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0201B - 充电盒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充电盒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40201B
CN113840201B CN202111095467.5A CN202111095467A CN113840201B CN 113840201 B CN113840201 B CN 113840201B CN 202111095467 A CN202111095467 A CN 202111095467A CN 113840201 B CN113840201 B CN 1138402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charging
turntable
power supply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954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40201A (zh
Inventor
刘瑞轩
夏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9546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402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40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0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40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02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25Accumulators or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2Sanitary or hygienic devices for mouthpieces or earpieces, e.g. for protecting against inf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45C2011/001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for portable audio devices, e.g. headphones or MP3-p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充电盒和电子设备,属于电子设备领域。所述充电盒用于为容纳于所述充电盒的移动设备充电,所述移动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设备本体和充电柱,所述充电盒包括盒体、转盘、供电柱和柔性清洁件,所述盒体设有容纳腔,所述转盘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所述供电柱和所述柔性清洁件均固定于所述转盘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所述柔性清洁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供电柱沿所述转盘的转动方向分布。

Description

充电盒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盒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耳机等设备的便利性也越来越好,无线耳机成为目前的主流产品。无线耳机通常配设有充电盒,以通过充电盒为耳机提供收纳和充电作用。目前的耳机通常采用金属触点进行充电,充电效率较高,成本较低。但是,由于耳机在使用过程中长时间暴露在外部环境中,且可能与用户的皮肤接触,导致耳机的金属触点容易粘附汗液等污物,造成耳机的金属触点处在充电过程中形成电解池,加快金属触点的腐蚀速率,严重降低耳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盒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目前耳机的金属触点处在充电过程中形成电解池,加快金属触点的腐蚀速率,严重降低耳机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充电盒,所述充电盒用于为容纳于所述充电盒的移动设备充电,所述移动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设备本体和充电柱,所述充电盒包括盒体、转盘、供电柱和柔性清洁件,所述盒体设有容纳腔,所述转盘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所述供电柱和所述柔性清洁件均固定于所述转盘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所述柔性清洁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供电柱沿所述转盘的转动方向分布。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移动设备和上述充电盒,所述移动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充电柱和第一磁体,所述充电柱和所述第一磁体均固定于所述设备本体,在所述移动设备容纳于所述充电盒的所述容纳腔内的情况下,所述充电柱与所述供电柱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盒和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移动设备和充电盒,移动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设备本体和充电柱,充电盒包括盒体、转盘、供电柱和柔性清洁件,转盘转动连接在盒体上,且供电柱和柔性清洁件均设置在转盘朝向容纳腔的一侧,从而当移动设备容纳于容纳腔内时,可以通过转动转盘的方式,使柔性清洁件与移动设备的充电柱相互接触,为移动设备的充电柱提供清洁作用,清除移动设备上的汗液等污物,之后再通过转动转盘的方式,使供电柱与充电柱配合,为移动设备充电,由于移动设备的充电柱上的污物已经被清除干净,从而在充电过程中,基本不会再形成电解池,从而可以极大地降低充电柱的锈蚀效率,最大化地提升移动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充电盒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充电盒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充电盒的部分结构的剖面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充电盒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第一磁体与第三磁体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第二磁体与第三磁体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设备本体、120-充电柱、130-第一磁体、131-第一施力面、
