时的温度,进而改善对油泥的处理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油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罐以及搅拌机构,所述油罐包括间隔设置的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内具有油罐腔,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油罐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油罐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所述搅拌机构位于所述油罐腔中用以对油泥进行搅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搅拌器、搅拌杆以及破碎刀头,所述搅拌杆竖向设置于所述油罐腔内,所述搅拌器连接于所述搅拌杆的下端,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搅拌杆的上端以带动所述搅拌杆绕其轴向转动,所述破碎刀头环绕套设于所述搅拌杆上,且所述破碎刀头位于第一所述驱动件和搅拌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件及第三驱动件,所述破碎刀头包括第一破碎刀头及第二破碎刀头,所述第一破碎刀头及所述第二破碎刀头间隔套设于所述搅拌杆上,且所述第一破碎刀头位于所述第二破碎刀头下方,所述第一破碎刀头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破碎刀头与所述第三驱动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碎刀及所述第二破碎刀头均为片状,且厚度朝向远离所述搅拌杆的方向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包括弧形杆,所述内壳的内底壁为与所述弧形杆相匹配的球面,所述弧形杆的中部与所述搅拌杆的下端连接,所述弧形杆向下凸设且与所述内底壁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弧形杆两端的竖直杆,所述竖直杆的远离所述弧形杆的一端向上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油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均为筒状,所述油泥处理装置还包括多个扰流板,多个所述扰流板间隔固定于所述内壳的内周壁上且位于所述油罐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泥处理装置还包括导流板,所述油罐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盖装于所述内壳,所述导流板与所述顶盖连接并朝向所述油罐腔内部延伸,以将所述进料口进入的物料导向所述内壳的内周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泥处理装置还包括药液管,所述顶盖上设置药液口,所述药液管竖向设置于所述油罐腔内且连通所述药液口,所述药液管的管周壁与所述内壳的内周壁接触。
10.一种油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油泥处理装置对油泥进行处理,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油泥类型以及使用的药剂确定油泥处理的预设温度,并从所述流体进口将所述预设温度的流体送入所述加热腔,然后通过流体出口排出,使所述加热腔保持所述预设温度;
(2)将所述油泥、稀释剂以及调质剂送入所述油罐腔内;
(3)开启搅拌机构对所述油罐腔内的所述油泥、所述稀释剂以及所述调质剂进行搅拌及反应后,得到油泥浆;
(4)将所述步骤(3)得到的所述油泥浆排出所述油罐腔。
CN202111333222.1A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油泥处理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38606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33222.1A CN113860677B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油泥处理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33222.1A CN113860677B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油泥处理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0677A true CN113860677A (zh) 2021-12-31
CN113860677B CN113860677B (zh) 2023-06-27

Family

ID=78987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33222.1A Active CN113860677B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油泥处理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6067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26494A (zh) * 2024-04-11 2024-05-14 定边县西源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清罐用污油泥过滤筛选减量化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30593A (zh) * 2017-03-10 2017-06-13 西安华诺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含油污泥三相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
CN108905773A (zh) * 2018-09-07 2018-11-30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上料搅拌机构及具有其的尿素机
KR102061904B1 (ko) * 2019-09-04 2020-01-02 (주)에이치씨에너지 파쇄 및 확산형 교반장치
CN110975683A (zh) * 2019-12-25 2020-04-10 王淑英 一种高效化工生产用物料混合装置
CN214287762U (zh) * 2020-12-25 2021-09-28 江苏龙清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搅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30593A (zh) * 2017-03-10 2017-06-13 西安华诺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含油污泥三相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
CN108905773A (zh) * 2018-09-07 2018-11-30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上料搅拌机构及具有其的尿素机
KR102061904B1 (ko) * 2019-09-04 2020-01-02 (주)에이치씨에너지 파쇄 및 확산형 교반장치
CN110975683A (zh) * 2019-12-25 2020-04-10 王淑英 一种高效化工生产用物料混合装置
CN214287762U (zh) * 2020-12-25 2021-09-28 江苏龙清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搅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26494A (zh) * 2024-04-11 2024-05-14 定边县西源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清罐用污油泥过滤筛选减量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0677B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29827B1 (ko) 언더플로우 디바이더를 갖춘 오토클래브
CN113860677A (zh) 一种油泥处理装置及方法
KR20090105536A (ko) 안정화 믹서기
CN1250682A (zh) 搅拌反应器中液体并把气体喷入液体中的设备
JP4602241B2 (ja) 液中撹拌装置
JP2009106847A (ja) 凝集反応槽
CN213416709U (zh) 一种复合油生产加工用设备
CN107376806A (zh) 一种具有匀料装置的反应釜
JP2009022873A (ja) 汚泥凝集混和装置
CN218358900U (zh) 一种自动粉体搅拌机
JPH0642733Y2 (ja) 撹拌装置
CN208771406U (zh) 一种生产丙烯酰胺用搅拌釜
CN212263085U (zh) 油田开采用堵水剂搅拌机
JP3877050B2 (ja) 曝気攪拌機の運転方法
CN105482153B (zh) 一种聚氨酯降解系统
CN218107666U (zh) 一种高聚合度聚磷酸铵生产尾料回收利用装置
JP3013221B2 (ja) 製麺用捏ね水の連続製造装置並びに連続製造の捏ね水を用いた製麺方法
CN211436169U (zh) 一种反应釜
CN215139325U (zh) 一种全自动真空乳化搅拌机组
CN216063037U (zh) 一种搅拌式化工反应釜
CN209940572U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除臭装置
CN213113322U (zh) 一种减速破壳全混式厌氧反应器
CN220737525U (zh) 一种连续性浸出的反应装置
CN211056983U (zh) 一种腐殖酸活化处理装置
CN218107519U (zh) 洗衣液乳化搅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