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54683B - 一种手工假发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工假发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54683B
CN113854683B CN202110993087.7A CN202110993087A CN113854683B CN 113854683 B CN113854683 B CN 113854683B CN 202110993087 A CN202110993087 A CN 202110993087A CN 113854683 B CN113854683 B CN 1138546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material
hair
wig
peduncles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930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54683A (zh
Inventor
陶琳
金延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aichuan Hair 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aichuan Hair 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aichuan Hair 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aichuan Hair 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930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546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54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4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54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46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GARTIFICIAL FLOWERS; WIGS; MASKS; FEATHERS
    • A41G3/00Wigs
    • A41G3/0041Bases for wigs
    • A41G3/005Bases for wigs made of a net struc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GARTIFICIAL FLOWERS; WIGS; MASKS; FEATHERS
    • A41G3/00Wigs
    • A41G3/0075Methods and machines for making wi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假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手工假发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基材和一个或多个发帘,发帘包括发梗和多根发丝;在每条发帘的发梗与基材之间设置一排连接网;连接网上均匀分布着两排连接点,两排连接点分别位于基材和发梗上;基材和每条发帘均通过连接网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手工假发,具有发帘可自由翻转的功能和提高假发仿真度的效果;本发明于提供的该新型手工假发的制造方法,能够提高制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手工假发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假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手工假发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假发是通过人造技术制造而成的头发,用于装饰的饰品。可供秃头或头发稀少的人作头饰戴用,或作为戏装、官员或专业人员装束或时髦装饰的一部分。
假发有整体假发和假发块之分。整体假发能够将人的头部整体覆盖,替代人的全部头发。假发块仅仅覆盖人头部的一部分,替代或修饰人的部分头发。
假发在结构上包括发网(基材)和假发丝,假发丝一般采用发帘、发辫(发绺)或单纯发丝的形式,单纯发丝或发辫(发绺)必须用人手工缝制到发网上。而发帘是将发丝整齐有序的排列并将发丝根部(大约0.5-2cm)固定在条状基材(宽度大约0.5-2cm)上制成的,发丝根部的固定端与条状基材构成发帘的发梗部分,在实际操作中通常用机器将发梗固定在发网上,即用机器沿发梗的长度方向,穿过发梗和发网扎制一排缝线,以此将发帘方便快速的固定在发网上,完成假发的制作,提高了假发产品的制造速度;除此之外,还有的假发产品采用发卡固定或者热熔胶固定的方式来固定发帘。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1)发卡固定的方式牢固性不好,容易脱落;(2)热熔胶固定的方式会露出热熔胶,假发的仿真效果差;(3)上述三种固定方式包括机器固定方式、发卡固定方式和热熔胶固定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发帘中的发丝只能朝向发帘被固定的方向梳理,无法像真人头发一样翻转,仿真效果和使用效果差。
