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9915B - 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装置和智能座舱 - Google Patents

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装置和智能座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9915B
CN112769915B CN202011612642.9A CN202011612642A CN112769915B CN 112769915 B CN112769915 B CN 112769915B CN 202011612642 A CN202011612642 A CN 202011612642A CN 112769915 B CN112769915 B CN 1127699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address
function
module
fun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26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69915A (zh
Inventor
何天翼
徐林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dstar Navigatio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dstar Navigatio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dstar Navigatio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dstar Navigatio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126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99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9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99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699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99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27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7Remote procedure calls [RPC];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装置和智能座舱,涉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待连接车载设备的第一设备地址;该第一设备地址基于第一规则分配,该第一规则包括:每个该车载设备对应一个设备地址;基于该第一设备地址向该待连接车载设备发送设备连接指令,以实现连接该车载设备。通过该方法实现了车载设备之间的通信,降低了车载设备的成本,提高了车载设备的效率,实现了车载各设备之间的资源共享的效果。

Description

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装置和智能座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装置和智能座舱。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车联网的发展,汽车内的车载设备越来越多,由于各个车载设备之间相互独立,导致功能重叠、资源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不但会增加整车成本,同时也会降低设备的效率和性能。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存在车载设备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装置和智能座舱,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载设备成本高、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包括:
确定待连接车载设备的第一设备地址;所述第一设备地址基于第一规则分配;所述第一规则包括:每个所述车载设备对应一个设备地址;
基于所述第一设备地址向所述待连接车载设备发送设备连接指令,以实现连接所述车载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确定待连接功能模块的第一功能地址;所述第一功能地址基于第二规则分配;所述第二规则包括:每个所述车载设备包括若干个功能模块,每个所述功能模块对应一个功能地址;
基于所述第一功能地址向所述待连接功能模块发送第一功能通信指令,以实现与所述待连接功能模块的通信。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基于第一通信接口向所述待连接功能模块发送第二功能通信指令,以实现与所述待连接功能模块的通信。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第一功能地址向所述待连接功能模块发送第一功能通信指令,以实现与所述待连接功能模块的通信的步骤,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功能地址向所述待连接功能模块发送第一功能调用指令,以调用所述功能模块的功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待连接功能模块发送第一功能数据,所述第一功能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功能地址。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设备之间通过局域网连接;每个所述车载设备对应所述局域网内的一个设备地址;每个所述功能模块对应所述局域网内的一个功能地址。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连接车载设备的第一设备地址;所述第一设备地址基于第一规则分配;所述第一规则包括:每个所述车载设备对应一个设备地址;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设备地址向所述待连接车载设备发送设备连接指令,以实现连接所述车载设备。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包括多个车载设备,所述多个车载设备应用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运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运行时,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运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装置和智能座舱,该方法包括:确定待连接车载设备的第一设备地址;该第一设备地址基于第一规则分配,该第一规则包括:每个该车载设备对应一个设备地址;基于该第一设备地址向该待连接车载设备发送设备连接指令,以实现连接该车载设备。通过该方法实现了车载设备之间的通信,降低了车载设备的成本,提高了车载设备的效率,实现了车载各设备之间的资源共享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随着智能车联网的发展,汽车内的车载设备越来越多,由于各个车载设备之间相互独立,导致功能重叠、资源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不但会增加整车成本,同时也会降低设备的效率和性能。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存在车载设备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装置和智能座舱,以实现各设备之间资源共享,从而降低车载设备的成本,提高车载设备的效率。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电子设备执行,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10至步骤S120:
S110:确定待连接车载设备的第一设备地址;
S120:基于该第一设备地址向该待连接车载设备发送设备连接指令,以实现连接该车载设备。
其中,该第一设备地址基于第一规则分配;该第一规则包括:每个该车载设备对应一个设备地址;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参见图2,该车载设备之间可以通过局域网连接,每个该车载设备对应该局域网内的一个设备地址。也就是说,各车载设备均可以在局域网内分配到唯一的IP地址。例如,当一个智能设备1(IP1)调用另一个智能设备2(IP2)的功能时,可以根据待调用的智能设备2(IP2)的IP地址快速查找到该待调用的车载设备。
一般来说,可以基于第一通信接口向待连接功能模块发送功能通信指令,以实现与该待连接功能模块的通信。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参照图3,智能座舱的中央处理器CPU可以通过专用通信口1~专用通信口n分别与功能1(IP1)~功能n(IPn)模块实现通信。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不需要通信接口即可实现不同功能模块之间通信的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待连接功能模块的第一功能地址;
步骤(2):基于该第一功能地址向该待连接功能模块发送第一功能通信指令,以实现与该待连接功能模块的通信。
其中,该第一功能地址基于第二规则分配,该第二规则包括:每个该车载设备包括若干个功能模块,每个该功能模块对应一个功能地址。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该车载设备的各个功能模块之间也可以通过局域网连接,每个功能模块对应该局域网内的一个功能地址。该第一功能通信指令即智能座舱的CPU发送的与该待连接功能模块进行通信的指令。
