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7157A - 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47157A
CN113847157A CN202111251604.XA CN202111251604A CN113847157A CN 113847157 A CN113847157 A CN 113847157A CN 202111251604 A CN202111251604 A CN 202111251604A CN 113847157 A CN113847157 A CN 1138471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mode
time
energy
wate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516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47157B (zh
Inventor
钱坤
王立星
戴关林
陈超
刘晓冉
田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5160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471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47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7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47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71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3/00Conjoint electrical control of two or more functions, e.g. ignition, fuel-air mixture, recirculation, supercharging or exhaust-gas treat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9/00Controlling engines, such controlling being peculiar to the devices driven thereby, the devices being other than parts or accessories essential to engine operation, e.g. controlling of engines by signals external thereto
    • F02D29/02Controlling engines, such controlling being peculiar to the devices driven thereby, the devices being other than parts or accessories essential to engine operation, e.g. controlling of engines by signals external thereto peculiar to engines driving vehicles; peculiar to engines driving variable pitch prope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200/00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 F02D2200/02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the parameters being related to the engine
    • F02D2200/021Engine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控制所述车辆的发动机启动时,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目标运行方式,其中,所述目标运行方式包括催化器加热模式、能量补充模式以及标准工作模式中的至少一种;控制所述发动机按照所述目标运行方式运行。通过上述方式,根据发动机水温以及停机时间判断发动机处于热态还是冷态,并根据发动机的不同状态确定对应的目标运行方式,使发动机按照目标运行方式运行,从而使整车在排放循环检测时冷态和热态循环电量平衡和循环有效性均能满足法规要求。

Description

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按照重型汽油车国六排放标准草案的要求,混合动力重型汽油车从2022年7月1日起实施国五标准,2023年7月1日起实施国六标准。国六标准除了满足排放限值要求外,其中的H-I型试验的测试循环要满足电量平衡的要求,同时也要保证循环有效性符合法规要求,否则循环测试无效;因为H-I型试验前排放预处理循环为热态循环,而正式排放开始时为冷态和热态,因发动机冷态和热态的能量流存在差异,所以如何实现整车在排放循环检测时冷态和热态循环电量平衡和循环有效性均能满足法规要求,存在一定难度。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实现整车在排放循环检测时冷态和热态循环电量平衡和循环有效性均能满足法规要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车辆上的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在控制所述车辆的发动机启动时,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
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目标运行方式,其中,所述目标运行方式包括催化器加热模式、能量补充模式以及标准工作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控制所述发动机按照所述目标运行方式运行。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目标运行方式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发动机水温低于基准水温且所述发动机停机时间为预设时间时,
确定目标运行方式为第一运行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运行方式为控制发动机按照催化器加热模式运行第一时长后进入能量补充模式,并控制发动机按照能量补充模式运行第二时长后进入标准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时长基于所述发动机水温确定三元催化器加热;所述第二时长确定方法如下:
获取发动机待补充能量以及发动机运转功率;
根据所述发动机运转功率、需补充能量的转换系数、整车起始运行时刻以及所述发动机待补充能量确定第二时长。
可选地,所述获取发动机待补充能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发动机机油吸收能量;
获取发动机冷却液吸收能量;