申请号为201711098693.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假发的编织工艺及由此方法编织而成的假发,该项技术的假发的编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用针沿着发帘边缘穿入并穿过若干根发丝位于发帘边缘的封闭端;(2)将穿过所述封闭端的针向远离发帘方向用力;(3)若干根发丝的长端随着针的用力沿着发帘的固定线向远离发帘方向运动,所述的封闭端随着针的用力向远离发帘的方向扩大;(4)直至所述的若干根发丝的长端端部从发帘的固定线中退出;(5)将挑出的若干根发丝的长端向发帘的发丝方向捋顺;(6)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完成整个假发发丝的操作。本项技术将经过三联机和高头机制作而成的假发发帘用针 将发帘中的发丝挑出,这样挑出的发丝可以遮盖发帘与假发网底的连接部分,提高了假发 的逼真度,无需再将发丝钩织在假发网底上,大大的节省了工时;同时“挑”的工序无需经过培训,上手快。另一方面,由于发丝通过三联机后,发丝的短端端部经过了折叠定型,因此将发丝的长端挑出后,其方向仍然是顺着发丝原来的方向,发丝与发丝之间的贴合度很好,仅需简单的打理,便可以得到一个美观的假发。
上述专利申请技术中虽然通过挑出发丝遮盖了发帘和假发网底的连接部分,但是假发发帘的发丝仍然只能朝向发丝被固定在发帘上的方向,无法像真人头发一样翻转,仿真效果和使用效果差。
现有技术采用手工缝针的方式制作的发帘型假发能够像真人头发一样将发帘翻转,但是手工缝针的制作方法制作效率非常低,其具体方法为:首先剪裁一定长度的缝线,并将缝线穿入针的针孔中后,将缝线的两端打结,从针孔到缝线打结点捋直缝线;然后将发帘放在发网网底的对应位置上,从发帘的起始端开始,用针穿过网底和发帘的对应点A后,将缝线向远离对应点A的方向拉,一直到全部缝线可活动的部分均通过对应点A,发帘和网底的对应点A通过缝线固定在固定点A;与固定点A相距一定距离,用针穿过网底和发帘的对应点B后,将缝线向远离对应点B的方向拉,一直到全部缝线可活动的部分均通过对应点B,发帘和网底的对应点B通过缝线固定在固定点B;依次循环将发帘和网底上对应的均匀排列的点均固定在固定点A、B、C、D、E、F、G等上,直到将发帘的末端固定在网底上,此时将缝线在末端打结,然后减去多余的缝线,一片发帘即固定完成,在发帘和网底上形成麻花型缠绕结构。上述对应点A、B、C、D、E、F、G等依次排列下去,是指当发帘和发网网底还没有固定连接时,发帘放置在发网网底对应位置上时,发帘和发网网底上相对应的点,比如发帘上有对应点A、B、C、D、E、F、G等依次排列下去,发网网底上有对应点A、B、C、D、E、F、G等依次排列下去;当发帘和发网网底上对应点相固定连接后,形成假发的固定点A、B、C、D、E、F、G等依次排列下去。
现有技术中上述手工缝针制作发帘型假发的方法存在如下缺陷:因为每个发帘均需要至少穿针一次,每次固定一个点均需要进行拉伸缝线的操作即将缝线活动部分拉伸全部通过发帘和网底的固定点并拉紧;有时每个发帘在较长或线不够时,还需要穿针两次或多次;有时在拉伸缝线的过程中,缝线可能会卡住、打结,需要长时间的梳理,因此制作效率低,假发制作成本高。另外麻花型缠绕结构缠绕在发帘和网底上,发帘的翻转活动度有限。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手工假发,使其具有发帘可自由翻转的功能,提高假发的仿真度;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新型手工假发的制造方法,使其能够提高制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手工假发,包括基材和一个或多个发帘,发帘包括发梗和多根发丝;在每条发帘的发梗与基材之间设置一排连接网;连接网上均匀分布着两排连接点,两排连接点分别位于基材和发梗上;基材和每条发帘均通过连接网固定连接。
优化的,位于基材和发帘上的对应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3mm;相临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为8-15mm。
优化的,在连接网上,相邻连接点之间设置网格,网格位于基材和发帘之间。
优化的,网格包括一个或多个“X”型扣。
优化的,连接网由弹力线制作而成。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新型手工假发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准备材料:将发帘放置在基材相应位置,并准备好一卷弹力线和假发钩针;步骤二固定发帘起始端:拉出弹力线的活动端线头,用假发钩针将发梗的起始端固定在基材对应位置上;步骤三用弹力线和钩针依次将基材和发梗的两排连接点固定连接,并在相邻连接点之间勾出网格;步骤四用弹力线和假发钩针在发梗末端打结,剪断弹力线活动端。
优化的,步骤三的具体操作包括:固定连接点A:首先将钩针穿过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A后,勾住弹力线并将钩针从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A撤回,此时发梗和基材的对应点A固定为连接点A,钩针上勾着一段弹力线a。钩织“X”型扣:用钩针勾住弹力线并从弹力线a中撤出,此时就在发梗和基材之间打好了网格的一个“X”型扣,且钩针上勾着一段弹力线b。固定连接点B:将钩针穿过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B后,勾住弹力线并将钩针从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B以及弹力线b中撤回,此时发梗和基材的对应点B固定为连接点B,钩针上勾着一段弹力线c。
然后依次循环上述钩织“X”型扣和固定连接点B的操作。
优化的,相邻的两次固定连接点的操作之间多次重复钩织“X”型扣的操作。
优化的,相邻的两次固定连接点的操作之间钩织“X”型扣的操作重复次数为两次。
本发明所述的“连接网上均匀分布着两排连接点,两排连接点分别位于基材和发梗上”以及“固定连接点A:首先将钩针穿过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A后,勾住弹力线并将钩针从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A撤回,此时发帘和基材的对应点A固定为连接点A,钩针上勾着一段弹力线a”,其中的对应点是指当发帘和基材还没有固定连接时,发帘放置在基材对应位置上,相对应的、准备通过弹力线固定连接的点分别为对应点,即发梗上的对应点A、B、C、D、E、F、G等(依次排列下去),基材上的对应点A、B、C、D、E、F、G等依次排列下去;当发梗和基材上对应点通过弹力线固定连接后,相互连接的发梗上的对应点A与基材上的对应点A固定连接形成连接网上的两排连接点,两排连接点分布位于基材和发梗上,即在连接网上分布在发梗上的连接点与发梗上的对应点A、B、C、D、E、F、G等(依次排列下去)相重合,在连接网上分布在基材上的连接点与基材上的连接点A、B、C、D、E、F、G等(依次排列下去)相重合。
