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52563A - 报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报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52563A
CN113852563A CN202111105943.7A CN202111105943A CN113852563A CN 113852563 A CN113852563 A CN 113852563A CN 202111105943 A CN202111105943 A CN 202111105943A CN 113852563 A CN113852563 A CN 113852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data
message
rate
messag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059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52563B (zh
Inventor
刘均
庄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059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525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52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2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52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25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6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determining packet size, e.g. maximum transfer unit [MTU]
    • H04L47/365Dynamic adaptation of the packet siz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04L43/0882Utilisation of link capac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04L43/0894Packet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08Bus network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bus standard
    • H04L2012/40215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67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H04L2012/40273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eing a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报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确定报文数据的总传输量,获取当前时刻总线上的数据负载率和指定报文的传输率,根据数据负载率和指定报文的传输率拆分报文数据,得到第一传输量的第一报文数据并发送,在检测到发送成功时,判断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是否发送完成,若否返回执行获取当前时刻总线上的数据负载率和指定报文的传输率及之后的步骤,直至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发送完成。实现基于总线的数据负载率和指定报文的传输率动态调整数据传输量,分批次传送数据量大的报文数据,降低车辆总线开销和报文数据的延迟率,提高通讯效率。

Description

报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汽车技术领域中,提出一种CAN FD(CAN with Flexible Data rate)总线技术,其具备了CAN总线的主要特性采用双线串行通讯协议,基于非破坏性仲裁技术,分布式实时控制,可靠的错误处理和检测机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同时扩充了总线带宽和数据场长度。
相关技术人员基于CAN FD协议的通讯方法通常是以基于固定字节长度进行数据传输,容易增加总线上的开销增长或造成数据传输的等待时间过长,延迟增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相关传输方法存在的车辆总线的报文开销增长或等待时间过长,延迟加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传输终端,所述第一传输终端通过总线与第二传输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报文数据的总传输量;
S01: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总线上的数据负载率和指定报文的传输率;
S02:根据所述数据负载率和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确定第一传输量;
S03:拆分所述报文数据,得到所述第一传输量的第一报文数据;
S04:发送所述第一报文数据;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报文数据发送成功时,判断所述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是否发送完成,若否,返回执行步骤S01至步骤S04,直至所述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发送完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总线上的数据负载率,包括:
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总线上数据传输速率和预设数据传输速率;
计算得到所述数据传输速率与预设数据传输速率的比值,作为所述数据负载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总线上的指定报文的传输率,包括:
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总线上进行传输的报文总个数以及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个数;
计算得到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个数与所述报文总个数的比值,作为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负载率和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确定第一传输量,包括:
检测到数据负载率位于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内且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位于预设传输率范围内时,以第一预设传输值作为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所述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包括最大数据负载阈值和最小数据负载阈值;所述预设传输率范围包括最大传输率阈值和最小传输率阈值;
检测到所述数据负载率小于所述最小数据负载阈值,和/或检测到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小于最小传输率阈值时,以第二预设传输值作为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所述第二预设传输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传输值;
在检测到所述数据负载率大于所述最大数据负载阈值,和/或检测到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大于最大传输率阈值时,以第三预设传输值作为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所述第三预设传输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传输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终端或所述第二传输终端为车辆ECU;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负载率和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确定第一传输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的车型信息;
根据所述车型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和所述预设传输率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负载率和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确定第一传输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用户的操作指令;