根据所述发动机机油吸收能量以及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吸收能量确定发动机待补充能量。
可选地,所述获取发动机机油吸收能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发动机主油道机油压力以及发动机主油道机油温度;
根据所述发动机主油道机油压力以及发动机主油道机油温度确定机油质量流量;
根据所述机油质量流量、所述发动机主油道机油温度、机油比热容、催化器加热起始机油温度、机油吸收能量的单位转换系数以及整车起始运行时刻确定发动机机油吸收能量。
可选地,所述获取发动机冷却液吸收能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发动机出口冷却液温度以及发动机转速;
根据所述发动机出口冷却液温度以及所述发动机转速确定冷却液质量流量;
根据所述冷却液质量流量、所述发动机出口冷却液温度、冷却液比热容、催化器加热起始冷却液温度、冷却液吸收能量的单位转换系数以及整车起始运行时刻确定发动机冷却液吸收能量。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目标运行方式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发动机水温高于基准水温且所述发动机停机时间大于基准时间时,确定为第二运行方式;其中,所述第二运行方式为控制发动机按照催化器加热模式运行第三时长后进入标准工作模式;
所述第三时长是根据所述发动机停机时间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目标运行方式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发动机水温高于基准水温且所述发动机停机时间小于基准时间时,确定目标工作方式为控制发动机按照标准工作模式运行。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发动机控制装置,所述发动机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控制所述车辆的发动机启动时,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目标运行方式,其中,所述目标运行方式包括催化器加热模式、能量补充模式以及标准工作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运行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发动机按照所述目标运行方式运行。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发动机控制程序,所述发动机控制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发动机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发动机控制程序,所述发动机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发动机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在控制所述车辆的发动机启动时,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目标运行方式,其中,所述目标运行方式包括催化器加热模式、能量补充模式以及标准工作模式中的至少一种;控制所述发动机按照所述目标运行方式运行。通过上述方式,根据发动机水温以及停机时间判断发动机处于热态还是冷态,并根据发动机的不同状态确定对应的目标运行方式,使发动机按照目标运行方式运行,从而使整车在排放循环检测时冷态和热态循环电量平衡和循环有效性均能满足法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发动机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发动机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发动机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低水温工作模式图;
图4为本发明发动机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高水温工作模式图;
图5为本发明发动机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高水温标准工作模式图;
图6为本发明发动机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总体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发动机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发动机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在控制所述车辆的发动机启动时,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车辆可为混合动力重型汽油车,混合动力重型汽油车可使用电机进行助力驱动,因此该车辆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电机的电池。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车辆上的控制器,控制器(VehicleController Unit,VCU)和发动机控制器(Engine Controller Unit,ECU)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持续采集和监测数据,包括车速、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环境温度、发动机出水温度、三元催化器温度、发动机转速、机油温度、发动机距离上一次停止运转后的发动机停机时间等。
进一步地,在启动车辆的发动机前,需要判断车辆的发动机是否满足启动的条件。重型汽油国五和国六法规草案要求,H-I型常温冷起动排放测试前,整车需要进入电量平衡状态,保证H-I型排放循环测试的一致性,即电池系统在排放测试时,循环能量变化量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排放测试才算有效,否则排放需要重测。因此,车辆即将起动或正在运行时,需要判断电池的SOC是否满足发动机的启动条件,当电池的荷电状态处于预设范围内且车辆的车速处于预设车速范围内时,则满足启动发动机的条件。
在具体实现中,当发动机启动后,车辆会排放尾气,而汽油车排气污染物主要靠三元催化器来转化,而三元催化器温度对转化效率影响非常明显,最佳转化效率在350℃~800℃之间,此温度区间最高转化效率可以达到98%以上。因此,在发动机启动后,需要将三元催化器温度提升至适合的温度。而三元催化器温度通常通过发动机控制产生的热量来提升,因此,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是提升三元催化器温度的影响因素。发动机停机时间是指发动机上一次停机至启动时间。