步骤二中拉出弹力线的活动端线头,用假发钩针将发梗的起始端固定在基材对应位置上;这样这一卷弹力线的活动端就固定点在了发梗的起始端,弹力线随用随拉,随着发梗的固定,弹力线被逐渐勾进发梗和基材之间构成连接网,而不必像手工缝制操作那样在进行每次缝制前都首先要剪裁一定长度的缝线,然后将线穿入针的针孔中后,将缝线的两端打结,从针孔到缝线打结点捋直缝线等这些操作;并避免了多次穿线、缝线卡住、打结等现象。
固定连接点A时首先将钩针穿过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A后,勾住弹力线并将钩针从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A撤回,通过该过程一段弹力线得以穿过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A,此时发梗和基材的对应点A就固定为连接点A。
钩织“X”型扣时,用钩针勾住弹力线并从弹力线a中撤出,此时弹力线没有穿过发梗或者基材,而是用假发钩针在钩织弹力线,因此就在发梗和基材之间打好了网格的一个“X”型扣,重复多次可以钩针出包含多个“X”型扣的网格。“X”型扣的具体形成过程如下:首先:将钩针穿过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A后,勾住弹力线并将钩针从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A撤回,此时发梗和基材的对应点A固定为连接点A,钩针上勾着一段弹力线a,该弹力线a的一端连接在基材(或发梗)的对应点A上,而弹力线的活动端连接发梗(或基材)的对应点A。然后:用钩针勾住弹力线活动端并从弹力线a中撤出,使得弹力线的活动端与弹力线a具有了一个接触点,即“X”型扣的交叉点,且钩针上勾着一段弹力线b,弹力线b起始于交叉点处,此时弹力线a一端连接在基材(或发梗)的对应点A上,一端截止至交叉点处。最后:将钩针穿过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B后,勾住弹力线活动端并将钩针从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B以及弹力线b中撤回,此时发梗和基材的对应点B固定为连接点B,钩针上勾着一段弹力线c。可见,弹力线b一端起始于交叉点处,一端连接在基材(或发梗)的连接点B上,而弹力线活动端沿发梗(或基材)的对应点A穿过弹力线a后延长连接在发梗(或基材)的对应点B上,在连接点A和B之间的弹力线活动端部分以交叉点为界构成分布在“X”型扣两端的两个枝杈。即“X”型具有了交叉点和四个枝杈,其中两个枝杈为弹力线a和b,另外两个枝杈为弹力线活动端沿发梗(或基材)对应点A穿过弹力线a后延长连接在发梗(或基材)的对应点B上而得到。
然后依次循环上述钩织“X”型扣和固定连接点B的操作。本发明提供的假发制造方法中,钩针需要反复的穿过发梗和基材,至于钩针究竟先穿过发梗还是先穿过基材并不限制,仅需要保持一致即可,一般为了操作方便,又因为发帘位于基材的上方,因此在每次钩织固定点时,用钩针先穿过基材再穿过发梗,撤回时则先从发梗撤回再从基材撤回。如“固定连接点B:将钩针穿过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B后,勾住弹力线并将钩针从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B以及弹力线b中撤回,此时发梗和基材的对应点B固定为连接点B,钩针上勾着一段弹力线c”;即先将钩针穿过基材,然后穿过发梗的对应点B后,勾住弹力线并将钩针先依次从发梗、基材的对应点B以及弹力线b中撤回,此时发梗和基材的对应点B固定为连接点B,钩针上勾着一段弹力线c。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手工假发在每条发帘的发梗与基材之间设置一排连接网;通过连接网上均匀分布着的两排连接点将基材和每条发帘固定连接,因此,首先:发梗和基材是通过连接点固定,而非用一串缝线将发梗沿长度方向密集的固定,因此发帘可以以一排连接点为中心整体性、自由翻转;其次:连接网的网状固定结构中网格设置于发帘和基材之间,并没有对发帘进行任何缠绕或绑定,该连接网在固定连接发帘和基材的同时,在发帘和基材之间提供了一定空间,大大的提高了发帘翻转的自由度和灵活度,可以完全实现自由翻转,极大了提高了假发的仿真度。
2、本发明提供的手工假发科学了设置了发梗和基材上的对应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以及位于基材或发梗上的相临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合理的调整了发帘活动的自由度,一方面使得发帘翻转自由,另一方面还保证发帘牢固的固定在基材上。
3、基材一般是网状结构,因此在连接网上,相邻连接点之间增加网格型设计,能够提高连接网与基材的相似度,进一步提高假发的仿真度。网格可以采用不同的网扣或钩织方式,其中“X”型扣设计钩织方便,易操作。
4、连接网由弹力线制作而成,增加了连接网的弹性,进一步提高了发帘翻转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手工假发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手工假发的制作示意图。
基材;2、发帘;3、发梗;4、网格;5、“X”型扣;6、连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具体说明本发明。
本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手工假发,包括基材和一个或多个发帘,发帘包括发梗和多根发丝;在每条发帘的发梗与基材之间设置一排连接网;连接网上均匀分布着两排连接点,两排连接点分别位于基材和发梗上;基材和每条发帘均通过连接网固定连接。
