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55770A - 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55770A
CN113855770A CN202111235677.XA CN202111235677A CN113855770A CN 113855770 A CN113855770 A CN 113855770A CN 202111235677 A CN202111235677 A CN 202111235677A CN 113855770 A CN113855770 A CN 113855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eflux esophagitis
traditional chinese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356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实
张晓龙
李方圆
孙丽霞
范钦梅
汤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Jiang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1112356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557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55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57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53Lamiaceae or Labiatae (Mint family), e.g. thyme, rosemary or lavender
    • A61K36/535Perilla (beefsteak pla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56Materials from animals other than mammals
    • A61K35/618Molluscs, e.g. fresh-water molluscs, oysters, clams, squids, octopus, cuttlefish, snails or slu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1Ranunculaceae (Buttercup family), e.g. larkspur, hepatica, hydrastis, columbine or goldenseal
    • A61K36/718Coptis (goldthrea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896Liliaceae (Lily family), e.g. daylily, plantain lily, Hyacinth or narcissus
    • A61K36/8968Ophiopogon (Lilytur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906Zingiberaceae (Ginger family)
    • A61K36/9064Amomum, e.g. round cardamo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04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ulcers, gastritis or reflux esophagitis, e.g. antacids, inhibitors of acid secretion, mucosal protect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 A61K2236/331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using water, e.g. cold water, infusion, tea, steam distillation, deco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50Methods involving additional extraction steps
    • A61K2236/51Concentration or drying of the extract, e.g. Lyophilisation, freeze-drying or spray-dry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otan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Zoolog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原料:苏梗、黄连、麦冬、煅乌贼骨、砂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以苏梗味辛而能散郁热,和胃而不助火之特色;加黄连清泄胃中积热而助和降,共为君药;佐以麦冬养阴生津,和润胃气;乌贼骨制酸止痛,保护疮面;砂仁行气止痛,和胃降逆,诸药共奏辛开苦泄、清润和中之功,治疗由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烧心、反酸、热辣不适感疗效显著;患者常常不需要西药治疗,即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充分发挥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简、便、验、廉”的技术特点;标本兼治,不易复发,安全可靠,无明显毒副反应,便于患者长期服用。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系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属于胃食管反流病。引起RE的先决条件是胃内容物越过下食管括约肌反流至食管内,而食管本身不能将反流物尽快的清除,造成胃内容物在食管内的长时间滞留,胃内容物中的损伤因素如酸、胆汁酸、胃蛋白酶等对食管黏膜的损伤而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环境污染等各方各面的问题,RE的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反酸、嗳气、烧心、胸骨后烧灼感、呕吐等,亦可见慢性咳嗽、哮喘、咽痛等食管外表现。RE属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其病理机制主要包括抗反流作用减弱、食管清除及防御能力下降和反流物的攻击作用等。西医目前主要釆用抗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促动力剂、粘膜保护剂等药物治疗,但仍然存在临床疗效欠佳、停药后易复发、药物依赖等问题;抗反流手术及内镜下治疗等有一定效果,但存在患者接受性差、缺乏回顾性分析、术后并发症等问题。
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技术是近年来用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重要技术。该技术可通过对过去累积的患者资料数据库中大量的繁杂数据进行分析、归纳与整合,利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神经分析、因子分析、多元逐步回归法、特意群组分析、演变分析等方法充分挖掘庞大数据中的临证经验及用药规律,通过对“病-症-证-方-药”的全方位的分析,从而客观地反映某种疾病的本质和辨证论治的内在联系,更深层次地挖掘出潜藏在医案中的规律。该技术具有客观全面、方便易行、具有可重复性的特点。本发明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收集江苏省名中医金实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验案,按姓名、年龄、性别、就诊时间、临床症状、舌苔、脉象、病机、处方用药、西医疾病诊断及中医疾病诊断等逐项录入Medcase V3.2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挖掘系统并进行必要的数据清洗和分析,分析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并进行了一定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验证了该组合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现将该中药组合物的进行公布。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可有效地改善甚至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周期短、无毒副作用等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苏梗10-15份、黄连5-8份、麦冬10-15份、煅乌贼骨15-20份、砂仁3-4份。
