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35135A - 太赫兹安检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太赫兹安检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35135A
CN113835135A CN202010583713.0A CN202010583713A CN113835135A CN 113835135 A CN113835135 A CN 113835135A CN 202010583713 A CN202010583713 A CN 202010583713A CN 113835135 A CN113835135 A CN 1138351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ahertz
terahertz wave
visible light
security inspection
imag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37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35135B (zh
Inventor
陈志强
赵自然
游�燕
李元景
张士新
解欢
马旭明
范锐
王英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Nuc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Nuc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Nuc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58371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35135B/zh
Priority to US17/354,056 priority patent/US11662457B2/en
Publication of CN113835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51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351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51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87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detection of concealed objects, e.g. contraband or weap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8/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 G01V8/10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 G01V8/20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using multipl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 G01V8/22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using multipl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using refl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1/00Manipula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B25J9/1694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sensors other than normal servo-feedback from position, speed or acceleration sensors, perception control, multi-sensor controlled systems, sensor fusion
    • B25J9/1697Vision controlled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2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radio waves, e.g. prim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3/42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distance and other co-ordinates
    • G01S13/426Scanning radar, e.g. 3D rada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9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024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using polarisation effec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8/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 G01V8/10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 G01V8/20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using multipl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 G01V8/26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using multipl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using mechanical scann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50Depth or shape recove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2Details of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06V10/14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performing the acquisition or on the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 G06V10/143Sensing or illuminating at different wavelength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2Details of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06V10/14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performing the acquisition or on the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 G06V10/147Details of sensors, e.g. sensor len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3/00Waveguide horns or mouths; Slot antennas; Leaky-waveguid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02Waveguide hor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061Two dimensional planar arrays