211-盒本体、212-安装部、213-环状外沿、214-限位台、215-容纳腔、216-避让孔、220-转盘、230-供电柱、240-柔性清洁件、251-销轴、252-夹片、260-第二磁体、261-第三施力面、270-第三磁体、271-第二施力面、272-第四施力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充电盒和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充电盒和移动设备,移动设备能够可拆卸地容纳在充电盒中,在移动设备容纳在充电盒中的情况下,充电盒可以为移动设备提供充电和收纳作用,在用户需要使用户移动设备的情况下,可以将移动设备自充电盒中取出。具体地,移动设备可以为耳机、摄像机或手机等设备,此处不作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以移动设备为耳机举例。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的移动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10和充电柱120,充电柱120与设备本体110相互连接,当然,移动设备还包括蓄电池和发声组件等部件,蓄电池和发声组件安装在设备本体110,且充电柱120和发声组件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考虑文本简洁,此处不作详细介绍。具体地,设备本体110可以采用塑料等硬质材料制成,充电柱12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充电柱120可以采用金属铜等导电性能相对较好的材料制成,且两个充电柱120之间相互间隔,保证充电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充电盒包括盒体、转盘220、供电柱230和柔性清洁件240,在充电柱120的数量为两个的情况下,供电柱230的数量亦可以为两个,两个供电柱230与两个充电柱120一一对应连接,使得充电盒能够通过供电柱230为移动设备充电,当然,充电盒中亦可以包括与供电柱230电性连接的蓄电池等部件,此处不作过多介绍。盒体设有容纳腔215,容纳腔215能够为移动设备提供容纳空间,容纳腔215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移动设备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对应设计,保证移动设备可以被容纳在容纳腔215内,且使移动设备与充电盒之间基本保持相对固定关系。另外,容纳腔215设有拆装口,通过拆装口可以将移动设备安置在容纳腔215中,亦可以通过拆装口将移动设备自容纳腔215中取出。
转盘220与盒体转动连接,具体地,转盘220可以通过转轴或圆形限位槽等部件与盒体形成转动连接关系,且保证转盘220不会与盒体分离。转盘220和盒体均可以采用塑料等材料形成,为了提升整个充电盒的密闭性能,转盘220具体可以为圆形片状结构件,以使转盘220与盒体之间的缝隙相对较小,盒体具体可以为圆形或方形立方体或近似立方体形状的结构。
供电柱230和柔性清洁件240均固定在转盘220朝向容纳腔215的一侧,供电柱230用于与充电柱120连接,从而使充电盒能够为容纳于充电盒的移动设备充电;并且,柔性清洁件240的至少一部分与供电柱230沿转盘220的转动方向分布,也即,如图3和图4所示,柔性清洁件24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供电柱230沿转盘220的转动方向转动的轨迹上,再或者说,柔性清洁件240的至少一部分与供电柱230沿转盘220的周向分布。当移动设备容纳于充电盒内时,在转盘220相对盒体转过对应的角度的情况下,即可使供电柱230与充电柱120相对,以为移动设备充电,在转盘220相对盒体转过另一角度的情况下,即可使柔性清洁件240与充电柱120相对,为充电柱120提供清洁作用。
当然,为了保证容纳于容纳腔215内的移动设备能够与设置在盒体一端的转盘220上的供电柱230或柔性清洁件240接触,需要使容纳腔215的腔底设置有避让结构,具体可以为避让孔216,在避让孔216的作用下,可以保证移动设备能够与转盘220上所安装的部件相互接触,进而保证充电盒可以为移动设备提供充电作用和清洁作用。具体地,避让孔216的形状和尺寸等参数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作限定。当然,在设计避让孔216的过程中,需要放置移动设备能够穿过避让孔216,从而保证避让孔216可以为移动设备提供限位作用,保证移动设备能够稳定地容纳在容纳腔215内。
供电柱230亦可以采用金属铜等导电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两个供电柱23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根据移动设备上两个充电柱120之间的位置关系对应确定,保证充电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另外,两个供电柱230可以安装在同一转盘220上,或者,两个供电柱230可以分别安装在两个转盘220上,此处不作限定。
柔性清洁件240具体可以采用泡棉或织物等单一或组合材料制成,且保证柔性清洁件240具备清洁能力,从而为充电柱120提供清洁效果。