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0408B - 车窗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窗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40408B
CN113840408B CN202111108266.4A CN202111108266A CN113840408B CN 113840408 B CN113840408 B CN 113840408B CN 202111108266 A CN202111108266 A CN 202111108266A CN 113840408 B CN113840408 B CN 1138404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element
window
signal transmission
wir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082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40408A (zh
Inventor
郭勇
关金亮
陈敏
刘春炘
张灿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0826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404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40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0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40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0408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0431 priority patent/WO2023045999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84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arent or reflecting areas, e.g. for demisting or de-icing windows, mirrors or vehicle windshiel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02Details
    • H05B3/06Heater element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coupling elements or holder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窗总成,所述车窗总成包括车窗玻璃、至少两个传感器及加热件,所述车窗玻璃包括功能区,所述功能区内具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信号透过窗口,所述至少两个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车窗玻璃的内侧,每个传感器与每个信号透过窗口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加热件包括至少一根线状加热元件,所述至少一根线状加热元件多次延伸穿过其中至少一个信号透过窗口,至少另一个信号透过窗口中没有线状加热元件延伸穿过。通过所述加热件的排布设计,使得所述加热件对其中一个所述信号透过窗口进行加热,且对其余所述信号透过窗口的周边区域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同时对多个所述信号透过窗口进行加热,在加速除雾、霜效果的同时,具有较好加热区域的布置。

Description

车窗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零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窗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代步工具之一。目前,在前车窗玻璃及后车窗玻璃上集成有传感器,用于为驾驶员提供更多辅助,从而帮助驾驶员进行驾驶。
当遇到雨、雪、霜等恶劣天气时,车窗玻璃可能出现起雾、霜等状况,影响了画面获取,从而无法帮助驾驶员进行驾驶。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导电线对车窗玻璃上的传感器窗口进行加热从而除雾、霜,但目前集成于车窗玻璃上的传感器越来越多,现有技术无法满足对多个传感器窗口区域进行加热的设计要求,且加热区域的布置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窗总成,能够解决对多个传感器窗口区域进行加热的设计要求以及加热区域的布置较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窗总成,所述车窗总成包括车窗玻璃、至少两个传感器及加热件,所述车窗玻璃包括功能区,所述功能区内具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信号透过窗口,所述至少两个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车窗玻璃的内侧,每个传感器与每个信号透过窗口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加热件包括至少一根线状加热元件,所述至少一根线状加热元件多次延伸穿过其中至少一个信号透过窗口,至少另一个信号透过窗口中没有线状加热元件延伸穿过。
通过所述加热件的排布设计,使得所述加热件对其中一个所述信号透过窗口进行加热,且对其余所述信号透过窗口的周边区域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同时对多个所述信号透过窗口进行加热,在加速除雾、除霜效果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加热区域的布置。
可选的,所述线状加热元件为金属导线、印刷银浆线或碳纤维导线。
可选的,所述车窗玻璃为单片钢化玻璃,所述加热件固定在所述车窗玻璃和所述传感器之间。
可选的,所述车窗玻璃包括第一透明板、热塑性中间层及第二透明板,所述热塑性中间层粘结在所述第一透明板和所述第二透明板之间,所述加热件固定在所述第一透明板和所述传感器之间。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根线状加热元件沿直线路径、弧形路径、正弦曲线路径、矩形波波形路径多次延伸穿过其中至少一个信号透过窗口。
可选的,没有线状加热元件延伸穿过的至少一个信号透过窗口的至少部分周缘被至少一根线状加热元件环绕。
可选的,所述传感器选自可见光相机、红外线相机、激光雷达、雨水传感器、触摸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所述车窗总成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对应所述功能区设置,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支架上。
可选的,所述线状加热元件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用于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部分落入所述信号透过窗口内,所述线状加热元件还包括相连的第三部分及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用于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第四部分围设于所述信号透过窗口的至少部分周缘,所述第四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总长度比值范围为0.3-2.5。
可选的,所述第四部分围设于至少一个所述信号透过窗口的至少三个周缘。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车窗总成及车架,所述车窗总成安装于所述车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车窗总成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I-I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车窗玻璃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车窗玻璃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加热区域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加热区域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加热区域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加热区域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俯视示意图。