    • H01Q21/064Two dimensional planar arrays using horn or slot aeri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201/05Recognition of patterns representing particular kinds of hidden objects, e.g. weapons, explosives, dru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太赫兹安检机器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主壳体以及与所述主壳体转动式连接的头部壳体;太赫兹波成像机构,所述太赫兹波成像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头部壳体内的反射镜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壳体内的探测器阵列;以及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用于使所述头部壳体及位于所述头部壳体内的反射镜组件相对于所述主壳体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太赫兹波成像机构的反射镜组件朝向不同的方向定向,以分别对安检场景中的不同检查区域内的被检查目标进行太赫兹扫描成像。

Description

太赫兹安检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安检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赫兹安检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场、火车站、酒店前台、校园门口、银行等特殊场所,人流密度较高,一旦发生事故易造成重特大事故,故其安检需求较高。目前通常采用人工检查、手持金属探测器、金属探测器门、X光机、爆炸物痕量探测、液体检测仪等对这些场所进行安检。然而,人工检测准确度高但是效率低,且被检查人员由于身体接触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手持金属探测器和金属探测门只能对金属响应,无法对非金属危险品进行探测。爆炸物痕量探测和液体检测仪都存在功能单一、应用局限的缺点。X光机由于X射线具有致电离性,只能用来检测行李物品,或者用于监狱等特殊场所,其在安全性方面易受到公众质疑。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赫兹安检机器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主壳体以及与所述主壳体转动式连接的头部壳体;
太赫兹波成像机构,所述太赫兹波成像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头部壳体内的反射镜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壳体内的探测器阵列;以及
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用于使所述头部壳体及位于所述头部壳体内的反射镜组件相对于所述主壳体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太赫兹波成像机构的反射镜组件朝向不同的方向定向,以分别对安检场景中的不同检查区域内的被检查目标进行太赫兹扫描成像。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镜组件包括反射镜以及俯仰摆动机构,所述俯仰摆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反射镜在竖直方向上俯仰摆动,以使得所述反射镜对所述被检查目标不同高度的部分进行太赫兹扫描成像。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齿圈,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头部壳体连接,并位于所述头部壳体和所述主壳体之间的连接处;第二齿圈,所述第二齿圈位于所述主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一齿圈啮合;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齿圈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齿圈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头部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头部壳体内的反射镜组件转动。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头部壳体设置有窗口,所述被检查目标自发辐射的太赫兹波能够透过所述窗口并到达所述太赫兹波成像机构的反射镜组件。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探测器阵列中的探测器呈单排或多排弧线或者直线排列。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探测器呈多排排列时,多排探测器对齐或错开,以及所述多排探测器的极化方向是不同的。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太赫兹安检机器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头部壳体上的可见光成像机构,所述可见光成像机构被配置成捕获进入所述安检场景内的被检查目标的可见光图像,并用于在启动太赫兹波成像机构进行太赫兹扫描成像前确定被检查目标距离所述太赫兹安检机器人的方位和距离。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可见光成像机构所生成的可见光图像与基于所述太赫兹波成像机构所采集的太赫兹波图像数据生成的太赫兹波图像在所述太赫兹波成像机构的景深范围内相匹配。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可见光成像机构所生成的可见光图像与基于所述太赫兹波成像机构所采集的太赫兹波图像数据生成的太赫兹波图像在所述太赫兹波成像机构的景深范围内相匹配包括:所述可见光成像机构所生成的可见光图像在裁剪之后与所生成的太赫兹波图像在所述太赫兹波成像机构的景深范围内相匹配。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太赫兹安检机器人还包括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被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太赫兹波成像机构的对于所述被检查目标的扫描数据并生成太赫兹波图像,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被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可见光成像机构的可见光图像并基于所述太赫兹波图像和所述可见光图像判断被检查目标是否存在嫌疑物品,如果判定存在嫌疑物品,则进一步判断所述嫌疑物品是否是违禁物品。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太赫兹安检机器人还包括图像显示装置,所述图像显示装置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数据耦合,并配置成用于接收和显示来自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的所述太赫兹波图像和/或所述可见光图像。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探测器阵列的接收天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喇叭天线,所述喇叭天线包括喇叭本体以及与所述喇叭本体连接的波导,所述喇叭本体的喇叭开口的长边与短边的比例大于1.2。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太赫兹安检机器人还包括指令交互模块,用于各种形式的指令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太赫兹安检机器人还包括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指令产生操作指令。