柔性清洁件240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或矩形等规则形状,亦可以为其他不规则形状,此处不作限定,可选地,柔性清洁件240的截面面积大于充电柱120的端面面积,以尽量提升柔性清洁件240对充电柱120的清洁效果;同时,在柔性清洁件240随转盘220转动至与充电柱120沿转盘220的轴向相对设置的情况下,可以使柔性清洁件240的截面的中心与充电柱120的端面中心相对,以进一步提升充电柱120端面的被清洁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盒和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移动设备和充电盒,移动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设备本体110和充电柱120,充电盒包括盒体、转盘220、供电柱230和柔性清洁件240,转盘220转动连接在盒体上,且供电柱230和柔性清洁件240均设置在转盘220朝向容纳腔215的一侧,从而当移动设备容纳于容纳腔215内时,可以通过转动转盘220的方式,使柔性清洁件240与移动设备的充电柱120相互接触,为移动设备的充电柱120提供清洁作用,清除移动设备上的汗液等污物,之后再通过转动转盘220的方式,使供电柱230与充电柱120配合,为移动设备充电,由于移动设备的充电柱120上的污物已经被清除干净,从而在充电过程中,基本不会再形成电解池,从而可以极大地降低充电柱120的锈蚀效率,最大化地提升移动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了提升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自动化性能,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可选地,移动设备还包括第一磁体130,充电盒还包括第二磁体260和第三磁体270,第一磁体130、第二磁体260和第三磁体270均可以为电磁体,可选地,三者均为永磁体,以减少电子设备中电气元件的数量,提升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且降低电子设备的故障率。
第一磁体130固定于设备本体110,第二磁体260固定于盒体,第三磁体270固定于转盘220,第一磁体130和第二磁体260均与第三磁体270相互配合。具体地,第一磁体130、第二磁体260和第三磁体270的固定方式可以为粘接或卡接等,此处不作限定。并且,第二磁体260和第三磁体270中的至少一者位于转盘220的旋转轴线之外,从而保证第三磁体270在受到磁斥力的作用时,具备为转盘220提供驱动转盘220转动的作用力的能力。进一步地,可以使第二磁体260和第三磁体270均位于转盘220的旋转轴线之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提升第三磁体270受磁性作用力时驱动转盘220转动的稳定性。更进一步地,可以使第二磁体260和第三磁体270沿转盘220的周向分布。
基于上述实施例,供电柱23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移动设备容纳于容纳腔215内,且供电柱23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供电柱230与充电柱120相对设置,且第三磁体270与第一磁体130错位设置;在这种情况下,当移动设备安置于容纳腔215内时,则供电柱230能够与充电柱120对应连接,使充电盒为移动设备充电。
在移动设备容纳于容纳腔215,且供电柱23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供电柱230与充电柱120错位设置,且第三磁体270与第一磁体130相对设置;在这种情况下,当移动设备安置于容纳腔215内的瞬间,由于第三磁体270与第一磁体130相对,使得二者之间能够产生相互的磁力作用,盒体通常与用户保持相对固定,进而在磁性作用力的作用下,具备驱动转盘220相对盒体转动的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供电柱230的两种位置均为瞬时位置或理论位置,在充电盒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以第二位置为例,当移动设备被安置在容纳腔215内时,受磁力作用影响,供电柱230可能已经不再位于第二位置处。当然,亦可以通过对第一磁体130和第二磁体260二者分别与第三磁体270之间的磁斥力的大小进行设定,使移动设备完全容纳至容纳腔215内时,第一磁体130才能驱动第三磁体270克服第二磁体260的磁性排斥力而向靠近第二磁体260的方向转动。
更详细地,在移动设备容纳于容纳腔215内的情况下,第一磁体130和第三磁体270相互排斥,且第二磁体260和第三磁体270相互排斥,从而驱动转盘220转动,以使供电柱230位于第一位置。在这种状态下,供电柱230和充电柱120相对设置,使得供电柱230和充电柱120能够相互连接,形成稳定的电性连接关系。当然,如上所述,以磁体130作用于第三磁体270上的磁性排斥力需大于第二磁体260作用于第三磁体270上的词性排斥力,以保证在移动设备容纳于容纳腔215内的情况下,第一磁体130能够驱动第三磁体270克服第二磁体260的磁性排斥力而转动。
在移动设备位于容纳腔215之外的情况下,由于第一磁体130基本不再与第三磁体270相互作用,第二磁体260和第三磁体270仍相互排斥,在磁斥力的作用下,可以驱动转盘220反向转动,以使供电柱230自第一位置切换回第二位置,且使供电柱230保持于第二位置,进而在移动设备再次被安置于容纳腔215内时,可以保证第三磁体270仍能够与第一磁体130相互作用,使供电柱2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反复切换。
基于上述实施例,如上所述,供电柱230与柔性清洁件240沿转盘220的周向分布,且通过使柔性清洁件240设置在转盘220自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时转动方向的上游,从而可以在供电柱230自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使柔性清洁件240能够与先于供电柱230与充电柱120接触,从而为充电柱120提供擦拭清洁的作用,进而在供电柱230切换至第一位置且与充电柱120相互接触时,使得充电柱120已经完成被清洁工作,基本不会再形成电解池,保证充电柱120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
更具体地,沿供电柱230的转动方向,可以在供电柱230的相背两侧均设置有柔性清洁件240,进而在供电柱230自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无论供电柱230的转动方向如何,均可以保证柔性清洁件240能够为充电柱120提供清洁作用。
或者,还可以通过控制供电柱230在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时的转动方向的方式,尽量减少柔性清洁件240的布设量,且保证柔性清洁件240能够与充电柱120相互摩擦,完成对充电柱120的清洁工作。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可选地,盒体包括盒本体211和安装部212,安装部212连接在盒本体211的一端,且安装部212与盒本体211围成容纳腔215。具体地,安装部212与盒本体211之间可以采用粘接、卡接或连接件连接等方式相互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盒本体211为环状结构,其一端为容纳腔215的拆装口,另一端则与安装部212配合。