标号说明:车窗总成-1、车窗玻璃-11、功能区-111、信号透过窗口-1111、第一透明板-112、热塑性中间层-113、第二透明板-114、热塑性聚酯-115、传感器-12、加热件-13、线状加热元件-131、第一部分-1311、第二部分-1312、第三部分-1313、第四部分-1314、支架-14、车辆-2、车架-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窗总成1,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车窗总成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I-I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所述车窗总成1包括车窗玻璃11、至少两个传感器12及加热件13,所述车窗玻璃11包括功能区111,所述功能区111内具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信号透过窗口1111,所述至少两个传感器12安装在所述车窗玻璃11的内侧,每个传感器12与每个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加热件13包括至少一根线状加热元件131,所述至少一根线状加热元件131多次延伸穿过其中至少一个信号透过窗口1111,至少另一个信号透过窗口1111中没有线状加热元件131延伸穿过。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好的观察所述传感器12及所述加热件13在所述车窗玻璃11下的分布情况,所述传感器12及所述加热件13透视显示于图1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12至少包括图像传感器12,其能够获取透过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所述车窗玻璃11前方的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为梯形,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矩形、三角形、圆形等,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制。
可以理解的,在雨、雪、霜等恶劣天气下,所述车窗玻璃11较容易起雾、霜,导致所述传感器12无法清晰的获取前方的视野。对所述车窗玻璃11进行加热,可以实现加速除雾、霜的效果,从而使得所述传感器12获取前方清晰的视野。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加热件13为电阻加热元件,电流经过所述加热件13时,所述加热件13将产生一定的热量,由于车载电压基本恒定,所以所述加热件13产生热量的大小一般与所述加热件13的电阻值负相关。同时,考虑到所述加热件13的至少部分会穿过信号透过窗口1111,为了减少所述加热件13对所述传感器12获取图像的干扰,通常选择尺寸尽可能小的所述加热件13。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件13具有合适的电阻值,既保证在对所述加热件13通电时,所述加热件13能够产生一定的热量对所述车窗玻璃11进行加热,又避免所述加热件13干扰所述传感器12获取图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的一端接入电源的正极,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的另一端接入电源的负极,以使得电流流过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所述至少一根线状加热元件131多次延伸穿过其中至少一个信号透过窗口1111,以对所述车窗玻璃11上对应的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进行加热。至少另一个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中没有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延伸穿过,从而在满足特定信号透过窗口的除霜除雾需求的同时,实现线状加热元件131的更加合理布置。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加热件13的排布设计,使得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对其中一个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整体区域进行加热,且对其余的至少一个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周边区域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同时对多个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进行区别加热,在加速除雾、除霜效果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加热区域的布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为金属导线、印刷银浆线或碳纤维导线。
具体的,当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为金属导线时,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可以是铜线、钨线、铝线或铜合金线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且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的直径范围为0.01mm-0.5mm。优选的,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的直径范围还可以为0.1mm-0.4mm,具体的,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的直径还可以是0.17mm、0.23mm、0.31mm、0.39mm等,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制。
当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为印刷银浆线时,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的印刷线宽范围为0.1mm-1.0mm,且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的刷涂厚度为3μm-20μm。
当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为碳纤维导线时,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的直径范围为0.01mm-0.5mm。优选的,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的直径范围还可以为0.1mm-0.4mm,具体的,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的直径还可以是0.14mm、0.21mm、0.27mm、0.34mm等,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不同时,其在所述车窗总成1中设置的位置也可以是不同的。接下来,将对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在所述车窗总成1中的设置位置举例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阅图2,所述车窗玻璃11为单片钢化玻璃,例如用作汽车后挡风玻璃,所述加热件13固定在所述车窗玻璃11的位于车内一侧的表面上,所述传感器12固定在车内且朝向所述加热件13,所述加热件13位于所述车窗玻璃11和所述传感器12之间。
可以理解的,由于所述加热件13设置于所述车窗玻璃11和所述传感器12之间,需要较小直径的所述加热件13,从而避免影响所述传感器12通过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获取外界环境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车窗玻璃局部剖视示意图。所述车窗玻璃11包括第一透明板112、热塑性中间层113及第二透明板114,所述热塑性中间层113粘结在所述第一透明板112和所述第二透明板114之间,所述加热件13固定在所述第一透明板112和所述传感器12之间。