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通过采用旋转机构使头部壳体以及位于该头部壳体内的反射镜组件相对于主壳体进行旋转,从而使得太赫兹波成像机构的反射镜组件朝向不同的方向定向,从而实现对不同方位的被检查目标进行太赫兹扫描成像。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的框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的太赫兹波成像机构的原理图。
图4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的俯仰摆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的俯仰摆动机构的右视图。
图6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的旋转机构、头部壳体以及位于头部壳体内的俯仰摆动机构的透视图。
图7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的旋转机构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太赫兹波成像机构的喇叭天线的示意图。
图9(a)至图9(e)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太赫兹波成像机构的探测器阵列的几种排布方式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的太赫兹波成像机构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公开的再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的太赫兹波成像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将参照含有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充分描述本公开,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发明,同时获得本公开的技术效果。因此,须了解以上的描述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公开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公开的总体上的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太赫兹安检机器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主壳体以及与所述主壳体转动式连接的头部壳体;太赫兹波成像机构,所述太赫兹波成像机构被配置成生成被检查目标的太赫兹波图像,并包括设置在所述头部壳体内的反射镜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壳体内的探测器阵列;以及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用于使所述头部壳体及位于所述头部壳体内的反射镜组件相对于所述主壳体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太赫兹波成像机构的反射镜组件朝向不同的方向定向,以分别对安检场景中的不同检查区域内的被检查目标进行太赫兹扫描成像。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包括壳体和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该壳体包括主壳体1以及与主壳体1转动式连接的头部壳体2。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包括反射镜21、聚焦透镜22和探测器阵列23,其中,被检查目标P自发辐射的太赫兹波由反射镜21反射到聚焦透镜22上进行聚焦,聚焦后的太赫兹波被位于焦点位置的探测器阵列23接收,探测器阵列23将太赫兹波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被检查目标P进行太赫兹波扫描成像。该太赫兹安检机器人还包括旋转机构40,该旋转机构40用于使头部壳体2以及位于该头部壳体2内的反射镜组件相对于主壳体1进行旋转,从而使得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的反射镜组件朝向不同的方向定向,以分别对安检场景中的不同检查区域内的被检查目标P进行太赫兹扫描成像。
根据本公开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通过采用旋转机构40使头部壳体2以及位于该头部壳体2内的反射镜组件相对于主壳体1进行旋转,从而使得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的反射镜组件朝向不同的方向定向,从而实现对不同方位的被检查目标P进行太赫兹扫描成像。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该反射镜组件包括反射镜21和俯仰摆动机构,该俯仰摆动机构用于驱动反射镜21在竖直方向上俯仰摆动,以使得反射镜21对被检查目标P不同高度的部分进行太赫兹扫描成像。具体地,俯仰摆动机构例如可以包括与头部壳体2连接的固定座24,以及与反射镜连接的编码器25,该俯仰摆动机构还包括与编码器连接的音圈电机26。当然,俯仰摆动机构也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知的或其它适合的俯仰摆动机构。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反射镜21的形状可以选择为椭圆形,其短轴与聚焦透镜22的尺寸匹配,例如可以是20cm-50cm,长轴例如可以是30cm-60cm。聚焦透镜22的尺寸根据成像距离和分辨率要求确定,应满足δ~1.22*lam*L/D,这里的δ为分辨率,L为成像距离,lam为工作波长,D为聚焦透镜22的口径。根据本公开的应用场景,D通常选择为20-40cm.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旋转机构40包括第一齿圈41、第二齿圈43和驱动机构45,其中,该第一齿圈41与头部壳体2连接,并位于头部壳体2和主壳体1之间的连接处;第二齿圈43位于主壳体1内,并与第一齿圈41啮合;驱动机构45用于驱动第一齿圈41转动,以带动第一齿圈41转动,从而带动头部壳体2以及位于头部壳体2内的反射镜组件转动。该驱动机构45例如可以是电机,该电机例如可以通过联轴器44带动第二齿圈43旋转,从而驱动与第二齿圈43啮合的第一齿圈41旋转,进而带动头部壳体2以及位于头部壳体2内的反射镜组件一起转动。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齿圈41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运动。聚焦透镜22设置在第一齿圈41的内部,并经由滑环42与第一齿圈41连接,因此,在第一齿圈41转动的过程中,聚焦透镜22保持不动。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头部壳体2设置有窗口,该窗口例如可以由聚乙烯、聚四氟乙烯、高密度聚四氟乙烯,PE等形成,被检查目标P自发辐射的太赫兹波能够透过该窗口并到达反射镜21。头部壳体2的其它部分以及主壳体1可以采用不易于太赫兹波穿过的材料制成,例如金属等。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探测器阵列23的接收天线单元包括多个喇叭天线(相邻的两个喇叭天线之间的距离为Δ),如图8所示,该喇叭天线包括喇叭本体231以及与喇叭本体231连接的矩形波导232(其长、宽、高分辨为a、b、L),该喇叭本体231的喇叭开口的长边a1与短边b1的比例大于1.2,优选≥1.5,其中,长边a1的大小是在保证喇叭天线辐射性能的情况,根据系统要求的分辨率而确定的,短边b1是根据满足瑞利采样的辐射计间隔确定的,通常a1>a,b1>b。然而,喇叭天线的长边a1与短边b1的比例也不能太大,否则会牺牲分辨率,通常取a1/b1≤5。