步骤S20: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目标运行方式,其中,所述目标运行方式包括催化器加热模式、能量补充模式以及标准工作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当发动机控制时,需要通过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将三元催化器的温度提升至目标值,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首先会使发动机水温上升,因此,需要根据发动机的水温确定发动机控制催化器加热模式的时长,不同的水温对应不同的时长。例如:发动机水温为85℃时,发动机控制催化器加热模式的时长为1分钟。或者,催化器加热模式的运行时长为固定值,不同车型运行催化器加热模式的固定值不同,以上仅为举例说明,本实施例不加以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在催化器加热模式下,发动机会以较低的预设功率运行,产生的热量用于加热三元催化器。由于催化器加热模式产生的能量会流失至车辆其他的部件,导致三元催化器无法达到最高效的温度,因此在催化器加热模式后可能还需要运行能量补充模式,使得三元催化器达到最高效的温度。
应理解的是,发动机停机时间过长时,三元催化器的氧传感器探头温度会低于露点温度,无法正常工作,因此,也需要根据发动机停机时间来判断是否需要运转催化器加热模式。当根据发动机水温低于水温阈值且发动机停机时间长于时间阈值时,则根据水温与催化器加热模式的运行时长的对应关系确定催化器加热模式的运行时长,并根据水温与能量补充模式的运行时长的对应关系确定能量补充模式的运行时长,当催化器加热模式以及能量补充模式运行完成后进入标准工作模式,从而生成目标运行方式,目标运行方式包括了发动机需要运行催化器加热模式的运行时长,能量补充模式的运行时长,以及何时发动机能运行标准工作模式,标准工作模式下,根据整车运转需求请求发动机运转发电,通常都是按照不同SOC请求不同的发动机功率,因此,在标准工作模式下,发动机功率由SOC决定。
步骤S30:控制所述发动机按照所述目标运行方式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运行方式中包括运行催化器加热模式的加热时长,能量补充模式运行的时长,当目标运行方式中加热时长运行后,则可以开始运行标准工作模式,从而使得发动机正常运转时,三元催化器也能以最高效的温度运行,从而减少了混合动力汽油车排放的污染物。
本实施例通过在控制所述车辆的发动机启动时,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目标运行方式,其中,所述目标运行方式包括催化器加热模式、能量补充模式以及标准工作模式中的至少一种;控制所述发动机按照所述目标运行方式运行。通过上述方式,根据发动机水温以及停机时间判断发动机处于热态还是冷态,并根据发动机的不同状态确定对应的目标运行方式,使发动机按照目标运行方式运行,从而使整车在排放循环检测时冷态和热态循环电量平衡和循环有效性均能满足法规要求。
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发动机控制方法在所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1:当所述发动机水温低于基准水温且所述发动机停机时间为预设时间时,确定目标运行方式为第一运行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运行方式为控制发动机按照催化器加热模式运行第一时长后进入能量补充模式,并控制发动机按照能量补充模式运行第二时长后进入标准工作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基准水温是衡量发动机水温高低的标准,当发动机水温低于基准水温时,则发动机首先需要运行催化器加热模式,从而将三元催化器的温度加热至目标值。催化器加热模式的时间即为三元催化器加热时间。发动机在运行催化器加热模式是以一定的预设功率运行。预设功率低于发动机正常运行时的功率,从而避免水温较低时因发动机转速过高而出现异常损坏。
在具体实现中,由于发动机水温低于基准水温,因此发动机的停机时长并不会对发动机运行催化器加热模式的时间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预设时间可以为任意时长。
能够理解的是,低于基准水温的发动机水温与三元催化器加热时间存在映射关系,通过发动机此时的水温查找映射关系中对应的三元催化器加热时间即可确定发动机需要运行催化器加热模式的第一时长。
可以理解的是,在催化器加热模式运行时,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也会流向发动机机油以及发动机冷却液,导致三元催化器无法到达目标温度,在目标温度下,三元催化器能够高效运行。因此还需要运行能量补充模式,补充流失的能量。
步骤S22:其中,所述第一时长基于所述发动机水温确定三元催化器加热;所述第二时长确定方法如下:
获取发动机待补充能量以及发动机运转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运转功率是指整车启动至能量补充模式结束时发动机运行时的功率,在此过程中,发动机运行时的功率是变化的。由于在能量补充模式下,发动机的运行功率也是确定的,但与催化器加热模式下的运行功率不同,因此,从整车启动到能量补充模式结束过程中,发动机的运行功率都是确定的。
进一步地,为了更加准确地计算发动机待补充能量,步骤S22包括:获取发动机机油吸收能量;获取发动机冷却液吸收能量;根据所述发动机机油吸收能量以及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吸收能量确定发动机待补充能量。
可以理解的是,在发动机运行催化器加热模式过程中,发动机机油以及发动机冷却液会吸收发动机产生的部分能量,从而导致电池的SOC下降过快,因此发动机需要运行能量补充模式,补充发动机机油以及发动机冷却液吸收的能量,使得三元催化器的温度能提升至目标值,并确保排放测试时排放循环有效性符合法规要求。
发动机待补充能量计算公式如下:
ΔW=ΔWoil+ΔWclt 公式1;
其中,ΔW为发动机待补充能量(单位kWh),ΔWoil为发动机机油吸收能量(单位kWh),ΔWclt为发动机冷却液吸收能量(单位kWh)。
进一步地,为了更准确的计算发动机机油吸收的能量,所述获取发动机机油吸收能量的步骤,包括:获取发动机主油道机油压力以及发动机主油道机油温度;根据所述发动机主油道机油压力以及发动机主油道机油温度确定机油质量流量;根据所述机油质量流量、所述发动机主油道机油温度、机油比热容、催化器加热起始机油温度、机油吸收能量的单位转换系数以及整车起始运行时刻确定发动机机油吸收能量。
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主油道上连接有机油感应塞以及压力感应塞,用于采集发动机主油道机油压力以及发动机主油道机油温度。机油质量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机油通过发动机主油道的流体质量。机油质量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Qoil=F(Toil,Poil) 公式2;
其中,Qoil为机油质量流量(单位kg/s),F为整车控制器或发动机控制器中程序的计算函数,Toil为发动机主油道机油温度(单位℃),Poil为发动机主油道机油压力。
发动机机油吸收能量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21833180000091
其中,Coil为机油比热容,1850J/(kg.℃),Toil1为催化器加热起始机油温度,koil为机油吸收能量的单位转换系数,1/3600000,t为能量补充模式结束时刻。催化器加热起始机油温度是指发动机还未运行催化器加热模式时的机油温度。