安装部212设有避让孔216,避让孔216贯穿安装部212设置,从而保证移动设备能够与转盘220上的部件相互接触。并且,避让孔216沿转盘220的转动方向延伸,且避让孔216在转盘220的转动方向上跨过的角度小于360°,也即,避让孔216为非闭合式环状结构。在组装盒体的过程中,供电柱230背离转盘220的一段伸入避让孔216内,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避让孔216为非闭合式环状结构,从而供电柱230在随转盘220相对避让孔216转动时,供电柱230仅能在避让孔216内往复转动,而无法沿某一方向持续转动超过一周,从而对转盘220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
并且,通过对避让孔216的覆盖范围,以及供电柱230和第三磁体270等部件的位置进行设计,使得在供电柱23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沿转盘220的转动方向,供电柱230限位于避让孔216的端部,从而当移动设备容纳至容纳腔215内之后,在第一磁体130和第三磁体270的作用下,使得供电柱230只能向靠近避让孔216的另一端部的方向转动,达到限制供电柱230(即转盘220)的转动方向的目的。具体地,避让孔216跨过的角度可以为30°、90°、180°、270°等,本文对此不作限制。
基于上述内容,可选地,第一磁体130具有第一施力面131,第三磁体270具有第二施力面,第一施力面131和第二施力面271相互排斥。第一施力面131均相对转盘220的轴向倾斜设置,且转盘220的切线的平行线中过第一施力面131的中心的一者与第一施力面131相交。并且,第二施力面271相对转盘220的轴向倾斜设置,且转盘220的切线的平行线中过第二施力面271的中心的一者与第二施力面271相交。
具体来说,为了使相对的第一磁体130和第三磁体270能够产生垂直于转盘220的轴向的方向的相互作用力,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一磁体130和第三磁体270依托各自相对转盘220的轴向倾斜设置的第一施力面131和第二施力面271相互作用,使得第一磁体130和第三磁体270之间的排斥力的方向倾斜于转盘220的轴向。也即,第一磁体130和第三磁体270的排斥力既不与转盘220的轴向平行,也不与转盘220的轴向垂直,这使得前述排斥力可以被分解为平行于转盘220的轴向的第一分力和垂直于转盘220的轴向的第二分力。并且,通过对第一施力面131的朝向进行限制,使得垂直于转盘220的轴向的第二分力的实际方向为转盘220上第三磁体270所在位置处的切向力,在第二分力的作用下,可以赋予第三磁体270产生转动动作的驱动力,进而使第三磁体270带动转盘220沿第二位置指向第一位置的方向转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第三磁体270自初始位置(即供电柱23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三磁体270所在的位置)被第一磁体130驱动且转动至新的位置(即供电柱23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三磁体270所在的位置)时,为了保证在第一磁体130撤掉后,第三磁体270仍能够在第二磁体260的作用下恢复原位,沿转盘220的转动方向,可以使第二磁体260沿转盘220的转动方向设置在第三磁体270中背离第二施力面271的一侧,从而在移动设备位于容纳腔215内时,第一磁体130可以与第三磁体270相互作用,减小第三磁体270和第二磁体260之间的间距,且增大第三磁体270和第二磁体260之间的磁斥力的大小,进而在撤掉第一磁体130之后(即移动设备移出容纳腔215之外时),保证第三磁体270能够在第二磁体260的磁斥力的作用下,能够反向转动且恢复至能够与第一磁体130对应的初始位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磁体130、第二磁体260和第三磁体270的数量仅有一个的情况下,即可保证转盘220能够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往复转动,且可以防止第三磁体270在第一磁体130的作用下沿背离第二磁体260的方向运动,且最终运动至第二磁体260的另一侧,进而防止第三磁体270与第二磁体260形成磁吸配合关系,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当然,为了进一步防止第三磁体270与第二磁体260形成磁吸配合关系,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结合上述非环状结构的避让孔216,以进一步提升对转盘220的转动方向的限制作用。
如上,在上述第一磁体130和第三磁体270分别设有上述结构的第一施力面131和第二施力面271的情况下,可以对供电柱230自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时转盘220的转动方向进行限制,从而仅需在供电柱230的上游某一位置对应地设置柔性清洁件240,即可保证充电柱120在与供电柱230接触之前完成被清洁工作,减少所需布设的柔性清洁件240的长度。
进一步地,在设计第一磁体130和第三磁体270的过程中,可以使第一施力面131和第二施力面271相互平行,以进一步提升二者之间作用效果的可靠性。另外,上述结构的第一磁体130和第三磁体270均可以采用四棱柱结构的磁体通过切割的方式形成。
为了提升第三磁体270与第二磁体260之间的磁性作用效果,且尽量减少二者之间的无效作用力,可选地,第二磁体260与第三磁体270沿转盘220的转动方向分布,这使得第二磁体260和第三磁体270的相互作用力基本均可以用以驱动二者沿转盘220的转动方向相背运动。第二磁体260具有第三施力面261,第三磁体270具有第四施力面272,第三施力面261与第四施力面272相互排斥,从而当第一磁体130驱动第三磁体270自初始位置向靠近第二磁体260所在的方向运动至新的位置时,一旦第一磁体130的磁性力撤掉,第二磁体260可以向第三磁体270施加磁性排斥力,驱动第三磁体270移动回原始位置。
并且,可以使第三施力面261平行于转盘220的轴向,且使转盘220的切线的平行线中过第三施力面261的中心的一者与第三施力面261垂直。换句话说,第三施力面261垂直于转盘220上该第三施力面261所在位置处的切线。对应地,亦可以使第四施力面272平行于转盘220的轴向,且使转盘220的切线的平行线中过第四施力面272的中心的一者与第四施力面272垂直。换句话说,第四施力面272垂直于转盘220上该第四施力面272所在位置处的切线。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以提升第二磁体260和第三磁体270之间磁斥力的有效程度,使第二磁体260和第三磁体270之间的磁斥力的作用得到最大化地利用,且可以尽可能得减少第二磁体260和第三磁体270之间的无效作用力,提升驱动精度。
如上所述,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转盘220的转动方向进行限制,从而使转盘220在设定的范围内作往复转动。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磁体130、第二磁体260和第三磁体270的数量均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一磁体130沿转盘220的转动方向分布,且两个第二磁体与两个第一磁体一一对应设置,两个第三磁体与两个第二磁体一一对应设置。