上述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苏梗12-14份、黄连6-7份、麦冬12-14份、煅乌贼骨16-19份、砂仁3.2-3.8份。
上述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苏梗13份、黄连6份、麦冬13份、煅乌贼骨18份、砂仁3.5份。
苏梗是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茎,辛,温,归肺、脾经。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紫苏醛、左旋柠檬稀及少量a-蒎烯等。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的作用,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
黄连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毛莨科黄连属,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常用来治疗湿热痞满,呕吐吞酸,心烦不寐,目赤,牙痛等。此外还具有抗菌,抗肿瘤和抗心律失常的药理活性,能抑制流感病毒和乙肝病毒等。
麦冬是百合科沿阶草属中的栽培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常用来治疗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状。麦冬可以显著增加人体细胞及体液的免疫能力。
乌贼骨是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的内壳。咸、涩,温,归脾、肾经。具有制酸止痛、止血、接骨、骨缺损修复、抗辐射、抗肿瘤、抗溃疡等作用,用于胃痛吞酸,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溃疡病;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等症状。取乌贼骨刷洗干净,晒干,砸成小块,随后放瓦罐内,煅至焦黑色,取出放凉,即得煅乌贼骨。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的干燥成熟果实,辛,温,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常用来治疗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症状。
金实教授认为:反流性食管炎主要由于脾胃气滞,郁而化热,胃失和降,故有烧心、反酸、热辣不适感等症,病机总属气滞郁热、胃失和润,治疗原则当以辛开苦泄,清润和中为要。
本申请所述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以苏梗味辛而能散郁热,和胃而不助火之特色;加黄连清泄胃中积热而助和降,共为君药;佐以麦冬养阴生津,和润胃气;乌贼骨制酸止痛,保护疮面;砂仁行气止痛,和胃降逆。本发明所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是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对有效病例进行系统数据挖掘整理,并经过一定的临床和实验验证所形成的。
所述数据挖掘基本步骤包括:(1)数据录入;(2)频数分析;(3)聚类分析;(4)人机结合概括。
通过频数分析(表1)可知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各单味药物均为金实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高频药物(频幅>0.5)。根据临床症状与药物集外关联分析可知,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各单味药物均能有效改善反流性食管炎的核心症状——烧心(表2,图1)。根据药物聚类结果,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K均值聚类较高,提示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表3,图2)。综合上述分析,金实教授结合自身体会及中医理论的合理性确定了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作为本发明的主要成分。
表1药物分布
Figure BDA0003317596380000041
表2临床症状与药物集外关联规则项集
Figure BDA0003317596380000042
表3药物K均值聚类群集值
Figure BDA0003317596380000043
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是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科学选取原料,经多年应用逐渐形成最优用量配比,各组分之间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具有辛开苦泄、清润和中的功效,能明显改善由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烧心、反酸、热辣不适感,且临床及实验研究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洗净后除砂仁的各原料按重量份称取后,放入中药材总质量7倍的水中浸泡1小时后加热煎煮4小时,过滤收集滤液;
(2)取步骤(1)过滤所得药渣,加入中药材总质量3倍的水,煎煮2小时,出药前5分钟纳入砂仁共同煎煮,过滤收集滤液;
(3)合并步骤(1)、(2)所得滤液,将滤液在60℃减压浓缩得到中药混合料,干燥混合料,得所述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上述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用水的总重量为各原料总重量的7-10倍,所述煎煮的温度为100℃。
上述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干燥为减压干燥、喷雾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等。优选地,所述浓缩液选用减压干燥,喷雾干燥法,快速干燥粉末,减少对各类成分的破坏,为产品的有效性提供支持。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所述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为片剂、胶囊剂、口服液、丸剂、溶液剂、喷雾剂。