进一步地,为了更准确的计算发动机冷却液吸收的能量,所述获取发动机冷却液吸收能量的步骤,包括:获取发动机出口冷却液温度以及发动机转速;根据所述发动机出口冷却液温度以及所述发动机转速确定冷却液质量流量;根据所述冷却液质量流量、所述发动机出口冷却液温度、冷却液比热容、催化器加热起始冷却液温度、冷却液吸收能量的单位转换系数以及整车起始运行时刻确定发动机冷却液吸收能量。
需要说明的,发动机出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冷却液的温度,从而得到发动机出口冷却液温度。冷却液质量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冷却液通过发动机出口的流体质量。冷却液质量流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Qclt=F(Tclt,n) 公式4;
其中,Qclt为冷却液质量流量(单位kg/s),F为整车控制器或发动机控制器中程序的计算函数,Tclt为发动机出口冷却液温度(单位℃),n为发动机转速(单位r/min)。
发动机冷却液吸收能量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321833180000092
其中,Cclt为冷却液比热容,4000J/(kg.℃),Tclt1为催化器加热起始冷却液温度,kclt为冷却液吸收能量的单位转换系数,1/3600000,t为能量补充模式结束时刻。催化器加热起始冷却液温度是指发动机还未运行催化器加热模式时的冷却液温度。
步骤S23:根据所述发动机运转功率、需补充能量的转换系数、整车起始运行时刻以及所述发动机待补充能量确定第二时长。
在具体实现中,根据发动机运转功率、转换系数、整车起始运行时刻计算得到目标补充能量:
Figure BDA0003321833180000101
其中,ΔWe为目标补充能量(单位kWh),P为发动机运转功率(单位kWh),k为转换系数。
当ΔWe等于ΔW时,表明三元催化器温度已经达到目标值,发动机可以结束能量补充模式进入其他控制模式。此时可以确定能量补充模式结束的时刻,从而得到发动机运行能量补充模式的时间,即第二时长。
应理解的是,发动机运转功率大小由SOC决定,SOC低时发动机功率高,SOC高时发动机功率低,从而保证电池系统在排放测试时,循环能量变化量在一定范围内,使得排放测试有效。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运行方式中包含发动机需要运行催化器加热模式的时间以及能量补充模式的时间,当发动机根据目标运行方式运行完成后,发动机则可以进入标准工作模式。如图3所示,当发动机水温低于基准模型值(即基准水温)时,发动机经过催化器加热模式以及能量补充模式后才能进入标准工作模式,其中,t0为整车运行开始时刻,t1为发动机起动时刻,也是进入催化器加热模式时刻,t2为催化器加热模式结束自动进入能量补充模式时刻,t3为能量补充模式结束,自动进入标准工作模式时刻,t4为标准工作模式下发动机停机时刻。
进一步地,考虑到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存在其他情况,步骤S30还包括:当所述发动机水温高于基准水温且所述发动机停机时间大于基准时间时,确定为第二运行方式;其中,所述第二运行方式为控制发动机按照催化器加热模式运行第三时长后进入标准工作模式;所述第三时长是根据所述发动机停机时间确定的。
在具体实现中,虽然发动机水温高于基准水温,但由于发动机停机时间大于基准时间,三元催化器的氧传感器探头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无法正常工作,此时发动机直接进入催化器加热模式,使得氧传感器加热,达到露点温度,尽快进入空燃比闭环控制,闭环控制下尾气催化转化效率最高。发动机停机时间与三元催化器加热时间存在映射关系,根据映射关系可查找发动机停机时间对应的三元催化器加热时间,即第三时长。本实施例中,运行催化器加热模式的第三时长可为固定值,固定值由不同的车型决定。此时的目标运行方式只包括催化器加热模式,发动机完成催化器加热模式后则可以直接进入标准工作模式。如图4所示,当发动机水温高于基准模型值(即基准水温)且所述发动机停机时间小于基准模型值(基准时间)时,发动机仅需经过能量补充模式即可进入标准工作模式,其中,t0为整车运行开始时刻,t1为发动机起动时刻,也是进入催化器加热模式时刻,t2为催化器加热模式结束自动进入标准工作模式的时刻,t3为标准工作模式下发动机停机时刻。
进一步地,步骤S30还包括:当所述发动机水温高于基准水温且所述发动机停机时间小于基准时间时,确定目标工作方式为控制发动机按照标准工作模式运行。
可以理解的是,发动机在此条件下,三元催化器的温度满足目标值,无需对三元催化器加热,也无需进入能量补充模式,发动机可直接运行标准工作模式。如图5所示,其中,t0为整车运行开始时刻,t1为发动机起动时刻,也是标准工作模式开始运行时刻,t2为标准工作模式下发动机停机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整体流程如图6所示,当车辆运行时,根据车速以及动力电池SOC判断是否需要起动发动机,当需要启动时,根据发动机的状态条件选择工作模式,当发动机水温高于基准值且发动机停机时间大于基准值时,发动机进入催化器加热模式为三元催化器加热,当发动机水温低于基准值时,发动机完成催化器加热模式后还需进入能量补充模式,当发动机水温高于基准值且发动机停机时间小于基准值时,发动机可直接进入标准工作模式。
本实施例当所述发动机水温低于基准水温且所述发动机停机时间为预设时间时,确定目标运行方式为第一运行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运行方式为控制发动机按照催化器加热模式运行第一时长后进入能量补充模式,并控制发动机按照能量补充模式运行第二时长后进入标准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时长基于所述发动机水温确定三元催化器加热;所述第二时长确定方法如下:获取发动机待补充能量以及发动机运转功率;根据所述发动机运转功率、需补充能量的转换系数、整车起始运行时刻以及所述发动机待补充能量确定第二时长。通过上述方式,当发动机水温低于基准水温时,此时发动机处于冷态,在发动机冷态下根据发动机水温确定三元催化器加热时间,并考虑发动机的对三元催化器加热时的能量损失,确定第二时长,使得三元催化器在发动机冷态下也能够达到最佳的工作温度。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发动机控制程序,所述发动机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发动机控制方法的步骤。
由于本存储介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参照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车辆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该车辆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车辆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7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发动机控制程序。