具体地,两个第一磁体130之间间隔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为了最大化地利用转盘220的旋转能力,两个第一磁体130之间间隔的角度可以为180°,对应地,两个第二磁体260之间间隔的角度,以及两个第三磁体270之间间隔的角度亦均为180°。相应地,两个第二磁体260和两个第三磁体270交替地沿转盘220的转动方向布设,设置在设备本体110上的两个第一磁体130则可以与两个第三磁体270的位置相互对应,从而保证两个第一磁体130和两个第二磁体260均能够与两个第三磁体270配合。同时,通过设计第二磁体260和第三磁体270的磁极朝向,使各第三磁体270的任一磁极均与该磁极靠近的第二磁体260的磁极相同,进而只要第三磁体270随转盘220转动至靠近任一第二磁体260时,均会受到该第二磁体260的排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第三磁体270仅能够在两个第二磁体260之间的区域进行往复转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第二磁体260、第三磁体270和供电柱230之间的位置关系,沿供电柱230自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的转动方向,仅在供电柱230的上游设置柔性清洁件240,即可保证充电柱120在与供电柱230接触之前,必然会先与柔性清洁件240接触,使得充电柱120与供电柱230电性连接时,基本不会形成电解池,提升充电柱120和供电柱230的使用寿命。
当然,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转盘220只能在预设范围内往复转动,在同一转盘220上设置的供电柱230的数量为两个的情况下,柔性清洁件240的数量亦可以设置有两个,两个柔性清洁件240与两个供电柱230一一对应设置,从而保证每一充电柱120均能够被对应的柔性清洁件240所清洁。具体来说,两个柔性清洁件240与两个供电柱230一一对应,相应地,在布设相互对应的一个柔性清洁件240和一个供电柱230时,使供电柱230和柔性清洁件240沿供电柱230自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的运动方向依次布设,从而保证在第一磁体130驱动转盘220转动的过程中,柔性清洁件240会先于供电柱230与充电柱120接触。
在第一磁体130、第二磁体260和第三磁体270的数量均为两个,且采用上述实施例分布的情况下,可选地,避让孔216的数量为两个,各避让孔216均沿转盘220的转动方向延伸,也即,避让孔216为圆弧状结构。如上所述,供电柱230的数量为两个,通过使两个避让孔216沿转盘220的转动方向间隔设置,使得两个供电柱230分别与两个供电柱230一一对应设置。并且,两个供电柱230各自背离转盘220的一端能够分别伸入两个避让孔216内,也即,一个供电柱230伸入一个避让孔216内,另一供电柱230伸入另一避让孔216内,以借助两个避让孔216为转盘220的转动范围提供限制作用。当然,避让孔216在转盘220的转动方向上跨过的角度可以根据电子设备中各部件的具体布设位置等关系对应确定,以保证供电柱230能够随转盘220的转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互切换。
另外,柔性清洁件24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柔性清洁件240沿转盘220的转动方向分布,且使多个柔性清洁件240跨过的角度大于或等于供电柱2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前切换时跨过的角度。当然,在布设多个柔性清洁件240的过程中,需要使柔性清洁件240临近供电柱230设置,且至少一个柔性清洁件240位于供电柱的转动方向的上游,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保证转盘220转动时,至少一个柔性清洁件240能够与充电柱120接触。
进一步地,可以使多个柔性清洁件240均临近供电柱230设置,且均位于供电柱230的上游,从而在转盘220转动时,可以利用多个柔性清洁件240依次与充电柱120接触,进一步提升对充电柱120的清洁效果。
如上所述,转盘220设置在盒体的一端,为了使充电盒的一致性更高,可选地,盒体的端部设有环状外沿213,环状外沿213自盒体的端部向背离容纳腔215所在的方向延伸,转盘220容纳在环状外沿213中,从而借助环状外沿213所提供的防护作用,可以防止外界物品卡持于转盘220和盒体之间的缝隙中,也可以尽量防止外界其他物品与转盘220接触,妨碍转盘220的正常工作。
具体地,环状外沿213与盒体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且环状外沿213自盒体的端部延伸而出。通过螺纹连接件或销轴251类结构件,可以将转盘220转动安装在盒体的一端。为了降低盒体与转盘220之间的组装难度,如上所述,盒体可以包括盒本体211和安装部212,安装部212设有避让孔216,在组装过程中,可以先将转盘220转动安装在安装部212上,以降低转盘220的安装难度,之后,再将安装部212和转盘220一并固定在盒本体211上,且使安装部212和盒本体211围成容纳腔215。
更具体地,安装部212和转盘220上均可以设置有通孔,借助销轴251依次穿过转盘220和安装部212上的通孔,且在销轴251的另一端设置夹片252,即可将安装部212和转盘220转动连接在一起。安装部212和盒本体211之间可以通过粘接或连接件连接的方式形成固定连接关系。进一步地,还可以在安装部212背离转盘220的一侧设置限位台214,通过使限位台214伸入至盒本体211的内腔中,且使限位台214的外缘与盒本体211朝向安装部212的侧面相互粘接,可以进一步提升安装部212与盒本体211之间固定连接关系的可靠性。
如上所述,充电柱120固定于设备本体110,供电柱230固定于转盘220朝向盒体的一侧,可选地,充电柱120外露于设备本体110的表面可以与设备本体110的表面平齐行设置,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供电柱230能够与充电柱120相互连接,供电柱230需穿过避让孔216设置,对应地,需要对避让孔216的尺寸进行相应的设计,保证供电柱230能够在避让孔216内运动,从而让保证在供电柱230不与充电柱120相对时,柔性清洁件240能够与充电柱120接触。