基于所述操作指令,更改所述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和所述预设传输率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恢复默认值指令时,将第一传输量设定为预设默认传输值;
拆分所述报文数据,得到所述第一传输量的报文数据;
循环执行将所述第一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发送至所述总线的操作,直至所述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发送完成。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传输终端,所述第一传输终端通过总线与第二传输终端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报文数据的总传输量;
获取模块,用于执行步骤S01: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总线上的数据负载率和指定报文的传输率;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执行步骤S02:根据所述数据负载率和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确定第一传输量;
拆分模块,用于执行步骤S03:拆分所述报文数据,得到所述第一传输量的第一报文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执行步骤S04:发送所述第一报文数据;
第一循环执行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报文数据发送成功时,判断所述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是否发送完成,若否,返回控制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获取模块、第二确定模块以及拆分模块依次执行步骤S01至步骤S04,直至所述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发送完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总线上数据传输速率和预设数据传输速率;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得到所述数据传输速率与预设数据传输速率的比值,作为所述数据负载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总线上进行传输的报文总个数以及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个数;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得到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个数与所述报文总个数的比值,作为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到数据负载率位于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内且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位于预设传输率范围内时,以第一预设传输值作为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所述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包括最大数据负载阈值和最小数据负载阈值;所述预设传输率范围包括最大传输率阈值和最小传输率阈值;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到所述数据负载率小于所述最小数据负载阈值,和/或检测到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小于最小传输率阈值时,以第二预设传输值作为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所述第二预设传输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传输值;
第三检测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数据负载率大于所述最大数据负载阈值,和/或检测到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大于最大传输率阈值时,以第三预设传输值作为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所述第三预设传输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传输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终端或所述第二传输终端为车辆ECU;所述装置,还包括:
车辆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车型信息;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型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和所述预设传输率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令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操作指令;
更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操作指令,更改所述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和所述预设传输率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恢复默认值指令时,将第一传输量设定为预设默认传输值;
数据拆分模块,用于拆分所述报文数据,得到所述第一传输量的报文数据;
第二循环执行模块,用于循环执行将所述第一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发送至所述总线的操作,直至所述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发送完成。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报文数据传输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报文数据传输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报文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获取当前时刻总线上的总线报文数据的传输速率比例,以及指定报文数据占在总线上所有传输报文数据的比例,来动态确定在总线上进行单次传输的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大小,并基于第一传输量对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进行拆分,实现通过动态调整获得的第一传输量将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分批次发送至总线,可避免出现单次传输量过大导致报文传输的等待时长增大、延迟增大的问题,也能避免因单次传输量过小导致的总线开销增大的问题,从而降低报文传输延迟时间以及提高总线的报文数据传输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报文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报文数据传输方法步骤102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报文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终端设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近年来,在汽车技术领域中,提出一种CAN FD(CAN with Flexible Data rate)总线技术。相关技术人员基于CAN FD协议的通讯方法通常是以基于固定字节长度进行数据传输,容易增加总线上的开销增长或造成数据传输的等待时间过长,延迟增大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报文数据传输方法、报文数据传输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在基于CAN FD总线进行通讯时,动态调整单次报文数据的传输量,实现在降低车辆总线的开销的同时降低报文数据的延迟率,提高基于总线的通讯效率。
为实现本申请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可先构建一报文数据传输系统。请参阅图1,该报文数据传输系统1由一个CAN FD汽车总线11、一个以上第一传输终端12(图1中仅示出1个)及一个以上第二传输终端13(图1中仅示出1个)构成,且第一传输终端和第二传输终端通过CAN FD汽车总线通信连接。
其中,第一传输终端为可能存在需要传输报文数据的终端,如OBD装置。第二传输终端为对应需要接收报文数据的终端,如ECU装置。汽车总线为向第一传输终端和第二传输终端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的通讯设备。