在图7所示的车辆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网络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用户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车辆中的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5可以设置在车辆中,所述车辆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发动机控制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控制方法。
参照图8,图8为本发明发动机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0,用于在控制所述车辆的发动机启动时,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
确定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目标运行方式,其中,所述目标运行方式包括催化器加热模式、能量补充模式以及标准工作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运行模块30,用于控制所述发动机按照所述目标运行方式运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定,在具体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在控制所述车辆的发动机启动时,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目标运行方式,其中,所述目标运行方式包括催化器加热模式、能量补充模式以及标准工作模式中的至少一种;控制所述发动机按照所述目标运行方式运行。通过上述方式,根据发动机水温以及停机时间判断发动机处于热态还是冷态,并根据发动机的不同状态确定对应的目标运行方式,使发动机按照目标运行方式运行,从而实现发动机在冷态以及热态时均能达到热态循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20,还用于当所述发动机水温低于基准水温且所述发动机停机时间为预设时间时,确定目标运行方式为第一运行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运行方式为控制发动机按照催化器加热模式运行第一时长后进入能量补充模式,并控制发动机按照能量补充模式运行第二时长后进入标准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时长基于所述发动机水温确定三元催化器加热;所述第二时长确定方法如下:
获取发动机待补充能量以及发动机运转功率;
根据所述发动机运转功率、需补充能量的转换系数、整车起始运行时刻以及所述发动机待补充能量确定第二时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20,还用于获取发动机机油吸收能量;
获取发动机冷却液吸收能量;
根据所述发动机机油吸收能量以及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吸收能量确定发动机待补充能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20,还用于获取发动机主油道机油压力以及发动机主油道机油温度;
根据所述发动机主油道机油压力以及发动机主油道机油温度确定机油质量流量;
根据所述机油质量流量、所述发动机主油道机油温度、机油比热容、催化器加热起始机油温度、机油吸收能量的单位转换系数以及整车起始运行时刻确定发动机机油吸收能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20,还用于获取发动机出口冷却液温度以及发动机转速;
根据所述发动机出口冷却液温度以及所述发动机转速确定冷却液质量流量;
根据所述冷却液质量流量、所述发动机出口冷却液温度、冷却液比热容、催化器加热起始冷却液温度、冷却液吸收能量的单位转换系数以及整车起始运行时刻确定发动机冷却液吸收能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20,还用于当所述发动机水温高于基准水温且所述发动机停机时间大于基准时间时,确定为第二运行方式;其中,所述第二运行方式为控制发动机按照催化器加热模式运行第三时长后进入标准工作模式;
所述第三时长是根据所述发动机停机时间确定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20,还用于当所述发动机水温高于基准水温且所述发动机停机时间小于基准时间时,确定目标工作方式为控制发动机按照标准工作模式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工作流程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此处不做限制。
另外,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动机控制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车辆上的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在控制所述车辆的发动机启动时,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
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目标运行方式,其中,所述目标运行方式包括催化器加热模式、能量补充模式以及标准工作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控制所述发动机按照所述目标运行方式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目标运行方式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发动机水温低于基准水温且所述发动机停机时间为预设时间时,
确定目标运行方式为第一运行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运行方式为控制发动机按照催化器加热模式运行第一时长后进入能量补充模式,并控制发动机按照能量补充模式运行第二时长后进入标准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时长基于所述发动机水温确定三元催化器加热;所述第二时长确定方法如下:
获取发动机待补充能量以及发动机运转功率;
根据所述发动机运转功率、需补充能量的转换系数、整车起始运行时刻以及所述发动机待补充能量确定第二时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发动机待补充能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发动机机油吸收能量;
获取发动机冷却液吸收能量;
根据所述发动机机油吸收能量以及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吸收能量确定发动机待补充能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发动机机油吸收能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发动机主油道机油压力以及发动机主油道机油温度;
根据所述发动机主油道机油压力以及发动机主油道机油温度确定机油质量流量;