此外,为了让喇叭天线具有高辐射效率、高增益、辐射为正方向、低旁瓣等特性,喇叭天线的喇叭本体231的高度H通常满足H≥a1,优选H在1.2a1至1.5a1的范围内,或者在1.5a1至2a1的范围内,或者在2a1至3a1的范围内,例如H为1.5a1、2a1等。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的探测器阵列23的几种排布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探测器阵列23中的探测器可以呈单排或多排弧线或者直线排列,弧线的半径由透镜的像距决定。当探测器呈多排排列时,多排探测器对齐(如图9(b)、(d)、(e)所示)或错开(如图9(a)、(c)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探测器呈多排排列时,多排探测器的极化方向均是不同的,以提高该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的灵敏度,并提高图像质量。例如当探测器呈两排排列时,两排探测器的极化方向可以相同(如图9(a)、(b)所示)或者正交(如图9(c)、(d)所示),当探测器呈三排排列时,三排探测器的极化方向例如可以相差45°(如图9(e)所示)或60°或120°。
在图8和图9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探测器阵列23的接收天线单元采用喇叭天线,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公开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探测器阵列23的接收天线单元也可以是介质棒天线,类似地,其可以呈单排、双排、三排或者三排以上排列,当呈多排排列时,其也可以错开或者对齐。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太赫兹安检机器人还包括设置在头部壳体2上的可见光成像机构30,例如深度摄像头,该可见光成像机构30被配置成捕获进入安检场景内的被检查目标P的可见光图像,并用于在启动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进行太赫兹扫描成像前确定被检查目标P距离该太赫兹安检机器人的方位和距离。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可见光成像机构30所生成的可见光图像与基于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的扫描数据生成的太赫兹波图像在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的景深范围内相匹配。在这里,可见光成像机构30所生成的可见光图像与基于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的扫描数据生成的太赫兹波图像在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的景深范围内相匹配指的是在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的景深范围(例如0.5m-5m)内,可见光成像机构30所生成的可见光图像与基于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的扫描数据生成的太赫兹波图像在空间位置上基本上相对应,即,被检查目标P在可见光图像中的位置和尺寸与在太赫兹波图像中的位置和尺寸基本上对应。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可见光成像机构30的视场角通常大于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的视场角,在这种情况下,可见光成像机构30所生成的可见光图像与基于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的扫描数据生成的太赫兹波图像在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的景深范围内相匹配包括:可见光成像机构30所生成的可见光图像在剪裁之后与基于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的扫描数据生成的太赫兹波图像在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的景深范围内相匹配。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可见光成像机构30所生成的可见光图像与基于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的扫描数据生成的太赫兹波图像在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的景深范围内相匹配,将可见光成像机构30定位成其光轴的延长线穿过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的反射镜21的中心(即,俯仰摆动轴线和转动轴线的交点)。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太赫兹安检机器人还包括数据处理装置70,该数据处理装置70被配置成接收来自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的对于被检查目标P的扫描数据并生成太赫兹波图像。该数据处理装置70还被配置成接收来自可见光成像机构30的可见光图像,并基于太赫兹波图像和可见光图像对被检查目标P是否包括违禁物品做出判断。具体地,数据处理装置70可以基于太赫兹波图像对被检查目标中是否存在嫌疑物品做出判断。若数据处理装置70判断存在嫌疑物品,则其进一步基于可见光图像和太赫兹波图像判断嫌疑物品是否是违禁物品。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装置70可以配置成,在其基于太赫兹波图像判断被检查目标是否存在嫌疑物品时,数据处理装置70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将太赫兹波图像的一个或多个区域标记为可能存在嫌疑物品的嫌疑区域;并且,数据处理装置70还可以配置成,当其基于可见光图像和太赫兹波图像判断嫌疑物品违禁区域是否是违禁物品时,首先基于可见光图像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识别被检查目标所在的区域,如果上述嫌疑区域对应于可见光图像中的被检查目标所在的区域之外的区域,则去除该嫌疑区域。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装置70进一步配置成如果嫌疑区域对应于可见光图像中的被检查目标所在的区域内,则例如可以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识别可见光图像中与嫌疑区域对应的区域中的物品是否是非藏匿物品,如果是,则判定该嫌疑区域内不包括违禁物品,反之,则判定该嫌疑区域包括违禁物品。
在太赫兹波图像中,塑料、纸片、纺织品以及皮革等外包装材料是被太赫兹波透射的,因此当人体携带太赫兹波不能穿透的某物品时,太赫兹波被该物品反射,从而在太赫兹波图像中出现该物品的轮廓。然而,虽然该物品的轮廓被显示出来,但是太赫兹波图像还是不能确切地辨认该物品具体是否属于违禁物品,只能判定该物品是嫌疑物品。在本实施例中,同时设置可见光成像机构30以拍摄被检查目标的可见光图像,且可见光成像机构30所生成的可见光图像与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所生成的太赫兹波图像在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的景深范围内相匹配,以便更加容易且准确地判断太赫兹波图像中的嫌疑物品是不是违禁物品。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太赫兹安检机器人还包括指令交互模块60,用于各种形式的指令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该太赫兹安检机器人还包括主控模块1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指令产生操作指令。具体地,该主控模块10例如可以接收语音信息,并对接收的语音信息进行解析并响应该语音信息对应的反馈文字信息,将反馈文字信息语音合成为反馈语音信息并传输至指令交互模块60的语音交互模块;此外,该主控模块10还可以控制用于驱动安检机器人头部壳体以及位于头部壳体内的反射镜组件转动的旋转机构40。