在报文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第一传输终端向汽车总线分批次动态传输报文发送数据,以使第二传输终端从汽车总线中获取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并返回对应的回复命令。第二传输终端从汽车总线对获取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进行合并,并基于合并的报文数据生成对应的回复报文数据,向汽车总线分批次动态传输回复报文数据,以使第一传输终端从总线上获取回复报文数据。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图2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报文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传输终端中,所述第一传输终端与第二传输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报文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101、确定报文数据的总传输量。
具体地,第一传输终端可以是汽车诊断设备(如OBD装置),在汽车诊断设备存在向车辆电子控制单元ECU等设备(以下称第二传输终端)传输报文数据需求时,需求确定上述报文数据的总传输量。其中,传输量是指在总线上传输的报文数据的大小,总传输量是指需要发送到总线的报文数据的总量大小,即该报文数据对应的总字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定对报文数据分配唯一的标识ID。通常将ID设定为数字。ID值越小,表示该报文数据的优先等级越高。对应的,第一传输终端传输的报文数据上还携带有该报文数据的ID,通过确定报文数据的ID可以确定该报文数据的优先等级。
102、S01: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总线上的数据负载率和指定报文的传输率。
具体地,获取当前时刻总线上的数据负载率和指定报文传输率。其中,数据负载率为当前时刻在总线上实际传输的报文数据的传输速率与理论最大传输速率的比例,表示总线的数据传输的负载压力。数据负载率高说明当前总线的负载压力大。指定报文的传输率表示当前时刻在总线上满足预设条件的指定报文数据,占在总线上传输的所有报文数据的比例。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满足预设条件的指定报文为一些相对重要的报文,在所有的报文中,属于优先级高的报文。
103、S02:根据所述数据负载率和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确定第一传输量。
具体地,根据数据负载率和指定报文的传输率的大小,动态的调整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其中,第一传输量指在当前时刻下,基于数据负载率和指定报文的传输率确定的,在总线上进行单次传输的报文数据的大小,即每帧报文数据的大小,其单位为字节。
一方面,当总线上数据负载率高的时候,说明此时总线的传输压力大,那么当次进行传输的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不宜过大,否则容易造成总线传输拥堵、延迟的情况;相反,当总线上数据负载率低的时候,说明此刻总线的传输压力小,可以适当增大当次进行传输的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
另一方面,当总线上指定报文的传输率高的话,说明当前总线上优先级高(重要级别高)的报文较多,为了保证优先级高报文的延迟小,所以当次发送的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不宜过大。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根据总线上传输数据量来动态调整报文数据的传输量,避免本次的报文数据传输量过大造成的延迟或过小造成的开销增长的问题。
104、S03:拆分所述报文数据,得到所述第一传输量的第一报文数据。
具体地,报文数据的总传输量较大时,需要对报文数据进行拆分,将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进行拆分,得到传输较小量(也即第一传输量)的部分报文数据,作为第一报文数据进行发送,其中,第一传输量小于总传输量,通过传输较小量的第一报文数据,能够提高报文数据的传输速率。
可以理解的是,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设定优先将顺序靠前的第一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发送到汽车总线;在后续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将剩余的报文数据进行循环多次的动态调整传输量后,再通过分批次传输发送到汽车总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输终端可以基于上述第一传输量的报文数据生成对应的报文请求,通过动态传输多份报文请求,实现将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发送至总线。
105、S04:发送所述第一报文数据。
具体地,将第一传输量的第一报文数据,以及报文数据ID、报文数据的总传输量发送到汽车总线,使得第二传输终端通过汽车总线接收到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
106、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报文数据发送成功时,判断所述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是否发送完成,若否,返回执行步骤S01至步骤S04,直至所述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发送完成。
具体地,在检测到第一传输量的第一报文数据成功发送到总线时,判断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是否发送完成,若未发送完成,则返回重新执行步骤S02及之后的步骤,(即重新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总线上的数据负载率和指定报文的传输率,进而确定对应的数据传输量,对报文数据进行拆分,将对应的数据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发送到汽车总线的步骤),直至检测到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均发送完成。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当前时刻总线上的总线报文数据的传输速率比例,以及指定报文数据占在总线上所有传输报文数据的比例,来动态确定在总线上进行单次传输的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大小,并基于第一传输量对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进行拆分,实现通过动态调整获得的第一传输量将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分批次发送至总线,降低报文传输的等待时长,减小延迟,也能避免因单次传输量过小导致的总线开销增大的问题,提高基于总线的报文数据传输效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一的进一步说明,与实施例一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具体可参见实施例一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总线上的数据负载率,包括:
1021、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总线上数据传输速率和预设数据传输速率。
具体地,获取当前时刻下,汽车总线上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预设数据传输速率。其中预设数据传输速率是指基于理论基础确定的汽车总线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可以理解的是,汽车总线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根据车辆实际情况确定的。
1022、计算得到所述数据传输速率与预设数据传输速率的比值,作为所述数据负载率。
具体地,计算汽车总线上实际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汽车总线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即预设数据传输速率)的比值,作为数据负载率。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车辆领域中,汽车总线上的数据负载率高代表当前时刻下,汽车总线上的传输数据多。一般情况下,汽车总线的负载率在15%-30%,表示当前时刻下,汽车总线的负载状态最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总线上的指定报文的传输率,包括:
1023、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总线上进行传输的报文总个数以及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个数。
具体地,获取当前时刻下,汽车总线上进行传输的报文数据的总个数,并筛选得到满足预设条件的指定报文的传输个数。