根据所述机油质量流量、所述发动机主油道机油温度、机油比热容、催化器加热起始机油温度、机油吸收能量的单位转换系数以及整车起始运行时刻确定发动机机油吸收能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发动机冷却液吸收能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发动机出口冷却液温度以及发动机转速;
根据所述发动机出口冷却液温度以及所述发动机转速确定冷却液质量流量;
根据所述冷却液质量流量、所述发动机出口冷却液温度、冷却液比热容、催化器加热起始冷却液温度、冷却液吸收能量的单位转换系数以及整车起始运行时刻确定发动机冷却液吸收能量。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目标运行方式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发动机水温高于基准水温且所述发动机停机时间大于基准时间时,确定为第二运行方式;其中,所述第二运行方式为控制发动机按照催化器加热模式运行第三时长后进入标准工作模式;
所述第三时长是根据所述发动机停机时间确定的。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目标运行方式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发动机水温高于基准水温且所述发动机停机时间小于基准时间时,确定目标工作方式为控制发动机按照标准工作模式运行。
8.一种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控制所述车辆的发动机启动时,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停机时间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目标运行方式,其中,所述目标运行方式包括催化器加热模式、能量补充模式以及标准工作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运行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发动机按照所述目标运行方式运行。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发动机控制程序,所述发动机控制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控制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发动机控制程序,所述发动机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控制方法。
CN202111251604.XA 2021-10-26 2021-10-26 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8471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1604.XA CN113847157B (zh) 2021-10-26 2021-10-26 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1604.XA CN113847157B (zh) 2021-10-26 2021-10-26 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7157A true CN113847157A (zh) 2021-12-28
CN113847157B CN113847157B (zh) 2023-09-01

Family

ID=78983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51604.XA Active CN113847157B (zh) 2021-10-26 2021-10-26 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47157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07518A (ja) * 2008-06-25 2010-01-14 Nissan Motor Co Ltd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排気浄化装置及び排気浄化方法
WO2012053068A1 (ja) * 2010-10-20 2012-04-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パワートレーン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パワートレーンの制御装置
CN102678349A (zh) * 2011-02-22 2012-09-19 铃木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控制设备
CN104234797A (zh) * 2013-06-19 2014-12-24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优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排放的催化器加热控制方法
US20160297424A1 (en) * 2015-04-09 2016-10-13 Kia Motor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exhaust gas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N106515711A (zh) * 2015-09-09 2017-03-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车辆
CN109324602A (zh) * 2018-11-28 2019-02-12 潍柴西港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车的氧传感器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611182A (zh) * 2019-02-22 2019-04-1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电加热型催化器的控制方法
JP2019157657A (ja) * 2018-03-08 2019-09-1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用制御装置
US20200398819A1 (en) * 2017-12-15 2020-12-24 Nissan Motor Co., Ltd. Catalyst Warm-Up Control Method for Hybrid Vehicle and Catalyst Warm-Up Control Apparatus for Hybrid Vehicle