或者,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供电柱230可以为弹性电连接件,也即,供电柱230背离转盘220的端部能够向靠近转盘220所在的方向运动,亦可以向背离转盘220所在的方向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充电柱120的外露表面可以内凹于设备本体110的表面设置,亦可以平齐于设备本体110的表面设置,还可以凸出于设备本体110的表面设置,从而减少设计充电柱120时所受的限制。为了进一步提升柔性清洁件240对充电柱120的清洁效果,可选地,充电柱120的外露表面平齐于或凸出于设备本体110的表面设置。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盒,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移动设备和上述任一充电盒,移动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10、充电柱120和第一磁体130,充电柱120和第一磁体130均固定于设备本体110,在移动设备容纳于充电盒的容纳腔215内的情况下,充电柱120与充电盒的供电柱230连接,从而利用充电盒为移动设备充电。另外,在充电盒包括第二磁体260和第三磁体270的情况下,第一磁体130能够与第三磁体270配合,以驱动充电盒中的转盘220自动转动至充电柱120与供电柱230相互配合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盒用于为容纳于所述充电盒的移动设备充电,所述移动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设备本体和充电柱,所述充电盒包括盒体、转盘、供电柱和柔性清洁件,所述盒体设有容纳腔,所述转盘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所述供电柱和所述柔性清洁件均固定于所述转盘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所述柔性清洁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供电柱沿所述转盘的转动方向分布;
当所述移动设备容纳于所述充电盒内时,在所述转盘相对所述盒体转过对应的角度的情况下,所述供电柱与所述充电柱相对,以为所述移动设备充电,在所述转盘相对所述盒体转过另一角度的情况下,所述柔性清洁件与所述充电柱相对,为所述充电柱提供清洁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固定于所述设备本体;所述充电盒还包括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固定于所述盒体,所述第三磁体固定于所述转盘,且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三磁体中的至少一者位于所述转盘的旋转轴线之外;
所述供电柱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移动设备容纳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供电柱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供电柱与所述充电柱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错位设置,在所述移动设备容纳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供电柱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供电柱与所述充电柱错位设置,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对设置;
在所述移动设备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三磁体相互排斥,且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三磁体相互排斥,以使所述供电柱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移动设备位于所述容纳腔之外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三磁体相互排斥,以使所述供电柱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盒本体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盒本体的一端且与所述盒本体围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安装部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沿所述转盘的转动方向延伸,且所述避让孔在所述转盘的转动方向上跨过的角度小于360°,所述供电柱背离所述转盘的一端伸入所述避让孔内;在所述供电柱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沿所述转盘的转动方向,所述供电柱限位于所述避让孔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具有第一施力面,所述第三磁体均具有第二施力面,所述第一施力面相对所述转盘的轴向倾斜设置,且所述转盘的切线的平行线中过所述第一施力面的中心的一者与所述第一施力面相交,所述第二施力面相对所述转盘的轴向倾斜设置,且所述转盘的切线的平行线中过所述第二施力面的中心的一者与所述第二施力面相交,所述第一施力面与所述第二施力面相互排斥,所述第二磁体沿所述转盘的转动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三磁体中背离所述第二施力面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三磁体沿所述转盘的转动方向分布,所述第二磁体具有第三施力面,所述第三磁体均具有第四施力面,所述第三施力面与所述第四施力面相互排斥,所述第三施力面平行于所述转盘的轴向,且所述转盘的切线的平行线中过所述第三施力面的中心的一者与所述第三施力面垂直,所述第四施力面平行于所述转盘的轴向,且所述转盘的切线的平行线中过所述第四施力面的中心的一者与所述第四施力面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三磁体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磁体沿所述转盘的转动方向分布,且两个所述第二磁体与两个所述第一磁体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第三磁体与两个所述第二磁体一一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清洁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柔性清洁件沿所述转盘的转动方向分布,多个所述柔性清洁件跨过的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供电柱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转过的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柱和所述供电柱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供电柱沿所述转盘的转动方向分布,在所述移动设备容纳于所述充电盒内的情况下,两个所述供电柱与两个所述充电柱一一对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端部设有向背离所述容纳腔所在的方向延伸的环状外沿,所述转盘容纳于所述环状外沿中。