其中,预设条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定。由于在报文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优先级高的报文数据通常需要进行优先传输,因此,设定预设条件为优先级高的报文数据。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根据上述方法步骤101的描述可知,可通过报文数据的ID,可以确定报文数据的优先级,从而筛选得到满足预设条件的指定报文的传输个数。
1024、计算得到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个数与所述报文总个数的比值,作为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
具体地,计算得到指定报文的传输个数占汽车总线上传输的报文数据总个数的比例,作为指定报文的传输率。
通过确定指定报文的传输率,可以确定当前时刻总线上优先级高的数据量大小,从而根据当前时刻总线上优先级高的数据量大小以及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的优先级,来动态调整单次传输的报文数据的传输量,避免总线上优先级高(尤其至比本次传输的报文数据的优先级高)的数据传输比例较多,造成的本次传输的报文数据等待时间曾长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负载率和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确定第一传输量,包括:
检测到数据负载率位于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内且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位于预设传输率范围内时,以第一预设传输值作为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所述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包括最大数据负载阈值和最小数据负载阈值;所述预设传输率范围包括最大传输率阈值和最小传输率阈值;
检测到所述数据负载率小于所述最小数据负载阈值,和/或检测到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小于最小传输率阈值时,以第二预设传输值作为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所述第二预设传输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传输值;
在检测到所述数据负载率大于所述最大数据负载阈值,和/或检测到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大于最大传输率阈值时,以第三预设传输值作为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所述第三预设传输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传输值。
具体地,预先设定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和预设数据传输范围;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包括最大数据负载阈值和最小数据负载阈值,其用于评判数据负载率的大小;预设数据传输范围包括最大传输率阈值和最小传输率阈值,其用于评判指定报文的传输率的大小。基于数据负载率与预设数据负载范围的比较结果以及指定报文的传输率与预设数据传输范围的比较结果可以动态调整第一传输量的大小。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和预设数据传输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定。
例如,设定预设数据负载范围为15%-30%,预设数据传输范围为16%-30%。
具体的,检测到数据负载率大于预设数据负载范围的最小数据负载阈值且小于等于最大数据负载阈值时,以及检测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大于预设数据传输范围的最小传输率阈值且小于等于最大传输率阈值时,判定当前时刻下汽车总线的通讯状态最佳,以第一预设传输值作为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其中,第一预设传输值可以为数据传输速率的默认值,其为根据汽车总线的实际情况确定的数据传输量最优值。例如,设定第一预设传输值为32。
例如,检测到数据负载率为16%,以及检测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为20%时,拆分报文发送请求,得到其中的32个字节的报文数据并发送到总线。
具体地,检测到数据负载率小于预设数据负载范围的最小数据负载阈值,或者检测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小于预设数据传输范围的最小传输率阈值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情况时,判定当前时刻下,汽车总线的数据传输量较小,以第二预设传输值作为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第二预设传输值大于第一预设传输值。例如,第二预设传输值为64。
例如,检测到数据负载率为13%,或者检测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为11%时,拆分报文发送请求,得到其中的64个字节的报文数据并发送到总线。
具体地,在检测到数据负载率大于预设数据负载范围的最大数据负载阈值,或者检测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大于预设数据传输范围的最大传输率阈值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情况,判定当前时刻下,汽车总线的数据传输量过大,设定以第三预设传输值作为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第三预设传输值小于第一预设传输值。例如,设定第三预设传输值为16。
例如,检测到数据负载率为31%,以及检测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为38%时,拆分报文发送请求,得到其中的16个字节的报文数据并发送到总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终端或所述第二传输终端为车辆ECU;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负载率和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确定第一传输量的步骤103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的车型信息;
根据所述车型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和所述预设传输率范围。
具体的,通过获取车辆的车型信息,由于不同车型的车辆的ECU总线情况不同,对应每个总线的数据传输的判断条件不相同,对应设定的预设传输率范围、预设数据负载范围也就不同,因此需要基于车型信息来确定预设传输率范围和预设数据负载范围,能够更精准的基于车辆的实际运行状态来动态调整报文数据的传输量。其中,车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车辆型号、车辆年限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负载率和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确定第一传输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用户的操作指令;
基于所述操作指令,更改所述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和所述预设传输率范围。
具体的,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操作指令时,解析该操作指令,得到操作指令携带的范围数据,基于上述范围数据对已存储的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和预设传输率范围进行更新,并保存更新后的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和预设传输率范围。通过用户的操作指令来更新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和预设传输率范围,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调整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和预设传输率范围,进而根据用户确定的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和预设传输率范围来动态调整报文数据的传输量,满足用户的数据传输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负载率和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确定第一传输量,还包括:
计算得到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与最大传输率阈值的差值;
在检测到所述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时,以第四预设传输值作为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其中,所述第四预设传输值小于所述第三预设传输值。