此外,功能地址的分配方法可以包括多种规则,例如:可以按功能的重要性高低来分配地址,也可按类别来分配地址,或按其它规律来分配地址等等。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不同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即车载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通过车载局域网进行。另外,还可以对各功能的数据标记上IP地址,可供各设备使用,以IP地址的方式标记数据会大大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通用性。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该方法包括:该待连接功能模块发送第一功能数据,该第一功能数据包括该第一功能地址。
其中,第一功能地址可以是该功能模块对应的IP地址,即在每个功能模块发送的数据中增加该功能模块对应的IP地址,则读取该数据的设备可以快速分辨出该数据的来源,使功能数据更通用,各设备很容易访问加了局域网IP地址的功能数据,即按局域网IP地址访问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等。
各功能数据上增加局域网IP地址,其数据结构可以是:局域网IP地址+功能数据。在功能数据前加上局域网IP地址数据段,设备按IP地址搜索功能数据,很容易获得所需要的功能数据。由于功能数据增加了局域网IP地址字段,其存储、管理、查询等变得非常容易,也使功能数据变得可共享和通用。
各个功能模块之间除了进行数据通信之外,还可以实现不同设备的功能调用,例如:
步骤(A):确定待连接功能模块的第一功能地址;
步骤(B):基于该第一功能地址向该待连接功能模块发送第一功能调用指令,以调用该功能模块的功能。
也就是说,参见图2,该车载CPU通过局域网调用某一个设备的功能时,可以先在列表里查找该功能的IP地址,根据IP地址通过局域网去调用该功能,通过局域网向该功能模块发送指令并读取相关数据,这样就实现了车载CPU通过局域网调用该设备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车载设备通过车载局域网互相连接,各设备之间资源共享,若车载设备调用其它车载设备功能时,可以通过局域网进行调用,并按IP地址进行精准访问。该方法能够实现各设备之间资源共享,从而降低车载设备的成本,提高车载设备的效率和性能,并使车载功能最大化。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装置,参照图4,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410,用于确定待连接车载设备的第一设备地址;该第一设备地址基于第一规则分配;该第一规则包括:每个该车载设备对应一个设备地址;
第一发送模块420,用于基于该第一设备地址向该待连接车载设备发送设备连接指令,以实现连接该车载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该智能座舱包括多个车载设备,其中多个车载设备应用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装置可以为设备上的特定硬件或者安装于设备上的软件或固件等。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前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均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装置和智能座舱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具体的,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装置;存储装置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实施方式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0,存储器41,总线42和通信接口43,所述处理器40、通信接口43和存储器41通过总线42连接;处理器40用于执行存储器41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
其中,存储器41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43(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系统网元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
总线42可以是ISA总线、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其中,存储器41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40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前述本发明实施例任一实施例揭示的流过程定义的装置所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40中,或者由处理器40实现。
处理器4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4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4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41,处理器40读取存储器4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对应于上述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运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运行时,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运行上述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电子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待连接车载设备的第一设备地址;所述第一设备地址基于第一规则分配;所述第一规则包括:每个所述车载设备对应一个设备地址;
基于所述第一设备地址向所述待连接车载设备发送设备连接指令,以实现连接所述车载设备;
确定待连接功能模块的第一功能地址;所述第一功能地址基于第二规则分配;所述第二规则包括:每个所述车载设备包括若干个功能模块,每个所述功能模块对应一个功能地址;
基于所述第一功能地址向所述待连接功能模块发送第一功能通信指令,以实现与所述待连接功能模块的通信;
其中,所述车载设备之间通过局域网连接;每个所述车载设备对应所述局域网内的一个设备地址;每个所述功能模块对应所述局域网内的一个功能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第一通信接口向所述待连接功能模块发送第二功能通信指令,以实现与所述待连接功能模块的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功能地址向所述待连接功能模块发送第一功能通信指令,以实现与所述待连接功能模块的通信的步骤,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功能地址向所述待连接功能模块发送第一功能调用指令,以调用所述功能模块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待连接功能模块发送第一功能数据,所述第一功能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功能地址。
5.一种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连接车载设备的第一设备地址;所述第一设备地址基于第一规则分配;所述第一规则包括:每个所述车载设备对应一个设备地址;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设备地址向所述待连接车载设备发送设备连接指令,以实现连接所述车载设备;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待连接功能模块的第一功能地址;所述第一功能地址基于第二规则分配;所述第二规则包括:每个所述车载设备包括若干个功能模块,每个所述功能模块对应一个功能地址;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功能地址向所述待连接功能模块发送第一功能通信指令,以实现与所述待连接功能模块的通信;
其中,所述车载设备之间通过局域网连接;每个所述车载设备对应所述局域网内的一个设备地址;每个所述功能模块对应所述局域网内的一个功能地址。
6.一种智能座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车载设备,所述多个车载设备应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
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运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运行时,所述计算机可运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612642.9A 2020-12-30 2020-12-30 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装置和智能座舱 Active CN1127699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2642.9A CN112769915B (zh) 2020-12-30 2020-12-30 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装置和智能座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2642.9A CN112769915B (zh) 2020-12-30 2020-12-30 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装置和智能座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9915A CN112769915A (zh) 2021-05-07
CN112769915B true CN112769915B (zh) 2022-08-30