中药制剂是指任何药物供临床使用之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剂型,例如片剂、注射剂、气雾剂、丸剂、散剂、膏剂等。剂型是集体名词,一般是指制剂的类别,剂型中的任何一个具体品种。而颗粒剂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一般可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型颗粒剂和泡腾性颗粒剂。其主要特点是可以直接吞服,也可以冲入水中饮入,应用和携带比较方便,溶出和吸收速度较快。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多种剂型,例如:将煎煮后的药液杀菌消毒后装袋,制成口服液;或者将煎煮后的药液进行浓缩,干燥后,加入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然后制成片剂、颗粒剂等。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包括淀粉、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磷酸氢钙、海藻酸钠、山梨酸钾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金实教授认为反流性食管炎多由于脾胃气滞,郁而化热,胃失和降,故有烧心、反酸、热辣不适感等症,病机总属气滞郁热、胃失和润,治疗原则当以辛开苦泄,清润和中为要。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以苏梗味辛而能散郁热,和胃而不助火之特色;加黄连清泄胃中积热而助和降,共为君药;佐以麦冬养阴生津,和润胃气;乌贼骨制酸止痛,保护疮面;砂仁行气止痛,和胃降逆,诸药共奏辛开苦泄、清润和中之功,治疗由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烧心、反酸、热辣不适感疗效显著。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取得了良好效果,患者常常不需要西药治疗,即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充分发挥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简、便、验、廉”的技术特点。
本发明可以贯穿于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全过程,标本兼治,不易复发,安全可靠,无明显毒副反应,便于患者长期坚持服用,用药多年来,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跟踪血液检查正常。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原料易得,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率高,有利于制药企业进行药品生产、质量控制;产品价格低,易于被患者接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药物临床症状与药物集外关联规则位点结构;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与对比例1-4所述中药组合物所含组分的指纹图谱分析图;
图3为空白组大鼠肝脏组织学染色图;
图4为给药组大鼠肝脏组织学染色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案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现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存在临床疗效欠佳、停药后易复发、药物依赖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周期短、无毒副作用等特点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苏梗10重量份、黄连6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煅乌贼骨15重量份、砂仁4重量份。
实施例1所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洗净后除砂仁的各原料按重量份称取后,放入中药材总质量7-10倍的水中浸泡1小时后,在100℃的温度下煎煮4小时,过滤,收集滤液;
(2)向步骤(1)所得滤渣中加入滤渣总质量3倍的水,煎煮2小时,出药前5分钟纳入砂仁共同煎煮,待煎煮完毕,过滤收集滤液;
(3)合并步骤(1)和步骤(2)所得滤液,搅拌均匀,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并采用减压干燥、喷雾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的方法干燥得所述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1所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可应用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药物中;可与淀粉、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磷酸氢钙、海藻酸钠、山梨酸钾等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相混合制成中药制剂。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苏梗15重量份、黄连8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煅乌贼骨20重量份、砂仁4重量份。
实施例2所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洗净后除砂仁的各原料按重量份称取后,放入中药材总质量7-10倍的水中浸泡1小时后,在100℃的温度下煎煮4小时,过滤,收集滤液;
(2)向步骤(1)所得滤渣中加入滤渣总质量3倍的水,煎煮2小时,出药前5分钟纳入砂仁共同煎煮,待煎煮完毕,过滤收集滤液;
(3)合并步骤(1)和步骤(2)所得滤液,搅拌均匀,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并采用减压干燥、喷雾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的方法干燥得所述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2所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可应用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药物中;可与淀粉、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磷酸氢钙、海藻酸钠、山梨酸钾等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相混合制成中药制剂。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苏梗15重量份、黄连5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煅乌贼骨20重量份、砂仁4重量份。
实施例3所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洗净后除砂仁的各原料按重量份称取后,放入中药材总质量7-10倍的水中浸泡1小时后,在100℃的温度下煎煮4小时,过滤,收集滤液;
(2)向步骤(1)所得滤渣中加入滤渣总质量3倍的水,煎煮2小时,出药前5分钟纳入砂仁共同煎煮,待煎煮完毕,过滤收集滤液;
(3)合并步骤(1)和步骤(2)所得滤液,搅拌均匀,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并采用减压干燥、喷雾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的方法干燥得所述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3所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可应用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药物中;可与淀粉、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磷酸氢钙、海藻酸钠、山梨酸钾等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相混合制成中药制剂。
对比例1
对比例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与实施例2所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不同点在于:该组合物中仅有苏梗15重量份、黄连8重量份,主要功效为清热和胃。
对比例2
对比例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与实施例2所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不同点在于:该组合物中仅有苏梗15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主要功效为养阴和胃。
对比例3
对比例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与实施例2所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不同点在于:该组合物中仅有苏梗15重量份、砂仁4重量份,主要功效为理气和胃。