具体地,在检测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大于预设数据传输范围的最大传输率阈值时,实时计算指定报文的传输率与预设数据传输范围的最大传输率阈值之间的差值,将差值与预设差值阈值进行比较,在检测到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时,以第四预设传输值作为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其中,所述第四预设传输值小于所述第三预设传输值。第四预设传输值和差值阈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具体设定。例如,设定第四预设传输值为8。
例如,设定差值阈值为20,则检测到数据负载率为46%,以及检测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为51%时,拆分报文数据,得到其中的8个字节的报文数据并发送到总线。
通过设定一个预设差值阈值,能够实现在指定报文的传输率与最大传输率阈值之间的差值过大时(也即指定报文的传输率特别大的时候,表示总线上优先级高的报文数据较多),对应设定本次传输报文数据的字节数较少(即第四预设传输值),来保证优先级高的报文数据的延迟小,避免优先级高的报文数据等待时间过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恢复默认值指令时,将第一传输量设定为预设默认传输值;
拆分所述报文数据,得到所述第一传输量的报文数据;
循环执行将所述第一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发送至所述总线的操作,直至所述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发送完成。
具体地,在接收到恢复默认值指令时,将第一传输量设定为预设默认传输值(在本实施例中,预设默认传输值即为第一预设传输值)。在检测到需要发送报文数据时,确定报文数据的总传输量,拆分报文数据,得到多份大小为第一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其中,可能包含一份小于第一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循环执行多次将第一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和总传输量发送至总线的操作,直至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发送完成。在用户无需调节报文传输量的情况下,通过以预设默认传输值对报文数据进行拆分、发送,能够保证报文数据的稳定传输,避免出现漏发、少发或重复发送报文数据的问题。
例如,第一传输量为32个字节。报文数据的总传输量为100个字节,则对应将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拆分成3分大小为32个字节的报文数据以及一份大小为3个字节的报文数据,通过四次发送操作将上述4份报文数据顺序发送到总线,以使第二传输终端接收到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
本实施例通过总线上数据传输速率和预设数据传输速率确定数据负载率,根据总线上传输的报文总个数以及指定报文的传输个数确定指定报文的传输率,并根据数据负载率和指定报文的传输率动态调整单次发送的报文数据的传输量,将数据量较大的报文数据拆分成多次传输,减小了数据延迟,有效提高了报文数据传输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总线通信效率。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实施例三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一所述的报文数据传输方法,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数据传输装置100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应用于第一传输终端,所述第一传输终端通过总线与第二传输终端通信连接。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4,该报文数据传输装置100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101,用于确定报文数据的总传输量;
获取模块102,用于执行步骤S01: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总线上的数据负载率和指定报文的传输率;
第二确定模块103,用于执行步骤S02:根据所述数据负载率和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确定第一传输量;
拆分模块104,用于执行步骤S03:拆分所述报文数据,得到所述第一传输量的第一报文数据;
发送模块105,用于执行步骤S04:发送所述第一报文数据;
第一循环执行模块106,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报文数据发送成功时,判断所述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是否发送完成,若否,返回控制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获取模块、第二确定模块以及拆分模块依次执行步骤S01至步骤S04,直至所述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发送完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总线上数据传输速率和预设数据传输速率;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得到所述数据传输速率与预设数据传输速率的比值,作为所述数据负载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总线上进行传输的报文总个数以及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个数;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得到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个数与所述报文总个数的比值,作为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到数据负载率位于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内且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位于预设传输率范围内时,以第一预设传输值作为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所述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包括最大数据负载阈值和最小数据负载阈值;所述预设传输率范围包括最大传输率阈值和最小传输率阈值;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到所述数据负载率小于所述最小数据负载阈值,和/或检测到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小于最小传输率阈值时,以第二预设传输值作为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所述第二预设传输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传输值;
第三检测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数据负载率大于所述最大数据负载阈值,和/或检测到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大于最大传输率阈值时,以第三预设传输值作为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所述第三预设传输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传输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终端或所述第二传输终端为车辆ECU;所述装置,还包括:
车辆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车型信息;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型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和所述预设传输率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令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操作指令;
更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操作指令,更改所述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和所述预设传输率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恢复默认值指令时,将第一传输量设定为预设默认传输值;
数据拆分模块,用于拆分所述报文数据,得到所述第一传输量的报文数据;