Family

ID=75697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2642.9A Active CN112769915B (zh) 2020-12-30 2020-12-30 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装置和智能座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991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5312B (zh) * 2016-01-25 2019-03-22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WinCE系统单网卡实现多局域网络通信的方法
CN208675554U (zh) * 2018-08-15 2019-03-29 深圳市点嘀互联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ifi热点的车载电子系统
CN111049651A (zh) * 2019-12-30 2020-04-21 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智能计算装置、云端服务器以及唤醒方法
CN111464653B (zh) * 2020-04-07 2023-05-23 钛马信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车载设备互联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9915A (zh) 2021-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0294B (zh) 无人车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552267B (zh) 车辆诊断方法、装置及车辆诊断设备
CN113852563B (zh) 报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01268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58584B (zh) 诊断数据获取方法、装置及诊断设备
CN111625319A (zh) 虚拟机监控数据的采集方法、装置及宿主机
CN113608483A (zh) 获取车辆信号值方法、电子设备及电子控制单元
CN107197000B (zh) 静态动态混合缓存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445630A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769915B (zh) 智能座舱车载设备之间的共享方法、装置和智能座舱
CN112579515A (zh) 线程消息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924128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进程间通信的限制方法、存储介质
KR102303424B1 (ko) 랜덤 액세스 메모리를 포함하는 하나 이상의 처리 유닛을 위한 직접 메모리 액세스 제어 장치
CN110377345B (zh) 系统启动文件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422485A (zh) 一种传输控制协议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756585A (zh) 车辆数据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257431B (zh) 自动倍增存储位的内容的存储单元和具有其的数据网络
CN111679909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4500452B (zh) 桥接模式下的虚拟系统ip地址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6308342A (zh) 区块链交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820877A (zh) 消息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61949B (zh) 报文滤波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7762459A (zh) 用于车载定位系统的自适应速率ota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5001516A (zh) 收音系统、收音机的收音方法及汽车车机
CN118152075A (zh) 轻量级rdma虚拟化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