该太赫兹安检机器人还包括用于提供电力的电源90。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太赫兹安检机器人还包括数据传输模块80,该数据传输模块80被配置成在主控模块10的控制下将数据处理装置70处理后的数据传输到远程终端。数据传输模块80例如可以采用5G传输技术,把来自数据处理装置70的可见光图像和太赫兹波图像发送到云平台,最后在检查终端通过图像显示装置进行显示和报警。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FPGA)采集可见光成像机构30采集的可见光图像和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的扫描数据,在FPGA内对扫描数据进行滤波处理,然后将反射镜21的位置信息、可见光图像和扫描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格式打包,通过千兆以太网或者无线WiFi模式传输到上位机,通过设置在上位机处的处理处理装置70接收到扫描数据后重新成太赫兹波图像,在太赫兹波图像中识别到可疑物体后,在可见光图像相应位置对嫌疑物品进行标记,同时将标记后的可见图像压缩后存储到云平台。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太赫兹波安检系统100还包括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与数据处理装置70数据连通,图像显示装置能够接收和显示来自数据梳理装置的太赫兹波图像和/或可见光图像。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装置70可以配置成用特定颜色在太赫兹波图像和/或可见光图像上框出嫌疑物品/违禁物品所在的嫌疑区域。图像显示装置能够显示已框出嫌疑物品/违禁物品所在的嫌疑区域的可见光图像和太赫兹波图像,以便于检查人员进行对比和比照。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太赫兹安检机器人还包括设置在太赫兹安检机器人底部的多个全方向移动轮50,这样,该安检机器人可以根据来自主控模块10的指令行进到具体的位置进行安检工作,或者通过远程遥控该太赫兹安检机器人的位置和方位,以随时切换检查区域,对人群进行探测,或者对被检查目标P进行跟踪监测。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采用聚焦透镜22进行聚焦,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公开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该太赫兹波成像机构20也可以采用椭球反射面或双曲反射面或者偶次非球面或者自由曲面22′进行聚焦,如图10所示。在上述示例中,反射镜21采用平面椭圆形,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公开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反射镜21也可以是围绕转轴360°转动的多面体转鼓21′(如图11所示),或者采用平面长方形等形状。
根据本公开上述各种实施例所述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通过采用转动机构使头部壳体以及位于该头部壳体内的反射镜组件相对于主壳体进行转动,例如180°或者360°等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太赫兹波成像机构的反射镜组件朝向不同的方向定向,从而实现对不同方位的被检查目标进行太赫兹扫描成像。该太赫兹安检机器人可以安装在地铁、火车站等高流量的场所,以全方位地拍摄人体的局部视频,例如重点监测人体腰部和手提小包等易携带危险物品的部位进行探测。该太赫兹安检机器人也能够方便地安装在银行、酒店前台、校园入口、公交车、办公室、收发室和珠宝店等现有安检技术无法或者不方便使用的场所。该太赫兹安检机器人可以全程视频成像,无需被检人员停留,安检效率可达传统手检的6倍,约1500人/小时;相对于传统安检只能重点检测金属物品,太赫兹安检系统可检查包括金属、液体、陶瓷、粉末、胶体等多种违禁品;全程无需身体接触,不仅提高了安检效率,更提升了安检体验。总之,该设备具有轻便、坚固,体积小、灵敏度高,便于移动和携带,无辐射、无停留、无触摸、无感知、安全性高、隐匿性好,可以实时拍摄人体局部视频,实时对成像区域内的武器、毒品、爆炸物装置进行报警。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在详细说明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改变,且本公开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示例性实施例的实施方式。

Claims (14)

1.一种太赫兹安检机器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主壳体以及与所述主壳体转动式连接的头部壳体;
太赫兹波成像机构,所述太赫兹波成像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头部壳体内的反射镜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壳体内的探测器阵列;以及
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用于使所述头部壳体及位于所述头部壳体内的反射镜组件相对于所述主壳体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太赫兹波成像机构的反射镜组件朝向不同的方向定向,以分别对安检场景中的不同检查区域内的被检查目标进行太赫兹扫描成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其中,所述反射镜组件包括反射镜以及俯仰摆动机构,所述俯仰摆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反射镜在竖直方向上俯仰摆动,以使得所述反射镜对所述被检查目标不同高度的部分进行太赫兹扫描成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其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
第一齿圈,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头部壳体连接,并位于所述头部壳体和所述主壳体之间的连接处;
第二齿圈,所述第二齿圈位于所述主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一齿圈啮合;以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齿圈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齿圈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头部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头部壳体内的反射镜组件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其中,所述头部壳体设置有窗口,所述被检查目标自发辐射的太赫兹波能够透过所述窗口并到达所述太赫兹波成像机构的反射镜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其中,所述探测器阵列中的探测器呈单排或多排弧线或者直线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其中,所述探测器呈多排排列时,多排探测器对齐或错开,以及所述多排探测器的极化方向是不同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顶所述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头部壳体上的可见光成像机构,所述可见光成像机构被配置成捕获进入所述安检场景内的被检查目标的可见光图像,并用于在启动太赫兹波成像机构进行太赫兹扫描成像前确定被检查目标距离所述太赫兹安检机器人的方位和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其中,所述可见光成像机构所