对比例4
对比例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与实施例2所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不同点在于:该组合物中仅有煅乌贼骨20重量份、砂仁4重量份,主要功效为理气制酸。
1、将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与对比例1-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组分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知:实施例2所述中药组合物所含组分与对比例1-4所含组分的水提物相比,实施例2的中药组合物,不仅治法上切合本病的病机,相较于对比例1-4具有更全面的功效特点,且对于关键有效成分的提取结果,实施例2中的有效丰量成分较对比例1-4含量更高。同时,指纹图谱中显示实施例2较对比例1-4的水提液中含有更多的生物活性物质。因此,实施例2所述中药组合物较对比例1-4中药组合物具有功效优势和配伍优势。
2、本发明所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安全性研究:
动物实验安全性评价:取SPF级SD大鼠20只,均为雌性,体质量180至240g,由扬州大学比较医学中心(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YXK(苏)2017-0007,江苏省科技厅)提供,饲养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饲养环境温度为23-25℃,湿度为50-60%,实验期间保持自由饮水和进食,实验前适应性喂养3天。
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即空白组与给药组,每组10只,给药组灌胃给予实施例2中的中药组合物,单次给药剂量以0.12g生药/kg体重,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14天。空白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
给药期间,每周称取1次体重,每日观察并记录大鼠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状态、摄食饮水量、大小便排泄量等情况,如有中毒反应者,应取出单笼饲养,重点观察。发现死亡或濒临死亡的动物应及时尸检。每隔1周对每只大鼠眼眶取血,并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肝肾功能,并于给药14天后处死大鼠,并进行肝组织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给药期间,无大鼠死亡。与空白组大鼠相比,给药组大鼠行为外观体征、行为活动状态、摄食饮水量、大小便排泄量等均正常,未见毒性反应发生。
肝、肾功能相关指标,给药组大鼠较空白组无明显升高。
表4
Figure BDA0003317596380000101
Figure BDA0003317596380000111
2.3.给药组大鼠和空白组大鼠的肝脏组织学染色如图3和图4所示:
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出给药组未见明显肝细胞损伤。
3、临床安全性评价:
入组85例病例均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名医堂门诊患者,治疗组35例,对照组50例。年龄范围(15-85岁),治疗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43-84岁,平均(65.6±7.3)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4±0.7)年。
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42-84岁,平均(65.4±7.5)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3±0.6)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经内镜检查等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中国内镜学会制订的《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年)》的相关诊断标准,诊断即成立。
中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的相关诊断标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胃部反酸、胸骨后烧灼感(烧心)、反流、胸痛等症状,辨证为气滞郁热,胃失和润者。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
②知情同意,志愿受试;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脏器疾病;
②合并恶性肿瘤;
③肝肾功能障碍;
④精神病;
⑤妊娠、哺乳期女性;
⑥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所有纳入患者均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主要评价方法为服药过程中每月进行常规检测,检测项目主要包括:①一般体检项目: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头颅、心肺等。②血常规、尿及粪常规。③肝、肾功能检查。临床观察期间,所有患者均未诉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评价一级率为100%。
注:安全性评价标准:一级: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二级:比较安全,有轻度不良反应,不需做任何处理可继续给药,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三级:有安全性问题,有中等程度不良反应,或安全性指标有轻度异常,做处理后可继续给药;四级:因严重不良反应而中止试验,或安全性指标检查明显异常。
4、临床使用效果研究:
将所有入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2组,试验组35(原50例,随访脱落15例)、对照组50例,试验组对应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3所述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每日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服用剂量);对照组对应服用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奥克,20mg,一天两次)口服。观察记录服用所述的中药组合物1个月、2个月、3个月后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
中医证候积分参照卫生部2002年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结合临床实际,制定疗效判定标准及中医症状积分标准:
①临床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
②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③有效:临床症状均有好转。
④无效:临床症状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注:总有效率=(有效+显效+临床痊愈)的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注:为保证试验效果的单一性,患者在服药期间饮食、作息及生活环境相同;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效果
Figure BDA0003317596380000131
由以上临床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服药3个月期间均有部分患者出现症状的反复,导致总体有效率下降,但是本专利所述中药组合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短期疗效及远期疗效与对照组相当,且有一定的优异性趋势。