具体的,所述车窗玻璃11为夹层玻璃,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明板112作为所述车窗玻璃11的外玻璃板,所述第二透明板114作为所述车窗玻璃12的内玻璃板,所述热塑性中间层113的材料可以选用透明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丙烯酸酯(P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离子性中间层(SGP)或聚氨酯(PU)等中的至少一种,避免阻碍所述传感器12通过所述第一透明板112获取外界环境信息。
具体的,所述加热件13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板112的靠近所述热塑性中间层113的表面上,或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板112和所述热塑性中间层113之间,或设置在所述热塑性中间层113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或设置在所述热塑性中间层113和所述第二透明板114之间,或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板114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在图3中,所述加热件13可以直接布置在所述热塑性中间层113的靠近所述第二透明板114的表面上,通过加热和/或有机物溶解等方式可以使所述加热件13至少部分被所述热塑性中间层113包覆;在图4中,所述加热件13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板114的远离所述热塑性中间层113的表面上,通过印刷或粘结等方式使所述加热件13固定在所述第二透明板114上。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加热件13还可以设置于热塑性聚酯115(PET)的表面,布置有所述加热件13的PET可以夹设在所述第一透明板112和所述第二透明板114之间,也可以粘结在所述第二透明板114的远离所述热塑性中间层113的表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阅图1,所述至少一根线状加热元件131沿直线路径、弧形路径、正弦曲线路径、矩形波波形路径多次延伸穿过其中至少一个信号透过窗口1111。
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及图2可以得出,所述传感器12的数量为2个,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来回往复地穿设于其中一个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且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还绕过另一个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以实现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在对其中一个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整体区域进行加热的同时还对另一个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周边区域进行加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阅图1,没有线状加热元件131延伸穿过的至少一个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至少部分周缘被至少一根线状加热元件131环绕。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线状加热元件131延伸穿过的至少一个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至少部分周缘,被至少一根线状加热元件131环绕,从而对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对应的所述车窗玻璃11的周边区域进行加热,实现同时对多个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进行区别加热,在加速除雾、除霜效果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加热区域的布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12选自可见光相机、红外线相机、激光雷达、雨水传感器、触摸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的,所述可见光相机可以通过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获取画面,并通过车载显示屏等设备提供给驾驶员;所述红外线相机可以通过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识别生物,或者在夜间获取画面;所述激光雷达可以通过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获取与障碍物或待测物体之间的距离;所述雨水传感器可以通过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识别是否有雨水遮挡驾驶员视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通过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识别触摸操作,从而提供便捷操作的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12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阅图1。所述车窗总成1还包括支架14,所述支架14对应所述功能区111设置,所述传感器12安装于所述支架14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车窗玻璃11为单片钢化玻璃时,所述支架14与所述车窗玻璃11相连接,并固定于所述车窗玻璃11位于车内一侧的表面上;当所述车窗玻璃11为夹层玻璃时,所述支架14固定于所述第二透明板114位于车内一侧的表面上;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只要不影响所述传感器12对应所述功能区111设置,所述传感器12安装于所述支架14上,本申请对所述支架14的设置方式不加以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加热区域示意图。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1311及第二部分1312,所述第一部分1311用于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部分1312落入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内,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还包括相连的第三部分1313及第四部分1314,所述第三部分1313用于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第四部分1314围设于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至少部分周缘,所述第四部分1314与所述第二部分1312的总长度比值范围为0.3-2.5。