CN113074054A (zh) * 2021-04-06 2021-07-06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加热控制方法、加热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07735A (zh) * 2021-05-17 2021-07-13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起动控制方法、发动机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07518A (ja) * 2008-06-25 2010-01-14 Nissan Motor Co Ltd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排気浄化装置及び排気浄化方法
WO2012053068A1 (ja) * 2010-10-20 2012-04-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パワートレーン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パワートレーンの制御装置
CN102678349A (zh) * 2011-02-22 2012-09-19 铃木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控制设备
CN104234797A (zh) * 2013-06-19 2014-12-24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优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排放的催化器加热控制方法
US20160297424A1 (en) * 2015-04-09 2016-10-13 Kia Motor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exhaust gas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N106515711A (zh) * 2015-09-09 2017-03-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车辆
US20200398819A1 (en) * 2017-12-15 2020-12-24 Nissan Motor Co., Ltd. Catalyst Warm-Up Control Method for Hybrid Vehicle and Catalyst Warm-Up Control Apparatus for Hybrid Vehicle
JP2019157657A (ja) * 2018-03-08 2019-09-1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用制御装置
CN109324602A (zh) * 2018-11-28 2019-02-12 潍柴西港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车的氧传感器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611182A (zh) * 2019-02-22 2019-04-1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电加热型催化器的控制方法
CN113074054A (zh) * 2021-04-06 2021-07-06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加热控制方法、加热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07735A (zh) * 2021-05-17 2021-07-13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起动控制方法、发动机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7157B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67283B (zh) 柴油机智能热管理系统
CN112803036A (zh) 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196266B (zh) 一种催化器起燃阶段扭矩分配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221649A (zh) 对用于过滤器再生的碳氢化合物喷射的诊断
CN111546911B (zh) 车辆的增程器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471567B (zh) 电池包温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hambon et al. PHEV cold start emissions management
CN110486125B (zh) 一种燃油发动机催化剂起燃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4234797B (zh) 用于优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排放的催化器加热控制方法
CN113847136A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771697A (zh) 混合动力电池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43411B (zh) 一种dpf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0495062C (zh) 一种测试和评价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的方法
CN113847157A (zh) 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203809097U (zh) 柴油机智能热管理系统
CN113866350A (zh) 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3879607U (zh) 柴油机电控热管理系统
CN110541766A (zh) 一种增程器发动机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及终端
CN116238391A (zh) 燃料电池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756918B (zh) 发动机控制方法、发动机控制装置和车辆
CN114335817A (zh) 一种电池包温度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889195B2 (en) Voltage conversion device, vehicle using voltage conversion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voltage conversion device
CN114114036B (zh) 验证动力系统的脉冲加热参数工作范围是否正确的方法
CN114962235B (zh) 循环水泵的控制方法、装置、电控设备及介质
US11686237B2 (en) Controlling NOx emission control during start of a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