生成的可见光图像与基于所述太赫兹波成像机构所采集的太赫兹波图像数据生成的太赫兹波图像在所述太赫兹波成像机构的景深范围内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其中,所述可见光成像机构所生成的可见光图像与基于所述太赫兹波成像机构所采集的太赫兹波图像数据生成的太赫兹波图像在所述太赫兹波成像机构的景深范围内相匹配包括:所述可见光成像机构所生成的可见光图像在裁剪之后与所生成的太赫兹波图像在所述太赫兹波成像机构的景深范围内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还包括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被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太赫兹波成像机构的对于所述被检查目标的扫描数据并生成太赫兹波图像,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被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可见光成像机构的可见光图像并基于所述太赫兹波图像和所述可见光图像判断被检查目标是否存在嫌疑物品,如果判定存在嫌疑物品,则进一步判断所述嫌疑物品是否是违禁物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还包括图像显示装置,所述图像显示装置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数据耦合,并配置成用于接收和显示来自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的所述太赫兹波图像和/或所述可见光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其中,所述探测器阵列的接收天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喇叭天线,所述喇叭天线包括喇叭本体以及与所述喇叭本体连接的波导,所述喇叭本体的喇叭开口的长边与短边的比例大于1.2。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还包括指令交互模块,用于各种形式的指令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太赫兹安检机器人,还包括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指令产生操作指令。
CN202010583713.0A 2020-06-23 2020-06-23 太赫兹安检机器人 Active CN1138351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3713.0A CN113835135B (zh) 2020-06-23 2020-06-23 太赫兹安检机器人
US17/354,056 US11662457B2 (en) 2020-06-23 2021-06-22 Terahertz security inspection robo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3713.0A CN113835135B (zh) 2020-06-23 2020-06-23 太赫兹安检机器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5135A true CN113835135A (zh) 2021-12-24
CN113835135B CN113835135B (zh) 2022-11-22

Family

ID=78964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3713.0A Active CN113835135B (zh) 2020-06-23 2020-06-23 太赫兹安检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662457B2 (zh)
CN (1) CN1138351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51421B (zh) * 2023-02-21 2023-10-17 安徽中科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道式太赫兹主动成像人体安检仪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62706A1 (en) * 2010-09-15 2012-03-15 Perceptron, Inc. Non-contact sensing system having mems-based light source
US20120069219A1 (en) * 2010-09-22 2012-03-22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capturing module and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N106161937A (zh) * 2016-07-23 2016-11-23 徐荣婷 一种全景摄像机器人
CN206170086U (zh) * 2016-10-11 2017-05-17 广州市君望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海关智能安防机器人
CN207139820U (zh) * 2017-09-04 2018-03-27 广东飞翔云计算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机器人
CN108732124A (zh) * 2018-05-21 2018-11-02 深圳市华讯方舟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层析成像系统及方法
CN109333545A (zh) * 2018-09-21 2019-02-15 中新智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检机器人及安检方法
DE102017221938A1 (de) * 2017-08-17 2019-02-21 Hyundai Motor Company System und Verfahren für Fahrzeugradaruntersuchung
CN109581530A (zh) * 2018-12-28 2019-04-05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太赫兹安检设备
JP2019058042A (ja) * 2017-09-22 2019-04-11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検査装置および検査方法
CN109725364A (zh) * 2018-12-29 2019-05-07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毫米波/太赫兹波成像设备及人体或物品检测方法
JP2019086523A (ja) * 2019-02-08 2019-06-06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テラヘルツ波撮像装置及びテラヘルツ波撮像方法
CN109856696A (zh) * 2018-12-29 2019-06-07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毫米波/太赫兹波成像设备及人体或物品检测方法
CN110095870A (zh) * 2019-05-28 2019-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显示系统、显示控制装置和增强现实设备
CN111239074A (zh) * 2020-02-07 2020-06-05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太赫兹检测机器人及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52657B2 (ja) * 2012-03-13 2016-12-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対象物検証装置、対象物検証プログラム、及び対象物検証方法