具体的,通过调整所述第四部分1314的总长度与所述第二部分1312的总长度的比值,可以调整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穿过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部分的加热功率,从而能够更好地设计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的排布形状和路径,满足不同车载电压、不同传感器的加热功率等的需求。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1311及所述第三部分1313的总长度较短,可以忽略不计。所述第四部分1314与所述第二部分1312的总长度比值范围为0.3-2.5,以使得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的加热功率分配较为合适。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1311及所述第三部分1313的总长度较长,那么可以通过调整所述第一部分1311和所述第二部分1312的总长度与所述第三部分1313和所述第四部分1314的总长度的比值,进而调整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的加热功率分配。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数量为两个。未穿设于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设置于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上边缘,对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上边缘部分加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6-图8,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加热区域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加热区域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加热区域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数量为三个。具体的,如图6所示,中间信号透过窗口1111被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来回往复地穿过,左侧信号透过窗口1111未被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来回往复地穿过且四周边缘未被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围绕,右侧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上边缘被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围绕,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用于加热中间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整体区域和右侧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上边缘区域。
具体的,如图7所示,中间信号透过窗口1111被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来回往复地穿过,左侧信号透过窗口1111未被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来回往复地穿过且四周边缘未被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围绕,右侧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上边缘、下边缘、右边缘均被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围绕,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用于加热中间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整体区域和右侧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对应的三个周缘区域。
具体的,如图8所示,中间信号透过窗口1111被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来回往复地穿过,左侧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上边缘、下边缘、左边缘均被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围绕,右侧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上边缘、下边缘、右边缘均被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围绕,所述线状加热元件131用于加热中间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整体区域和两侧信号透过窗口1111的对应的三个周缘区域。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透过窗口1111还可以是其他数量,所述加热件13也可以是其他排布方式,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2,请一并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俯视示意图。所述车辆2包括如上文所述的车窗总成1及车架21,所述车窗总成1安装于所述车架21。具体的,所述车窗总成1请参阅上文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车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总成包括车窗玻璃、加热件及至少两个传感器,所述车窗玻璃包括功能区,所述功能区内具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信号透过窗口,所述至少两个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车窗玻璃的内侧,每个传感器与每个信号透过窗口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加热件包括至少一根线状加热元件,所述至少一根线状加热元件多次延伸穿过其中至少一个信号透过窗口,至少另一个信号透过窗口中没有线状加热元件延伸穿过,没有线状加热元件延伸穿过的至少一个信号透过窗口的至少部分周缘被至少一根线状加热元件环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状加热元件为金属导线、印刷银浆线或碳纤维导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玻璃为单片钢化玻璃,所述加热件固定在所述车窗玻璃和所述传感器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玻璃包括第一透明板、热塑性中间层及第二透明板,所述热塑性中间层粘结在所述第一透明板和所述第二透明板之间,所述加热件固定在所述第一透明板和所述传感器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根线状加热元件沿直线路径、弧形路径、正弦曲线路径、矩形波波形路径多次延伸穿过其中至少一个信号透过窗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选自可见光相机、红外线相机、激光雷达、雨水传感器、触摸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总成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对应所述功能区设置,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支架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状加热元件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用于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部分落入其中一个所述信号透过窗口内,所述线状加热元件还包括相连的第三部分及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用于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第四部分围设于另一个所述信号透过窗口的至少部分周缘,所述第四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总长度比值范围为0.3-2.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部分围设于至少另一个所述信号透过窗口的至少三个周缘。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窗总成及车架,所述车窗总成安装于所述车架。
CN202111108266.4A 2021-09-22 2021-09-22 车窗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1138404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8266.4A CN113840408B (zh) 2021-09-22 2021-09-22 车窗总成及车辆