其中,位于基材和发帘上的对应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3mm;相临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为8-15mm。
其中,在连接网上,相邻连接点之间设置网格,网格位于基材和发帘之间。
其中,网格包括一个或多个“X”型扣。
其中,连接网由弹力线制作而成。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新型手工假发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准备材料:将发帘放置在基材相应位置,并准备好一卷弹力线和假发钩针;步骤二固定发帘起始端:拉出弹力线的活动端线头,用假发钩针将发梗的起始端固定在基材对应位置上;步骤三用弹力线和钩针依次将基材和发梗的两排连接点固定连接,并在相邻连接点之间勾出网格;步骤四用弹力线和假发钩针在发梗末端打结,剪断弹力线活动端。
其中,步骤三的具体操作包括:固定连接点A:首先将钩针穿过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A后,勾住弹力线并将钩针从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A撤回,此时发梗和基材的对应点A固定为连接点A,钩针上勾着一段弹力线a。钩织“X”型扣:用钩针勾住弹力线并从弹力线a中撤出,此时就在发梗和基材之间打好了网格的一个“X”型扣,且钩针上勾着一段弹力线b。固定连接点B:将钩针穿过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B后,勾住弹力线并将钩针从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B以及弹力线b中撤回,此时发梗和基材的对应点B固定为连接点B,钩针上勾着一段弹力线c。
然后依次循环上述钩织“X”型扣和固定连接点B的操作。
其中,相邻的两次固定连接点的操作之间多次重复钩织“X”型扣的操作。
其中,相邻的两次固定连接点的操作之间钩织“X”型扣的操作重复次数为两次。

Claims (5)

1.一种手工假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手工假发包括基材和一个或多个发帘,发帘包括发梗和多根发丝;在每条发帘的发梗与基材之间设置一排连接网;连接网上均匀分布着两排连接点,两排连接点分别位于基材和发梗上;基材和每条发帘均通过连接网固定连接;在连接网上,相邻连接点之间设置网格,网格位于基材和发帘之间;网格包括一个或多个“X”型扣;
手工假发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准备材料:将发帘放置在基材相应位置,并准备好一卷弹力线和假发钩针;步骤二固定发帘起始端:拉出弹力线的活动端线头,用假发钩针将发梗的起始端固定在基材对应位置上;步骤三用弹力线和钩针依次将基材和发梗的两排连接点固定连接,并在相邻连接点之间勾出网格;步骤四用弹力线和假发钩针在发梗末端打结,剪断弹力线活动端;
步骤三的具体操作包括:
固定连接点A:首先将钩针穿过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A后,勾住弹力线并将钩针从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A撤回,此时发梗和基材的对应点A固定为连接点A,钩针上勾着一段弹力线a;
钩织“X”型扣:用钩针勾住弹力线并从弹力线a中撤出,此时就在发梗和基材之间打好了网格的一个“X”型扣,且钩针上勾着一段弹力线b;
固定连接点B:将钩针穿过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B后,勾住弹力线并将钩针从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B以及弹力线b中撤回,此时发梗和基材的对应点B固定为连接点B,钩针上勾着一段弹力线c;
然后依次循环上述钩织“X”型扣和固定连接点B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工假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基材和发帘上的对应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3mm;相临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为8-1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工假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网由弹力线制作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工假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次固定连接点的操作之间多次重复钩织“X”型扣的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工假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次固定连接点的操作之间钩织“X”型扣的操作重复次数为两次。
CN202110993087.7A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手工假发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38546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3087.7A CN113854683B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手工假发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3087.7A CN113854683B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手工假发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4683A CN113854683A (zh) 2021-12-31