典型病例:
郝某某,男,34岁。主诉:烧心、反酸反复发作2年余。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近2年来曾长期服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症状有所减轻,但停药2-3天,症状再发。2020年01月03日,患者来发明人处寻求中医诊治。刻诊:烧心,反酸,隐痛,上腹胀闷,有阻塞感,嗳气,纳可,苔薄腻微黄,舌红、齿印,脉细弦。辨证为气滞郁热,胃失和润,治以辛开苦泄,清润和中为法,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1剂,分2次服用,服用7天后,诸症缓解,服药4周,已无明显不适,停药观察2周,未见反复。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苏梗10-15份、黄连5-8份、麦冬10-15份、煅乌贼骨15-20份、砂仁3-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苏梗12-14份、黄连6-7份、麦冬12-14份、煅乌贼骨16-19份、砂仁3.2-3.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苏梗13份、黄连6份、麦冬13份、煅乌贼骨18份、砂仁3.5份。
4.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洗净后除砂仁的各原料按重量称取后,放入水中浸泡,并煎煮过滤收集滤液;
(2)向步骤(1)所得滤渣中加入水,继续煎煮并加入砂仁,待煎煮完毕过滤收集滤液;
(3)合并步骤(1)和步骤(2)所得滤液,搅拌均匀,减压浓缩、干燥得所述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用水的重量为各原料总重量的7-10倍,所述煎煮的温度为10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煎煮完毕前5分钟内加入砂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减压浓缩的温度为60℃,所述干燥为减压干燥、喷雾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
8.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药物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为片剂、胶囊剂、丸剂、口服液、溶液剂或喷雾剂。
CN202111235677.XA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38557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5677.XA CN113855770A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5677.XA CN113855770A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5770A true CN113855770A (zh) 2021-12-31

Family

ID=78997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35677.XA Pending CN113855770A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55770A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1199A (zh) * 2011-07-04 2013-01-09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1199A (zh) * 2011-07-04 2013-01-09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佳等: "左金丸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经验", 《黑龙江中医药》 *
李航: "杨少山临床经验方及常用药对举隅", 《世界中医药》 *
汶明琦等: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临证初探", 《中医杂志》 *
王光铭等: "沈洪治疗脾胃病对药应用经验", 《山东中医杂志》 *
范世忠: "您知道乌贼能治疗哪些疾病吗", 《求医问药》 *
闫早兴等: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的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方剂的组方规律分析", 《辽宁中医杂志》 *
韩莉等: "徐景藩疏肝清热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经验", 《中医药导报》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4958B (zh) 一种具有降尿酸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84933B (zh) 复发性口腔溃疡散
CN103263531B (zh)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R100566542B1 (ko) 알레르기성 비염과 감기의 예방 및 치료용 건강식품조성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1695527B (zh) 一种排毒润肠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7013A (zh) 一种制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
CN111643646A (zh) 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55168B (zh) 一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700296B (zh) 一种治疗肠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27293B (zh) 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55770A (zh) 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2306B (zh) 一种治疗肾虚血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25885A (zh) 一种用于防治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8224A (zh) 一种治疗肺肾阴虚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五味子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79763A (zh) 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剂和制备应用
CN110025011A (zh)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麦冬人参含片
CN103191345B (zh) 一种慢性消化性溃疡和食管炎综合征术后用药
CN103520684A (zh) 一种降血糖的中药复合物
CN100484561C (zh) 一种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78701A (zh)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含片
CN101637527A (zh) 黄檗在制备消化性溃疡药物中的应用
CN107875189B (zh) 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19844B (zh) 一种治疗骨关节炎疼痛的藏药组合物
CN106581180B (zh) 一种治疗腹痛、腹胀、腹泻的中药组合制剂
CN105106633B (zh) 一种治疗胃溃疡及其并发症的中药胶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