第二循环执行模块,用于循环执行将所述第一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发送至所述总线的操作,直至所述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发送完成。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当前时刻总线上的总线报文数据的传输速率比例,以及指定报文数据占在总线上所有传输报文数据的比例,来动态确定在总线上进行单次传输的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大小,并基于第一传输量对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进行拆分,实现通过动态调整获得的第一传输量将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分批次发送至总线,降低报文传输的等待时长,减小延迟,也能避免因单次传输量过小导致的总线开销增大的问题,提高基于总线的报文数据传输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5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图5中仅示出一个)、存储器5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51中并可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5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52,所述处理器5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52时实现上述任意各个报文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所述终端设备5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该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50、存储器5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仅仅是终端设备5的举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5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等。
所称处理器5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5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5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5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5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5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5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5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卡(Secure Digital,SD),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5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5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51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Loader)、数据以及其他程序等,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的程序代码等。所述存储器5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移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移动终端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至少可以包括:能够将计算机程序代码携带到拍照装置/终端设备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例如U盘、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可以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网络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网络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报文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传输终端,所述第一传输终端通过总线与第二传输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报文数据的总传输量;
S01: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总线上的数据负载率和指定报文的传输率;
S02:根据所述数据负载率和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确定第一传输量;
S03:拆分所述报文数据,得到所述第一传输量的第一报文数据;
S04:发送所述第一报文数据;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报文数据发送成功时,判断所述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是否发送完成,若否,返回执行步骤S01至步骤S04,直至所述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发送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文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总线上的数据负载率,包括:
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总线上数据传输速率和预设数据传输速率;
计算得到所述数据传输速率与预设数据传输速率的比值,作为所述数据负载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文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总线上的指定报文的传输率,包括:
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总线上进行传输的报文总个数以及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个数;
计算得到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个数与所述报文总个数的比值,作为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文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负载率和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确定第一传输量,包括:
检测到数据负载率位于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内且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位于预设传输率范围内时,以第一预设传输值作为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所述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包括最大数据负载阈值和最小数据负载阈值;所述预设传输率范围包括最大传输率阈值和最小传输率阈值;
检测到所述数据负载率小于所述最小数据负载阈值,和/或检测到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小于最小传输率阈值时,以第二预设传输值作为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所述第二预设传输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传输值;
在检测到所述数据负载率大于所述最大数据负载阈值,和/或检测到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大于最大传输率阈值时,以第三预设传输值作为报文数据的第一传输量;所述第三预设传输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传输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报文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终端或所述第二传输终端为车辆ECU;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负载率和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确定第一传输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的车型信息;
根据所述车型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和所述预设传输率范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报文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负载率和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确定第一传输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用户的操作指令;