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设备和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盒,所述移动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充电柱和第一磁体,所述充电柱和所述第一磁体均固定于所述设备本体,在所述移动设备容纳于所述充电盒的所述容纳腔内的情况下,所述充电柱与所述供电柱连接。
CN202111095467.5A 2021-09-17 2021-09-17 充电盒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8402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5467.5A CN113840201B (zh) 2021-09-17 2021-09-17 充电盒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5467.5A CN113840201B (zh) 2021-09-17 2021-09-17 充电盒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0201A CN113840201A (zh) 2021-12-24
CN113840201B true CN113840201B (zh) 2024-04-26

Family

ID=78959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95467.5A Active CN113840201B (zh) 2021-09-17 2021-09-17 充电盒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40201B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72825C (de) * 1931-11-17 1933-03-23 Steatit Magnesia Akt Ges Daempfungs- und Nullstellvorrichtung fuer das schwingende Organ von elektro-akustischen Schwingungsumwandlern
WO2016149942A1 (zh) * 2015-03-26 2016-09-29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盒
CN207491030U (zh) * 2017-12-13 2018-06-12 广东拉斐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放电手机配件
CN109038019A (zh) * 2018-07-19 2018-12-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usb接口、终端及usb接口的控制方法
WO2019070175A1 (en) * 2017-10-06 2019-04-11 Degauss Labs Ab STORAGE DEVICE FOR LISTENING HELMETS
CN208923889U (zh) * 2018-12-06 2019-05-3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盒
CN209593699U (zh) * 2019-03-29 2019-11-05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充电盒
CN110891220A (zh) * 2019-12-13 2020-03-17 宁海格栅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智能充电盒
CN210491161U (zh) * 2019-11-26 2020-05-08 江门市皓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耳机自动清洁装置
CN111167761A (zh) * 2020-02-19 2020-05-19 温州唯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头保养设备
CN210744776U (zh) * 2019-10-11 2020-06-12 深圳音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充电盒
CN111787438A (zh) * 2020-07-23 2020-10-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盒
CN211790887U (zh) * 2020-05-07 2020-10-27 吉安市小林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携式tws蓝牙设备蓝牙耳机充电盒
CN211860505U (zh) * 2020-05-14 2020-11-0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充电盒
CN212628350U (zh) * 2020-08-17 2021-02-26 懿承(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降噪自动调试的tws耳机
CN112536251A (zh) * 2020-11-17 2021-03-2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组件自动清洁装置
CN212787768U (zh) * 2020-06-22 2021-03-26 长沙思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保护套
CN213280042U (zh) * 2020-09-03 2021-05-25 郑伟焕 一种可清洁耳机的无线耳机收纳盒