CN113854683B true CN113854683B (zh) 2024-05-03

Family

ID=78988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93087.7A Active CN113854683B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手工假发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5468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1820A (zh) * 2003-11-07 2007-01-24 欧洲流行发型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完全与基础毛发整合的编织带的可快速使用的假发和连接所述假发的方法
CN103269611A (zh) * 2010-09-30 2013-08-28 M·弗雷洛夫 接发装置
WO2014073735A1 (ko) * 2012-11-12 2014-05-15 Jang Ho-Young 붙임머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547533A (zh) * 2019-09-06 2019-12-10 蒋泽乾 一种蕾丝发帘及其生产工艺
JP6657365B1 (ja) * 2018-11-21 2020-03-04 株式会社アデランス かつら縁部用部材及びかつら
CN210539079U (zh) * 2019-09-06 2020-05-19 蒋泽乾 一种假发发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1820A (zh) * 2003-11-07 2007-01-24 欧洲流行发型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完全与基础毛发整合的编织带的可快速使用的假发和连接所述假发的方法
CN103269611A (zh) * 2010-09-30 2013-08-28 M·弗雷洛夫 接发装置
WO2014073735A1 (ko) * 2012-11-12 2014-05-15 Jang Ho-Young 붙임머리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657365B1 (ja) * 2018-11-21 2020-03-04 株式会社アデランス かつら縁部用部材及びかつら
WO2020105609A1 (ja) * 2018-11-21 2020-05-28 株式会社アデランス かつら縁部用部材及びかつら
CN110547533A (zh) * 2019-09-06 2019-12-10 蒋泽乾 一种蕾丝发帘及其生产工艺
CN210539079U (zh) * 2019-09-06 2020-05-19 蒋泽乾 一种假发发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4683A (zh) 2021-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86361B2 (en) Weftless extensions
US8578946B2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hair extensions
US8671955B2 (en) Method for attaching a hair weaving tract
US6257244B1 (en) Uniformly size adjustable hair-enhancing cap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of custom fitting
US20060090772A1 (en) Hair knotting method using skin net and wig manufactured thereby
US3868959A (en) Hair supporting element for a weftless or regular wig
NO335276B1 (no) Parykk og fremgangsmåte for fremstilling av denne
US20100037907A1 (en) Wig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KR100991223B1 (ko) 증모구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3854683B (zh) 一种手工假发的制造方法
US4027675A (en) Method for implanting hair
KR101129313B1 (ko) 가발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따른 가발
JP6374667B2 (ja) かつら、かつらの製造方法及び毛髪セット
JP6643021B2 (ja) かつら及びかつらの製造方法
JP2004068196A (ja) 部分かつら
KR101139418B1 (ko) 이중 망체 구조를 가진 가모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14224004A (zh) 一种假发种植打结方法
JPS62141107A (ja) 六角形編み込み式人工増毛法
JP2579666B2 (ja) かつらの取付部の形成方法およびかつらの固定方法
KR100269270B1 (ko) 가발제조방법
CN218073670U (zh) 一种发辫型假发产品
KR100267076B1 (ko) 가발제조방법
JP2017172089A (ja) かつらの製造方法及びかつら
JP4756689B2 (ja) 毛髪植設方法及びかつら
JP2018159168A (ja) かつ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