US20180043952A1 (en) * 2016-08-12 2018-02-15 Spin Master Ltd. Spherical mobile robot with shifting weight steering
JP6697681B2 (ja) * 2016-08-17 2020-05-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検査装置、検査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211086647U (zh) * 2019-12-09 2020-07-24 博微太赫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视角太赫兹安防监控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62706A1 (en) * 2010-09-15 2012-03-15 Perceptron, Inc. Non-contact sensing system having mems-based light source
US20120069219A1 (en) * 2010-09-22 2012-03-22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capturing module and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N106161937A (zh) * 2016-07-23 2016-11-23 徐荣婷 一种全景摄像机器人
CN206170086U (zh) * 2016-10-11 2017-05-17 广州市君望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海关智能安防机器人
DE102017221938A1 (de) * 2017-08-17 2019-02-21 Hyundai Motor Company System und Verfahren für Fahrzeugradaruntersuchung
CN207139820U (zh) * 2017-09-04 2018-03-27 广东飞翔云计算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机器人
JP2019058042A (ja) * 2017-09-22 2019-04-11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検査装置および検査方法
CN108732124A (zh) * 2018-05-21 2018-11-02 深圳市华讯方舟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层析成像系统及方法
CN109333545A (zh) * 2018-09-21 2019-02-15 中新智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检机器人及安检方法
CN109581530A (zh) * 2018-12-28 2019-04-05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太赫兹安检设备
CN109725364A (zh) * 2018-12-29 2019-05-07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毫米波/太赫兹波成像设备及人体或物品检测方法
CN109856696A (zh) * 2018-12-29 2019-06-07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毫米波/太赫兹波成像设备及人体或物品检测方法
JP2019086523A (ja) * 2019-02-08 2019-06-06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テラヘルツ波撮像装置及びテラヘルツ波撮像方法
CN110095870A (zh) * 2019-05-28 2019-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显示系统、显示控制装置和增强现实设备
CN111239074A (zh) * 2020-02-07 2020-06-05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太赫兹检测机器人及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62457B2 (en) 2023-05-30
US20210394366A1 (en) 2021-12-23
CN113835135B (zh)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33422B2 (en) Portable terahertz security inspection apparatus
US7804442B2 (en) Millimeter wave (MMW) screening portal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US20110163231A1 (en) Security portal
US9928425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non-cooperative automatic security screening in crowded areas
US10261177B2 (e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the efficient scanning of objects
US6894636B2 (en)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JP6178511B2 (ja) 能動マイクロ波装置及び検出方法
CN108051868A (zh) 太赫兹人体安检成像系统
US20120194376A1 (en) Millimeter Wave Energy Sensing Wand and Method
Harmer et al. A review of nonimaging stand-off concealed threat detection with millimeter-wave radar [application notes]
US10162075B2 (en) Non-cooperative automatic security screening with antennas for high cross-polarization discrimination
CN110297281A (zh) 毫米波安检舱系统及安检方法
RU2622618C1 (ru) Метод и система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на основе активных микроволн
CN113835135B (zh) 太赫兹安检机器人
RU2595532C1 (ru) Радиолокационная система охраны территорий с малокадровой системой видеонаблюдения и оптимальной численностью сил охраны
CN111257960A (zh) 一种自动跟踪扫描快速通道式太赫兹安检设备
CN211086644U (zh) 一种融合多波段探测的太赫兹安全检查系统
CN209446787U (zh) 便携式太赫兹安检设备
US10386477B2 (en) Antennas for high cross-polarization discrimination and security
CN112415624B (zh) 一种安防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2099001B (zh) 三维异形平面孔径全息成像安检雷达的控制方法
CN211348663U (zh) 一种自动跟踪扫描快速通道式太赫兹安检设备
CN212586551U (zh) 三维异形平面孔径全息成像安检雷达
CN112099002B (zh) 三维异形平面孔径全息成像安检雷达光学重建方法
RU188418U1 (ru) Камера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го температурного контрол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