CN213485132U (zh) * 2020-11-20 2021-06-18 东莞市拓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抗压易清洁的充电盒内衬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72825C (de) * 1931-11-17 1933-03-23 Steatit Magnesia Akt Ges Daempfungs- und Nullstellvorrichtung fuer das schwingende Organ von elektro-akustischen Schwingungsumwandlern
WO2016149942A1 (zh) * 2015-03-26 2016-09-29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盒
WO2019070175A1 (en) * 2017-10-06 2019-04-11 Degauss Labs Ab STORAGE DEVICE FOR LISTENING HELMETS
CN207491030U (zh) * 2017-12-13 2018-06-12 广东拉斐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放电手机配件
CN109038019A (zh) * 2018-07-19 2018-12-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usb接口、终端及usb接口的控制方法
CN208923889U (zh) * 2018-12-06 2019-05-3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盒
CN209593699U (zh) * 2019-03-29 2019-11-05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充电盒
CN210744776U (zh) * 2019-10-11 2020-06-12 深圳音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充电盒
CN210491161U (zh) * 2019-11-26 2020-05-08 江门市皓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耳机自动清洁装置
CN110891220A (zh) * 2019-12-13 2020-03-17 宁海格栅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智能充电盒
CN111167761A (zh) * 2020-02-19 2020-05-19 温州唯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头保养设备
CN211790887U (zh) * 2020-05-07 2020-10-27 吉安市小林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携式tws蓝牙设备蓝牙耳机充电盒
CN211860505U (zh) * 2020-05-14 2020-11-0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充电盒
CN212787768U (zh) * 2020-06-22 2021-03-26 长沙思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保护套
CN111787438A (zh) * 2020-07-23 2020-10-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盒
CN212628350U (zh) * 2020-08-17 2021-02-26 懿承(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降噪自动调试的tws耳机
CN213280042U (zh) * 2020-09-03 2021-05-25 郑伟焕 一种可清洁耳机的无线耳机收纳盒
CN112536251A (zh) * 2020-11-17 2021-03-2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组件自动清洁装置
CN213485132U (zh) * 2020-11-20 2021-06-18 东莞市拓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抗压易清洁的充电盒内衬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0201A (zh) 2021-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6663C (zh) 风扇、马达及其轴承结构
JP6048192B2 (ja) 電気機器及び電気装置
US20130244462A1 (en) Power socket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TW201419979A (zh) 滑動機構及具有該滑動機構的電子裝置
KR101877157B1 (ko) 자기 권선 모듈
CN113840201B (zh) 充电盒和电子设备
KR101354518B1 (ko) 리니어 진동모터
US6984903B2 (en) Vibrator and relate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vibration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KR101240676B1 (ko) 단상 진동 모터
CN108321910B (zh) 一种防水电池与座充的连接结构
CN213185773U (zh) 一种扁平马达壳
KR200392651Y1 (ko) 무전원 전기에너지 발생장치
CN114845202A (zh) 耳机设备
JP2017192271A (ja) 発電装置およびスイッチ
CN111740260A (zh)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3124894A1 (zh) 充电装置
CN218585164U (zh) 致动装置及投影仪
CN218953834U (zh) 一种内部防尘弹性密封性模组
CN213236919U (zh) 用于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及穿戴设备
CN210669839U (zh) 一种线圈外嵌套外壳的线性马达
CN210669840U (zh) 一种线圈内嵌套法兰磁轭的线性马达
CN211454077U (zh)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组与电子设备
CN117176845B (zh) 一种具有应急充电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
CN210669848U (zh) 一种线圈内嵌套法兰磁轭的垂直线性马达
CN107369587B (zh) 自供电开关用按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