PCT/CN2022/120431 WO2023045999A1 (zh) 2021-09-22 2022-09-22 车窗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8266.4A CN113840408B (zh) 2021-09-22 2021-09-22 车窗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0408A CN113840408A (zh) 2021-12-24
CN113840408B true CN113840408B (zh) 2022-05-20

Family

ID=78960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08266.4A Active CN113840408B (zh) 2021-09-22 2021-09-22 车窗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40408B (zh)
WO (1) WO20230459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0408B (zh) * 2021-09-22 2022-05-20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窗总成及车辆
CN113840409B (zh) * 2021-09-22 2022-08-26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窗总成及车辆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05729A2 (en) * 2004-04-15 2005-12-14 Pilkington Plc Electrically heated window
CN101909879A (zh) * 2008-01-04 2010-12-08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玻璃嵌片和玻璃嵌片装置
CN105376883A (zh) * 2015-09-17 2016-03-02 福建省万达汽车玻璃工业有限公司 带有通讯窗无膜层区域可均匀电加热的汽车夹层玻璃
CN107113924A (zh) * 2015-11-06 2017-08-29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具有电容性开关区域的可电加热复合玻璃板
CN111761894A (zh) * 2020-06-28 2020-10-13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局部高红外线透过的电加热前挡玻璃
WO2021015155A1 (ja) * 2019-07-25 2021-01-28 Agc株式会社 車両用ガラス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35027A1 (de) * 2007-07-26 2009-01-29 Adc Automotive Distance Control Systems Gmbh Sichtfenster zur Anordnung eines optischen Sensor- und/oder Erkennungssystems in einem Fahrzeug
JP6787776B2 (ja) * 2015-12-22 2020-11-18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ウインドシールド
PE20212029A1 (es) * 2019-03-19 2021-10-20 Saint Gobain Cristal compuesto que comprende un elemento de incrustacion funcional
CN213991067U (zh) * 2020-11-30 2021-08-17 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结构和激光雷达装置
CN113840408B (zh) * 2021-09-22 2022-05-20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窗总成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05729A2 (en) * 2004-04-15 2005-12-14 Pilkington Plc Electrically heated window
CN101909879A (zh) * 2008-01-04 2010-12-08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玻璃嵌片和玻璃嵌片装置
CN105376883A (zh) * 2015-09-17 2016-03-02 福建省万达汽车玻璃工业有限公司 带有通讯窗无膜层区域可均匀电加热的汽车夹层玻璃
CN107113924A (zh) * 2015-11-06 2017-08-29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具有电容性开关区域的可电加热复合玻璃板
WO2021015155A1 (ja) * 2019-07-25 2021-01-28 Agc株式会社 車両用ガラス装置
CN111761894A (zh) * 2020-06-28 2020-10-13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局部高红外线透过的电加热前挡玻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0408A (zh) 2021-12-24
WO2023045999A1 (zh) 2023-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40408B (zh) 车窗总成及车辆
CN107206754B (zh) 具有amoled屏幕的层压车窗玻璃
CN107113924B (zh) 具有电容性开关区域的可电加热复合玻璃板
US10949004B2 (en) Lighting laminated glazing with a capacitive touch sensitive device and a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the manufacturing
ES2839473T3 (es) Disposición de lunas con luna laminada compuesta calefactable con área de conmutación capacitiva
CN107206753B (zh) 具有集成的光传感器的车辆复合玻璃板
US8379289B2 (en)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for vehicle
CN107148345B (zh) 具有amoled屏幕的层压车窗玻璃
US6320276B1 (en) Window with an aerial for motor vehicles
CN107148346B (zh) 具有amoled屏幕的层压车窗玻璃
JP5650840B2 (ja) 信号対雑音比が改善されてなるアンテナ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アンテナ構造
US20190179459A1 (en) Touch control glazing with a capacitive touch sensitive device and a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the manufacturing
CN107148343B (zh) 具有amoled屏幕的层压车窗玻璃
KR20210064279A (ko) 세그먼트로 전환될 수 있고 전기적으로 제어 가능한 광학 특성을 갖는 기능 요소가 있는 복합 판유리
JP2022526111A (ja) 加熱可能なインレイ要素を備えている乗り物複合ペイン
US6180921B1 (en) Windshield heating device
WO2023046000A1 (zh) 车窗总成及车辆
KR20220056239A (ko) 전기적으로 제어가능한 광학 특성들을 갖는 복합 판유리
EP4076950B1 (fr) Vitrage feuillete a couche chauffante au meme niveau de la structure feuilletee que le masque des amenees de courant electrique de la couche chauffante
CN115500077A (zh) 用于控制具有电可控光学特性的玻璃单元的方法
CN116194280A (zh) 具有复合玻璃板和扁平带状电缆的接线组件
CN116547767A (zh) 用于断裂识别的平带线缆、带有复合盘片的联接组件、用于断裂识别的方法和平带线缆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