基于所述操作指令,更改所述预设数据负载范围和所述预设传输率范围。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报文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恢复默认值指令时,将第一传输量设定为预设默认传输值;
拆分所述报文数据,得到所述第一传输量的报文数据;
循环执行将所述第一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发送至所述总线的操作,直至所述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发送完成。
8.一种报文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传输终端,所述第一传输终端通过总线与第二传输终端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报文数据的总传输量;
获取模块,用于执行步骤S01:获取当前时刻所述总线上的数据负载率和指定报文的传输率;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执行步骤S02:根据所述数据负载率和所述指定报文的传输率,确定第一传输量;
拆分模块,用于执行步骤S03:拆分所述报文数据,得到所述第一传输量的第一报文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执行步骤S04:发送所述第一报文数据;
第一循环执行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报文数据发送成功时,判断所述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是否发送完成,若否,返回控制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获取模块、第二确定模块以及拆分模块依次执行步骤S01至步骤S04,直至所述总传输量的报文数据发送完成。
9.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105943.7A 2021-09-22 2021-09-22 报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8525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5943.7A CN113852563B (zh) 2021-09-22 2021-09-22 报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5943.7A CN113852563B (zh) 2021-09-22 2021-09-22 报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2563A true CN113852563A (zh) 2021-12-28
CN113852563B CN113852563B (zh) 2023-10-31

Family

ID=78974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05943.7A Active CN113852563B (zh) 2021-09-22 2021-09-22 报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5256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6818A (zh) * 2022-05-23 2022-07-29 北斗星通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can报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767627A (zh) * 2022-11-08 2023-03-07 创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5g通讯数据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6185912A (zh) * 2023-04-23 2023-05-30 深圳舜昌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Ecat耦合器的工业总线负载均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192759A (zh) * 2022-12-13 2023-05-30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量的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94660A (zh) * 2023-05-25 2023-08-15 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cu无感升级刷写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26818B (zh) * 2022-05-23 2024-05-28 北斗星通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can报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06520A1 (en) * 1999-12-24 2001-07-05 U.S. Philips Corporation Data Communications
US20100241885A1 (en) * 2009-03-18 2010-09-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embedded system
CN104780092A (zh) * 2014-01-13 2015-07-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和装置及服务器系统
CN105450785A (zh) * 2016-01-26 2016-03-3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和装置
KR101608356B1 (ko) * 2014-10-24 2016-04-01 주식회사 유라코퍼레이션 게이트웨이의 통신 장치 및 방법
US20170134299A1 (en) * 2015-11-06 2017-05-11 Kore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essage over heterogeneous network
US20180054393A1 (en) * 2016-08-22 2018-02-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over networks
CN108462654A (zh) * 2016-12-12 2018-08-28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增强型gjb289a总线通信管理和调度方法
CN109150935A (zh) * 2017-06-19 2019-01-04 深圳联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9960177A (zh) * 2017-12-25 2019-07-02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Can总线数据处理方法和控制系统
KR20190081958A (ko) * 2017-12-29 2019-07-09 주식회사 유라코퍼레이션 차량 내부 통신 버스 부하율 제어 시스템,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실행시키기 위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기록 매체
CN110086699A (zh) * 2019-06-25 2019-08-02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整车系统
CN110401509A (zh) * 2019-06-12 2019-11-01 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提高汽车can总线传输效率的方法、设备、介质及装置
CN112131164A (zh) * 2020-09-23 2020-12-25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应用于加速板卡的数据调度方法、装置及加速板卡和介质
CN112583676A (zh) * 2019-09-27 2021-03-30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
CN112769714A (zh) * 2020-12-31 2021-05-07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及其网络优化方法和装置
US20210184973A1 (en) * 2019-12-11 2021-06-17 Hyundai Motor Company Vehicle gatewa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06520A1 (en) * 1999-12-24 2001-07-05 U.S. Philips Corporation Data Communications
CN1348651A (zh) * 1999-12-24 2002-05-08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
US20100241885A1 (en) * 2009-03-18 2010-09-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embedded system
CN104780092A (zh) * 2014-01-13 2015-07-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和装置及服务器系统
KR101608356B1 (ko) * 2014-10-24 2016-04-01 주식회사 유라코퍼레이션 게이트웨이의 통신 장치 및 방법
US20170134299A1 (en) * 2015-11-06 2017-05-11 Kore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essage over heterogeneous network
CN105450785A (zh) * 2016-01-26 2016-03-3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和装置
US20180054393A1 (en) * 2016-08-22 2018-02-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over networks
CN108462654A (zh) * 2016-12-12 2018-08-28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增强型gjb289a总线通信管理和调度方法
CN109150935A (zh) * 2017-06-19 2019-01-04 深圳联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9960177A (zh) * 2017-12-25 2019-07-02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Can总线数据处理方法和控制系统
KR20190081958A (ko) * 2017-12-29 2019-07-09 주식회사 유라코퍼레이션 차량 내부 통신 버스 부하율 제어 시스템,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실행시키기 위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기록 매체
CN110401509A (zh) * 2019-06-12 2019-11-01 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提高汽车can总线传输效率的方法、设备、介质及装置
CN110086699A (zh) * 2019-06-25 2019-08-02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整车系统
CN112583676A (zh) * 2019-09-27 2021-03-30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
US20210184973A1 (en) * 2019-12-11 2021-06-17 Hyundai Motor Company Vehicle gatewa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12131164A (zh) * 2020-09-23 2020-12-25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应用于加速板卡的数据调度方法、装置及加速板卡和介质
CN112769714A (zh) * 2020-12-31 2021-05-07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及其网络优化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6818A (zh) * 2022-05-23 2022-07-29 北斗星通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can报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826818B (zh) * 2022-05-23 2024-05-28 北斗星通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can报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767627A (zh) * 2022-11-08 2023-03-07 创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5g通讯数据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6192759A (zh) * 2022-12-13 2023-05-30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量的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85912A (zh) * 2023-04-23 2023-05-30 深圳舜昌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Ecat耦合器的工业总线负载均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185912B (zh) * 2023-04-23 2023-07-25 深圳舜昌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Ecat耦合器的工业总线负载均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594660A (zh) * 2023-05-25 2023-08-15 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cu无感升级刷写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2563B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52563A (zh) 报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43941A (zh) 灰度发布的方法及装置
CN113608483B (zh) 获取车辆信号值方法、电子设备及电子控制单元
CN112003773A (zh) 一种can总线安全数据的端到端校验方法及系统
CN112084068A (zh) 一种数据库远程备份方法、装置和云端服务器
CN111949470A (zh) 一种芯片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67270A (zh) 语音处理资源的更新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装置
CN111432020A (zh) 车联网云服务平台、车联网系统及车机控制方法
CN114363379A (zh) 车辆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2422485A (zh) 一种传输控制协议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978898A (zh)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抬头显示器和存储介质
CN11399270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车载以太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32583A (zh) 区块链的交易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6608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876852A (zh) 微服务的网络游戏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2769915B (zh) 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装置和智能座舱
CN117499334B (zh) 一种车辆智能通信方法、终端设备与存储介质
CN116467096B (zh) 一种核间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以及通信内核
CN114900390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42358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801396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978327A (zh) 基于spi通信的数据帧发送方法、装置、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6431533A (zh) 外设交互系统、外设点名方法、主控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320039A (zh) 一种报文压缩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2988691A (zh) 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文件更新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